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

时间:2019-05-13 18: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

第一篇: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

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

召开多个全省性重要会议,出台多个重要文件,落实28项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产业、增投资、扩开放,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记者昨日旁听了全省一至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感到,云南前三季度经济形势显示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全省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扎实认真抓落实的成果,更显示了省委、省政府敢于直面难题,科学决策,带领全省人民自加压力、负重前行的发展决心。

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

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长处于换挡减速期、结构调整处于阵痛期、社会矛盾处于凸显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省内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形势,牢牢把握“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不动摇,紧紧抓住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建生态等重点工作不放松,按照“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总体要求,创造性抓好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具体政策实施,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释放红利,拓展空间扩大开放,统筹城乡释放潜力,民生为本、生态立省,全省经济运行呈现产业后劲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物价基本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全省密集召开了“产业建设年”3年行动计划会议、全省加快服务业发展会议、全省综合交通建设3年攻坚战会议、全省人居环境提升暨城乡建设会议、全省扶贫开发暨整乡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密集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简政放权 取消和调整部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云南省“产业建设年”3年行动计划》《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等20多个重要文件。

一系列既有利于当前稳增长,又事关云南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一经有效落实,就释放出强大的发展能量。截至目前,全省已竣工项目1071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1086亿元,新开工项目2463个,开工率64.75%。成昆铁路扩能永仁至广通段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国家批复,沧源机场、澜沧机场、滇中引水工程等一批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待批阶段,昆玉文化旅游产业带、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快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研判积极应对

面对取得的不俗成绩,云南却多了一份危机感,因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高开平走,下行压力增大,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省发改委的分析指出,云南省依然面临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未走出困境、保持消费较快增长的动力不足、资金筹措依然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等挑战。数据显示,全省GDP由一季度的12.6%回落至上半年的12.4%,预计前三季度将继续有所回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14.9%回落至1至8月的12.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则从一季度的29.5%回落至1至8月的27.5%,外贸增速更是由1季度的45.5%回落到1至8月的3.7%,回落幅度高达41.8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增速下行,企业亏损面依然较大,8月份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9%,已经连续3个月停留在收缩期。

“利空”因素不少,但云南省经济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全省经济发展也不乏“利好”因素。省发改委主任王喜良说,全国经济长期向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云南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基础。尤其是国务院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对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经济政策,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向西部倾斜,扶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都为云南省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云南经济最大的“利好”还在于内生增长,省委、省政府对上半年云南省经济运行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出台了保投资保运行稳增长的28条政策措施;产业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综合交通基础设施3年攻坚战已经打响,滇中产业新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必将推动云南省经济加速发展。专家分析,随着国内经济向好尤其是东部地区经济已回升、中部已趋稳,云南省主要优势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可能好转趋旺,企业产销衔接将有所改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云南省“项目落地年、服务基层年、作风转变年”活动的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深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决战四季度

云南省经济信息中心分析表明,云南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位于较快增长区间,经济景气回升的动力也在增强。该中心预测,四季度云南省经济景气度或小幅回升,全省经济将会有所回升。

很显然,云南经济发展多空因素并存。如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中避免经济波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放大“利多”效应,减小和逆转“利空”因素,使经济更加健康平稳发展,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全省一至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给出了答案:突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冲万亿、工业增长、节能减排、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消费和进出口贸易、财政预算平衡6项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抓好城乡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投资和工业是目前云南经济发展的两台发动机,如何让这两台发动机加快运转,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云南从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入手,切实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推进项目建设落地;创新融资模式,多措并举解决融资难,继续激活民间投资,加大引入民间资本,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档、不停步。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方面,云南将大力推进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加快6万吨钛白粉、1万吨海绵钛、文山80万吨氧化铝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达产达标,形成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质性拉动。

第二篇: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前三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和全年走势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稳步回升带动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再创新高,供给能力继续增强。但受去年能源走势前低后高,以及为推动结构调整,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因素影响,三季度以来,能源需求增速逐渐放缓。预计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一、前三季度全国能源供需形势

前三季度主要能源品种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特别是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在能源供应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速逐渐回落,供需关系总体宽松。

(一)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总体态势宽松。前三季度,煤炭产、销稳步增长,铁路运量和进口大幅增加,价格高位稳定后回落,市场供需总体平稳。去冬今春,受极端低温天气、水电减发影响,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偏紧,市场商品煤价格持续上涨。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二季度,工农业生产、交通物流全面展开,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等,拉动市场煤炭需求转旺,价格回升。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火电调减,电煤需求压力减缓,价格小幅下跌,主要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处于年内较高水平,迎峰度夏平稳度过。三季度开始,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电力、钢铁、冶金和建材等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煤炭消费转淡。8-9月,重工业用电量环比持续下滑,电煤需求回落,价格下跌,市场供需转为宽松。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累计完成14.9亿吨,同比增长15.9%;进口煤炭1.2亿吨,增长42.2%。至10月10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6282万吨,可用21天;秦皇岛港煤炭库存653.6万吨,比6月末上升15.6%;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715-725元/吨,下跌35元/吨。

全国重点电厂电煤库存及可用天数

(二)电力供应能力继续增强,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后稳步回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518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74万千瓦。9月末,全口径电力装机规模超过9亿千瓦。年初,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快速增长势头。二季度,在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影响下,重工业用电量开始回稳,全社会用电增速放缓。三季度,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重工业用电增速回落。9月,重工业用电量1939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7.3%;当月全社会用电量3498亿千瓦时,环比下降12%,回落幅度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

今夏来水形势好、水电满发,火电压力减缓,加上部分省网实施有序用电措施,迎峰度夏平稳度过。期间,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8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日均用电量达到128亿千瓦时的峰值;9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442亿千瓦时;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540小时,其中火电设备3802小时,已恢复至2008年同期水平。

2009-2010年月度用电量及增速

(三)成品油市场总体平稳,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平稳有序,受工业生产和物流运输活跃拉动,成品油消费逐季回暖,供需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1.5亿吨,同比增长5.8%;进口原油1.81亿吨,增长24.1%。生产成品油1.86亿吨,增长10.6%。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基本在65-85美元/桶间波动,三季度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最高达到85美元/桶。天然气产销快速增长,进口增加。前三季度,国内天然气产量69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累计进口LNG 677万吨,增长71%,进口管道气27.6亿立方米;天然气商品量733亿立方米,增长25%。

2009-2010年成品油月度销售量及增幅

二、今年以来能源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0年能源行业在增强供应保障能力、巩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快能源国际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清洁能源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311亿元,水电、风电和核电投资比重累计占62%。9月末,水电、核电和风电装机比重合计占25.6%,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8月,华能小湾水电站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水电总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为22%。8月,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并网发电,9月,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机组投产,结束了三年来无核电机组投产的状况,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80万千瓦。风电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总装机3000万千瓦,并网运行情况有所改善。太阳能利用加快推进,开展了包括13个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我国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广西20万吨木薯制乙醇项目总体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薯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全国计划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1539处,淘汰落后产能12167万吨/年,至9月底,已完成计划目标的88%。山西省资源整合后,煤炭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河南省确定了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产业集中度大大提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46号)已下发各地执行,将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能源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工的通知》精神,累计新关停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小火电超过7100万千瓦,按同等电量由大机组代发计算,每年可节约原煤8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4亿吨。南方电网广东和贵州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大容量、高效率的燃煤机组发电,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全国供电煤耗率33

4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全国煤矸石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消耗煤矸石等约1.2亿吨,相当于回收5600万吨原煤。全国油气行业加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包括油田机采节能、单井罐放空气回收利用、低产低效区机采系统节能优化改造等。提出了炼油行业节能减排强制性标准,全面开展了落后炼油产能清理整改工作等。

(三)保障民生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农村电力建设步伐加快,在开展“送电下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受灾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情况,能源行业行动迅速,全力开展“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建设”工作。8月,甘肃舟曲、四川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电力企业积极抢修损毁设施,灾后第13天舟曲县城恢复正常供电;油气企业及时协调铁路部门增加发运计划,实行成品油库存资源集中统一调度,确保了灾区油品供应。9月底,青海玉树10台总装机3万千瓦的应急燃油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有力地保障了灾区过渡安置期的生产生活用电,标志着玉树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玉树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正式开工,还将建设110千伏主网,建成后玉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范围均超过震前水平。9月,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竣工,解决了西藏主电网覆盖的全部32个县、(市、区)17.2万户、约76.3万人的用电问题。随着南疆气化乡镇工程全面展开和87万千瓦燃煤电站、23万千瓦应急燃机电站项目正式启动,南疆三地州25个县(市)、21个农牧团场及主要乡镇居民生活用气、用电问题将得到解决;北疆三条天然气管线(西二线、独石化支线和乌石化支线)陆续建成,北疆地区生产生活用气将得到保障,有利地促进了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能源科技创新再上台阶。今年以来能源行业依靠科技进步,在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促进重大装备自主化和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部件实现自主化。目前运行的核电站燃料组件供应全部实现国内生产。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自主化关键技术研发获得突破。掌握了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和励磁设备的核心技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于风电集中送出系统的各项关键技术、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等。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投产,奠定了我国在煤基烯烃工业化产业中的国际领先地位。打造了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平台。安排了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以及高效清洁煤炭技术、火电节能减排等研发中心,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能源通道建设步伐加快。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青藏联网工程开工,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西南水电外送能力明显提升。9月下旬,东北地区新一条能源大动脉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对优化地区能源资源配置、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9月,中俄原油管道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之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三、四季度及全年能源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拉动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符合预期,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尚未根本消除,除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较好

外,世界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复苏减速迹象,我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受去年经济走势“前低后高”和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四季度能源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1、煤炭。从近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情况看,全社会煤炭供应能力增强,产能持续稳步释放。考虑到国际煤炭价格回升,国内外价差缩小,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四季度煤炭进口增速将会回落,对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净进口约1.2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6%。铁路煤炭运力保持平稳,预计全年煤炭运量将达19.8亿吨,增长13%。各地为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将会在四季度集中显现,受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总体判断,四季度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如遇突发事件,个别地区、部分时段因运输瓶颈制约,煤炭供应偏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电力。四季度电力投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预计全年基建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约1200万千瓦。考虑基建新增和“关小”因素后,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电力装机供应能力较为充足,但受电网和电源结构影响,特别是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电力紧张现象。综合经济、政策等因素,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部分流域冬季来水偏枯影响,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水电大省可能出现供应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700小时,与2008年基本持平。

3、油气。四季度成品油供应能力充足,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回落。受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进入旺季带动,柴油消费将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汽车销售量有望超过1700万辆,拉动汽油消费趋旺。预计全年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95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3.9亿吨,成品油产量2.5亿吨。预计进口LNG 12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天然气40亿立方米。

4、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达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可达到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倍。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8亿平方米,增长24%。

四、全力做好冬季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工作

近些年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影响加大。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冬春的严寒天气等,对一些资源短缺、运力受限、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的电力、煤炭和天然气稳定供应产生较大冲击。迎峰度冬在即,为确保今冬煤电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努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前制定预案,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确保今冬国内能源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1、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加强对今冬明春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波动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出现极端气候变化等突发灾害时,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短期内会迅速攀升,从而加剧能源

市场的供求矛盾。为此,要加大对居民生活用能趋势和用能特点的监测,确保今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针对今冬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偏紧,特别是西南和华中地区可能出现电力缺口的情况,督促能源企业加强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制定迎峰度冬煤电油气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发挥跨区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优势,做好电力供应偏紧地区的跨区跨省电力调度预案,优化调度方案,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做好电煤、油气储备及相应运力调配等准备工作,保证煤电油气的稳定供应。

3、全力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仍会偏紧。针对近几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高峰时段用气峰谷差增大的情况,积极组织、引导油气企业和有关地方,确保今冬天然气市场安全稳定供应。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中石油塔里木、长庆、青海和西南四大气区,入冬前通过加快新井投产、提前实施检修等,增加天然气产量;建成投产陕京三线,11月底实现榆林—良乡段建成投产。中石化加快榆济线等外输管线建设,并针对产销矛盾突出的地区,增加投资额度,提前实施部分2011年工作量。中海油加强在产气田的生产管理,确保海上气田平稳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压减部分工业用户用气,控制冬季用气峰值。与各地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极端天气情况下保证民用气的方案。根据气源落实情况,按照居民、公共事业和重点用户的优先次序,力保重点地区和重点用户用气。三是加强储气设施和储备手段的科学调度。优化管网运行,努力提高输配能力。综合发挥资源配置在冬季保供调峰中的作用。

第三篇:2013年广元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2013

年广元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3-10-25 10:03:55来源:本站点击量:51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总体取向,着力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全省。经省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GDP)391.95亿元,增长10.3%,增速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6、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比上半年提升3位,比同期提升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0.59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29.32亿元,增长9.9%。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2%、59.93%、32.8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4、6.17、3.38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生产方面: 农业生产稳定、工业较快增长、建筑业快速增长、服务业稳步回升

农业生产稳定。第一产业增加值82.04亿元,增长3.5%,居全省第9位。小春粮食产量43.77万吨,减产2.0%;预计大春粮食产量106.96万吨,增产

2.7%;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等保持稳定增长。畜牧业稳步发展。出栏生猪313.63万头,增长1.7%;肉类总产量27.57万吨,增长2.0%。

工业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151.69亿元,增长13.3%,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25%,拉动经济增长4.97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3.1%,比全省增速快

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5+2+1”产业贡献大。建材、电子机械、食品饮料、金属和能源化工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值389.02亿元,增长9.4%,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66.64%;医药、纺织服装两大特色培育产业产值31.31亿元,增长34.1%,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15.8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7.53亿元,增长21.5%,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27.3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65亿元,增长34.1%,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6.18%。行业发展良好。33个行业大类中29个增长,增长面为87.9%。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8.5%、医药制造业增长51.2%、家具制造业增长50.5%。下降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1.4%、金属制品业下降

4.5%。产品产量增多降少。统计监测106种工业产品中有68个增长,增长面64.2%。增幅较大的产品有:铁矿石原矿量增长95.5%、彩色电视机增长31.3%、铝增长36.0%。下降较大的产品:单晶硅下降71.3%、人造板下降32.2%、原煤下降30.6%。

建筑业快速增长。资质建筑业总产值65.83亿元,增长21.8%,比去年同期提高8.4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90亿元,增长1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68%,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回升。在交通、商贸、财政等行业指标增速回升的带动下,全市服务业发展稳步回升,实现增加值129.32亿元,增长9.9%,比同期快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分别比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回升2.0、0.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1位,比去年同期提升10位。其中增速较快的行业有:金融业增长16.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2%、公共管理和

社会组织业增长11.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3%。

(二)需求方面: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8.34亿元,增长11.2%。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84.14亿元,增长11.3%;安装工程投资18.90亿元,下降0.7%;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55.05亿元,增长8.4%;其他费用投资50.25亿元,增长19.8%。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22.69亿元,增长30.5%;第二产业投资144.78亿元,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142.3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投资240.87亿元,增长13.8%;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分别快于第二、三产业25.7和16.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扩大。1-9月全市新开工528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533万元,增长73.7%。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63.93亿元,增长6.9%。民间投资活跃。全市民间投资216.87亿元,增长17.5%,增速分别比全社会投资和国有投资快6.3、13.3个百分点。项目到位资金有所改善。1-9月投资到位资金418.55亿元,增长10.5%。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5.8%,自筹资金增长12.3%,国内贷款下降1.0%、其它资金增长20.7%。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9亿元,增长13.3%,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快0.8、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9.77亿元,增长17.0%,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3.7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好于乡村市场。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9.01亿元,增长13.4%;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6.38亿元,增长12.9%。城镇市场快于乡场市场0.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快于餐饮收入增长。餐饮收入23.06亿元,增长12.7%;商品零售132.34亿元,增长13.4%。商品零售增长快于餐饮收入增长0.7个百分点。

(三)质量方面:财税收入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1.79亿元,增长18.6%。公共财政支出119.12亿元,增长24.3%。国地税实现收入34.44亿元,增长13.9%,其中国税收入12.28亿元,增长13.1%;地税收入22.16亿元,增长14.4%。企业经济效益较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69亿元,增长12.6%。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22.39亿元,增长8.0%。实现利税总额35.43亿元,增长10.8%。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7元,同比增加1367元,增长10.4%,居全省第5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5235元,同比增加635元,增长13.8%,居全省第4位。

(四)发展环境方面:金融运行良好、物价小幅上涨

金融运行良好。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900亿元达到901.77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0.73亿元,同比增长1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7.75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71亿元,增长34.8%;中长期贷款余额261.40亿元,增长19.4%。存贷款比有所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大。

物价小幅上涨。1-9月,市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消费品价格上涨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上涨0.7%。

二、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从国际来看,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

出现经济动荡,欧洲和美国经济短期回暖背后潜藏着再次萎缩的风险。从国内看,虽然国家宏观经济微调和预调政策有所松动,但短期内快速反弹的可能性较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呈常态化。从我市看,受煤炭行业安全整治、市场需求、企业成本、发展环境等影响遏制工业增速持续下滑的难度依然较大,大项目对投资需求的支撑不够给力,部分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回落幅度大于全国、全省,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1%,比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回落幅度大4.9、0.2个百分点;GDP广元增长10.3%,比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回落幅度大3.4、0.6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后劲仍显不足。从投资项目看,前三季度全市共新开工项目528个,同比减少73个。其中上亿元项目36个。受新开工项目较少(同比少12.1%)和竣工项目增多(同比增10.2%)等因素叠加影响,在建在库项目(9月末402个同比少18.8%)减少难于支撑投资后续持续增长。从新增企业看,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加(新建新开业企业)“三上”企业(单位)29家,其中新建投产达产工业企业仅5家,批零住餐业企业(单位)3家,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业企业分别比同期增加了11家和7家,新增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减弱。

(三)服务业发展仍然乏力。服务业(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多数行业增速呈回落。在1—9月涉及服务业核算的20多项相关指标中,与同期比,有12项指标增速回落;与上月环比,有8项指标增速回落;与预期目标相比,有16项指标低于预期目标速度。各县区服务业发展极为不平衡,多数县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如,前三季度仅利州区和苍溪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快于全市。

(四)实现目标预期难度依然较大。对照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从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完成进度看,除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万元GDP能耗有希望实现预期外,多数指标完成全年目标难度大。

三、建议

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各级各部门和项目单位要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对照目标任务找差距,添措施,抓落实,全力抓好四季度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预警,注重研判经济形势。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变化,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要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部门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部门联合分析、联合调研、联合监测的力度,强化经济运行“先行指标”监测,关注苗头性、倾向性动向,及时预警预测。

(二)保增长,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围绕二产业抓提升,促进工业提速增效。要突出对重点企业运行的调度,加大生产要素市场供需监测,重点做好煤电油气运、资金、土地等保障,提升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特别是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坚持一个企业(行业)一项对策措施或一个企业(行业)多项对策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新上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三产抓拓展,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要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各司其责,在财政、税收、信贷和土地

等方面给予服务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推进力度。要改变传统商业运营模式,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规划实施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要围绕女皇文化、蜀道文化等旅游品牌资源,加快旅游集聚区建设,全面提升广元旅游品质,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的转变。围绕一产业抓特色,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增长。要以管理促效益,切实抓好晚秋作物尤其是冬季蔬菜的生产,精心指导秋耕秋播。要加强现代畜牧园区建设,在扶持大户养殖、规模养殖上下功夫,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水平。要做大做强猕猴桃、黑木耳、核桃、茶叶、油橄榄六大特色种植业和“广元七绝”优势特色农产品,提升经济效益,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实现以农促工,工农互促。

(三)扩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狠抓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趋势,抢抓政策和发展机遇,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要坚持“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发展、做大总量”,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实效,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及早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要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市重点项目的投资计划、形象进度与时间同步,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要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培育不同的消费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要加快培育一批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大众体育、健康医疗等服务消费。要加大城市商务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特色街区,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第四篇:关于前三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计划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13%。1~9月以来,区农委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123456”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我区粮食生产虽受春旱、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以及“5.6”、“7.9”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大春作物前期长势差,部分乡镇农作物遭受一定损失,但经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同时从7月中旬开始至9月上旬,天气转好,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了大春作物增产。根据区农委组织科技人员全区对水稻、玉米产量进行抽样调查(水稻65个样本、玉米40个样本),水稻平均单产562.6公斤,总产达27733.7万公斤,同比增长5.7%和5.9%;玉米平均单产451.5公斤,总产13996.85万公斤,同比增长2.3%和2.4%。大春水稻、玉米理论测产按85折计产量为35.47万吨。全区落实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2万亩,其中,再生稻3万亩、秋洋芋5万

1亩、秋大豆0.5万亩、秋荞0.5万亩、秋红苕3万亩,按2009年生产水平计7.5万吨。小春粮食总产量4.5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47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43.5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建设。榨菜:种植面积达61.5万亩,总产量129.1万吨,农民种植青菜头销售收入8.5亿,比去年人均增收430.8元;实现成品榨菜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3%;全区今秋明春规划种植青菜头65万亩,产量140万吨,其中规划建设青菜头鲜销基地10万亩,鲜销青菜头30万吨。目前,已种植早市青菜头1万亩。蔬菜:蔬菜面积26.85万亩,产量32万吨。落实秋菜10万亩。蚕桑:累计发种88024张,前三季生产蚕茧223.33万公斤,蚕农收入4772.3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21%、77%。晚秋蚕预计生产蚕茧85万公斤,蚕农收入1880万元。果品:果品17.27万亩,产量5.6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2.5%,完成全年计划59.5%。果品产值10270万元,同比增长10.2%。水产:水产品养殖面积4.37万亩,完成产量9840吨,占计划65.6%。烟叶:全区烟叶面积

1.12万亩。中药材:中药材种植1.6万亩,产量1650吨,实现产值1450万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成效。1~9月,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2同比增长17.8%,利税4.9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创汇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8.3%;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技术协会)368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95个

(四)强农惠农政策强力支撑。今年全区兑现种粮农民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户187641户,补贴面积75.66万亩,兑付补贴资金5769万元,其中,大户883户,补贴面积2.18万亩,兑付补贴资金306万元。推广各类补贴农机俱14562台,兑付农机购臵补贴资金达3965万元,同比增长80.6%。两项共计9734万元。

(五)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有力拉动。自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以来,召开了全区动员大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涪陵区乡镇街道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工作考核办法》,领导小组24个成员单位制定了实施意见,25个乡镇街道修改编制完成了实施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修改完善《涪陵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扶持政策》和《涪陵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规划》。今年各级财政投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资金近3亿元,带动信贷投入和社会投资7亿多元,据统计,年初下达给各乡镇街道的目标任务和发展项目,均已完成在75%以上。目前,我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正有序推进,助推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二、前三季度农民收入主要特点

(一)土地流转拉动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一种体现,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拉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9月,全区农村土地流转23.6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27.1%。随着我区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劳务经济持续发展,工价水平稳步提高,劳务增收是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特别受农业(工业)园区建设,“渝利铁路、涪丰高速路、涪南高速路”等大型工程建设带动,大量流转而“失地”的农民市内外务工或自主经营门路广开,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1~9月,全区已转移农民工30.12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4.74亿元,劳务净收入17.35亿元,各类政策性项目培训农民工1.16万人。

(二)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扬。一是粮食价格稳步上扬。今年1~6月,受到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影响,粮食价格长时期徘徊不前,当前,虽然随着大春粮食作物丰收,但目前粮食价格已有不同程度的“回暖”,预计下半年粮食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二是蔬菜价格涨幅明显。今年蔬菜价格除短期内处于低位运行外,大部分时间都是高位运行,其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候异常,一季度遭受春旱,二季度低温阴雨、寡照,三季度长期高温,如此反常气候对蔬菜生长影响较大,导致蔬菜价格持续较大幅度上涨。三是蚕茧价格上升。特别是春蚕鲜茧收购综合均价21.81

4元/公斤,较上年同期每公斤提高7.71元,提高54.7%。烟叶属计划指导性生产,其价格一直受市场保护,今年烟叶产量和质量都较往年略有提升,烟农的收入较去年有所增加。

三、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虽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民收入继续增长,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依然较大。一是粮食产量虽然呈稳定增长,在天帮忙、人努力下单产较高,但总量不大。这说明我区土地种植利用效率不高,完全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较少,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二是农业抗拒自然风险能力较低。从今年前期的低温寡照天气、暴雨自然灾害和8~9月连晴高温气候来看,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三是农资价格的高价位运行,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民增收。由于农资涨价等因素,在粮食生产性补助方面基本形成抵消。

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通过规划形成一批项目,带动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狠抓榨菜、蔬菜、蚕桑基地建设,推进水产、果品、烟叶、中

5药材等后续骨干产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五大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秋冬季作物的生产管理。加强榨菜的育苗、移栽和管理,确保榨菜种植面积67万亩;

(四)突出抓好全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认真落实好农户万元增收规划和扶持政策,开展农户增收监测调查工作,加强对全区农户万元增收工作的检查、督促,进一步完善增收措施,抓好农村宅基地臵换复垦试点、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确保增收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前三季度河南省开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前三季度河南省开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2009-11-27

今年以来,开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工业经济。在保增长、求发展、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市合理调配生产要素,认真组织生产调度,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逐月回升,企业经济效益逐渐回暖。

一、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1、全市工业生产及效益保持增长态势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9月份当月完成增加值220亿元,较去年同月增长18.5%。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实现利税总额70.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

2、重工业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7.89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轻工业6个百分点;其中原料工业完成增加值35.56亿元,同比增长27.1%,加工工业完成增加值52.34亿元,同比增长9.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1.22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比第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7.33亿元,同比增长10.5%,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89亿元,同比增长15.7%.3.非公有制增长速度快于公有制

公有制企业当月完成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21.3%,1-9月份累计完成增加值27.66亿元,同比增长8.9%;非公有制企业当月完成增加值18.52亿国有资产真的被严重私吞啊!元,同比增长17.9%,1-9月份累计完成增加值122.16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公有制企业6.2个百分点。

4.五大支柱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较大

1-9月份,全市32个工业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占全部行业的78.1%。共有9个行业当月增加值超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15.3%;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42.2%;纺织业完成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5.7%;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6%;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2.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6.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7.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73.4%。1-9月份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85.00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4.5%,拉动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工业累计完成26.09亿元,同比增长7.7%,贡献率为10.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纺织业累计完成14.72亿元,同比增长14.6%,贡献率为10.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12.55亿元,同比增长15.8%,贡献率为9.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累计完成3.30亿元,同比增长10.9%,贡献率为1.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28.34亿元,同比增长1.9%,贡献率为2.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

5、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快于小型企业

1-9月份,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1.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8%,同比增长17.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高于小型企业增速6.3个百分点。1-8月份,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0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3%,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总额14.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7%,同比下降。

二、工业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原因

开封市工业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能够克服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呈现逐月回升的积极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

1.新增产能为开封工业注入新活力。随着开封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工作的扎实推进,新增企业增多。2009年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5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09家,同比增长22.12%。9月份,全部新增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9.48亿元,拉动开封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增长2.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小型企业增长5.1个百分点。随着投资效应的逐渐释放,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如开封京源发电2×600MW机组、永大化工8000万编织袋生产线、尉氏县凯华制革1亿元皮加工项目等,已成为开封工业新的增长点。

2.税收、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为克服金融危机影的响,国家先后出台了13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2009年起全面推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也有助于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生产积极性。

3.企业服务年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帮助企业攻坚克难。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开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要求各部门优化发展环境, 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调控调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银企沟通,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增强发展后劲,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努力扩大就业,截止9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198860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3472人,同比增长20.24%。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经济运行在今年出现的积极变化,表明宏观调控的效果初步显现。但是,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国际国内需求不足与开封工业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全市工业经济恢复稳定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

1.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虽有回升,但较同期仍处于低位。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虽然增幅逐月提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低9.1个百分点,是多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工业税收持续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影响较大。

二季度以来,全市税收同比持续负增长,1-9月份仅税务部门120户重点税源就累计减少1855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7月份国地税工业税收总额6846万元,同比增长-52.2%;8月份国地税工业税收总额5481万元,同比增长-58.6%;9月份国地税工业税收总额9023万元,同比增长-23%;当前省局对各地工业增加值增幅的评估,是按照各地工业用电量及工业税收增幅评估的,税收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评估,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作用。

3.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今年以来,市场需求相对疲软。最近市场虽有所回暖,但总体看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价格不断走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下降,导致企业不增收、不增利,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如开封东大化工责任有限公司,离子膜烧碱同期2200元/吨,本期1500元/吨。氯乙酸同期6700元/吨,本期3300元/吨。据对全市18户省局监测重点企业实施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有66.7%被调查企业认为订单不足,纺织、通用设备制造等几个主要行业中有7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订单不足。

4.企业资金链条虽有缓和,但仍处于紧绷状态。

8月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较低,较去年同期仅增长4.2%。由于流动资金缺乏、销售回款少,企业资金较为紧张。据对全市18户省局监测重点企业实施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有38.9%调查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只有11.2%企业认为资金充裕,55.6%被调查企业库存增加,66.7%被调查企业应收账款增加,故此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尤为突出。

四、对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强化企业服务意识。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沟通信息,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特别是做好大中型企业的对接、联系,实现市领导包干责任制。

2.以沿海产业转移为契机,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城市宣传力度,对汽车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等行业实现最惠扶持政策,从而吸引高科技、高技术行业企业落户开封,使开封工业产业向科技型、技术型、密集型产业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3.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行业优势产业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品牌、标准、专利的效应,同时政府加大指导、扶持力度,争取在5年内扶持一家企业上市,吸引股市资金流入,加大企业发展进程,从而使开封的影响力及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开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4.着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一要加大资金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分行业、分专题、分层次召开银企协调会,鼓励金融机构对基本面好、产业优势突出、带动作用强、目前资金较为紧张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五、对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趋势的初步判断

从前三季度形势来看,税收负增长增幅正在逐月收窄,全市工业用电增速也由大幅波动逐渐趋于平稳增长;宏观政策对开封市工业的积极效应还将不断释放,从工业发展的基本面看,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及大中型企业呈现逐月稳步增长的趋势,新增企业的产能正在逐渐显现。总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开封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呈现出回暖向好的运行态势。展望四季度,开封工业经济增长企稳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工业将仍然会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年有望达到15%左右。

下载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看前三季度云南经济形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和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的讲话

    同志们:根据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就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和第四季度经济工作,讲两个问题。一、关于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今年1—9月,全市经济总体态势可以概括为:运行平稳、......

    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1-9月经济形势分析及四季度工作打算 **县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8日)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事......

    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大全)

    同志们:按照惯例,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的经济形势,部署安排后一段的经济工作,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各级......

    2010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

    决战四季度 决胜“十一五” 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全县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

    冷水滩区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冷水滩区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9月26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始终坚持以“强工兴贸”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战略,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大跑项目、大上项目......

    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同志们:按照惯例,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的经济形势,部署安排后一段的经济工作,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各级......

    前三季度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XXX镇党委书记 (2011年 月 日) 尊敬的 及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X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截至目前,我镇党委、政府积极克......

    2011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2011年公汽公司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总公司: 今年以来,在汽运总公司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活动,加大执行力度,加强公汽行业管理,强化公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