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
关于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
几 点 思 考
港口镇政府:曹华荣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我们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党的乡村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兴国和执政为民的基础。我县地广人多,各方面因素相对复杂,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长抓不懈的任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县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还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的能力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普遍还比较薄弱。我县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广大农民对乡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党组织发展经济的办法不多,思路不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弱,有的不遵循市场规律,只凭长官意志甚至是头脑发热来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和目标,盲目地上项目,开发各种科技示范基地,搞各种形象工程,最终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
二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核心作用及保障监督作用发挥不力。我县一些乡村党组织把党的中心工作等同于经济活动、业务工作,缺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单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党组织的工作做好了;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理直气壮地履行执政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能,不敢去宣传、组织群众,在出现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时束手无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地发挥保障监督作用,党员干部权利受到侵犯时,组织不敢主持公道,党员干部违纪时,组织不能很好地监督惩处;有的党员不与党组织的决议保持一致;有的党员根本不发挥或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党的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是乡村基层党组织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县出现了管理社会化、工作自主化、人群流动化等新特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突发性事件也日趋增多。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同志要么回避、推诿,要么只凭传统的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去解决,最后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更加激化矛盾,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还有一些乡村基层的同志面对矛盾纠纷,要么束手无策,无所作为,要么优亲厚友,厚此薄彼,难以驾驭农 村复杂的局面,对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既不懂也不学,导致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不信任。
四是乡村基层组织职能和党员干部作用、形象的弱化,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县乡村两级组织能够支配的人、财、职权相对减少,管理和服务难以到位,而群众长期以来受压抑的思想,变得异常活跃。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地位受到挑战。由于政策法律的不完善和不连贯、不稳定、不配套,在乡、村两级关系上,没有比较合理的政策界定,乡村管理指导无力,对村的管理指导基本依赖于乡村干部之间的感情和村级班子的自觉程度。在乡镇政府与部门关系上,也没有理顺,出现了不是政府领导部门而是部门牵着政府转,执法部门不执法而是政府代替部门执法,职能部门不履行职能而是政府承担“否决”责任的怪现象。从而导致乡镇党委政府的服务功能不强,村组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不大。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深入,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一些机关干部下乡开展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走马观花,听听汇报,吃吃喝喝而已。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群众观念、法制观念谈薄,索拿卡要,吃喝嫖赌,甚至贪污或挪用公款,而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严重损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
五是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对干部的培养管理的方法滞后,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在发展党员方面,由于利己主义、宗族势力、人员外流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一些村支部多年不发展党员,不培养后备干部,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弱化,少数地方村干部已出现断层,这种现象再过几年有可能在乡村干部中也出现。在干部培训方面,由于缺乏针对和系统性,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势轻实效,不能达到真正提高素质的目的。基层干部队伍中普遍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多数仅限于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了解,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新科技知识十分缺乏。在乡镇,近几年新进干部除少数属公开招考录用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以外,大多为中专、中技生,不少干部学无所成,干无良策。在村一级,由于素质较高、有致富本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相对素质较低,高素质新型农民难以选拔。这些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乡村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我县贯彻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应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基层党组织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要强化科学意识,在遵循发展规律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学习市场经济新知识,研究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增强科学意识,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 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不做违反经济规律的事。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避免竭泽而渔,以牺牲长远的利益为代价谋取局部的眼前利益。二要强化机遇意识,在加快发展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要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发扬敢闯敢试、艰苦奋斗的精神,率先发展,加快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地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不求多,但求特”、“不求全,但求佳”。三要强化法律意识,在依法办事上下功夫。基层党组织要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基本法律法规的内涵,在作出重大经济决策或涉及群众权益的决定时,必须做到每一项都合法。同时,必须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处理好各类关系,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提高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要能够敏锐鉴别。作为基层党组织,对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要有预见力和鉴别力,要善于捕捉那些初见端倪的表面现象,掌握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二要能够果断决策。突发事件来势猛、发展快,稍有不慎,将造成失控局面。基层党组织需要有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胆略。应当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要明确答复,立即解决;应当解决而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无理取闹的,要晓之以理;对严重违法的,要果断处理,不能手软。三要能够统筹协调。对突发事件的处臵,事关大局,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把处臵突发事件摆到全局中通盘考虑,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应对突发事件,也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短时间内聚合各种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同时,增强现场控制力,加强信息沟通和教育疏导,通过高效有序运作,使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最大程度地发展整体效能。
(三)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能力。
一要做到情为民所系,体察一方百姓。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要经常深入群众,在沟通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更要沉下去,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同时,必须提高洞察力和分析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弄清哪些是表象,哪些是根本;哪些是共同愿望,哪些是个别要求;哪些应当迫切解决,哪些可以从长计议。这样,做起工作来才能有重点、有条理。二要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一方百姓。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造福一方。要追求有质量的发展,不搞泡沫数字,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地让群众得到实惠。作为基层党组织,应从本地实际出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三要做到利为民所谋,服务一方百姓。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当成大事、要事、急事,以真诚的态度抓紧研究解决,竭尽全力去办好办实。对那些困难群众,更要饱含深情,真诚关爱,鼎力救助,使其尽快摆脱困难处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加紧密。
(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要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干部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在培训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摆在首要位臵,把业务知识培训摆在突出位臵,切实解决“提高执政能力为什么”,“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等问题,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要注重实践锻炼,多途径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要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培养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和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其组织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完善和落实基层组织制度。
一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以工作实绩评价干部的优劣,起用那些勤政为民,能力突出的干部,淘汰能力平庸,群众反映差的干部,同时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切实把那些群众公认、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应立足于“实绩”,落脚于真正给群众以“实惠”。考核中要坚持群众公认原则,由群众评定政绩的“是”与“非”。二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党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三要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党的作风,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力。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需要架构起系统的制度规范。健全领导干部“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以维护自身形象,扩大执政资源,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浅议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弱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与否。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功能
当前,在少数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中,认识上存在着危险的误区,认为执政是中央以及省、市、县等各级地方党委的事,农村、新经济组织、党政机关等单位中的基层党组织不具有“执政”功能,只起到“执行”作用。这种错误的认识,在较大程度上阻碍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拥有执政功能。只是由于基层组织类型众多,与之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的类型也各有不同,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所表现出来的“执政行为”和所发挥的作用也就有所不同。比如,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党组织,它们发挥的是领导核心的作用,直接体现着党的执政内涵,属于直接执政。又比如,1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它们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的基层组织,主要发挥协助、监督的作用;各种新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主要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些基层党组织则间接体现党的执政内涵。并且从共性上来说,基层党组织还都拥有贯彻、落实并反馈党的大政方针,组织、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等三方面的基本执政功能。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领导经济能力不强,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欠缺。在思想认识上,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经济的领导是政府的事,从而放松甚至放弃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有的基层党组织中存在失去执政的物质基础的危险。在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普遍存在领导经济能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领导经济,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的素质却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够有效地驾驭市场经济,起不到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农民发展经济中的领头雁作用。二是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控制力不强。与有的基层党组织忽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相反,也有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党的工作等同于经济工作,缺少政治意识,认为经济工作搞好了,单位的效益好了,就等于党组织的工作做好了。这样带来了比较多的问题。从基层党组织层面来说,导致了党组织对社会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减弱。比如,有的党员过分强调自主意识,忽视作为执政党党员的整体意识,不与党组织的决议保持一致,甚至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有的党员根本不发挥或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些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甚至消极应付。“没有好处,谁当干部”,这些与党的宗旨根本相违背的观念,在党员干部中有一定的市场。三是处理复杂问题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较弱。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群众生活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如何正确地依法处理好这些问题,既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又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基层党组织显得办法不多,能力不够。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开辟新途径
执政能力体现在实践中,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来实现。一要在实践中努力掌握新知识。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系统的“骨干”和“细胞”,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具体执行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对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在新知识的掌握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基层党组织要执好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抓紧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重点要抓牢两个关节点:一是抓好 “龙头”。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活跃“细胞”。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和
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二要在实践中努力学习新本领。重点要增强四种意识和能力:一是领导经济、率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二是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能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所在。三是处理复杂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基层社会组织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四是依法执政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真正实现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三要在实践中努力开拓新思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必须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觉地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这就需要在执政的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通过思路的创新不断积累新的执政经验,同时运用于新的执政实践中。为此,在工作中要把能否有所创新,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把能否总结出执政的新经验,作为考评基层党组织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供稿:中共洋县县委办公室 马俊)
第三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围绕“五个坚持”夯实“五大基础”全面加
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关系到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农村的生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等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给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执政意识淡薄,部分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弱化;部分社区两委关系不顺,甚至矛盾激化;部分干部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基层部分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法制意识淡薄等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对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要通过多种渠道改善执政方式,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坚持教育为先,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加强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这是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基层干部任职培训、任期培训和技能培训等,增强基层干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
导工作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能力,达到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要深入开展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保先争优意识。要深入开展执政意识专题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引导农民,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党的控制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椒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理论说服力。坚持用民主的办法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多渠道培训解决“本领恐慌”、“知识恐慌”问题,增强基层干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能力。要开展法制观念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是要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以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一是要加大对“三农”投入。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要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采用企业下单、农民点单、政府买单等形式,提高农民找“新饭
碗”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二是要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要根据台州城市总体规划,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求,制定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要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旧村改造和拆迁安臵力度,依托“十百”工程、康庄工程、清水河道工程等有效载体,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建设新农村。三是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充分挖掘集体资源优势,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加快村留地开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盘活集体资产,实现最大限度保值增值。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强化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整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要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摆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位臵,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要规范选举制度,培养后备人才,优化村级干部队伍配臵,建设一支积极干事、实践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完善择优汰劣的任用机制,把作风正派、群众公认、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领导班子。要创新党组织设臵方式,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区域适当设
臵党组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要创新党员培养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要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把干部培养从过去工作重点以农地为主转向现在的以集体资产经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主,着力培养发展经济型、社区管理型干部。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提高“现有的”,凝聚“外出的”,吸收“优秀的”,剔除“蜕化的”。
四、坚持和谐主题,理顺村两委关系,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树立“和谐推进、协调发展”的观念,建立基层党组织执政和谐协调运行的新机制,构建以规范化和民主化为内容的村级事务管理体系。当前,重中之重是要解决村两委关系不顺问题,努力建立村两委和谐协调运行的新机制。要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级经济组织的权利、地位,建立制度化的分权合作机制,实现村级组织资源的制度化配臵。要从体制机制上确立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凡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党支部或“两委”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保证党支部在重大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要建立健全村两委及其他村级组织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决定重大问题制度、村党支部检查和监督村级组织工作制度、重大开支“两委”联签等村“两委”协调运作的系列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村党支部在村务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五、坚持执政为民,创新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努力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向群众,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要创新观念,强化执政为民意识,深入开展“两个务必”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在感情上心系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要改善执政方式,树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新理念,特别是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安臵等重大问题时,要善用全民公决等民主管理手段,坚持做细工作,科学引导,民主决策,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意图变成群众自觉的行动。要继续深化双向认知、民主恳谈等有效载体,及时捕捉苗头,准确作出判断,较好地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和保障体系,增强党的号召力和亲和力。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及时为农民发展经济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构建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促进农村工作规范化。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区六届四次党代会精神,适应新形
势,树立新理念,谋划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为椒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篇:801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摘要:党政兴国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浅谈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与措施。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提高
现我国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并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领导了改革开放事业和建设了创新型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其推崇具备的理论指导思想能够符合当前改革创新现代化发展建设的要求,力求通过党对国家的执政手段,去逐渐完成这一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发展任务。由此可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保证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成功的可靠前提;而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要做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下面,本文结合我国基层党组织的实际现状,深入剖析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我国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组织存在着“官僚主义”。
许多乡镇干部忙于政府事务或者出于自身原因,减少深入基层对老百姓生活情形、经济状况进行了解的次数,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基层情况,使整个党组织对基层情况一知半解。
(二)个别基层组织党员出现腐败现象。
个别地区的个别基层党员私自挪用公费基金,给集体资产带来了极大程度的损失;导致民众基层对党组织失去信心,削弱了党的基层组织执政建设能力。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将重心完全放在经济发展上,忽略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些基层党员认为,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于是导致某
些基层党组织将工作重心与地区的经济重心划上等号,认为搞好当前地区的经济事业,就等同发展了党的路线方针。
(四)一些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落后,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影响了整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素质,执政活动也较难得以展开。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成熟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无法较为完整地进行依法执政,对于党的执政方针,也无法按照要求将其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去。
二、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结合我国目前的国内形势与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加强我国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综合素质。
1、强化基层党组织中党员的素质,定期进行理论学习与素质教育;明确我党是人民执政党这一概念,强调目前我党执政的任务就是必须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让各个基层党员充分了解自己在新形势下的任务;
2、加强基层党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民主建设,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形式进行干部的选举;
3、深化党组织内部的干部制度改革,必要时进行选举制度的创新,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入我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提高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各项创造性能力,对于基层下面各种关系与矛盾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然后进行协调与处理,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突显党的先进性,贯彻党的执政方针,从根本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5、倡导廉洁反腐的工作态度与精神,利用监督制度严厉打击党内各项腐败行为,保证基层党组织是一个先进、积极的集体,凡事必须以群众利益优先;
6、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党员的护党意识;强调我党在社会发展中的权威性,将我党的领导路线与封建的武力压迫区分开来,强调我党受民众公认的政治权威性与合法性;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与党员必须在平日党建工作中维护党的政治权威,以自身为例感染群众,强化基层群众对我党政治权威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7、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内部干部与党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与自我素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因为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党员是我党政策执行的载体,只有保证载体的稳固性,才能确定整个船载过程安全、流畅。
(二)鼓励提倡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与党员进行实践学习,将党的执政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1、将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方针、法律法规、政策、科技知识等融入基层党组织员工的学习中去,根据以上内容制订学习目标与计划,利用我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党员了解市场经济的现有发展状况,为他们下达基层进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党员的领导意识;基层的人民群众依靠基层党组织带领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分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与党员的这种优越的领导意识,明确“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工作对于民众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中心思想;
3、以基层人民群众自身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作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依据;将基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以第一位,定期了解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根据我党“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结合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对党的政策方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以提高基层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大前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4、积极发动基层群众一同参与对社会的管理;倡导与鼓励基层人民群众参与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新形势下我党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因为社会在进步,公民的社会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与政府部门一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了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基层党组织应当贯彻党的为民方针,提倡与鼓励基层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自身的愿望,让其对基层党组织产生了信心,另一方面巩固了党与群众间的和谐关系,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推动了我党执政能力的进步。
5、基层干部通过处理各项复杂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协调能力;能否处理好突发事件,能否控制较为复杂的局面形势,是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如今发展较快、市场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各种问题与矛盾相继涌现,层出不穷,面对这一复杂多变的局面,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工作根本点,保持我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以
发展的眼光看待眼前所面临的困境,找到基本突破点,妥善地运用我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理论原理对矛盾或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兼顾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其物质生活必须要得到妥善的保障;只有保障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才能维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协调不同层次的复杂矛盾,将我党的执政方针贯彻到方方面面,加大了执政的力度,增强了我党执政能力。
(三)基层党组织应确立正确的工作重心。
1、基层党组织应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发展地区经济作为第二要义展开党的执政方针;
2、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要前提,在保证顺利进行党建思想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该基层的经济事业;通过贯彻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加大党的执政手段,控制市场经济,带领人民群众逐步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四)立足“执政为民”的基本点,通过实践与对自身的总结,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1、将“始终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与谋利”这一中心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一切工作展开的标准与前提;
2、将“执政为民”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使为民思想贯穿整个执政能力建设工作中,是我党进行奋斗的核心标准;
3、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与党员要学会在实践中进行摸索,本着“永不自满,绝不懈怠”的精神原则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进行总结,归纳自身的不足;
4、总结的同时,还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有新的创新,坚持“解放思想”的路线方针,结合过去总结的实践经验进行创新与改革,探索新的实践方法并落实到基层的具体工作中去,培养了党的创新能力,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大了党的执政力度;
5、培养勤奋、踏实的基层党风,从内部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学习与工作风气;优化基层党组织内部党员的关系,要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努力”的学习工作局面;发扬风正气顺的党风,是奠定我党执政事业的思想基础;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基层党组织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与纰
漏;对于以往失败的实践活动要积极分析其原因,总结归纳经验以作为警示;干部与党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指出基层党组织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进行弥补与改正;“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使基层党组织内部变得明朗化,承认错误、指出错误并改正错误,是一种民主政治建设的强化,更使党的执政水平在内部就得以提升,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必须让基层党组织做到“依法执政”。
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联系我党思想政策的各项要求,紧密有效地将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同“依法治国”有机地相结合,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性地利用各种法律制约执政过程,为人民群众做好示范作用,达到“依法治国”的标准,完成党的领导和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六)坚持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做到政务公开,强化民众的监督功能。
1、向社会公开基层党组织的政务内容,并对政务的公开形式作出调整,力求不断创新与完善政务的公开形式;
2、通过公开政务内容,及时收集民众的反馈信息,建立健全的民主机制让基层人民能够有话就说;基层党组织干部应深入了解民情,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民情、反映民意;
3、健全基层党组织采纳民意的体制,让人民群众的意见能够有效、及时地传送到相关基层党组织内部,做到广泛采纳民意,使人民群众充分信赖我党,无形中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结语: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执政兴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要想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将党的路线、方针贯穿于整个思想工作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保证我党执政能力得以巩固,保障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起着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春萍.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39-40.[2] 张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盐城市为例
[D].苏州大学,2008.[3] 杨帆.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13-15.[4] 常百庆.浅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J].活
力,2011,(1):122-123.[5] 吴国富,仲娜.论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以巩固农村青年群众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7-18.[6] 金江.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探求,2011,(3):28-31.
第五篇:转型期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之探讨
转型期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之探讨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
目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江争八强”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登高致远、腾江越海”的城市精神,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实践经验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惠民党建”新格局,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腾飞、弯道超越、总体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突出加快发展,聚焦全面小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是扎实推进村村小康竞赛活动。以“助推全面小康和结对帮户脱贫攻坚”工程为载体,组织市级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18220人与全市234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模式。同时强化督查推进,致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优势。二是致力建设新型村干部队伍。突出抓好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不断搭建村干部队伍培养教育的新平台,全市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格局。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原则,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的设置模式,将有互补带动作用的村、社区与企业党组织合并建立联合型党组织。四是深化“大学生村村优”工程。全市已建立大学生“村官”自主式创业园12个,嫁接式创业园18个,占地面积4800多亩,涵盖了獭兔、梅花鹿、泥鳅养殖和设施蔬菜、葡萄种植,滚塑制造、医疗器械、编织加工,服务外包等一二三产业的13个行业。建立了36家“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锻炼基地”。
2、紧扣主动融入,保障促进发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一是园区党建工作站实现“区区有”。通过区域统建、行业联建、协会共建三种模式,率先在南通建成了36家工商集中区党建工作站,确保工作站正常向“两新”组织和党员、职工开放,着力发挥统领协调作用,使各类要素资源通过党建工作站得到合理配置、优化组合。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了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动态数据库建设。建立了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积极探索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加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载体建设。
3、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水平,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不断健全社区党的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在业缘、趣缘链上建立党组织,使支部架构更具自主性,组织活动更具针对性,作用发挥更具实效性,调动了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有效地巩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核心主体地位。二是不断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实行分类管理,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奉献管理”,引导他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对年老体弱党员实行“关爱管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管理”,着力形成互帮互促的和谐新格局;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温暖管理”,为他们排忧解难;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对直管党员实行“严格管理”,使每一位党员都生活在组织之中。
4、坚持服务发展,致力品牌打造,机关服务效能不断得到新增强。一是抓规范,深化机关制度建设。着手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标准体系,并试行机关党建工作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加强以人文关怀机制为重点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坚持机关党员“政治日”党组织谈话、慰问制度,机关党务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制度等。二是强文化,深化机关文化建设。邀请专家对如皋机关文化特色进行定位,及时了解机关文化建设的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不断丰富机关文化建设载体。
二、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就经济体制而言,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就社会结构而言,中国由过去单一的社会结构向多元的社会结构转型,并引发了人们身份结构、利益结构等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基层党组织,也直接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1、利益结构分化,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导致政治参与扩大。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以及国家垄断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及其分配,使得我国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社会利益结构,不存在所谓社会的分化问题,从而社会得以在国家的高度整合下稳态运行。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社会利益结构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传统的高度统一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利益机制的引导和激励下,在主体意识的日渐觉醒中,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不同方式要求进行“政治参与”,积极地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对如此众多利益主体的广泛的利益诉求,如果没有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积极地创新以疏导之,必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带来极大的危险和挑战。
2、意识形态多元化,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冲击。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支撑其国家秩序和社会整合的精神支柱,所以任何统治阶级都很注重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占领。同样,我党也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保障。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给我国民众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普遍更新和价值多元之间的激烈碰撞,一些西方思潮比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思想等等开始占领人们的头脑,党的意识形态的传统阵地由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资讯日益发达,内外交流更加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人们的思想,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统领地位,是对党执政合法性的严峻考验。
3、社会矛盾趋向复杂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激化,造成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更深层次上看是一种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新旧体制转轨所带来的震荡和不适应,不可避免带来许多新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化越来越明显,而同时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却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使得相当一部分基层群众变得开始怀疑改革,甚至对党的领导和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社会转型期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了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所要解决的是党组织存在的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形式问题。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基层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功能表现出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整个社会转型期,基层党组织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转换自己的功能。基层党组织必须从维护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高度确定其要承担的功能,紧跟时代步伐,巩固执政之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三、功能定位
1、政治引导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执
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组织和动员群众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而奋斗是其首要功能。我们党早期对自己功能定位为:只有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着,只有党的支部真正成为群众核心的时候,那个党才是一个巩固的党,那个支部才是党在群众中的堡垒,这样的正确认识,这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目前,党的基层组织要善于在不依托行政权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发动和带领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实现党的纲领。
2、社会控制功能。首先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导向。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我们党主要通过对党员进行先进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并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从而实现党对全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正确引导。其次,表现为对社会矛盾的控制。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其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使矛盾得到解决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再次,表现为对社会危机的控制。现代社会,这一优势在应对社会危机时,表现得尤其明显。“非典”时期,基层党组织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形成了“防非”的整体合力,体现了对社会危机有效的控制能力。
3、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功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因此,在利益的表达和协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协调和表达群众的利益,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民众的利益诉求提供更多的渠道。就党内民主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内的一系列民主制度,如党内民主决策制度、民主选拔和评议干部制度、党内重要事务的通报和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党员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常任制度。就人民民主而言,党的基层组织还必须积极地领导和推进基层民主和公共参与的发展。一般而言,公民以非政府组织或团体组织为中介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要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为有效;对政府而言,与合法的组织进行磋商,更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民众的意愿。公民有组织地参与公共事务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党组织对此要敏锐把握。
4、教育和管理党员,吸纳和培育社会精英的功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就是要教育好、培养好自己的党员队伍。在思想政治上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并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性;在业务能力上,要掌握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本领,具有为增强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实力。同时,党的基层组织还要把群众中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的组织中来。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发现人才、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把各种精英人才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最大限度地吸收进党的队伍中。在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和其它部门举荐优秀人才,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为党、政府、社会集聚人才,输送干部的重要基地。(中共如皋市委党校课题组 执笔人: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