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3 18:5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

第一篇: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

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

信息来源: 宜春办事处筹

作者: 傅 安

备组

本站收录时间: 2005-6-3

点击数: 11465

2003年下半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推动下,各项业务发展迅猛,特别是贷款投放猛增,支持对象也扩展到“三农”以外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诸多领域。贷款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贷款规模扩张与质量管理的关系,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地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已成为事关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贷款操作风险的表现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和贷款操作上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如贷款业务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三农”贷款单笔额度不大,信贷员、信用社主任和县联社主任都有额度不等的放款权力等,由于这些特殊性,贷款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针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的成因和现状,笔者多次深入到县级联社和农村信用社调查,其贷款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贷款统计失真。有的农村信用社至今未真实反映各类贷款的占用形态,不良贷款仍在正常贷款科目之中,导致县级联社的汇总数据失真。同时,贷款科目归属也不规范,不同类别的贷款相互混淆。

2、到期转贷较多。贷款到期后,只要能收清利息,很多农村信用社都采取办理转贷或延期的方式,尤以转贷居多,有相当部分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到期后多次转贷,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掩盖了其风险。

3、担保手续不严。由于农村难以找到有效抵押的物品,加上抵押手续繁锁,农村信用社很多贷款都是采取保证担保的方式。在保证担保贷款中,对保证人资信和担保能力调查不实,其中,还有不少是一人多保、合伙人或家庭成员之间交叉互保,导致贷款垒大户,担保流于形式。

4、贷后管理不实。一些农村信用社疏于贷后管理,特别是一些大额贷款发放后未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检查,贷款档案不全,保管不善,信贷员未设台帐,未建立客户档案,信贷人员岗位一轮换,接任人员连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贷款真实用途都难以及时掌握,致使贷款管理出现“真空”,少数当年发放的大额贷款连利息都收不上来。

5、贷款投向不准。一些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投向的把握上还存在随意性,有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以“流动资金周转”等名义掩盖贷款实际用途,对水泥、房地产、小钢铁等行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还有的发放跨乡、跨县贷款,违背了农村信用社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方向。

6、放贷责任不清。有些联社对放款责任的有关规定未进行细化和落实,还有的地方信贷人员调动频繁,接任者“新官”不理旧帐,导致责任不清,责任追究也形同虚设。近几年来,一些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违规甚至造成重大风险的事时有发生,但大多数仅对责任人进行罚款或停职收贷处理,如何盘活贷款措施乏力,成效甚微。

7、营销贷款不当。一些联社为开拓贷款市场,开办了全员岗位责任贷款营销业务,营销责任贷款一般都在十万元以上,个别员工超过百万元,这些贷款有些是到期还息转贷,少数营销贷款已经形成了风险,责任人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来掩盖。

8、外勤人员不足。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城区员工多、内勤员工多、女员工多的现象,外勤人员太少,特别是基层社信贷员严重不足,有的基层社一名信贷员负责十多个村的信贷业务,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对各村、组、户的情况很难做到详细了解,这也是信贷管理不实的重要原因。

二、防范贷款操作风险的措施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和审慎经营理念,强化贷款管理的责任,有效防范贷款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用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1、树立审慎经营、稳健经营理念。县级联社作为基层社的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贷款管理工作,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贷款质量放在首位,不得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目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仍居高不下,历史包袱还十分沉重,如果近年来的新增贷款又形成大量不良,农村信用社将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产权制度改革到位之后,县级联社管理职能更加明确,权力大,责任也大,因此,必须把防范贷款操作风险作为信贷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要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管控能力,时刻绷紧防范风险,特别是贷款操作风险这根弦,在信贷决策中一定要坚持依规合法。要有效约束所有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把审慎经营、稳健经营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只有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才是最有效的关爱员工,保护员工。

2、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农村信用社是社区性、零售型的金融机构。在信贷的投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三农”为主、以小额贷款为主、以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农村信用社要加快发展,要占领市场,要提升地位和作用,但决不能以偏离经营宗旨、出现贷款风险为代价,在业务发展上宁可每年少增几个百分点,也不能使贷款形成新的风险。去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和落实了粮食直补、粮食提价、减免税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应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一起,围绕“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战略,更新思想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支农服务水平,做好山、水、田、畜、工这五篇文章。要站在大农业的高度来诠释信贷支农工作,继续加大对与“三农”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贷投入,真正找准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土壤。

3、明确放贷责任划分的具体规定。在农村信用社已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中,除了政策性等因素造成的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放款职责不清。要把贷款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上,即:贷款调查人要承担调查失真的责任,贷款审查不严的要追究其审查责任,经县联社审批的大额贷款,如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超过有关贷款管理比例规定,要承担审批责任,贷款发放后,要落实具体的贷款管理人员,贷后检查、催收不力,发现借款人改变用途等不及时处置或报告的,要承担贷后管理不善的责任。细化贷款责任,明确规范的贷款管理流程,使贷款管理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改变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的现象。要相对保持农村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的稳定,使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和了解客户,也有利于对其经营业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4、加大查处贷款违规违纪的力度。强化贷款的管理,要从以下八个方面严把贷款的发放关:一是严禁发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贷款;二是严禁发放超比例贷款;三是严禁发放超权限贷款;四是严禁发放跨地区贷款;五是严禁发放化整为零多头贷款;六是严禁发放冒名化名贷款;七是严禁发放假担保和关联人相互保证贷款;八是严禁以贷收息。对发放违规违纪贷款行为决不能心慈手软,要重拳出击整治,加大查处力度,把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对一般违规违纪贷款且金额不大的责任人,责令限期收回;对以贷收息的,要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对屡教不改、违规违纪贷款金额较大的,责令其停职停岗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贷款,超期未收回的给予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造成重大风险和损失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5、切实提高信贷资金的流动性。保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是银行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三性”当中,流动性至关重要,信贷资金只有在周而复始的流动之中,才能有效地规避和抵御各种风险,才能真正实现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目前很多县级联社的10大户贷款中,有的仅能收到利息,贷款本金不能按期收回,有的甚至本息都收不到。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小型地方性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弱,要防范贷款操作风险,必须坚持信贷资金的流动性。要严格贷款的延期和转贷规定,对没有正当理由转贷或延期的,要采取降低信用等级、上浮贷款利率等措施加以抑制;要严格控制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如确需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要有经济实力雄厚的保证人或有易变现的财产作抵押;要严格控制发放大额贷款,对确需发放的大额贷款,贷前要将其风险锁定在借款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真实反映各类贷款的占用。贷款科目使用不当,影响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对信贷资金投向的分析和决策,贷款占用形态失真,隐瞒了贷款的真正风险。要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统计工作,农业贷款的归属应当是“大三农”的概念,凡是农民、农业、农村的贷款,都应在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等相关科目核算,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信用社各个时段支农的力度和成效。要经常性地对所有贷款进行全面梳理,准确定性,真实反映,在此基础上落实清收不良贷款的任务。对信贷资产质量等数据反映不真实、弄虚作假的,要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创新贷款管理的思路

夯实贷款管理基础,在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时候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思路决定出路,农村信用社要在认真总结过去信贷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创新,不断探索管好用活信贷资金的新路子,从源头上建立起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屏障。

1、建立贷款客户档案。农村信用社对所有贷款都要按统一的文本规范管理,并逐户建立客户档案。客户经济档案应全面、真实地记载客户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主要收入来源、家庭财产、从事产业发展前景与风险、村(居)委会与村(居)民的评议意见、以往借款还款的信用记录等情况,并按年进行数据维护和内容更新,这样既能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依据,又能有效地防止跨地区和多头贷款,同时也有利于内勤人员对信贷员的监督和制约。

2、落实贷款问责制度。要全面推行包客户、包发放、包收回的贷款责任制,把贷款风险从事后认定改为预警式管理,使贷款处于严密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之中,真正把贷款责任落到实处。农村的信贷员要实行包片包村,城区的要推行客户经理制,实行等级管理。除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外,对当年贷款到期收回率低于95%、利息收回率低于98%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对收回率高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等措施,增强信贷人员管好贷款的责任心,激发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开展个私企业评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贷款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对此类客户群体的信贷支持要因地制宜,创新贷款管理方式。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要求、内部管理健全、无不良信用记录、经营性现金流量充足、贷款偿还有保障的,可予以评级授信。评级授信要采取贷款担保相结合的方式,一般一年一定,适当优惠利率,在期限内随到随贷。县联社要成立评审委员会,如有必要,可聘请当地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资深同志参加,使评级授信更为科学和准确。对评出各个等级的客户要在当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布,不守信的也要在次年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取消其资格,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使征信工作公开化、社会化。采取这种方式,既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和巩固了黄金客户,又能够提高农村信用社和客户的知名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4、县城建立办贷中心。产权制度改革到位后,县级联社应加强贷款工作的统一管理。县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大额贷款客户多,有必要在县城成立办贷中心。要把办贷中心办成精品网点,选择优秀的信贷人员担任客户经理,集中办理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以快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贷款需求。对员工营销贷款,要将其风险控制在员工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采取全体员工向办贷中心推荐客户的办法,由办贷中心按规定手续和程序发放,以达到贷款营销的目的。县城内其他网点可根据联社授权,办理小额信用贷款、质押贷款和贷款数额较小的担保贷款。

5、提高审贷会的质量。县联社审贷委员会是大额贷款的决策机构,主要审查贷款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是否超过有关比例,论证贷款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及效益情况,分析市场前景,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程度、资金实力和担保手续的合法性等。参与贷款的调查人员要实事求是地向审贷会介绍情况,接受审贷委员的询问,但不得参与决策。对大额贷款的论证要民主,决策采取票决制,少数服从多数,委员之间事先不得通气、打招呼。审贷会议要做好详细记录,并严肃纪律,不得向借款人泄露会议的情况。县联社提高了审贷会的质量,把住了大额贷款发放关,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第二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信用社就能健康良性发展;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信用社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就能使农村合作金融立于不败之地。

把握好防范操作风险,本人认为构筑好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强化操作风险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采取以会代训、专门短训等形式,加强对员工的操作风险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要积极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案例材料,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和培训,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二是加强操作风险管理,让制度真正落实到位。进一步创新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制度管人、约束人,用制度规避操作风险,使其不能为、不敢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操作风险。要定期对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强制休假,坚决执行定期轮岗和岗位交流制度,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实践证明,这是基层营业网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也是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最重要的举措。

三是开展业务大检查,大力排查各类案件隐患。要在全辖范围内对近年来储蓄、会计、信贷等业务有关情况组织一次全面的自查,及时发现、解决风险隐患问题。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重点是信贷专项清理检查工作。

四是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靳飞)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

操作风险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过程中,操作风险如影相随,是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针对农村信用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防范操作风险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起防范操作风险的道德防线。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规范操作行为的有效途径,要把管理水平、操作技能、规章制度、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结合起来,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因操作水平低而造成的风险行为。

3、加强岗位交流、轮换。通过对重要岗位的交流、轮换,形成人员优化流动机制,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防范操作风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核心业务方面,建立信贷、财务会计、资金营运、中间业务、计算机管理等制度;在监督保障方面,建立稽核监察、安全保卫等制度,建立基层主管轮岗轮调、重要岗位强制休假等制度,力求将各种引发操作风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三、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一支独立、高效的稽查队伍,强化稽核功能。

1、是要加强对案件高发单位和易发部位及可疑人员经

办的业务进行专项、重点稽核检查,达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2、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大非现场稽核检查力度,并结合现场稽核情况综合分析评价,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3、是严格监察员工个人行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

和敏感环节的人员八小时内外行为都要实行严格监控。在强化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

对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信用社 XXX

农村信用社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的等多面的因素,几乎具备操作风险发生的一切条件,长期以来不断发生的操作风险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加强操作风险的防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风险管理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在农村信用社这样一个管理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各项改革尚处起步阶段的金融机构,要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必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人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同时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创新防范操作风险思路。我们必须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有机协调、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的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并推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1、切实增强操作风险意识。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操作风险自始至终与业务活动相伴而生,每一个业务点都是操作风险点,因此防范操作风险必须从每一名员工做起,将每位员工作为防范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对操作风险危害性的认识,树立和强化“违规就是风险”的观念,养成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从小处着手,力求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第一道

关口。

2、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防范操作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在制定制度时要贯彻“把防范农村信用社系统性风险作为加强管理的关键环节”科学理念,秉承“审慎经营,内控优先”的经营方针,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使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及时更新、完善、补充各项规章制度。内部规章制度要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对一些在实际执行中出现操作性不强、或已经过时或不适应业务需要的制度,要及时废止;对存在缺陷或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二是建立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对风险的预警和处置是防范风险的主要措施,可以有效地制止风险,并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风险管理部门要针对各地风险监测情况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同时监控下级报告的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掌握辖区农信社风险状况。同时为防患未然,必须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各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按预案要求进行快速处置。

3、强化岗位监督约束。操作风险主要发生在一线岗位,科学调配岗位,使岗位与岗位之间相互制衡,人与岗位实行互动是防范操作风险的有力保证。一是科学设置内部岗位,使之建立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并按制度和内控要求合理配置人员。二是有力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员工岗位轮换制度和强制性休假制度,使违规行为及时得到暴露,有效控制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

生。三是重点加强对信贷、储蓄、财会、联行等涉及钱、账等重要岗位及其操作人员的管理。四是建立对违规违纪事项举报奖励制度,实现违规违纪行为的群防群治。五是实施分级监控,形成连环责任监督,使一线员工、信用社、联社三个层次通过相互监督和检查,进一步强化岗位监督约束,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防范运作机制。

4、发挥稽核检查工作事后纠错和警示作用。稽核检查工作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提高稽核检查手段,强化工作力度。一是要建立稽核监察队伍系统。建立系统的稽核队伍体系,完善稽核工作制度和程序,通过培训提高稽核队伍履职水平,通过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树立稽核检查权威。二是要突出稽核检查的重点。注重日常的常规稽核检查,实行防范风险关口前移,变过去事后被动式的核查为事前主动式的预防性检查。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增强稽核的深度、广度和频率,彻查所有相关问题及其根源。三是改进稽核方式。要实行内外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对有关业务进行排查,对难以通过一般对账查出的问题,要采取公告的方式与存款人、借款人进行核对。

5、增强基层执行能力。基层信用社是整个风险防范的基础,基层员工又是风险防范的真正主体。增强基层的执行能力是建立防范风险长效机制的关键。要从提高执行力出发,切实加强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一是要选好一个靠得住、能干事的信用社主

任;二是要打造一个优秀的、有战斗力的团队;三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业务、防范风险的机制;四是要形成一套适合农村信用社特点和农村金融特点,并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发展业务、减少风险的工作方法;五是要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良性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把各个基层农村信用社都打造成具有完美执行力和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使之成为有效防范风险的牢固堡垒。

6、加强内控文化建设。良好的内控文化能够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纪意识、降低内控执行成本,有效防止内部团伙作案,是内控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将良好的内控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文化与农信社经营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让“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内控文化理念,扎根于员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让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风险要防范,什么事情要监督。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风险防范的文化氛围。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之我见

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之我见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频发,不仅给农村信用社造成巨大损失,公众舆论对农村信用社的内控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对处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向股份制迈进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来所说,防范操作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研究课题。

一、借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搞好操作风险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与建以操作风险控制的10条原则。这10条原则,进步细分为战略、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部分。战略设定了操作风管理的总基调和基本方法,包括业务目标、风险容忍度、营运模式以及与操作风险相关的改革;流程是在既定战略框架下风险管理的日常活动和过程;基础设施是指风险管理中的系统和工具;环境包括文化和相关因素。

1、职业操守方面。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操作风险意识和防范的自觉性,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管理层和业务执行层环节的每个员工,都清晰明白该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农村信用社内部的风险控制措施、对风险的容忍度及违规可能造成的付出的成本,增加操作风险控制行为的针对性。

2、流程管理方面。操作风险首先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操作环境的有害识别与控制,这就需要一个非常详尽的管理框架设计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分析、控制、监督和报告等环节。在每个环节,有必要判定具体的实施程序和步骤,以增强流程的可操作性。譬如,关于风险的监督,要建立一套操作风险的监控程序,尤其要为操作风险建立衡量标准,以确保重大风险事件的相关信息被传递至适当的管理层。

3、团队精神方面。操作风险的管理分散于各业务岗位,这种分散型的特点决定了具体业务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必须承担第一责任。同时,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取决于业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协作关系。一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从营运运环境中提取必要的风险信息,二是农村信用社各业务部门各司其职,负责执行政策,管理风险;三是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审核,以建立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确保操作风险管理过程的统一性,并且确保按适当的控制程序加以进行。

二、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操作风险认识上有偏差。新资本协议对农村信用社操作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外部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从覆盖的范围看,操作风险包括执行风险、信息风险、关系风险、法律风险、人员风险、系统事件风险等,实际上覆盖了儿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所有方面的不同风险。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相当不同层面的管理者和员工将操作风险视同金融犯罪;有的将操作风险等同于操作中的风险,缩小了操作风险的范围;还有的认为各种操作风险事件之间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整体认识和把握。这些认识误区,往往使得建立在这基础上的风险管现体系不能覆盖所有的操作风险,内控机制建设仅仅停留在操作性风险和稽核监督层面上。

2、制度更新迟缓。制度必须与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同步发展,才能保持其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而当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的有些制度不够精细化,对某些关键点的控制在在纰漏,部分制度更新迟缓等。如考核制度,巴塞尔委员会认为,管理人员在介入操作系统的运行时,在在着机会主义,因此必须使激励机制和考

核 制度得以完善,这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中十分重要。而就农村信用社而言,部分社还是沿用以过去的以存款为重要考核内容的考核方式,没有增加对营业机构违规操作程度、问题整改率等管理行为和结果的考核,这种考核导致了基层营业 机构经营行为和操作行为的扭曲,在存款任务的压力之下,一些基层负责人为完成任务,不惜结交社会上的高利贷,最终踏上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道路。

3、制度执行力不强。制度是员工行为准则和业务操作的规范,制度是刚性的,是用血的教训写出的,必须一丝不苟执行。但是仍有不少员工缺乏制度的刚性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往往有章不循,麻痹大意,继而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加大了操作性风险。

4、对农村信用社的某些活动缺乏足够的风险评估。评估过程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过程,即农村信用社如何检测和控制风险,潜在的缺陷是什么,应在什么地方改进,每项活动的负责人是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评估是对一个风险定性的过程,而农村信用社业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

三、农村信用社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1、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从源头上防范操作风险。第一,从农村信用社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诱因来看,道德风险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防范道德风险十分重要。道德风险的防范重点是教育干部员工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领员工的思想,冲刷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到违法乱纪可耻、见利忘义可耻、损人利己可耻,用“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气,让那些有道德风险的人无处藏身,从而纯洁我们的队伍,防范道德风险。第二,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理念、技术和经验,如果仅仅掌握在少数专家手里,其风险控制肯定是不成功的,这些内容和技术必须让整个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去认识、去接受、去执行,才能真正控制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一线员工,都要学文化、学制度、学法律,千方百计提高防范风险能力。第三,切实关心基层员工疾苦,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各级领导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员工待遇,关心员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的家园感和归属感,积极营造热爱岗位、合规经营、安全运营的良好氛围。

2、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营造控制操作风险的氛围。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内涵不仅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守法等道德价值标准,而日包含“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与监管互动”、“主动合规”等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合规守法是农村信用社最基本、最核心、最经久的行规之一,只有合规文化深入人心,操作风险的管理才能积极主动。一是在系统内部大力营造和宣传“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意识,在全区信用社上下推广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强化制度的刚性和不可侵犯性,真正使各个岗位的员工欣然接受全面的合规教育,主动寻求外部监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的合规建议,真正使各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识别、评估和监视潜在的风险,能够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二是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观念。合规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职责,它是所有从业人员的责任。只有合规文化融入每位员工骨髓时,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追求的目标时,操作风防才能彻底控制住。三是强化合规经营理念,走出盲目发展的误

区。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严格管理的关系,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打破现有的考核机制,基层柜员的工资,只能与制度执行、单位工作纪律、优质服务挂钩,委派会计和主任的工资只能与监管质量和工作纪律挂钩,从根本上摈弃牺牲制度来盲目追求业务发展的根源。

3、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性。第一,要在制定制度的层面上,针对制度的立项、起草、论证、评审、发布,以至修订、废止、解释、汇编等各个环节,建立全过程管理,形成通俗易懂、规范操作的流程和权限,不能在流程上留下管理漏洞,从制度设计上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第二,在制度效果的反馈层面上,要有有下至上的渠道,使制度执行中发现和提出的建议及时传导到制度决策者;要有由上而下的主动机制,在制度发布实施后,制度的制定者要主动调查了解制度的实施情况,针对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度的制定收集信息。第三,在制度的完善层面上,要进行周期评审修订、梳理和清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管理要求和风险防范要求。

二是提高重点环节、重要工具和重要物品的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第一加大内外部帐务的核对力度,防止挪用内部往来帐户资金和客户资金。要不断拓展对帐手段,尽量缩短对帐周期,加大突击对帐频率等方式来提高对帐的质量和效果。第二,严格客户预留印鉴管理。客户预留印鉴管理应采取专人保管,安全存放,交接严密的管理方式,无关人员严禁接触,以减少内外勾结、盗窃印鉴作案的机率。第三,加强操作系统密码、安全认证卡的管理。密码要经常更换,输入严格保密,安全认证卡妥善保管是当前预防内部人员作案的有效措施。

三是以超强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首先,必须推行管理问责制,打破监管中的情面关,对违规违纪的员工,不论职务高低,一律予以相应的惩处,提高违规边际成本,使每位员工的责任、权力、利益相对称。其次,要建立违规违纪事项举报制,加强民主监督,强化激励机制,对严格执行制度的员工,要制定办法进行表扬和激励,做到约束和激励并举。第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尽职尽责,带头执行政策,深入了解制度执行情况和制度的适应性,分析研究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操作风险的防范工作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鼎城联社信贷管理部

曾捷

下载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的思考

    风险贯穿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从风险管理的趋势看,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信用社关注的重点之一,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操作......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袁家杨 操作风险由来已久,银监部门和金融业的各级管理机构明确提出了治理操作风险保障金融业和谐平安发展的要求。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

    金融危机中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之思考

    金融危机中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之思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成蔓延之势,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众所周知,金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

    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学习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案件专项治理操作风险防控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依法经营对我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了合规操作的观念,深刻认清当前案......

    《浅谈农村信用社当前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5篇)

    《浅谈农村信用社当前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 摘要: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会计业务流程上的每一个操......

    强化合规文化建设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强化合规文化建设 有效防范操作风险作者:范德勇来源:金融时报发布时间: 2010-09-16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日益提上日程,成......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经脱钩农行隶属关系后,由于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加上管理体制未能真正完善、产权不明晰、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员工素质普遍较......

    浅谈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险

    浅谈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险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之一。贷款是信用社的最主要的资产,也是信用社收入的主源。农村信用社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信贷风险,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