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未来十年的繁荣靠什么
中国未来十年的繁荣靠什么?
2016-01-22中国管理咨询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 | 思略特:徐沪初,彭波,孙超,单小虎,谢雨,徐晋,夷萍个人微信 | hello_SSX概述
未来十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十年,也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奠定并建立其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十年。然而,复杂的全球政经环境、国内社会改革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三层因素的叠加,使得未来十年中国发展之路充满不确定性。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展望未来,我们强烈地感知到各种维度的改革、各种力量的角逐、各种技术的突破将聚焦在经济生活中,对中国社会和企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思略特(Strategy&)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将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这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原动力。这些主题包括: 格局突围:以经济手段实现全球政经诉求
创新转型: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能力驱动:从“机会导向”向“能力驱动”全面转型 数字再造:推动未来商业模式全面重构 绿色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平衡、再平衡
崇法简政: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返璞归真:价值观重塑和道德缓慢回归 格局突围以经济手段实现全球政经诉求
充分利用经济力量寻求政治和军事上的突破,这是未来十年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美国外交采用“重返亚太”的指导方针,辅以TPP 和TTIP等一系列新的经济手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挑战。然而,中国利用创新的地缘经济思维,通过经济合作绑定中国与亚欧大陆国家的利益,确保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在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框架下,通过多样化的经济手段实现政治突围。“一带一路”发展地缘政治、建立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扩张,则是支撑该思维体系的抓手,是中国建立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一带一路”发展地缘政治。“一带一路”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即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创造新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通过多边金融机构实现资本的互联互通,提高全球流动性提供者的分量,对巩固中国在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地缘政治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互通”主题的指引下,中国企业要发挥好连接器的作用,将发展中国家未满足需求与中国产能和全球资源与中国需求连接在一起。建立全球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全球扩张的又一重要手段。首先,一系列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多边金融机构,如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超过10万亿美元的基建融资需求。多边金融机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立了中国企业、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世界资本的枢纽,通过发行欧元、美元债券或与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降低了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话语权。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已位居第五大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支付货币,在未来,基于支付功能和价值功能不断强化而形成的人民币全球定价功能也就会水到渠成。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资本扩张,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获取品牌、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以及进行全球区域布局的有效途径,是中国企业真正实现“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和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体而言,伴随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受多重因素的共同驱使,未来十年的并购活动将更加活跃。并购的主体呈现跨经济类型、跨产业链、跨行、跨界、跨市场的多样化趋势。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善,并购的资金来源也更为多样,如: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等。并购将成为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经济转型的重要推进器。当然,在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需要提升全球视野的战略规划能力、并购交易能力、并购后整合能力和文化融合能力。
我们相信,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建立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时期,同时,这也将是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十年。企业在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下带来的机遇,做好三个层次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这要求中国企业,第一,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竞争力;第二,企业需要真正重视国际化经营人才梯队的培养;第三,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真正精通全球资本运营的团队。未来十年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加,但中国格局突破的决心不会退却。中国企业必须在未来国际事业中把握机遇,借势而为。创新转型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增速和竞争力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实现劳动生产率的突破。过去的三十余年,中国依托于低廉的人工成本,树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尽管是出口第一大国,但制造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处于全球制造链的低端,生产过程能耗大,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效率下呈现不断放缓的趋势,而要素成本的增长仍保持高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测算,过去的10年间,中国的相对单位劳动成本指数(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加权平均的单位劳动成本的指数)增加了近80%,单位劳动成本明显高于泰国、印尼等周边发展中国家。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速度逐步或者明显低于核心要素成本上升的速度,则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要素成本一旦上升了,要降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是经济发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有赖于技术创新及转型升级。
制度创新,开放的市场环境、多元化所有制共存、公平有序的竞争促使企业为了逐利而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新一届政府加大反腐、提倡简政放权、掀起新一轮国企改革、推崇万众创新,释放了良好的信号。国有资本占据GDP的半壁江山,国企改革对振兴GDP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本轮改革的动力不足,未来能否实现真正的“大刀阔斧”则有待于政府提振经济的渴望和决心。在这点上,必须在两个方面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一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控制者如何对其自身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有比较客观的界定,让其真正扮演一个投资者和股东的角色,这不仅体现在书面上,更多地要从理念和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改变;二是切实赋予经营管理者权限和与之相适应的薪酬激励体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则很难从根本上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和积极性,国企改革的效果就不会令人满意。所以讲,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属于顶层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政府未来十年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产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即告别简单粗暴、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转移,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过程。在争夺高端制造业方面,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要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技术为主的现代制造业;欧洲以德国“工业4.0战略”为代表,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相应的,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本着“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主要聚焦于智能制造,实现从资源驱动向信息驱动的发展。然而,中国目前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已有很多出口导向的企业在现有生产模式下纷纷倒闭,而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工厂升级,大量引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设备来提升工厂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成本。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重点提出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提出相应的五大配套政策。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调整结构,通过转型创新引导新供给,满足消费端的有效需求,来恢复经济增长的活力。我们预计,未来在开放程度高的行业,市场将会逐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中国一些行业将会经历一个“痛并快乐”的转型期,进入增长的新阶段。当然,产业创新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来推动,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尚处于创新初始阶段的国家,国家层面的战略推动和经济支持(含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等,国家层面上的推动力不可小觑。就企业而言,在以创新为动力的背景下,我们建议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注重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应进行文化调整。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长期存在风险厌恶的情况,即“不做不会错”的思想导致管理层“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创新为动力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应调整为“容许试错”,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活力。其次,应进行投资调整。应摆脱以前“销量为王”的思维,更加注重对研发和客户体验的投入。第三,应进行人员策略调整。应调整研发、销售、营销人员的梯队建设,为满足未来更加细分的消费者需求做好准备。能力驱动从“机会导向”向“能力驱动”全面转型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历史机遇期。总结过去30年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人口红利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得到释放,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消费成熟度不高;另一方面,供给无法有效地跟上需求增长,形成了不少市场空白点,政策不够成熟,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所以,中国的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太注重能力的建设,更多地通过“关系”获取资源和通过金融高杠杆进行大量投资实现业务发展。今天,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依托于遍地黄金的“市场机会”和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资源的企业发展战略将越来越受到挑战,未来市场竞争将越来越像发达国家企业那样,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和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经历了三大转变。首先,从盲目扩张向理性回归。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少企业存在“盲目扩张” 的问题,即盲目进行产能的增加和相关或非相关多元化,但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企业已经逐步回归理性,脚踏实地做好主业,谨慎的开展相关多元化。其次,从粗放增长向精益管理转变。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期,企业常常重速度、重规模,不注重管理效率的提升、社会责任的履行,但随着市场增速的变慢,企业效率较低、环保压力过重等问题浮出水面,要求企业实行精益管理。再次,从“机会导向”向“能力驱动”转型。随着消费者、客户成熟度和要求的逐步提高,竞争更加充分和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中国市场的竞争方式开始从机会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变,那些致力于投资核心能力并通过这些核心能力发展的企业将会成为市场真正的赢家。思略特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成功背后的驱动因素。我们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具备独特的价值主张,拥有一套由3-6种能力组成的能力体系从而将价值主张发挥到极致,并且自觉地提供与价值主张和能力体系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路途漫漫,需要企业家们怀有一颗“工匠”之心。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首先需要打造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需要打造客户价值提升能力,即通过准确的把握客户需求,深入挖掘客户价值,实现客户体验的提升。第二,建立精耕细作的管理能力,即通过改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成本,进而提升盈利性。第三,打造技术与管理的创新能力,要在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商业模式、业务管理等方面,抓住消费者及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创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数字再造推动未来商业模式全面重构
互联改变世界,数字化将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未来十年,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还是在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内容和形式上,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型上,都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现在人们都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刚刚闭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对全球互联网的关注与重视。互联网从1991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到现在中国拥有超过6.6亿网民,固定宽带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真正迎来了数字时代。
尽管如此,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经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的“串联式”发展过程,在数字时代,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并联式” 发展过程,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中国的数字化还面临技术开发应用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尚未完善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挑战。
基于上述挑战,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关注数字化对产业间、产业本身和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第一,数字化使产业间界限逐渐模糊,催生许多商业跨界机会。数字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发展对商业的影响在于打造出了一个成本极低的渠道,任何企业均可通过数字化手段,与终端消费者进行连接。因此,任何有能力进行生产的企业,均可能运用数字化手段,侵蚀传统企业原有的渠道,商业跨界成本大大降低。第二,产业本身也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平台化发展。传统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产品正在向数字智能化发展,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炉,见证着传统产业蜕变的步伐。企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后,对数据的拥有和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将凸显重要性。第三,技术将成为企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数字化极大的加速了技术升级和迭代速度,同时也将技术的革新置于史无前例的高度,利用数字手段占领核心技术、开发核心零部件,将是未来企业的主攻方向之一。同时,要求企业具有极高的市场敏锐度,将企业原有“以研发促生产”的思维变为“以市场促研发”,设计符合消费市场和终端市场的产品,将极大加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互联网+”下的企业是否能成功实现从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到运营研发和组织文化的全面转型,将决定企业发展速度,以及未来的竞争格局和地位。“剩”者为王,赢者通吃的现象会进一步显现。对企业而言,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与转型,企业将越发受到竞争驱使而进行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的投入应由传统IT与营销转向全价值链与运营领域,从“重硬轻软”转向更加重视数字化应用和数据价值的开发,创新模式从“第三方、以技术为导向”转为“自主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绿色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平衡、平衡、再平衡
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粗放式的发展,环境的承载力已面临巨大挑战。处于经济转型的关口,未来环境保护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具体来讲,思略特认为,到2025年中国应实现以下三大平衡:
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平衡中国经济数十年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企业只顾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的局面。一方面,企业为了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得先机,大量开采与使用资源,而没有注意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在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必将是以“长短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提升企业自身效率,同时适当增加环保成本,寻求短期效益与长期发展的平衡。
GDP与社会民生的平衡一方面,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的逐渐转变,GDP目标逐渐被降低或削弱,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地方政绩的唯一指标。另一方面,华北地区大范围雾霾使人们注意到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社会对环保、食品安全等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这两方面都在释放明确的信号,迫切要求实现GDP与社会民生的平衡。
绿色发展与经济强国的平衡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政府的态度也由原来的经济强国,逐渐向绿色发展方面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理念与导向的调整,“环保大部制”改革浮出水面,政府将持续加强平衡发展的理念和行政工作导向。二是环保法制进程的加速,《新环保法》加强了违规罚款与环保执法权,同时,经济转型对环保法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政府有望分行业、分步骤加强环保法治。三是能源结构调整及能源质量的提升。未来核电、水电和新能源比例将不断上升,煤电将不再增加,同时,特高压与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将促进实现新能源大量上网。四是环保产业的扶植。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政府计划促进社会环保投资17万亿元。环保产业的加速发展较为受制于环保政策、环保监管的执行。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环保产业的有效需求将增加,规模效应逐步提升。同时,政府有望加大相关税收补贴、研发补贴,促进环保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基于上述三大平衡,我们认为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仅给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对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意识方面,国家未来将以更严厉的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在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体现尤为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不仅仅是原来的企业捐款、救助失学儿童等简单的经济要求,而是对企业文化的要求,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对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社区影响、环境影响等各个方面担负起全面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次,绿色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绿色环保行业从2013年以来持续升温,孕育出了大批优秀的节能环保公司,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环境标准的提升,将有效改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中“QHSEC”管理实力明显偏弱的现状。崇法简政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未来十年,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制社会,为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本届政府已经把法治社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立法、执法方面进行多项创新与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法治中国将在未来十年成为一个越来越被认可的概念。
思略特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亟待创新改革的大背景下,“崇法简政”是提振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法律保障,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迫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手段和生产效率,积极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提升。同时,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将为企业营造更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环境。具体而言,崇法简政主要有以下影响:
法制趋严食品安全、环保相关法规近几年明显趋严,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八项规定”的出台,进一步运用制度手段增强社会法制水平。总体而言,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中国未来的法制水平将不断提高,法制环境也将向发达国家靠拢,违规成本越来越高。如近期国家加强发垄断法的查处,一些汽车企业被开出数亿元的罚单。可以预见未来法律合规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将越来越重要,甚至可能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否。同时,在产品安全方面,随着处罚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处罚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不再是“消费者战战兢兢消费”,而是“企业战战兢兢经营”。
“灰色地带”减少我们认为,“依法治国”将有效的改变“关系型经济”的企业经营环境。例如,《决定》中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随着市场的透明度,长期有效的市场化游戏规则将建立。
“简政放权”,实现“小政府大社会”自2013年起,中国政府实行机构改革,先后整合了铁道部、卫生部等重要部委,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政府也建立了20个部委的公开权力清单,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化。这预示着中国社会正在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政府将更多的为社会民生提供服务,利用市场手段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相信,伴随需求增长的放缓与经济转型,中国的法治环境也将得到大幅改善,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行业的竞争格局有望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垄断性行业、环保成本是企业间重要成本差异的行业。依托于法律灰色地带或者违规而生存的企业,未来将受到来自需求疲软与升级、违法成本提高的双重挑战。相关的企业需要尽快提高市场化的竞争能力、调整和建立适应未来法治环境的商业模式。而法治的加强,也为合规程度高的外资企业、具备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相应企业应抓住法规发展趋势,判断好时机,更加大胆的投资于法治环境下的差异化竞争力,为迎接法治红利做好准备。
返璞归真价值观重塑和道德缓慢回归
思略特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整体价值观重塑和道德回归的开始。近三十年来,受“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驱动,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较大贫富差距,在价值观上,人们推崇拼搏进取,同时也形成了金钱至上、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爆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空气与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官员腐败问题、老人碰瓷、冤假错案等等。各种问题的背后体现了经济利益、社会道德与价值观、法治监管之间的较量与权衡。近期发布的24字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阐述了中国的价值准则。这标志着中国整体价值观重塑的开始,将逐步统一中国社会、企业与人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回归和社会更加规范化发展。
对企业而言,价值观的重塑与道德的回归尤为重要。首先,企业的价值观将是影响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多年前的安然公司造假事件,不仅仅是高管个人的行为,更是安然企业急功近利、冒险主义的精神影响下核心管理成员做出的选择。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也发生于大众发力追赶丰田、争夺世界第一的期间。在国内,更不乏企业基于追求短期目标形成的特定价值观,并直接传导给员工,做出违反道德及法律的现象。面向未来,中国企业需要建立良性的价值观,并建立符合这一理念的管控体系,确保员工的行为在客户及社会中树立企业的信誉形象。其次,企业价值观应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道德回归,企业的价值观也应与社会价值观靠拢,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企业不应再以不可持续的模式和机会主义的心态来发展,不能再依赖行贿受贿的不良手段获取机会。应在道德、和谐的基础上建立员工的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北欧著名服装品牌H&M曾因为在海外压榨员工遭到消费者的联合抵制;鉴于富士康的员工权益,美国媒体也曾呼吁消费者抵制苹果。随着中国消费者价值观和道德的重塑,未来类似的问题也将暴露。企业及企业主应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更多参与公益实践,树立利于长久发展的社会形象。再次,企业价值观将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制造在国际上形成了低质低价的形象,在国内又面临着信任危机。随着中国产业升级,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企业的全新价值观将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有利于在利益相关方增加信誉,降低信任成本,提升品牌形象,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了企业的软实力。未来在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海外市场直面竞争的过程中,以人为本、达到高道德水准将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展望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发展的质量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引领、能力驱动来系统地破解这一课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更需要中国领导层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求变革、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持续增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建立全球影响力的趋势不可阻挡。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和企业如果能够围绕上述七大主题进行战略布局、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中国必将迎来又一个辉煌的十年!
第二篇: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2014年已经过去一个季度,虽然养猪市场目前依然低迷,但总体来讲,个人乐观估计2014年猪市不会比2013年差,养猪市场总体情况要好于2013年,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会逐渐走上上升通道,下半年猪价有可能达到平均14元/公斤左右,自繁自养头均盈利达到200元/头左右,明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将会达到高峰期,2015年将会是养猪业丰收的一年。
未来10年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如何?本人认为,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猪市场盈利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其主要特征:一是散户继续大量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猛发展;二是生猪市场逐渐趋于平稳,盈利期大大延长,亏损期大大缩短,周期性波动波幅减小,即盈利或亏损程度减弱,盈利期盈利水平多数时间会稳定徘徊于100-300元/头之间;三是杜长大外三洋等配套系主宰中国规模养猪市场的格局会逐渐被打破,研发本土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十年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1、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1.1散户退出不可逆
转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养猪散户大量退出,这个趋势将会继续,不可逆转。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疫病问题,其二是市场问题,其三是经济问题,即农民收入水平问题。
疫病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养猪风险增大。据调查了解,许多散户、中小猪场甚至于少部分大型猪场,即使是在2011年前所未有的高盈利期还在亏损,主要是疫病惹的祸,死亡率太高,当然也有猪场规范化管理问题。尤其散户、小猪场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差,疫病是他们最大的风险。再加上养猪市场波动大,尤其是过去的十来年养猪市场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难以预测,市场风险增大。
散户退出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问题。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谁还会像从前那样在家只养几头猪?那还不如出去打工!例如以前许多农村每家都养几头猪,就算你现在自繁自养3头母猪或年出栏50头育肥猪吧!这已经是农业部所说的规模养猪的标准了!好年头一般也就净赚15000元左右,还得保证不闹疫情。出去打工,一年至少也能赚这些钱。即使想多养点猪又没那么多资金投入。养猪风险大、又脏又累。虽然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去打工有回流趋势,但回来的农民多数也不会再做散户养猪了,要搞也只能搞家庭农场、上规模了!而规模养猪是富人搞的事,穷人搞不起!
没资金、没技术、又怕疫病及市场风险的农民若想养猪,加入广东温氏集团等企业搞的“公司+农户”养猪可以,用合作公司的钱养猪,但土地还是要自己租购、猪舍还是要自己建、保证金还是要交点。现在“农户”也升级了,“公司+农户”模式已升级为“公司+家庭农场”了!温氏集团“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左右!
2011年出现“高盈利并未明显推动母猪补栏”现象,刚刚过去的2013年四季度至今“低潮期并未明显导致母猪减少”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散户一去不复返了!散户越来越少,规模养猪越来越多。
疫病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经济收入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散户大量退出,同时也促进了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
1.2规模化养猪大势所趋
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30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的15%左右。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十年内,自繁自养50-50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10000头的中小规模猪场将是发展主流。预计到2020年左右,存栏5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年出栏量将达到总出栏量的50%以上。
农业部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那么,若把出栏500头以上升级为出栏1000头以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规模化养猪是有效控制疫病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也是有效稳定生猪市场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是中国养猪业发展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2.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市场盈利的黄金期
2.1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规模化养猪在猪场选址、建设、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标准,生物安全、防疫条件好,有利于疫病控制。再说中大型规模猪场大都是自繁自养,更有利于疫病控制。规模化养猪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散户、小猪场无法做到的。
中国的猪病难以控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千家万户养猪。散户养猪饲养环境太差、硬件条件太差、防疫观念太差,一户得病全村全乡全县遭殃。散户由于猪品种差、粗饲粗养,导致猪繁殖力差、生长慢、料肉比高、成活率低。以前散户养猪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比如精料喂得少,啥费用都不算(如土地、环保、人工、水电、房屋折旧等)。但现在有些费用成本不算就不行了,人工成本也要算了吧?粗饲料也很贵了吧?剩饭剩菜也要算钱了吧?很多地方不能放养了吧?
目前仍以以散户养猪为主的中国养猪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左右(2013年总算超过14头了!),而像广东温氏那些规模养猪企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达到20头以上(温氏2013年23头以上),一般的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达到16-18头,生产水平差距很大。
总而言之,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2.2规模化养猪有利于市场稳定
规模化养猪规模比较稳定。由于规模猪场投资大、转向难,猪舍设计、建设又要求满负荷均衡生产,猪群存栏及出栏量均相对均衡、稳定。规模猪场一般都是自繁自养,由于猪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不会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度调整饲养规模。再说从整体及长远来看,市场盈利期总比亏损期长,只要坚持均衡生产,长期算账肯定是盈利的。另外,市场预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规模养猪的长期均衡生产。散户就不同了,看市场好了,就一窝蜂地上,市场不好了,就一窝蜂地退出。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规模养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后,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必然会趋于长期的合理盈利的相对稳定。
2.3宏观经济形势及政府有效调控政策有利于市场稳定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过去许多高盈利行业正在走向微利时代。近几年许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养猪业,其中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如高盛公司等。许多金融企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纷纷染指养猪业,如重庆南方集团、山西许多煤矿老板等。一些粮食及饲料企业、屠宰企业、食品企业也都延伸产业链进军养猪业,如中粮、希望、正大、雨润、双汇等集团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公司均在搞规模化养猪,促进了我国规模化养猪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的稳定。
这里需强调的是,过去几年乃至未来几年内,因规模养猪快速发展而增加的出栏量还抵消不了因散户退出而减少的出栏量。也可以说,规模养猪的发展速度追不上散户退出的速度。也就是说,全国养猪规模总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养猪市场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规模化养猪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在其扩充发展及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生产规模适度调控能力。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养猪市场达到饱和程度,整个养猪业就会自动保持规模上的稳定(例如目前的欧美、日本等)。
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2014年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及优惠政策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仍大有可为。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措施也愈加有效,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调控措施逐年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地保障了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的处于合理盈利水平的市场稳定。
2.4未来的生猪期货将有利于市场稳定
2013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鸡蛋期货合约,以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满足现货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踏出的坚实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猪期货也为期不远,生猪挂牌期货合约,将为稳定生猪市场做出它的贡献。
3.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
当前,国际上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长得快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种猪;其他如肉质好、抗病性好等问题仍是国际同行尤其是中国同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我国种猪企业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内,种猪及其配套系的适应性(主要是抗病性好、好养)、配套系商品代的适口性(主要是肉质好、好吃)将是猪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杜长大或皮杜长大为主的外三元、外四元配套系未来十年内可能仍是市场主角,但其市场份额将会迅速减少,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降到50%以下;以国内当地民猪、黑猪、土猪、野猪为主的杂交配套系将会快速发展,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提高到50%以上。广东的“土猪一号”等品牌目前发展趋势看好,就是例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为了满足中大城市高端消费居民的需求,研发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第三篇:未来十年
未来十年,我的幸福公式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我想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我还在从事它,我就不会单纯地把它看成谋生的手段,我会努力把它变成自己的事业,在其中寻求价值和理想,在其中寻求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不从教育本身寻求到幸福,不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么做教师的精神支柱就会轰然坍塌。心灵的呼应、精神的对话、人格的感召也会随之土崩瓦解。所以,我要立志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把教育当作理想来追求,用人生的激情来点燃未希望之灯,用教育的理想来打造理想的教育,用理想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理想。
那么,未来十年我的幸福公式什么呢?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的幸福应该是没有夜以继日的作业批改,没有呕心沥血的教案准备,没有没完没了的琐事纠缠。但我要说,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思想的充盈+精神的富足。为此,我需要重新阅读,阅读经典,阅读专著,从阅读中寻找理性的回归,就像当年痴迷在大学的图书馆中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阅读是一次全面的思想提升和专业深化,着眼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关注自身的专业素养、人文精神、科学态度、艺术情怀和精神生活。在阅读中,我要让自己的思想恢复弹性,让自己的灵魂重新变得丰满而博大。我要重新在思维中树立真、善、美的绝对维度,做一个古香古色、平静淡泊、精神高贵的现代教师。古香古色是我作为教师的一种本色,平静淡泊是我作为教师的一种状态,精神高贵是我作为教师的的一种操守。教师是知识分子,作为精神高贵的知识分子,我应该把真理告诉人们。
其次,我的幸福在于拥有一颗通融+豁达+敞亮+感动的心。教师的教育生命是由豁达和宽容、感动与和谐累积起来的精神生命。作为教师,只有拥有相对安静、安宁、安定的心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中的幸福。其实,教育中的幸福不只是在心灵深处,更在我们眼前手边,在教室的每一角落,在学生的快乐脸庞,所以我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动生活中的点滴理解、点滴宽容、点滴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批评。
然后,教师的幸福还在于能够欣赏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当然这样的幸福并不单纯地表现在轻松自在的人生态度上,这样的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流淌出来的甘霖,它具有丰富的人生内涵和无尽的生命回味。现代教师不仅要懂得用一颗年轻的心和一分涌动的情去点燃教育的圣火,还应该懂得体验生活的情趣,享受人生的乐趣,得意时,会在春晨秋夜低吟,失意时,也会在花前月下浅唱,和自己的心面对面,与所爱的人心连心。这样的生活,也许会有非议,但这样的生活,不失本真,是心灵和性情的和谐融合,有一种幸福的味道。
在《生命的林子》一文中,方丈问玄奘:“烛火和太阳,哪个更亮些?你愿意做烛火还是太阳?”玄奘选择的是做太阳,经过他的努力,玄奘终于成为一代名僧。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做蜡烛上,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我们要做太阳,要追求永恒,要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辉煌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灵魂会使课堂呈现崭新的景象,会使年轻的心灵不再战栗,得到升华。“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如是说。是的,作为教师,我要在精神富足中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在欣赏中做一个真正幸福的教师。
未来十年,我的幸福公式
在我们身边的教师中,我看到很多的教师脸上流露出的喜悦,从他们的身上,我分明感到了他们做为教师的幸福。我认为,教师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学会求知。“腹中诗书气自华”看到这句话心情真的很沉重。扪心自问,自己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到底几何呢?自己有多少时间是花在学习上呢?平常总是用忙碌和琐事来麻痹自己,静下心来研读专业书籍的时候真是少之又少。学生时代看书的冲劲和愿望几乎荡然无存,总是感觉在吃老本,越吃越少。遇到难事烦事,总是耍些小聪明搪塞过去。而做为新世纪的教师更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服务于教学。作为一个知识型的教师既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家长和孩子的需要,“腹中诗书气自华”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我一种深刻的警醒,未来十年,我一定要饱读诗书,让自己也能无羁绊更加轻松自如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天地。学会感动。“捕捉你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生命中有很多感动的事和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周围的一。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感动,一个学生的敬礼让我感动,一个家长善意的微笑让我感动,QQ上学生的问候让我感动,而种种感动面前,一些所谓的斤斤计较,尔虞我诈,牢骚满腹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何必呢!生活本来就是美好而短暂的,时刻让感动包围着你,让我们少一些怨言和埋怨,多一些笑语和理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许正是这个道理,毕竟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未来十年,我要细心感受身边的感动,在感动中感受幸福,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学会满足。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当竞争、挑战和压力迎面袭来,当期望和落差不期而遇时,人便会觉得倦怠,做教师更是感到如此。亲眼目睹很多老师天天都有批不完的作业、天天都有不听话的问题学生出现、天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分身乏术。而与此同时,每月、每天甚至每秒都有新的理念需要去学习,多如牛毛的培训和考核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讲不完的公开课,对我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战役”,一次战胜自我的“战役”。我甚至一度非常怀疑和后悔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但是每次面对纯真可爱的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 我释怀了,站在讲台上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想尽可能的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因为,我知道,无数双家长和孩子的期盼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或寄托、或向往、或渴求。每次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进步与成功时,我的心中充满着无限自豪与骄傲。他们是我心中不能割舍的一份责任,就像我生命血液的里的每一个血细胞,我将一直珍惜、爱护他们,我也将和他们共同进步与成长。
学会生活。享受是一种神情的专注,是发自内心的,是至纯至美的声音。我们要愿做并努力做一个享受教育、享受学生、享受教育生活的教师。爱是幸福的基础,能够和学生感情相融、心心相印,就能够让自己生命在每一天都感受、触摸、认同教学,你会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一个懂得享受学生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时,学会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享受教育生活,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
幸福就是短暂离别期间师生的相互思念,就是节日期间收到学生真诚的问候,就是享受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幸福就是学生的快乐与成长,就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就是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教育本身就是幸福,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吧!
自从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建设“幸福中国”,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后,“幸福”成为人们热议的词,于是有很多人纷纷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幸福公式,当然不同境遇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相同,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该用什么公式来表示我们教师的幸福呢?
幸福是一种感觉,万贯家财不一定幸福,一贫如洗未必就丧失对幸福的憧憬。
幸福源于心态的平和。我们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改变,这样你会发现也不是真的那么多烦恼。而一味的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低落,工作消极,结果不但害了自己,误了学生,也害了教育。所以我们要有平和的心,要学会满足,懂得感恩,“捕捉你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生活本来就是美好而短暂的,时刻让感动包围着你,让我们少一些怨言和埋怨,多一些笑语和理解。„„未来十年,我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细心感受身边的感动,在感动中感受幸福,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
幸福源于爱——爱他人也爱自己。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而活着的,其欲望的满足总是与他人发生着联系,其情绪情感无不与他人休戚相关。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需要被爱也需要爱,需要爱自己也需要爱他人。圣经上说:“施者比受者更有福”。当父母爱孩子、恋人爱恋人、教师爱学生,他们能够从所爱对象的快乐中获得更多快乐。更何况他们也会因此得到被爱对象的爱。教师爱家人、爱学生、爱同事、爱家长,为这些人带来幸福就是帮助自己带来意义与快乐,因而带来幸福。教师也需要爱自己。要为家庭、社会创造价值,自己要好好“修炼”。《非诚勿扰二》有句经典台词: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自己要善待自己,不可与命相争,失之泰然,得也不要太忘形。身体是本钱,不可过于心为形役,要好好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有幸福的感觉。教师的幸福还在于培育学生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休戚相关,相互促进。教师尽力培育学生幸福,一方面是直接给予学生幸福,根据施者比受者更有福这一幸福真谛,教师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另一方面,教师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幸福的意识与能力,这本身也是在实现教师自己的职业价值,是为人师者最快乐的也是最有意义的事,这正是教师的重大人生幸福之一。幸福是一门学问,教人如何幸福更是一门学问。教师要想幸福,首先需要了解这门学问,用心思考和行动,改善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平衡现在和未来的快乐,获得生命的意义,使自己变得更幸福。同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形成幸福思维与习惯,精心培育学生的幸福,让学生终身受益,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从工作中获取更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用良好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换个眼光看世界,原来生活也可以这么美好,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爱在哪里,幸福就在那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我的幸福公式就是:良好的心态+一颗爱心。
第四篇: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CROS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 江伟华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必将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中央政府正试图破解由于行政区域管理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正在努力打破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封闭性问题。早一天打破区域的封闭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后发动力将会显现。
每当中国经济遇到了难题,外源性增长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我们又时常想起了内源性增长。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其原因是: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但农村经济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这一特定时段进行爆炸性放量。很显然,对经济的拉动我们都想到了他们,却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1、多年来我们对农村是多取而少给予,虽然现在加大了对农村直接补助,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搞平均主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作物的品质提高并未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既然是补助,这钱怎么补,如何才能补出效果。
2、农村人口的外迁,特别是青年主力军全部集中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流失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了消费的生力军,谈经济发展有点不着边际。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了严重的资源剥夺。如果说这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但我们为什么又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对人口的流动进行限制,阻碍了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区域中的自由流动呢?
城市群经济的出现,为探索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很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各个省份的领导并不是封疆大员,作为共和国的公仆,理应抛弃个人的官场得失,最为重要的是研究如何为区域经济的自由开放做出努力。利益之争是有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官员有没有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意识,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党的17大以来,从中央政府及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来看,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即将上演。而其中如何重新划定各区域政府的权利与义务,从上海、重庆-成都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北部湾等规划批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创造的力量正在逐步的形成,但壮大还需时日;
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3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战线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时危机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袭来。有人说,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还可以维持20年。我个人的意见是,如何处理的不好,24小时之内,有些产业的优势将立刻变得荡然无存。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呢?
我们分析下:
珠三角,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这个中心也正在悄悄的经历转变。一些产业开始转移到了中西部或者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模式已经让越南、印度等国家学习并开始应用到本国经济发展当中去。虽然越南目前遇到了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
一旦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赶上,我们的台资、港资企业将可以在24小时撤退。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呢?
道理很简单,他们在大陆的投资厂房、设备对他们而言,可以在一夜之间放弃,因为多数企业是租赁而来的。
拿起公章就可以走了。事实上,今天这边的企业已经不景气,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媒体公开报道,有上万家企业在观望中,准备随时大撤并。
当然,还有一种言论在讲,让他们走吧。
居于这样的言论,主要他们还是忘记了基本的国情。高端产业我们才刚刚开始搞,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需要时间探索。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低端产业一夜间全都走了,那么多的就业大军谁来安置,政府能够安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往内地转移,同步进行技术革新,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后发展优势,这才是根本。
我们用三十年做到了制造业的大国。那么中国创造呢?十年或许才是刚刚起步。
城乡发展:合并村庄、城镇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庄园式农业将成为新趋势;
中国社会二元结构模式的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困惑。农村经济,是座金矿,却怎么也开采不了。相对城市管理而言,农村管理开始出现了新情况,基础党组织涣散,无战斗力。有些村支部,几年间也没有开过一次党组织生活会。
农村基层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农村正在迅速的空心化,主力军在外,506070的老人留守在农村,往日喧闹的农村已经完全寂静下来了。
十户九空,怎么办。偷鸡摸狗的多了,老百姓的生产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比如猖獗盗取耕牛,入室抢劫的案子屡屡发生。农村治安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怎么办?
虽然国家对农村生产投入了巨大的补贴,平均分到每一个人才不过几百元。2-3袋化肥(现在一袋花费需要130元,刚涨价的)就没有了。土地的荒芜开始出现苗头。
在农村辛苦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大多数的家庭年毛收入在1.5-3万之间。扣除生产成本和人情礼物,农村家庭的剩余款便不多了。
县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消费水平呢?是不是也出现了正增长呢?在县城买房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但生活来源呢?却是没有保障。成为了城里人,生存压力也就出现了。
城镇化是趋势,但农村人的城镇化不是以丧失土地为前提的,相反他们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化的集群居住模式,将一些小的村庄和空心化的农村进行整合,集中起来居住。这样做的好处是即节约了土地,同时连片的土地可以进行农场庄园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作业。
趋势已经凸现,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忌一拥而上。
人口转移的方向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集中在南部经济发达区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发展区+中部、西部本土化就业的新模式将形成苗头;
2007年12月5日的大雪,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果,当中,还有部分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经济改革的原因所致,但总体而言,这次大雪带给我的启示有很多。
产业转移开始了,并且速度是非常的快。今年,东莞注销的企业有400多家,三来一补贸易的企业数量在减少,服装行业的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1.6%,从这些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发生变化。
那么产业转移到哪里去了呢?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最多的是转移到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区域。中部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较快,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产业转移带来的。
另外一种趋势,在中部区域经济的腾飞过程中,区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将会吸收大量的本地劳动力,这样就必然造成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向将从广东等发达地区回流到本地城市群。
这个趋势,正在开始形成,虽然目前的回流速度比较缓慢,但广东地区的用人荒已经是预兆!
农村经济将逐渐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市场化水平明显加快;
农村人现在除了种粮之外,他们的消费水平在明显的提升。为什么这样说呢?
举个例子:
在没有买冰箱、洗衣机之前,有些农村的家庭电费不会超过10元,平均在5元以下的家庭占据了30%。
现在呢,一个家庭的电费逐步上涨到30-40元。
除此之外,他们对水果、食品、衣服的购买频次也在增长,并且这些增长都是来自市场购买。
从近3-5年的市场跟踪调查来看,农村在交通、通讯、服饰、家电等行业的购买力快速增长。未来十年的商机主要集中在产品及服务的集成供给服务。第三产业将呈现巨大商机;
中国市场太难做了。同质化严重,企业都被价格战拖垮了。没有竞争力,想实现快速增长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未来十年的商机,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达,给产品销售带来了难题,因此,如何销售产品?如何实现全市场流域的拓展?将是营销人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从市场转型来看,整合分销资源,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朝着这一方向迈进,另一个方向是研究如何助推产业升级,这也是新的商机所在。
集成服务,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未来方向。他将产品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对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或者先整合渠道后整合产品,二者完全融合后,将会出现新的分销商业模式。
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私有财产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将造成社会风险的加大。中产阶层财富被剥夺的厉害,真正中产时代的到来还需时日。
两极分化很严重。目前,中国国内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社会领域。由于收入悬殊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对内贬值,中产阶层的财富受到了严重的剥夺,长期下去,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近期西藏、新疆、贵州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给我一个很好的警告,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出现了重大的事件之间,会容易产生激发社会动荡的事件发生。
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所造成的。
平衡各社会成员组织及个体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震荡。唯有如此,真正的和谐社会才能到来。
赢得未来,在于赢得中产阶层。
文化消费的经济比重将逐步扩大,物质消费的质量在稳步上升;
中国人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从来没有感觉到它是安全的。近年来食品药品行业所爆发出来的大案触目惊心,这说明,中国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尽管30年的发展,我们变得富裕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在过日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缺乏精神上的东西,有钱了,只是有钱了,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活。
因此,对于物质丰富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会出现两个新的需求。一是,对文化消费的追求,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二是目前的中国产品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消费,但物质消费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追求文化消费与高品质物质消费生活时代的到来,便是真正的国富民强时代,也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时代。
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新的医疗机制刚刚进入全国性磨合期;
医疗服务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要想让大家都满意,在目前的改革下,医改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动体制,难以成功。若动体制,谁愿意为麻烦而战呢?
想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食,比登天还难。所以,采用市场的方式以新势力击破传统阻力,或许有些机会。
所以,医药改革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游戏会很精彩!
金融开放体系建立,中国金融力量亟待成长,金融产业发展的风险增大。
金融业,中国还是小兄弟级的。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金融业的又不得不开放,在两难之地我们开始了艰难的航海!
抵御风险,非常重要。美元的加速贬值让人民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只是目前的,如何应对美元的挑战呢?
是狠一点,还是温柔点,取决于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把握。如果狠过头,怕美国佬一下子就要退出江湖了,这倒不是担心的问题,担心的问题是山中无大王,猴子想称王。怕的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无序,这才是关键。
所以,基于中国的金融业只是刚刚开始,一个孩童的时代,难免被人玩耍。
基于上述的预测,我对中国时代的到来是怀着憧憬之情,期待着这个时代的早日到来。很多事情可能在十年之内我们还做不好,但或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切还都在路上。
第五篇:未来十年中国人力资源的十个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世纪第二个 “十年”的首启之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时期会呈现出哪些变化,如何未雨绸缪,并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构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极具意义。笔者在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对2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基于数据分析和纵贯研究的结果,归纳出了如下10项前瞻性预测:
1.分与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 “战略导向”向 “文化——战略导向”迈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完成了从事务型到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即从过去那种注重各个模块的单一功能而发展到注重整体功能,并将其统辖到组织战略之中。新千年以来,研究者发现,组织文化和战略一样,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关乎成败的因素。更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新要素之后,连同组织战略一道,构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整体性(integration)人力资源管理连同组织文化——战略为一体,避免了过去人力资源各自分割的状况,强调整体、联系和动态是这一时期首属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会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尤其是e-HR的发展从原来单一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出发,并依次构建出一个广阔的平台。过去一些被动反应式的要素能够整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发展成决策支持系统,人员的选、育、用、留等环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咨询公司、门户网站将发挥巨大的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选择。
2.先与后:从实践驱动到理论驱动。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个舶来品,前20年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直只是引进、尝试,理论上也是照猫画虎,或者是新概念的堆砌,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实践驱动,理论
滞后现象明显。而伴随着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和许多既了解前沿理论,又了解中国的国家文化、组织文化的复合人才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会从专业文献和研究中获取更多,运用前沿理论指导实践,而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
3.静与动:工作分析从注重静态的写实到注重动态的管理。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过去的10年,职位说明书的影响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组织面对产品和技术快速变化、全球化竞争等趋势,静态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的写实正在让位于职位扩大化、职位轮换,以及职位丰富化,组织中的职位变得越来越难以定义,职位弱化(de-jobbing),即扩大公司工作的职责,鼓励员工超出职位说明书的内容而完成工作是未来的趋势。扁平型组织、工作团队、无边界组织、流程再造会受到更多的推崇,职位说明书会变成一种更为灵活、实用和动态的程序文件。
4.远与近:人力资源规划从近期计划到中长期战略规划。
由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计划和战略规划通常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得到普及。近年来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规划的时间从短期而向中长期延伸,如我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等都开始以10年为单位,这就要求人力资源未来能着眼于更长远、更持久的目标下,选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做好人员的需要和供给方面的预测,进而采取更加符合组织要求的人员配置工作。
5.内与外:人员招募从内生型过渡到外源型。
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中,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将会成为人才招募的又一途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显学。同时,伴随着国内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员身份管理的弱化、人员流动的加速,劳动力市场化更趋明显,组织的招募途径更加宽广,更多的人选会来自组织外部而不仅仅立足于内部。这一趋势势必使得人员招募的科学性和程序化加以提高,各种人员素质测评、心理测量等选录方式会大量使用。且由于进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 “入
口”,加上中介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人员招募领域会向着公开、公正,注重效用方向发展。
6.高与下:培训与开发从人才导向过渡到全员导向。
和人员招募相似,我国以往对于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受制于观念和经费的限制,主要围绕在高端上展开。尽管技能型人才、农民工培训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培训投入不多、培训效率低、重开发、轻培训等问题一直存在。而在未来的10年,国家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增加投入,因此,在国家、集体和个体层面,培训和开发的力度会增加,全员培训的理念会不断深化。可以预见的是培训与开发的对象越来越广,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会更加多样。
7.软与硬:绩效管理从注重结果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由于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我国不同组织都开始注重绩效考核,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已是寻常工具,注重结果、注重量化这类 “硬性”指标的考核成为主流。而在未来的10年,比绩效考核含义更广、更有效的绩效管理会全面展开。换言之,绩效管理更多考虑个人与组织而不仅仅是个人与岗位的匹配,绩效管理将会是既重视结果,也注重过程;既考核量化指标,也考察个体的能力、态度等 “软性”行为指标;既注重考核、评估,更关注计划、反馈。在这一过程中,绩效考核主体、程序、方法会更加科学,考核的功能会与其他职能紧密相连而发挥整体功效。
8.纵与横:职业管理从纵向管理到 “纵横交错”式管理发展。
过去的职业管理强调的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职业管理且不说真正关注的组织比较少,即使有,也是从组织需要的角度出发对个体进行职业管理。而在 “80后”,“90后”进入职场后,其职业价值观、工作态度和社会文化的变化使得职业管理除了组织发动之外,个体驱动也日益重要。组织在职业管理中除了注重晋升、降职之外,会更多考虑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从职业生涯设计、开发出发,对个体加以合理的使用是大势所趋,多途径、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分类分层管理等职业管理手段会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精巧和个体化。
9.少与多:薪酬福利的方式、总量由少及多。
尽管我国在薪酬形式、薪酬体系和薪酬构成、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等方面作了许多变革,但是薪酬制度一直都是向经营、管理和技术类人才倾斜,而技能类、普通员工在组织中缺少话语权,薪酬的形式、总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学者发现我国劳动力薪酬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国民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成为共识。在微观层面,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组织投入的增加,报酬形式会增多,报酬总额不断加大。并且,除了使用薪酬、福利作为吸引和留住人员的重要手段之外,组织在未来的薪酬制度设计上会使薪酬、福利在外部更具有竞争性,而在内部则更加公平。从形式上看,员工帮助计划、自助式福利的形式会大范围使用,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10.刚与柔:劳动关系、劳动安全与卫生从冲突到双赢。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正在由国家主体变为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双方主体,企业劳动关系的确立已经由行政手段变为契约手段,劳动者的权益维护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这一领域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板,而未来10年正是农民工进城、国家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使得劳资冲突仍会继续,因此,规范化、市场化、契约化和法制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除了法制化体现出的 “刚性”之外,随着绿色环保、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化,许多体现人本思想的 “柔性”管理措施,如健康管理、个性化医疗保险等制度会得到更多的普及,劳资冲突的总体趋势是从对抗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