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收入家庭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写写帮推荐)
低收入家庭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收益水平的差距加大。国家以人为本的民生政策在不断拓展,社会救助资源也随之不断增长与丰富,社会救助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所述的低收入家庭是指狭义的低收入家庭,仅指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低于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城乡低保边缘家庭。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及专项救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几年逐渐成为我们基层民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如何有效、公平的分配社会救助资源,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困难,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基本概况
自2009年底北京市民政局出台《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以来,我街道为辖区内居民审核办理《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合计190个,其中2010年135个,2011年62个,2012年55个。2010年为低收入家庭高等院校入学新生申请办理教育救助 80 人次,累计救助金额319100元;2011年救助43人次,累计救助金额189160 元;2012年救助36人次。2011年为低收入家庭申请办理医疗救助7人次,累计救助金额9911元;2012年救助 23 人次,累计救助金额 29207 元。2012年为低收入家庭申请办理廉租房救助 20 人。
二、工作现状
(一)《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的出台,为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救助提供了规范、统一的制度保证。
2009年前,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救助工作政策、管理措施、救助项目等制度,导致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救助比较混乱,经常会出现 人为的不公平而成为社会诟病。2009年底,为规范北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北京市民政局出台了《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经民政部门认定,符合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低于本市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可凭《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申请享受低收入家庭救助待遇。《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有效期为1年。通过以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为引擎,建立社会救助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标准,推动了我街道社会救助工作迈上一个严规范、实公平的新台阶。一是为民政低收入家庭各类社会救助的开展确定了统一标准。低收入家庭认定制度的实施,通过持证对低保边缘户有了明确的界定,使得低保边缘户的管理呈现出规范化、长期化,在开展各类社会救助时,有了明确的救助对象,使得救助工作开展得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基本杜绝了同类同对象的重复救助和部分单位和个人主观签批的救助。同时,民政部门对认证结果实行每年一审的动态管理,确保了动态管理下的应救尽救、分类施救、公平公正施救。二是为各职能部门落实相关惠民政策树立了统一标准。从目前来看,低收入家庭认证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工作上,特别是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教育救助、建委在廉租房等住房救助的确定工作中,低收入家庭证书作为必备的条件,堵住了关系的口子,其规范性、实用性、权威性、成效性有目共睹,使无章可依、杂乱无序的各类救助步入规范。
(二)严格执行三级审核,规范认定程序,为低收入家庭社会救助提供公平、公正的组织保证。
目前,低收入家庭的认定主要分为受理、审核、审批、发证四个阶段。受理:居民首先向户籍所在地居委会进行咨询,如果初步认为符合条件,申请人向居委会递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证书》申请表,同时居委会负责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专职工作者对申请人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其中包括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通过调查,如果申请人符合条件,就在社区内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期过后,由居委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后上报街道社区科。审核:社区科在受理后,对书面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书面证明材料完整齐全,并通过社保系统对申请人家庭成员就业情况进行查询,确保查询结果和书面证明材料一致,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将进一步通过入户调查了解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然后召开民主评议工作会,评议结束后,将符合条件的上报县民政局低保中心,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缘由返回居委会。审批:民政局收到申请材料后,会分批对在一个辖区内的申请家庭进行走访入户调查,对符合低收入家庭标准的进行审批并发证,不符合条件予以返回。低收入家庭认定三级审核的审批模式,是进一步规范城乡低收入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严格的审查,优化申请程序和审批环境,增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审批程序规范化,从源头上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三)规范救助程序,加大专项救助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低收入家庭目前可以享受的社会救助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教育救助。教育救助分为2种:一种是对高等院校入学的新生的一次性救助,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另一种是在校学生凭低收入家庭证书向所在学校申请的救助。我们民政部门的工作主要是第一种。每年9月份左右,取得国家计划内高等院校招生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请,逐级上报,最终由民政局审批。近年来教育救助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减轻了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二是医疗救助。2011年开始,民政部门为取得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证书的家庭报销医药费。报销采取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低收入家庭成员的医药费首先要通过医疗保险进行报销,报销后的自费部分再由民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救助。其中患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救助定义为门诊救助;患危重病且经过各**镇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有关费用后的医疗救助定义为住院救助。门诊救助比例是60%,全年不超过2000元;住院救助比例是60%,全年不超过30000元。另外家庭非常困难的,还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先行垫付医疗费。三是住房救助。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廉租房补贴。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0平米,人均月收入低于731元。今年开始,《北京市低收入家庭证书》作为申请廉租房的必备条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充分说明了低收入家庭的认**果已经被其他部门和单位所认可,将有力地促进各类社会救助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推动整个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让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公平、公正的合理救助。而在当前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状下,在国家的救助资源短缺不能全面满足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的时候,就应该尽最大努力让有限的救助资源,分配到应该享受而且急需享受的对象手中。我们认为,低收入家庭规范统一的认证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实施给弱势群体带来最大的支持与帮助,还能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约束与监督,使得社会救助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三、存在问题
(一)关于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的确定。自2009年开始统一确定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以来,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是城乡低保的170%,但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物价上涨等,城镇低保几年来多次上调,但低收入标准却没有随着上调,2010年和2011年都是731元,今年对低收入标准进行了调整,调整到740元,并对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进行了城乡统一。在实践中,我们多次碰到居民反映这样的问题,一个三口之家,其中2个在职人员均为领取北京市最低工资的协管员,孩子是正要就读大中专院校的学生,通过居委会的调查和反映,家庭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在现行的认定标准下,却不能够纳入到低收入家庭中的社会救助中来。所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低收入家庭标准,我们民政部门一方面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到社会平均收入,物价水平等多种因素,还要考虑到每年的增涨幅度进行动态的确定。
(二)关于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的审核。目前,在低收入家庭申请认定过程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就是家庭收入的核查。我们的社会现阶段缺乏公民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基层民政部门,我们没有权限查询居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信息以及车辆等财产信息,也无法通过税收、公积金、社会保险缴纳等核对家庭收入财产的情况下,为了弥补核实手段不足、通过采取邻里走访、居委会民主评议等办法,评定申请人家庭是否符合救助条件,这对于核实家庭收入来讲,显得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面临申请家庭隐性就业和隐性收入的问题,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苦无良策,不能准确核查家庭收入。比如有这样2个申请家庭,均为三口之家;甲家庭夫妻2人在某乡镇开一个民俗旅游的餐馆,孩子面临上大学;乙家庭夫妻2人都是协管员,孩子也面临上大学。对于甲家庭,我们就有点犯难,尽管根据我们的猜测甲家庭的收入应该不少,但却没有有效证明来确定他们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只能让该家庭成员进行书面诚信申报,而申报的收入往往是低于低收入家庭标准的,其真实性无从考证。对于乙家庭,他们的收入就比较好核算了,2人都是北京市最低工资1260元。我们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规定,根据甲家庭的诚信申报,最终审核通过了该家庭的低收入家庭认定的申请,乙家庭则没有通过审核。尽管我们认为乙家庭要比甲家庭困难,但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只能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内心当中却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灼。像这样的情况,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归纳起来,以下三种类型的人员收入不好核算:第一种没有固定工作打零工的。他们的收入不确定,但通常收入不高;第二种是个体工商户。由于现行税制的问题,他们的收益不能准确通过税收来推算,另外我们也没有权限通过税务部门来核查他们的收入;第三种是私营企业单位的员工。部分私营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规范,有时候为了帮助自己的员工谋取利益,为员工开具虚假的收入证明。
(三)关于专项救助的实施和完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专项救助作为提高低收入群体生存本领的制度,将会是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方向。城乡低保现阶段已经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照顾,专项救助对低收入家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低收入家庭能够得到的救助项目还比较少,急需要强化拓展。
四、对策建议
(一)科学、合理、动态地确定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我们建议上级民政部门在确定的过程中,一是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科学合理测算制定。通过综合考虑基本生活物价指数、社会保障相关标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平均工资、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以维持居民基本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地确定。二是要扩大民主,引入听证制度,广泛听取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开、公正和透明。同时要坚持动态性原则,建立和完善认定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联动机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物价上涨及时调整认定标准。
(二)健全收入核实机制,公平分配救助资源。在工作实践中,对于隐性就业和隐性收入问题,我们也按照以往的工作惯例积极采取了措施。比如查询社保系统、让申请人写书面诚信申报、对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人员按照北京市最低工作标准认定等,但都收效胜微,一方面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支撑,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能如实的反映申请家庭的收入情况。我们建议一是由上级民政部门牵头,通过协调建委、公安、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银行、证监部门等单位,建立一套经济状况核查系统,同时完善相应的工作规范、责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明确查询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民收入核实的规范、准确。二是建立收入申报承诺制度,申请人基于诚信对家庭经济情况进行书面申报。通过建立收入、财产申报承诺制度,有助于树立低收入家庭申请人的诚信观念,强化其法律意识。三是建立联带责任制。有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为职工谋取利益,出具的证明背离了诚信原则,编造收入证明,骗取社会救助、廉租住房。为此,建立联带责任制,对开具证明单位必须由主管部门盖章核实,并将企业列入诚信名单,企业主要领导列为责任人,确保收入证明真实。对一些开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劳动监察部门、工商部门等单位进行监察整改,对主要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四是建立对违反规定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的处罚机制。在香港骗领综援一旦被发现,会被社署告上法院,骗领人不但要返还已经领取的综援,视情节还有可能被判处监禁。我们也可以引入这种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恶意骗领社会救助资源的人员进行追讨和相应的处罚,这样也有利于防止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员抢占社会救济资源,才能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公正的享有社会救助资源。
(三)拓展专项救助,强化救助力度。目前,低收入家庭可以得到的救助主要是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和住房救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民政部门应当考虑增加专项救助项目,比如就业救助、法律救助等等。通过这些救助提高他们的生存本领,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活困境。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家庭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家庭 经济状况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工作,更好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规定,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本市居民申请本市社会救助时,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应由民政部门对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或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家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复审,认定其是否符合救助条件。
一、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对象
(一)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家庭中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下列人员:
1.配偶;
2.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3.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4.与父母同一户籍未婚子女;
5.父母双亡且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
6.民政部门根据本条原则和有关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
(二)相关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和应尽义务等,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有关条款执行。
为确定认定对象相关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是否具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民政部门可对认定对象家庭成员之外的相关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
(三)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1.现役军人中的义务兵;
2.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
3.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员;
4.在看守所羁押和监狱内服刑的人员;
5.民政部门根据本条原则和有关程序认定的其他人员。
二、家庭经济状况认定范围
家庭经济状况认定范围包括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其他基本情况。
(一)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主要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支出后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及其它可支配收入。其中: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及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工资、薪金、劳务费、加班费、住房公积金、各种奖金、各种津贴补贴、稿酬等收入。
经营净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净收入。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转包等收入;从事种植、养殖等农副生产劳动获得的纯收入的总和等。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商业保险收益、彩票收益及其他偶然所得收益、转租承租土地经营权收入、出租或者出让房产收入、征地拆迁(征收)安置补偿所得,以及其他财产租赁、财产转让所得。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主要包括离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辞退金、商业保险理赔金、赠与和赡养、抚养、扶养费等。
(二)以下内容不计入家庭收入
1.国家给予的特殊照顾待遇。主要包括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等,见义勇为人员(含家属)按规定享受的抚恤、补助、补贴等,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高龄老人津贴,水库移民补助金,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金,义务兵优待金,军人转业安置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金等;
2.国家、社会及有关单位颁发的非报酬性奖励。主要包括见义勇为和对国家、社会、人民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奖励金;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计划生育奖励金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
3.国家、社会及有关单位给予因工(公)负伤职工的补助金。主要包括工(公)伤人员的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给予死亡职工亲属的一次性抚恤金;民政部门管理的因公致残返城知青护理费等;
4.政府、社会各界给予的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5.在校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补助、生活补助、伙食补助等;
6.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领取老年福利养老金的,其中每人每月200元不计入收入;
7.参加短期公益劳动或活动获得的劳动报酬; 8.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其他特殊收入。
(三)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货币财产和实物财产等内容。
1.货币财产包括:
(1)现金、存款、资产管理产品、有价证券等:(2)商业保险;
(3)公司、企业等个人名下注册资金;(4)股权、股份、债权;
(5)各区民政部门规定,需要记入认定范围的其他货币财产。
2.实物财产包括居住类和非居住类房屋、机动车辆、船舶、大型农机具(收割机、拖拉机、机动脱粒机等)等。
三、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
(一)家庭收入认定标准
申请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月人均收入应低于本市当年低保标准;申请本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的,家庭月人均收入应低于本市当年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申请本市各类专项救助及因病致贫家庭医疗救助的,按照本市相关政策执行。
(二)家庭财产认定标准
1.申请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低收入家庭救助的,其家庭拥有应急之用的货币财产总额,2人及2人以下户家庭,人均不超过上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1.2倍;3人及3人以上户家庭,人均不超过上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申请救助或享受救助期间,出现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发生重大变故等突发情况,家庭财产发生异常变化的,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处置办法。
2.家庭财产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符合享受社会救助条件。
(1)家庭拥有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和大型农机具;
居住在本市(不含城六区)的,如有家庭成员因患病需长期开车往返市内医院进行放化疗、肾透析等疾病治疗,家庭成员名下拥有的机动车辆(仅有1辆)为看病治疗所必需的等特殊情形,可适当放宽认定条件,具体认定办法由各区根据实际制定。
(2)城镇居民的家庭成员名下拥有的住房达到两套及以上(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除外)。这些住房包括产权住房、承租的公有住房、集体土地上的住宅等。
农村居民的家庭成员名下除宅基地住房、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住房外,拥有其他商品住房。
(3)家庭成员名下拥有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
(三)自申请之日起,有以下高档消费行为的,不符合享受社会救助条件。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头等舱、商务舱,列车软卧、一等(含)以上座位,轮船二等(含)以上舱位;
2.在四星级(含)以上宾馆、酒店,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进行消费;
3.自费安排家庭成员出国(境)留学或者在高收费民办、私立学校就读(通过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在本市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内、经北京教育考试院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正式录取、进入全日制民办高校就读的除外);
4.家庭成员自费出国(境)旅游; 5.其他高档消费行为。
四、家庭经济状况核算方法
(一)家庭收入核算方法 1.工资性收入的认定:
(1)按照用人单位出具的相关凭证或银行发放记录计算收入,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或通过调查就业和劳动报酬以及公积金、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进行认定,应当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但是,有怀孕、哺乳期、长期照护失能失智或者重度残疾的家庭成员、单亲抚养学前儿童等情形的除外;
(2)在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而未就业的城镇居民,本人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但未实现就业的,按实际收入计算;无正当理由拒绝公共就业服务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农村务工人员根据工作单位相关证明计算实际收入;不能提供的,按本区上农民人均收入计算。
2.经营净收入的核算:
(1)种植业收入以本地区同等作物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产量核算;不能确定实际产量的,以当地上年同等作物平均产量核算;
(2)养殖业等收入以本地区同等养殖品种市场价格与实际出栏数核算;不能确定实际出栏数的,以当地同行业去年平均产量核算;
(3)其他家庭经营净收入,能够出示有效经营净收入证明的,按证明的收入计算;无收入证明,但有合同规定或固定价格的,按合同规定或固定价格计算。其他情形按当地评估标准和计算方法计算;
(4)不以经营为目的的种植、养殖,各区可制定具体核算办法。
3.财产性收入的核算:
(1)财产租赁、转租等收入,参照双方签订的相关合法有效合同、协议认定;个人不能提供相关合同、协议的,参照当地同类资产的实际价格计算;
(2)储蓄存款利息、资产管理产品收益、投资股息红利、有价证券红利、商业保险收益等可以按照金融或保险机构出具的凭证计算,集体财产收入分红按集体出具的分配记录计算。
4.转移性收入的核算:
(1)离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凭本人退休金或养老金领取存折(卡)核对计算;
(2)登记失业人员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凭本人失业保险金领取存折(卡)核对计算收入;
(3)住房公积金收入,凭住房公积金查询存折(卡)核对计算;
(4)赠予、继承收入,由申请人家庭成员诚信申报,根据赠予、继承证明核对计算;
(5)商业保险理赔金按其所投保公司实际理赔凭证计算。5.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核算:
(1)有协议、调解或判决法律文书的,按照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数额计算;但相关文书规定数额明显偏低的,按赡养、抚养、扶养人的支付能力推算。
(2)无前款文书的,赡养费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赡养费=(赡养义务人家庭月总收入-1.5*低保标准*家庭人数)×20%/应赡养家庭数
(3)被赡养、抚养、扶养人主动放弃赡养、抚养、扶养权利的,相应赡养、抚养、扶养费应计入申请人家庭收入;
(4)实际支付的赡养、抚养、扶养费高于上述规定的,按实际支付的数额计算。
6.收入核减。根据申请家庭困难情况,在对申请城乡低保的家庭收入作适当核减后再计算家庭月人均收入,其中:
(1)申请家庭中有罹患重大疾病或重度残疾人的,其家庭收入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100%进行收入核减;其中,法定抚养人达到60周岁的,家庭收入还可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50%再次进行收入核减。
(2)单亲家庭中法定抚养人单独抚养16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或16周岁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家庭收入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的100%进行收入核减。
申请家庭同时符合1、2项收入核减条件的,按核减标准高的执行。
9.就业奖励。对于实现就业的城乡低保申请人,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可先扣除就业奖励再计算家庭月人均收入,其中:
(1)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在职职工,申请低保时可先从其收入中扣除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的80%再计算家庭月人均收入。
(2)从事灵活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人员申请低保时,可按照以下方式核定收入:
①收入达到或超过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180%的,可先从其收入中扣除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的80%作为就业奖励,再计算家庭收入。
②收入高于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180%的,可按照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核定其收入。③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按实际收入计算。(3)城乡低保人员实现就业后,其就业奖励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二)家庭财产核算方法
1.现金、银行存款、资产管理产品按照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账户金额认定;股票类有价证券按照股票市值和资金账户余额的总和认定;基金类有价证券按照净值认定;公司、企业等个人名下注册资金按照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认缴的注册资金认定;商业保险按照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一年内订立投资型保险合同时支付的保险费认定;其他货币财产的价值,根据本条规定的原则或者其他合理的方式予以认定;
2.机动车辆、大型农机具等按照登记人认定;
3.产权房屋按照产权证的登记人认定,承租的公有住房按照所签署的承租协议认定;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按照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确认;
五、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时段
(一)家庭收入认定时段:申请及已享受社会救助家庭,其家庭月人均收入,按照其申请(定期核查)前12个月(含当月)的家庭月平均收入确定。
(二)家庭财产认定时段:对新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自申请之日起,在社会救助审批过程中任一时点核对出的家庭成员名下的现金、存款、资产管理产品、有价证券等,均认定为其家庭财产。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家庭,在任一时点核对出的家庭成员名下的现金、存款、资产管理产品、有价证券等,均认定为其家庭财产。
六、法律责任
经核对,申请人填写的《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登记表及声明书》情况与核对结果不符,存在故意瞒报、虚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以骗取社会救助的,该家庭自申请结果告知书送达之日起6个月内不具备社会救助申请资格,相关信息记入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核对,已享受社会救助的家庭,存在故意瞒报、虚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以骗取社会救助的,按照本市社会救助有关规定处理,该家庭自停止社会救助告知书送达之日起6个月内不具备社会救助申请资格,相关信息记入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意见自
年 月 日起实施。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中有关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的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见执行。
第三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施情况
办事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情况
一、由辖区内无房和住房困难的低保户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身份证、低保证、房产证或租房协议、户口本等相关证件,由社区居委会填写申请表;
二、由区建设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联合到申请居民家中入户核实情况,报经区城建局审批。审核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填写申请的低保户家庭进行了入户核实,并将申请人名单张榜公示三次,由社区居民监督,最后将无任何异议完全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低保户上报区建设局审批。
三、建立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我们对每一户被保障家庭都建立了档案,以便对他们进行更好的管理和为有关部门提供详细的基础资料。
四、每一年我们都要对享受住房保障的低保户进行审查和对新提出申请的低保户进行审核,对符合情况的及时予以办理,对超出保障标准的坚决取缔。
截止到2008年,我办事处共为88户低保户办理了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金,发放2007-2008住房保障金49287元,三年来累计发放259人次,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33630元。2007年底我们还对辖区内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对他们中的无房户和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米且家庭住房建
筑面积50平米以下的家庭都填写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登记表》《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登记表》。
第四篇:低收入家庭申请书
申 请 书
XX区民政局:
本人是XX镇XX村
屯
号村民
,家庭人口---
人,耕地面积 亩,无工作单位,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家庭月人均收入为
元,低于我市农村低收入家庭标准,现要求申请办理农村低收入家庭。
本人作出以下声明:如有虚假,愿意承担所有责任及自动放弃申请。
一、本人及家庭成员了解XX农村低收入家庭政策及申请程序相关要求。
二、本人及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
三、本人授权并配合区民政部门和镇政府、村委会对本人及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与经济状况进行核查。
四、申请人联系电话:
申请人:
2014年
月
日
第五篇:低收入家庭如何理财?
低收入家庭如何理财?
现实生活中,一些收入不高的家庭一谈起理财,就觉得其是一种奢侈品,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收入微薄,无“财”可理。殊不知,理财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事,只要善于把握“三个法宝”,低收入家庭亦有可能“聚沙成塔”,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法宝一:积极攒钱
“收入少,消费却不少”------这是目前大多数低收入家庭所面临的问题。要获取家庭的“第一桶金”,首先要减少固定开支,即通过减少家庭的即期消费来积累剩余,进而用这些剩余资产进行投资。低收入家庭可将家庭每月各项支出列出一个详细清单,逐项仔细分析。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减少浪费,尽量压缩购物、娱乐消费等项目的支出,保证每月能节余一部分钱。
以住房为例,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置业的首要原则是“量入为出”,以安居为标准,切忌贪大求豪华,尽可能压缩购房款总额。可考虑先买一套面积比较小、价格相对便宜的二手房,今后通过置换,“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会比直接购买新楼轻松一些。
法宝二:善买保险
重病住院,动辄就是几万元乃至十几万元。一场大病,就可以让家庭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因此,低收入家庭在理财时更需要考虑是否以购买保险来提高家庭风险防范能力,转移风险,从而达到摆脱困境的目的。
建议低收入家庭选择纯保障或偏保障型产品,以“健康医疗类”保险为主,以意外险为辅助。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医疗保障不高的家庭,比较理想的保险计划是购买重大疾病健康险、意外伤害医疗险和住院费用医疗险套餐。如果实在不打算花钱买保险,建议无论如何也要买份意外险,万一发生不幸,赔付也可以为家庭缓解一些困难。考虑到低收入家庭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的教育支出方面,保险支出以不超过家庭总收入10%为宜,而保险的侧重点也应该是扮演家庭经济支柱角色的大人,而不是孩子。
法宝三:慎重投资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薪水往往较低,因此,在投资之前要有心理准备,首先要了解投资与回报的评估,也就是投资回报率。要基本了解不同投资方式的运作,所有的投资方式都会有风险,只不过是大小而已,但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安全性应该是最重要的。喜欢投资什么,或者认为投资什么好,除了看投资对象有无投资价值外,还要看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只有结合自己的知识专长投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低收入家庭每月要做好支出计划,除了正常开支之外,将剩余部分分成若干份作为家庭基础基金,进行必要的投资理财。目前股票、期货市场的行情都不太好,而且风险较大,工薪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比如P2C产品,财源宝,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这样既能享受相应的利率,又可滴水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