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标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深城建﹝2011﹞2号
签发人:方一兵 深圳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公司 对标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按照控股公司转发的市国资局制定的《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对标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精神,我司立足长远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本着“全员参与、重点推进、协调组织、长效管理”的原则,积极展开整个集团公司的对标管理工作。现将2010年对标管理工作情况及2011年对标管理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0年对标管理工作情况
1、建立对标团队,健全规章制度。我司为全面做好对标管理工作,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企业管理部部长和副部长为成员的对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对标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务。我司所属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该公司对标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我司及其所属公司经营所涉及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房产租赁、工业厂房出租及管理、仓储出租及管理、旅游、酒店等。根据经营行业的不同,分别制订对标管理原则及相应的对标工作计划。为对标管理工作在我集团公司顺利展开,我司正在重新修订(或制订)办公、财务、投资管理、租赁管理、产品研发、成本控制、党群工会、风险控制、工程管理、旧城改造、人力资源、营销服务等56个相关规章管理制度。
2、企业认真自查,核实各项经营指标数据,编制企业现状分析表。为确保对标工作有序进行,我司及所属公司全员参与,上下互动,每个员工都按照自己岗位职责要求对比检查完成情况,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各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了认真自查,收集自身企业流程表、客户反馈、程序手册等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全面真实地掌握企业现状,以便为与业界标杆企业对标时作好准备。我司所属公司主要是经营出租的行业,这些企业都认真核查了每份租赁合同,登记造表,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如:属欠缴租金的,限期追缴;属房屋空置的,限期设法租出;属遗留问题的,通过其他(如司法)途径解决。总之要确保租金收缴率达到100%。
3、寻找标杆企业,收集相关资料。我司及所属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都在寻找标杆企业,选择对象是同行业的一些获奖企业、在商业杂志或者其他媒体尤其是年度行业报告中得到公认的企业、或由租户、客户推荐的企业。并收集了这些候选企业的有关资料,等待下一步进行信息交换,最终确定标杆企业。
4、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我司召开集团内部租赁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对照比较经验交流会。我司所属企业主要是经营房屋出租、厂房出租、仓储出租。为了发挥企业经营的最好水平,尝试积累对标管理工作经验,于2010年10月21-22日,我司在深圳大鹏召开了集团内部租赁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对照比较经验交流会。会上各租赁企业负责人都详细讲述了自身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经营优势、不足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比,每个企业都找出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都表示尽最大努力实现出租率98%、收缴率100%的目标。
二、2011年对标管理工作思路
按照集团董事会的部署,我司对标管理领导小组经过研究提出2011年对标管理工作思路如下:
1、完善对标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员工对标知识培训。为做好2011年我司及所属公司的对标管理工作,规定我司及所属公司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根据自身公司的规模组建对标团队,就对标程序、分析工具和技术、交流能力、公司背景和系统对团队人员进行培训。
2、结合我司及所属公司的行业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标杆企业。我司及所属公司首先要收集本公司的各种必要的数据、信息等,并进行认真分析,否则,将无法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也就不知需改善的问题在哪儿。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各公司做一个候选对象的名单,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筛选出业绩好、效率高的先进企业,作为信息交换和对标合作伙伴。然后对对标杆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关键成功因素,找出差距,确定具体对标项目。除此之外,我司还将集团内部的最好水平的企业(或部门)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司及所属公司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3、将企业的对标管理与落实企业战略规划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我司2011年全面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我司及所属公司的目光紧紧盯住同行业界最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明确自身企业与同行业界最佳企业的差距,对照标准提问题,从宏观目标、过程控制和微观细节全方位地为企业管理提出整体解决思路,从而指明工作的总体方向,对照标准和制度来检查并发现问题,纠正自身企业各方面工作的不足,以提高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更有效地推动公司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我司及所属公司依经营行业的不同,制订各公司对标管理原则及具体对标工作计划,并确保对标计划与集团的战略规划一致。
4、分析业绩差距数据,对照标准抓落实,制定对标实施细则。在理解对标对象最佳的方法基础上,衡量自身公司与标杆企业业绩的差距。可用的指标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每个员工工作量、每种服务成本,或者如何开发一种新服务等。比较时,必须就相同的事情进行对比,同时根据经济规模、不同的管理思路、市场环境做出调整。通过比较业绩,发现与最佳企业的差距。这样对标就可以帮助公司建立一个战略目标,在将相关信息告诉高层管理人员和整个公司后,公司要根据相关数据设计行动计划、实施办法以及监督衡量标准。对照标准抓落实,持续进行对标管理。如何将标准(制度)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关键就在于对照落实。即将标准(制度)中需要落实、执行的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炼出来,并根据执行的周期要求员工对比表格进行执行和填报。公司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对填报的表格进行审核,以实现对标准(制度)的实时过程的监控。
5、做好经验交流和总结。我司及所属公司应就对标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总结,相互交流。也要及时与控股公司内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由于表现最佳的企业本身也会继续发展,所以“找到并实施最好的方法”的对标管理也是一个只要开始就没有结束的过程。专此报告。二O一一年一月四日
第二篇:对标工作报告
※※公司对标工作报告
签发:
2013年 月 日
一、2013年第三季度内部对比指标完成情况
二、2013年上半年外部对比指标完成情况 按各项目外部对比表中指标项逐项进行对比分析:
1、营业收入
2、利润总额
3、…
三、经验及不足
通过外部对比,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总结,对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五、其他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均将其视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一、对标管理定义: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二、对标管理理念: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三、“三对”理念:
对标/对表/对照”管理,“三对”理念创新地通过对比标杆找差距,对比表格抓落实,对照标准提问题,从宏观目标、过程控制和微观细节全方位地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整体解决思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管理模式。
对标管理理念
所谓对表就是对比表格抓落实。如何将标准(制度)与员工的日常活动(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关键就在于对表落实。即将标准(制度)中需要落实、执行的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炼出来,并根据执行的周期要求员工对比表格进行执行和填报。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对填报的表格进行审核,以实现标准(制度)的实时过程监控。
对照管理理念
所谓对照就是对照标准提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总会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就是问题,但是如果期望的目标不同,产生问题的数量和性质就会不同,最合适的目标就是标准和制度规定。我们只有对照标准和制度来检查,发现的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司。在欧美流行后,亚太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是公司,连医院、政府、大学也开始发现对标管理的价值。
从应用程度上说,最初人们只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如今对标管理结合了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并将其引入到公司内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持续不断发展的学习过程。
四、分类:
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
第一种,内部对标。很多大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有相似的功能,通过比较这些部门,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这是最简单的对标管理。其优点是分享的信息量大,内部知识能立即运用,但同时易造成封闭、忽视其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产品和市场。与竞争对手对标能够看到对标的结果,但不足是竞争对手一般不愿透露最佳案例的信息。
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这种对标的好处是,很容易找到愿意分享信息的对标对象,因为彼此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不少大公司受不了太多这样的信息交换请求,开始就此进行收费。
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相比而言,这种方法实施最困难。至于公司选择何种对标方式,是由对标的内容决定的。
五、步骤:
第一步,制定对标计划,确保对标计划与公司的战略一致。第二步,建立对标团队。团队的结构取决于对标范围的大小、公司规模、对标预算、对标程序和环境等要素。其次是就对标程序、分析工具和技术、交流能力、公司背景和系统对团队人员进行培训。如果让专人负责对标的实施过程,就能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提高实施效率。除了领导能力外,对标团队还应当具备分析、程序处理和图书馆/电脑搜索等技能,3到5人最理想。
第三步,收集必要的数据。首先,要收集本公司的流程表、客户反馈、程序手册等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否则,你将看不到与别人的差距,无法发现改善的机会在哪儿。
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公司做一个候选对象的名单,选择那些获奖公司、在商业杂志或者其他媒体尤其是行业报告中得到公认的公司,或由供应商、客户、咨询师推荐的企业。然后就这些企业进行调查,筛选出3到5个公司作为信息交换和对标合作伙伴。
第四步,分析业绩差距数据。在理解对标对象最佳的方法基础上,衡量自己与别人业绩的差距。可用的指标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产品周期、每个员工销售量、每种服务/产品成本,或者如何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服务等。
比较时,必须就相同的事情进行对比,苹果比苹果,而不是比梨子。同时根据经济规模、不同的管理思路、市场环境做出调整。
通过比较业绩,企业就会发现与最好公司的差距。“别人能行,为什么我们不行?”这样对标就可以帮助公司建立一个战略目标。在将相关信息告诉高层管理人员和整个公司后,企业要根据数据设计行动计划、实施办法以及监督衡量标准。
第五步,持续进行对标管理。企业在减少与最佳案例的差距时,需时常用衡量标准来监测实施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表现最佳的公司本身也会继续发展,所以“找到并实施最好的方法”的对标管理也是一个只要开始就没有结束的过程。
六、易犯错误:
在对标内容上,很多公司过分关注价格,而忽视了有关客户和员工方面的对标。有的公司没有将对标目标与公司的主要使命联系起来,这可能会导致高层领导的反对,并影响到公司其他计划的执行。
有的公司在未完全理解自己的程序之前,就急忙实施对标,最终也会失败。有些公司试图用对标一下子解决很多问题,提高公司业务各个方面,结果欲速不达,员工士气低落。此外,容易犯的错误还包括没有人负责对标过程、没有对对标程序做系统记录等。
如何在对标过程中保持创新?
对标不是完全模仿,需要在企业文化、预算、成本收益约束下进行一定的调整。有的公司由于资本限制,先实施最佳案例中最关键或者受到资本约束最小的要素,这也是一种变通。同时,最佳案例随着时间推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被改进。
第四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现在,这种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
第一种,内部对标。很多大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有相似的功能,通过比较这些部门,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这是最简单的对标管理。其优点是分享的信息量大,内部知识能立即运用,但同时易造成封闭、忽视其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产品和市场。与竞争对手对标能够看到对标的结果,但不足是竞争对手一般不愿透露最佳案例的信息。
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这种对标的好处是,很容易找到愿意分享信息的对标对象,因为彼此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现在不少大公司受不了太多这样的信息交换请求,开始就此进行收费。
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相比而言,这种方法实施最困难。至于公司选择何种对标方式,是由对标的内容决定的。
第五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
标杆管理是美国施乐公司1979年首创的。当时他的复印机市场受到国内外,尤其是日本企业全方位的挑战,市场份额从82降到35.面对竞争的威胁,施乐公司开始向日本企业学习,开展深入广泛的标杆管理,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差距,调整战略和经营策略,重组流程等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随后各个公司随即效仿。
西方企业开始把标杆管理法,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思想和管理工具,通过标杆管理来优化企业实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标杆管理和企业再造,战略联盟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管理办法。
标杆管理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的将企业与世界上领先的企业相比,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具体来讲是将产品,服务,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同行业内外的的优秀企业进行比较,借鉴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改善自身不足,提高竞争力,追赶和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好循环的管理办法。通过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管理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模式,实际上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原理:
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行业内外领先企业的关键业绩行为相比较与评价,分析这些基准企业业绩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体现的是竞争优势。
标杆管理法的类型
内部标杆管理法: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简单易行,易产生封闭思维,夜郎自大 竞争标杆管理法:以竞争对手为基准,直面竞争对手,信息不易获取。
职能标杆管理法:行业内外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信息易获得,操作有难度。流程标杆管理法:以最佳工作流程为基准,要求企业要深入流程和操作。根据资源条件和竞争环境,确定满足财务和客户需要,选择和是的方法。标杆管理的实施步骤:
1计划:确定对那些问题进行标杆管理,确定用于比较的公司,决定用于收集资
料的方法。
2分析:确定自己目前的做法和最好做法之间的绩效差异,拟定未来的绩效标准,3整合:将标杆管理中的发现,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同,确立部门目标。4行动: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明确的行动并监测进展情况。
5完成:处于领先地位,全面整合各种行动,调整新标杆。
1、确定标杆的内容:首先要考察收集标杆数据,处理加工标杆数据并分析,与企业自身同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企业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分析比较时我们不仅要参考行业第一,而且参照相近企业的情况,制定出可操作,可实现的分步实施步骤。
2、制定具体计划与策略。
创造环境,使企业中的人员能够自觉和自愿进行学习和变革,以实现企业目标。创建一系列有效的计划和行动,通过实践赶上和超过目标。标杆本身不能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需要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来实现。
3、比较与系统学习
企业应当培训员工,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保证计划的切实实施。标杆管理会涉及流程改造需要改变一些人的惯有的行为,甚至涉及到个人的利益,需要思想上解除阻力。通过最佳的实践和实现方法,赶上和超过标杆对象。
4、行动: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员参与,有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措施,各级管理干部密切关注执行过程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5、效果评估和改进。实施标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每一轮结束后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对标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以不断提升实施效果。标杆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把握机遇与提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