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19:5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引言

我国资本市场上诚信度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此种现象的制度根源在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缺陷。其中,控股大股东对上

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害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关联交易则被看作是大股东进行其剥夺行为的常见手段。本文拟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的总体分布情况如何?什么样的公司最容易发生关联交易?这些关联交易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如何?投资者是否能事先预期到这种影响?

一、相关文献回顾和说明

关联交易是指某一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该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 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Gordon,Henry,Palia(2004将关联交易定义为在 公司和其关联方之间的复杂的商业交易。这个关联方包括:执行或者非执行董 事、主要的大股东或者投资者、子公司或者共担风险的商业伙伴,各方的家族 成员、公司所拥有的子公司或者所附属的商业集团等。Cheung,Rau, St O uraiti S(2004在他们的研究中,将关联交易分为3个种类:第一类是可能 引起剥夺行为的交易,包括:上市公司和关联方之间的资产收购和销售、商品 服务的交易、股权交易、现金支付和借贷等行为;第二类是有可能有利于上市 公司的交易(接受现金和关系津贴;第三类是出于经营战略所进行的交易(接管 收购等。

有关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两个相反的观点:利益冲突理论和有效交易理论。利益冲突理论认为关联交易使得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或者管理层的行为难以得到监管,当公司治理机制较弱时,关联交易将会十分普遍,公司股票的回报率将会更低。而有效交易理论则认为,关联交易减少了交易的搜寻和履约成本,能有效地满足公司的基本经济需要。如果关联交易是有效的交易,则无须加强监管,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强度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投资者没有什么坏的影响。Cheung, Rau, Stouraitis,(2004以香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1998-2000年间上市公司和其控股股东和董事之间的375个关联交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关联交易的发生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论证实了在香港市场上“经营型隧道行为”的存在,揭露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夺的机制。

在实践当中,关联交易发生的范围和动机与其所在的经济体中特定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及总分公司中的关联交易主要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而在亚洲的一些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关联交易常被用作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或盈余操纵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中,关联交易也广泛存在,Gordon, Henry, Palia(2004在他们的研究样本中发现2000、2001两年间美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广泛存在,80%的公司披露出至少涉及到一种关联交易,其中有10%的公司中至少有10个以上的关联交易。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关联交易比较盛行,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常见的观点有: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广泛存在;关联交易的制度根源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在企业改制中所形成的企业集团制;关联交易的主要方式有:资产或者股权交易、产品服务的购销行为、债务重组、担保借款等;关联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易对价不等所造成的公司财务数据的失真和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关联交易的动机是控股大股东的圈钱和转移利润的需要等;(高山,2004;钱颜文、姚波、吴政,2004;王宛秋,2004;林丽、郭桂花,2004。文献数量虽然较多,但基本仍处于对关联交易的现状描述和对策研究阶段,尚未达到精确量化的理论深度,故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问题。

二、对关联交易样本及其处理的说明(一对关联交易的说明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1年修订本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1年修订本的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之间所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包括但不限子下列事项: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代理、租赁、提供资金(包括现金或实物形式、担保、管理方面的合同、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赠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双方共同投资、交易所认为应当属于关联交易的其他事项。

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情况的考察,发现关联交易的披露有两种形 式:年报和临时公告。一些重大关联交易要求在达成协议后的几日即以临时公 告的形式予以披露,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关联交易(如:300万元以下小额交易、持续性供销、服务合同、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情况等在公司年报中才能得到全面 的披露,常见于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和重大事项说明部分。从关联交易的实际发生之日起,市场早已获得相关信息并作出反应,所以年报中所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具有时滞性。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研究的关联交易是指临时公告中所披露的重大交易事项,并非所有的关联交易。根据关联交易的性质以及事件的发生频率,本文对关联交易的分类如下:第一类:购买母公司的股权或者资产;第二类:出售资产给母公司;第三类:与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第四类:和母公司之间有商品、服务、租赁、委托管理、资金往来等行为;第五类:与子公司及其他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此处的关联方是指与上市公司没有股权从属关系,但与公司的董事、高管层人员有重叠现象或者有亲属关系。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采源

1.关联交易事件的选取

由于工作量的关系,本文仅选取上海股票交易市场上的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到数据的最新性和可得性,选取的时间窗口为2004年会计年度,即考察样本公司在2004年会计年度内发生关联交易的情况。

在具体的处理当中,考虑到财务结构的不同,删去了7家金融类公司样本。由于风险系数拟合中涉及到公司在2003年6月以后的交易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删去了在2003年6月份以后上市的公司。最后一些缺乏部分数据的公司也不能计入样本集内,所以最后确定的公司样本共有680个,其中有效的关联交易的事件为136次。

2.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关联交易临时公告的内容和日期均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页中有关上市公司的公告资料部分,同一家上市公司在研究期内多次发生关联交易时,计人不同的关联交易事件样本。在公司的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公司财务和治理结构数据的时间点为2003年末的数据。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公司财务数据、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所有的数据处理和运算过程均是采用SPSS统计软件来完成的。

3.研究方法简述

这部分将采用事件研究法,即以重大关联交易的消息宣布日作为基准日, 利用市场模型法(超额收益率法来计算公司股价在此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情况,以此来分析关联交易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市场模型法在以往的文献中已有较多地介绍,故本文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的计算原理。

在研究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择如下:在拟合股票风险系数B时所采用的“洁净期”为关联交易发生日的前半年,即{-180,-1},无风险资产回报率选用2002年发行的五年期国债的回报率,即年利率为2.74%,折算成日回报率为0.0076%,月回报率为

0.2283%。为了全面考察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别采用短期和长期研究法。在短期研究中,研究的是日超额收益率,时间窗口为day=(-10, 10;而在长期研究中,计算的是月超额收益率,时间窗口为month=(-6, 6。在涉及到市场收益率时是利用上证综指数来进行计算的。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一关联交易的描述统计

为了对样本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及公司特征进行一个总体的了解,本文针对不同的样本组合进行一个总体描述性分析,各项指标的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研究的样本公司一共有680家,其中发生重大关联交易的公司共有136家,比率为20%。如果考虑到没有计人统计的大量中小型关联交易,还有那些因为数据缺乏而舍弃的样本,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比率应远大于20%。而在上述149个关联交易事件中共有137个是与母公司所进行的

交易,占总关联交易的91.95%。由此可知,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关联交易是广泛 存在的,并且主要是与其母公司所进行的关联交易。

就关联交易的类型来看,第1组(购买母公司资产的交易次数最多,这些样本公司普遍规模较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较高;其次是第4组(和母公司进行商品和服务购销交易、租赁、委托管理、资金往来等行为中的交易次数较多,其他三组(出售资产给母公司、和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与子公司或其他关联方

进行关联交易中的关联交易次数相对较少。

从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特征来看:那些规模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较高 的公司比较容易发生关联交易,这说明“一股独大”为大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提 供了可能性;外部董事比例的多少对关联交易的发生频率影响不大,说明外部

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和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多是一些 业绩较好的公司,说明此种关联交易可能是母公司进行资产输出的手段之一。(二关联交易的短期市场反应研究

本文利用市场模型法(超额收益率法计算了上述5个样本组在关联交易日 宣布日的前后10天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显著性检验是以样本公司的实际日收益率和拟合日收益率作为配对组, 利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进行的。

由表2可知:就第1组(购买母公司资产来看,该组样本公司在交易公布 前后10天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且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就第2组(出售资产给母公司来看,除了关联交易股价表现平稳,累计超额收益率并不

显著;就第3组(和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来看,在交易公布日的前后10天内都 产生了显著的负累计超额收益率,而且数值较大。就第4组(和母公司进行商品 和服务购销交易、租赁、委托管理、资金往来等行为来看,在10日内没有产 生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就第5组(与子公司或其他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来看,在交易公布日的前10天产生了显著的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后10天表现

出了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且幅度和统计显著性都较高。(三关联交易的长期市场反应研究

与上述的短期研究相类似,进一步计算出上述5个样本组在关联交易日宣 布日的前后6个月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显著性检验是以样本公司的实际月收益率和拟合月收益率作为配对组,利

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进行的。

由表3可知:就第1组来说,在关联交易公布后的当月和以后的6个月内 产生了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幅度和统计显著性都较低;就第2组来说,关联 交易公布后股价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前后6个月内也并未产生显著的 累计超额收益率;就第3组来看,在交易公布当月和以后的6个月内产生了负 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幅度和统计显著性都较高;就第4组来看,该样本组在交 易公布月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持续为正,交易前后变化不大,而且在后6个月内 产生了较低的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就第5组来看,该样本组在交易公布前的6个月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负,但显著性不强,而在交易公布后的6个月持续表现出了正的超额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四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总结

1.对公司价值最具破坏力的关联交易是与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该样本组的数据表明无论在长短期,公司股价均产生了较大幅度的负的超额收益率,且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投资者对于此类关联交易反应最为负面。仔细研究这

类样本表明,许多交易实质上是母公司以劣质资产交换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这其中还包括债务重组的情况,往往是母公司长期占有公司大量资金而无力偿还,进而用资产抵偿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公允性确实值得怀疑。

至于其他两类资产交易(购买母公司资产或者出售资产给母公司,其对公司价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影响幅度和统计显著性都不是很高,说明在这两类交易中,既有母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剥夺型交易,也有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包装型交易,也包括双方调整产业结构的效率型交易。

2.对公司价值影响较为中性的关联交易包括与母公司进行商品和服务购销交易、租赁、委托管理、资金往来等日常经营行为。此样本组在关联交易宣布前后,市场对其反应基本处于中性反应,均没有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较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中母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很多,对公司的经营影响也很大。但是这类情况很少出现在临时公告里,一般是在年报中进行说明,而本文研究的是重大关联交易临时公告的影响,所以无形中遗漏了许多类似交易,使得本结论不一定准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

3.对公司价值具有提升作用的关联交易包括与子公司、其他关联方所进行的交易。此类样本组在长短期内的市场反应都为正,且具有统计显著性。因为在此类交易中,上市公司作为控股股东或参与方来说,在进行关联交易时更多考虑的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所以多属于效率型交易。

四、小结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发生的数量和比例较多,其中绝大多数是与其控股母公司所发生的交易,而其他类型的关联交易只占极少的比例。

2.就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特征来看,那些规模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较高的公司比较容易发生关联交易。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而次要大股东的存在能对大股东剥夺型的关联交易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就关联交易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来看,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同:对公司价值最具破坏力的关联交易是与母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对公司价值影响较为中性的关联交易包括出售资产给母公司、与母公司进行商品和服务购销交易、与母公司进行租赁、委托管理、资金往来等;对公司价值具有提升作用的关联交易包括与子公司、其他关联方所进行的关联交易;对于购买母公司资产的关联交易难以确定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总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既可能有提升作用也可能有降低作用,这就要求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尽可能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杜绝那些有损公司价值的关联交易。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对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于明显有损于其他非关联股东利益的关联交易,监管部门应该有权核查并进行相应的制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尽可能形成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局

面,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制约大股东的侵害动机。

第二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分析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

(一)关联交易的含义与特征

简单地说,关联交易是指在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发生的交易,关联交易与普通交易之间的重大区别在于前者是发生在具有特定关联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交易。由此可进而看出关联交易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它是在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二是上市公司与关联人士之间所进行的是交易行为,而不是管理或其他行为。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之间的区别在于同业竞争主体之间为利益相反的关系,而关联交易主体之间不是必然为利益相反的关系,很多情况下是利益共同的关系。同时,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相比,往往延续的时间较长,影响难以客观评价。法律对关联交易进行限制的目的在于从外部对关联企业基于内部关系产生的具有消极作用的内部活动与安排进行管制,以保护从属公司及其债权人以及子公司少数股东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人士既包括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联企业”,也包括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然人。

关联企业的概念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形态独立。从各国法律规定的情况看,目前只有德国的股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国家在证券法中对此有所规定。我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关联交易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虽是我国首次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作出明确规定的文件,但对于“关联企业”的概念也没有作出规定。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关联企业特指一个股份公司通过20%以上股权关系或重大债权关系所能控制或者对其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的任何企业,包括股份公司的大股东、子公司、并列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等。

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关联人士主要是关联企业。虽然法律并不限制自然人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我国进行国有资产重组并在境内外上市后,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股东控制着该上市公司,这样一来则该上市公司必然会与上述控股股东所属的其他经营实体或业务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因此,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之后的关联人士主要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的持股者。但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持股单位的不同选择将导致不同的关联企业,一般情况下,持股单位级别越高,与上市公司之间构成关联关系的企业就越多。

(二)企业重组中减少关联交易的方案和意义

1.减少关联交易的方案

在目前情况下,设计减少关联交易方案总的原则首先应是对关联企业的确认,其次是对关联交易的确认,然后拟定具体的关联交易协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企业的业务重组过程中,结合业务重组的具体方式,从上市公司同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关系以及业务关系等角度来考虑关联交易问题,在具体的方案中要考虑以下解决办法:一是使拟上市的业务项目基本上形成从原料供应、生产、维修到销售的完整生产服务体系,把有关的业务、资产均纳入上市公司之内,变企业外部的交易行为为内部的服务行为[3]。同时使上市公司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原则上不应将部分车间、厂房或部分生产线包装上市,也不能将互不相干的生产企业捆绑上市。二是对于具有企业办社会性质的关联交易,力求在股份公司上市后逐步消除。

(2)在进行资产重组时,主要是根据业务重组方案,从减少关联交易的角度进一步确定资产的剥离方案,特别是要考虑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剥离方案对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影响,同时要适当选择好国有股的控股股东。因为国有股控股股东选择不同,关联交易发生的情况便有很大不同,持股单位的级别越高,规模越大,附属企业越多,与上市公司业务关系越密切,发生关联交易的情况也就越多[3]。由于关联交易的不可避免性,资产重组计划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潜在的关联交易,并尽量减少其数量。

(3)采取措施尽量淡化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有较密切关系的关联交易。对于一些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联系密切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可由上市公司采取并购等形式使其成为上市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或是由上市公司从该实体中撤出一部分股权或资产,变成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股东;或是由上市公司将该实体兼并后撤销其法人实体地位,从资产、业务、人员等各方面进行以减少关联交易为目的的重组。

实践中,在上述一系列方案确定后,对于上市公司不可避免的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直接的业务往来关系,则双方当事人之间应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签订相关的协议,并用附录的方式详细列明所有关联交易的情况。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所有关联交易的预测数量,以及为了满足投资者、审计师及有关机构的要求所建立的清楚、透明的关联交易定价机制,确保所有交易都按合理、公平的市场价格定价。

2.减少关联交易的意义

(1)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公平竞争是竞争法制的必然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上市公司受控股股东支配力的作用,其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都会受到不利影响。长此以往,从宏观角度看,不利于整个社会竞争环境的健康发展。

(2)在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中,由于控股股东(现阶段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主要是国有股持有者,但随着股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外国投资者成为控股股东的情况)可以利用控制与从属关系进行内部活动和安排,如利用内部转移定价等手段,转移利润,给控股股东带来较大利益,但控股股东所获得的这一利益是以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以及公司小股东及其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减少这类关联交易的存在可以保护后者的利益。

(3)减少关联交易可以树立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大量的不公平的关联交易的存在,会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表示怀疑,并影响投资者对该公司投资的积极性,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带来不利影响。

(三)法律对关联交易的规制

总体上说,法律对关联交易的规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关联交易必须进行披露

“披露重于存在”是法律对关联交易进行调整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对于关联交易也只是遵循尽量减少的原则,意味着关联交易难以绝对消除和避免,所以,对关联交易进行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尤其是境外投资者了解关联交易的真实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看,对于需要进行披露的关联交易内容并没有严格区分,但从披露的方式来看,可将其分为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注: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的内容主要有:A.发行人情况披露,应披露发行人的主要关联人士的包括经营状况在内的一些基本情况,说明相互间的关联关系,如控股、兼职等。B.重大交易合同的披露,主要是指发行人与其关联人士之间的重大交易合同。从合同的形式来看,有的是采取签订综合服务协议的方式,有的则是分别签订各有关合同。无论形式如何,内容都包括标的、价格、数量、交付时间、方式与期限等主要交易条件。当然,实践中,由于各重组企业业务的具体情况不同,重组的方案也不同,其间涉及的关联交易合同也必然各不相同,如有的企业还包括土地租赁协议,办公场地使用租赁协议,房屋租赁协议,生产协作协议,生活服务协议,设备租赁协议等具有重大关联交易的合同。)和在财务会计资料中进行披露(注:在财务会计资料中进行披露是指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第九条的规定,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时,不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事项:企业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第十条规定,在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定价政策(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额的交易)。)两种情况。

2.关联交易必须由对此交易没有利害关系的股东独立投票通过

这一内容实际上是法律对“关联股东”的限制性规定。中国证监会1997年12月16日曾颁布《上市公司指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其中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大会审议有关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股东不应当参与投票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股东大会决议的公告应当充分披露非关联股东的表决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关联股东无法回避时,公司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表决,并在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作出详细说明。”按照证监会《关于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通知》的要求,上述规定必须载入上市公司章程。较之于香港证交所规定只有重大的关联交易才必须由没有利害关系的股东独立投票通过的规定,我国法律在关联交易方面对关联股东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该《章程》所规定的内容是与《公司法》规定的一股一票制度相违背的,但却符合国际上关于公司法对于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趋势(注:一股一票制度是一种股东权利的分配制度,其背后是资本多数原则,本质是对公司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有利,而又合法地剥夺了少数股东获取机会的制度。因为在一股一票的制度下,由于控股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数比较多,意味着公司大股东可以任意利用控股权操纵公司的经营,甚至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一制度的确立是对我国公司法股东权利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公司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迫切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例中,尤其是在国有独资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设立股份公司并在境外发行并上市外资股的实例中,常常会发生关联股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国有企业作为控股股东受《章程》有关回避规定限制的情况比较明显,在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必须回避。关联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任何关联交易事项,根据规定应由非关联股东进行表决。而在上市公司的情况下,非关联股东表现为持有公众股的股东。由于公众股股权比较分散,一些持股量较大的非关联股东,就有可能掌握对关联交易的决定权。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也可能会面临该非关联股东通过恶意收购公司股份,阻碍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合法关联交易的风险。对这种情况的规范和预防,在我国现阶段同样没有法律规定。实践中,一些关联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会在章程中做出相应的规定,比如规定非关联股东对关联交易事项进行表决和做出决议必须符合一定条件等。同时,鉴于《章程》对关联股东参与表决的特殊情况未作明确限制性规定,章程中也可借此对在哪些情况下关联股东可按正常程序进行表决做出明确规定。

3.关联董事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章程》第八十三条规定,当董事个人或者其所任职的其他企业直接或间接与公司已有的或者计划中的合同、交易、安排有关联关系时,即成为关联董事。关联董事须承担以下义务:(1)不论有关事项是否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董事会批准,均应当尽快向董事会披露其关联关系的性质和程度;(2)不参与有关事项的表决。

实践中,为了使关联董事能够履行上述义务,主要应该避免董事在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中兼职的情况发生。同时,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原则上也不应双重兼职,特别是两者的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不能兼职。

以上限制性措施可以理解为是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但正如笔者反复强调的那样,由于关联交易的不可避免性,同样也难免出现由于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在法律和实践中相继实行了若干司法救济措施和原则,其中典型的有当上市公司利益受损时小股东可以采取的“股东派生诉讼”救济措施(注:这一制度的基本含义是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损害,特别是受到具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侵害,而公司机关怠于追诉以实现其权利时,少数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起诉,追究其法律责任。由于股东诉权派生于公司诉权,故称为股东派生诉讼。)和当债权人的利益受损时所适用的“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由英美判例法首先创设,意指法院在审理有关关联企业的案件时,并不严格坚持有限责任原则,而是根据子公司是母公司的代理人,子公司是母公司的伪装、工具或化身的理论,以及从事实等方面认为子公司已丧失其独立法人资格,与母公司应为同一法律主体时,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直接承担相应责任的做法。)。对于前一种救济措施,目前各国法律的规定内容并不完全一致,但从我国法律的规定情况来看,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司法中有关对中小股东保护的内容比较薄弱,笔者也同意这一观点。如《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此为我国公司法中关于“股东诉讼权”方面的规定,但仔细分析本条内容,就会发现,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关联交易项下的受损害的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原因在于,首先,股东诉讼权行使的前提必须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但在关联交易的情况下却是:有些关联交易无须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决议,而是可以直接利用控股股东地位就可以达到目的;即使是采取决议的形式,但涉及关联交易的决议可能并不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其次,股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只能是停止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从诉讼法的角度看实际是一种排除妨害的诉讼,却并不涉及其法律责任。对于后一种原则,笔者认为传统的公司法理论由于实行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有时反而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免受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损害。而“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恰可以弥补传统公司法理论的弱处,因而值得我们借鉴使用。

第三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监管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由于其普遍存在并具有与一般商业交易不同的特殊性,因而成为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现象极为普遍,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报告统计结果,2002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金额达2544.92亿元,在510家上市公司中,有412家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0.78%,关联交易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4.36%.一、关联交易的必然性:体制因素透视

理性地看,当今我国资本市场中关联交易的存在既有经济因素的影响,更有体制因素的制约和驱使。其中,经济因素是导致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的普遍原因,诸如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但就体制因素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则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和必然性。

首先,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即在既有的国有企业集团中“改制”出子公司上市,其结果表现为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一个投资关系明确的母公司,并且兄弟姐妹公司众因而先天就带有关联性。其次,由于受上市额度的限制和《公司法》对公司股票上市财务标准的严格要求,公司上市之前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资产剥离、重组和包装,最后将核心企业或核心资产拿来上市,更有甚者将一个车间或某套装置拿来上市。这样的上市公司,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不能独立面对市场,就像一个不能独立于父母的孩子一样,衣食生活完全依赖于父母。这种公司与其母公司及兄弟姐妹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联交易因而也就不可避免。

再次,我国的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要应对加入WTO后的巨大冲击,公司必然要通过投资、收购和兼并来实现规模扩张,向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方向发展,以期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而关联性的并购重组则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实现低成本扩张的一条捷径。此外,公司股票上市实行审批制也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频繁的另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大部分是由体制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具体表现为三种较为典型和突出的情况。

第一,资金往来型关联交易。公司上市后,一方面募股资金被大股东非法占用,另一方面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资金占用费,以及日后的还债或以资产抵债(包括用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抵债),从而导致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产生大量的多重的关联交易。如“三九医药”、“ST猴王”等均属此类。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有11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4;占用资金共计103.5亿元,占这些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11.12%(费加航,2003)。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无偿占用、往来款拖欠、从上市公司借款、上市公司为大股东的借款提供担保等,并且方式还在不断创新。

第二,资产重组型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关联资产重组又进一步表现为三种类型:(1)公司上市后,经营出现困难,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大股东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股票不被ST或者PT,避免摘牌下市,而与上市公司实施大规模的关联性资产重组。(2)上市公司为了保持在行业的龙头地位,或为了迅速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快速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使公司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往往依靠大股东的实力,与其实施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和关联性资本运作。(3)为了避免与母公司及兄弟公司开展同业竞争,而与母公司及兄弟公司进行关联性资产重组。

第三,母子依赖型关联交易。子公司上市后,与母公司存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生活福利设施的享用等方面的持续性关联交易;或者子公司上市后,为了尽快实现与母公司在人员、资产和财务方面的“三分开”,进而实施的收购大股东的原材料生产和采购系统、产品销售系统以及办公、福利设施等关联性交易。

二、关联交易的利弊分析:弊大于利

关联交易是一种有别于一般市场交易的交易行为,其特殊性在于交易主体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特殊关系,也就是关联方关系。正是上述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由于有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利益关系而使得交易失去公允性,进而与建立在公允基础上的一般的市场交易行为区别开来。

诚然,关联交易本身具有两面性,有其规范性和合法性的一面,也有其不规范和危害性的一面。但是,正是这种两面性,使得关联交易往往为企业占用资金、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提供了在市场外衣掩护。

首先,关联交易有可能损害非关联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举例来看,若甲企业控制乙股份有限公司5土%的股份,则甲企业与乙公司之间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而当两者之间发生交易时,作为大股东的甲企业很可能会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使得交易失去公允性,因为在乙公司的收益中,甲企业只占51%的份额。这样,对乙公司来讲,这是一笔不利的交易,少数股权股东和债权人将因此而受到损失。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若丙为丁公司的行政总裁,而丁公司是由100名分别持有1%股份的人拥有,由于股权分散,股东不屑于公司的控制权,丁公司实际上由丙控制,即通常所说的内部人控制,这时,尽管丙并不拥有丁公司的股份,但是,丙与丁公司之间的交易仍然属于关联交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丙与丁公司做的任何交易都会令丁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原因是丙在丁公司中即使有利益也只会占极小的份额。

其次,关联交易也可能会进一步对证券市场构成严重危害。在证券市场中,由于关联交易的存在,从而大大增加了内幕交易的机会和市场操纵的手段;关联交易还可能会粉饰公司的财务报表,掩盖投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判断和投资决策。我们知道,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基础,但是,如果证券市场成为少数人利用关联交易攫取利润、套取资金的游戏场所,那么,投资者将会对市场丧失信心,最终会远离市场。

当然,尽管证券市场中的关联交易存在诸多弊端和危害性,但是规范的关联交易还是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没有哪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定不允许进行关联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在20世纪50年代曾采取了禁止一切关联交易的做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禁令并重新修订了交易规则。交易是买卖双方一种自愿的市场行为,不论交易主体之间是否具有关联关系,只要交易主体具有法定的资格,交易标的符合法律的规定,交易过程遵循法定的程序,交易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当、合法的关联交易通常应具备下列几个要素:(1)交易必须是自愿的,只有自愿才能有公平交易的基础;(2)交易的价格必须是市场价格或比照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的;(3)交易的条件必须公平合理,不仅参与交易的双方愿意接受,而且应该给予其他市场参与者同样的交易机会;(4)交易的动机非出于不良目的如操纵市场、转移价格或财产、粉饰报表、逃避税收、骗取信用等;(5)交易的后果不能损害公司及非关联方的利益。

三、关联交易的监管:以立法和政府管制为主导

(一)实施严格的实质性限制

所谓实质性限制,就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包括关联公司和关联人士)进行的某些类型的交易,或有条件地从事某些类型的交易。实质性限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某些关联交易业务的发生或有条件地从事某些关联交易业务,即对业务本身作出限制;二是规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义务,即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受托人应遵守的对公司的忠诚义务和注意义务,从而达到限制其进行某些有损公司利益和公司其他参与者利益的交易行为的目的。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质性限制是从法律、法规、规则等不同层次上予以规范的,其中,《公司法》第60条、《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21条、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7条等均从不同的层面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

应当看到,实质性限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中确实起到了对已经明确了的关联交易进行合法性程序确认和限制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关联交易中非关联各方的正当利益。但是,关联方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有关法规规定的模糊性,以及证券市场中个人信用的缺乏等,都给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的立法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税法调整和特别会计处理

在关联交易中,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关键要素,它是衡量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的主要判别标准。一般认为,如果关联交易的交易价格与市场同类同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价格存在偏差,则该种交易即可被认定为非常规交易(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对于公司的非常规交易很多国家都通过税收立法来予以调整,如美国的事前订价协议(advancepricing agreements,APAS)和美国国内税法第482条的规定即是如此。所谓事前订价协议,是美国税务局与纳税人对关联交易的价格事先通过协议加以确定,通常由纳税义务人提供有关资料设定一个交易价格,并为税务当局所接受,以此作为其认可的常规交易的价格标准,关联交易的价格超过其认可价格的部分则要进行纳税调整。美国国内税法第482条规定,对于关联企业间的交易,财政部长或其授权人(税务局)为防止其逃税或反映其正确所得,可就其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

我国税法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亦有特别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6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税法调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联企业在进行关联交易时逃避税收,损害国家的利益,同时,税法调整还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及其非关联方的利益。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法规有相当一部分都来源于税法条款,如关联方关系的界定、交易价格的认定等,监管当局和投资者可以通过税法的有关规定来了解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并对其作出是否公平合理的判断。

对非常规交易的另一种监管思路是实行特别会计处理。所谓特别会计处理,是指上市公司和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那么,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的利润,而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以杜绝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虚增利润的情况。其中,需要特别处理的关联交易除正常的商品交易外,还包括其他商品和资产的出售、应收债权的转移以及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和费用、委托经营和资金占用等方面的内容。很显然,如果说税法调整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少计利润、逃避税收为目标的监管,那么,特别会计处理则是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多计利润、粉饰盈余为目标的监管。

(三)充分和严格的信息披露

关联交易的披露一直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实行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模式下,法律法规对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应该作出详细的规定。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涉及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法规有《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指引》等,这些规范对如何界定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披露内容、格式和方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从我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02年上市公司报告事后审查中发现,不少公司在关联方关系、交易形式、定价原则等方面常常出现不披露、少披露、披露不完整问题;对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口向等问题几乎难见分析;只披露与大股东的交易,遗漏与大股东的子公司的交易;只披露销售、采购事项,不披露资金占用、合作投资、资产租赁事项;掩盖上市公司采购与销售两头严重依赖集团、全体股东公共资产被大股东无偿占用的经济实质;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信息包括关联交易信息的网上披露已成为趋势。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全文、重大关联性资产重组的公告及有关财务顾问报告、法律意见书及资产评估报告等必须在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站公布。上市公司网上信息披露打破了指定报刊信息披露的版面限制和出版时间的限制,使披露的信息更加详细、全面、充分和快速,将有助于投资者及时迅速地掌握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重大的关联交易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四)重视独立董事的意见

独立董事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外部董事(outsidedirector)或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当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内部董事与经理人员相勾结形成“内部人控制”而损害其他股东权益,主要职责是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保证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能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公平交易进行。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并于80年代以后在美英等国盛行开来。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几家知名大型公司相继倒闭的事例,说明尽管增加了外部董事的数量和强化了公司外部董事的职责,其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明显缺陷。股东主义至上的公司治理理念与公司治理结构,与股东所承担的实际风险并不相符;股东的自利思想和负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使股东及其股东主导的公司董事会有可能漠视公司其他参与者的利益。科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应有非股东的代表出任公司董事会董事,这样既能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又能保护公司其他投资者利益,确保公司股东和经理人员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制止董事和经理人员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行为。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才应运而生。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历来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导致管理层独揽大权,董事会形同虚设,公司的权力结构严重失衡,关联交易盛行,侵犯中小股东和其他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就关联交易行为发表其独立意见,对打破董事会由“内部人”控制的局面,防范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第5条规定:独立董事除应当具有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上市公司还应当赋予其以下特别职权:重大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独立董事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作为其判断的依据。沪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也规定,上市公司拟与其关联人达成的关联交易总额超过 3 0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5%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就该关联交易对全体股东是否公平、合理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主要假设及考虑因素。无疑,上述规定的出台,对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还刚起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市场尚没有完全建立,人力资源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使得独立董事制度缺乏激励的基础;个人信用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独立董事所作出的决策很容易失去信用保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三分之二的股份不流通并且股权过于集中,使占绝对控股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并没有处在同一个利益平台上,独特的股权结构制约了独立董事发言的机会和权力;专家学者型的独立董事一方面事务缠身,另一方面缺乏现代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独立”意见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等等。

(五)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当大股东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关联交易侵犯了公司和其他非关联股东的利益时,一种有效地维护其权益的办法就是提起股东派生诉讼。所谓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指当公司利益受到损害并进而损害到公司股东和其他参与者利益,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公司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制度。它起源于英美国家,开始只针对公司董事会的不当行为,后来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到所有对公司施加了损害的主体,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监事会和公司外部的人员与机构等。只要公司不愿或怠于向这些施害者提起诉讼,股东都有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权利。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为公司股东尤其是为中小股东主持正义,禁止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大股东及其关联人员滥用公司权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禁止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非关联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是监督上述各方履行诚信义务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只有直接诉讼的规定,还没有股东派生诉讼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当大股东、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财产等侵权事件发生时,现有的法律和诉讼制度对中小股东或非关联投资者的保护是明显滞后的。在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下,关联交易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明显违反法律的,但对非关联投资者显失公正的交易,即使能成功立案,往往也会因为没有适用的条款而使得非关联方难以获得胜诉。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并以此作为加强关联交易监管的又一重要手段。在构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制度时,应充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例如,应充分考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和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特点,如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散户居多、机构投资者大多持有非流通股等,为确保诉讼的代表性,法律可规定原告股东的持股比例应不低于一个特定的比例(如不低于1%);应考虑将控股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一同列人被告行列,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少数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Z].1997.[2]费加航。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状况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7)。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4]胡果威。美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深沪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Z].2002.[6]施天涛。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7]徐经长。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熊江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专业:经济与行政管理 姓名:熊江波

考号:

121012165131

指导教员:

完成时间:二O 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引言‥‥‥‥‥‥‥‥‥‥‥‥‥‥‥‥‥‥‥‥‥‥‥‥‥‥‥‥‥‥‥‥1 1.1国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2 1.2国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3 第二章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2.1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主要形式 4 2.1.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4 2.1.3转嫁费用负担 5 2.1.4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的方式转移利润 5 2.1.5关联信用担保 5 2.2违背的原则 5 2.2.1关联交易的公平性 5 2.2.2关联交易的真实性 5 2.2.3关联交易的必要性 5 2.2.4关联交易的披露重于存在性 6 2.2.5关联交易中的控股股东诚信义务性 6 2.3 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危害 6 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泛滥的原因 7 3.1体制改革导致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关系密切 7 3.2我国现行立法层次低,法律规范体系不和谐 8 3.3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8 第四章规范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政策建议 8 4.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8 4.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9 4.3发展维权中介机构 9 4.4加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与监管 9 4.5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10 4.5.1股东具有监督权 10 4.5.2决议撤销权 10 4.5.3投票反对权 10 4.5.4事后质疑权 10 4.5.5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0 第五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日趋成熟,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也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关联交易普遍存在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本身作为市场交易的一种,其存在无可厚非。但关联交易毕竟是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受利益的驱动,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违背等价交易原则的方式来操纵交易,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情况,使会计信息失真,最终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前景的判断和投资决策,使国家利益、少数股东权益和债权人利益受到侵害。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会计信息影响的背景、目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非公允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治理对策 绪论 1.1 引言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能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在披露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中,2007 年为止有1584 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有982 家,所占比重达62%,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母公司之间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控股母公司还存在很强的依赖性。虽然关联交易与其它市场交易一样,在企业中都会通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和报告等环节处理,最终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但是关联交易中的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违背等价交易原则的方式来操纵交易,对企业的当期经营成果、财务情况产生影响,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掩盖投资风险,最终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前景的判断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达到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我国自证券法出台以来,在防止大股东侵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违规操作的上市公司做了相应的处罚,监管力度有所增强。但中小投资者的实际利益却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必须看到某些上市公司为关联方提供资金、违规担保以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联交易问题仍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消除阻碍证券市场发展的障碍,营造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获得健康、快速发展的环境,证监会必须加强监管,强化惩戒机制、坚决打击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使上市公司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计目标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最早由美国开始研究,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叫法因国而异,美国和我国使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加拿大使用“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使用“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英国使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自从有会计信息以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一直存在着,所以说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由于各国普遍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因而会计信息失真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国内外诸如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仍然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会计的诚信与公司的治理问题历史地摆在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面前,要求不断改进财务会计与对外报告以及加强管理控制。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市场的秩序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因而为了使资本市场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因关联交易广泛存在而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力求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客观有效,但是由于关联交易普遍存在并具有与一般商业交易不同的特殊性,因而对于监管机构而言证券市场的监管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监管的客体,应当基于自己公司的长远利益考虑,切实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

1.2 国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美国早期的会计文献,不同程度地提到会计信息质量。但是早期文献都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目标联系起来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信息质量与会计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得到了美国会计界的充分认识。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第2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美国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采用了多层次的结构:第一个层次是约束条件。即决策者和成本效益分析。“决策者”说明财务信息应首先具备有利于决策者决策的质量特征。这就将质量特征问题与财务报表目标联系在一起;而“成本效益分析”则是任何一个财务信息提供者或使用者都不得不考虑的约束条件。第二个层次界定了财务信息是否有用的重要性界限。第三个层次突出了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的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构建的是会计信息为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特征的框架。这一框架长期以来成为评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1989年7月发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提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中,它认为质量特征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制约,其限制因素或约束条件为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在不同质量特征之间的权衡等。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信息质量特征具有以下特点:1.是一个包括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和限定因素三方面组成的多层次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比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质量特征层次少,各个质量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质量之间那么紧密。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质量特征中虽然未明确提出决策有用性这一特征。但在其字里行间也包括这一内容,并将其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3.把可理解性与可比性提到与相关性和重要性同等重要的地位,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比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审慎、完整性等质量特征。国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现状 黄伯殷与毛伯林(1981)从会计学的二重性探讨了会计的通用原则和专用原则,王丛泽(1994)从财务会计的目标出发论述会计质量标准的必要性,他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决定于财务会计报告。万晓文(1994)提出,对会计信息总的要求是它对控制和决策的有用性。徐驰(1995)专门论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吴联生通过比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由约束条件、基础质量特征、总体质量特征、关键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等各方面构成的体系,提出《会计法》应对会计信息的关键质量特征即可靠性、充分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的做出明确规定2006年2月我国新基本准则发布之后。很多学者认为,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由于其普遍存在并具有与一般商业交易不同的特殊性,因而成为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内部的市场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集团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也可以帮助实现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进入新的行业领域以及获取专项资产等;但另一方面,与非关联交易完全不同的是,由于交易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关联交易为规避税负、转移利润、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转嫁投资风险,提供了合法外衣下的交易途径,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报表,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统计2001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总规模为1 535.47亿元,交易次数为9 996次;到2006年其规模已达到54 233.44亿元,为2001年规模的35倍,交易次数为24 139次,与2001年相比翻了一番。而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数目也是逐年递增,2001年为995家,而2006年为1 331家;同时发生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比例亦呈稳步增长的趋势,2004年以前所占比例在80%左右,而从2004年起开始上升到90%以上,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关联交易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且其交易频率和规模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2.1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主要形式 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十分严格,当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不良的时候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它们往往采取从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办法来虚增利润,粉饰企业报表,人为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信用等级,使投资人高估其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2.1.1关联购销

关联购销是上市公司业务往来中最主要的关联交易形式,由于企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不彻底,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普遍存在同业竞争的现象,上市公司通过无实质内容的交、非公允关联销售方式来操纵会计信息。2.1.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表现方式:(1)上市公司将公司的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出上市公司,以降低财务费用和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2)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转卖给母公司,这些不良资产的价值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毫无价值,但却能卖得很好的价钱,因此在这张的转让过程中,上市公司便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3)母公司将其优质资产低价卖给其所属的上市公司,或者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不等价的置换,从而达到扶植上市公司,保证其融资窗口的目的。

2.1.3转嫁费用负担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改制上市时,一般都将企业的非生产性资产剥离出来,但是股份公司上市后仍需要关联公司提供有关方面的服务,因此上市前各方都会签订有关费用的支付和分摊标准的协议,各项服务收费的具体数额和摊销原则因外界无法准确的判断其是否合理,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弹性。

2.1.4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的方式转移利润

关联企业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在减少一方利润同时确保另一方的收益,从而抬高收益企业的经营业绩。2.1.5关联信用担保

关联信用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或者各关联公司之间相互提供信用担宝 2.2违背的原则

关联交易本身作为市场交易的一种,其存在无可厚非,但我国的关联交易往往违背如下几点原则: 2.2.1关联交易的公平性 目前公司法中“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本多数决”等制度中的内在缺陷已为不公平关联交易发生提供了“通道”,因而,在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中,增强了董事责任,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加大了披露内容和深度,以避免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发生。2.2.2关联交易的真实性

真实的关联交易是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所必需,有真实交易动机,且符合营业常规。虚假的关联交易不仅背离上市公司利益,也常常隐藏着违规、违法等因素。因而,必须判别关联交易的真伪。

2.2.3关联交易的必要性

必要的关联交易多为上市公司存在及发展不可或缺的,比如:综合服务协议、主营业务所赖以依托的购买或租赁协议等等;这类关联交易也是上市公司持续性的关联交易。2.2.4关联交易的披露重于存在性

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存在已不是关注的重点,对关联交易的及时、深入、完全、准确的披露已成为公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只有坚持披露重于存在,才能更有效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2.2.5关联交易中的控股股东诚信义务性

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践中,关联交易多发生在新、旧控股股东与其关联方之间。从公司法理论上讲,虽然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在权利质量上并无不同,只是数量上的差别,但从社会学理论上讲,控股股东的权利在事实上是受社会学的所谓“支配权”的影响,能显示出比普通股东的权利更为优越。控股股东利用这一优越性,与其他股东相比,不仅在比例上享受更多数量上的利益,而且还能享受其他股东不能接近的机会。从公司法理上看,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对控股股东科以诚信义务是西方各国法律保护中小股东的普遍作法。

2.3 我国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危害 非公允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近年还有发展的趋势。这些关联交易的特点是形式不断翻新,目的在于利润操纵,在有些行业表现突出。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直接影响就是是会计信息失真,而其产生的间接影响,从短期看,会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从长期看,则不利于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比如,广电信息(600637)2000将价值6929万元的土地卖给关联公司,收入21926,从中获利15000万元,其下属企业卖得9414万元,溢价7960万元,两笔交易共赚取2296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235.9%,如果剔除这两项利润后,实际亏损13277万元。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泛滥的原因

在国外,关联交易是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制及总分公司制得到广泛运用时出现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关联交易常常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在亚洲的一些家族企业和官营企业中,关联交易则被用作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或掩盖亏损。在我国,由于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只重披露(事实上,这种披露也是不完整的),而对其交易的公允性不作评判,也不予干预,上市公司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情况,并借此恶意操纵利润,以达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各国通过不断在立法上完善关联交易的表决及生效制度,当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关联交易监管体系中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的实质性限制规定以及《证券法》对关联交易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规定使关联交易具有灵活性,并借助程序规则的设计,在程序上最大限度地过滤关联交易的利益冲突因素,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平和公正;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并为关联交易的表决和监管提供条件。这些制度包括股东大会批准制度、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有效的关联交易定价机制。随着“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大量出现,各国逐步认识到除了通过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来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之外,还有必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累积投票权制度和监事制度,以实现对公司董事会的有效约束和激励。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规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目的在于:遏制非公允关联交易,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维护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保护关联交易中债权人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当局对非公允关联交易建立了事后的救济措施,主要包括有股东大会决议的无效、撤销或不存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和法人人格否定制度。通过比较国内外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制度之所以大量且以非公允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如下几点原因:

3.1体制改革导致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关系密切

我国自1990年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由于行政权利和行政机制介入的程度比较深,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转轨不转制的现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原国有改制而成, 导致上市公司与其集团控股公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改制上市的资产往往是企业最优质的部分, 在为上市公司输血后, 大量的不良资产与社会负担都留在了母公司。公司上市后, 人员、财务、资产等方面与其控股公司之间仍没分开,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公司之间在产品销售往来、费用分担等方面存在着相互牵扯的密切关系, 而公司内部监控措施又不健全,这就使得以后大量的关联交易成为可能。

3.2我国现行立法层次低,法律规范体系不和谐 我国《公司法》对关联交易仅有部分原则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并不涵盖关联交易的所有主体,也缺乏可操作性。而我国的《证券法》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制则未作规定,这与《证券法》作为规范证券市场根本大法的地位是不相符的。作为规范上市公司的基本法律《公司法》、《证券法》均未对此形成统领的地位。而对关联交易的规制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财政部和证监会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沪深两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从法的渊源看,这些法的层次低,法律效力也低,无法有效规制不公平关联交易。而从财政部、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的这些具体的规范来看,在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又多有冲突之处。

3.3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上市公司有关人员的责任追究,除了少数适用刑法以外,大多数都停留仅仅处在行政处罚领域,对于涉及金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关联交易,缺乏将行政、刑事、民事责任有机结合的全面的责任体系。尤其是关于民事追责制度,更是责任追究制度上的一个薄弱环节。第四章规范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要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有必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权中介机构、加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和健全股东民事诉讼制度。4.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监事会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有效监管的作用,这种缺少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容易产生非公允关联交易。因此,必须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方式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配置。通过分散的股权结构的方式能对控股股东产生有效制约,减少大股东为谋取私利侵害公司其他中小股东的行为,从而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从而使股东实现利益最大化。4.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已经较为完善,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是因为相关法律在具体实施中不能严格执行。为规范关联交易,需要建立一套有效地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包括控制大股东在董事会中的人数;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小股东代表和公司职工代表出任监事的比例;在对关联交易进行决议时,严格执行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及时披露关联交易事项信息等等。4.3发展维权中介机构

维权中介机构能够充分提高维权效率。台湾地区于1984年成立了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1998年3月,基金会设立投资人服务与保护中心,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并解决投资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纠纷。投资人服务与保护中心由法律、会计专业人士组成,主要职责是提供法令咨询服务,受理纠纷的申诉、调处与诉讼,办理归入权案件。台湾基金会负责协助投资者对公司董事的渎职行为提起诉讼。这个基金会属于非政府组织,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模式。基金会启动基金可以来自政府、交易所及业界赠款,后续资金来自市场交易费的一小部份。基金会可以在所有上市公司都买一股,这样就可以对违法的董事或控股股东提出诉讼。协会在监测市场和提出诉讼方面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合作。4.4加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与监管

现行关联交易会计准则将关联交易划分为三大披露等级,但划分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使得上市公司很难把握,易被操纵。可以参考国外准则中的定性或定量原则,细化披露标准。对关联交易的定价方面,我国准则虽然要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政策,但由于实际工作中转移定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准则中并未明确何种情况下适用何种定价方法,使得定价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选择余地都太大。因此,在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和监管,完善事前相关的交易准则和规定,变事后的监管为事前的引导。4.5 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小股东维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4.5.1股东具有监督权

中小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对董事、监事和高管提出质询,要求其对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作出说明,并可以要求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决策依据、定价准则等作出说明。4.5.2决议撤销权

由于股东会实行资本多数决定制度,小股东往往难以通过表决方式对抗大股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大股东往往用其优势地位任意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对此,《公司法》赋予小股东请求撤销程序违法或者实体违法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的权利: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4.5.3投票反对权

对于须由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关联交易事项,中小股东在认为交易价格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投反对票。

4.5.4事后质疑权

对于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中小股东可以向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更多的股东或有兴趣的人关心这项事情,去监督大股东的作法。

4.5.5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如果中小股东认为或有证据表明关联交易已经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作为非公允关联交易事后救济手段,该制度能够遏制侵权行为,增大侵权成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证券行业司法救济渠道不畅通,虽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证监会、学术界及媒体都很关注,也都做了很多努力,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此外,侵权行为往往是关联方滥用资金多数表决原则做出的,虽然上市公司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中同样是受害者,但是当公司利益与控股股东利益发生冲突时,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控股股东利益,充当其代言人,疏于采取行动或提起诉讼。针对这种情况,应建立股东派生诉讼机制,制定证券侵权民事赔偿司法解释,积极指导自律监管机构和经营机构建立投诉处理平台,引导和建立诉讼之外的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公益诉讼制度,以消除不合理的诉讼障碍。

国内外的经验证据表明会计信息的确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证监会作为证券监管部门在充分意识到目前我国证券行业法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过低导致的不规范行为突出的现状,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在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场诚信水平、培育健康的市场文化、强化惩戒机制、坚决打击非公允关联交易等方面做出努力,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当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第五章结论

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并一直令会计界头痛的问题,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会计信息失真。目前,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也不断增多,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监管的客体,应当基于自己公司的长远利益考虑,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充分、及时披露合理的关联交易;证券监管部门会计信息监管的主体也应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场诚信水平、培育健康的市场文化、强化惩戒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以保证证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予华,李明辉2003:《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葛家澍,裘宗舜,2004:《会计信息丛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3]吴联生,2005:《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4]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2005:《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大连出版社。[5]袁小勇,2006:《虚假财务报告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6]田翠香,2007《中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7]刘辉,谭炎2008:《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分析与审计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王铁林,2010:《信息经济学视角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9] 佚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研究》《经济学家》http://bbs.jjxj.org/thread-1133905-1-1.html 2012-3-18 [10] 中国证监会,2001《维权:成熟市场怎么做》, 《中国证券报》3月15号3版 [11] 叶永辉,许海峰,2009《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企业家天地》2 月中旬刊P11 [12] 罗忠洲,2010《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研究》,《上海证券报》10月11号4版 [13] 刘仲文《国外研究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历史演进》《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02期P80-84 [14] Robert,M.Bushman,Abbie J.Smith,“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V01.12,Nos.1—3,2001. [15] Sloan,R.,“Do stock prices fully reflect information in ac— cruals and cash flows about future earnings?”The Accountingreview,vol.71.pp.305-318,2002 [16] Sundaresh Ramnath,“Investor and Analyst Reactions to Earnings Announcements of Related Firms: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V01.40,No.5,2002. 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回眸过去,一路走来,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实在是这些简单的文字所不能表达和承载的。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杜永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搜集到问题的研究,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老师热情的帮助和耐心的教导,同时导师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气质、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我受用终身。此外,我要感谢那些图书馆的老师,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她们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我的论文写作内容能够充实、饱满。我也格外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与启发,特别是在我一筹莫展时帮我拓宽思路,走出困境;同时也祝你们事业有成!最后,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再一次向那些在我写毕业论文期间给予过帮助的人,是你们的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谢谢你们!

第五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讨

摘要:在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本质上来讲对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的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由此导致许多上市公司之间利用关联交易来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并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本文首先探讨关联方交易的正负面的作用机理,接着深入分析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规范,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上市公司;作用机理;披露问题;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简称为关联交易,主要指关联方之间发生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相关事项,且不管其是否收入价款。这从理论上来看是属于中性经济范畴,也就是说它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也不是内幕交易。它的经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将集团内部的市场资源充分利用,将交易成本相应的降低,提高公司资本的营运能力和营运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上市公司在与集团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时很容易成为调节利润、避税甚至个别部门个人谋利的手段。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关联交易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不仅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关联方交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使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但如果用不好,就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这将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一、关联交易的作用机理分析

(1)关联方交易的正面作用

1、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中认为交易费用是进行交易的双方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得双方的交易能够在正常理想的状态下进行而多付的成本,这其中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交易的谈判、合作监督等等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成本,再由于外部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又进一步的增加了交易的费用。由于关联方交易通常是在两个比较了解的企业间进行的,双方已经比较信任,因此之间的交易过程能够比较有效的进行,之间的交易成本等等能够有效的降低。使企业间的合作达到最优。

2、有利于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公司的营运效率,获取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在企业集团的内部,各个企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纽带,在日常可以通过关联交易来实现集团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单个企业难以实现的目标,为企业带来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

3、有利于转移经营风险,避开竞争以及竞争可能带来的损失。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中是效益与风险并存的,任何因素比如环境、价格、市场等等都可能成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为了尽可能的将这些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避免掉,关联方的各个主体之间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来将风险转移。

(2)关联交易负面影响

关联方交易如果偏离市场中公平交易的原则,就很有可能成为侵害广大投资者以及其他有关利益方以达到其特殊目的的手段。

1、关联交易使上市公司失去“自主”能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竞争过程的独立自主,在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当中,引入市场机制也是必要的。然而在目前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企业过多的依靠关联方,这样就使得上市的企业竞争力不足,慢慢的失去竞争的意识。关联交易可以加强上市公司和关联方之间的联系,但关联方平时的经营情况可能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盈利起到很大的影响,使得上市公司难以独立发展,难以在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2、造成资源不良配置。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的判断和决策。如果有许多不正常的关联方交易,那么资源就会在关联方之间进行不正常的转移,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都是不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无法正常的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就会引发社会资源不能正确的配置,更甚者则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业绩本来不错的企业可能因为相对的不好而失去投资者。

3、容易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如果关联交易不能正常合法进行,那么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便是企业的中小股东,控股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损害中小股东的行为。

4、造成国家的税收流失。关联方企业的各方假如所在的地区、行业、所有制形式不同的公司,那么他们使用的税法和享受的一些税收优惠就不一样,那么关联方之间就很有可能把一些利润转移到税收负担比较小的企业上,这样就变相的导致了国家税收的流失。

5、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配合不法机构二级市场炒作的重要工具。由于我们国家证券市场发展比较晚,在监管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需要慢慢改进的地方,一些法律上监管的漏洞就容易被一些不法机构利用来获取利益。在二级市场上,他们可能故意给投资者营造一些好的预期,配合着不法机构顺利完成“出货”,特别在我国二级市场经常有上市公司和关联方各种形式的重组,给外界造成一种假象利好。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

(1)体制转轨因素

我国现在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最早的国企改制成的,原来的国有企业把它的好的资产单独剥离出来上市,原有企业成为母公司,这样的话,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就必然有着关联性,他们之间的交易很多时候都不是公允的。这是当初企业转制时留下的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必然存在的,因此说体制转轨因素是影响关联交易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2)证券制度因素

我国的证券市场制度在刚开始时是审批制,证券的相关管理部门为了促进相关政策实施,把股票的发行规模分割给了各个政府部门,接着地方的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的企业去上市而进行人为的操作,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本比较小,造成企业为了上市选择“主体上市、原有企业作为母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又必然造成上市公司与原有企业之间存在关联,使上市公司对母公司产生很大的依赖,因此上市公司为了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的经营不得不与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

(3)法律监管因素

在现阶段,我国对关联交易监管的法律主要是集中在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准则以及有关行业的相关规定等,通过分析这一些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来相关的监督的法律地位不是很高,很难对关联交易的双方以及不法机构构成震慑,与此同时,一些监管规范也仅仅是规定关联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其违反规定怎么处罚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的监管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三、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对策

要防止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就应完善对关联方交易披露的规范。具体可从法律法规、关联交易产生根源、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以及公司的内部控制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完善关联方交易的对策。

(1)完善关联方交易披露的法律法规制度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方面,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可以做出以下一些改进①披露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方交易对各企业的当期业绩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关联方交易过程中,其各种业务往来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当对这些影响予以披露,给投资者提供全面有效的会计信息。②制定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及定价方法。定价政策是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中的关键部分,是投资者判断关联交易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重要基本依据,应当在准则中规定定价政策的披露规定,保证投资者对于定价政策的知情权。

(2)减少关联企业关系

企业在进行改组上市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规范消除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天然的关联关系,使得上市公司能够独立自主,不再受母公司的控制而难以独立。

(3)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

重大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是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业绩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由于其对企业相关股东的权益可能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其审计和监督力度,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职能作用。

(4)加强对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

加强对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也是规范关联方交易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证监会监管与交易所监管之间,总体上应坚持两者并重的原则。

1、加强证监会对关联方交易披露的监管。首先,证监会可以制订一系列关于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有关的内容准则等,强调其披露的信息易于投资者理解。其次,加大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的监督,可以考虑建立一些专门的针对此的监督制度部门,专查违规的关联方交易。

2、进一步发挥交易所对关联方交易披露的监督作用。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法客观上以及赋予了交易所监管权、规则制定权等权利,但由于其权利有限,对一些违规的关联方顶多只能进行公开披露谴责,与巨大的利益相对比,处罚显得太清,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加大交易所的权利,给予其加大处罚的权利,才能更好的进行监管。

(5)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是财务得到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强上市公司监事的财务监察权,督促上市公司聘任独立的第三方监事,同时加强财务专业人员的数量,设置独立董事制度。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关系进行内幕交易,应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如在董事会中设置中小股东代表,监督大股东企业行为;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此外,要全方位进行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相碰撞时,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能使道德发挥效能。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进行诚信教育,同时,使市场各参与者都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风范,才能使制度、规范得以落到实处,才能防范不规范的关联交易行为发生。

四、结束语

关联方交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关联方交易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好方法;另一方面,关联方交易如果不能被正当的使用,则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其披露问题进行严格规范,促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加重要贡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关联方交易方面的准则,然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使关联方交易真正发挥其公允的一面,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耿.国外规制关联交易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7(16).[2]郑文华.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策略[J].商业会计,2008(2).[3]钟亚华.关联方交易的审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6).[4]王华.财务会计研究前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223-227.[5]管强.关联交易内幕[M].中华工业联合出版社,2003.[6]李明辉.试论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王文昊.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3,(9).[8]王爽.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J].财经界,2012,(12).[9]胡瑾.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范分析[J].现代商业,2012,(11).[10]公新华.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2,(5).[11]杨梦梅.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J].西江月,2012,(15).[12]付立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存在的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3,(6).

下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精)(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范化体制建设探讨

    摘 要: 关联交易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其在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且较为普遍,其虽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存在非市场化交易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对当前常见的关联交易的经济现象作......

    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关联交易行为不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

    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XXXX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二○一一年六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维护公司及股东、债权人......

    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关联交易,保证公司与各关联人所发生的关联交易的合法性、公允性、合理性;为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通过必要的关联交易准则顺利地......

    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关联交易,保证公司与各关联人所发生的关联交易的合法性、公允性、合理性;为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通过必要的关联交易准则顺利地......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范文)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保护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

    知名央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规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关联交易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分析

    摘要: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延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制约了重塑诚信市场的努力。要从明确定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