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灾减灾试卷及答案(二)赵世发
防灾减灾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是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确定致灾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基础上,根据降水实时监测、预报,确定(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面向各级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开展的气象预警服务。
2.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工作应遵循(需求牵引)、开放集约,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3.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有:(中小河流)水利水文资料、(山洪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地理信息数据、经济社会与灾情资料等信息,制定数据格式规范,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
4.气象风险等级按四级划分,即Ⅳ级(有一定风险)、Ⅲ级(风险较高)、Ⅱ级(风险高)、Ⅰ级(风险很高)。
5.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分为(四)级。
6.县级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主要业务是开展本辖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现场气象服务、灾害风险普查、(灾情调查)、风险预警业务检验。
7.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主要时段为(5—9月)。在其他时段内,可根据服务需要,适时开展此项业务。
8.县级订正制作本辖区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以实况监测及(1h)、(3h)、6h预报为主。
区(点)。
16.山洪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4个等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17..中小河流为流域面积小于(3000km)的河流。
18.(山洪)是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
19.山丘区小流域的流域面积原则上小于(200km),对于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面积可(适当放宽)。
20.山洪灾害隐患点选取方法:按照流域水系地图,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沿主河道选择人口超过(50人)且(可能)发生淹没灾害的村(镇)作为隐患点。
21.面雨量:整个区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能较客观地反映整个区域的降水情况。
22.(降雨)是造成中小河流洪水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激发条件。在一个流域内,(降雨量)(或面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和强度时,该流域可能发生洪水灾害,造成淹没农田、房屋、冲毁桥梁等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常把这一量值及强度称为该流域的致灾临界(面)雨量、雨强。
2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是指等台风、3.中小河流洪水水位分为三个等级:(三级)、(二级)、(一级)(ACD)
A.警戒水位 B.防洪高水位 C.保证水位 D.漫坝时水位 4.《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起施行。(D)
A.97,2010年5月1日 B.98,2010年5月1日 C.97,2010年4月1日 D.98,2010年4月1日 5.水库上游一定时效的降雨量使水库水位达 的面雨量称之为三级洪水临界面雨量(A)
A.设计洪水位时B.校核洪水位时C.防洪高水位时D.漫坝水位时
6.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的原则。(ABCD)A.以人为本 B.科学防御 C.部门联动 D.社会参与 7.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臵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 共同颁发。(BC)
A.国务院无线电管理局 B.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 C.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2.在雷电防护装臵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 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C)
A.3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上
13.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臵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ABCDE)
A.有法人资格;
B.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C.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D.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E.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14.“农作物成灾面积”指因灾减产 的农作物播种面积。(A)A.减产3成(含3成)以上 B.减产5成(含5成)以上
C.减产1成(含1成)以上 D.减产8成(含8成)以上
立方米的水库损毁数量。(×)
9.在选择山洪灾害隐患点的时候,除在主河道上选择相应的应还点之外,支流发生淹没情况的也必须选择隐患点,但仅选择一个靠近主河道的隐患点就可以了。(√)
10.山洪灾害隐患点一般选为已受或可能受山洪影响的人口居住地。将调查位臵选在村庄附近,上游或下游比较顺直的河段或具有控制性的河流出山口处(也就是主河道)的村庄附近。在每一调查点应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调查资料,以相互印证,保证调查有一定的精度。(√)
11.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12.气象灾情上报内容包括气象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气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等16类共96项。(√)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但不可越级上报。(×)14.当发生大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15.山洪灾害隐患点选取的间隔适当拉开,在人口密集的村选一个;若村落相距较远,中间有过明显的桥梁冲毁、公路淹没、良田冲毁等灾害事件发生,也应选作一个隐患点。(√)
第二篇:防灾减灾试卷答案
防灾减灾笔试试卷答案
(80个空)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4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臵)工作。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202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十一五”期间降低(5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以上。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内涝、干旱缺水、高温、(霾)等灾害日益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以及其它导致人居气象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7(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每年平均有(7)个热带气旋(含台风)登陆我国,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主要任务: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能力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规划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钟到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11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充实气象灾害防御队伍,有效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以(政府)主导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13 加快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体系,构建满足业务需求的气象卫星遥感应用体系,满足我国的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气候监测与预测、生态环境与大范围自然灾害监测、灾害防御以及(军事)应用等业务服务的需要。14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要及时通知相关地方和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公告)。信息报告,有关部门按职责收集和提供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损失以及防御等情况,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向上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信息,要向国务院报告。
18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20 国务院应急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分析研判、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应急终止或解除,气象灾害得到有效处臵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气象部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或部门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终止)响应。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终止响应须经国务院同意。
22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与解释。多种灾害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各自预警级别(分别)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24 台风是指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系统,其带来的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常引发洪涝、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灾害。25 暴雨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5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会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26 暴雪一般指24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或12小时内累积降水量达(6)毫米或以上的固态降水(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其带来的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大风是指平均风力大于(6)级、阵风风力大于7级的风 沙尘暴是指地面尘沙吹起造成(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低温是指气温较常年异常偏低的天气现象。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现象;(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天气现象。冰雹是指由(冰晶)组成的固态降水;霜冻是指(地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导致植物损伤的灾害;冰冻是指雨、雪、(雾)在物体上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 31 大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使能见度显著降低的天气现象。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部分
四级气象业务单位均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国家级和省级业务单位针对区域和本省主要农事活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级业务单位针对当地(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主要农事活动的需求,细化、释用并订正、补充上级业务单位指导产品。
在气候背景预测基础上,逐步发展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类农业年景预报(农业整体形势、粮食产量形势、单项作物年景),用于决策服务。
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研发主要有:(1)农用天气预报技术研发(2)作物(产量、特色)农产品产量品质与物候期预报技术研发(3)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技术研发(4)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技术研发(5)牧区牧草产量和载畜量预报技术研发
现代农业气象,着力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与预警。开展不同时效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预测预报
36强化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意识,增强决策农业气象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
到2015年,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38 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强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39 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及具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某一层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发生范围在该层级所辖(3)个行政区域以上,或发生范围虽不足(3)个下一级行政区,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气象灾害。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部分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六个有”: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规定。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部分
44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45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全面掌握乡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防灾减灾资源、对乡镇影响较大的若干种气象灾害的隐患、绘制(乡镇气象灾害风险图)。46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发放给防御(责任)人和信息员,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给乡镇(居民)。47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
气发„2010‟93号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部分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
建成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每个乡镇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50建成农村自动雨量监测网,在暴雨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村建设1套2要素以上自动气象站,实现对可能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暴雨的自动监测和报警。
气发„2011‟57号文-国办发33号部分
县级要建立气象部门和乡镇、行政村、中小学校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要建立通知到村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建立和完善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县级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备注:
第三篇:姜世林、幼儿园防灾减灾活动总结
幼儿园“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
根据毕节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毕节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毕减办发〔2012〕2号)文件精神,认真按照《毕节市教育系统“防灾减灾日 ”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园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如下: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把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作为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园建立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准备工作。组 长:姜世林
副组员:王 敏 马凤梅
明确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国家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为载体,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促进全园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活动时间:5月10日—11日 活动安排
(一)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时间:5月10日
内容:我园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5月10日下午2点,全园师生在各班教室召开,涉及内容有:
一、幼儿安全常识—防震安全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二、幼儿安全常识—消防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我们的幼儿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防火应注意什么?
预防火灾的措施很多,青少年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玩火。有的幼儿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灾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电器不当引起,幼儿要注意:
1、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6、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在学校里也有防火安全问题,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不随意焚烧废纸等。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外出活动如何防火?
外出活动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防火方面要做到:
1、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应确实熄灭火种。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人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5、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总之,乡中心幼儿园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对我园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查找不足,并将防灾减灾活动纳入到我园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金沙县太平乡幼儿园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第四篇:防灾减灾概论部分答案
防灾减灾概论考试大纲
(有些我也没听清,这只是个大概)二.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1.什么叫震源深度?什么叫浅源地震?(19)答: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60km以内浅源
60-300km中源 300km以外深源
2.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是什么?(21)答:震级M=0.58震中烈度I+1.5 3.如何使用平均震害指数评估震害?(24)
4.地震的直接灾害与次生灾害有哪些?(43-53)答:直接:1地表破坏(1)地面的断裂错动和地裂缝(2)喷砂,冒水(3)局部土地塌落(4)滑坡,塌方2结构物和设施的破坏(1)建筑物的破坏(2)公路,铁路及桥梁的破坏(3)构筑物(4)地下结构(5)码头及河岸提防
次生:(1)火灾(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3)地震海啸 5.(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有哪些?(54-55)答:三个方面:1,震前监测预报和提防这是制定各种对策的基础;2震时和震后早期的应急抢险救灾;3震后的救灾和恢复。
6.抗震设计的设防目标是什么?(56)答: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如何进行建筑抗震概念设计?(58)答:1,场地的选择2,地基和基础3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置4抗震结构体系5结构构件及连接6非结构构件7材料与施工
8.结构的减震控制与基础隔震的基本原理(结构隔震与耗能减震)(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63-68)
四.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
1.地震灾害按照地质变化速度可分为 答: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2.滑坡的分类(120-)答:按滑动力学性质:1推移式滑坡2牵引式滑坡3平移式滑坡4混合式滑坡
按滑坡主要物质成分:1堆积层滑坡2黄土滑坡3粘土滑坡4岩层滑坡 按滑动面土层分布情况:1均匀土滑坡2顺层滑坡3切层滑坡
按体积分类:1小型滑坡体积<3万立方米2中型滑坡 体积3-50万立方米3大型滑坡体积50-300万立方米4特大型滑坡体积>300万立方米 按滑坡体厚度:1浅层滑坡厚度小于6米2中层滑坡厚度6-20米3厚层滑坡厚度20-50米4巨厚层滑坡厚度大于50米 3.造成滑坡的外部条件是什么?(124)答:内部:1边坡的岩土的性质2岩土的结构构造及产状3边坡外形
外部:1水的作用2外部扰动3人为因素 4.泥石流及其防治(-144)答:泥石流治理措施:1治水工程2跨越工程3穿过工程4防护工程5排导工
程 6拦挡工程 五.风灾害和防风减灾对策 1.风对桥梁结构的破坏(175)2.风对结构的作用(175 答:作用特点;1作用于建筑物上的风包含有平均风和脉动风,其中脉动风产生结构顺风向振动,这种形式的振动在一班公车结构中都要考虑 2风对建筑物的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3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4风力作用建筑物上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立面内收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5相对于地震,风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长达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
作用结果:1使结构物或结构构件受到过大的风力或不稳定2风力使结构开裂或留下较大的残余变形,对高耸结构还存在被风吹倒或吹坏的实例3使结构物或结构构件产生过大的扰度或变形,引起外墙外装修材料的损坏4由反复的风振动作用,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疲劳损坏5气动弹性的不稳定,致使结构物在风运动中产生加剧的的气动力6由于过大振动,使建筑物的居住者或有关人员产生不舒适感
3.被动控制与阻尼器(181)
4.如何计算风载荷标准值(基本风压的确定、风载体型系数)(184)5.风与地震的重现期与超越概率(185)6.横风向风振(桥、规则结构)(187)六.火灾与防灾减灾对策 1.什么是火灾?(195)
答:凡是具备燃烧条件的提防,如果用火不当或者由于某种事故或其他因素造成了火焰不受限制的向外扩展,就形成了火灾 2.火灾产生的条件(204)
答: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无焰燃烧只需前面三个条件。3.火灾分为哪几阶段(209)
答:1初期增长阶段 2全盛阶段3衰退阶段 4.材料的耐火性能及指标(218)
答:1材料的燃烧性能2材料的导热性3材料的隔热性能4在高温下的物理力学性能5材料的发烟性能6材料的毒性性能 5.火灾对结构有什么损伤(222)
答:1在高温下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造成截面破坏或变形较大而失效,倒塌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虽有混凝土的保护,但在高温下其强度依然有所降低,以致在初应力下屈服而引起截面破坏;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构件内温度梯度的存在,造成构件开裂,弯曲变形;构件热膨胀,能使相邻构件产生过大位移。6.建筑的耐火等级(227)7.建筑防火注意事项(229)
答: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划分建筑物内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3确定各结构构件的耐火度4设计避难通道,计算避难出口5建立防,排烟系统6设立火灾自动报警,广播和疏散诱导系统7消火栓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8材料内部装修设计防火 七.爆炸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1.爆炸的类型(物理、化学)(283)
答:物理爆炸;凡事爆炸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而化学成分没有改变的
化学爆炸:凡是爆炸物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1炸药爆炸2可燃气体爆炸3粉尘爆炸
核爆炸;凡事由于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 2.爆炸对结构的作用(293)
答:1直接破坏作用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爆炸引起的火灾
第五篇:县二00九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县二00九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发布时间:2009-06-15 点击:53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admin 本文所属专题:※工作方案
标签:地质灾害
方案
地质
防灾
灾害--
一、2007年地质灾害简况
(一)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1.降雨因素
2007年全年降水量为2210.9毫米,比上年多624毫米,比历年多73.2毫米。主汛期(6-8月)降雨量为1254.6毫米,属正常偏多。
2.地震因素
2007年共发生1.0级以上地震45次,其中、1.0—1.9级发生22次,2.0—2.9级发生18次,3.0—3.9级发生5次,最大震级为3.6级。与2006年相比,小震活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地质灾害概况
2007年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51次,死亡1人,伤2人,倒塌房屋540间,损坏518间,压死大牲畜12头,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口949人,部份耕地和其它设施也有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3613.6万元。
二、2008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2008年降雨趋势预测
预测2008年全年总降雨量2380毫米,比2007年多170毫米,比历年多270毫米,正常略偏多。1-5月雨量不足300毫米;汛期5-10月雨量达2130毫米;6-9月为主汛期,雨量达1825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7%,其中7-8月雨量最高,达1050毫米,接近全年降雨量的一半。
(二)地震—地质灾害链预测
预测2008年境内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受周边地震的影响,部分区域有地震—地质灾害链的趋势。
(三)2008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2008年地质灾害频度及危害程度仍保持较高水平,与2007年持平,高发期为5-10月份。灾害主要分布在龙江流域迎风面的龙山、龙江,缓冲带的龙新、象达,怒江峡谷沿线的镇安、腊勐、碧寨、平达沿江三个村、木城等地。灾害类型:以自然产生的中小型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为主,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公路建设、采矿、重点工程及切坡建房等)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灾害。
(四)预测的主要依据
1.依据龙陵县气象局提供资料, 预测2008年全年总降雨量2380毫米,预测主汛期为6-9月份,雨量达1825毫米,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依据龙陵县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如周边地区发生地震,我县部份区域有地震—地质灾害链的趋势。
3.依据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已完成的2008年重点地质灾害点调查。
(五)重点危险区预测
1.各乡镇重点危险区预测
龙山镇:大坪子—杨梅山、河头街东面、芒麦村芒蚌下组、芒麦村芒旦组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镇安镇:户帕村大寨子、岭干村白虎山、镇保村石龙
洼、邦迈村阳广寨、大水沟村大田寨、勐梅河流域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龙江乡:龙江养喜寨、赧等村新寨子、邦明全麻山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腊勐乡:大垭口、新和村白追林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龙新乡:荆竹坪韩家社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象达乡:邦工村杨家寨、邦工村邦工寨子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平达乡:安庆村下陆根、章赛村吴家寨、高家寨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碧寨乡:碧寨村城墙山、天宁麦地洼、狮子山滩山等地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木城乡:木城乡弓背山滑坡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2.矿山地质灾害预测
勐糯铅锌矿、龙新白石头山硅石矿、大坝煤矿、金星山铁矿、八0八铁矿、杨梅山采石场等矿山有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可能。
3.公路地质灾害预测
320国道龙陵过境段、龙镇桥—木城等养公路、腊勐—碧寨公路、红旗桥—勐糯公路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4.重点工程地质灾害预测
保龙高速公路工程、保腾高速公路工程、苏帕河流域梯级电站工程、腊寨电站工程、等壳电站工程、公养河流域梯级电站工程、勐梅河电站及其它建设工程有发生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
三、2007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思路及对策
(一)防灾减灾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地质环境管理,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工作原则:以历史性地质灾害点和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兼顾其它类型的地质灾害,开展调查、监测和防治工作。
3.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搬迁、避让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
4.工作的重点: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系统,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社会化进程。
5.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
(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保山市人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成立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各自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二是要健全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机制,县、乡两级成立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强化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应急调查处理、灾情速报(含零报告)、灾害事故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三是各级国土资源、民政、环保、建设、旅游、水利、交通、安监、卫生、气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加强宣传培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化。一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保山市人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法制意识。二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万村、进校园、进厂矿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和厂矿工人对地质灾害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测、自报、自防及自救能力,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参与监测预防,让防灾减灾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
3.加强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2008年群测群防系统建设主要任务,是推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社会化。一是在原有县、乡、村、社四级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加于完善,成立2008县、乡、村三级监测站。二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监测负责人和监测人员,形成畅通稳定的监测、预报网络。三是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到监测人员、村民和工程施工人员手中,做到不留死角。四是要严格要求厂矿企业、重点在建工程建设单位建立和落实人为地质灾害监测、防范制度,开展内部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避让和防范措施,积极做好各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坚持汛期巡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安监、旅游等部门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要把排查出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网络,加强监测,提高成功预报率。
5.强化签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我县今年继续推行层层签定责任书制度并长期化。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根据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签定的责任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乡(镇)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由乡(镇)人民政府同各村委会、办事处及有关部门签定。
6、加强对人为地质灾害的监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辖区内重点厂矿、电站、重点旅游区、重点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领导。一是督促相关企业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及应急机构,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安排专人监测并纳入乡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管理。二是督促编制本企业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三是由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签定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
7. 加强部门合作。国土、气象、广电等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分工合作,继续共同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改进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模式,不断提高预测预报精度及实效,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地质灾害气象信息,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附件:1.2008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08年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应急分队名单
3.地质灾害预报中心站名单
附件1
龙陵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赵国志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姚茂林
县政府办
杨坤梅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杨德柱
县民政局局长
王家文
县教育局局长
赵燕梓
县卫生局局长
赵德洲
县水务局局长
何恩发
县交通局局长
马德仁
县气象局局长
范必松
县地震局局长
陈
旭
县旅游局局长
旦荣金
县财政局局长
杨新奇
县城乡建设局局长
胡正礼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杨新华
县经贸局局长
番玉福
县计划发展局局长
黎学兵
县人武部部长
雷兴国
县公安局副局长
杨顺平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李
永
龙山镇人民政府镇长
闫双芹
龙江乡人民政府乡长
杨太能
镇安镇人民政府镇长
叶
芳
腊勐乡人民政府乡长
刘
陟
龙新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相国
象达乡人民政府乡长
廖书发
平达乡人民政府乡长
毕红松
碧寨乡人民政府乡长
曹石林
木城乡人民政府乡长
李家法
勐糯镇人民政府镇长
龙陵县2008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杨坤梅兼任办公室主任,杨顺平兼任副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日常管理工作。
附件2:
2008年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应急分队名单
指
挥
长:赵国志
县政府副县长
副 指 挥 长:姚茂林 县政府办副主任灾害所在地乡镇长
成员:杨坤梅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杨德柱
县民政局局长
赵燕梓
县卫生局局长
赵德洲
县水务局局长
何恩发
县交通局局长
马德仁
县气象局局长
陈
旭
县旅游局局长
旦荣金
县财政局局长
杨新奇
县城乡建设局局长
胡正礼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杨新华
县经贸局局长
番玉福
县计划发展局局长
胡
平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龙陵分公
司经理
黎学兵
县武装部部长
雷兴国
县公安局副局长
应急分队名单:
武警驻龙部队、预备役部队
附件3:
龙陵县地质灾害预报中心站名单
站
长:姚茂林
县政府办副主任
副站长:杨顺平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刘安济
县气象局副局长
成员: 马云飞
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科长
姜芹芳
县气象局气象台台长
分享到: 0 本文来自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41/n-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