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时间:2019-05-13 19:3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第一篇: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应该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外实施绿色税收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税收政策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税制改革的一些设想。

关键字:绿色税收

税收优惠

税制改革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极大重视,人们意识到传统的行政管制方式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引入了绿色税收制度。目前,绿色税收在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绿色税收的概念提出

“绿色税收”一词的广泛使用大约在1988年以后,《国际税收辞汇》第二版中对“绿色税收”是这样定义的: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指对投资于防治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的税收减免,或对污染行业和污染物的使用所征收的税。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保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1975年3月3日欧共体理事会又提出,建议公共权利对环境领域进行干预,将环境税列入成本,实行“污染者负担”的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在环境政策中运用经济手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些经济手段中,环境税的运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改革调整现行税制,开征对环境有污染的环境税(废气税、水污染税、固体/液体废物税、噪音税),实行对环境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对环境改善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人们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形象地称为“绿色税收”。

绿色税收(Green Tax),又称环境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性地征收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它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的生态税费,而且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也都应包括在内。

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保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绿色税收旨在提高环境质量,以保护环境为目的,推行绿色生产,实现绿色消费,通过税收制度来控制危害环境行为的各种税收措施或征收的各种税。到目前为止,关于绿色税收的组成问题的讨论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现有的定义至少都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内容:(1)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2)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对汽油征收消费税;(3)在其他税收上采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4)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给予采用加速折扣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二、国外绿色税收的实践经验

(一)国外绿色税收的主要形式

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废气税,如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美国已在上世纪70年代开征了二氧化硫税。第二,水污染税。德国从1981年开征此税。第三,固体废物税,如一次性餐具税、饮料容器税、旧轮胎税、润滑油税等。第四,噪音税。美国对使用洛杉矶等机场的每位旅客和每吨货物征收1美元的治理噪音税,税款用于支付机场周围居民区的隔离费用,日本、荷兰的机场按飞机着陆次数对航空公司征收噪音税。第五,生态税,如森林砍伐税。

(二)绿色税收的优秀实践——丹麦的绿色税制

作为绿色环保运动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丹麦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显著环保目的的税种,尤其是1992年率先实施了二氧化碳税,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实施前所未有的生态税制改革,丹麦初步建立起以能源税制为主,其他税种相配合的绿色税收体系,现环境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0%左右,为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能源税制

能源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矿物燃料和电(罐装液化气、燃料油、煤、电和天然气等),具体包括普通能源税和污染排放税(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

第一,普通能源税。最初适用于石油产品和电,其目的是促进能源节约和刺激以其他能源替代石油,后来开始对煤征收、对天然气征收。能源税的税率一直稳定增长,包括增值税在内的总税负达到消费价格的三分之二。

第二,二氧化碳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现行丹麦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采用了被称为“二氧化碳协议”的补贴计划,即特定企业可以与能源部签署自愿协议,承诺完成一系列协议中明确的能源保护措施,在此情况下,企业可适用较低税率,得到减税。该方案的设计是为了确保不会大幅度削弱丹麦企业的竞争力,强调采用适当的刺激使企业减少能源密集型生产。二氧化碳税的征税对象是使用的能源。虽然该税性质上属污染排放税,但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单纯由燃料中的碳含量决定,因此税基的选择并非实际的排放量,而代之以不同的燃料。如精炼气的税负最低,为每千兆焦耳6丹麦克郎;电的税负最高,为每千兆焦耳28丹麦克郎;其他燃料的税率为每千兆焦耳10丹麦克郎或更低。现行税制根据不同燃料的二氧化碳含量设计不同的税率,使不同能源种类的税负水平大致相当于排放每吨二氧化碳征税100丹麦克郎。

2.其他环保税 垃圾税,垃圾填埋的税负最重,垃圾焚化的税负较轻,而对循环使用则免税。车用燃油税,车用燃油税通过提高燃油价格减少用户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对减少尾气排放、噪音、交通拥堵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自来水税,该税对自来水公司征收,但税负转嫁到消费者,消费者应付水费单上明确标明的应付自来水税金。

此外还有特定零售商品包装税、一次性使用餐具税、氯化溶剂税、杀虫剂税、生长促进剂税、镍镉电池税等。

(三)发达国家的绿色税收成果显著

国外许多国家通过征收绿色税收在环境保护和财政收入两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下图所示,与环境有关的税收不论是对总税收,还是对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显著贡献。百分比数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中与环境有关的税收对总税收的贡献表1086420大兰麦兰国国利兰威国拿尔丹芬法德大荷挪英加爱意美国与环境有关的税收占总税收的百分比与环境有关的税收占国内总值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推进我国绿色税收进程,郭娜 刘强,税务研究,2009/01

上列国家当中,与环境有关的税收包括:其

一、对排放的各种气体与水污染物征税;其

二、对石油、煤、天然气及精炼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燃料)征税;其

三、对有害或有毒废弃物征税;其

四、对产生污染的商品征收各种税。从上表可以看出,绿色税收不仅推动了经济效益的增加,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具有“双赢”的优势。

三、中国绿色税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现行绿色税收的现状

总体上来说,我国现行的税费政策中采取的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对环境污染行为实行排污收费制度。仅对于环境排污收费这项,国家就规定了污水、废气、废渣、噪声四大类、100多项排污收费标准。固体垃圾税还未实施,但已经实施对居民生活垃圾收费的制度。

2.实际上具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如2005年我国对不可再生资源、稀有资源出台了取消出口退税、下调出口税率、提高资源税税额等相关政策;我国也于2009年开始征收燃油税。

3.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分散在其他税种中,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行为,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适用低税率,或者给予免税优惠等这些政策。

(二)中国现行的绿色税收存在的问题

1、针对环境污染的专门税种欠缺。相比于国外相对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我国现行税制中针对环境污染的专门税种很少,对排放到环境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物只是收取排污费,税和费的区别在于税收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更强,对经济主体的约束力更强。

2、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弊端重重。我国现行的排污费征收标准低于污染防治费用,使得环境污染单位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花钱防治污染;同时,排污收费的具体办法要采取不同的标准,加之收费主体、人员、程序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使得征收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通过此渠道筹集的环保资金的使用缺乏预算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考评制度,加之对挪用税款者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资金挪用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相关税种设计时环保因素考虑不够,生态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以资源税为例,在征税范围上,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征收范围过窄,只涵盖了矿藏资源,且单位税额过低,并未限制资源的过度使用;在计税依据上,目前是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从而变相鼓励了过度开采;在税率上,实行无差别税率,使得资源耗费量大而收益多的不规范的小资源开发企业比大的规范的企业造成的资源的浪费和国家税收的损失多。同时,税率的设计缺乏对价格的反应机制,从而违背了税收立法反映资源真正价值、促进资源节约的原始意图。

4、环保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完善。在税收优惠方式上,我国现行税制中包含一些“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但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没有充分利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形式较少;在优惠适用范围上,对环保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优惠不足;优惠税种上,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和一些小税种上,优惠项目较少,且过于零散,不成体系,相互之间难以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尤其在我国,流转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所得税要大得多,这就使得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更加微乎其微;另外,税收优惠对于不同企业采取“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四、中国实行绿色税收的必要性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加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以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都将带来新的资源环境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极其艰巨。

同时,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也会一直承担起一个大国应承担的责任。我国已签署《京都协议书》,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将面临新的压力;“十一五”规划对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也提出明确目标。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实际上已经在环境保护领域成为最前沿国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其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尤为值得重视。而目前我国还缺乏比较完整的能源环境税收体系,亟待加强研究,尽快建立起来,加快建立能源环境税收体系对我国具有突出重要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五、完善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现行税收体系,使绿色税收体系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1.资源税方面,取消原有的资源税优惠政策,将目前的资源税征税范围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增加水资源、森林和草场资源、土地资源的税目,合理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非代替性的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比如,可以借鉴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修订案)将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提高4倍的做法,对其他资源税的实施做出具体的规定。2.流转税方面,增值税要向消费型转变,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提高环境和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加大对容易引起污染的行业和企业的增值税征收力度,比如增设煤炭和污染性产品税目,将煤炭燃料及其他一些污染性产品如含磷洗涤剂、汞镉电池、臭氧损耗物质、一次性餐饮容器、塑料袋、化肥、农药等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3.所得税方面,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上,增加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的税收抵免。实行环保再投资退税以鼓励和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环保投资。

(二)以污染税代替污染费,确定独立的污染税税目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我国应开始对工业污水、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垃圾以及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噪声作为课税对象进行征税,征收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税。随着世界对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视,等待我国的相应条件成熟后,我国应征收二氧化碳税,并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如征收自来水税、特定零售商品包装税、一次性使用餐具税、氯化溶剂税、杀虫剂税、生长促进剂税、镍镉电池税等税种。

(三)完善税收优惠措施,建立鼓励性税收制度

1.在进出口产品方面,对出口的环境保护设施、材料实行低关税率;对国内目前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环境监测和研究仪器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等进口产品,减征进口关税;降低木材及木制品、石油、天然气的进口税率。

2.在企业方面,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对企业购置的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固体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环保设备的投资应允许抵扣其进项税额;对“绿色”广告业务以及纳税人转让清洁工艺技术、污染防治技术、低耗低排放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另外,在传统的减免税和退税之外,还应从其他会计核算项目入手,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如对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防治污染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对环保类企业和一般企业的环保类研究与开发费用可以加倍扣除,以促进该类企业技术设备的进步与技术创新。

4.在税收优惠制度方面应及时取消或调整不利于环保的优惠政策,如取消对能源的不合理补贴,时机成熟时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的优惠待遇等。

(四)合理确定绿色税收的征收水平

一方面,要合理确定税基和税率。以污染税为例,应当根据不同排污行为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制度,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或浓度作为税基,即按照纳税人某种活动所产生污染物的实际数值或估计值来计税,如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以及向环境排放固体污染物的,应当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为税基,采取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来征收,对于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以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为税基,采取超额累进税率的形式来征收。

另一方面,应采取配套措施保持微观经济主体总体税负水平适中,既不至于为“过分”清洁而付出太高的代价儿损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能发挥其调控功能。借鉴丹麦的做法,税率采用过渡期逐年提高的方式,企业来得及应对新的税率,同时选择恰当的时机更换原有的设备进行节能投资。

(五)实行绿色收入的返回制度 出于对企业竞争力的考虑,全部或部分的绿色收入又通过减少其他与企业相关的税收以及使用补贴支持环保的方式返回到企业。丹麦在能源使用承担较高税负的同时,大量的补贴用于能源领域,主要方向包括支持联合热电厂,促进可更新能源(如风能)的利用,促进能源的节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1996年~2000年间,新增税收收入返回企业的补贴主要用于节能投资。从2000年开始,绿色收入主要通过减少与劳动相关的税收的方式返回企业,由于减少对雇主的征税,使劳动力成本得以降低,此外,雇主每年减少需为每个雇员缴纳的劳动市场补充养老金169丹麦克郎。我国应制定自己的绿色收入返回制度,如通过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返回收入。

(六)科学征管,严惩违法

环境保护税应定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其分成比例参考全国性环境治理与地区性环境治理投资比例。在立法方面,中央应制定出台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的评价规则,以及对应于不同环境状况分别设置的差别税率;应将跨区域环境问题的治理纳入自身的管理范围,统一协调相关各地方的责任和利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征税自主权。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环境评价来确定相应的税率,对于污染范围具有区域性特点的环境问题,可根据中央规定制定具体征收办法。同时,要发挥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的监督作用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者惩处一定要严厉,杜绝拒缴税款和挪用环保专项资金的风险远远大于其收益。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适用于我国实际的绿色税收体系,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有效防治污染,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参考文献

1.试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构建,颜明璐,税务研究,2008/03 2.丹麦“绿色税收”探析,高萍,税务研究,2005/04 3.瑞典税收制度及借鉴,杨来发,涉外税务,2007/11 4.绿色税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吴艳芳,税务研究,2006/10 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设计,邓子基 韩瑜,税务研究,2008/03 6.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张爱珠,税务研究,2006/07 7.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推进我国绿色税收进程,郭娜 刘强,税务研究,2009/01 8.建立绿色税制的几点思考,李安泽,中国税务,2008/09 9.试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及其构建,赵际红,经济问题,2009/05

第二篇:税收管理员制度现状及完善建议

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下发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标志着我国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正式建立和实施。由于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税源管理日趋复杂、以及受传统管理理念、税收管理员年龄和结构、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工作实际。

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理念同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方式不相适应。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在管理理念上同现代化的税收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产生了手工论、专管论等思想。

二是税收管理员的素质不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的税收管理员至今不能够独立操作综合征管软件和税收管理员系统等相关应用系统,需要靠手工的方式统计各种数据、查看纸质报表等。

三是税收管理员职责界定不尽合理,重复工作较多。

四是税收管理员工作量不平衡,畸轻畸重,缺乏激励机制。调查中发现,有的税收管理员管理二三百户,有的仅管理十几户;有的税收管理员月份最高调查核实、巡查、评估等任务数达到120户次,有的税收管理员月份任务仅为几户次,这种工作量上的畸轻畸重挫伤了部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造成部分税收管理员缺乏责任感,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是税收管理员存在很大的执法风险。由于税收管理员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人数众多,并且有相关的管户责任,必然会带来“管户责任”的执法风险。而一些行政执法的监督部门在监督税收行政执法过程中,也以此为依据,追究税收管理员的行政执法责任。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

一、对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的职责。

根据“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将税收管理员由“管户”为主的管理方式,向“管户”和“管事”相结合转变。“管户”要了解纳税人的动态信息,掌握企业的“活情况”。具体的职责包括日常巡查及采集涉税信息资料、责令纳税人依法办理各类涉税事项,进行违法违章行政处罚的调查和执行、送达有关税务文书、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等税收管理措施的执行等。结合税收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细化日常巡查、调查等内容。“管事”要管理一般性事务工作,具体职责主要包括纳税人申请的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和税务机关安排事项的调查、日常检查、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等。

二、明确划分税收管理员与办税服务厅人员、综合管理人员、稽查人员的职责。

以“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事项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事项由税收管理员办理”为原则,将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分成依申请的行为和依职权的行为,纳税人申请事项的受理或办理由办税服务厅人员负责,税务机关依照职权进行主动管理的行为由税收管理员负责;明确划分税收管理员与基层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税收管理员根据基层法规、税政、征管等综合部门的安排,到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地进行调查核实等直接面向纳税人的管理工作,综合管理部门根据税收管理员的调查结果作出审批决定或加强管理的措施;明确划分税收管理员与税务稽查人员的职责,阐明日常检查和稽查的关系,明确征管移交的条件、环节和反馈方式等。

三、梳理重复、存在税收执法风险等工作事项。

在明确划分职责的基础上,对税收管理员职责进行梳理,取消税收管理员不必做的、重复做的工作,如受理文书、重复调查等;对税收管理员存在执业风险的工作,如申报表签字、发票验旧等,进行梳理和规范;对多数税收管理员不会做的,也就是税收管理员能力不及的工作,如纳税评估、汇算清缴检查等,将其从税收管理员职责中剥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管理。

加强税源管理,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能动作用,只靠税收管理员制度是不够的,需要建立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相衔接的管理机制以及信息化的支撑,来保障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施。

一是建立与税收管理员制度相衔接的管理机制,做到管理、服务、风险并重。

从控制执法风险的角度,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对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从管理、服务、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审查,将不利于加强管理、不利于为纳税人服务、税务人员执业风险性较高的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从管理的角度,理顺各种涉税事项的流转过程,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从服务的角度,减少纳税人报送的涉税资料,统一各种涉税事项的受理部门,实行统一受理,内部流转;从风险的角度,减少不必要的调查、签字。在清理审查的基础上,建立制度出台的办法,对单项制度,由法规、服务、管理、监察等相关部门,从管理、服务、风险等几个方面,对将出台的制度进行会审,规定会审后才能够下发执行。

建立统筹协调任务下派制度。在各级税

务机关建立统筹协调任务下派制度,对需要税收管理员集中办理或临时办理的任务,由一个综合业务部门进行整合,统一下派,防止形成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下派任务过多,税收管理员疲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的局面。同时基层机关要淡化个人“管户”概念,统筹布置工作,实事求是地合理分配工作量,实行集体负责制,团队式管理,交叉进行检查和核实相关事项。

平衡税收管理员的工作量差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税源管理科所(分局)的职责进行理顺和规范,合理分配税收管理员的辖区和数量,避免税收管理员之间的工作量苦乐不均,调动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是完善和规范税收征管流程,减轻税收管理员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完善和规范征管规程,明确税收管理员责任。根据税制改革、征管体制改革和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制定和完善征管规程,明晰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业务环节,建立各个税收岗位之间相互衔接和相互监督的征管工作机制,明确税收管理员岗位责任。

简化业务环节,减轻税收管理员负担。在制定规程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纳税人办理的涉税事项能够即时办结的即时办结,将一些事前调查的事项转为事后调查或者日常巡查的方式进行,如备案文书、停业登记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调查环节,减轻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压力。

三是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人机结合”。

建立有任务管理、工作记录、考核等功能的税收管理员系统,通过税收管理员平台分配任务,在税收管理员平台中记录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轨迹,进行系统自动考核,进一步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

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和应用能力,全面开展税收管理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减轻税收管理员负担。加快金税三期建设,建立数据平台等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的应用系统,满足各级税务机关分析、管理的要求,使各级管理机关不再采取层层报送的办法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强化系统的应用,对现有征管系统中已有的数据,不得要求层层报送;对现有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还不能完全满足管理要求,需要到企业采集数据,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固化下来,以企业网上申报附报资料的形式,由纳税人进行报送,减轻税收管理员采集数据的负担;强化数据质量的管理,做好数据检测,提高数据的管理和增值应用能力,保证信息化的应用成果。

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完善税收管理员考评体系,建立以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为内容的考核体系,严格区分纳税人责任和税务机关责任,税收管理员责任和其他岗位人员责任,以公平、公正、效率为原则,制订责任分明、奖惩结合的绩效考核办法,增强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感。

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实行能级管理。探索实行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及分类管理的具体情况,区分工作量大小和工作难易程度,考虑税收管理员的个体差异,合理分配税源管理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结合。

第三篇:如何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如何完善税收征管体系

基层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征管基础逐步夯实,依法治税全面推进,征管流程不断优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执法刚性有待加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刚性。二是信息管税水平有待提高。现有网络的先进性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调查显示,基层有

67%的纳税人和75%的税务人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三是征管流程应进一步优化,征、管、查三大系列衔接和共享机制还需完善,办税流程应根据信息管税的特点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四是征管绩效考核有待改进,进一步解决干得多反而扣分多的现象。五是基层人员素质与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相适应。

根据目前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优化征管体系建设的五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突出科学管理,提高收入质量。以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挖潜堵漏,坚持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努力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从我县情况看,目前新的税收增长点还没有显现出来,税源结构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工作存在着一些困难。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坚持抓早、抓实、抓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千方百计组织税收收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收入监测、预警和税源变化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税源与税收收入分析监控。要建立健全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有机协调、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性和科学性。

二是推进依法治税,完善考评机制。积极推进税务管理法治化进程,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严格落实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规范税收执法。建立税收执法案卷定期评查制度,开展案卷讲评活动,相互交流提高。修订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质、绩及过错进行科学评价,依托计算机技术,建立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绩效考核机制,使考核分值更能体现实际工作水平。

三是优化征管流程,征管查有效衔接。在现行征管模式中,征收、管理、稽查三个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征收是模式运作的目的,管理是模式运作的核心,稽查是模式运作的保障。只有将三个部分内部理顺、彼此衔接、特点突出,才能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应积极探索行业管理新模式,加强征管查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和业务对接,明确并落实征、管、查各系列岗位在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纳税服务以及涉税信息收集、分析、报送的工作职责。

四是实施信息管税,注重效能提升。进一步加强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和两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努力提升信息管税效能。抓好内、外网站建设,发挥税收宣传、信息交流、涉税服务主渠道作用。完善内外部信息交换制度,促进相关职能部门信息交换常态化。在推进信息管税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现(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有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近年基层计算机硬件配置水平不断提升,但应用能力和水平还没有跟上,迫切要求尽快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同时,适应信息管税的要求,最大限度简化办税流程,特别是目前一些双规运行的业务,应尽快取消纸质资料的报送,为纳税人及基层税务工作人员减负。

五是强化税务稽查,打击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税务稽查各项工作制度,加大稽查力度,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稽查案件复查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密切与公安、地税等部门协作,依法查处各类涉税违法案件,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加大稽查案件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执法到位,维护公平竞争的税收法治环境。加大新闻媒体曝光力度,打击和震慑不法分子,不断净化税收执法环境。

第四篇:建立和完善我国税收司法体系

建立和完善我国税收司法体系

0090948 吴水兴

关键字:税收司法体系建设税收司法框架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等特征。税收参与社会分配,主要依靠的是国家强制力,是以司法武器作后盾。税收司法体系是否科学严密,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税收立法能否实施、税收执法能否保障。税收司法除具有司法的一般特征外,还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税收法治和税法运行中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是税收法治的重要内容和税法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我关于税收司法的框架及收税司法体系完善的意义:一是结合我国税收司法体系的现状,分析我国税收司法体系司法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收司法体系的现实意义;二是我国建立完善的税收司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行论述;三是提出了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收司法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了税收司法体系的概念及纵横关系,亮明了本文的观点。

一、建立严密税收司法体系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已广泛介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处于各种利益分配的焦点上,偷税与反偷税、抗税与反抗税、骗税与反骗税的斗争越来越尖锐。为了打击偷、抗、骗税犯罪活动,监督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实施,严明执法纪律,各地税务机关纷纷将司法工具引入征管内容,成立了税务检察室、税务公安派出所、税务法庭等,出现了税收司法保卫机构,司法手段开始直接参与社会分配。

(一)我国税收司法组织的现状

当前我国税收司法组织还在摸索阶段,主要是税收司法保卫组织,分直接的税收司法保卫组织和间接税收司法保卫组织,有:税务检察室、公安局税务派出所、人民法院驻税务法庭、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些组织直接或间接行使有限的检察、侦察、审判、调解、仲裁、提供法律帮助和涉税法律服务。依照税收司法工作要求,这些涉税组织从形式到业务内容,多数不很规范,无立法基础,又无法律授权的合法依据。具体表现:

一是组建机构无法律依据。这些来自自发行动的税收司法组织,并不为政府所重视,大部分机构没有法律依据,因此社会权威小,法律效力不够强。

二是不统一,不协调,形式单一。目前我省至上而下设有税务公安联合打击 打击偷抗税办公室,而税务检察、税务法庭、税务警察及相连的社会涉税司法中介机构则很少,税务与公安虽然有了联络办公室,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税务侦察的力度,而税务执行、税务检察、税务审判、税务律师、税务仲裁、税务调解等环节则没有跟上。

三是不规范。目前的税收司法组织均为税务部门与公检法机关联合办公,并以公检法为主,分别为两家的内设机构,没有社会独立性,执行权力不平衡。同时,办案人员和办案地点不稳定,执法工具少。

四是权限有限。现有的税收司法组织所行使的职责少,主要的业务工作还在主管部门,刑事权力则更少,不具备对付涉税犯罪分子的必要条件。

五是涉税司法中介服务太薄弱。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经济纠纷或多或少涉及税收,而当前涉税纠纷的诉讼,调解、仲裁、咨询等法律服务职业里,并不是税务方面的专家所从事,同时面临其他形式中中介机构的排挤。

尽管如此,这些税收司法保卫机构还是为维护税收秩序做了大量工作,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这些税收司法组织年平均受理涉税违法案件在万件以上,平均为国家挽回税款均在3亿元以上,由此可见,严峻的现实,迫切需要建立税收司法体系。

(二)建立税收司法体系的现实意义

1、税收司法体系是国家机器在社会分配过程中的直接运用。税收的强制性作为税收的首要特征,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强制性之所以作为税收的首要特征,根本原因在于税收及这种分配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直接依据,用以满足国家意志,并在分配受到侵犯时,其中司法一部分机器逐步参与税收这种特殊分配形式,将法律制裁工具直接运用分配过程,用以保护政治赖以生存的基础。

2、税收司法体系是社会主义税收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税收法制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健全的税法体系、严格的税收执法体系和强有力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税收司法保卫工作长期以来被以为是公检法职责,

第五篇: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建议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1)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5)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比我国西部的许多地方更为恶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我国近年来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区领导人去以色列访问,但除了进口一些以色列的节水设备以外并无大的收益。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价过低,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无利可图。

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偏低,成本和水价偏离,政府实行亏损补贴。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至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至6厘,300吨黄河水的价格顶不上一瓶矿泉水。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水费涨价,刻不容缓,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节水课。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呢?

一、刷牙 用口杯接水。

二、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投放适量。

三、洗浴: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

四、炊事:先用纸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再洗涤;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五、洗车:用水桶盛水洗车;使用洗涤水、洗衣水洗车;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总之,节约水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从小事,从我做起。

下载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补充国民教育经费的不足,国家加大了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xx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了“积极发展......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补充国民教育经费的不足,国家加大了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范文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补充国民教育经费的不足,国家加大了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补充国民教育经费的不足,国家加大了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

    我市民办教育税收征管现状及建议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补充国民教育经费的不足,国家加大了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务院制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

    加强自然人税收征管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加强自然人税收征管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白彦锋:加强自然人税收征管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我国针对自然人的税收征管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仅将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性和充沛性受到......

    绿色税收(定稿)

    我国绿色税收现状、问题及完善建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色税收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严重的......

    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论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完善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既是一个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正在研究实施方案、已经进行局部调整和试点、尚未进入核心改革阶段的问题,也是被万众瞩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