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的性质及不良品行的影响原因
品德的性质及不良品行的影响原因 1.简述品德的涵义。
品德即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个性的核心成分。
1.简述品德的内化过程。
(一)社会规范的依从
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认同比依从深入了一层,简单说,它是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这已不简单是因为外部压力。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
(三)社会规范的信奉
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对规范的信奉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而成了稳定的品德。
2.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品德的形成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而影响最先最大的则是家庭。父母是幼儿天然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无论是性格、品德,还是行为习惯上,家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其次,父母的道德观念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另外,家庭人员构成也可能与儿童品德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二)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风气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成长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良好的班集体对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好的班风能够构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另外,随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小伙伴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活动而形成相互交往、彼此接纳的同辈团体,这构成了在父母和老师之后对儿童青少年极具影响力的又一种因素。
(四)自身的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与品德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是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决定着品德水平的高低,总的来说,智力水平对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较前三者偏小。
3.试阐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的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论的理论核心。劳伦斯·科尔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其作了首次阐释后,不断修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作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定向和天真的利己主义阶段。处在这级水平的儿童,往往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而非常规的道德准则或社会期望来判断。
大约出现在学前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对自身的利害关系。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的水平
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和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儿童已能理解维护家庭或社会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和表面的结果。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段:
第三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包括履行准则与守法和良好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力求对道德价值和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在评价时能超越普遍原则,考虑较多的是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道德准则。
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了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4.试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一)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1、家庭的不良影响
(1)家庭结构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
(2)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的消极影响
2、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
(1)某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3)有少数教师本身缺乏师德。
(4)有些学校破墙开店,教师经商。
(5)学校的各种压力
(6)有些教师对学生或家长的要求过高、过严、过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人格尊严。
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1)社会上各种错误的思想,不良风气、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2)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的影响,尤其是坏人的教唆;(3)学生群体亚文化与小伙伴的不良影响;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原因 1.中小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
(1)正处在迅速社会化阶段,未定型、可塑性大
(2)自我意识能力差
(3)既有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又乐意成群结队
(4)重感情,易激动
2、不良行为者的心理特点
(1)错误的道德观念(2)异常的情绪表现
(3)明显的意志薄弱(4)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二篇: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德育工作是构筑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德育都被臵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笔者就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作一个简要的探析。
一、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1)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有些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知检点,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渐渐地接纳并习惯于这些不良品性和行为,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教育不当,引导不够。一是对子女过分宽严失度,或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不懂得对子女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二是忽视对子女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任由子女不良个性随意张扬,养成了专横跋扈的不良习气;三是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四是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五是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不和,结构缺失。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家庭婚姻破裂,有的父母长期“内战”,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有的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放松或忽视德育。一是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把德育工作喊得响,但是忽视了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和实践,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是这个目标,但如何让这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层级去实施,在个别学校还不很明确,致使热爱祖国的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个人修养不到位,不能为人师表。一是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冷漠歧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二是一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雅,追名逐利,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教育思想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或不良心理表现的时候,拿不出适当的处理办法,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学生群体关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只讲享受不思进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集体和社会,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不强。在生活方面,攀比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一些腐朽文化的沉渣,仍然腐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影像、书刊时有出现,不健康网络,不规范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毒害很大。二是坏人教唆,特别是个别中专、职高的女同学,离家在外求学,缺乏管教,在坏人教唆下,放弃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做人的尊严,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优裕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中小学生失去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防范与矫治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长幼相处有序,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筑起与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学气氛,少一点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学生。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少先队员、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少先队员、“团员群体”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坚持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品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场所,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总之,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篇: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与矫正措施
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与矫正方法
许永峰
(韶关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又令广大父母和教师头疼的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不良风气和学生本人这些主客观因素分析其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这对学生本人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者的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德;形成原因;矫正
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有的甚至处于犯罪的边缘或已有轻微犯罪行为。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不仅对其本人,而且对其所在的班集体,学校,乃至社会都非常重要。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了解导致其不良品德的主客观原因,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分析
青少年学生并不是在真空中成长的,他们有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换而言之,他们往往是在一个多元背景中发展、成熟的。青少年受到同伴、家庭及与之接触的其他成人的影响,受到学校及他们隶属其中的团体的影响,也受到媒体、网络及他们成长于其中的国家、文化与社区环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产物。1.家庭方面的原因
除了家庭的自然结构、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偶发事件等因素外,家长的教育教养态度与方式,父母双方在教养方式与态度上的一致性程度、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等,常常是影响或导致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品行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1)父母的溺爱、迁就。这很容易养成子女任性、优越感散、依赖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致逐渐发展为不良的品行。
自我中心、自私、专横、懒
(2)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这会使子女感受到在家庭中没有温暖,因而就容易转向外界寻求友情。这时,他们极易受社会不良影响所诱惑而走上品行不良邪路。(3)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这会使子女养成乖巧的行为反应,或会造成他们对教育要求无所适从。
(4)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这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不良影响。
(5)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如父母离异、有偷拿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儿童受到腐蚀,或使儿童心灵受到创伤而引起性格变异,导致品行不良。
2.学校环境和教师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除家庭之外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学校管理混乱、校园氛围欠佳、学校与家庭及社区之间缺少沟通,则是各种严重道德问题行为得以滋生和“催化剂”。教师是父母的代理人,也是学生仿效的榜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例如,一个严格的教师和一个不严格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信息,促使他们形成不同的社会适应策略。
3.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如,有的教师管教不管导,狠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学生,教育工作不深人;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育方法不适当,使学生产生厌烦反感情绪,教育效果甚微;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品行不良学生的“反复”过程,没有看到他在反复前的进步,对矫正品行不良问题缺乏信心、恒心和毅力;有的教师对品德不良学生睁一眼闭一眼,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等有关方面联系,或一推了之,结果把品行不良学生推向更不好的方向。4.社会原因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交往手段,包括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关注着电视与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突出表现在色情与暴力的宣扬上。美国心理学家的数百项研究表明,观看暴力电视或者参与网络暴力游戏的儿童及青少年学生更具有敌意性和攻击性,长期观看暴力电视或者参与网络暴力游戏会灌输残酷世界观——认为世界充满着暴力,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主要采取攻击手段来解决人际问题。这也会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去敏感化,即他们对暴力行为不易产生情绪不安,更愿意容忍真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
不良社会风气
在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里,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显得更加复杂。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更是如此。不良社会风气除了涉及各种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外,还包括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诸如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弥漫,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出现不良道德与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
5.学生品德的主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而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出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性、自制力等的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特征。随着青少年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龄群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由各种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各种不良的内在反应,诸如好奇心激发不当,由强制、挑衅等引起的逆反或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期望过高,学业不良而遭受挫折,因人际关系不良或交友不慎、团体归属感丧失而自暴自弃等,都是导致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在主观上,道德观念模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当、社会认知偏差乃至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积习难改,以及性格上呈现出的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好责备、骄横任性等特点,也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不良品德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等同于„„勇敢”。有的学生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这种认识没有转化为指导行为的信念,一旦在富有诱惑力的不良环境影响下,就可能走上邪路。
2.意志薄弱
有些品行不良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并非无知,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清楚的,甚至也想做好事,但他们的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个人欲求在外界某种诱因的影响下占了优势,结果作出了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侵犯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一切品德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受外界强化的结果,都是习得的。个体偶尔产生的过错行为如受到强化,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固化成为其品德的一部分并因此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如不予以根除,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品行不良。
品德不良多发生在青少年期,也并非是青少年心理特点本身造成的,只有当这种特点与失败的教育、恶劣的环境等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时,才会导致青少年品德不良行为的发生。
4.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学生已经形成的性格特征制约着他们的行为。例如,学生身上的执拗、任性、骄傲、自私等消极的性格特点,很容易使他表现出无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为个人私利而我行我素,甚至做出破坏集体纪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道德认识上无知,行动盲目;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道德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须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在了解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育措施才会奏效。1.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疑惧心理
品德不良的学生因为经常受到成人、教师的批评、惩罚和同学的歧视,所以对教师和同学有戒心和敌意,对教师的教育要求有一种对抗性情绪。因此,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首先必须消除他们的对抗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定势。要做到这点,教师应设法改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教师应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用爱心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做知心朋友。教师还应该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看到自己在集体中享有的一定地位,明确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师和集体的教育。
1.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品德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成人的指责、批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对教师采取沉默、回避或粗暴的态度。作为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以耐心的帮助,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激起他们重新向上的意向。同时,进一步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糊涂观念。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并在集体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气氛。
2.了解不良行为的动机
行为总是受某种特定动机所驱使。一种不良行为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动机,例如,打架行为,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称“王”称“霸”,有的是受人唆使等等。只有了解真正的行为动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3.提高道德认识,增强是非感
品德不良学生的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看作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作弊视为“友谊”,“够朋友”。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其不良行为,必须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这些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结合实例,分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他们从中得到借鉴,认识到改正自己不良行为的必要性。
2.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不良,绝大多数是由于是非观念欠缺,辨别能力差,在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还认为是对的,如逃学、抽烟、喝酒、赌博等。他们认为守纪律是“傻”的,讲礼貌是“酸”的,论修养是“圈”的;骂得赢是“好汉”,打得赢是“英雄”,进监狱是“光荣”。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认为越敢于逞凶,就越能“戳得住”、“吃得开”。他们的信条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完全是亡命徒式的“英雄观”。在情感上失控就这样一错再错,越滑越远,因此,矫正他们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提高辨别对错的能力,是矫正不良品德的根本措施。
4.抓住时机,促使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品德不良的学生如果出现醒悟,即他们开始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有改正错误的意向和愿望时,教育者应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关键时机,给予鼓励与帮助。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在行动上有改正错误的表现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进步的热情和信心,促使他们朝好的方向转化。
5.锻炼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不良道德行为矫正初期,外界诱因会使不良行为出现反复。这时教师采取适当措施,切断外界诱因对不良道德行为学生的影响十分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因此,当这些学生出现良好表现后,应有控制地让他们与一些诱因接触,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从而进一步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3.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不良品行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内部错误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也总是由一定的外部诱因所引起。他们在接受教育时,某些外界诱因还可能引起他们重犯过错。因此,在矫正不良品德时,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曾长期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种种客观因素,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断绝不良的人际交往;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补缺补差;再次要丰富文娱活动,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熏陶,从而增强抵抗诱惑能力,通过自身的道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并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二)不良品德矫正的措施
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1)防范协约。这是以书面形式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是根据不良行为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教育要求,拟定具体条文,对不良行为者的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以调动行为者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矫正自身的不良行为。
(2)表征性奖励。这一方法是编制一套表征性奖励系统来对行为者在矫正不良行为或作出良好的行为反应后予以肯定和奖励,从而对矫正的行为起有效的强化作用。
(3)强化暂停。这种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对个体暂不予以强化或把个体暂时与特定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频率。
(4)榜样示范。榜样对矫正不良品行的作用是巨大的。组织品德不良的学生学习榜样,可以启发他们自觉地控制自己不符合道德的念头和行为,增强抵制干扰和调节自己行为的意志。
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对不良道德行为的矫正,还应当考虑不良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点,做到因事、因人而异,使各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就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按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人才。
第四篇: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摘要: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里品德行为不良的学生虽属少数,但其负面作用却很大,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若这些有品德行为不良的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转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本文拟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外部环境
及中学生内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矫正策略。
品德行为不良的学生一般指经常违反社会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品
学兼差的问题生(双差生)、后进生及个别劣迹生(失足学生)。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
展规律,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有
用人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可概括为三个层面: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外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有13亿人口,教育文化状况相对落后,外部的自
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近人意。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社会风气和治安环境还不够理想,社会教育工作薄弱,一些人对金钱、地位、名利的欲望膨胀,各种罪恶现象蔓延,各种不健康的出版物、影视作品,林立的网吧都给相对纯
洁的、处于“心理断乳期”和“性饥渴期”的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
效的引导,势必造成他们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品德不良行为。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人,是孩子道德行为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
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家庭,其教育状况、经济状况、交友状况等往往存
在某些缺陷:或家长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压力过大;或过分溺爱、放纵、偏袒;或教育方法
简单粗暴;或家庭结构缺损,子女得不到父爱或母爱;或家庭内部不和,家长教育方法不一
致;或父母忙于经商创业,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沟通;或家庭成员行为不轨,结交染有恶习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低级庸俗的话题等,甚至有的父母忙于搓麻将而无瑕顾及子女,对子
女的教育也就出现了“真空”等等,所有这些都会通过主体接受暗示、模仿和心理联系从而发生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导致不良品德行为产生。
3、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应该发挥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教育措施不力,德育管理系统形同虚设,德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教育观念落后,缺少奉献服务意识,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的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加深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
(二)内因,即学生内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动机。
道德上的无知和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榜样的影响,没有奋进的目标等等,是学生产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内部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学生对物质欲望比较强烈,往往会为其所驱使,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困扰而产生不良行为。
2、道德意志力薄弱。
这些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经历少,往往对真善美、假恶丑缺乏辨别能力,人云亦云,容易接受不良的引诱,行为盲从,结果往往是非不分;自控能力差,情绪容易冲动,同学之间轻微碰撞产生摩擦不会冷处理,更不会主动检讨作自我批评,而是把责任归咎于对方,恶言对骂,拳脚相向,导致不良后果产生。
3、情感狭隘偏私。
在他们的道德情感中,江湖义气往往占有主要位置,以致于为了哥儿们的事可以两肋插刀,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后果,强人出头。有求必应,有请必到,过高地估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是越帮越忙,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4、行为习惯不良。
他们往往以不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来谋求私欲的满足。如果这种行为方式得不到及时地矫正,这些不良品德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形成心理定势,形成不良习惯,时间越长,矫正越难,后果越严重。
二、矫正不良品德行为的策略
时势和环境造英雄。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它充满活力的一代青少年,一个民族的骄傲在于层出不穷的杰出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身体、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未来社会的竞
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的时代呼唤这样的人才,我们的国家需要一批又一批坚定的爱国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创业者。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因此,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内心深处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就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国家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娱乐场所,对无证摊贩及一切不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要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场所,要不定期地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3)社区各街道、村委会对所在区域的在校学生,要及时了解,尤其是对家庭特殊的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帮教,并做好家长的工作,使教育形成合力。在寒、暑假或双休日,为青少年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场地,开设丰富多彩、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教育活动,如球类、棋类活动,读书活动,或开设各种辅导讲座等,正确引导青少年,这有利于疏导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有力的措施。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教育。
(1)学校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出发点就在于发展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就要求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常规归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面向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真正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群体去带动全体中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高中里可以组织要求入党的中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争取入党。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家长来给学生作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德。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因为班主任素质高低对于一个学风、班风都优良的班集体的形成甚至校风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班干部榜样引领作用大小是班集体道德认识、道德评价和判断的“晴雨表”。班风好的集体,一些不良的品德行为不易蔓延,没有市场。即使发生了,也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而班风不好的集体,则违纪现象不断,品德不良学生不但不感到孤立,反而在错误的舆论中得到鼓舞。在这样的班级,要对品德不良的学生进行转化,难度很大。因此,学校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班主任队伍,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6)坚持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的培养和责任感、感恩等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习惯。
(1)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并提高自身素养,为子女树立榜样,逐渐拓展和子女交流的空间,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维护其尊严,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和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家长要积极参加家长培训学校活动,提高教育子女的经验,与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家长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奋学习气氛,少一点推诿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总之,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只要全体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全员、全程、全方位抓住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细微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矫正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第五篇: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护理10级 冯胜利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不良事件在世界各国发生率较高,而我国的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由此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当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因不良事件引起的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促进医患、护患之间的和谐,加强医疗护理行业风险管理,严格落实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目前也是国外加强医疗管理目的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在控制医疗不良事件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上报的认识不全面、报告系统不够完善、报告氛围不足等原因阻碍着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积极上报,因此积极探讨阻碍上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提高医疗卫生系统质量的重中之重。1.1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及分类
护理上的不良事件是指不在护理计划范围内的、没有预料到的并且也不被期望发生的医疗事件。如病人因护理意外而死亡、护理中发生压疮、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本质上是以一种伤害事件,与卫生系统的不当管理相关但与疾病过程的本身无关。最直接的关系即为病人与为其提供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者。临床上可将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不可预防型,指护理行为正确却仍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
二、可预防型,由于护士临床工作中未能防范的错误或者由于医疗设备的故障造成的伤害。1.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两种分类
1.2.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分为外部报告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两大类,主要根据报告系统主体和适用范围而定,内部报告系统主体是个人,由医院的护理管理主管部门自行来管理。外部报告系统主体是医院护理主管部门,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管理。
1.2.2同时又可将其分为强制和自愿两种报告系统,主要根据所要上报事件的类型模式决定。强制报告系统是护理管理实施控制的主要系统,面对主体为那些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预防的护理差错和可以明确责任的不良事件,实施强制报告系统上报不良事件,更加有利于护理团队高效地去分析总结事件原因,纠正不良事件发生。自愿报告系统则主要是为了对强制报告系统进行更好的补充,通过奖励机制,积极鼓励护理管理部门或者护士个人来自愿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上报[14]
[7]
[4]
[5]
[6]
[5][4][3]
[2]
[1],从而更好的发现系统中的安全纰漏和隐患,更有效的地加强对护士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管理。2.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相关因素
2.1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发生的严重性认知程度不够
2.1.1护士对“患者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知不足 “以人为本”的观念并没有很早的确立,尤其是在护理学发展领域,当时更多是注重自然学科而非人文。但是,随着护理教育不断的深度开展,与此同时护士整体素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有所改善。即使如此,关于病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来讲,护士群体所接受的护士教育和执业后培训都相对落后,各级护理工作者对“患者安全第一”这一理念仍缺乏足够的认知,大都认为家丑不可外扬,[5]
[8]上报不良事件会影响自己的名誉及工作,因此,多采用回避态度及措施来处理不良事件。所以说,责备与羞辱的文化状态目前正制约着安全理念,没有认识到报告不良事件的人文境界是为了避免差错再次重复发生。
2.2.2护理管理者缺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
[12]
[4]
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十分错略,不容乐观,而一些护理管理者因怕影响科室的业绩、名声等原因,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使得护士在缺少不良事件认知环境下失去了上报的动力,同时管理者未能将奖励与惩罚机制很好地运用,以侥幸的心理面对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且重视度不足。
2.2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机制不够成熟
2.2.1不良事件报告机制未规范化 不良事件上报机制的成熟度是实现不良事件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医院管理机构组织都在积极鼓励上报不良事件,并加强构建完善的报告机制。国家卫生部、国务院等重大机构均颁布和规定了与不良事件相关的条例指南和目标,且明确规定了如若发生不良事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向管理部门进行上报,并提倡运用非处罚性的报告机制。然而,与欧洲和美国相比,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一个实用的、有效的,业务报告,测试,对不良事件报告的系统评价。一些医院虽然设有强制性报告系统,但情况大多是,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纳总结的专门的机构组织十分匮乏。而且,国内仍缺乏自愿报告系统,没有规定明确的处罚激励措施,使得一些部门不主动去报告不良事件,导致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行为缺少一定积极性和认知性。2.2.2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成熟
护理不良事件中有一些是轻微的对患者未造成人身伤害的护理差错和还有严重的会造成伤亡的差错,目前,只有面对大的造成事故的医疗差错,一些医院才会主动采取积极上报制度,但对于一些轻微的事件,未对患者造成大的影响损失时,相当一部分护理工作者采取隐瞒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使得上报率远远低于事件真实的发生率。同时医院为了迎接检查,管理者面对着医疗护理安全事故率这个评价指标,存在隐瞒情绪,虽表面上降低了差错的发生,实则为更严重的安全事件的发生埋下定时炸弹。因为制度系统存在的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不良事件的上报[11]
[7]
[7]
[4][6][9]。
2.2.3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局限所谓管理层决定这个团体的整体趋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未及时上报与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大多管理者多采用责任到人的方法,即在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之后,主要分析某个人的犯错原因,并追究其为主要责任,却很少从管理的机制或制度方面去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一味对犯错误的个人采取惩罚措施,结果最终大大降低了护士上报错误的积极性,适得其反。同时在医院里,发生不良差错会影响护士的某些发展,因此护理人员也担心因错误而受批评、处罚、影响职位的晋升和工资,更加不愿主动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致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得到信息也只是关于那些不得不报的大的不良事件[12],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促使更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早的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2.3.环境因素:
我国目前医疗国情是患病人数多,病情复杂化,医护人员缺少,不能很好满足医疗的需求,造成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在这个整体医疗背景下,护士的任务繁重、工作形式复杂且压力大。因为忙碌的工作,容易造成紧张焦虑的心态,促使非自愿性的不良差错发生率明显增高。同时害怕发生差错后上报影响在护士群体间的信誉度,拒绝承认错误、惩罚失败的文化环境是护士不去主动上报的重要原因。3.不良事件上报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3.1增进护士群体对不良事件的了解程度
[13]
3.1.1提高护士群体的安全文化知识随着医疗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认识到上报护理差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水准,减少护患纠纷,秉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医院管理者对病人安全十分重视,安全控制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改善对待护理安全的态度、认知和价值取向十分必要。这就需要营造一种“以患者安全为第一”的气氛,鼓励不良事件上报,不良事件上报的管理制度逐渐提升到一种文化管理的层次,这样在正确的安全观念支配下,医院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逐渐学会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有效的和患者沟通,主动承担责任上报错误,整个报告系统能真实准确的收集更多的信息,进而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促进整个报告系统趋于完善进步,确保护理事业的安全发展。
3.1.2对护理安全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普及:针对临床工作中的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集体授课讲座,视频播放等方法途径对其进行护理安全方面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管理者达到良好的认知带动护士团队,这是有效地预防护理差错的重要措施与基础。对于未参加工作的学生,可大学阶段的护理课程加入护士不良事件差错报告的程序制度及其相应内容,通过对相应课程学习,为工作后处理不良事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临床工作中的护士,可以定期加强相关的知识培训,逐渐掌握差错报告相关的知识,对风险定期评估,增强差错报告的主动性,做好患者和医生间的桥梁,将风险降低最小化,缩短了自我认知和实际理论经验之间的差距。
3.2 完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3.2.1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通畅化、具体化面对护理差错采取以往的强制惩罚手段弊端明显,不仅避免不了差错重复发生,还会埋下隐患。所以倡导实行非惩罚性上报制度,对差错积极主动上报的护理人员实施激励制度,并遵守保密的原则,提高积极性。管理者更应以身作则,积极制定完善的报告流程,让护士有例可循,然后分析、汇总、归纳出差错的原因并做出整改措施,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根据不同类型的差错采取不同的报告途径,重大的伤亡事件应强制报告并追究责任,差错小且未引起伤亡的事件侧重患者的生命安全。3.2.2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规范化、制度化 不良事件的上报引起了卫生系统的重视,各大医院也均有开展了不良差错报告系统的相应措施,但很多医院并未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或者没有明确的组织去负责对上报的信息整合,这样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建立有关机构来明确强制报告和自愿报告的相关范畴,然后设立专门机构监督护理人员按照规范程序流程进行强制报告,对未报告事件的部门或个人采取处罚措施,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进行自愿上报
[14]
[4]
[9][6]
[6]
[4]
[6],同时提高对报告者或报告单位的保密性,并根据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讨论结果,从而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提出针对该事件的建设性意见,这样各个组织间相互协作又彼此牵制,而不在是某个人或机构的职责,有助于护理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报告机制的有效运行。
3.2.3不良事件的公开化 患者是上报不良事件发生的直接针对对象,所以患者应积极参与上报系统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参与进来,征集在院患者的意见,并做好出院随访,使得护理人员明确认知和行为规范是针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者责任意识。也可将一些不良事件编制成册,告知患者,征求他们的意见,有了患者的主动参与,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3.3提供良好的上报环境
3.3.1营造无惩罚性的文化环境 即使最出色的护士也会犯错,一味的选择惩罚的管理模式,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改变传统模式,实行激励的原则,改变原有的只知道一味去惩罚的文化氛围,对报告者加强保密,可以从根源上防范差错的发生根本上提高差错的上报率。
3.3.2创造良好的护理人文环境放松、温暖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11]
[14][7]
。同时在这种轻松地报告环境下,对护士来说,可以很好的去面对差错的发生,避以隐瞒的态度,将信息及时向上报告,可以
。将举报不良事件的方式网络化,或者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营造一个便利、平等、自由发言的沟通平台,可以更加方便护士去上报不良差错。工作环境轻松自在、护理人员配备充足、同事之间相互帮助、信任,管理者体恤员工等良好的人文环境,都有助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为建立安全、可行的报告系统提供扎实的基础。
护理人员是临床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疗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识别、分析与报告,从而吸取教训经验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和方法,防止相同错误的再次发生,这样既能降低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畅通、无障碍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重要管理手段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趋势。护理人员通过加大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认知度,改善护理措施,对医疗护理行业的风险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并且也存在着护理差错不上报、漏报、误报的现象,护士对差错的认知不够、报告系统建立机制不完善、报告环境氛围不足等多因素影响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
[11]
[8]
。所以积极了解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的常见原因,掌握相应的对策,可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梅.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齐鲁护理杂志,2009,18(3):12—13 [2]何梅.护理不良事件自动上报体系的建立与效果初探.齐鲁护理杂志,2010,24(5):23—24 [3]王晓云.护理安全日历在病区和护理部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12,18(10):54—55 [4]戴慧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思考.护理研究,2009,23(8):2137—2138 [5]乔雨晨.阻碍护士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研究.护理研究,2009,23(4):1002—1003 [6]蒋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的研究进展.护理管理杂志,2011,26(10):267—268 [7]龙艳芳.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况调查及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88—89 [8]杨彬.护理人员主动呈报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调查.护理管理杂,2012,32(10):367—368 [9]袁晓丽.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152—153 [10]王芳.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华护理杂志,2008,11(4):78—79 [11]方良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护理管理,2010,25(10):54—56 [12]孙晔.我院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12,9(7):675—676 [13]孙晓.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2,18(12):54—55 [14]李亚琴.无惩罚原则管理护理不良事件效果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2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