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不良品行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析中学生不良行为及教育对策
内容摘要:在从事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行为,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影响、个体原因、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学校班级环境建设、教师行为影响、心理辅导及家庭社会因素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些不良行为并化解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学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调皮捣蛋、破坏东西、作业拖拉、甚至吸烟、酗酒、逃学、离家出走等等。这些行为不是很多,但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观察、思考和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①不良行为是指违反道德要求和规范的行为。其产生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缺乏应有的道德观念、对行为的社会意义缺乏认识,在私欲的驱使下而产生;由于受到错误道德观念的驱使,误认行为正当时而发生;由于已有的道德感情的无力,在各种不良刺激的引诱下而发生。消除不良行为主要依靠加强教育和防止社会上不良影响的作用。在中学里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即使少数,但副面作用极大,经常干扰育教学工作,有的会影响其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行为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生不良行为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据调查和以往的经验分析认为:中学阶段之所以是学生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这种行为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及学校“教育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以下着着重从各方面来分析学生心理行为成因:
一、家庭因素方面,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基本单元,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其言行教诲、行为榜样都对子女产生直接持久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教育“放大”了社会负面影响,抵消了学生正面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溺爱娇纵的家庭使子女任性自私,傲慢无礼,贪图享受;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使子女暴躁冷酷,粗野蛮横,缺乏同情心;修养低下的家庭教育使子女语言粗俗,精神空虚,追求低级趣味;而结构缺陷的家庭也使子女缺乏温暖,形成孤僻冷漠、懦弱乖戾
性格。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使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中出现障碍。这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难以产生正面教育的合力。
二、学校的影响,学校教育活动偏离教育目标同样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一个潜在重要原因。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派生的问题,使学校教育活动偏离了教育目标,影响了学校正向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思想不端正,重智育轻德育,重应试轻素质,重尖子轻差生,这不仅冲淡了德育内容,同时也造成学生心理失衡。二是教育方法不恰当,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不主动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仍然采用几十年一贯制的封闭式、程式化方法管理教育学生,方法简单偏激,有的冷漠放任,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感到不被理解和关怀,转而从友伴群或者到社会上去寻找安慰和寄托。三是学校生活单调乏味,不注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满足青少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他们转向外界寻找刺激和补偿,一旦误入歧途,其代价可想而知。
三、从个体看,其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
由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对事物以不同的主观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应。由于基本需要,兴趣爱好等处于较低水平状态,若受到外部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便形成病态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
就学生的需要而言,不健康的个人需要,让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型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行为。
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人际关系也是诱发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部分学生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和不正常以会诱发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有的学生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于是就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此外,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的心理都可能使一些中学生产生过错行为或不良行为。
四、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也是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和各种腐败现象正侵蚀我们的青年一代。当然,有的中学生也未能幸免。极端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及社会上的黄、赌、毒象瘟疫一样,侵蚀着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极为严重的“反面导向”。例如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一个学生,因为在假期到录像厅看了一部黄色录相,就是这部录相,严重地危害了他的身心健康,心理诱惑差点使他酿成大错。
明确了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就应对症丁药,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
中学生的人格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但同时,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是对学生个性心理和人格的“再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微的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具有在教育场所,时间、空间集中,教育内容方法正规化系统化的巨大优势。我们认为,从学校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加强四方面的工作:
1、重视校园内的微环境建设。学校虽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对社会消极因素进行控制,但可通过建设内部微环境发挥正向功能。例如:学校和教师无法限制学生接受社会信息,但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形成交流、讨论、分析信息的习惯,对学生接受的信息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学校还可以在传播渠道方面努力,如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向学生提供健康高雅的音像书刊,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主动抢占阵地,营造积极进取的学校集体舆论和心理环境等,都能对学生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预防不良倾向的产生。
2、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能量。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关心他人,尊重老师、同学,好学上进、勤俭节约,这诸多的优良品质一旦形成并得以落实,就会对学生的言行起到监督导向作用。那么,即使是那些有着不良行为的学生,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潜移默化,也会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3、发挥教师爱心效应。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爱护、尊重学生,即使是犯错误的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既是老师,又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对老师没有敌对情绪和畏惧心理,敢于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就有助于老师深入了解学生,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使他们尽快改正不良行为。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努力上进的重要动力,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自尊心与自信心,消除其自卑心理。教师还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行为的学生。
4、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虽然心理辅导在中学开展并不是很普遍,但却十分必要的。事实上,中学生的内心困惑很多,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由于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很多,学生个体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开展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直接矫正手段。心理老师可通过学生的倾诉深入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收集信息进行诊断,提出参考建议,帮助他们自己判断选择有价值的行为目标,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个性,防止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伴的产生,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效果。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办法,比如环境调整法、活动矫正法、行为强化法、榜样引导法、行为考验法、代币制疗法等实用有效的方法。
其次,还应加强家庭,社会的积极因素。
要想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该配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发挥整体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杜绝社会上不良习气的侵蚀。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协会,与家长密切配合,探索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比如我们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建立不良行为学生的个人档案,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爱好,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并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反应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帮助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请相关部门配合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比如法律知识讲座,见义勇为英雄做报告等,以此感染学生;也可以找部队的军人、警察等做校外辅导员,把他们的优良作风引进校园,以此感化学生的心灵。
最后,我们还倡导青少年行为障碍自我矫正。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问题,面对自己的问题,着急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自我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问题未发展成疾患前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②矫正行为障碍也是学生的意志努力过程,青少年学生经常要自我激励,鞭策自己,鼓励自己。在取得那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时,也要肯定自己,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可以采取自我奖惩的措施,在确定矫正某种不良行为的目标后,下决心不达目标就放弃看电影电视,或不让父母给自己买新衣服等,起到激发积极情绪、增强前进动力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法,把自己的行为变化记下来,经常比较、分析,从中看到进步,看到远景。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身上的行为障碍问题,就要凭自己的毅力去改掉它,弃旧图新,换上新的面貌,“浪子回头金不换”,又是一个好学生。
①《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作者:张诗忠 / 李维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②《心理健康枕边全集》作者:牧之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第二篇:浅议中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
浅议中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俊利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们心灵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每个学校、每个班几乎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品德不良的学生,他们经常会做出不符合或违反社会道德要求,给学校和社会“惹麻烦”的行为,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了一个纪律很差的群体。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看到,他们虽然犯有错误,但仍然是祖国的花朵,不过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挫折而已。其次,要看到青少年思想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大。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名人民教师的重要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
一、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人际关系。
每个学生都期待着受到家长、教师、同学们欣赏、尊重,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可是品德不良的学生,一般都经常受到家长与教师的训斥和惩罚、同学的指责和嘲笑。他们对教师、家长、同学存在着疑惧的心理,对立的情绪,不信任的态度。家长、教师应该关心爱护他们,改善与他们的人际关系,用诚心、爱心去感化学生,消除情绪对立。
我们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当学生取得了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的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得到快乐、满意的情感体验,强化所取得的进步,在进步中增强他们的好胜心和上进心,产生“自新”的愿望。
二、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努力上进的重要动力。具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一般比较自卑,人际关系较差,但他们自尊心强。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们,使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改变自己的信心。在此同时,我们还要防止学生自尊心的片面发展,否则可能造成在行为上只顾自己而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后果。为此,我们必须在树立学生自尊心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指责与惩罚,从尊重、爱护、团结的真诚愿望出发,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等办法。
三、增强是非观念,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
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非观念薄弱,是一些学生犯错误的主要原因之
一。教师在工作中,要抓住引起他们的内心冲突与情绪波动的事件,晓之以理,触动其心灵的震动,使其感受到舆论与良心的谴责,认识到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促使其醒悟。在此契机上讲究谈话艺术,纠正其模糊、错误的是非观念,增强其是非感,提高其道德认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树立榜样更为重要,树立好的榜样,可以使他们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看到自己的希望,而且也可以增强自己改正自己错误行为的决心。
四、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具有品德行为不良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个性以及不良行为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教师要针对他们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能一锅煮,一刀切,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为此,教师要经常和这些学生接触,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选择有效地教育方法去进行工作。只要教师对他们真切的爱护和严格的要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就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使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改过自新,健康的成长,促使其品德向好的方面转化。
五、和家长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全面分析、教育学生。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不对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只有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相互结合,才能完成教育人、培养人的艰巨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默契,协调动作,提高教育效果。那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进行沟通呢?首先,教师要经常与家长加强联系与协商,全面分析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切入点,在教育方法上达成一致;其次,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德、智、体三方面以德为首,并对学生下达的目标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要求;第三,要使家长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多读有关现代家庭教育的书籍,更新观念之外,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家长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关心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
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做到正确有效地教育不良行为学生,那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我们教师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表现,采取有效的措施,因势利导,争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第三篇:技校学生不良品行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技校学校学生
不良品行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技校学生不单学习基础差,更主要的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智商高但情商低,这给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中做到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盲目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技校学生、心理、教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大中专学生由原来的计划内招生并实行统一分配工作变为并轨制招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加上大中专院校扩招,绝大多数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入高中,希望三年高中毕业后能升入大学深造。中考后没有考取高中,或者由于学习困难成绩差而被中学拒之高中门外的学生,他们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技校。有的学生则因初中毕业时年龄尚小,考不取高中,而父母又没有精力来管教他们,于是就把他们送到技校,把技校当做子女的“托儿所”。正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技校生源素质每况愈下,他们打架斗殴、逃学旷课、厌学违纪等情况经常发生,他们没有起码的法制观念,自制能力低,没有远大的目标和人生的理想,浑浑噩噩、得混且混。作为技校的教师,面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分析他们的病因,找准病症,对症下药,慢慢进行治疗和矫正。
技校学生为什么大部分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良品行呢?透过现象,我们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造成他们不良品行的心理原因主要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等多方面:
一、没有人生奋斗目标,没有责任感
一部分技校生困惑、迷惘,因为读技校不是他们的首选,但不读又没有地方读书,在这样一种无奈下,他们只能被迫选择读技校,来到技校又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这是一部分学生的状况,而那些学习本来就差的学生,他们已经混了多年,至于来技校学什么,毕业后又将去做什么他们根本没有去想。他 1
们不会去思考如果不掌握一技之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将意味着什么,他们更不明白今后在社会上打拼是需要有扎实基础的。他们就像没有目标的船,在人生的海洋上任意飘荡,因为没有目标、没有奋斗的动力,所以学习上松松散散,没有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而是在学校和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地学习。于是上课有的看课外书,有的讲小话,有的睡觉„„,总之,在他们的感觉里学习是为父母、为老师,独独不是为自己。有的学生甚至连考试都公然缺考,虽然学校组织补考,但他们也不去补考,有少数学生毕业时不及格的科目多达十几门,毕业证书根本领不到。这一部分学生他们根本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对父母不负责,很难想象他们今后会对社会负责任。
二、自主择业
过去计划内招生,国家统一分配,那时候中职学校火红热门,许多农村的子女,他们都盼望着能考上,端上国家的铁饭碗,故那个时期录取的学生,绝大多数品学兼优,便于管理。而且那时的学生爱学习,目标明确,文化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学生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而现在的学生呢,本身学习基础就差,加之“铁饭碗”被打破,毕业考公务员又受到种种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初进学校之时还有认真学习的念头,但是由于意志薄弱,受厌学者的影响,锐气慢慢被磨蚀,也变得懒于勤学,有了混的想法。现在的中职学校里挑灯夜战、书不离手,时时有人读书学习、处处都刻苦攻读的身影的浓浓的学习氛围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胡吹乱侃、“闲庭信步”一般悠闲的校园生活。他们没有积极向上的追求精神,而是涣散、消沉,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天会怎样的思想。
三、自暴自弃
由于中国应试教育杠杆的作用,对学生的评价唯成绩论,对好学生的评价则是以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问、平时遵守纪律为条件;而那些坐不住、个性较强、上课时间会开小差、喜欢张扬个性的学生则列入差生之列。从小学到初中,他们都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得不到老师的赏识与表扬,老师也没有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与平台。他们就像大树下的不起眼的小草,老师的阳光雨露都被他们头上的大树承受了,他们很难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就会产生焦虑,失望等情绪,长期如此,有的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和老师产生对抗情绪,经常在班上搞点恶作剧。总之,在他们的心
目中,总认为老师不公平、偏心眼,好事只会轮到少数优等生身上,而班上一出问题,就责怪差生。在这样扭曲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哪里能用心学习呢?这部分人虽然读完小学读初中,但文化基础甚差,他们面对技校的专业课学习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到了技校,他们对自己仍然没有一个整体的评价,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前途,不知道自己的出路,还想象在中学时侯一般地混日子。这样的学生在学校的各班都有,而且还不只一个两个。
四、离异家庭子女多
据专家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离婚率近年来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由于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在家中大吵大闹,甚至夫妻反目离婚,这给子女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孩子原本拥有完整温暖的家,由父亲的呵护、母亲的疼爱,父母离婚使孩子曾经拥有的家丧失了。有的父母离异后建立了新的家庭,特别是有的父母重组家庭后就对子女不闻不问,把他们推给爷爷奶奶,这样,孩子感到父母不要自己了,自己是多余的人,于是他们心理失衡、自暴自弃,甚至为了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而故意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事,故意违反纪律让老师联系家长;或者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心灵扭曲、严重逆反;或通过恋爱寻找精神的慰藉,离异家庭的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他们外表强悍,实则内心脆弱。由于他们对父母离异给自己带来太多的伤害感到不满,所以这部分学生中的多数会表现出诸多的不良行为,如自闭、说谎、逃课、打架斗殴、抽烟酗酒、上网成瘾、恋爱等等。
当然,技校学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还有学生本人的原因。针对中专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校采取了以下对策:
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主题班会树立学生的理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
我校每学年进行军训,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每天的两操,每周进行班主任工作例会,进行学生会干事、班干部培训,学生团员宣誓,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培训,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及理想教育片等系列活动。
另外,每周要求各班组织主题班会,如:“孝敬长辈”,“交通、出行、饮食安全”,“我的人生规划”,“三生教育”等主题班会,还结合一些突发事件,如消
防、地震、火灾等进行定期演练,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要求各班进行讨论。每学期还安排讲座,如“做人处事”,“人生规划”,“理想与信念”等。通过多形式的活动,让迷惘的学生逐步树立起人生理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召开报告会并多渠道推荐就业
我校培养的学生中已有一些人事业有成,成了自主创业的企业家。针对学生到技校后的迷惘失落的心理,我校召开报告会,请那些自主择业后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回学校作报告,用他们成功的经验告诫学弟学妹们,只要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多,就业的空间大,事业成功的机会对谁都是平等的,但机遇只钟情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如果在校期间不努力学习,没有一技之长,毕业时才后悔就来不及了。通过这样的报告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与东风雪铁龙、云南小松、六大茶山、博世、中国平安及昆明的许多人才交流中心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给学生提供用工信息,积极推荐学生就业。每年学生毕业时都要组织就业招聘会,许多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企业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选择,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平台。由于学校在就业上作了大量工作,出口畅,毕业生就业率高。这就消除了学生无心学习,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学生口碑宣传,为学校招生带来良性影响。
三、多渠道做好转化工作,培养学生自信心
我们学校要求全处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有爱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如前所述,进年来技校的学生中低端生多,品行失范的多,面对这些学生,学校党委、团委动脑筋、想办法、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做了大量工作。
(一)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
教务支部把党员分到各教学班担任党员辅导员,协助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求各党员辅导员必须深入到自己联系的班级,对问题学生要多进行交心谈心,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不定期学习交流,听取思想汇报,对有入党志愿的学生进行党员知识交流培训,并积极参与策划组织班级活动,这一系列做法,既增加了班级管理的力度,提高了管理效果,又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我校党员李昌华,经常到联系班级检查两操,找问题学生谈话,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班级的每次活动,他都和班主任一起商量
组织。
(二)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本着教育为本,对差生要多给予关心,要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的宗旨,我们每月统计学生考勤,对旷课多的学生,由学工部召集他们进行学习培训,给他们介绍考勤情况,重申学校纪律,强调违反纪律的行为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给他们改正错误,转变不良行为提供机会,学校把操行分达到劝其退学程度的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课后帮扶。
(三)加强班主任交流培训,增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和爱心。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是否拥有一支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每学期定期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每学期由学校学工部召开班主任座谈会。每学期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带班主任到其他学校学习取经,学习别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供自己借鉴。也请我校的主管领导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对新选拔的年轻班主任由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进行传帮带。由于采取多渠道提高班主任素质,所以我校绝大多数班主任工作勤恳,责任心强,以博大的爱心关爱教育学生,许多学生进校后转变大、进步快,这不能不说因为我们有一批有爱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的班主任。
(四)多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
技校作为学生的职前学习学校,他与中学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中学是以升学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技校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工作打基础为目标,为此,我校为培养学生能力,除进行专业理论课学习外,还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和文化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为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通过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找回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校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每年组织球类、田径运动会、技能竞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参赛项目,人人参与,人人有成功的机会。这对那些从未评上过三好生,也没有被表彰过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领到获奖的荣誉证书,这该是多大的激励,他们能不产生自信和自豪吗?我校还时常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演讲、校园歌手、街舞、民族舞、书法、绘画、汽车模特、教室文化建设等。通过比赛,同学们在悠
扬的歌声和青春的舞蹈中找回了欢乐和生活的信心。
以管理育人,以活动育人,建立学校德育和教学的长效机制,是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多年来逐步探索出的新路子,也是国家实行并轨招生后中职学校面临生源萎缩,而技校每年招生数量都有提高的重要原因。把子女送到交通技校家长放心,因为技校有一大批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职工。
四、进行法制教育警醒学生。
针对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校纪校规等问题,我校每学期均组织相关的法制教育活动。学校通过请法律顾问、医疗卫生、公安消防、解毒所等工作人员作“法律知识”、“预防艾滋病”“交通、消防安全知识”等讲座,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搞好警示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制观念淡薄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前途,还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通过大量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学校纪律得到了明显好转。
现代社会,由于环境、网络、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各学校采取的对策也大同小异。这正说明技工学校的相关工作必然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认真对待,并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以上做法,也许还不成熟,有待于共同探讨、学习、进步。
第四篇: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 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 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 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 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 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第五篇: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杨霞
电话:***;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建设南路一段165号;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杨霞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医院 儿科
641300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科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上报的24例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次数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 2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医嘱执行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为33.3%,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过硬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占33.3%。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
Analy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pediatric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nursingadverse events in pediatric i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ur
hospital, of
explore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4 ca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pediatric in our hospital was operated,counted the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 the type, number and proportion.Results In 24 cases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mplementation was not standard ha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33.3%, cau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fthe weak ability of nursing staff accounted for 33.3%.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pediatric,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keywords] pediatric;nursing;adverse events;cause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事件[1],小儿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由于患儿病情变化快,陪护人员多,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因此常存在着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不仅给患儿家长及患儿带来一定的痛苦,还容易引发护患纠纷,给医院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认真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尤为必要。本文将结合我院实际进一步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我院小儿科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上报的24例护理不良事件。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次数及所占比例,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将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1.3 不良事件类型
如表1所示,2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医嘱执行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为33.3%,其次为输液、用药错误、相关检查延误、药物不良反应、坠床、摔伤。
表1 24例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析
不良事件类型
例数(n)
所占比例(%)医嘱执行不规范 输液、用药错误 相关检查延误 药物不良反应
坠床 摔伤 原因分析 5 4 3 2 2
33.3 20.8 16.7 12.5 8.3 8.3
2.1 儿科工作环境复杂(5例,占20.8%)
儿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患儿病情进展快,重症患儿多,陪护的家属也较多,护士不仅要完成治疗和护理,还要回答多个家属提出的问题和需求[2]。且患儿对住院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并哭闹,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到了护理人员的正常护理工作,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2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3例,占12.5%)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介绍病情时缺乏沟通技巧,语言生硬,没有将疾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患儿家属,没有叮嘱患儿家属住院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因此会造成家属的不理解,从而引发护患纠纷。2.3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6例,占25.0%)
由于护理工作的繁忙,有时为了完成本班的工作而简化查对程序,忽略查对细节,没有加强对患儿的巡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及责任心,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转抄及执行医嘱错误、漏执行医嘱、执行医嘱时间不正确,因此容易发生不良事件。2.4 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过硬(8例,占33.3%)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扎实,业务不熟练,对患儿的病情观察不到位,加之个人能力差,很难适应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3],这也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2.5 护理管理存在缺陷(2例,占8.3%)
医院缺乏健全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护士长管理不到位、护士长对护士教育培训不足,未严格落实三级质控及查对制度等,缺乏对护理人员护理行为的监管及评价体制。3 对策
3.1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医院及护理部应通过积极的调研学习,根据国家及医院相关规定及相关儿科护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小儿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护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与督导,增加检查频率,加大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一级质控[4],以确保护理安全。3.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不同时段根据患儿的数量不同给予弹性调节,减少科室人员不足的压力,同时实行弹性排班制,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3.3 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病区内及病室内多摆放绿色的植物,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病房探视者的人数,分时段进行探视,以免造成病区的嘈杂环境,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对护理人员热情鼓励给护士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工作热情,使其护士们在工作上发挥才能,让护士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5],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多关心护士的日常生活,对护士进行定期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排解压力,以便更好的胜任护理工作。3.4 加强护患沟通
护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掌握沟通的技巧,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面带微笑,言语确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诊疗的相关知识,并及时的向家属汇报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患儿的信息,获得家属更多的理解,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感,增强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3.5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强对护理人员“三基”能力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定期组织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增强其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的特有的道德素质,用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对待每一位患儿。
结语
护理不良事件在儿科护理过程中时有发生,使得护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护理不良事件应值得医院及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医院应加强对护理安全的管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注重护理的每个细节,加强对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以科学的方式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莘.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2(45):130-132.
[2]毛永霞.50例科护理不 良事件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22):155-156.
[3]高秀珍,王彦华,李兰凤,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河北医药,2012,34(7):1112-1114.
[4]薛莹莹,石彩晓,陈静,等.44 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99-600.
[5]许今花.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4,35(14):3196-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