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
★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京地税法〔2001〕489 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
法》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局的执法责任制,强化内部监督,市局制定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是税务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应依照《办法》认真组织实施,把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我市地税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过程中,对过错比较轻微的责任追究工作由法制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于应当追究行政处分责任的,由法制工作部门转交人事、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被追究人员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申诉。
三、各区县局、直属分局的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市局备案。
四、各区县局、直属分局应就本单位责任追究的情况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并作好年度统计报告工作。
五、各区县局、直属分局应根据《办法》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在2001年12月10前将本单位的实施办法报市局备案。
六、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是一项涉及各业务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各部门应加强配合,相互协调。
七、各单位在执行《办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市局反映。
二○○一年十月十日
附件: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地税系统税收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追究我市地税系统税务人员的税收执法过错责任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执法过错追究应当坚持公平、有错必究、过罚相当、寓教于惩的原则。
第四条 税收执法过错是指税务人员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违反税法的行为;税务人员因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工作程序、行政不作为以及其它违反税法的行为,给国家及纳税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第五条 税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属于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行为:
(一)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的;
(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
(三)擅自改变税收征管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
(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定率征收的;
(五)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并造成损害的;
(六)对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案件故意不移交的;
(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或者导致税务局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或者导致税务局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八)评议考核、执法检查要求限期整改而未整改的;
(九)违反检查工作程序,滥用检查职权,给国家和纳税人造成损害的;
(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第六条 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依据税收行政执法检查、税务检查审理及复查、复议、诉讼、行政赔偿、监察、信访中发现的问题提起追究。
第七条 追究执法过错按下列原则明确责任:
(一)因承办人个人原因造成执法过错的,由承办人承担全部过错责任;承办人为两人以上的,根据责任大小分别承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
(二)承办人的意见经过批准的,由承办人、批准人共同承担责任,其中批准人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因承办人弄虚作假导致错误批准的,由承办人承担全部过错责任;
(三)承办人的行为经复议维持原决定导致诉讼败诉的,由承办人和复议人员共同承担责任,其中复议人员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
(四)执法过错行为是由集体研究决定的,主持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一)因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导致执法过错的;
(二)集体研究时申明保留意见的;
(三)因执行上级机关命令、决定,导致执法过错的。
第九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追究行为人的过错责任:
(一)因过错行为轻微,影响不大的,可以免予追究;
(二)过错行为后果严重,但主动承认过错,及时纠正错误减少损失、挽回影响的。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追究责任人的过错责任:
(一)因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造成执法过错的;
(二)同时犯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两种以上过错行为的;
(三)发生两次以上根据本办法应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
(四)对检举、揭发、控告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转移、销毁有关证据,或以其他方法阻碍执法过错责任调查、追究的;
(六)其他因执法过错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十一条 本市各级税务机关的法制工作部门负责本级机关税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 法制工作部门在税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应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行为报主管局长审批立案;
(二)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调查;
(三)对执法过错责任案件调查报告进行初审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负责处理其他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关的事项。
第十三条 各部门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发现执法过错的,应移交法制工作部门办理,并填写《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转办单》。
法制工作部门接到《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转办单》后,应填写《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立案备案表》,报主管局长批准立案。
第十四条 立案后,法制工作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实施调查。参加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向被调查人员核实有关情况,被调查人员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调查人员应当如实记录被调查人员的意见,并由被调查人签字确认。
第十五条 调查核实后,调查人员应制作《执法过错案件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局长批准;对构成比较严重责任的,提出意见转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 过错责任追究的决定可以下列方式作出: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责任明确的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二)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没有过错的责任人,作出无过错定性;
(三)对应当移送其他有关机关处理的,作出移送决定;
(四)对执法过错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责任不明确的退回法制工作部门重新调查。
第十七条 法制工作部门应根据本局领导意见制作《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决定书》;对应当追究行政处分责任的,由人事、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追究税务行政执法过错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形式进行处理:
(一)告诫谈话;
(二)扣发奖金;
(三)调整执法岗位;
(四)分局内通报批评;
(五)全系统通报批评;
(六)停职检查;
(七)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税务人员违法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由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被追究人不服过错追究意见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做出决定的机关申辩,也可以直接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辩。有关税务机关应在接到申辩材料次日起两个月内做出书面答复。
第二十一条 执法过错案件结案后,法制工作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立卷,并送同级人事部门归档。
第二十二条 各区县局、直属分局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报市局法制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 各区县局、直属分局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将上年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统计情况报市局法制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1年11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县地方税务局2013年税收执法及过错责任追究报告
***县地方税务局2013年税收 执法及过错责任追究报告
**市地方税务局****科:
在当地县委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2013年,我局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指导下,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以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为前提,优化岗位配臵、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规程、量化考核标准、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岗位职责清晰、执法程序规范的税收执法责任运行机制。加大执法督查力度,促进依法治税,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我县依法行使税收执法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2013年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人为本,继续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工作。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税收事业“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是贯彻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精神的具体体现。为加强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确保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开展,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我局对各部门细化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强化监督职能,把考核执法质量,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执法监督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层层落实,细化考核,对于强化税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业 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税务工作法制化,完善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监督税收执法行为,防范执法风险,保护税务干部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按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推进廉洁从政,依法治税,制定措施确保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切实改进政风行风,把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与上级安排结合起来,完善规章制度,深化源头治理。一切从简安排,压缩三公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大执行力度,把各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从根本上转变党风、行风和作风。
三、搞好普法学习培训。
一是在局党组组织召开的全局职工会上融入法律法规学习,对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二是专门开展普法宣传学习培训,2013主要进行了宪法学习宣传、税法宣传学习、蹲企服务学习、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暂行办法培训。三是积极开展税收政策及相关业务学习培训。如党员学法考试培训、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小企业会计制度学习、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培训、营改增以及与之关联的政策要点培训等。四是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普法学习、培训和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抓制度建设、抓监督管理。
结合八项规定,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综合考核目标,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作纪律。继续深入开展“县 局抓廉、干部自廉、纳税人协廉、家庭助廉、社会监督员帮廉”为主要内容的“五廉”活动。加大“两权”监督的效能监察力度,对“三重一大”的监督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坚持必须经集体讨论。不断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着力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纳税服务水平和提升执法质量。
五、认真做好税收执法督察工作。
根据《**市**税务局关于开展2013税收执法督察工作的通知》(**税发„2013‟100号文件)的精神,我局成立税收执法督察小组对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情况、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情况、纳税评估、资本交易税收管理、特别纳税调整管理、税务师事务所税务管理、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企业税收管理、电信业税收管理和金融保险业税收管理等九个方面进行督察。同时结合案件评查工作,对稽查局2010年至2012年税务稽查案件发案情况和规费征收管理情况等进行了督察,均未发现原则性违规问题。
六、加强日常执法检查,有错必究。
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开展的核心手段是有错必究,目的是不断提高税收执法质量。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是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具体体现。我局注重日常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走、访、查、看,对暴露出的问题从严处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及时纠正、及时整改,决不姑息迁就,力争把事态扼制在萌芽状态之中。2013,我县在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考核中没有发现原则性过错行为,没有过错行为追究的情况发生。
七、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有效地增强了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服务质量,保证了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工作的稳步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的进程。
一是执法监督机构人员配备力量薄弱,缺乏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数执法监督岗位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导致有些过错没有被发现或发现过错只是表面现象,执法质量不高,所以税收执法监督力量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是依法行政工作要求与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存在差距,有部分税务人员对依法行政、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执法风险的严重性。
三是近年来税务人员接受系统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税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不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税收执法和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
八、下一年的工作打算
一是服务于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坚持依法行政,做好执法监督,增强执法人员的执法理念,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提供优质纳税服务,服从上级的领导与安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部门职能,服务于组织收入这个工作中心,为创造和谐的税收法治环境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一如既往地搞好税收执法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工作。进一步加强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细化岗位责任,认真履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执法质量,确保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继续深入宣传学习《**省地方税务机关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暂行办法》及裁量标准,进一步提高地税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质量,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行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把行政处罚裁量权这把“双刃剑”变成“双遵从”,实现“双保护”,带动征纳双方自觉遵从税法,不断实现税收征纳关系的和谐,进一步提升地税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县地方税务局 二Ο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京地税票„2005‟446 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启用税控投诉模块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为了全面加强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的监督管理,保证纳税人正常使用税控装置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规定,市局决定在Tax861主页建立税控投诉模块,并于2005年10月10日起正式使用。现就税控投诉模块操作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税控服务投诉模块操作规程
税控投诉模块由市局票证管理中心负责维护与管理,各局征收管理科负责承办与处理投诉案件。
(一)受理投诉
市局通过Tax861网站接到纳税人投诉后,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预审处理”模块中对投诉信息进行预审分拣,对于无效的、匿名的、未提供联系方式的投诉不予处理;对于可以当时答复的投诉件,市局予以答复;对于需要各局进一步核实的投诉件,由市局按照被投诉者的所在区域移交所属各局处理,同时根据投诉的情节与具体内容,确定各局处理时限(规定处理时限为3至20个工作日不等)。
(二)核实处理
各局接到市局移交的投诉单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询问服务商违规的具体内容(如需要,各局应上门进行实地核查)。对于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服务商,各局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填入投诉单,同时根据服务商的实际违规类型选择“定性服务投诉类型”;对于无法找到投诉人或投诉事项不存在的,各局征管科应将具体情况填入答复栏中,上报市局。
(三)审核处理
市局进入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发布信息”处理模块,对各局提交的投诉处理单进行审核,对于经过各局核实处理,确实存在服务商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同意发布”处理,在我局外网进行公示;对于不存在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禁止发布”处理;对于各局处理不当或未完成处理的投诉单,市局通过“重新审核”,返回各局重新处理。
(四)统计整理
市局根据工作要求,进入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统计信息”模块,可以根据购机地区、税控代理服务商、投诉时间、投诉类型进行统计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对于存在投诉信息的税控服务商,市局根据《通知》建立税控代理服务商行为规范不良记录档案,作为考核税控售后服务的依据。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各局要严格执行《通知》,加强与服务商的联系,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税控服务商的服务情况。
(二)各局应设专人负责接受和办理税控投诉,在接到投诉单后,应立即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获取服务商的违规证据,对于经过调查情况属实的,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相应处罚,并填写《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或《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送达服务商,同时报市局备案。
(三)各局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投诉件进行处理,如发现投诉情况较复杂、处理难度大的,应及时报告市局或申请延长处理时限。
附件:1.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2.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附件1:
附件2: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1、乱收费
2、服务态度恶劣
3、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4、未提供上门服务
5、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6、未进行操作培训
7、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你公司进行警告,要求你公司在天内提交书面说明和整改措施。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8、乱收费
9、服务态度恶劣
10、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11、未提供上门服务
12、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13、未进行操作培训
14、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停止你公司在天,要求你公司在停售期间保证对已售出税控产品的服务和维护工作,同时将整改情况书面上报我局。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主题词:发票;管理;通知
抄送:12家税控代理服务商、恒信恒安公司(由票证中心提供)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第四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3-12-30实施日期:2004-01-01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业务处室:
现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在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增加有关退税业务需求的新功能前,仍需要纳税人提供完税凭证原件,计会部门填开《税收收入退还书》后在原缴款书上加盖退税销号章并注明有关退税事项;在新系统增加有关退税业务需求的新功能后,可不必提交原件和加盖销号章。
附件:1.退税销号章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款申请书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工作流程图
4.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台帐
5.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通知书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北京市地方税收退税管理,保障国家税款安全,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以及办理退税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退税,是指各级地方税务机关依法从已缴纳入库的税款中向纳税人退还其应退的税款。
第三条 应退税款包括:
(一)减免退税,指按照税收减税、免税的规定,将纳税人已缴纳入库的税款减免退还给纳税人的退税;
(二)汇算清缴结算退税,指按照分期预缴、按期汇算结算的税收征管办法,对纳税人多缴税款予以清算的退税。包括调整税率退税;
(三)误收退税,指因误收、误缴而多征、多缴税款的退税。包括应退付的多缴税款利息;
(四)其他退税,指除上述项目以外的从已入库税款中退付的退税。
第四条 北京市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办理退税,以及向北京市地方税务机关缴纳各种税、费的纳税人申请退税,均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退税管理应遵循依法、规范、统一、简化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征管部门负责退税的制度、流程、文书等综合管理工作;税种管理部门负责退税的管理审核工作;计划会计部门负责应退税款的退库工作;法制部门负责退税的监督工作。
第二章 退税程序
第七条 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的,应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所提出申请,填写《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退款申请书》(以下简称《退款申请书》)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原完税凭证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核无误后退回纳税人);
(二)纳税申报表(契税未使用征管系统软件前不需要提供纳税申报表);
(三)对于政策性退税和其他特殊情况的,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四)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可以将所有申请资料以挂号信的形式邮寄到主管税务机关,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
第八条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可以直接填写《退款申请书》,及时为多缴税款的纳税人办理退税。
第九条 主管税务所是退税的受理和初审部门,须对已经受理的退税申请及附送资料就以下内容按规定进行严格审查:
(一)申请人是否享有退税的资格;
(二)申请人的税款缴纳和欠税、已退税情况;
(三)申请退税事项适用的税收政策依据;
(四)申请退税的税种、税额;
(五)其他按规定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条 受理人员对《退款申请书》审核无误后,在“税务所受理人员初审意见”栏签署意见,报税务所所长审核并加盖公章后,按照规定报送分局、区(县)局税种管理部门复核。
第十一条 分局、区(县)局税种管理部门应对申请退税的理由、依据和时效认真复核,对符合规定的退税事项,税种管理部门负责人在《退款申请书》中“税种管理部门复核意见”栏签署意见后,上报主管局长审批。
第十二条 分局、区(县)局主管局长在《退款申请书》中“主管局长审批意见”栏签署意见后,转计
会部门办理。
第十三条 计会部门按照主管局长审批后的有关退税手续,填开《税收收入退还书》,加盖在银行预留的印鉴章,于填开当日送国库办理退库手续。同时计会部门应对原缴款书回执联逐一销号,在原缴款书上加盖退税销号章(样式附后),并注明有关退税事项。对手续不全或程序不符合要求的退库,应退回补办。对不符合规定的退库,应坚决予以制止。
第十四条 退税销号章由各分局、区(县)局按市局统一规格要求刻制并报市局备案。
第十五条 税款的退还,原则上通过转账办理;但对不能通过转账办理的,可以退付现金,由计会部门签发《税收收入退还书》时加盖“可兑付现金”戳记,送交国库。
第十六条 对以外币缴纳税款因故需要退库的,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签发《税收收入退还书》并加盖“可兑付外币”戳记,送交国库。
第十七条 当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税的,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税款和应付利息先抵扣欠缴税款及滞纳金;抵扣后有余额的,按抵扣后的余额办理退税。同时开具《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通知书》送交纳税人。
纳税人由于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形成的应退税款不执行退税抵扣欠税的办法,既不与以前欠缴企业所得税相抵,也不与下一期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相抵,同时也不与其他税种欠税相抵。
纳税人由于享受政策性待遇而形成的应退营业税税款不执行退税抵扣欠税的办法。
第十八条 各级地方税务机关应建立退税管理台帐,加强退税管理的记录、统计工作。
第十九条 退税办理完毕的,税务机关应以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的形式尽快通知纳税人。退税办理完毕的退税资料,由计划会计部门按照税收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整理、归集,并纳入税收会计档案;受理后因故终止的退税资料由主管税务所负责。
第二十条 纳税人以现金形式到主管税务所缴纳税款,当日发现多缴税款的,持原《完税证》(税票收据联)到税务所申请退税,如税务所尚未将当日税款汇总解缴入库,则可以对审查属实的,收回原纳税凭证与报帐联、存根联一并作废,将多收税款及时退还纳税人。
第三章 利息计付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并申请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及时查实,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二十二条 利息金额的计算:
退付税款的利息金额由税务机关计划会计部门依据下列公式计算:
利息金额=退还税款金额*利率*多缴税款计息天数
其中:
退还税款金额:是指本次要退还的纳税人多缴的税款金额;
利率:是指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储蓄存款年利率/360天;多缴税款计息天数:
(一)2001年5月1日前发生的纳税人多缴税款,计付利息时间从2001年5月1日起,至税务部门提交国库办理退款日期止;
(二)2001年5月1日后发生的纳税人多缴税款,计付利息时间从纳税人结算缴纳税款划转国库之日起,至税务部门提交国库办理退款日期止。
第二十三条 退付利息与退付多缴税款应使用同一预算科目办理退库,并在《税收收入退还书》中单独填列“退税性质”及金额
第四章 退税时限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申请退税,应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办理,逾期则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十日内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款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税务人员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或纳税人利益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在退税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的,属于执法过错。依《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责任。
(一)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核并办理完毕的;
(二)受理、审核时未调查核实清楚,造成多退税款或者不符合退税而予以退税的;
(三)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纳税人权益受到侵害的;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或者索取退税申请人财物,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二)玩忽职守,致使多退税款无法追回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勾结、唆使或者协助退税申请人,骗取退税给国家造成损失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税款手续费办法单独制定。
第三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同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 1月 1日起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有关地方教育费征收
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政发〔2011〕72号
2011-12-30 阅读次数: 5627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的有关规定,报经财政部批准,本市自2012年1月1日起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现将《北京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О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北京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和《财政部关于同意北京市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的复函》(财综函〔2011〕57号)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仍按国家规定缴纳教育费附加外,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缴纳地方教育附加。
第三条 地方教育附加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为计征依据,征收标准为2%,分别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第四条 地方教育附加由本市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具体征管事项由市级税务部门另行规定。
第五条 税务部门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税收票证进行征收和缴库。
第六条 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管理、减免退费等事项,比照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地方教育附加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上缴市级国库,纳入市级基金预算管理。
第八条 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福利和奖金。
第九条 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统筹安排,不得从地方教育附加收入中扣除或提取手续费。
第十条 全市各级财政、税务、教育、审计、监察部门应对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解缴、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一条 地方教育附加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征收,不得擅自扩大征收范围、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多征、减征、免征、缓征、停征,或者侵占、截留、挪用、坐收坐支地方教育附加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追究相关单位、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和市国税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