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
(2011-2020年)
规划文本
天津市水务局 2013年12月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目 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一条规划目的.............................................................................1 第二条规划任务.............................................................................1 第三条规划依据.............................................................................1 第四条指导思想.............................................................................2 第五条规划原则.............................................................................2 第六条规划目标.............................................................................2 第七条规划期限及范围.................................................................3 第二章水资源综合配置规划............................................................4 第八条供水分区.............................................................................4 第九条需水量预测.........................................................................4 第十条可供水量预测.....................................................................5 第十一条水资源综合配置.............................................................5 第三章供水工程规划......................................................................10 第十二条原水系统布局...............................................................10 第十三条城镇供水模式...............................................................10 第十四条城市供水规模...............................................................10 第十五条水厂规划.......................................................................11 第十六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13 第十七条输配水工程规划...........................................................13 第十八条供水管网改造规划.......................................................17 第十九条其它供水设施规划.......................................................18 第二十条海水利用工程规划.......................................................18 第四章供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21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二十一条近期建设目标...........................................................21 第二十二条近期建设原则...........................................................21 第二十三条近期建设项目...........................................................22 第五章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规划..............................................24 第二十四条风险分析...................................................................24 第二十五条水量保障...................................................................24 第二十六条水质保障...................................................................25 第二十七条应急能力保障...........................................................26 第二十八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26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8 第二十九条健全供水管理体制,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模式...............................................................................................................28
第三十条加强供水相关法规、标准建设...................................28 第三十一条推进供水企业整合,形成统一高效的供水系统...28 第三十二条供水政策及资金保障措施.......................................28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同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2008年底,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和滨海新区“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为深入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实现《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天津城市定位,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天津市又好又快发展,确定城市供水发展方向和目标,完善城市供水体系。
第二条 规划任务
在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统筹规划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分析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满足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需水要求的供水水源规划;在充分节水和挖掘各种水源供水潜力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合理布局供水管网、合理确定水厂规模和实施计划,实现供水规划目标,保证供水安全。
第三条 规划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修改)、《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天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规、规范及相关专业规划编制本规划。
第四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水务的要求,围绕把天津市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和生态城市的总目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实现城市供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的原则;
(2)以人为本,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原则;(3)合理配置,节约资源的原则;(4)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适度超前,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6)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规划目标
实现城市供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供水,结合我市城市规划布局与水源条件,形成以引滦、引江外调水为主,地下水、海水、再生水为补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建设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供水系统,城市水厂供水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正常年份城市生活、生产、环境等用水全部得到保证,特枯年份保证重点发展区域的城市生活、生产、环境用水以及其它地区城市基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2)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100%;(3)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4)城镇供水实行统一水质标准,满足或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
(5)城镇污水经处理后城市回用率达到25%以上,海水淡化综合利用水量达到2.5亿m3以上;
(6)城市供水管网优质管材率达到95%以上;(7)城市供水管网抢修及时率达到100%;(8)地表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第七条 规划期限及范围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近期规划年限为2015年。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建制镇以上的城市区,包括中心城市全部(包括主城区和滨海新区)和近郊地区(指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的行政辖区)的新城、中心镇、建制镇。规划重点范围为主城区、滨海新区和新城。同时根据中心镇及建制镇不同地理位置和用水特点,确定其供水方式和供水水源。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二章 水资源综合配置规划
第八条 供水分区
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按照天津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根据现状供水工程情况和引滦、南水北调中线水进入天津市的方位,并考虑水厂的合理规模、供水半径及供水安全等因素,把天津市划分为十一片供水区。
主城区(一片):作为一个供水片区整体考虑,其供水区域不包括位于东丽区境内的滨海新区的空港物流区、开发区西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功能区。
滨海新区(五片):按照“一城双港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供水工程情况,划分为滨海核心区海河北、滨海核心区海河南、北部宜居旅游区、南部石化生态区、西部临空高新区5片供水区。
近郊地区(五片):考虑行政区划的独立完整,将每个区县作为1片供水区—蓟县供水区、宝坻供水区、武清供水区、宁河供水区、静海供水区。
第九条需水量预测
1.需水结构
城镇需水量是城镇用水量的总和,由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环境用水和其它用水组成。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及服务用水(即三产用水);生产用水指工业、建筑业、仓储等行业用水;环境用水包括城市绿化、道路浇洒用水和城市景观用水及河湖补水;其它用水包括消防用水及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水量)。
2.城镇需水量
预测天津市2015年城镇需水总量为18.67亿m3,其中综合生活需水7.25亿m3,工业、建筑业及仓储需水7.31亿m3,环境需水1.53亿m3,其它需水2.58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亿m3;2020年城镇需水总量为26.32亿m3,其中综合生活需水11.25亿m3,工业、建筑业及仓储需水9.42亿m3,环境需水2.46亿m3,其它需水3.19亿m3。
第十条 可供水量预测
1.水资源结构
可供城市利用的水源包括当地地表水及入境水、外调水(引滦水、引江水、引黄水)、地下水(以上为常规水源)和再生水、淡化海水(非常规水源)。
2.可供水量
2015年城镇可供水总量多年平均为23.74亿m3,95%年份为20.61亿m3;2020年城镇可供水总量多年平均为27.18亿m3,95%年份为24.05亿m3。
第十一条 水资源综合配置
1.配置原则(1)分质供水原则
天津市城市水源极为复杂,包括几乎所有类型的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要实现多种水资源在不同供水对象之间的统一配置和内部调配,即实行分质供水,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当地地表水及入境水配置,主要考虑用于城市河湖环境及工业粗质用水。地下水配置,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天津市城市除可利用水源地地下水1.22亿m3外,正常年份仅考虑部分未供自来水的偏远城镇用水,特枯年份可临时启用自备井;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压缩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实现采补平衡。
外调水配置,由于外调水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无论是引滦、引江还是应急引黄,外调水主要供给城市生活及工业。
再生水资源配置,包括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河湖环境、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市政杂用、生活杂用和工业冷却等方面。
海水淡化配置,由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且其水质的特殊性,以供给工业为主,一般应直接对口企业用户,同时考虑管网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按比例配入自来水管网。
(2)合理布局原则
根据供水区需水量和城市水源可供水量的预测结果,考虑供水区和城市水源的空间位置以及供水区的重要程度,综合平衡后,划分各个水源的供水区域。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空间布局。
引滦工程在我市北部入境,其供水范围以市区、北部、东部地区为主,包括主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蓟县、宝坻、武清、宁河等供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市西南部入境,经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进入中心城区。考虑天津市北高南低,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以中心城区、西部、南部和东部为主,包括主城区、滨海新区和静海县。
主城区、滨海新区是天津市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引滦、引江中线两水源都向该区域供水,共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综上所述,确定各水源对应配置的供水区域为:
引滦工程:主要供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滨海新区北部宜居旅游区,以及主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北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南区和滨海新区南部石化生态区等供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供主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北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南区、滨海新区南部石化生态区和滨海新区西部临空高新区、静海等供水区。
地下水:六个水源地分别供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北区、南部石化生态区和北部宜居旅游区、蓟县和武清;未供自来水的偏远城镇可根据需要取用当地地下水。
淡化海水:就近用于滨海及周边地区包括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北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南区、南部石化生态区和北部宜居旅游区、宁河县等供水区。
再生水:只安排区域内就近供水不跨区使用。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3)经济高效原则
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经济效益,使供水综合效益最大化。对各种水源的分配应遵循就近、优先并充分利用现有输配水设施,新建工程要布局合理,在保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同时,以降低工程投资和管理运行费用。
从多水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等角度综合配置全市水资源,维持经济、社会、环境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而获得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综合效益。
(4)公平共享原则
公平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属于“公共资源”,人们有共享的权利,根据各供水分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各种形式水资源的利用统筹考虑,兼顾各用水分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用水需求,做到配置公平合理。各分区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用水目标之间、用水人群之间要合理分配水量。
城市水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最为必要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用水。
要保证用水价格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近。在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使当地地表水、外调水、地下水、再生水、淡化海水的成本价格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新城、中心镇、建制镇及其它城镇以外用水区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最小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配置方案
按照多年平均可供水量进行水资源配置。(1)总体配置方案
2020年天津市城镇可供水量27.18亿m3,实际配置水量为26.32亿m3,其中外调水16.47亿m3(含于桥水库供水1.30亿m3),当地地表水1.66亿m3,淡化海水2.98亿m3,水源地地下水0.52亿m3,当地地下水0.60亿m3,再生水4.08亿m3。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2)分区配置方案
主城区:2020年主城区配置水量10.64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8.10亿m3,地表水0.57亿m3,再生水1.97亿m3。
滨海新区北部宜居旅游区:2020年北部宜居旅游区配置水量1.31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54亿m3,地表水0.15亿m3,淡化海水0.50亿m3,再生水0.12亿m3。
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北区:2020年滨海核心区海河北区配置水量3.87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2.27亿m3,地表水0.33亿m3,淡化海水0.75亿m3,再生水0.52亿m3。
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南区:2020年滨海核心区海河南区配置水量1.46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85亿m3,地表水0.10亿m3,淡化海水0.30亿m3,再生水0.21亿m3。
滨海新区南部石化生态区:2020年南部石化生态区配置水量3.34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1.59亿m3,地表水0.08亿m3,淡化海水1.10亿m3,再生水0.59亿m3。
滨海新区西部临空高新区:2020年西部临空高新区配置水量1.37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97亿m3,地表水0.19亿m3,再生水0.21亿m3。
蓟县:2020年近蓟县配置水量0.84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11亿m3,水源地地下水0.45亿m3,当地地下水0.16亿m3,地表水0.04亿m3,再生水0.08亿m3。
宝坻区:2020年宝坻区配置水量0.70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44亿m3,当地地下水0.10亿m3,地表水0.08亿m3,再生水0.08亿m3。
武清区:2020年武清区配置水量1.13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72亿m3,水源地地下水0.07亿m3,当地地下水0.14亿m3,地表水0.06亿m3,再生水0.15亿m3。
宁河县:2020年宁河县配置水量0.75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25亿m3,当地地下水0.10亿m3,地表水0.04亿m3,淡化海水0.33亿m3,再生水0.03亿m3。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静海县:2020年静海县配置水量0.88亿m3,其中配置外调水0.63亿m3,当地地下水0.11亿m3,地表水0.03亿m3,再生水0.12亿m3。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三章 供水工程规划
第十二条 原水系统布局
规划以于桥水库、尔王庄水库、北塘水库、王庆坨水库、北大港水库为安全供水调节保障体系,以一横(天津干线末端到北塘水库引江工程)、一纵(从于桥水库到尔王庄水库至塘沽、大港的引滦工程)主干供水工程连接五座调节水库和各个供水分区,以引黄济津作为备用应急水源,形成覆盖全市的多水源供水格局,辅以合理开发当地水源和深度挖掘非常规水源,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确保供水安全。
第十三条 城镇供水模式
城镇供水系统可分为区域供水系统和独立供水系统两类。规划天津市采用以区域供水为主的供水模式,边远乡镇采用独立供水系统。
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位于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轴上,居住区和产业区分布较为集中,用户对供水服务水平以及供水系统安全保障性要求较高,发展区域供水。主城区外环以外地区及滨海新区其他地区围绕在城市发展主轴四周,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紧密相连,现状已有部分供水管网与中心城区相互连通,因此,将上述地区也纳入区域供水范围内。
蓟县、宝坻、京津、武清、宁河、静海、团泊7个新城位置偏远,均采用相对独立的供水模式。
静海、团泊2个新城现在已有从中心城区供水的管网,由中心城区水厂供水。中心镇和建制镇均按照就近供水的原则,位于城区附近的纳入城区供水系统,采用城镇一体化联网供水模式;远离城区,远离引滦、引江水源管渠,且用水量很小的中心镇和建制镇可开采合格地下水,并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性地联通各个镇域管网,提高供水保证率。
第十四条 城市供水规模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到2015年,天津市城市用水的总规模达到595.8万吨/日,其中外调水规模401.4万吨/日,水源地地下水规模19.2万吨/日,当地地下水16.0万吨/日,海水淡化规模53.0万吨/日,再生水61.0万吨/日,当地地表水规模45.5万吨/日。
到2020年,天津市城市用水的总规模达到848.3万吨/日,其中外调水规模536.4万吨/日,水源地地下水规模14.2万吨/日,当地地下水21.4万吨/日,海水淡化规模98.0万吨/日,再生水132.7万吨/日,当地地表水规模45.5万吨/日。
第十五条 水厂规划
1.水厂规划原则
(1)综合考虑天津市总体发展战略、供水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结合天津市供水系统现状布局,按照构建区域供水系统的要求,调整、完善水厂布局;
(2)坚持规模化、集中化,逐步淘汰工艺落后、能耗大、水质水量保证率低的小规模水厂;
(3)对同一用水区域,在实现水源和水量保证的情况下,通过对供水设施的建设进行方案比选、优化配置,实现水厂建设与运营的规模经济与运行优化;
(4)对重点发展的地区应保证多水源供给;对发展空间较大的地区,供、配水厂应预留一定规模,以保障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5)在地表水厂覆盖地区内,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应选择性地淘汰或施行工艺改建,逐步向地表水厂过渡;
(6)水厂出水水质要严格满足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水厂需求规模(1)水厂供水模式
水厂规模达到20万吨/日时呈现出较好的规模经济,10万吨/日为规划水厂最小经济控制规模。
水厂距离用水区小于25km时,采用直接供水方式比较经济;当用水区距离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水厂大于25km且用水量较小时,可采用水厂延伸供水模式。
(2)水厂需求规模
到2015年,天津市城市需地表水水厂总规模达到371.0万吨/日,2020年需地表水水厂总规模达到490.7万吨/日。
扣除直接补给河道的生态补水,主城区2015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200.8万吨/日,2020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223.0万吨/日;
滨海新区2015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122.4万吨/日,2020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194.6万吨/日;
近郊区县2015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47.8万吨/日,2020年需地表水水厂规模73.1万吨/日。
3.水厂规划方案
规划2015年地表水厂以维持现有水厂供水为主,根据需求新建、扩建水厂。天津市现有大小地表水水厂22座,供水规模361万吨/日,规划新建水厂3座—蓟县水厂(一期)、武清水厂(一期)、宁河水厂(一期),扩建水厂2座—宝坻水厂、汉沽水厂,到2015年末地表水厂总规模达到396.5万吨/日,并对现有水厂进行工艺改造,恢复设计产水能力。
规划2020年地表水厂根据需求新建或扩建主力水厂,对规模小、设计不合理的水厂,结合城市用地规划进行整合(或取消,或转为配水厂),到2020年天津市共规划地表水水厂16座,水厂总规模514万吨/日,其中新建水厂1座—大港水厂,扩建或整合水厂5座—蓟县水厂、武清水厂、凌庄水厂、塘沽水厂(整合扩建新区水厂、新河水厂、新村水厂)、汉沽水厂;杨柳青水厂、逸仙园水厂、卧龙潭水厂、宜达水厂、安达水厂、大港区水厂、港西输配水中心等7座水厂或规模较小,或工艺落后,随着区域供水系统的日臻完善,将逐步被区域骨干水厂所取代,可转为配水厂或加压泵站。
现状13座地下水厂,规划保留7座—龙泉水厂、王古水厂、京滨工业园水厂、蓟县一水厂、蓟县二水厂、蓟县三水厂、蓟县开发区一水厂,取消其它位于规划地表水厂供水范围内的地下水厂,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或配水加压站。规划地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表水厂供水范围外的边远城镇根据需要规划建设地下水厂。
第十六条 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
规划2020年天津市16座水厂均建设弃水污泥处理设施,以实现节水减排的环保目标。
第十七条 输配水工程规划
1.水源工程
(1)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1098公里处的河北徐水引水,经河北省保定、廊坊两市,进入天津市武清区、西青区,到外环线曹庄花卉北侧,全长155km,采用全暗涵输水,输水规模设计50m3/s、加大60m3/s,途中向沿线河北省地区分水后,进入天津的规模为设计45m3/s、加大55m3/s。
(2)王庆坨水库新建工程
王庆坨水库位于天津市王庆坨镇西部,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的配套工程,是天津市的“在线”调节水库和备用水源。考虑王庆坨水库的位置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先期建设一库(津保公路以北部分),水库总库容2000万m3,充库流量18m3/s,出库流量20 m3/s,退水流量10 m3/s。
(3)北塘水库完善工程
北塘水库原为塘沽区城市供水调节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市内配套调蓄及事故备用水库,需建设北塘水库完善配套工程,增加必要的完善配套设施,使之与滨海新区供水工程合理结合,实现引江、引滦双水源保证,以满足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工程主要建设项目包括:
①入库建筑物:新建引江入库闸。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②取水建筑物:新建塘沽水厂供水泵站(主要供水对象为滨海新区塘沽现有水厂)、新建开发区水厂供水泵站。
③现有建筑物维修加固:东堤泄水闸闸门更换。
④新建北塘水厂引水渠,将黄港二库的水源通过新建的引水渠引至北塘水厂,渠道设计流量4 m3/s,全长4.4km。
2.输水管线工程(1)主城区
包括向滨海新区西部临空高新区和静海县供水,该区域2015年需外调水供水规模254.7万吨/日,2020年需外调水供水规模309.5万吨/日。
主城区现有引滦入中心城区供水管线一条,供水能力167万吨/日,引滦入大港管线目前亦可供东丽、津南区企业供水约5万吨/日,引滦入津滨水厂供水管线,供水能力20万吨/日,合计引滦供水规模192万吨/日,另有引滦通过新引河向北运河、海河补水,规模260万吨/日(30m3/s)。
在建引江中心城区供水工程,供给中心城区的新开河、芥园、凌庄三大水厂,规模225万吨/日;在建南水北调滨海新区供水工程,向津滨水厂供水50万吨/日。
(2)滨海新区
建设滨海新区供水工程,为津滨水厂及滨海新区提供南水北调水源。一期工程从天津干线末端到津滨水厂,干线总长34.7km,管径2*2.6m,最大供水能力192.7万吨/日,津滨水厂支线长度1.48km,管径2.2m,供水能力50万吨/日。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干线末端至北塘水库,管线总长37.8km,管径2*2.2m。
建设从柴新庄泵站至大港水厂的引江管线,管径2.0m,输水能力36万吨/日,除了向大港水厂供水,同时向南部区域工业提供原水。
规划建设将天津干线末端到津滨水厂分水口供水管线与从津滨水厂引出的通向南部石化生态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海河南区的1.6m、1.8m供水管线连通的管线,并将这两条管线接入规划的大港水厂。同时将从津滨水厂引出的管线与引江原水管线连通,并将引滦至津滨水厂管线向南穿过海河与引江原水管线连通,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增加滨海新区海河以南地区的供水能力。
新建从尔王庄水库至汉沽水厂的供水管线,满足北部宜居旅游区的城市用水。管径1.6m,供水能力30万吨/日,同时为宁河供水。
到2020年,引滦入滨海新区供水工程总能力136万吨/日,引江中线向滨海新区供水的总能力192.7万吨/日,滨海新区外调水需求209.9万吨/日,原水管线供水能力充足。
(3)近郊地区
蓟县:该区现状无引滦供水管线。规划2015年新建引滦入蓟县水厂供水管线,从于桥水库引水,供水能力5万吨/日;并建设蓟县西龙虎峪水源地向蓟县新城水厂供水的管线,供水能力8万吨/日。
宝坻:该区现状有引滦入宝坻新城和入京津新城供水管线两条,供水能力分别为2万吨/日和5万吨/日。规划2015年前新建引滦入宝坻新城二线,供水能力8万吨/日。
武清:该区现状有引滦入杨村供水管线一条,供水能力10万吨/日。规划2015年前新建引滦武清二线工程,供水能力15万吨/日。
宁河:该区现状无引滦供水管线。规划2015年前与汉沽共同建设一条引滦供水管线,管径1.6m,供水能力30万吨/日,满足宁河和汉沽两区远期用水需求。
静海:该区域内目前有中心城区凌庄水厂向该区域供水的0.8m管线一条,供水能力5万吨/日,另有正建两根1.0m管线,供水能力20万吨/日,合计供水能力25万吨/日,可满足该区域2015、2020年供水需求。
3.区域联络干管(1)区域间供水关系
突破“一地一水”的供水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区域联网供水。规划在以下区域之间建立供水关系:
中心城区与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 中心城区与滨海核心区海河南区 中心城区与西青新城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中心城区与津南新城 中心城区与静海新城
中心城区与滨海南部石化生态区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与滨海南部石化生态区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与滨海北部宜居旅游区 滨海核心区海河北区与滨海北部宜居旅游区 滨海核心区海河北区与滨海核心区海河南区 滨海核心区海河南区与滨海南部石化生态区(2)区域供水联络管线 建设10条区域供水联络管线:
中心城区外环线,管线长度23.0km,管径1.0m;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开发区东区,管线长度20.5km,管径1.0m;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塘沽,管线长度6.5km,管径0.8m; 开发区西区至塘沽,管线长度7.6km,管径0.8m;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北部宜居旅游区,管线长度40km,管径1.0m; 滨海核心区海河北至北部宜居旅游区,管线长度30.5km,管径1.0-1.2m; 滨海核心区海河北至海河南,管线长度13.7km,管径0.8m; 临港经济区至南港工业区,管线长度29.6km,管径1.0m;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津南新城,管线长度16.2km,管径1.2m; 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临港经济区,管线长度57.0km,管径1.6m。4.近郊区县乡镇供水主干管网(1)宝坻
规划口东镇由宝坻水厂供水。规划建设宝坻水厂至口东镇供水管线,长度7km,管径0.6m。
规划周良庄、大唐镇由东山水厂供水。规划建设由东山水厂至周良庄供水管线,长度5km,管径0.6m;建设由东山水厂至大唐镇供水管线长18km,管径0.6m。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2)武清
武清区的武清新城、豆张庄、上马台、梅厂、大黄堡、陈咀、汊沽港、王庆坨规划水源为引滦水。
规划建设从武清水厂至陈咀、汊沽港、王庆坨供水管线,管线长度30km,管径0.8—0.4m。
规划建设从武清水厂至豆张庄供水管线,长度6km,管径0.4m。
规划建设从武清水厂至梅厂、上马台、大黄堡为供水管线,长度31km,管径0.8—0.4m。
(3)宁河
宁河县的宁河新城、宁河镇、七里海镇、北淮淀、造甲城、潘庄镇规划水源为引滦水,规划上述区域由宁河水厂供水。另外,潘庄、造甲城距宁河新城较远,也考虑由市区的供水管线供水。
规划建设从宁河水厂至宁河镇供水管线长度15km,管径0.4m。
规划建设从宁河水厂为七里海镇、北淮淀、造甲城、潘庄镇供水的一条管线,供水管线长度45km,管径1.0—0.4m。
(4)静海
静海县的静海新城、县开发区、团泊新城(东区、西区)、大丰堆、大邱庄、子牙环保产业园、唐官屯物流园水源为外调水,由市区凌庄水厂供水。
规划建设从凌庄水厂至静海新城、县开发区、团泊新城(东区、西区)、大丰堆、大邱庄、子牙环保产业园、唐官屯物流园的供水管线,总长度140km,管径1.0—0.6m。
第十八条 供水管网改造规划
按照管道的使用年限和破损程度,结合道路及小区改造工程,分期分批实施管网改造。其中,使用期限在50年以上的供水管道全部进行改造;使用期限在30年以上,每公里有1处爆管、漏水抢修记录的管网进行改造;使用年限超过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20年的钢管,经过检测,外部防腐层损坏面积大,腐蚀深度超过管壁厚度1/3的管道进行改造;经测流测压和平差计算,证明管内结垢严重、阻力增大,严重影响供水压力的管道进行改造;路径、埋深不符合道路要求的管网进行改造。
规划改造老旧管网1900km,其中2015年前改造845km。
第十九条 其它供水设施规划
1.供水加压泵站
为保证供水服务加压,实现经济运行,在距离水厂较远的地区设置供水加压泵站。供水加压泵站需独立设置或结合供水设施建设,占地面积6000~15000m2/座。
2.供水服务设施
为进一步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应加强供水抢修服务基地与营销服务网点等供水服务设施的建设。供水抢修服务基地需独立设置或结合供水设施建设,服务半径3.5km,占地面积3000~4000m2/座。营销服务网点结合建筑设置,服务面积5~8km2,建筑面积200~400m2/座。
3.二次供水设施
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499处,户内管道改造70万户,其中2015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部完成,完成户内管道改造39万户,降低漏水率,节约运行资金成本,改善城市居民用水水质,提高二次供水能力。
第二十条 海水利用工程规划
1.海水淡化厂规划
目前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境内建有北疆电厂、新泉和泰达新水源三座海水淡化厂,另外大港电厂建有多级闪蒸淡化装置,规模分别为10万吨/日、10万吨/日、1万吨/日、0.6万吨/日,总规模为21.6吨/日。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规划扩建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厂供水规模,2015年规模为20万吨/日,2020年规模为50万吨/日。所产淡化水首先供电厂内部使用,其余向滨海新区北部宜居旅游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宁河县供水。
规划扩建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供水规模,规划2015年达到16万吨/日,供水对象为中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工程。
规划扩建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规划2015年达到2万吨/日,2020年维持2万吨/日规模。
规划新建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厂。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厂规划2015年达产淡化海水10万吨/日、2020年、20万吨/日,所产淡化水供南港工业区工业用水。
规划新建临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厂。2015年达产淡化海水5万吨/日,2020年达到10万吨/日,所产淡化水供临港经济区工业用水。
2.淡化水配置
规划2015年配置淡化水1.61亿m3,即53万吨/日,2020年配置淡化水2.98亿m3,即98万吨/日。
除北疆电厂淡化水,其他几座水厂都是有一对一的供水目标,因此淡化水量配置基本按淡化水厂规模确定,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供水对象为天津石化百万吨乙烯工程,临港、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厂主要为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内的企业供水,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主要供给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用水,北疆电厂淡化水配置需要按区域需水要求确定,主要为滨海新区北部宜居旅游区、核心区海河北区和宁河开发区供水。
北疆电厂淡化水主要以两种形式供水:一是直接供给工业大用户,二是通过现有管网供给生产生活用水。直接供给的工业大用户主要有位于汉沽的天化集团、中新生态城和位于宁河开发区的天钢集团及玖龙纸业。通过现有管道向生产生活供水是通过与自来水厂出水掺混实现的。为确保供水安全,淡化水与自来水的掺混比例为淡化水:自来水=1:3,即掺混后的混合水中淡化水占25%,实际配置时以此为控制上限。同时为确保现有输水管道安全,进入前应进行矿化调值,使掺混后的混合水尽量与原自来水的成分接近。主要参与掺混的水厂为龙达水厂(即汉沽水厂)、泰达水厂(即开发区水厂)、塘沽新区水厂和新河水厂。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按照优先直供工业用户,余水进入市政管网的原则,2015年北疆电厂淡化海水,除电厂自用2万吨,考虑供水高日变化系数(1.2)后,每日外供水量15万吨—玖龙纸业3万吨、天钢联合2万吨、中新生态城3万吨、天化集团2万吨,其余5万吨掺混入龙达、泰达、新河和新区水厂;2020年北疆电厂淡化海水,根据区域发展,维持原供水区域优先就近利用。
3.供水管线
北疆海水淡化厂:规划继续铺设向汉沽水厂、泰达水厂、新区水厂、新河水厂以及天津碱厂送水的管线,管道总长52.73 km,输水工程管材为PE内衬的球墨铸铁管,管径1400mm,设计输水能力为20万吨/日,并沿该管线再铺设新建1条向核心区海河北区供水的管线,管线全长约32.5km,管径为1.4m,输水能力为20万吨/日。规划利用现汉沽水厂向玖龙纸业供水的DN1000管线作为向地处宁河开发区的玖龙纸业、天钢集团及热电厂的淡化水供水干管,并铺设新建1条从北疆淡化厂至汉沽水厂的淡化水供水干管,供水能力10万吨/日,管径1.2m,长度17 km;规划分别铺设向天化、中新生态城、天钢集团供水的淡化水供水支管,供水能力5万吨/日,管径0.6m,合计长度3.5 km。
南港海水淡化厂:规划输水干管沿海港路和红旗路铺设,总长度15 km,直径1400mm,设计输水能力为20万吨/日。
临港海水淡化厂:输水干管总长度8km,直径800-1200mm,设计输水能力为5-10万吨/日。
4.矿化调值设施规划(1)矿化调值中心
规划在分别在汉沽水厂、开发区水厂、新区水厂、新河水厂建设相应规模的淡化水矿化调值中心,确保水质的主要指标达到自来水厂出水标准后再向外供水。
(2)自来水厂配套改造
新建淡化水与自来水厂出水混合的掺混池;对水厂变电设备、水泵、进出厂管道改造等内容。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四章 供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第二十一条近期建设目标
天津市供水工程近期建设目标为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缓解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初步建立分质供水和循环利用相结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加快原水工程和水厂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区域联络干管建设,建立安全、稳定的供水系统,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快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提高供水普及率,为三个层面协调发展联动服务,为天津市和谐、率先、科学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二十二条近期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将天津市作为一个整体,按照远期规划统一进行综合部署,根据不同地区建设时序,分步实施规划,保证重点发展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做好南水北调通水前后衔接工作
注重再生水、海水等非传统水源的科学开发利用,解决好南水北调中线水到达天津之前的城市水源问题,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市内配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南水北调中线水做好准备。
(3)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满足近期重点发展地区用水需求,提高水厂出水水质标准,建立天津市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的构架,确保天津市城市供水安全可靠。
(4)改造与新建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供水工程设施,在新开发地区内根据需要建设必要供水设施,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同时,加快老城区供水设施改造,进一步完善供水系统。
(5)水源、水厂、管网工程同步进行
在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水厂和供水管网等供水工程建设,保证水源、水厂、管网三项工程顺利衔接。
第二十三条近期建设项目
1.水源工程
加快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干线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能力。同时进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市内配套水源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新建王庆坨水库和北塘水库完善工程、西河原水枢纽泵站建设、引江应急预处理中心及西河泵站至宜兴埠泵站水源管道建设。
2.水厂以上输水管线工程
加快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市内配套引江输水工程建设,完善引滦配套工程,重点完成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向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输水的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供水安全保障。
配合新建、扩建水厂,建设相应的原水输水管线,重点包括海河南引江供大港水厂输水管线建设、引滦尔王庄水库至宁河、汉沽输水管线建设、引滦尔王庄水库-武清水厂输水管线建设、引滦入蓟县水厂输水管线建设、引滦入宝坻城区第二条输水管线建设以及地下水水源地至蓟县新城输水管线建设。
3.水厂工程
对新开河水厂、芥园水厂、凌庄水厂、塘沽新区水厂、塘沽新村水厂、塘沽新河水厂进行常规处理工艺改造,未建污泥处理及利用设施的水厂增加弃水污泥处理及利用设施,必要时增加深度处理设施,以恢复其产水能力和提高出水水质。
扩建汉沽水厂、宝坻水厂,保证近期用水需求,同时进行工艺改造,增加弃水污泥处理及利用设施,提高出水水质。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新建蓟县水厂、武清水厂、宁河水厂,保证近期用水需求,水厂预留深度处理设施用地。
4.水厂以下管网工程
进一步完善区域供水主干管网系统。建设外环线环网、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开发区东区、滨海西部临空高新区至北部宜居旅游区、西部临空高新区至津南新城、西部临空高新区至临港经济区区域联网主干管网,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
发展近郊区县新城向周边城镇集中供水的主干管网。主要包括宝坻水厂向口东镇供水管线、宝坻东山水厂向京津新城和大唐镇供水管线、武清水厂向豆张庄及王庆坨周边供水管线、武清水厂向梅厂、上马台和大黄堡供水管线、宁河水厂向宁河镇、潘庄镇及周边供水管线、凌庄水厂向静海新城、团泊新城、子牙园等供水管线工程建设。
配合新建、扩建水厂及城镇建设发展,建设相应的输配水管网工程,主要包括蓟县水厂、宝坻水厂、宁河水厂、武清水厂、汉沽水厂、凌庄水厂输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充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5.其它供水设施
为保证供水压力,在距离水厂较远的地区进行供水加压泵站建设;为进一步提高供水服务水平,结合供水设施建设,建设供水抢修服务基地与营销服务网点等供水服务设施;为改善城市居民用水水质,提高二次供水能力,降低漏损率,进行二次供水设施和户内管道改造。
6.海水淡化利用工程
新建、扩建北疆、新泉、泰达新水源、临港和南港5座海水淡化厂,总规模为53万立方米/日,增加淡化海水资源;拓展北疆电厂淡化海水利用途径,加大淡化海水资源利用,建设北疆电厂淡化水向水厂和工业用户输水的管线和矿化调值中心,缓解南水北调通水前滨海新区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五章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第二十四条 风险分析
对天津市区域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其非水质风险等级为2,供水系统处于稳定状态,风险等级较低,仅需要周期性监测、评估,即可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个别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地区,需要加强监测及维护。
针对目前天津市供水系统存在的供水管网自成系统,互不连通,且水源单一等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及市内配套工程建设,为主城区、滨海新区提供双水源保障。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前,应将引黄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应急引黄期间将海河作为饮用水源地加以重点保护。
(2)加强对水源的防护,水源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Ⅲ类或以上水体标准。
(3)加快主城区、滨海新区的区域联络干管建设达到互连互补,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4)对现状地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必要时增设深度处理工艺,提高水厂应对水质突发事件的能力;对现状年代久远及劣质管材的管道进行改造,减少二次污染。
(5)加强供水风险的预测预警,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化的监控机制,保障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6)应根据各供水分区的服务范围大小,合理设置抢修服务基地,供水管网发生爆管等重大事故时,供水单位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及时处置,将事故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第二十五条 水量保障
(1)水源保障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实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统筹分配的供水模式。重点地区采用多水源联合调度: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水厂均为多水源保障;北部地区主要水源为引滦水,地下水可作为备用水源。
(2)供水系统保障
提高水厂供水能力,满足各地区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重点地区实行多水厂联网供水。根据区域需水情况及合理的供水半径整合水厂,使其具有一定的供水规模。建设与水厂能力相配套且分布合理的输配水管网,保证水流通畅,压力充足。
第二十六条 水质保障
规划天津市水质目标为:城镇供水实行统一水质标准,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并与当时发达国家水质标准保持同等水平。
(1)水源保障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天津市引滦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引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水源水库、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加强水源敏感区域和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专项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以及水源地周边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加强水源输水沿线水质保护,逐步变明渠输水为暗管、暗渠输水。各水厂的清水池、调节池、预沉池、取水口等应有具体的防护措施及醒目的标识。
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安全指标等标准体系。加快受污染水源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2)供水系统保障
进一步推进现状水厂的工艺改造,建设污泥处理设施。水厂出厂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新建管网采用无毒、无害、耐腐蚀的优质管材,旧管网实施全面改造,淘汰年代久远及劣质管材管道。2015年管网水质合格率达到98%。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3)二次供水系统保障
明确职责,由供水企业统一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加大对二次供水系统的监督监察力度。加强对现状二次供水系统的改造,选择新工艺、新技术和自动化程度高、噪声小、环保、节能、运行安全、使用寿命长的二次供水设备,2015年完成全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彻底解决水压不足、水质污染等二次供水问题。
第二十七条 应急能力保障
(1)水质在线监测及预警
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水源水位及水质、水源泵站运行、水厂产水量、清水池水位、送水泵房运行、出厂水水质以及供水管网各测点的压力、流量及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设立报警系统,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
(2)水质监控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全市水质监控信息网络系统,确保任何情况下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以此作为日常水质管理及水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信息共享平台。重特大水质事件上网后应同时电话汇报市应急指挥中心,对可能涉及到的天津市以外的其他地区,由市指挥中心负责对外通报。
(3)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按照突发性水质事件的类别和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各级响应。建立调度管理中心,上联市水务、市城建、市应急事故指挥部部门、供水单位负责人,下联水厂、供水管网、抢修服务站的负责人和值班人员,日常情况下确保正常供水,事故状态下,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发布调度指令,指挥实施供水系统的各项应急措施。
第二十八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加快编制天津市供水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并组织实施。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保证高效、有序地处理供水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轻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正常生活。
(1)双水源配置
天津市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双水源联合调度,保障水厂原水供应,个别地区虽为单水源,亦有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
(2)应急备用水源
天津市应急备用水源包括地下水水源、地表水水源及外调水水源。规划由地表水厂供水的地区,现状地下水厂今后均可作为应急设施提供备用地下水水源;水质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或以上水体标准的地表水可作为应急地表水水源,中心城区内利用海河、水上公园等地表水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根据天津市外调水利用情况,启用引黄济津工程,调用黄河水作为应急外调水水源。
(3)供水设施保障
水厂预留备用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可以启用备用设施,以保障水厂生产。供水管网发生事故时,发挥主力水厂骨干作用以及区域供水联络干管转输功能,根据需要调节各分区的供水量,减小事故产生的影响。同时,启动基于GIS和GPS的快速、准确、智能化的供水管网应急抢修调度系统以及供水设施抢修预案,对故障设备进行紧急抢修。抢修队伍到达现场时间不应大于30分钟;一般性漏水抢修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大型漏水抢修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特大型爆管事故不得停顿连续抢修至完工。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文本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健全供水管理体制,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模式
进一步转变城市供水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机制,对一切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建立集开发、配置、供水、节水、利用、保护等于一体的综合水务管理系统。
第三十条 加强供水相关法规、标准建设
加强城市供用水的依法管理,通过法规强化供水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规划的实施。制定和完善城市供水行业发展建设、水质管理、安全服务、设施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第三十一条 推进供水企业整合,形成统一高效的供水系统
加快供水企业整合,实现在政府领导下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统筹建设区域供水系统,实现供水设施共建共享,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十二条 供水政策及资金保障措施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修改和完善天津市有关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政策,建立城镇供水规划监督体系并具体组织实施,明确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供水规划实施监督的职责,组织专家对供水规划各实施环节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和必要的公共财政支付机制。形成工业节水激励机制,落实政策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再生水利用和废水回用。放开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以用水单位投入为主体,国家财政投资为导向,地方财政为纽带,社会投入为补充,财政和信贷资金相结合的供水投资体制。
第二篇: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姓 名: [李林] 学 号: [105038] 班 级: 测控技术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十分兴奋,四月上旬的一个星期五,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和我们的兄弟班级一起去参观期待已久的天津市规划展览馆。
一大早,两座豪华大巴从北辰校区出发,穿过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仅仅一个小时我们就到目的地了。
这不是著名的意大利风情街吗,哦,原来规划馆也在这里,这倒是更加让我兴奋不已,美丽的海河之滨,浪漫的意式街中,一片古典又新颖的小洋楼的包围下,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拔地而起,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她比邻京津城际铁路终点天津站,与天津商业中心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隔海相望,不远处就是天津标志性建筑津湾广场。
几个同学去存完包后,我们这一大群人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步入了前门大厅,真是宽敞明亮,窗明几净,正前方的墙壁上一幅世界地图的浮雕映入眼帘,浮雕显示天津作为一个大港口城市有着辐射全球的航线,体现了它作为北方经济中心与国际港口的胸襟与魄力,更彰显了它进入国际大都市的抱负。
迫不及待的,我们同学三五成群,进入了右面的侧厅,精致的模型、神奇的电子书、珍贵的历史图片等等一一呈现,每一样都让我们感到新奇喜悦。
不知不觉就到9点了,我们又集中到了得前门大厅,接着正式跟随讲解员进行参观。聆听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天津发源于三岔河口,“天津”两字意即“天子过河的地方”,历经沧桑的天津卫是作为距离京城最近的一座卫城,可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沧海桑田中使天津这座城市有着说不尽的历史之厚重。
······
随后,我们步入了一个曲径幽深的走道,左侧墙壁上镶嵌着一个个发光的小孔,这是什么?哦,是电子眼,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天津从1900年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场景,我们也领略了一个城市在成长中的一些足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作为一个北方重镇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次次城市规划方案的出炉调整,可见党对建设我们天津的重视,从梁思成的规划方案到现在几经修改的“一轴两担”方案再到确立滨海国家级新区的开发开放足以说明。
二楼三楼中,我们一睹津湾的摩天楼,滨海的中新生态城,风筝形的飞机场,天津西站,以及的水滴体育馆,等等,等等,这一切都将见证并着天津经济的腾飞,实在让人心潮澎湃。我们同样欣赏到了蓟县的如画风景,以及我们北辰区的规划远景,真是满心欢喜。
作为直辖市的天津不光有着北方经济中心之位,他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样引人入胜且说不尽也道不完,众多的名人故居,热闹的古文化街,多样的特色美食,五大道的万国建筑,杨柳青的民俗,海河上的桥梁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作为自江苏来津求学的一名学生,我十分的庆幸自己来的是天津,还能清晰记得那刚到天津的哪一个晚上的兴奋与激动,将是我一生难以忘记的。
惊异与自豪中,我们恋恋不舍的结束了二三楼的参观,总的行程也快结束了,我们再一次的集中到了前大厅,进行合影留念,随着几声快门声的按下,朝气蓬勃的我们在此定格,很高兴,我们享受了这次难忘的天津规划展览馆之旅!
李林
2011年5月25日
第三篇:天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天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共天津市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议。
一、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美丽天津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一)“十二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三二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万美元。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自贸区建设高标准开局,制度创新深入展开,“十个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深入推进,“两港四路”大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提前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民心工程连续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法治天津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新加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尤为重要的是,全市上下形成了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凝聚了可贵的民心民气,探索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路子,为“十三五”时期和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天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落实中央对天津定位、推动美丽天津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天津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国家战略迭加,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发展中的短板和矛盾问题依然突出,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主要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资源约束趋紧,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仍需提高,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紧缺。(三)“十三五”时期天津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后劲、补短板、促均衡、上水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美丽天津建设新局面。
(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
建设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林木绿化率大幅提升。
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建设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发展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创新,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五大战略机遇”。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和实践要求,聚集发展新要素,培育增长新动力,优势做优、强项做强、特色做特,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期、持续发展的黄金期。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用思想领先促进发展领先,跳出天津看天津,追求更好,敢于突破,牢牢掌握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胸有目标,脚踏实地,让落实成为一种习惯、务实成为一种风气,打好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
二、着力创新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
坚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全国产业创新中心和国际创新城市。
(一)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推动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成为创新主体集聚区、产业发展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示范区。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集聚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端研发机构,提升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打造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新药创制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规模化、高质化发展。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开展众创空间示范工程建设,把滨海新区“双创特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创新创业示范区。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更好发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大力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鼓励支持科技企业股改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二)打造先进制造新高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对接《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壮大发展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3D打印设备、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现代冶金、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促进制造企业向柔性、智能、数字生产转变。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名品名牌名企名家创建工程和标准化提升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加快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发展壮大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强天津制造。
(三)构建现代服务经济新体系。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建设全国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推动金融制度、产品、工具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业态,积极发展产权、股权、现货交易市场,促进各类金融要素平台集聚。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会展经济、商务咨询、通用航空等新增长点,增强对先进制造业全过程服务能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培育休闲旅游、文化消费、体育健身等消费业态,优化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网络布局,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构建安全、智慧、便捷的居民消费服务体系。有序开放服务业领域,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四)促进现代都市型农业新发展。加大政策、科技支持力度,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农业经营模式、价值实现形式,给予政策、科技支持,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的双提高。推进“一减三增”,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业功能向二三产业拓展,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应用,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生物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五)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海洋装备制造、海水利用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海洋渔业。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建成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集聚区。高效集约利用海域岸线资源,实施海岸生态保护和修复、河道入海口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
三、着力协调发展,提升发展整体效能
全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城乡一体、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安全与生产同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大局,坚持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强化京津双城联动,加强与河北合作,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带、城镇聚集轴和核心功能区。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以海空两港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运输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推进交通智能管理、运输服务、安全保障一体化。加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建设国际一流枢纽海港,完善集疏运体系,形成“北集南散”港口功能布局,深化港口群、机场群合作,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强化辐射功能。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环保规划、标准、监测、执法一体化。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积极对接北京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对接平台建设,实现产业互补发展、错位发展、共赢发展。
(二)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构建以双城、辅城和中等城市、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为骨架的现代城乡体系。深化落实“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空间发展战略,健全城乡一体发展、多层面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坚持内涵集约式发展,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商贸、金融等业态,建设开发更多带动性强的特色楼宇和示范楼宇,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滨海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做优做强先进制造、国际航运、国际贸易、金融创新等功能,加快中心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综合开发,创新与区县联动共赢合作模式,向国际化创新型宜居新城区迈进。壮大区县综合实力,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推进示范工业园区转型升级、集约发展。加快盘活空房空楼空企空地和老厂房老村庄老轨道闲置资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坚持“三区联动”发展,建设别致多样、干净整洁、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三)加快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以建设世界级城市为目标,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规划,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衔接,深化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城市设计。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海港能级,建设区域枢纽机场,推动高铁、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三网融合”,完善“八横六纵”高速公路网,推进国省道提级改造,优化城市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建设慢行交通体系,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在具备条件的区域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建设“海绵城市”。深化城市土地整理管理体制改革,下放土地整理、投融资等权限。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共建共享工程,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搭建一体化电子政务平台,打造智慧城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四)推进安全保障和生产建设同步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事前预防、常态管理、科技防控,厘清管理边界,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政府属地责任,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实施主体责任、制度规范、设施建设、全员教育、科技支撑和专家检查的“5+1”综合举措,建立“管住管好”的安全长效机制,明显提升事故风险防控水平,显著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危险化学品、工业重点领域、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公共场所、城市公共设施、食品药品、公共消防等安全工程,建设安全天津。
(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建设文化强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天津精神,凝聚天津力量。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科学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典型示范作用,激发社会正能量。深入实施文化品牌创建工程,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互联网管理和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着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打造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一)完善绿色空间格局。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功能定位约束空间规划、开发强度、用途用量,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打造生产、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互协调的空间格局。严守生态用地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建立空间治理体系,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涵养发展区域,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二)构筑绿色屏障。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污染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连片综合治理。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环境质量监测与污染物监控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大绿工程,建设环城镇、环村庄、沿轨道、沿公路、沿河道的生态绿廊,形成“三区、两带、多廊、多园”的生态保护体系,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加强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推动冶金、化工、建材等主要能耗行业和各类园区节能改造。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天然气供应比例,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实施“外电入津”战略。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主动控制碳排放,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清洁生产,全面加强城市、园区、社区低碳建设,倡导低碳生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复制推广中新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推动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建好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
(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地方立法,完善地方环境法规标准体系。探索建立体现资源生态价值的有偿使用机制,建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引滦工程水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离任审计等制度,完善差异化绩效考评办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五、着力开放发展,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一)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进行政高效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建设成为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一带一路”新支点。创新投资管理体制,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完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模式,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试点。制定实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二)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加快清理劣势企业和低效资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明确市和区县两级政府事权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地方税体系,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体制。推进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全过程监管。加快构建征信体系。
(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加快建设成为战略枢纽。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畅通“津新欧”“津蒙俄”等运输通道,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深化对外投资、产品出口、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推动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建设境外能源综合保障基地和农林生物质资源基地,加快苏伊士合作区拓展区建设,推动聚龙印尼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密切人文交流和科技教育合作。
(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实施500强招商工程,鼓励在津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发展口岸贸易、离岸贸易和服务贸易,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深化与国际友城、港澳台和华侨华人交流合作,打造台湾商品北方集散中心。加强与环渤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发展。加大帮扶力度,协助对口支援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
六、着力共享发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学科专业水平,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使若干高校和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一流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办学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机会公平的充分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统筹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实施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成更加完善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完善社会保险跨省市转移接续政策。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面,让居民住得更加安心舒适。
(五)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强化公益属性,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药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加快解决儿科医生、全科医生等短缺问题,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坚持传承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加强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综合防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增强卫生应急能力。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医生、理性就医的风尚,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用得放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发展体育产业,高水平办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届全国残运会。(六)提升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有序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水平。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扩大直接登记范围,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系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提高街镇综合执法能力。加快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平安天津建设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动员全市力量为完成“十三五”规划而奋斗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增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的行动自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三)加快形成引才聚才制度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发现、培养、聚集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全面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加快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唯才是举、开放用才的浓厚氛围。
(四)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各级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中央群团工作部署要求,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五)确保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目标任务。要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编制好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各区县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本地区“十三五”规划,把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心聚力,务求必成,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美丽天津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天津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四月上旬的一个星期五,一 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和我们的兄弟班级 一起去参观期待已久的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一大早,一辆豪华大巴从北辰校区出发,穿过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仅仅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不远处我们便看到了天津规划展馆,这不是著名的意大利风情街吗,哦,原 来规划馆也在这里,这倒是更加让我兴奋不 已,美丽的海河之滨,浪漫的意式街中,一 片古典又新颖的小洋楼的包围下,一座雄伟 的米黄色建筑拔地而起,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 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她比邻京津城际铁路终点天津站,与天津商业中心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隔海相望,不远处 就是天津标志性建筑津湾广场。
几个同学去存完包后,我们这一大 群同学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步入了前门大厅,真是宽敞明亮,窗明几净,正前方的墙壁上一幅世界地图的浮雕映入眼帘,浮雕显示天津作为一个大港口城市有着辐射全球的航线,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 体现了它作为北方经济中心与国际港口的胸襟与魄力,更彰显了它进入国际大都市的抱负与理想。宏大与宽敞中,我体会到了天津带给世界人的魅力,迫不及待的,我们同学三五成群,进入了右面的侧厅,首先,我们观看了天津全景沙盘,以区域划分的天津市每一个区域都有它特有的发展前途。转过身我们观看了精致的模型、神奇的电子书、珍贵的历史图片等等一一呈现,好像重没见过,每一样都让我们感到新奇喜悦。
大家欢快中不知不觉就到10点了,我们又在班长的集中下来到了前门大厅,接下来有解说员带领我们一同参观。聆听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天津发源于三岔河口,“天津”两字意即“天子过河的地方”,历经沧桑的天津卫是作为距离京城最近的一座卫城,可见其历 史地位的重要,沧海桑田中使天津这座城市有着说不尽的历史之厚重。因此有了它屹立于东方成为大型港口城市的资格,随后,我们步入了一个曲径幽深的走廊,左侧墙壁上镶嵌着一个个发光的小孔,这是什么?几个同学一同围了过来,哦,好神奇,是电子眼,上面分别写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字样。我通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小孔看去,看到的都是一座座平房。我通过70年代的小孔看去,看到唐山大地震那悲惨的情景,一座座倒塌的房屋,一群群无家可归的人们,让我感到心酸。我通过80年代的小孔看去,天津市以前的三级跳坑式的房屋都变成了高楼。到了90年代,天津市变得更美了,满眼都是一座座美丽的建筑。这时我想到了今天的上海,据老人说,90年代的天津就是今天的上海,原来天津发展得好快啊;这段观看中,我们现实的窥见天津从19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场景,我们也领略了一座城市在成长中的一些足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作为一个北方重镇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次次城市规划 方案的出炉与城市发展的调整,可见党对建设我们天津的重视,从梁思成的规划方案到现在几经修改的“一轴两担”方案,再到确立滨海国家级新区的开发开放足以说明。
随后我们上了二楼,在哪里:我们俯视了天津的全景,十分壮观,一条蜿蜒回旋的河流-海河贯穿整个天津,听导游说:天津就是靠着这条运河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在天津,本地人称呼海河为他们的母亲河,这足见海河给天津人带来的财源与福利,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海河规划展区,在这里,津湾广场尤其耀眼,介于此我们一睹津湾的摩天楼,听了导游的解说后,我确切的知道了我们天津最高的大楼328米-国际经济环球中心,如此的高度令我感到震撼,除此之外,滨海的中新生态城,风筝形的飞机场,美丽而古朴的天津西站,以及水滴体育馆,等等,等等,这一切都尽收眼底,也许他们将见证并着天津经济的腾飞,这些富有现代意义的建筑象征着天津这位巨人正迈着矫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挺进。随后,我们来到了天津发展最快的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在哪里,我看到的舒适安心的工作环境,完美遇见看的娱乐空间,还有我们国家政府的重视,这足见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发展前途,它是多少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环境,这时我暗地里想:“我将来能到这里奋斗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里的每一处景点,每一处空间都是我向往的美好空间。也许几年努力之后,这将成为我生活和工作的乐土。
接下来。导游随机带我们来到了天津有名的发展项目区—南开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国家著名体育馆,和游泳馆,但最重要的是我见到了天津最有发展前途的教育机构—南开大学,它曾经是都少学子向往的象牙塔,我也成为之陶醉,今天他依然屹立于南开区,永远象征着我们天津市的最高学府,醒身楼里陈景润的画像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最后我想说:南开大学,我挺你。
随后,我们参观了多个小型经济区,这时,我们欣赏到了蓟县如画的山野自然风景,以及我们北辰区的规划远景,但令我失望的是:我们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落后的地区—北辰区,也许低调能然我们更好的成长,那么我更喜欢北辰区安静舒适的环境,想到这些真是满心欢喜。但我还是希望天津能为北辰区的经济发展做一些贡献。最后,怀着不舍的心绪我们来到了展馆的出口,班级的同学共同合影留念。
作为直辖市的天津不光有着北方经济中心之重要地位,他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样引人入胜且说不尽也道不完,众多的名人故居,热闹的古文化街,多样的特色美食,五大道的 万国建筑,杨柳青的民俗,海河上的桥梁,滨江道开阔的购物市场,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出了展览馆,我又游览了意大利风情街,这里全部都是解放前意大利租界留下来的意大利式建筑,充满着异国的情调,这里虽然美丽漂亮,建筑独特,但却让我回忆到祖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的历史,想起当年我们古朴的天津就这样成为了别人的租借地,这时都么可耻的历史,我一定要铭记于心,让过去的屈辱永远消失。
参观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我上了回去的校车,虽然身体有些累,有些疲倦,但我感觉今日之行确实有些收获,心里还是满载着喜悦与兴奋,因为今天我对天津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宏大的天津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美丽与壮观的,它是生气勃勃的,他有他的魅力,她的美丽不仅吸引着我,更吸引这世界的人们。心中描绘着2020年的天津,我离开了他!
下了车,回到宿舍,我久久的不能平息内心的激动,我总是在不断地想:天津确实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城市,我要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将来留在天津工作,在天津打造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空,天津的美好一定会属于我·。我永远梦想的天津。!
第五篇:水小规划
零陵区水字桥完小建设规划
第一期规划:(已投入)
新建教师宿舍楼一栋,4层16套1017㎡,校门口传达室15㎡,要求室内二次装修、化粪池、排水沟、各种安检、质量监督等手续及周围硬化、绿化美化。
第二期规划:
校园绿化美化(400㎡)、道路硬化(300㎡)、校园排水系统(200m)、食堂柴火房(40㎡)及校园文化走廊(70m)建设。
第三期规划:
篮球场(300㎡)、田径运动场(200m环形跑道)、教学楼维修(1400㎡)、线路改造(教学楼)、围场加固两面光(600㎡)。
第四期规划:
校门口路桥加宽2m(总长110m)、校园有线网络覆盖、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桌椅配备及教育教学设施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