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9: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我国一项重大的长期发展战略,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举措。今年以来,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在会议上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和市长季建业对加快推进全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内需上,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切实抓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意见的出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内生增长。在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杨书记和季市长再次强调,当前工作重点要抓好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三方面的工作,千方百计扩大住房、汽车、旅游等各项消费,一着不让保目标增长。

在文件拟定的过程中,市委杨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通过增强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优惠消费政策,进一步提升和放大全社会消费需求,为南京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季市长多次就扩大内需工作召开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座谈会,并在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意见》时着重强调,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强我市经济平稳增长、持续发展动力。此次拟定《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全市有34个相关部门以及近20多位南京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意见》是围绕“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促转型”的核心目标制定的,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符合南京发展方向,符合群众民生需求。

二、《意见》的主要特点

扩大内需涵盖的范围很广,这次市政府的《意见》主要就投资拉动、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教育消费、健康消费、会展消费、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10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意见。《意见》重点按照国家的政策意见,结合南京实际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培育消费热点。《意见》以扩大项目有效投入为突破,抓住当前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环境设施和保障房等民生项目建设的契机,着力打造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教育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六大新兴消费热点,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主要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商品促销让利活动,加大商业信贷力度,加快以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为主的服务业新型消费方式发展;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大旅游板块,提升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水平,大力发展出入境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同时引进和举办更多国内外一流文艺演出、体育赛事;鼓励在宁高校扩大海外留学生培养规模;引导相关机构和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的教育、养老、医疗服务;鼓励倡导绿色消费,推广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品。

二是突出优化消费环境。《意见》以市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消费时间、消费成本、消费安全三个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地改善消费环境,为消费提供便利。主要包括:落实好职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充分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为市民消费提供充裕的时间。在节假日期间,对市属权限的车辆通行费(公路、桥梁、隧道)、部分购物街区和旅游景区停车费免收或降低收费标准,降低市民的出行消费成本。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夏季鼓励商家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开展餐饮整治行动,全面提升餐饮行业整体水平,促进餐饮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为市民的消费提供更为便捷、舒适、安全的场所。三是突出加大政府扶持。《意见》着重在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旅游经济、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绿色消费等六大方面加大政策性投入,力争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年底前将发放10—20亿元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加大对中低收入户、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保障力度,并给予符合条件的人群购房提供支持;加快公交、出租车新能源车辆更新,给予新能源汽车一定财政资金补贴;对组织外地游客来宁并在南京住宿一晚以上的旅游专列、旅游包机和游轮,按抵达架(列、航)次给予适当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国际知名品牌酒店,按规定给予奖励;对展会规模折合国际标准摊位300个以上的展会,分层次增加展位补贴,并对会展组办企业实施营业税差额征收;对发展快贡献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对本地企业生产的节能家电产品,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市里再给予一定补贴,对于大量采用节能节电节水产品(设备)的企业,也予以一定的奖励。

三、《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积极发挥投资对拉动内需的作用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对列入“十二五”规划和已经确定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不断扩大项目有效投入,加快推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环境设施等民生项目建设。顺应一站式消费的趋势,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特别是旅游综合体建设。加快推动新街口、鼓楼、湖南路传统商圈功能业态提升,着力完善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浦口新城、下关滨江、仙林、江宁科技城等新城区商贸流通设施和功能配置。加快推进过江通道、城市快速通道、地铁、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通畅的交通网络,营造有利于提升消费的良好交通环境。引导和鼓励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使用地产建筑材料,直接促进本地内需提升。(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住建委)

(二)加快推进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前国家促进节能、节水、环保、绿色产品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我市各类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各类新兴产业企业产品的运用,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着力扩大在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各类新型装备方面的内部需求。抓紧实施屋顶太阳能、LED照明等新兴产业示范应用项目,制定新兴产业产品首购首用计划,拉动新兴产业发展。(责任部门: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城市管理局)

(三)加快推进消费载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五星级酒店,打造一批现代化商业服务设施,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建设特色街区,发展一批24小时服务设施,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加快推进金鹰天地广场、常发国际广场、金基精品街等一批重大商贸类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的消费热点区域。(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旅游园林局、市规划局、相关区政府)

二、促进房地产消费

(四)改善和优化行业引导,促进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认真执行国家在住房和房地产方面的政策,在继续做好保障房建设的同时,实施中低价商品房计划,增加市场商品房供应量,加大城中村、危旧住房改造力度,切实稳定住房价格。鼓励房地产开发多元化发展,积极发挥多元化地产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载体平台作用,依托功能板块、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人才特区建设,组合现有政策,创新促进举措,拓展科技地产、文化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物流地产、旅游休闲地产等的全方位发展。提升产业科技水平,鼓励新技术、新材料应用,通过发展康居示范工程、住宅性能认定和发展绿色、低碳、环保型建筑,提升住房消费品质水平。(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五)加快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分层次、多渠道、多方式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的保障模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和分配,确保保障对象按期入住。适时出台我市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管理实施细则及差别化分类租金标准。(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物价局)

(六)加大公积金政策对首次购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低收入户、住房困难群众安居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南京列入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年底前发放10—20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对住房公积金缴存者首次购房家庭给予公积金贷款支持。积极支持人才住房消费,入选“321”计划的人才,正常缴纳公积金的可优先享受公积金贷款;首次购买自住商品住房,视同南京户籍,并可按五年内个人所得税市以下留成部分,给予购房补贴。(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人社局、市科委、市地税局、市财政局)

(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住房消费统筹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美好乡村建设,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和乡村环境整体提升,带动农村住房消费发展。(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农工委、市国土局)

三、大力促进汽车消费

(八)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积极做好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加大黄标车淘汰和国Ⅳ标准汽油推广力度,鼓励更新购买节能汽车,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予以补贴。加快公交、出租车新能源车辆更新,鼓励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地产汽车产品,至2014年发展新能源公交汽车1000辆,其中50%为纯电动汽车,并给予一定财政资金补贴。至2014年,分年度更新、发展出租汽车1500辆。(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城建集团)

(九)改善汽车消费环境。规范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行为,提升汽车维修、装饰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降低买车信贷门槛,有效解决经销商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培育二手车市场,降低评估费用,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加大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交通管理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减少汽车拥堵现象。加大停车位建设和配套,保证汽车出行便捷。(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金融办)

四、大力促进旅游休闲消费

(十)加大招徕旅游客源力度。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大旅游板块,提升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水平,大力吸引境外游客来宁旅游。南京地区旅行社接待境外来宁过夜游客按3元/人天实行奖励;南京地区旅行社接待国内来宁过夜游客按0.5元/人天实行奖励。鼓励开展包机、专列、游轮来宁旅游业务。对组织外地游客来宁并在南京住宿一晚以上的旅游专列、旅游包机和游轮,按抵达架(列、航)次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国际品牌酒店落户,扩大商务客源市场。对符合条件的新建国际知名品牌酒店,按规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旅游园林局、市财政局)

(十一)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策划办好南京乡村旅游节、横溪西瓜节、高淳螃蟹节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节庆,加大市场营销,拉动城乡消费。积极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继续推进省级乡村旅游区(点)、自驾游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旅馆建设,精心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完善乡村特色旅游专线,延伸城市旅游线路,促进城乡互动。(责任单位:市旅游园林局、市农委)

(十二)培育南京旅游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推进中山陵—玄武湖中央公园建设,加快汤山温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步伐,打造长江路、夫子庙、老城南等一批特色旅游街区。大力开发大学教育旅游点和工业旅游点。举办南京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拳头旅游产品,增强南京的旅游吸引力。培育南京夜间旅游市场,除夜游秦淮以外,打造夜游玄武湖等项目。研发具有南京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带动地产品消费。(责任单位:市旅游园林局、中山陵园管理局、市住建委、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规划局、有关区政府)

五、大力促进文化体育娱乐消费

(十三)着力扩大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消费。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文化建设“1 51”文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打造高端的文化体育品牌,引进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中介机构,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大力发展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健康益智的文化产品。拓展公益文化场所衍生产品的研发,扩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和消费。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培育多层次、多元化消费群体,增强群众文化消费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促进文化娱乐消费。充分发挥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功能,全面向社会开放,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整合体育场馆资源,构建体育消费网络,积极推行体育消费一卡通,鼓励休闲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

(十四)塑造文化精品繁荣演出市场。扶持优秀文化演出,大力支持开展群众性演出活动。创作编排一批深受群众喜欢的优秀文艺作品,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积极引进中外优秀剧节目,精心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南京国际音乐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提升南京舞台演出文化消费层次。(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文化集团)

(十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影视传媒业、动漫游戏业、数字服务业等文化创意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性强、产业成长性好的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出版印刷业、文化休闲与文化旅游、广告与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提档升级,增加文化创意科技含量,形成突出的竞争优势。(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

六、大力促进教育消费

(十六)发展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除国家有明令禁止的办学情况外,接受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办学申请,依法审批。建立政府激励机制,培育已有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开展品牌教育培训机构的评选,鼓励教育机构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十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利用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师资、设备及技能鉴定所等资源对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重点加大符合南京地方经济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扩大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学校数和招生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十八)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积极鼓励中小学、幼儿园接受境外人员的子女在南京就学,扩大市属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支持普通高中引进国际课程,促进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南京高校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通过“31”、“2 2”、“4 1”、“23”等模式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鼓励在宁高校扩大境外留学生培养规模,特别是扩大港澳台留学生规模,并鼓励其在南京就业。(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七、大力促进健康消费

(十九)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鼓励举办外资或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有一定规模、有特色、满足群众特殊医疗需求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养老、健康管理、精神医疗机构,在用地、建设、医保等方面给予扶持。(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

(二十)积极发展特需服务,构建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在保证医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包括全程护理、特需病房、专家门诊等形式的医疗服务,满足群众的特殊医疗需求。积极开展保健医疗、康复医疗、涉外特需医疗和健康管理等各类特色医疗服务,构建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养老、医疗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物价局)

八、大力促进会展消费

(二十一)加大对品牌展会、国际性展会的扶持。对展会规模折合国际标准摊位300个以上的展会,分层次增加展位补贴,吸引大型、特大型展会在南京举办。加大对会议产业的支持力度,努力促进会议产业的发展,放大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会展办、市财政局)

(二十二)改进会展业税收征收政策。对会展组办企业实施营业税差额征收办法,按扣减代参展单位支付的场租费、展台搭建费、广告费和参展者的食宿费后的营业额计征营业税。会展场馆缴纳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市政府批准给予减征或者免征。(责任单位:市会展办、市地税局)

(二十三)加大南京会展推介引进力度。在内陆和境外城市,组织开展南京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加强与国际会展业的交流合作,扩大南京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准,营造宽松会展环境,增强吸引和争办国内外大型、特大型展会的主动权,增强南京在国内会展城市的竞争活力。(责任单位:市会展办)

九、大力促进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

(二十四)打造节假日消费等热点。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商机,以新品上市、换季清仓和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商品促销让利活动,保持消费旺势,做到“无节造节、有节造市”。积极研究促进食品、餐饮、百货、文化等消费热点的相关措施,拉动城乡消费。延长夏季夜间营业时间。开展餐饮整治行动,全面提升餐饮行业整体水平,促进餐饮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继续挖掘培育“民国大菜”和“秦淮小吃”两个餐饮品牌,举办好“中国〃南京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拉动餐饮消费。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新型农村流通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二十五)认真落实职工带薪休假等相关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好职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充分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权。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实行“朝九晚五”和错时上下班工作制度,使群众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健身、保健等体验性服务消费。(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二十六)减少节假日车辆出行费用。节假日期间,对市属权限的车辆通行费(公路、桥梁、隧道)、部分购物街区和旅游景区停车费免收或降低收费标准,对所减免的车辆通行费给予财政补助,吸引更多人群观光旅游和消费。(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旅游园林局、交通集团)

(二十七)推进银联卡刷卡消费。加大商业信贷力度,鼓励银行开展大件耐用消费品分期付款业务。进一步加强银商合作,提升电子结算水平,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方便刷卡消费。引导经营者采用银行卡结算,方便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支付,提升银行卡行业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南京营管部)

(二十八)营造和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服务业新业态,积极研究制订配套的税收服务举措,吸引同类企业到我市集聚发展。推进信用信息应用,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环境。完善和建立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规范管理,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选择业绩好、信誉高、有前景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在全市培育10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对发展快贡献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促进南京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

十、大力促进节能节水环保绿色消费

(二十九)完善推进节能产品发展相关政策。积极落实国务院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在国家补贴基础上,对本地企业产品市里再给予一定的补贴。启动对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的补贴,推广期限暂定一年。大力实施家电下乡工程,促进农村家用电器消费。(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三十)拓展本市生产的节能产品市场。编制《南京市节能节水产品(设备)目录》,对于大量采用节能节电节水产品(设备)的企业,予以一定资金奖励。对我市节能消费重点产品和《南京市节能节水产品(设备)目录》产品,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第二篇:十大扩大内需政策 拉动十大产业发展

十大扩大内需政策 拉动十大产业发展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会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经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这十项工程建设共需投资4万亿元。

4万亿元的大手笔,不但对投资者在一段时期内的信心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一些相关产业、行业及企业也将会从中受益。

交通业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十项扩大内需政策,中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发挥了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最近,国务院批复的2万亿元铁路投资,加上由此扩建所带来的巨额融资需求,也将逐步带动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放松和改革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近3年铁路建设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其中长期投资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这不仅将解决且前主要干线运力不足的问题,还将拉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一条万亿元产业链的发展,切实实现拉动内需的目标。”

据了解仅2009年铁路将安排工程投资6000亿元,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

房地产业

令人关注的是这十项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表示,这不仅有助于尽快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也有利于刺激相关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正如会议要求的,“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而拉动投资和消费,房地产行业的引擎作用毋庸回避。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则是对楼市的实质性利好。

杨红旭说:“这项措施表明,中央鼓励居住消费的态度明确,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或将进一步放松。”

水泥行业

无论是基建还是楼市都会带动相关建材业的发展,建材里面的水泥行业受益最大。从水泥需求的构成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大概占35%左右,房地产占30%左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投资大约占到35%。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的拉动效益非常明显,而公路相比铁路,单位投资对水泥需求的拉动更大。据专家粗略估算,2万亿新增交通投资可拉动约3亿吨水泥需求。平摊到5年里,每年平均新增水泥需求6000万吨,将有效填平由于房地产投资萎缩带来的水泥需求的下滑。另外,灾后重建,对水泥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所以,水泥企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工程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行业主要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与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度相关,下游客户多为中铁、中建、中交等基建企业。一般说来工程机械设备采购额占到基建投资的5%~6%,上述三项大的投资措施出台,2009、2010年两年每年对工程机械的拉动作用:铁路投资每年增加2000亿元:公路投资每年增加3000亿元;灾后重建每年增加3000亿元;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1200亿元;其他项目投资800亿元。总共每年增加约1万亿元,而工程机械设备采购额则每年可增加500~600亿元。

综合来看,对土石方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设备(如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和混凝土设备机械(如泵车、拖泵、搅拌车、运输车、搅拌站)的拉动作用较大。

股市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11月10日沪深两市较大幅高开,沪指开盘1782.31点,涨198%;深成指开盘5855.08点,涨177%。受政策利好影响较大的几大板块领涨大盘,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的人气,股指不断震荡上行。沪指在冲高到1863点之后,出现了小幅回调走势,成交的有效放大为11月10日股市的持续反弹提供了较大动力。股指重回升势,尾盘两市拉出了一波上攻的小高潮,最终,两市股指几乎收在了全天的最高点。沪指收盘1874.80点,涨7.27%;深成指收盘6127.12点,涨6.50%。沪指出现了自今年9月2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11月10日当天,股市呈现出价升量增的局面,沪深两市分别成交589.29亿元和225亿元,总量超过800亿元。

方世恒进投资认为,在国务院公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和8000亿元平准基金上报的背景下,两市跳空高开后震荡走高,成交量明显放大,如此的走势折射出当前扩张性经济政策对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牵引动能,这有利于A股市场的后续走势进一步形成乐观预期,不过鉴于目前市场供求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宏观经济下滑之势依然难以改变,加上市场长期形成的熊市心态,反弹可能会以震荡上行的方式展开。国泰君安证券天津营销总部分析师朱非表示,此次出台政策利好作用明显。

银行业

会议指出。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信贷规模限制的取消对银行和企业来说都是利好,也有助于为扩大投资及保增长提供充分的保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太霄认为,要启动经济,金融的支持不可忽视,这次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将为促进内需等措施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保证。

谈及对银行和企业的影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首先,信贷规模限制取消以后,加上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配合,会增加很多的投资项目,同时也会加大对很多产品的需求,这将导致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增加,银行信贷增长总体也将加快,这对银行和企业来说都是好事情。

其次,信贷放开以后,货币环境处于放松之中,银行的溢价能力可能会被削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的息差,这对银行是负面消息。但是如果考虑到信贷规模的扩大,对银行的影响还是偏正面。

电网设备

在此次公布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位列第二,显示其分量不轻。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对电网设备等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

具体而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矫健则认为,此举将对电网设备行业构成利好。“在完善农村电网方面,将有利于由国家或地方出资投资农村电网建设,改变各省农电公司因亏损而难以有效加大农网投资的现状。”他期待未来还将有两大电网公司关于农电投资方面的具体政策出台。

钢铁行业

国务院出台的十项刺激内需计划中,对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有明显刺激作用,受此利好政策影响,钢铁板块于11月10日整体上涨超过7%,在宝钢、鞍钢、武钢等钢铁龙头早盘涨停的带动下,钢铁股几乎全线涨停。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希增认为,国家投资计划的出台未来将增加几千万吨的钢材消费。

中信建投认为,此次政策出台对钢铁行业建材的正面影响较大,由于建材产能增加不大,国家刺激内需在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机场建设的拉动使建材市场保持一定增长。

据分析,仅2009年铁路投资计划中将消耗钢材2000万吨,另外,2009年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000亿元,消耗钢材500万吨。

医疗卫生服务

十项措施中,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也位列其中。

分析人士认为,政府近年来强化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努力,有利于加速释放制药业的国内需求。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拉动医药产业的产值,更能够通过保障家庭医疗成本的降低而提振其他行业的消费信心,因此,对社会经济整体拉动能力可成倍增长,有数据称,每1亿元关于医疗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可以拉动10亿元社会消费总额,由此来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拉动内需的一大战略。

环保领域

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的第五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样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利好刺激,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即是节能环保板块。具体而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包括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这对环保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浙商证券分析师彭继周指出,在中央一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指导思想下,环保领域的投资比例预计将逐年提高,未来成长前景可期。

第三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实现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当前亚洲的金融危机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认识到必须通过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解决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为了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的“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战略方针,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市场,充分开拓农村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决策的原因

面对当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国在国际合作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第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背景。

一是世界经济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激化。从初级产品到汽车之类复杂技术产品以及半导体芯片,几乎所有的成熟技术都出现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并在实质经济领域缺乏强有力的新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层出不穷,大规模的金融资本在国际间迅速流动,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运行严重脱节,大大增强了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对于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各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呼吁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但由于各国之间复杂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绝非易事,短期内难以见到实质性突破。可以说以亚洲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经济发展都会处在相当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就更为必要。

第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是中国经济的优势所在。总需求中以国内需求为主体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出口商品最多的国家,其产品琳琅满目,外贸国家遍布世界,但其出口总额仅占国内生产总额的12%,其余88%都是靠国内需求完成的。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经济突飞猛进,当时外贸总额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主要原因也是其产品大部分在国内销售。与此相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日本,由于本国产品内销比例小,外销比例份额大,而当外部买方市场相对萎缩时,其产品就也只好积压。由于各生产部门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货币得不到有效回笼,产生恶性循环,经济、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而东南亚的一些金融危机国家,主要因为本国市场狭小,资金弱拟部分较大,再加上国际金融炒家的推波助澜,使这些曾一度繁荣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陷入了困境。

中国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过程中,尤其在质的提高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这是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也是外资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需十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当国际市场环境不利时,我国仍可凭借国内市场潜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减轻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同时,我国目前社会总储蓄率高达40%左右,预计在今

后相当长时期内应保持30%以上的高储蓄率。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利用外资,但全球投资资金80%以上来源于国内储蓄,而不是靠借外债来扩大国内需求的。

第三、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若想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首先必须扩大国内需求,繁荣国内市场。20年来我国吸收外资4000多亿美元,世界第二,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为什么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把大量资金投放到我国?有人说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便宜,资源丰富。那么试想,他们为什么不到最不发达的非洲贫穷国家投资呢?那里的资源更丰富,劳动力价格更便宜。我看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看中了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既然一些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都要挤占我国市场份额,那么我国中央政府就更应该抓紧制定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使国内企业首先抓住国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第四、农村市场前景广大,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我国有12亿5千多万人口,农村有9亿多人口,占市场份额比重相当大,所以农村市场前景广大。由于农民生活水准偏低,购买力相对下降,影响了工业的扩大发展。而以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靠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但是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放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差无几,靠提高粮食价格想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已无力可挖。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农民负担,农民收入增幅较其他行业明显偏低,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民购买力的下滑,防碍了市场工业品的销售,加大了产品库存积压。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都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增加农民的购买力。

二、开拓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市场机制愈来愈大地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开拓农村市场对全局的经济影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广泛深刻。

第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但发育滞后,开拓农村市场将使国内市场的空间大大扩张。一是市场容量大。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是人口构成的主体,可见居民消费的主体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的容量将日益扩大。二是需求增长的空间大。1997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3199元,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仅1569元,如果农民达到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每年可形成600亿元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民消费层次的差别,导致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趋势,形成了需求增长的广阔空间。三是城乡之间存在的“消费断层”,使农村消费潜力转化为有效需求的进程大大加快。目前城市居民已经饱和的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率仍然很低,尽快促使农民消费填补上城市消费饱和后留下的市场空白,是支撑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迫切要求。

第二、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紧密相连,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拓农村市场就是开拓城市市场,必将有力地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现在不少地方同时出现工业品“卖难”和农产品“卖难”,这两个“卖难”都不是孤立的工业问题或是农业问题,就工业论工业或就农业论农业,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关键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必须开拓农村市场,使城市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消费资料、输送技术和资金的渠道畅通,促进农村生产、消费水平的变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使城市企业从中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同时,农村农副产品、乡镇企业的产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进入城市

市场,以满足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双向交流对缩小城乡差别、加快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第三、开拓农村市场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应,更重要的是深刻地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代新人。农村市场的发展,使农民群众直接面对市场的严峻考验。市场风雨的洗礼,必然促使农民进一步强化农民的致富欲望和生产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介入市场活动,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必然促使农民更加自觉地学科技、学文化,转变消费观念,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提高了,农村和社会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三、对农村市场需要的再认识

我们现在面对的农村市场,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市场,认真分析研究这个市场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前提。从有关方面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农村市场正处在重要的成长发育阶段,其主要特征:

一是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很快,但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差异明显,整体消费水平仍然不高。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目前一些地区农村的消费水平大致出处于三个不同层次:第一类是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郊区的农民,基本处于小康型消费水平。第二类是城郊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民,基本处于从温饱到小康的过渡型消费水平。第三类是山区、老区贫困地区和重灾区的农民,基本处于温饱型消费水平。主要消费一些生活必需品、基本农业生产资料,以及一些中低档耐用消费品,以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这是我们开拓农村市场潜力所在。

二是农民自耕自食的消费模式已经打破,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但尽管农村市场上货源充足,却缺乏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由于长期以来,许多工业企业只盯住有限的城市市场,开发的产品大都偏重于城市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乡市场商品结构趋同,不少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不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使本来有限的购买力难以实现。一些工商企业甚至把城市滞销的库存商品向农村推销,把农村当成了“过剩产品收购站”,结果中是“库存易位”,进不了消费环节。这是影响农村商品消费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尽管农村消费环境、消费观念有很大变化,但还是大大落后于城市。改革开放20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从绝大多数农村来看,消费环境仍然较差,一些地方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台等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好。由于电价太贵、缺自来水、商品标识多采用英文以及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差等因素,不少农民对家电仍是处于“买得起用不起或用不好”的窘境。特别是文化娱乐设施落后,这一部分消费没有得到有效启动。加上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较强,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使一些潜在购买力难变为现实购买力。

四是从发展趋势看,农村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周期,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要转为现实购买力。农村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即期和远期消费需求旺盛,多数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需求正处在上升

期,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发展性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了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农业物质和社会化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可以预见,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栽培种植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农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新一轮的农村建房热的兴起,也将使建筑、建材、家具等成为农民的消费重点。可以说,全面开拓农村市场的总体条件已经成熟,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就可以大有作为。

四、扩大内需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影响

要想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完成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加他们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首先,扩大内需是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十五届三中会明确提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路。一旦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地在全国蓬博发展起来了,这就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那么如何发展乡镇企业呢?一是靠国家政策扶持;二是靠投入,主要是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增加资金,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靠科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要把这三方面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完成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

其次,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农业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关系,不断增长产业链条,向产业化经营目标迈进。与此同时,非农业的发展还应继续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必要的空间。只有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整个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才能处于良性循环。

第三,要搞好国企改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关键是要扩大内需。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小。而农民收入的减少势必导致购买力的下降,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而一旦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了,他们除了解决必要的生活资料所需之外,势必要购买一些日用消费品和必要的精神生活消费品。当农村这个巨大市场搞活了,工业品的销售渠道就畅通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就能够有所增长。国家通过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当前实行扩大内需的道路是解决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

第四篇: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沪府发〔2011〕17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消防安全是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刻吸取“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完善全社会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公共消防基础保障体系、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和消防宣传教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一)加强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领导。确保消防安全,做好消防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依法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落实《上海市消防“十二五”规划》。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建立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研判和通报本地区火灾形势,督办重点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要加大政府消防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与管理水平,经常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二)加强部门依法监管联动执法。公安消防机构要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安派出所要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规定对管辖单位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建立并落实各有关部门定期会商、联动执法、隐患抄告、信息共享等制度,形成消防监管合力。各级建设、规划、工商、交通、安监、质监、文化、城管等部门实施相关行政许可时,要依法审查消防安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能,将消防安全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行业考核评议范畴,实行消防安全否决制,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消防设施定期维护和专业检测等规章制度,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主动联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立志愿消防队,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及时将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确定调整情况以及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专业检测等情况报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展览场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等八类场所要全面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四)发挥居(村)委会和社会组织在消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明确居(村)委会消防安全义务,建立健全社区和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与责任机制,把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探索建立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周边住户联防和定期走访,社区场所消防安全区域联防,以及村庄消防安全多户联防等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全社会加强消防安全自律。发展社会消防技术力量,培育消防中介服务组织。

二、推进公共消防安全综合实力建设

(五)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上海市消防规划(2003-2020)》的要求,合理设置公共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防火间距和城市避难空间,有效控制重大危险源。要抓紧新建改建一批公共消防站和建成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加快已规划公共消防站的建设,增配一批用于扑救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石油化工区域、黄浦江水域等特殊火灾的特种消防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市政消火栓、居住区室外消火栓与市政道路、居住区街坊道路同步建设,并将其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及时修缮损坏的消火栓。增设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消防车取水泊位,加强消防车通道建设与管理,提高消防应急供水和消防车应急通行能力。

(六)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各区县政府要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协管员工作职责范围,全面推广建立社区、农村消防志愿者队伍,并形成长效机制。存在灭火力量盲区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抓紧组建专职消防队,落实人员、装备、车库、经费等保障措施。增招政府合同制消防员,弥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缺口。民用机场、港口、大型修造船厂、规模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单位以及超高层建筑、综合性商务楼、地铁维修基地和换乘站、特大型商场市场等,要组建专职消防队或配置专职消防员。

(七)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要强化市、区(县)两级应急办、应急联动中心指挥平台建设,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各方应急救援力量“联动、联勤、联训、联保”机制。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作用,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以有效应对各类灾情。加强应急救援接出警、通信指挥、高空瞭望、消防车和市政消火栓GPS定位设施建设,提升本市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着力整治公共消防安全薄弱环节

(八)加强居民住宅消防硬件设施建设。要修订本市住宅设计和居民小区停车库设置的地方技术标准,在住宅户内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在居民小区消火栓、消防车通道、消防登高场地、疏散通道等处增设消防安全警示标识,提高居民小区停车库泊位配置标准。应在高层住宅共用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手动报警、应急广播装置。应在超高层住宅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避难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包括房屋修缮项目中的改扩建工程在内的居民住宅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消防安全负责;对在用居民住宅,要结合修缮或改建工程,增设、改善其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维修资金缺乏的问题,要采取业主自筹补款等方式解决,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九)强化业主(居民)、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消防安全责任。要制订包括居民住宅消防安全在内的《上海市房屋安全使用和修缮维护管理规定(暂定名)》。业主(居民)是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依法履行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积极参与消防疏散演练。业主委员会要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责任义务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消防设施损坏、老化等情况,要及时落实维修资金进行维修或更新;协助街道(乡镇)、居(村)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消除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并整治突出问题。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履行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服务管理责任,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维护和保养共用消防设施,保障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必要时要根据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整改通知书,立即动用专项维修资金,维修更新共用消防设施;要加强停车管理和消防安全巡查,对业主(居民)乱停车占用消防车通道、乱堆物占用疏散通道等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劝止,对不听劝止的,报告公安消防机构、派出所等处理。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居(村)委会要组织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开展消防疏散演练。各级房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将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要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抽查,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十)加强建设工程、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管理。按照法定程序完善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理管理的法规规章,强化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推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项目经理、工程总监负责制,严格管理施工动火。建筑材料及施工脚手架(包括支架和脚踏板)、安全网必须符合防火要求。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包括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程使用的外保温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对已安装外保温材料的既有建筑,要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建设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和施工许可证核发前的消防安全条件审查。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抽查,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十一)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加强高层建筑、地铁、隧道、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等重点单位、重要场所消防建设与管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保管等特殊岗位人员消防培训和持证上岗等制度,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将重点单位、重要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人配置和消防控制室设置等情况,作为建设工程竣工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消防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

(十二)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各区县政府要将本地区高层建筑、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三合一”场所、“农夹居”区域、危棚简屋等作为重点,以暗查暗访为主要方式,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各街(镇),排查、整治和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通过实行政府挂牌督办,令其限期整改。要建立健全错时检查、跟踪复查、督察督导、协查联动、倒查问责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十三)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单位和个人要自觉遵守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定,不违法运输、储存或销售烟花爆竹,不购买非法、伪劣烟花爆竹,不在法定的禁放时间、区域、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并积极举报有关违法行为。各级安监、公安、工商、质监、交通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运输、经营、燃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障公共安全。

(十四)加强全民消

防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经常性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并将每年“11·9消防活动日”及其前后作为消防宣传安全的高潮。向本市所有家庭赠阅《上海市家庭消防安全知识读本》,倡导居民学习掌握逃生自救和安全用电用火用气常识,提倡自备逃生自救器具。全市所有单位、居民楼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要积极开展覆盖全市的社区消防志愿者培训。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各类学校每学期开展2课时以上消防安全教育和1次以上逃生疏散演练,改造并用好市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消防安全宣传设施。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公众消防安全宣传和体验设施建设。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提示性消防安全宣传。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宣传载体的作用,在全市范围免费播放消防安全公益广告,开播消防安全宣传专栏。充分利用轨道公交车站、车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住宅共用部位、电梯轿厢的视频设施和移动通信平台,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火灾警示教育。

四、继续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

(十五)提高消防监管能力。要完善公安机关“全警联勤”整治火灾隐患工作机制,加强市、区(县)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督工作,深化消防政务公开、消防行政许可改革和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采取消防便民利民新举措,提高公安机关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监督规范执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社会消防创新管理的水平。

(十六)增强消防救援能力。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石油化工等特殊复杂火灾的灭火技战术研究,完善各类灭火救援预案,进一步掌握辖区道路水源、重点单位、灾害类型、处置程序、建筑消防设施等情况,加强空勤、水域、搜救犬等应急救援专业队和特勤攻坚力量建设,强化复杂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和先进装备应用能力的特训,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公安消防队伍,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五、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

(十七)严格政府消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要将消防工作完成情况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设定考核评价的项目、指标和方法,实行年初责任签约、全程跟踪督办、年底考评通报等举措,确保各级政府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基础建设、宣传教育、综合治理、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责任落到实处。每年1月10日前,各区(县)政府要向市政府报告本区(县)上消防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十八)严格消防工作问责追究。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意见要求,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和消防安全义务,未依法履行,导致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南京市政府

【发布文号】宁政办发(2009)128号 【发布日期】2009-11-09 【生效日期】2009-11-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宁政办发(2009)12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九日

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有效预防和控制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以下简称“四害”)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危害,营造优美、整洁、和谐、舒适的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现就进一步加强除四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组织、分级负责、条保块管、属地为主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以区县为主体、责任到街道、服务全覆盖、模式多元化、投入多层次、效果全监控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建立除四害长效管理新机制为主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经费,强化舆论监督,不断巩固我市已取得的灭蝇、灭鼠、灭蟑全国先进城市的创建成果,确保我市的除四害工作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先进水平。

二、明确分工,落实除四害管理责任

根据《南京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意见》(宁政发〔2008〕30号)的规定,全市除四害工作按下列分工落实管理责任:

(一)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辖区除四害工作的领导,建立“政府统一组织,各级财政安排经费投入,爱卫办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街道(镇)、社区主抓落实,除四害专业化队伍具体作业,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除四害管理新机制。

(二)除四害的重点行业单位、场所,主要包括: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单位食堂、食品副食品店(超市)、粮库(店)、食品加工业、酿造业、畜禽饲养屠宰业、医院、工地、废品收购站(点)、环卫设施、河道、机场、港口、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等,分别由业主单位具体落实防制措施,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所属辖区街道(镇)负责日常监管。

(三)除四害的一般单位、场所,主要包括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学校教室等,分别由各单位负责落实具体防制措施,所属辖区街道(镇)负责日常监管。

(四)居民住宅区(包括单位宿舍)的除四害工作,室内环境由住户负责、室外公共环境有物管的由物管公司负责落实具体防制措施,无物管的由所在街道、社区居委会负责落实,所属辖区街道(镇)负责日常监管。

(五)责任不明确的地段、水体和结合部的除四害工作,有使用人的,由使用人负责;没有使用人的,由所在辖区的区(县)政府划定责任范围,指定相应部门负责。

(六)市爱卫会各委员部门和窗口单位按以下职责分工,确保除四害工作落到实处。

1、市卫生局负责全市除四害工作技术方案制定、防制技术指导与业务培训,开展四害密度监测、除害药物效果与抗性水平监测评估,定期通报四害密度消长、种群分布等监测结果,开展四害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实施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医疗卫生单位、宾馆饭店等经营性公共场所的除四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

2、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分别负责实施对农贸市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单位、场所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3、市市容局负责实施对垃圾场、垃圾中转站、垃圾车、公厕、垃圾收集转运等设施、场所等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4、市建委、市建工局、市房产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国土资源局等分别负责实施对待建工地、在建工地、拆迁工地和物管小区等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5、市水利局、市市政公用局、南京供电公司、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市人防办等分别负责实施对河道、沟渠、下水道(窨井)、地下管道、地下人防设施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6、市园林局、中山陵园管理局、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分别负责实施对所辖公园、游园、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带)、旅游景点等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7、市农林局、市商贸局等分别负责实施对养殖、屠宰行业及农田等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8、市教育局负责实施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9、市交通局、南京铁路分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市地铁指挥部分别负责实施对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地铁等窗口地段的除四害监管工作。

10、省级机关、市级机关、驻宁部队爱卫会分别负责实施对所属各机关、直属单位和部队营区、家属区内外环境的除四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

三、加大投入,保障除四害工作需要

(一)各级财政要把开展公共环境除四害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年增加投入。市财政安排的除四害专项经费,根据相关区的工作任务及考核情况给予相应补助。

(二)各部门、各单位均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所需的除四害经费,专项用于完善各项四害防制措施。自行落实除四害工作有困难的单位和个人,可委托有资质的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实行有偿服务,并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支付相应的药物和劳务费用。

四、多形式、多渠道推进除四害专业化服务

实行除四害专业化服务,是落实科学除害、推进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式是由街道(镇)负责组织专业服务队伍,以社区为作业单元,具体承担辖区内公共环境的日常除四害工作,同时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等重点单位实行有偿服务,从而达到除四害工作的全覆盖、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目的。各级爱卫办负责指导、协助所属街道(镇)具体做好专业服务队伍及相关人员的培训、选聘、招标、以及监督考核、业务指导等工作。各区(县)、各街道(镇)应根据实现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专业化服务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落实除四害长效管理工作。

(一)公开招标有资质的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由市、区共同确定辖区服务范围、内容和质量要求,由街道(镇)与专业服务机构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任、义务,由街道(镇)、区、市分别按照合同的约定加强监督管理。

(二)以街道(镇)除四害服务站为主体,聘用有资质的有害生物防制人员,在街道辖区内承担公共环境及重点单位的除四害专业化服务,接受街道、区、市的监督考核。

(三)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单位食堂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重点单位、场所,提倡向有资质的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确保除四害工作达到国家标准。对四害防制措施不落实、四害密度超标、又不愿意购买服务的单位,由市、区(县)爱卫办责令整改,并督促其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管,对问题严重,又拒不落实整改措施的单位,由工商、卫生、药监、爱卫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查处。

(四)全市力争用3―5年时间,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除四害专业化服务:

第一阶段(2010―2012年),在主城区45个街道和主要旅游景区、窗口地区落实除四害专业化服务,做到上述辖区内公共环境除四害服务达到全覆盖,各重点单位、场所的除四害服务覆盖面达60%以上。

第二阶段(2014年底以前),除四害专业化服务向郊区和县城延伸,郊区各街道和县城镇把除四害日常管理纳入社区服务内容,组建专业队伍承担日常除四害服务,辖区内公共环境除四害服务达到全覆盖,各重点单位、场所的除四害服务覆盖面达60%以上。

五、强化检查考核,促进除四害工作落实

(一)根据《南京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市、区、街道(镇)三级分别组建爱国卫生监督员队伍,负责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其中市、区监督员由爱卫、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建设、市容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兼任,街道监督员由街道、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街道爱卫会成员单位管理人员兼任。

(二)以街道(镇)为考核单元,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道(镇)三级分层督查考评制度。各街道(镇)围绕除四害工作任务和标准要求,对社区和辖区单位每月进行二次以上检查考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区(县)爱卫办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各街道(镇)、社区和辖区单位除四害工作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以上检查考评,及时通报考评结果;市爱卫办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各区(县)、各重点行业系统除四害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暗访检查考评,在四害孳生高峰期每月不少于一次,考评结果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并纳入评分依据。

(三)根据考核结果,市分档次核拨各区除四害专项补贴费用。对考核得分率在90%以上的,全额拨付市级补助经费;得分率在80―89%的扣减10%补助经费;低于80%扣减20%补助经费。各区县对街道(镇)、社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除四害经费拨付奖惩机制,细化考评办法,做到科学考评,促进除四害工作落到实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0723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扩大内需,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扩大内需,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上) 2010-3-18 摘 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的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国内经济长期粗放......

    扩大内需_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扩大内需,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专业名称: 班 级: 姓 名: 摘 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

    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

    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一着不让抓落实 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3月30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态势,部署二季度特别是4月份政府重点工作。市长季建业......

    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扩大内需与调整消费政策 我国目前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国际上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消费率水平。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

    无锡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 2008-08-01 08:29:01 来源:无锡日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加快推进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经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政府 办公室工作的意见 各科室、中心:近年来,市政府办公室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

    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合集五篇)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进一步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扩大内需的精神,结合 “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 建......

    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实施方案5篇

    为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发〔2013〕6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工作目标 (一)信息消费规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