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时俱进与依法治国(谢国成)
与时俱进与依法治国
谢国成律师
摘要:我党强调与时俱进,提出了依法治国。正确把握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关系,对纠正时下在某些人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阐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认为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法行政,重在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国家立法、司法、执法都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就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以及涉及到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 与时俱进
依法治国
规范
权力
在当今世界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在我国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型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与时俱进,并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时间,举国上下,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了。在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有的放弃原则,与社会“邪恶”同流,想方设“法”,“驯服”百姓,说是“与时俱进”、“依法治国”;在学界,有的鼓吹外国,认为中国在各方面都应与国际保持一致,应大力加强立法执法,让法律伸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才叫“与时俱进”、才能 “依法治国”。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关系,对纠正我们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观念,对我们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在理论和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意义。文章浅析“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关系,并简析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依法治国”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希望有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一、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十六大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范畴。分析和理解与时俱进的含义,绝不能望文生义和表面化,从文字上简单解释。江泽民在论述“三个代表”时提出和强调与时俱进,有其确定的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这是与时俱进的客观根据。当今世界是科学竞争的世界,“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在政治各个领域都要在现实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来制定政策,以利于发展和竞争。
“把握规律性”,就是要在认识时代重大变化的过程中,揭示其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这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性根据。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但能认识现实世界,而且能预测未来,人们的预测是通过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进行的。“把握规律性”就要求我们制定计划、目标和政策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揭示和遵循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这是与时俱进的最高境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进行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充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构筑美好的社会,包括健全的社会制度。
与时俱进的“三性”紧密相连,层层深入。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关键环节和最高境界,它依赖于时代性和规律性的客观基础,只有在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的客观基础上才谈得上创新。总之,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就是在深刻认识现实客观条件,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利用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地把握时机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二、与时俱进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我们的党在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治国的成功之处,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发达的基本国情的情况下,提出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并将其写入了宪法,回答了“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问题。
“依法治国”的含义,党的十五大报告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不因
某位领导的改变而随意改变。换言之,依法治国实质上主要是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各项事务活动中的执法行为、在司法活动中的司法行为,以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
以往我国“人治”的成份太多,致使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在国家管理活动时往往由行政长官意志为转移,工作人员有时无所适从,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形象在广大公众心目中十分差。目前,我国无论是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建设各方面,还是在国际交往方面,都需要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也是我们政府树立形象的必要。可以说,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施,就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依法治国重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首先要有法可依,也就是说要制定、完善法律。制定法律除了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来制定外,还要依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创制、修改、废止等。在这里,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是否科学,是否可行,就要看我们是否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站在时代的前沿,是否适应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否进行了理论创新,即我们的法律是否与时俱进。
所以,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就必须实施依法治国;要依法治国,就必须与时俱进。
三、坚持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
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各方面的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使这项任务得以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坚持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它的“三性”的精神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很重要,它们相互贯通,密不可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与时俱进重在创新,但必须是在现实和规律基础之上的创新,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创新。因而那些将是非不分、与时下仿佛很“流行”的歪风邪气同流合污说成是“与时俱进”显然是错误的。
2、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立法权由人民有组织地行使,其中的组织和领导则离不开党。人民制定出来的法律,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允许有超越于法律之外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的人,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他们手握大权,极易损害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反过来,国家机关的权益则不易受到公民个人的损害,所以,依法治国强调的是依照人民制定的法律来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包括规范国家立法、司法和执法。某些国家机关、部门、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随意制定一些“条条款款”让普通百姓就范,美其名曰“依法治国”,纯属是没有弄清依法治国的真正含义。对这些人的法制教育应当加强,以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3、坚持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除了弄清与时俱进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外,还要正确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虽然我们能在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及时地立法,但法律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总是具有滞后性,并且法律也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去调整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否则有可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即“在强调加强法治的前提下实行德治”。认为依法治国可以忽视道德的作用,片面强调应当大规模地立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由法律来调整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那样做也是不现实的。
(作者: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
谢国成律师 *** 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18号附19号 详见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文艺与与时俱进
从戏剧的发展与演进窥文艺与与时俱进
汉语言0801 20号 尹蓓蓓 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
文艺,即文学艺术,它的基本内涵是: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是鼓舞时代的第一金钟之声。而文学即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和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艺术则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但它是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书法、美术、雕塑、音乐、建筑、舞蹈、戏剧、杂技、摄影、电视、电影、曲艺、民间艺术、青少年儿童艺术等。文学则是根植于社会生活,反映着社会生活,它具有典型性和独创性的特点。
在中华文明漫漫五千年的发展史上,文艺对于“变化”的应对从来不是问题。无论历史上怎样走马灯似地改朝换代,数千年前先民们的“刀耕火种”与二三十年前农民们的“牛耕马拉”其实没什么两样,文艺的田园牧歌可以照样唱。但今天不行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日新月异”。“变化”的速率如此之快,“变化”的规模如此之巨,“变化”的压力如此之大,“变化”的信息知识含量如此之高,如何跟上“变化”,应对“变化”,满足多样“变化”的人不断多样“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就突然而且必然地成了让文艺颇感头痛的“问题”。既然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迎接时代的挑战,大胆的创新,与时俱进。文艺与与时俱进,让我们从戏剧中来窥探文艺在历史演进中的创新与变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戏剧,旧时的戏剧单指戏曲,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的总称,广义上来讲包括歌仔戏、傀儡戏、布袋戏、木偶戏、皮影戏等。中国的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两大类,其中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而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其中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明清传奇则是以其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1840-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了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但其发展却无比迅速,以至于要取代戏曲的地位,至少在年轻一代中。很多人会把戏剧狭义的等同于戏曲,就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过分的担忧,于是对着社会各界大声疾呼“抵制西化,保护传统”
首先我要承认西方文化的冲击的确让我们的国粹京剧以及豫剧、越剧等地方剧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时代在发展,在竞争激烈讲究效率的当今社会,除了先入为主的文化娱乐形式,什么东西能最快最方便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那么它就会成为人们首选,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戏剧欣赏是需要学习的,因此没有正确方法的介绍与应用想要喜欢上戏剧也是不容易的。在欧美国家,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会
利用上课的时间带学生去看戏。而在中国,直到不久前,大学才有像浙江大学这样开设戏剧欣赏课的。但是要说中国戏剧正在没落确是没有说服力的。
现在中国民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维护越来越重视,有将戏剧脸谱印在各类工艺品上的,有在家里摆人偶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归是一种钟爱。社会上各类戏剧节已经成为文学艺术节的一大盛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数中国戏剧节,戏剧“梅花奖”、“小梅花奖”都广为人们所知,除此之外还有大学生戏剧节、国际儿童戏剧节等为青少年主办的戏剧盛会。不仅是在大学生中,就是在中小学、幼儿圆中戏剧也正在悄悄开花。一切从娃娃抓起,儿童戏剧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戏剧的未来,像小百花越剧团那样的艺术团不断地为我国的戏剧事业培养输送英才,中央电视台的多套综艺节目上都不乏小戏剧演员们的身影。我敢说,戏剧并没有和中国人口一起走向老龄化,相反的,她正在蓬勃的发展着,壮大着,逐渐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有着各地方剧种影子的文艺节目向来都是各类晚会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还记得几年前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荟萃众多剧种的节目《贺岁大观园》赢得了广泛好评:大观园里举行新年晚会,由凤姐张罗,刘姥姥主持,薛潘、宝玉、黛玉、王夫人、贾母、刘姥姥每人一段风格迥异的唱段,就连刘姥姥和板儿也都献上了一曲。新瓶装旧酒,原来传统经过打磨包装后能为这么多人所接受,那么又何必拘泥于形式非要完全照搬老祖宗的那一套才算没有背弃传统文化呢?
03年中国戏剧节开幕的戏剧中就有根据曾一度风靡校园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的越剧。一向多以风流才子的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上的越剧王子赵志刚出演敦厚木讷的“痞子蔡”,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奇特的越剧才子佳人戏。这部首次锁定网络小说排演的时尚越剧,不仅保留了小说中的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约会在麦当劳、新年倒计时等颇具现代生活特征的场景,而且移植了小说中的大量网络语言和英语,如“恐龙”、“CAPPUCCINO”等,更有管弦乐和迷笛等新元素运用在音乐伴奏上,成功的把年轻观众吸引进了剧场。编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关联,发现中国戏曲独有的虚拟性尤其适合表现网络的“虚拟空间”,巧妙地将越剧《三岔口》的表现手法用于网上聊天的表演中,还配上越剧小生五大流派的联唱,也让小辈们领略了一下传统文化的精妙,为传统戏剧“开拓青少年市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中国戏剧需要抛弃一些东西来获得一些新鲜血液,我们对戏剧的未来充满信心。
单就传统戏曲而言,进入新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先后制定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用以发展、保护中国文化,戏曲当仁不让地成为两个文化工程涉及的主要对象。对于前者,中国戏曲充分发挥其密切贴近民众欣赏的特点,积极地借助现代舞台艺术的经验,完善戏曲艺术的表现;对于后者,戏曲充分张扬其遗产文物的价值,让一切有益于当代乃至后代的遗产,借助国家政策得到完整地保存。两项文化工程虽然不仅针对戏曲,但是却比较恰当地体味到了中国戏曲所具有的古典性与现代性,而中国戏曲在面对两项文化工程呈现出来的两种反应,代表了当代戏曲界对于戏曲的传统保护与现代转型的理性态度。在连续三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出的作品中,大批的戏曲剧种能够用贴近时代的新剧目、鲜明而具有个性的舞台新形象,呈现出剧种在当代的旺盛生命。例如承袭了古老南戏传统的福建梨园戏创作的《董生与李氏》,有着丰富艺术传统的川剧创作的《金子》、豫剧创作的《程婴救孤》,近代以来进行过艺术改革的闽剧创作的《贬官记》、眉户戏创作的《迟开的玫瑰》,近代新发展的剧种越剧创作的《陆游与唐婉》等等,都一再
说明不同形态的中国戏曲在当代拥有的艺术活力。而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曲占据了92项,显示出中国戏曲作为民族遗产优秀组成部分的厚重品格。中国戏剧在当代的创新与保护,都成为戏剧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在寻求文化认同中所作的积极努力。纵观中国戏剧的发展演进史,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中国戏剧的与时俱进。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是反映我们生活的艺术。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戏剧就不会淡出生活。发展中的中国戏剧正在以另一种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行走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类文明史上继续谱写华章。既然戏剧是文艺的一种,它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变化着的时代的发展要求,那么文艺必然要求与时俱进。
马克思、恩格斯在观察、分析和研究文艺现象时,始终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出发点是从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当歌德和席勒这两位划时代的伟大诗人涌现出来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热情称赞“这个时代的每一部杰作都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这个时代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德国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并且指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文艺创作方法也必须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党的缔造者和开拓者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五四”过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文化主力军,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深刻阐述了新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由此翻开了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崭新一页。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要求“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学艺术新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艺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的时代内涵。突出强调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使我国加快进入世界生产力发达国家的行列,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文艺工作者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时代的进步精神的作品。突出强调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外,江泽民同志还结合文艺现实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许多卓有新意的见解,都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紧扣文艺的现实发展,包孕着新鲜的时代内涵。总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立、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表明,革命导师和领袖始终坚持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注意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文艺现实,及时研究文艺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以新的概念和命题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文艺问题给予了新的界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全球政治多极化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也是科技高速发展、信息迅猛增加的世界,还是以和平和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世界。在未来世界市场的加速形成中,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学艺术不仅要面对地区性的国内市场,还要面对他国他地区的国际市场。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穷国与富国的矛盾,存在以发达国家跨国金融集团控制全球大量财富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处于贫困状态和饥饿状态的亿万人民的矛盾,存在世界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矛盾,还存在人类可持续生存与整体生态环境危及这种生存的矛盾。这种世界态势,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供了巨大的挑战;既使社会主义文化面临激烈的竞争,又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历史土壤。当我们谈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以上的历史背景和趋势。而现代化问题,虽然至今人们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见解,但我们谈论的首先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还有广大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生活观念的现代化,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工作条件、居住环境和人权思想、法治思想等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目标实际上已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现代化展现出相当具体的蓝图。我们的文化和文艺包括文艺理论不仅应该促进这种现代化,而且要适应这种现代化的要求。
文艺理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不能忽视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市场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生产、传播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更不能忽视迄今和未来电子文化的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新的前景。电影、电视、电脑及其网络的产生,使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许多艺术门类都产生了变化,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文学从依赖语言文字到借助电子传媒,出现了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新形式,这样就把文学变成集语言符号、音响和图像于一体的三维世界。电脑网络和电子图书的出现更使文学的传统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开辟了广阔的前途,也为各门艺术的广泛综合与交叉创造了便捷的合成手段,更促使水中芭蕾、冰上舞蹈等各种亚艺术通过电子媒介的传播得以盛行。电脑甚至能够自行创造某些文学和艺术文本。凡此种种都使传统的文本变成超文本,文艺理论界对于文本的研究便要推进到超文本的研究,包括超文本如何反过来影响文本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综合艺术和亚艺术在电子传媒中出现和普及,这本身就必然要扩大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而且文艺理论还要探索由此引起的文艺规律的种种新变化。文艺理论的创新,如果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就不能绕开综合艺术和亚艺术的超文本的研究以及新兴的文艺产业的研究,也不能忽视面对世界的文艺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文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研究。
因此文艺与与时俱进是发展中的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审视的问题,文艺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真实的反应某个时代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种政治背景某种主流文化下的人民生活。还应注意的是在文艺的与时俱进过程中,应该正确面对全球化趋势下造成的文化的广泛流通,注重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中寻求正确的积极的文化方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避免对外来文化的全盘吸收,从而使我们的文艺能够更加丰富多样,却又不失自己的特色,这才是真正的文艺的与时俱进。归根结底,文艺与与时俱进,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和处理文艺与与时俱进的关系问题。
第三篇: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
Script>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而推进司法改革则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又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司法改革在赋予司法机关独立权的同时也须加强和改进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以保证司法公正,在司法活动中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依法治国 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重大发展,也是党的十五大对全民族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作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法治系统工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等,都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则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现。
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严肃执法,秉公办案,实现法律所追求的社会正义。“法不仅仅是思想,而且是活的力量。正义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权利的天平,另一只手握有为权利而准备的宝剑。无天平的宝剑是赤裸裸的暴力,无宝剑的天平则意味着法的软弱可欺。”①天平与宝剑共同构筑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理想和信仰,也是法治社会的崇高目标。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的保证,也是司法独立的基础和原因。②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才能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只有司法公正,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而不公正的司法,则是对法治的否定和背叛,是司法权滥用的结果,它不仅混淆了是非,而且会造成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怀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借鉴了各种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和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惨痛教训,科学地提出并论证了树立法律权威的极端重要性,并为在中国实现和树立法律权威做出了贡献。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首次提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党章总纲中也再次重申:“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以后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又反复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有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这就是说,邓小平一贯不主张“个人至上”,而强调法律权威,并在讲话中多次使用“法律权威”一词。因此可以说,树立法律权威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题词和讲话中强调法治和法律权威问题。现在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权威无疑是个核心问题。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这不仅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树立法的权威性有赖于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法的尊严,发挥法的作用,实现法的价值,通过制度来限制人的随心所欲,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治”对法的权威性的损害。
司法执法制度是法的权威性能否树立的关键,司法公正与法的权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说一次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污染了水源。西方哲人的这一比喻是形象的,更是发人深思的,它告诉人们:司法不公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二、推进司法改革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
当前司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没能提供应当提供的救济;公民的法律信仰阙如;司法公正未能达到必要的程度;司法未能有效遏制腐败,司法部门本身亦受到腐败的侵蚀;执行难往往使司法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些不良司法现象的产生,除了各种社会外部原因以外,主要产生于司法制度本身。因此,笔者建议应主要围绕信仰、专业、独立、公正、统一这五大目标,对有关司法制度作相应的改革。但颇令人遗憾的是,“在缺乏理论和知识准备的情况下,许多改革所起到的常常是负面的作用。”“我们与法制发达地区之间在司法制度上最大的差异乃是,在中国,建立在法律知识专业化和司法人员职业化基础上的司法独立还是一个正在争取的目标,维护这种独立的相关制度还远未建立,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③“司法的良窳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司法能获得人民的信赖与尊重,是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因此,“只有将每一项改革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今天的改革才不至于成为明天的改革对象。”⑤在司法改革的方式上笔者建议采取以下
人员是能够做到公正执法、秉公办案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少数法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中确实存在着执法不公甚至枉法裁判的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执法环境看,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对人民法院执法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是非常普遍的。当事人通过各方面的关系托人说情,请吃送礼;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也给法院执法造成了很大障碍。从内部因素看,主要是一些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人情的拉拢,导致枉法裁判;此外,有的法官审判业务素质不过关,运用法律有偏差和失误,也容易造成执法不公。为此,“要使每一位审判员都成为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灵活的思维方式、丰富的司法经验、广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人格和职业操守的优秀法官。”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一名职业法官的追求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方针正在进一步落实。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日益对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保证司法公正,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
四、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使监督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切实使监督机构能行使监督职能,更要在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当前在加强监督制约,防止司法权力滥用上,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全面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二是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明确提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也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理论家提出的权力制约学说的合理因素。即,国家权力机关同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关系,不是几权鼎立的关系,而是决定和执行的关系,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同时又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说:“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实践已经证明,人大监督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行之有效的国家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来说,它是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同样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同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监督相比较,在本地区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它们的监督机构,都必须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当然,对司法权的监督也应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对于非法干预法院独立办案的,人大应予以制止,支持法院实现司法公正。关于公民的监督应当看到,公民是最广泛的监督主体,在不危害国家的安全和不侵犯国家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当逐步扩大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权利范围,增强国家机关活动的透明度、公开性,使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享有较充分的知情权。鉴于国家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应当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对权利及时、公正、有效的救济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实现司法公正,同样离不开公民的监督。人民法院一方面要通过公开审判增加审判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建立、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如法官违法违纪举报制度、当事人评议法官制度等以确保公民监督权的实施。
总之,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不仅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作为公民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更重要的是,法治的存在以其本身的价值取向为支柱,它蕴含着人类对公平、文明、秩序、和平等理想的追求,要求法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任何社会主体都是公正的。司法作为使法治从“应然”走向“实然”的关键环节,是实行法治的保障,要求其公正是必定无疑的。因而,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注释:
①梁慧星编:《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②刘晓军:《改革中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以审判委员会为考察对象》,载 中国民商法律网—首页>>程序法学>>青年学术2002年 9月26日。
③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4日,第3版。
④翁岳生:《迎接新世纪从尊重人性尊严出发,建立温暖公正全民信赖的司法》,载《法令月刊》2000年第1期。
⑤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4日,第3版。
⑥张志铭:《当代中国的司法独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7日第三版。
⑦邓科:《司法改革:现实与可能》,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5日第7版。
⑧胡玉鸿:《马克思恩格斯论司法独立》,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3页。
⑨崔积明:《提高审判员个体素质之我见》,载《人民法院报》理论专版2003-02-08。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96年3月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定为治国方针;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次作出决议。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深刻影响世纪之交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大事。从理论上弄清,在实践中处理好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法治”是对“人治”而言的。由于我国历史上法治传统薄弱,解放后几十年来我们又对法治重视不够,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法治意识逐渐提高,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客观形势进一步呼唤法治。十多年来,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和积累的问题说明,发展经济和教育,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能够化解和缓和许多矛盾,但还有许多矛盾只有靠法治才能解决。这是由于法律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的效能,它通过规范各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能够从根本上最终回答和落实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如何合理、有效和安全地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正因为法律具有如此效能,所以当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针后,很快就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但从全国看,发展并不平衡。“依法治国”尚须进一步强调。
“精神文明”是相对“物质文明”而言的。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社会,都有自己的精神文明,否则物质文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更高形态的社会,当然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容很广泛,它包括教育、科学、思想、道德和文化。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是思想和道德。思想道德是与社会发展和要求密切关联的,是分层次的,有的是少数人可以做到,有的则要求绝大多数人必须具备。少数人做得到的,国家可以提倡;要求多数人做到的,则要形成一定的大众舆论压力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规范。对于纯属道德领域的行为,不可要求过急,更不可施以法律强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思想道德以及党风政风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之中,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紧迫。社会主义思想不是自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当前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已作出的决议更具有操作性,真正变成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实际行动。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二者都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提出的;二者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之服务;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密切关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指出二者的共同点,并不是抹煞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别。依法治国主要靠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和执行法律;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则是思想道德。法
律具有国家强制力,法律贯彻靠他律,有刚性特点;而思想和道德则主要靠自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特点属柔性。在实践中,二者应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不可偏废,更不能相互贬低或排斥。不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理论上各执一理,实际中相互排斥,势必陷入我国历史上“法治”还是“德治”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这是一切有识之士所不愿看到的。
既然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建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末,二者就必然会在体制改革和完善制度过程中相交汇,从而自然地提出制度文明建设问题。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问题。他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党的十三大还专门为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改革滞后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某些行政机关执法不严,某些司法机关司法失衡,一些官员和公职人员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对国家权力监督不严,人民群众有一定程度的不满等等,无不与此有关。现在,当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时,我们就应以此作为切入点和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响亮地提出建设制度文明,稳妥、安全地把政治体制改革向前推进,更好地实现振兴中华的目的。
第五篇:地理年会 心得体会 谢春成
参加地理年会心得体会
通化一中地理组 谢春成
在东北地理年会的指引下,有了学校领导的支持,期待着高层次的地理教学研究,我们来到了珲春。珲春:
地理位置: 北纬41°-42°东经130°-131°
面积: 5145平方公里
人口: 约30万
珲春市是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国务院确立的东北亚交通枢纽城市,东北亚经济增长极城市。同时也是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珲春东北与俄罗斯海滨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现有珲春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相通;珲春正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境北道相邻,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其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不到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珲春距离日本海的最近处(在中俄边境敬信镇六道泡子)不到3公里远,肉眼清晰可见日本海的波谢特海湾。这样一个具有浓厚地理特色的地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7月15日来到这参加东北三省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会议的议程包括:专家讲座、优秀作品展示交流(教学设计、课件、原创试题研究近40人交流)、展示课(4人交流)。从这些活动和展示当中学习了很多,深受鼓舞,也看到了更新颖的教学设计,更贴近高考的原创试题设计,更高效的课堂。现就一些参加活动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项内容是东北师范大学袁孝亭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地理教学核心任务聚焦”。袁教授对教材编著内容、考试倾向、试题创设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对于高考中农业区位的变化,如何把教学和答题结合起来,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空间填充有一般法则”、以及填充的要素。能把复杂的问题用平实的语言描述,而且很幽默,案例的实用都很好,贴近实际、贴近高考。并提出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教学中过分注重形式,忽视核心倾向;太过感性而理性思维不足;在批学科本位背景下有茫然不知所措倾向。
听教授报告后感觉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有许多事难以预料,学生思路也不是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大跌眼镜,但有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那将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课。特别是要思考自己教学,努力提高自己。
袁教授用一上午的时间阐述了众多问题,多数是大家比较困惑的。个人感觉收获很大。第二项内容是优秀品展示交流(教学设计、原创试题、课件)。由于是分两个会场进行,所以只参加了一半的展示交流(近20人)。吉大附中的刘春老师、省实验的李永华老师原创试题质量很高,大开眼界。营口的徐小明老师、洮南的赵迪老师、教学设计新颖,见解独到。听到看到的都是我要学到的,真是让人佩服。我认为,像这样的年会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往小了说是展示个人风采的平台,往大了说是展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风采和师资力量。所以,能够参加这样的比赛是一种荣幸。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这句话对我们教育行业同样实用。所以,我认为平时要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呢?即,让学生认可,让人赞叹,又被自己悦纳!
通过近20人的交流体会,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甚至连起码的地理基本功都不行,更谈不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备考策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加倍努力。第三项是展示课。一共四节课:魏群的“农业区位选择”、韩晓梅的“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缺水”、马驰的“美国农业地域类型”、李玉光的“日本”。都各具特色,不拘一格。都是我听到最新颖的课,无论设计还是课堂对学生的调动,都恰到好处。
来自黑龙江的马驰一节《美国农业地域类型》设计巧妙,而且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分组后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帮助自己完成学习内容。教学手段是从没有见到的,课堂是那么的轻松,和谐。展示课的教师,都注重了这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的课堂才会如此的精彩。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等等,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出现分歧,允许学生出现自己的预设中没有的问题,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这也充分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是一个有个性的课堂,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由此,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营造绿色生态课堂”提供了条件。例如,韩晓梅老师,一上课就用饱满的激情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整节课教师的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各种图的运用和分析。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必修一的内容时,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具备的,这时多媒体的价值就非常大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一天半的会议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路还很长,也体会到“人外有人”这句话,老话就是学无止境。参加会议后觉得自己这几方面的能力必须马上锻炼提高:
1、尊重学生,自主探究,适时启发,及时引导。
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捕捉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
4、饱满的激情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针对新课标、新题型应该有以下一些变化:
1、别把新课程理念当成是一句空话,真正理解三维目标
2、利用课程资源上好每一堂课,光停留在新课程理念的理论上是不行的。要让新课程理念体现在每一节地理课上才是一种能力。
3、每节课都是新课,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一是,熟读教材、多读教材;二是,多学习,通过多听课、看书、看报,多积累与地理学科有关的知识;三是,多与备课组内的成员沟通、交流。
年会的机会是不多的,而且不能每次都来,所以有过这次经历后,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从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积累经验,自我完善、更新、甚至是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成为优秀的地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