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5篇

时间:2019-05-13 19:1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篇: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班级:土木工程124班

学号:姓名:陈柱成

1203110439

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城镇化日益成为热词的当下,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更不能急功近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何为历史任务?就是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部门地方的城镇化规划,仍然把大量篇幅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上。要警惕城镇化走偏,警惕一些地方打着城镇化的口号,重新走上热衷房地产开发、盲目造城的老路。一些地区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是需要的,但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城镇化的前提是有产业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人聚集起来还得离开。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一定程度以后两者相互作用,城镇化又推动工业化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服务业开始发展,并逐渐超过工业的比重。这是城镇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如果农民工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这个潜力尤其是消费潜力是出不来的。所以我们走的路,一定是新型城镇化之路。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核心是农民的发展问题,让农民真正变成市民;第二,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大中小城市要一起协调发展。第三,要防止城市病,不能像拉美一些国家那样,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贫民。实际上,过去一些地方的城镇化,演变成了“地产化”甚至“楼市化”。特别是,一些政府受“土地财政”的驱使,打着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旗号,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大量侵占农业用地,不惜驱赶农民“洗脚上楼”,当无地可耕的“楼主”,这显然与中央精神背道而驰。这次中央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其含义包括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文明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城镇化等等。因此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认清并纠正观念误区,解决“建镇指导思想”问题。第一个误区是以土地城镇化来代替人口城镇化。很多地方政府搞城镇化很兴奋,搞大拆大建、造城运动,房地产大开发。新型城镇化首先是解决农民的城镇化,不能用土地城镇化替代了人口的城镇化。第二个误区是以政府城镇化来代替市场的城镇化。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GDP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抓手,这是有问题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发展的一个结果,它们是要协调发展的。工业化解决产业、就业问题,城市化才有岗位;农业现代化提高了,才能解决更多城市居民的吃饭问题;先有市后有城,市场化弄好了,城镇化才是自然的。第三个误区是以高成本的城镇化来代替高效率的城镇化。城镇化是要有巨大的投入的,城镇化的推进也有效率的问题。经济学上讲回报,城镇化投入时也要注重效率。第四个误区是以城镇的现代化来代替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仅是把现有的几个城市建得很好、很漂亮,但农民进不来,门槛太高。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统筹的,应该是让农民能进得起城的城镇化。第五个误区就是以半城市化代替全面城市化。现在很多的农民是进了城,但是他们只是民工,只是盲流,只是打工仔,他们不能分享现代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城乡两栖的。应该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农民进城,进城了就应该享受基本的城市居民待遇。城市居民有的,他们都应该有,这才是全城市化。目前中国51.27%的城镇化比例里,有很大的一个比例是半城市化,真正的城市化只有30%多、40%,就还有很大的、很多的工作要做。只有避免以上五个误区,才能健康、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通过绿色发展,逐步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让中国经济获得发展新天地。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到底应该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集约用地之路,保障资源长久支撑

由于中国的耕地资源有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说,目前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用地粗放浪费现象却依然突出。一些城市新区建设盲目扩张,部分工业园区重复布局,这种粗放的用地方式更加剧了我国的用地矛盾。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时,不顾自身财力,不顾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力,已经造成很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说,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出现“睡城”现象,每天早晚高峰,有数十万人在同一时间往返十几甚至几十公里上下班。

“更有甚者,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其危害比单宗违法用地事件更为恶劣。”

业内专家表示,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方式必须得到改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政策。

针对此,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要基本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逐级分解落实“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的目标任务。

在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加强规划、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用地强度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还需注意防止走偏。一些地方将推动农民转为高层、多层居住作为集约利用土地的主要手段之一,却忽视了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农民的就业问题,结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撤并村庄、将农民赶上楼,以为可以节约很多耕地。须知许多农民虽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农民种地是一种循环经济,如果一味赶农民上楼,不仅造成农业循环链断裂,而且还忽视了庭院经济的收益。

专家表示,土地是农民的核心权益,在集约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保障农民的权益,才能为城镇化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长久支撑。

走绿色低碳城镇化之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将为绿色人居、建筑节能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佐军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这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推动建筑的低碳化、节能化,建设生态城市。

仇保兴表示,生态城市是系统地降低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可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共同构建生态城市。

同时,仇保兴提醒,我国地形非常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不同地方的生态城市应该因地制宜,像绿色建筑一样应具有当地气候适应性,需要立足于当地实际,这就要求生态城市的模式是多样化的。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能一窝蜂上,不能搞一刀切。

实现低碳、绿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还需注意成本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一些地方发展低碳城镇的模式存在成本太高、不易推广的问题,并且容易被形式化。单纯追求视觉方面的绿色、低碳效果,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国外经验表明,实现低碳发展要把握三个因素:政府引导、市场作用、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群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打“低碳牌”,建成100多座低碳城镇。该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节水及绿色交通设施,取缔小锅炉、小烟囱,大力引进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供暖新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百姓过上低碳生活。

走智能城镇化之路,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智能化发展被确定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之一,这一面向未来的提法激发了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想象空间。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可以使人们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涉及面包括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轻松愉快,而城市也随之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美丽。

令人欣喜的是,智能化城镇正在走向现实。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着手开展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这些文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

“让城市做到真正的智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城市需要两三年,有的城市需要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业内人士、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范宇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有远景、总体规划和实施步骤,而且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来实施。此外,在信息网络方面,国家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从长期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支撑下将保持高速增长,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前景广阔。据业内人士估算,随着我国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发展机会。(《半月谈内部版》2013年第1期,记者 王永霞 梁晓飞 王政 郭强)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道路

自然辩证法作业

1.中国为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城镇化?

1.1新型城镇化道路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1.2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与原因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

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则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

只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新型城镇化中“新”含义的理解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聚集,是传统农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是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生产率和较高收益,同时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北京郊区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需要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加快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顶层设计,在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组织体制机制建设等多个领域,正确选择和科学决断郊区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传统城镇化道路形成的弊端,深刻把握“新”的内涵。

“新”在理念创新。破解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关键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吸取人类历史上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创新城镇化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树立新的城镇化理念。不能是19世纪欧美城镇化在空间上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引;也不是20世纪拉美城镇化的人口过度聚集,城镇化关键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解决人的问题。

“新”在适应技术创新要求。随着信息化革命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过去那种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便利和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而呈现的工业集聚现象,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此影响到城镇化空间形态发展在未来的基本走向。城镇发展的整体模式不再仅局限于交通线路而呈星状的廊道特征,而更趋向一种匀称状态,新型郊区地块更大,密度更低。随着区域的专业分工和内部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城镇体系最优分布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由原来的单中心过渡到多中心,逐步演化为网络化布局结构。实际上,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已经多次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这种网络化空间布局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相契合的。

“新”在制度创新。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过程。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二者在资源配置上的关系,按照市场的逻辑,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领域和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带有的两大制度特征,也是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制度性约束: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度障碍及其背后隐含的福利因素筑就了城镇化的高成本门槛,造成了农民进城的阻力。另一方面,进城农民与村集体的产权关系无法理清,无法有效处置在农村的集体资产,形成难以割断农村的财产脐带。加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资源禀赋结构的约束,形成大量的结构性问题。

1.4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2.结合自己的专业,新型城镇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哪些机遇?

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推进,城市管网将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在暴雨或特大暴雨的情况下城市内涝逐渐消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少,城市污水的处理设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于此同时,城乡农村的规划,建筑行业、市政行业也将在农村城镇当中得到普及,农村的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将达到全面覆盖,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途径。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给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机动化并举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迅速增长。2013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随之而来的是遍及全国的严重大气污染和常规环境污染,走低碳化的道路已然是迫在眉睫。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建立在以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实施的,而是在考虑各方面因素上,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为新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新的就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

第四篇:四川新型城镇化道路论文

四川新型城镇化道路

地理科学专业

学生;张辉

指导老师;张国

摘要: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质量,、要构建科学的全省城镇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四川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方法建议 一,四川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全省城镇化发展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四川城镇化率保持逐年上升的良好态

势。2005 ~ 2009年,四川省城镇化率已由33%提高到38·7%,年均提高1·14个百分点,已提前1年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38%的既定目标。目前,四川 已建立起以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镇群为依 托,以特大城市成都为核心,以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4 个大城市为骨干、27个中小城市和186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 体系。[1]城镇人口达到3043·6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3500km2。[2]全省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等级结构进一步 优化,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的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在四川省城镇化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 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城镇化水平偏低,差距较大。一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大。2009年,四川的城市化率为3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二是与东部发达省市或西部部分省(市、区)相比也有明显差距。三是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不合理。四川设市城市数量总体偏少,尤其缺少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也不多。四是,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08年,四川地级城市城 镇化水平最高的成都为63·6%,最低的甘孜仅18·9%,两者 相差达44·7个百分点。按2008年城镇化水平,四川不同区域 的城市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城镇化水平在50%以上的城市,有成都和攀

枝花。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3·6%和59·6%, 不仅比全省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

第二梯队:城镇化水平在30%-40%之间的城市,有自 贡(39·6%)、德阳(39·5%)、绵阳(38·7%)、乐山(38·3%)、内江(38·1%)、泸州(37·6%)、遂宁(36·6%)、宜宾(34·0%)、南充(34·0%)、雅安(33·4%)、广元(31·2%)、眉山(31·1%)、达州

(31·0%)13个市,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接近,虽 与成都和攀枝花有显著差异,但又明显高于第三梯队的城市。第三梯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的城市,有资阳(29·7%)、巴中(27·3%)、广安(25·8%)以及阿坝(29·1%)、甘孜(18·9%)、凉山(26·4%)三州,这些地区 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 成为推进全省城镇化水平上台阶的约束力量。

(二),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不足。四川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直接导致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导致城镇化动力不 足。

(三)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居住条件有待 提高,资源环境矛盾凸显,城镇综合承载力不强。城镇建设 用地规模扩张偏快,城市空间拓展不注重集约紧凑,城镇建 设历史文化特色和个性特征不突出。

(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未得到根本消除。户籍管理制 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 政金融政策等,阻碍了四川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公共资 源短缺,特别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程度差、医疗 技术力量薄弱,居民就医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缺乏区域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削弱了城 镇的整体竞争力。三、四川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城镇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从发展趋势看,未来5~15年乃至更长 期时期内,四川都将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2.城镇化高速发展将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四川省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化蕴含巨大的内需空间,这一潜在需求的释放,将对四 川省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3.全省将会建成更多的大中城市

十二五”时期,四川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建成3~5个人口在百 万以上的城市、10多个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是必然的,也 是必需的。

四.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途径

(一)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从区位、经济条件以及城镇化水平来看,四川应该重点加快成都平原城市群、“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和攀枝花的城镇化建设力度。当前应该重新部署成都平原都市圈和江油至峨眉山一条线经济建设规划,加快其城市群建设。城市规划、二三产业大型项目布点、交通建设等都应该向“一条线”倾斜,尽快启动建设“成德绵”城际铁路。通过产业政策和资源整合,引导相邻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二)努力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大城市,除继续壮大发展已有的四个大城市外,努力促使德阳、宜宾等六、七个中等城市尽快跨入大城市行列。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区域性大城市为骨干,其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三)城市群(带、圈)的发展立足省内,先内后外珠三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带的发展,都是在本省政府可以调控范围内,得益于省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现行行政、财政体制下,跨省市的城市带建设,理论上突破容易,而实际操作太难因此城市带(群)建设要先省内、后省外地推进。

(四)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夯实农村持续发展基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促进城镇产业集聚,以城镇工业为纽带,统筹城市与工业发展,形成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对户籍管理、农村土地管理、农村社保、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和体制等进行改革及完善统一城乡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解放思想、模糊行政边界,推动区域发展。城市群、城市圈的建成,直接关系区域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群、城市圈能否健康加速发展,关键在于

是否能突破体制性障碍,让区域内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 流动,使各地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和完善,产生新的 生产力。

(六)在实施城镇规划中要坚持按照既实行科学的规划引导,又要有序推进 坚持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不能只靠行政措施,而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向城镇迁移、要素向城镇集聚以及城镇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七)改革城镇化发展中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资制度 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合法进入市场,实现农民和 土地的完整转移。要使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 参与者和生力军。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及体制机制,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并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促进投资资金 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

(八)城镇化与工业化联动推进,用产业集群带动城市集群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强化城镇 化的产业支撑。调整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整合社会资源要素,促进 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应该服从 《四川省“十一五”及 2020 年城镇化发展规划》 要求:一是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引导产业 集聚、引导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产业集群;二是通过经济区规划、城市规划,引导企业向城市的园区集聚,提高工业的集聚规模和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三是通过促进城市间经济联合与 协作,引导相邻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四是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五是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带动城乡协调发 展,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九)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动力 按照 《四川省“十一五”及 2020年城镇化发展规划》 要求,打破区域 性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同时辅之以政府的引导,进一 步调整和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科学的、符合四川城乡实际的产 业布局和城市布局,全面推进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四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N].四川日报, 2008-01-06.[2]蒋巨峰.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N].四川日报, 2009-11-02.[3] 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 [EB/OL].中国网, 2010-03-29.[4]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 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7-12-18.[5]李后强.以城镇化促进现代化是城镇化新机遇 [EB/OL].四川新闻网, 2009-12-19.[6]戴 宾.未来四川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J].四 川省情, 2008,(05): 30.责任编辑:任平137 2010年第6期经济体制改革

Sichuan new urbanization road Geograph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

The student;Merchant tc guide teacher;ZhangGuo Abstract: the sichu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secretary LiuJiBao points out, want to hol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town, and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wn, vigorously implement center city leads strateg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 promoting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power.Vigorously promote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also the need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 in sichua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 new urbanization methods proposals

关闭全屏阅读

关注我们:

更多有道翻译服务

第五篇: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省发改委、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2013年第6期 ——经济建设

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实现过半,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发展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怎样看待目前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怎样估价城镇化进程?湖北城镇化何去何从?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发改委(省发展战略规划办)、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新形势下我省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湖北城镇化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第一,城镇化率快速提高。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13.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湖北城镇化率年增速稳定在0.6%左右,“十一五”以来,湖北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年增速分别为0.6%、0.5%、0.9%、0.8%、3.7%和2.1%,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出现了飞跃性的提高。武汉城市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城市步入同等城市先进行列,为下一步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城镇体系明显优化。至2011年底,全省有城镇818个,其中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含3个直管市),县城40个,建制镇742个。按城镇规模分,湖北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6个,中小城市40个,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46个。201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近几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加速开放开发,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城镇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沿江城镇带和沿高铁城镇带发展迅速,我省城镇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8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路子,在全省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如,鄂州市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构建城乡“四位一体”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六网”工程、统筹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及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城镇化进程。2010年,鄂州城镇化率达到60.5%,位居全省第二。第四,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大路网、水网、林网、电网、信息网、商贸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城乡的互通共荣。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城镇的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供水、燃气、公交、城市道路不断完善,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呈逐年上升态势,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推进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待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贯彻实施,促进了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逐步消除,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加大,使湖北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3月,武汉《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开始受理人员登记。这意味着在武汉实施了15年多的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开始全面取代暂住证。

近年来,湖北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湖北城镇化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结构不合理、异地城镇化趋向明显、城镇户籍人口比率远小于常住人口比率即城镇化率。

二、对湖北城镇化水平的评估

一是从人均生产总值看。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存在正相关关系。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常态发展状况的“发展模型”,其中包括平均的城市化水平。把湖北的数据与这一“发展模型”相比较可以看出,湖北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2001年,湖北人均GDP突破800美元,不考虑不变价美元因素,湖北城镇化率比钱纳里模型中的常态城市化水平低19.3个百分点;2003年湖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比常态城市化率低22.3个百分点。

二是从工业化水平看。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据经济学家分析得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1。过去10年,湖北城镇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度相关,走出两条近似重合的曲线。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76,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我省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关系密切,湖北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比重是基本适应、基本同步的。

三是从发展阶段看。按国际通常的划分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城市人口比重达到25%,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达70%-80%。第二阶段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从25%上升至50%,非农产业比重达50%-70%。第三阶段为城市化强化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由50%上升至75%,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第四阶段为城市化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5%,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据联合国《城市化展望》2012年5月的统计,2011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2%,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77.7%,欠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46.5%,最不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28.5%;中国为50.6%。我省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0%,但刚刚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空间。四是从非农就业来看。1980-1999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上升了29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化率上升了22.9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率滞后于就业结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湖北非农就业比重比较稳定。2000-2011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只上升了2.3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化率则上升了12.1个百分点。到2011年,非农就业比重为54.3%,高于城镇化率3.5个百分点。这说明,湖北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五是从城镇户籍看。我省现在城镇化率为51.8%,2010年为49.7%,这是按照半年以上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统计的,如果按照城镇户籍占比进行统计,我省的城镇化率只有3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这意味着到2010年,我省有18.7%、约1000万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部分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农民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在城镇化率过半的情况下,也存在“半城市化”、“浅城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省的城镇化率被高估。

六是从生活模式看。安居才能乐业。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土地价值的重塑,使农民工降低了对非农业户口的估值,受此影响,农民工愿意转化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占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高。既不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又希望到城市居住和就业。这种情况,决定了这部分人口生活就业的“两栖”性。

这部分“两栖”人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进行季节性迁陡,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在城乡准备两套生活资料,还要支付两地间的交通费用,相应增加了生活成本,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两地都要对“两栖”人投入公共服务资源,增加了投入,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综合以上的分析,尽管我省名义城镇化率过半,但和同类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比较,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我省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离真正城镇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任务很重,城镇化发展方式问题越来越突出,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三、加快湖北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北城镇化进程过半以后,将进入城镇化强化阶段,必须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探索湖北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推进“四化同步”。“四化同步”既符合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又符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推进湖北城镇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是两化融合。我们既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之后再搞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跨越工业化阶段孤立地搞信息化,因为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工业产品,或者说要通过工业品来传递信息。例如,计算机是信息产品,同时又是通过工业生产线生产的。当前,湖北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利用省内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是产城结合。城镇化发展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应避免城镇产业空洞化,尤其要避免制造业的空洞化。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发展个私经济,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转和聚集。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明显的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

三是以工促农。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化难以为继,城市化质量难以提高,结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当前湖北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快”阶段,农业现代化相对落后,是整个发展当中的一块短板。必须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城镇化是一场深刻变革,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是突破城乡户籍束缚。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率应当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努力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变换市民身份,而是让具有在城市谋生能力的群体连带家属转变为城镇人口,真正转变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当前的重点是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的定居问题。

二是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加速城镇化必须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第一,存量土地挖潜,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二,城镇建设走集约、节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道路;第三,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

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

三是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巨大需求。而巨额的投资,政府财政远远不能满足,必须探索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直接融资手段,探索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市政债券等城市建设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能力。鼓励有实力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

(三)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针对“半城镇化”的状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变城镇化进程中重人口流转数量而轻人口生活质量的倾向,通过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实城镇化。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在城镇建设中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积极构建城市节能减排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重点能源消耗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垃圾、废气的处理能力。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城镇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加强城镇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绿化建设。

(四)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镇社区管理,尤其是加强针对增量市民的服务和管理,逐步适应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和核心的社会管理。要针对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口作出妥善安排。这部分人口,解决得好,将是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力;否则,就将是发展的陷阱,城市化、现代化的陷阱。城镇化涉及城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各个层次,必须加强对城镇化进程的综合管理。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行政区划,适度合并村、镇。要积极探索符合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城镇密集区特点相适应的城镇区划体系。■

课题组组长:

肖安民 刘良谋

课题组副组长:

刘月明 谢高波

课题组成员:

马金钟 秦思敏 胡水兵

曾令成 赵海涛 胡建斌

王 琳 喻 颖

下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5篇)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十八大报告中八次提到了城镇化,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但是未来城镇化道路该如何走?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五篇模版]

    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 辜胜阻 摘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二维改革路径,一维是户籍制度改革,一维是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二维改革......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答案

    兵团干部在线学习2014年第二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单选 1.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单选 2 分) [A]以人为本 [B]包容性发展 [C]四化统筹 [D]......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5篇)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地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2602100229张维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发突出。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十七......

    如何理解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型的城镇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城镇化”,而是从过去的“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不再是以往钢筋水泥式的粗放......

    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人”

    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人”3月16日,各方期待已久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3月19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等6名副部级官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