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院感知识(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9:0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院感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院感知识》。

第一篇:最新院感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问答

一、全院职工掌握的内容

1、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何时实施?法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各包括哪些?

于2004年12月1日实施。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手足口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传染性防治法》对医院感染管理有哪些要求?

(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2)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3)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金子那个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于何时公布?本《办法》的立法宗旨和依据是什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于2006年7月6日以卫生部第48号部长令公布,自2006年9月1日实施。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4、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5、何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6、医院感染管理分哪两部分?各有哪些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分为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明确岗位职责,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业务管理包括医院感染监测、消毒、灭菌与隔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等业务内容。

7、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规定与要求有哪些?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有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如何加强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要加强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机构及其所有工作人员共同的责任,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为降低患者以及自身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而通力合作。由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的特点,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管理,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科学实施控制活动,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医院感染危险性的目的。

9、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有何意义?如何落实?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院统一的协调管理,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转;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是开展日常工作的保证;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水平,决定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

为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就成为医疗机构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组织管理的第一要素。在医院感染管理系统中,各级行政领导应各有分工,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应当在管理中承担领导责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其他部门也应各负其责。

10、如何制订适合本院特点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制订好适合本院的制度是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蓝本。应充分学习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科学、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医院可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立消毒隔离小组、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小组等组织,积极吸收临床医生、护士参与制度的制订与修订,使医务人员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参与,使我们的制度能真正规范我们的工作。我们所制订的制度要求不应低于国家或地方相应要求,切勿搬抄国家的相应规章制度或其他医院的规章制度而使管理制度和要求成为纸上谈兵,不能成为临床执行与操作的规范。

11、如何制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流程?

所谓流程,单间说,就是做事情的顺序。制订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可以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具可操作性。制定流程首先要明确制定流程的主线,流程依主线展开。根据不同的工作,可以采取不同的主线,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活动为主线,一类是以工作为主线。根据工作人员内容分工,可以制订某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如科主任工作流程,病历监测人员工作流程等。

根据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为主线,可以指定例如医疗废物管理流程、针对意外事件处理流程等。制订流程的宗旨是规范管理,因此要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制订,切勿照搬照抄。

12、何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病历统计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13、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有何异同点?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等。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14、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菌群,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风险。

15、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直接、间接、飞沫

(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尘、医源性气溶胶。

(3)媒介传播:主要通过食品、水、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物、医疗器械和设备、生物媒介的传播引起医院感染。

16、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机体免疫机能的疾病如血液病、癌症病人的化疗、、器官移植时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均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的医院感染。

(3)侵袭性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疗法被广泛引进和应用,如各种导管、插管、各种呼吸治疗仪、内窥镜及血液透析等,在使用后难以清洗,缺少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办法。(4)交叉感染:是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发生的多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均为交叉感染所致。

(5)血液制品、药物被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6)滥用抗菌药物及耐药菌株增加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等。

(7)医院建筑不合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能严格分开而致病人职工互相混杂引起医院感染。

17、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所指的特殊区域或重点部门是指那些?

特殊区域或重点部门包括:重症医学科、器官移植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烧伤病房、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新生儿病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口腔科、内镜室、临床实验室等。

18、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

(1)易感因素: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放疗和化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环境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这些因素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增加了内源性感染和真菌感染的机会。

(2)侵袭性操作:包括各种插管、导管、引流管的增加、内镜检查的增多、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增加了病原菌侵入人体的机会,增加了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3)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ICU、新生儿室、母婴室、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透析病房等,这些部门的住院病人其医院感染率较普通病房高出许多。

(4)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手术切口、胃肠道和泌尿道,这4个部位的感染率占了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医院应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科室设置的特点和医院感染监测的结果,针对上述易感因素、侵袭性操作、重点部门和主要感染部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

1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哪些要求?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床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2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哪些成员组成?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2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有哪些?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订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7)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8)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2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的职责有哪些?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是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

(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呢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1)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12)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2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履行哪些职责?

临床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展开工作。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24、临床科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任何临床科室均会面临医院感染的问题,因此都应该重视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率。

(1)科室应该指定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员,并进行严格培训。

(2)要增强标本送检意识,这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水平的重要环节。(3)要针对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4)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无意识的滥用,这是属于知识结构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问题;二是故意滥用,这是牵涉到医德医风问题。

(5)重要环节管理,比如洗手、吸痰、气管插管的护理、其他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范、病区环境的改善,掌握本院和本病区医院感染流行信息和细菌耐药动态。

25、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如何开展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由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组成,一般每科医生、护士各1名;医院设有质量控制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可以与医院质量控制小组统一开展工作,人员相同。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参加医院感染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枢纽,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组成员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业务知识水平,各级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工作。(2)负责向本科室人员传授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答疑解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相当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驻科室代表。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统一部署下,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工作。一般是按照本医院的医院感染考核办法定期开展继续教育、日常培训,并组织科室内的医院感染管理业务学习。(3)及时汇总本科室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对本科室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5)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传达和解释,资料收集并整理归档。

26、临床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哪些职责?(1)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2)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完成日常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

(3)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和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向各临床科室通报患者样本送检数量、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病原菌的耐药谱以及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当发现有异常细菌或流行趋势时,及时通报相应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5)预防本科室人员发生和传播感染。

27、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哪些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28、科主任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

(1)根据全员监控计划制定本科室的感染监控计划、措施和质量管理标准。(2)组织本科开展感染专题讨论,宣传预防感染的知识。(3)全面管理监督感染监控计划的落实。(4)了解本科医院感染情况。

29、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1)管理和督促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2)督促并支持监测护士搞好感染监控工作。

(3)对护士进行水泄不通隔离方法和无菌技术的培训。

(4)发现有关医院感染问题及时向感染管理科反映或提供建议。30、感染监控医师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1)检查督促科内医院感染监控计划的落实。

(2)负责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3)负责管理住院医师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卡)”和督促检查标本送检。(4)负责对新来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和各项的教育培训。

(5)全面了解科室医院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总结。经常与医院联系。出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要立即上报并协助调查,落实检查控制情况。

31、感染监控护士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1)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

(2)负责本科室对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的规章制度的贯彻。(3)协助和督促医生报告医院感染的病例和标本送检。(4)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

32、住院医师在医院感染监控中的职责是什么?

(1)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要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2)对感染病例,尽早做病原学检查,并做药敏试验。

(3)出现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时,协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严格执行各项控制措施,落实制度,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3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要求是什么? 医务人员除具备一般的医德外,他们还必须做到:(1)忠于职守、严格管理感染源。(2)严格认真切断传播途径。(3)积极保护易感患者。

34、医师、护士、医技、管理、后勤人员共同培训的医院感染知识有哪些?(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等。(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4)标准预防、手卫生、执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锐器伤及其所致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35、医师重点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内容有哪些?

(1)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概念、暴发流行、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失衡等)。(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

(3)细菌耐药机制、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与抗感染治疗新知识。(4)职业卫生安全防护(5)无菌技术操作、消毒药械正确使用、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6)本专科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36、医技人员重点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内容有哪些?(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2)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控制(3)消毒剂合理应用与浓度监测。(制药室)

(4)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有介入操作的科室)

(5)检验科临床微生物人员:临床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和相应药物选择)与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6)药剂科人员: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与合理应用,作用机制与毒副反应。(7)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37、护士重点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内容有哪些?(1)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2)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3)消毒与灭菌技术、医院感染的隔离技术与进展及其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正确使用与消毒浓度监测。(4)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5)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空气、物体表面、手的采样方法、标本的采集等。(6)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7)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8)本专科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38、工勤人员重点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内容有哪些?

(1)工勤人员应掌握的共性知识:①消毒、灭菌、隔离基本知识,消毒剂的选用,洗手知识。②医院各类物体表面的消毒和废物分类、转运、储存与处理。

(2)各部门人员应分别掌握的知识:①污水站人员:《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医院污水处理的规定。②医疗废物管理、收集工作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医疗废物收集、分类、转运、存贮、交接等有关规定。③太平间工作人员:《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有关太平间消毒规定。④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卫生法》与《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有关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消毒、餐饮人员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关规定。⑤洗衣房工作人员:《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有关洗衣房管理与消毒的规定。⑥设备科工作人员: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生产、注册、准入、经营、质量验收的法规等。⑦卫生员:消毒隔离基本常识,相关消毒药械的正确使用,医疗废物分类,清洁程序(如由洁至污,接触病人后洗手,保持工作服整洁与自身防护等)及清洁方法等。

39、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重点掌握医院感染知识的内容有哪些?(1)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进展。(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和国家有关标准与法律、法规。(3)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4)本院各科室和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及控制措施。(5)消毒学基本原理与消毒灭菌新进展。

(6)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

(7)抗感染药物学与感染病学的相关内容,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态学、临床疾病学、医院流行病学、统计学的有关内容。

(8)医院感染管理的科研设计与方法。

(9)参加各级行政卫生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与学术活动。40、行政管理人员应进行哪些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论的进展,本院、本管辖区域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相关管理知识、管理方法。

(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主管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应参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

41、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应如何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管理?

国家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实行生产许可、卫生许可和注册证制度,医院使用的以上用品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和/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的合格产品。

医院所用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医院指定的采供部门统一集中采供,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采供部门根据使用科室的需求购入以上产品时应当索取相应证件原件的复印件,经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后方可购入。

购回的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离地面≥20㎝,距离墙≥5㎝,离天花板50㎝以上;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使用科室使用时,对一次性使用物品应仔细查对小包装,如遇漏气、有破损时或过期者不得使用,进口产品包装上应有中文标识;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采购部门。

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以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42、《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如何划分医院建筑区域?

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1)低危险区域

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2)中等危险区域

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3)高危险区域

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4)极高危险区域

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43、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五类措施有哪些?

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44、何谓执业暴露?何谓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指的是从业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与有害因素或传染性疾病感染者或被其血液、体液或血液体液污染的媒介物的接触。医务人员由其职业特点,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或者遭受疾病的感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斌任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45、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应怎样进行?

(1)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并认真落实;定期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充分掌握其相关知识与防护措施,有效预防自身感染。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能根据情况,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

(3)医疗机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防护用品,以备需要时使用。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有登记、报告、追踪制度及处理流程与措施等。

46、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执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发生刺伤导致感染。

47、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哪些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48、何为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49、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有哪些?

(1)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2)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5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1、在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洗手与手卫生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的洗手与手卫生消毒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收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2、医务人员在那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3、试述洗手的方法?

洗手包括湿手、取液、揉搓、及其他方法、冲洗、擦干、护肤六个步骤。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15分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4、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有哪些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母婴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55(、预防锐器伤的原则有哪些?

1)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

(2)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3)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4)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

56、隔离感染源的方法有哪些?

(1)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安置。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

(3)感染病人与高度易感染病人分别安置。

(4)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5)可以特殊感染病人(包括可疑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6)根据疾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

(7)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分别安置。

57、什么是外科口罩?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的口罩。

58、何为标准预防?其基本特点有哪些?主要措施有哪些?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至病人和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在传至病人,因此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保护。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内容(简要):1)洗手;2)戴手套;3)使用面罩、护目镜、口罩和隔离衣: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清洁环境表面(包括病人床及床旁仪器)的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6)污染的床单、被服及时处理;7)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8)容器、复苏袋或其他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9)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5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或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给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损伤,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3)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的锐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60、何谓医院感染暴发及疑似医院的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穿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61、何谓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62、何谓床单位消毒?终末消毒?

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63、手术室感染防控基本要求有哪些?

(1)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清洁卫生。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2)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在安排感染手术。

(3)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4)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64、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有哪些?

建筑布局: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区。隔离要求:(1)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2)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性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3)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4)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65、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包括哪些?(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收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预防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营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加强清洁和消毒频次。

66、MRSA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MRSA主要通过接触定植或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医务人员的手是MRSA在病人间传播的主要媒介。有研究显示,在清创、更换敷料、吸痰、护理插尿管病人后,医护人员的手都会沾染MRSA。因此,洗手是防止MRSA传播最关键的环节。

对社区MRSA感染暴发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服用抗菌药物者,虽然没有明显的感染危险因素,但大多是社区MRSA的传播者。

67、预防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洗手(2)戴手套(3)清洁被服(4)环境清洁

(5)应用接触隔离的警示 68、隔离的原则有哪些?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建筑布局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相应的规定。69、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有哪些要求?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

(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医务人员的防护:

(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0、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有哪些?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

(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运转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

(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2)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4)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1、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有哪些?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患者的隔离:

(1)遵循隔离原则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4)患者之间、患者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医务人员的防护:

(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戴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2、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的隔离与防护有哪些要求? 患者的隔离:

(1)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

(2)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3)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4)应当减少运转;当需要运转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2)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和注意事项应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4)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

(5)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

(6)空气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73、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带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74、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

(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75、如何使用手套?

(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②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2)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3)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76、如何使用口罩?

(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带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4)应正确佩戴口罩。

77、被锐器刺伤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后,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洁,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78、何为窗口期?其意义何在?

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这一段时期血液中测不出病毒抗体,我们将从病毒感染到抗体转阳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认为窗口期为2周—3个月。此期照样会传染病毒,故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防护工作。

79、医疗废物份哪几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5大类。80、感染性废物包括哪些?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物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81、损伤性废物包括哪些?

损伤性废物包括:A、医用针头、缝合针。B、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C、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82、医疗废物怎样收集?

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装入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的专用黄色塑料袋内,3/4满时扎口密闭,锐器(针头、穿刺针、刀片等)用后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利器盒内,3/4满时闭锁。医疗废物产生地的科室应将标注有医院名称、科室、医疗废物种类、产生时间的标签贴在收集袋上,交由专门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理,并履行交接手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超过2天。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有关要求对医疗废物予以处置。

83、输液器、注射器的外包装属于医疗废物吗?

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据此可以推断,输液器、注射器外包装未被患者血液不属于医疗废物。根据卫办医发[2005]292号《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体液、排泄物污染,也不属于医疗废物。

84、使用后输液瓶是医疗废物吗?

一般来说使用后的输液瓶不是医疗废物。卫生部2005年《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使用后的输液容器的处理做出以下规定:用后的输液器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未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时,不属于医疗垃圾,不必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进行,但这些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途经,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根据该规定使用后的未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但此类废物的回收利用应当交由规范的废品回收企业处置不得随意买卖,并且这些废物回收利用不能用于原途经。

85、废弃胎盘应如何处理?

废弃胎盘建议按照病理性医疗废物登记后处理。

《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根据该批复,如果胎盘有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则应视为病理性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原则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胎盘不归产妇所有。

但目前困扰医疗机构的主要问题不是废弃胎盘的处理,而是《产妇放弃或者捐献的胎盘》该如何处理。

进行处置。具体如何处置可根据需要由医疗机构决定,但禁止买卖胎盘。如果没有其他用途,仍然建议作为病理性医疗废物处理。

8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监测频率有何要求?

(1)粪大肠菌群数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两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时,每次排放前监测)。

(2)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

(3)收治了传染病病人的医院应加强对肠道致病菌和肠道病毒的监测。同时收治的感染上同一种肠道致病菌或肠道病毒的甲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5人、或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10人、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20人时,应及时监测该种传染病病原体。87、何谓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的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人数,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88、根据监测范围,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包括哪两类?目标性监测包括哪些?常见的监测目标有哪些?

根据监测范围可以讲医院感染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大类。

目标性监测包括:优先监测、感染部位监测、部门监测、轮转监测、暴发监测等。常用的目标监测有:(1)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2)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3)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4)细菌耐药性监测等;(5)抗菌药物使用监测;(6)各医院可以结合各自全院综合性监测资料基础上发现的问题或在目标性监测的基础上发现的新问题做进一步的目标监测,可以不局限于上述内容。目标性监测应包括对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等,如采取某感染控制措施或技术后对某些感染率的影响等。

89、什么是医院感染“零宽容”?

“零宽容”源于美国管理专家J.M.juran提出的质量管理“零缺陷”理论,最早出现于制造业内对工业产品的超严要求。在医疗工作中,“零缺陷”强调医疗质量重在预防,而不是事后检验,决不允许无视患者的痛苦。

长期以来,医院感染被当成是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5%左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如果将这5%乘以基数,那么每年就有可能有数千万患者因感染致残甚至死。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院感染管理作为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零宽容”非常必要。

“零宽容”是抓质量工作的决心,是拒绝不符合质量的产品的态度,是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一种目标。“零宽容”意味着医院感染的发生不再是要求低于某个“率”,感染控制就是要尽可能地避免每个可预防的医院感染案例的发生。2007年6月在美国召开的第33届医院感染年会上,将医院感染“零宽容”列为会议要点。在这个会议上,有报道某家医院通过实施监测和干预,13个月内没有发生一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这就是“零宽容”在医院管理上的成功践行。

90、在医院感染监测中,怎样才能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主动配合?(1)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2)建立医院感染三级网络,并真正发挥网络成员的作用。

(3)利用各种机制宣传、培养临床和职工参与医院感染监测的意识,如利用《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反馈监测信息。

(4)培养临床医护人员,让他们掌握和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和监测技术。(5)最重要的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要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口勤。91、医院感染监测人员与设施有哪些要求?

(1)人员要求

医院应按每200张~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职人员接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2)设施要求

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与基础设施;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运转正常。

9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有哪些?(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5)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6)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1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1)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12)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13)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

93、如何进行多重耐药菌病例的监测与报告?

(1)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进行连续性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并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2)主管医生要对因感染入院或合并感染入院上午患者进行主动筛查,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并积极采取隔离控制措施,避免形成感染源,造成感染扩散。

(3)主管医生在对感染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前,应留取相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如检测结果显示为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时,应在24小时内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登记卡”,并报告院感科。当出现三例或三例以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即暴发事件时,所在科室负责人或院感监控医生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

(4)院感科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及时到临床了解情况并给予隔离及防护指导。

(5)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将统计结果向全院通报。94、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如何处置?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95、何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6、何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97、医院发生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医院发生下列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98、医院感染发生哪些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逐级上报?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99、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如何处置?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100、发生感染暴发的紧急控制措施有哪些?(1)单间或床边隔离,明确标识并分组护理;

(2)病室定时通风,物体表面及地面定时清洁消毒;(3)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执行按需防护;(4)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手消毒,一患一洗手;(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6)病人用过的器械或物品单独处理;(7)避免锐器伤,医疗废物单独收集;

(8)患者治愈或解除隔离后,要对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101、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医院感染的,应当怎样处理?

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医院感染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4小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102、医疗机构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依法履行报告义务时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可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103、高度危险物品有哪些?如何处理?

高度危险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度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高度危险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104、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是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宋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与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105、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哪些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冲洗、消毒或者灭菌。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6)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7)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106、哪些情况血液透析器不能重复使用?(1)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以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禁止使用。

(3)梅毒感染者不得复用,对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能复用。(4)对复用过程所使用的消毒剂过敏的患者不能复用。(5)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107、何谓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称为消毒。108、何谓灭菌?何谓无菌物品?何谓无菌技术?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称为灭菌。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为无菌物品。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109、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应掌握哪些原则?(1)要求购进合格的器材和药品,(2)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3)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量,(4)注意影响效果的因素,(5)加强效果的监测,(6)防止消毒与灭菌物品和容器的在污染。

110、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原则有哪些?

(1)凡是耐热耐湿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凡是有人活动的空间,空气消毒应采用通风或物理消毒法,不采用化学消毒法;

(3)不同用途的医疗器械或用品,应按其危险性程度采用不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剂或消毒器械进行消毒;

(4)凡是低水平消毒方法可有效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5)凡是低浓度消毒液可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浓度消毒液;只有在有机物存在时,应加大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

(6)在没有严格消毒时间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低浓度,延长作用时间,而不采用高浓度短时间;

(7)凡是低危险性物品,不必消毒,只需湿式擦拭,保持清洁,只有明确受传染源污染时才需要消毒;

(8)消毒剂应定期更换,防止抗性菌株形成。111、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原则有哪些?(1)坚持必须、合理、少用的原则;(2)能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3)效果不肯定的消毒剂不用;

(4)作用相同的消毒剂应以价格—效果作为选择依据;(5)了解消毒剂的性质,现用现配,切忌中途添加。112、使用化学消毒剂应注意哪些事项?(1)掌握有效浓度方法及时间;(2)物品先去污染再浸泡消毒;

(3)容器要加盖,盖要严密,以免影响有效浓度;(4)物品应全部浸泡在消毒液内,轴节处要打开;

(5)被浸泡之器械消毒或灭菌后,使用前要用无菌水冲洗,以免刺激组织或造成毒性反应。113、消毒、灭菌是医务人员应做好哪些职业防护?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用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用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漏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d)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114、乙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其含量为95%(V/V),稀释成所需浓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有装入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min以上;个别对其他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3)注意: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置消毒剂。

115、试述碘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概述:碘伏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2)使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粘膜等的消毒。(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置: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冲洗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伏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碘伏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

②擦拭法:对皮肤、粘膜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时,用浸有碘伏消毒液的无菌棉球回其他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对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2500mg/L~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对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含有效碘2500mg/L~5000mg/L的消毒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共2min;对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min~5min。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2000mg/L)擦拭,作用2min~3min。

③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消毒液冲洗3min~5min。(4)注意事项:

1)碘伏应于阴凉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2)碘伏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3)消毒时,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4)避免与红汞等拮抗药物同用。

116、试述戊二醛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概述: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影响小等特点。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使用的浓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3)使用方法: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冰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4)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2)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检测。3)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人体。4)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117、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2)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在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118、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原则是什么?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液、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119、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哪些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适应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120、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采取哪些措施?

新生儿病室应对患者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做标识。

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21、对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测有哪些要求?

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122、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有哪些要求?

(1)应具备良好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

(2)每日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3)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房至少每2床1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

(5)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值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123、手术部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有哪些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各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2)建筑布局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示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3)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院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4)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进入。

(5)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的要求,使用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保证医疗安全。

(6)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7)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8)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等。

(9)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10)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制定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11)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124、抗菌药物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什么?(1)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2)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3)降低医药费用

125、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停止支付医院感染诊疗费的项目有哪些? 手术留下异物 空气栓塞 配血不合

相关尿路感染 褥疮

血管插管相关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影响 126、什么是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务人员不带来任何可避免的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

127、“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1)确保注射器具的质量和安全、杜绝复用注射器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2)确保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防控锐器伤,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3)改善社会认知和医务人员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注射,避免过度医疗。128、空气净化卫生要求有哪些?

(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129、空气净化方法有哪些?(1)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3)空气洁净技术(4)紫外线消毒

(5)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6)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7)化学消毒法 130、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哪些方法净化空气?(1)通风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4)紫外线灯照射消毒(5)化学消毒

(6)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131、有人情况下可选用哪些方法净化空气?

(1)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已采取机械通风;(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3)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4)空气洁净技术;

(5)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第二篇:院感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特点:

• 地点——必须在医院内(院内感染并发病,院内感染院外发病)• 时间——疾病潜伏期是判定感染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主要依据(感染→潜伏期→发病)

• 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包括住院、门诊、陪护及工作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1、医院感染是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医院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住院时间长。

3、加重社会与个人的经济负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2、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3、抗生素滥用

4、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第三篇:院感知识

院感知识

什么是院感? 指任何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院感研究对象: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院感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院感概念:

目前院感的概念通常引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定义。

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1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力功能受损,健康状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

2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引起的感染。院感危险因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a.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b.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院感危险因素:

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2抗生素滥用:如无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

3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消毒灭菌存在缺陷。院感传播途径: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院感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嚏)。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清洁 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适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1热力消毒灭菌: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导致其死亡.2干热法:燃烧污染的废气物、病理标本、带脓性的敷料、纸张。3湿热法:煮沸消毒、压力蒸汽灭菌等。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辐射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灭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日光暴晒法: 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1)用途:常用于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的消毒。

2)方法: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250~270nm。紫外线作用机制: 1用于微生物的DNA使其失去转换能力 2破坏菌体蛋白质 3降低菌体氧化酶活性 4使空气中的臭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消毒方法: 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

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照射时间20~30分钟。消毒注意事项: ① 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适宜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垢应随时擦拭。

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以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⑤记录消毒时间应从灯亮5~7分钟开始,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低于70μW/cm2时应予以更换,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⑦定期作空气培养监测消毒效果。化学消毒剂

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微生物代谢、生长、繁殖的消毒灭菌方法。如:患者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其周围环境、含有金属器皿等的消毒。灭菌剂 甲醛 戊二醛 高效消毒剂 过氧乙酸 中效消毒剂 醇类、碘类 低效消毒剂 酚类、胍类 消毒剂使用原则: •坚持合理使用。

•根据物品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须用盐水冲洗,以免刺激人体细胞。•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球等,以防止减低消毒效力。

•消毒剂过期更换,易挥发得到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打开的无菌包有效期4小时 无菌盘有效使用时间4小时

•打开的消毒液连续使用有效期3天 •打开的棉签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启用日期、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

吸的各种容媒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氧气湿化瓶等管道消毒方法: •首先应彻底清洗干净,擦干

•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长期使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48h更换,临时使用的一人一用一消毒。手消毒

•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的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医院感染。•洗手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科学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流、水温 •湿润双手,关上水龙头并取清洁剂涂抹 •按序揉搓双手 •打开水龙头,流平冲净

•擦手纸或毛巾擦干或烘干机下烘干。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职业暴露

•定义: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

膜或者是被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局部处理措施: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

•口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2%~0.5%的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

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报告科主任,根据伤口情况采取主动、被动免疫措施。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物、敷料、棉垫、一次性棉签、棉球,使用过的手套、引流袋等

•病理性废物:切除的组织、器官、死胎、血液、体液 •损伤性废物:注射针头、采血针、手术刀

医疗废物分类:

•化学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

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

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医疗废物注意事项

•应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封口坚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于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第四篇:院感知识

1.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更衣室、值班室及库房等。2.半污染区 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化验室、内走廊及出院卫生处置室等。

3.污染区 凡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病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区域称为污染区,病室、厕所等。ICU开放床位数12张,每床使用面积不小于15㎡。床间距>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一个单间。使用面积不少于18㎡。

62、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经过严密监测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脏器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并威胁生命经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护治疗中受益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收治范围。转出指征:

1、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

2、病情转入慢性状态;

3、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受益。

63.有负压病房。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处于有利的风向段,保护医护人员工作安全。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一般由病室、缓冲间、卫生间三部分组成。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使用一套送风净化装置,二套排风净化装置。送风净化装置由送风柜和粗效、中效、高效过滤装置组成,过滤效率为99.99%。(粒经≥0.3μm)。排风净化装置排风柜和粗效、中效过滤装置组成,过滤效率为99.99%(粒经≥0.3μm)。为了保持有效的压力,除了必要的出入口,所有的门窗都必须保持关闭。负压病房送风排风应经过初、中、高效过滤器三级处理,每小时换气6次以上。负压病房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监测负压值或用来自动调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为了保持房间的负压,排风量最小应大于送风量的85立方每小时。64.负压病房内空气传播的病菌不会传播到病房外的空气中。负压病房适用于通过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病人,使病菌病毒得到集中的杀灭。比如:(1)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一般认为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感性的颗粒。①专一的空气途径:肺结核、曲菌;②经多种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③通常经过其他途径,但在特殊情况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开放性气道吸引等):天花病毒、SARS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等。

65: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类型:根据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另外可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性质,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可分为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我科常见病原体是鲍曼不动杆菌。常对舒普深、米诺环素、亚胺培南敏感。

66:无,若有艾滋病免疫缺陷的病人,我们的处理: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供病人专用,其它生活用品均与其它病人分开。当病人接受手术及一些辅助治疗或检查时,注册护士应事先通知手术室及辅助科室做好预防准备。在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人体组织或粘膜时应戴乳胶手套。在进行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穿一次性围裙、戴口罩及护目镜。注意自身预防。医护人员做检查操作时要小心,避免被用过的针头、器械刺伤,避免破损的伤口直接感染,工作衣帽被血渍或分泌物污染后应立即清洗和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痰液、残余剩饭倒入不透水的双层密闭袋中,做好标记后送出病房。标本收集: 收集病人的血、痰、尿、粪标本时,一律要戴双层乳胶手套,并注明警告标志,用两个特殊的红袋子装好送至检验科,化验单贴上红色标记,并用电话通知检验科。征求病人同意签名后方可做HIV抗体试验。

67:30.31页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2:有,组织本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时学习上级和医院下发的有关文件和资料,每月至少学习一次。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6小时,新上岗人员不少于3小时。73.74.护士六部洗手法。75.ICU感染监测数据

76.MRSA是一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单间隔离,接触这类病人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接触体液或血液、处理污物敷料和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应戴手套。诊疗护理操作时,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眼罩、防护面罩、防水围裙、专用鞋。35.36.37

77.呼吸机维护记录 78.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1、医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尽快通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将报告卡报送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7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报告程序: 1.临床医师和护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如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或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科主任或护士长及时通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上报药剂科及医务科。2.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科室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对发生药品不 良反应情况需反馈给药剂科主任。

四、处理流程: 1.若患者情况紧急,不论判断如何,都应及时对症处理,并把药品不良反应因素列入对原因的考虑之列,再次详细询问既往史,并避免使用过敏发生率高的药物。2.对本事件是否为药品不良反应做出判断,若判断有困难,请示上级医生或反馈给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3.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人员联系,并妥善保存原始资料,等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人员的进一步处理。4.一旦判断是药品不良反应,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应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内容尽量详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解释。

80.气管插管护理规范性操作 27、28、29页

第五篇:院感知识

一、填空题

1、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应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洗手应认真揉搓双手不少于(15秒钟)。

3、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4、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5、盛放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外表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

6、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使用有效(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严实、(无渗漏)

7、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封闭)。

8、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8天(8-35天)霍乱(2-3)天。

9、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机(自身感染)。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甲类(2)小时电话和网络报告,乙类(12)小时电话和网络报告;甲型流感疫情的报告时限是(2)小时。

11、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飞沫)(唾液)和被污染的食物、水等进行的传播。

12、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自(2006.9.1)日起施行,原2000.11.30日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同时废止。

13、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有关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标准医院感染率(≤8%),无菌手术切口感染(≤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4、血压的测量:袖带的大小至少覆盖上臂臂围(2/3),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处。被测量者至少休息(5)分钟。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所有的读数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取2次读数平均值。

15、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采取甲类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目前法定管理传染病共分

(三)类(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16、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单选题

1、确诊肺结核病人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C)A、问病史 B、查体 C、痰查结核菌 D、X线检查

2、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B)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骼系统

3、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B)A、内源性感染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4、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A、感染患者的病房 B、厕所 C、病区中的水池 D、手推车、拖布、抹布

5、引起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A、革兰阳性菌 B、格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6、在细菌引起的感染中,以(C)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尿路感染 B、术后伤口感染 C、肺部感染 D、皮肤感染 7.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C)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8.主要感染部位按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低排列最高为:(B)A. 肺部B. 血液C. 尿路D. 手术部位感染

9.抗菌药物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D)A.抗菌药物的市场销售存在恶性竞 B.各科医师对抗菌药物了解不够

C.患者对抗菌药物盲从,无论何种疾病都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D.以上都是

10、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接近(D)

A.50% B.70% C.80% D.100%

11、抗菌药物在所有临床应用药品中,所占比例为:(B)A.10%-35% B.35%-50% C.50%-75% D.75%以上

12、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D.以上都不对

1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一、二、三级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 B A.6%、7%、8% B.7%、8%、10% C.7%、9%、11% D.8%、10%、11%

1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1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C)A、10月5日 B、10月10日 C、10月15日 D、10月25日

16、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染?

(D)A、10% B、15% C、5%

D、30% 17.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D)

A.及时报中心消毒管理组织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B.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

污染;

C.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

当进行消毒; D.处理工作结束前,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18.医疗废物,是指:(D)

A.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间接感染性的废物 C.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毒性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D.以上三项都包括

19、、属于高度危险物品的有(B)

A、压舌板 B、心导管 C、听诊器 D、体温表

20、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21、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B)

A、36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22、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C)

A.1小时;2小时 B.1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 D.2小时;36小时

23、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D)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24、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A)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25、甲型H1N1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 不能 同时接种,应间隔(C)天。

A.1天 B.7天 C.14天 D.30天

26、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D)病毒的基因片段:

A、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 B、猪流感和人流感病毒 C、仅含猪流感病毒

D、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

27、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B)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B)

A.5分钟 5小时 B、10分钟 10小时 C.15分钟 24小时 D.30分钟 48小时

28、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A)

A.不能复用 B.消毒后复用 C.单独使用 D.安全性测试后复用

29、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D)

A.乙肝、丙肝 B.梅毒 C.艾滋病 D.以上均是

30、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D)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A.4 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31、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B)后不得使用。

A.1 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32、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B)

A.1-2天 B.2-3天 C.3-4天 D.4-7天

33、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是(B)

A 院感科主任 B 法定代表人 C 护理部主任 D 医务科主任

34、消毒灭菌的原则是:(D)

A : 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B : 进入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C :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用品必须消毒。D :以上均是

35、下述不属于灭菌剂的是(D)

A、2%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环氧乙烷 D、含氯消毒剂

3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 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

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 D、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37、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概念错误的是(D)

A、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B、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C、做好消毒隔离就可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D、内源性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3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39、下列属于Ⅱ类环境的有(C)

A 儿科病房、治疗室 B 传染病房、感染性疾病科 C 产房、婴儿及早产儿室 D 供应室无菌区

40、一般30W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是(C)

A.800小时 B2000小时 C.5000小时 D.3000小时

41、在职医务人员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多少学时?(B)

A.15学时 B.6学时 C.3学时 D.9学时

42、按照38号关于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有关规定,乳腺手术预防用物宜选用(A)

A 第一代头孢菌素 B 第二代头孢菌素 C 第三代头孢菌素 D 喹诺酮类

43、医院消毒工作包括(B)

A、清洁 B、清洁、消毒、灭菌 C、消毒 D、灭菌

44、油剂和粉剂消毒灭菌可以选什么方法(B)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 环氧乙烷灭菌 D 紫外线灭菌

45、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之生物监测应(A)

A 每周监测 B 每月监测 C 每日监测 D 每季度监测

46、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B)

A 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亲水病毒、真菌、细菌芽孢、朊毒; B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细菌芽孢、朊毒; C亲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朊毒、细菌芽孢; D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真菌、亲水病毒、细菌芽孢、朊毒;

47、院感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48、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注射乙肝疫苗的最高时限为(D)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日内

49、消毒合格是指在医院消毒中消毒后媒介物携带的微生物(C)国家规定的标准。

A、等于 B、少于 C、等于、少于 D、多于

50、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是

A、消毒 B 低效消毒 C、无效消毒 D、以上都不对51

51、在消毒灭菌中去污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B)

A.分类、消毒、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B.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C.分类、浸泡、清洗、消毒、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D.分类、浸泡、消毒、清洗、臭氧水漂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52、甲醛不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是由于他对人体有什么危害?(B)

A.有刺激性;B.有致癌;C.有致敏性;D.有腐蚀性。

53、.《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污染的检验单送出前必须进行消毒,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对检验单双面缓慢照射3s~5s,照射时消毒器与检验单面的距离有何要求。(D)

A.不高于2cm;B.不高于4cm;C.不高于5cm;D.不高于3cm

54、对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的擦拭消毒,碘伏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是多长?(B)

A.有效碘1000mg/L,3min~5min;B.有效碘5000mg/L,3min~5min;C.有效碘3000mg/L,3min~5min;D.有效碘5000mg/L,1min~3min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内感染,他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住院期间获得感然而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在入院前已获得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中的感染。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5、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下载最新院感知识(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院感知识(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院感知识(推荐)

    院感知识竞赛参考题 1、发生锐器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0.5%碘伏并包扎伤口。 2)同时报告感......

    院感知识

    2014 综合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14 综合门诊感染管理将以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与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为宗旨, 秉承“监督检查、培训指导、保证医疗安全”为管理理念,根据《......

    口腔科院感必备知识

    口腔科院感必备知识 1.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

    院感知识考试题

    2015年第一季度院感知识考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 1、高度危险性用品是指进入( ),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2、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

    院感知识培训

    院感知识培训 概念 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院感知识答题

    院感知识答题 一、填空题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感染性)、(损伤性)( 病理性)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2、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

    院感知识培训知识

    院感知识培训 湖南武冈展辉医院院感科 前言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与医院相依并存,关系到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

    感染病知识

    感染病知识 一、选择题 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