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许县农业局
通许县农业局“三定”方案
(2004-11-9 8:36:17)
通许县农业局是通许县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宣传、普及等,解决技术棚架问题。
4、提供农业技术及农产品市场信息,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对新的农业先进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6、搞好农作物检疫及病虫测报工作。
7、引进优良品种及种子市场的管理、销售工作。
8、搞好农村经济管理。
9、大力推广微肥、新肥及配方施肥技术。
10、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及农村能源工作。
根据以上职责,通许县农业局内设7个职能股室:
1、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机关政务工作;承办重大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机关文秘、政务信息、新闻宣传、机要、保密、信访、档案、督查催办、接待、后勤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拟定年度工作总结、工作意见、领导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人事股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负责专业人才的职称评聘、选拔、推荐和管理工作;承担农业系统人事劳动统计工作,负责全局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工作。
3、计划财务股
编制农业生产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局管各类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编制预、决算;对局管资金和所属企事业单位的收支及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参与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信贷、农村税收与财政补贴等政策研究制定和调整工作;建立农业项目库,负责农业项目申报与管理,组织重点项目的实施。
4、种植业管理股(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研究提出种植业的发展规划、重大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提出耕地的保护、补偿与改良政策措施;负责农业生产情况的收集与通报;指导救灾备荒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拔;责棉花生产技术和科技攻关;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制定全县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布局和方案,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组织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和高效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全县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5、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
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及规定;制定我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发展规划;审核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参与制定涉及农民负担的有关规定;把关涉农税收、收费和价格公示;负责全县农民负担工作目标考核;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监督管理的专项治理。
6、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 负责全县农村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建设和节能工作,组织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和新产品试验、示范;指导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活动;负责农业环境监测、保护与质量的调查、评估。
7、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负责全县城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及其区划工作,监测全县城农业资源消长动态,编制全县城或区域性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通许县农业局行政编制8人,机关工勤1人,下属农技站、农经站、园艺站、植保站、执法大队、农场、原种场、农广校、信息中心、检测中心、植保公司、种子公司等12个二级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能。
来源:通许农业局信息中心
第二篇:通许县情20111018
通许县简介
通许县位于开封市东南部,郑永、开扶两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日南、大广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如果把中国版图看成雄鸡的话,那么通许地图就是一个“心”。全县总面积767平方公里,辖6镇6乡,304个行政村,总人口64万人,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通许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境内有子羽墓、曹植墓、庞涓墓等历史遗迹。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经济社会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9.4亿元,同比增长1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同比增长3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19.2%。先后荣获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连续四年荣获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
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新提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实现了连续7年丰产丰收,2011年我县夏粮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按照“一带三区六大生产基地”的规划格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引进优质价高品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一年多熟的高效农业,复种指数达到2.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着力发展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和生态养殖,被评为全省 1
生猪调出大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7家企业被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坚持规划引领,集中力量加快朱砂镇徐屯村、四所楼镇王景阳村、城关镇刘庄村和邸阁庞庄村等示范中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市五县前列。
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科学编制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面积达15.5平方公里。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两桥四路”工程进展顺利,建设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2亿元,建成区面积已达3.74平方公里,实现了“七通一平”,产业集聚区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43家,累计总投资65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2亿元,被评为河南省“投资者满意产业集聚区”。
工业经济实现新扩张。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抓运行、抓服务、抓培育、抓调整,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24.4%。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工业领导组例会制度,全县共确定了114家县级重点服务企业,切实加强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16家。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严格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走出去招商引资,各乡镇主要领导保证有一
人常年在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投资17亿元的豫沪电动车产业园、投资16亿元的科瑞汽车零部件、投资10.5亿元的隆鑫智能电动车、投资12亿元的台商光电产业园、投资5.5亿元的晟道科技、投资5亿元的香港纺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3.1亿元的禾丰牧业、投资1.5亿元的十万台壁炉等一批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按照复合型城市的理念,聘请同济大学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院,修编完善了我县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以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创“三城”为载体,把“水”和“绿”导入县城,实施了城市主干道延伸改造、涡河故道调蓄工程、咸平湖蓄水工程、居民住宅小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老城区改造和县城新区建设取得突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34.2%。以铁的决心和手腕开展了县城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建设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城市管理,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城市秩序和城市环境进一步好转。
和谐社会呈现新气象。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保障、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看到成效、得到实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省新农保评估验收中,我县总成绩居全省第一位,被评为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先进县,今年,又被定为全省首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研
究出台了《通许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办法》,最大程度地维护失地农民利益。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平安建设活动,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第三篇:共青团通许县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共青团通许县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共青团通许县委是通许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两新组织”工作及“留守妇女儿童”工作。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经过认真研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和有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县城”、“平安校园”的目标,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切实调动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作目标: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体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以“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工作要点:
1、贯彻文件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学校及社会要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传达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方案》的文件精神,帮助广大教师、家庭、各有关单位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安排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使教师、家庭、各有关单位职工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列入社区、学校日常议事日程。
2、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坚强的法制教育阵地是抓好法制教育的前提。为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指导督促学校做好“三个”阵地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
(2)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把法制教育深入人心,社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橱窗及班级黑板报、学校升旗仪式、思想道德课等宣传阵地,宣传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号召全体师生、家庭、社区工作人员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力求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教育阵地的建设。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基地,要组织能力强、知识实的教师担任法制辅导教师,并要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有组织地邀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为学生上课,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学校每年进行法制教育保证每月不少于一次。要切实把法制教育课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学校、社区要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及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以学生的法制教育为主体,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来激励号召青少年学生,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
4、做好重点群体的管理、帮教工作
加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工作。加大无证幼儿园、非学历培训机构整治。对闲散青少年,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对进城务工青年,围绕工资拖欠、劳动超强度、工作环境恶劣和子女就学困难等突出问题,强化执法,建立有效机制,做好维权和服务工作。对流浪儿童,围绕预防、救助、抚养、教育、安臵等重点问题,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加强救助和管理工作的硬件和机制建设,帮助他们重返家庭、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办好工读教育,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和少年司法工作。
5、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加大无证幼儿园、非学历培训机构整治,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针对非法网吧、不良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淫秽色情出版物、“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校园及周边环境混乱等突出问题,加大打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全县范围内分别在6月、9月进行二次专项整治,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环境。并加强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组织已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公安、工商等对学校 周边网吧,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建立长效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条件。
6、继续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因此,学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并会同各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为全县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两新组织”专项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县综治委有关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两新”组织参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水平,努力使“两新”组织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预防,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事故明显减少,周边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平安通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通许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
二、加强“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构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使“两新”组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大督导力度,建立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全县“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与考核。
(二)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两新”组织所在村综治办行使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责。所在村的综治部门应与“两新”组织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考核该单位综治工作的主要依据。
(三)落实工作责任。“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两新”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对本单位发生的治安和安全生产问题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经济和行政责任。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列入企业或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
(四)健全组织机构。“两新”组织要设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办事机构,用工人员在100人以下的“两新”组织配备综治工作联络员,100人以上的建立综治工作站,其 中股份制“两新”组织建立综治办,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从事综治工作。
三、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综治部门牵头,组织、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民政、工商、企业服务中心、工会、共青团、妇联、劳动保障、安全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提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工作措施,不断增强对“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明确部门任务,规范管理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做好“服务、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推进“两新”组织治安防范工作的落实。公安派出所要帮助“两新”组织落实暂住人口管理、治安巡逻等工作措施,督促其整改内部治安隐患,加强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两新”组织矛盾纠纷排查的指导和员工的法制教育。工商部门要把相关部门提供的“两新”组织治安管理资料录入信息数据库,作为单位信用分类的依据。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两新”组织规范用工行为,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督促“两新”组织落实各类安全生产措施,切实减少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服务意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影响“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行为。民政、工商等部门要主动调查了解“两新”组织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业主的意见和要求,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情况,共同做好“两新”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要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其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隐患提出工作建议,引导其诚实守信经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两新”组织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其他有关部门帮 助妥善处理“两新”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等问题引起的纠纷,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党政领导,综治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定期排查、及时疏导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引导员工通过内部调解组织调处纠纷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加强信息沟通,指定专(兼)职信息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二)建立门卫值班和治安巡逻制度。健全安全保卫机构,固定专人做好门卫值班,规范交接班程序,严格出入登记。对重要部门和重点部位坚持24小时巡逻,相邻的“两新”组织可尝试联合值班巡逻。
(三)建立流动、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制度。要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内部员工和进出单位的流动人员的管理,建立内部员工档案,实行流动人员台账管理,确保单位内部安全。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配合司法、公安等部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管理、教育、挽救和转化工作,落实帮教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四)加强法制宣传。司法行政部门要结合普法宣传定期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两新”组织可结合本行业特点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国土资源、环保、安全生产、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为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五)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在协助、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单位内部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性质、特点和对防范工作的特殊要求,以防盗、防抢、防火、防破坏、防泄密、防事故为重点,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要害部位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剧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科技防范力度。树立“科技保平安、投资创平安”意识,加大防范设施投入,在重要部门和要害部位安装防盗装臵,提高物防、技防水平。有条件的单位应安装联网报警装臵和电视监控装臵,不断提高治安防范能力。
五、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严格考评考核。将“两新”组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综治工作的考评内容,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综治部门在对“两新”组织进行综合检查评比活动时,应加强与“两新”组织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加强情况通报,要保证“两新”组织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坚持奖惩兑现。对工作措施落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综治委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显著的,由县综治委推荐,党委、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三)严格责任追究。对不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导致内部治安秩序混乱或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发生严重刑事案件的“两新”组织及其责任人,综治部门要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主要包括实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一票否决。“留守儿童”专项组工作方案
一、端正指导思想,确立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政法综治工作的部署,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教育,开展关爱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管理教育环境和物质生活保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工作目标:一要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结合布局调整,适当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寄宿上学问题。保证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中的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8%,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完成率达9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率达97%。二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特殊的关爱教育和情感抚慰,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其身体、心理、品格健康成长。三 要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大力宣传国家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主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要把开展“留守儿童代理家长、代管中心”活动引向深入,不断完善活动机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形成特色。要坚持以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为主题,结合各级各部门实际,广泛开展“代理家长志愿者”、“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以真情换真心主题班会”、“爱心妈妈情系留守儿童”、“集体生日快乐会”、“亲情信息月月送”等系列活动。
三、坚持分工负责,加强配合协作
1.教育部门要围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应有的教育权利,要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总体规划,在安排、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统一部署。一是加强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二是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适度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规模。三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四是利用节日和假期,召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共同研究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五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加 强对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农村中小学要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等制度,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管理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民政部门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工作,重点是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救助工作,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救助。协调有关部门在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中,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要及时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及留守儿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3.卫生部门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保健工作,使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应有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农村留守孩接受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诊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宣传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条件,积极动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合作医疗政策。
4.公检法部门要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提供服务,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做好农村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园周 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
5.司法部门要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优先受理、办理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发挥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留守孩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村留守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落实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6.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三室”(游戏室、台球室、录像放映室)、“两厅”(歌舞厅、卡拉OK厅)的整治和监管,建立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音像市场经营秩序。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劳务培训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帮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知晓自己对留守儿童抚养教育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增加父母对留守子女履行义务、职责及其亲情联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指导,引导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8.财政部门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及关爱行动的有效开展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9.妇联组织要牵头负责“共享蓝天”全市关爱农村留守孩大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孩办好事办实事。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律服务机构和妇联三级信访网络的作用,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10.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孩行动”,加快“爱心之家”、“关爱留守孩之家”的建设,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健康发展
1.建立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县乡和各级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成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门),落实专兼职人员,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各级要把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特事特办,特别要加大食宿工作的投入。
2.建立完善配合协作机制。一是明确责任。各级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领导小组要对成员单位进行责任划分,明确主抓和协管职责。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不推诿、不扯皮。二是坚持会议制度。县乡村三级留守儿童领导小组要做到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及时研究有关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大问题。由教育局牵头,综治、公安、法院、司法、团委、妇联等七部门要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留守孩管理教育和“两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落实具体行动方案。三是列入考核。各级综治办要把做好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综治考评内容;各有关部门也要列入考评范围,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推动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3.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一要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二要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定期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托管人、代理家长培训班,学校要抽调有教学管理经验的老师,特别是心理老师担任专题讲座。有条件的要编印留守儿童专题简报和心理教育辅导书,免费赠送给家长。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留守孩家长、代理家长和委托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教育能力。
第四篇:通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通许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有关节能工作的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现新进展、新突破。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以2011年为基数,实现节电20%、节水20%,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能耗分别下降20%;二是创建一批节能示范单位,三是制定全县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建立并完善能耗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落实节能措施
(一)节约用电
加强用电设备运行管理。各部门、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办公县域用电设备,强化对设备管理人员节能培训,合理调节用电设备的运行,逐步淘汰高能耗的办公设备,加快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在全县公共机构推广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新建办公楼的照明系统要安装分路式开关,公共县域的照明系统要加装自动控制开关。在办公大楼内的合适位置要设置节约用电标识和室温控制标识。有效调节电梯运行,鼓励机关工作人员低楼层往返时不乘电梯。机关办公用电实行计量管理、计量考核、计量收费。
1、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室内温度的控制标准,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除特殊用途外,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把“每天少开1小时空调”作为一项节能制度,落实到每个办公室。各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自觉执行室内温控标准,做到室内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坚持定期清洗空调,提高空调能效水平。
2、节约照明用电。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
(二)节约用水
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对机关水耗超标的洗手间设施、绿化灌溉设施、食堂用水设施等进行节水改造,新建和改造项目应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在用水县域应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杜绝“长流水”,切实减少耗水量。集中办公县能按使用单位分装单元水表的,应单独计量和付费。
(三)节约办公耗材
1、加强办公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领取。推行网络办公,实行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
2、强化文印耗材管理工作。提倡双面用纸,降低纸张消耗,减少重复打印、复印次数,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使用时随即关闭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延长文印设备的使用寿命。
3、推行办公用品的循环使用,提倡使用铅笔书写,减少中性笔等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
(四)推行政府节能采购
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号有关规定,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所列产品一律由管委会采购中心集中采购,并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型设备和产品。采购《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之外的产品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对提供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优先考虑。涉及到基本建设、设施设备、大宗办公用品等方面的采购,要进行以节约为主题的评估,避免重复购建。管委会采购部门要加强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完善节能产品、技术、服务征集制度,建立跟踪、监测和优选淘汰机制,提高政府节能产品采购的透明度。
(五)加强公务用车的节能管理
要严格公务车的配备、使用和管理。公务用车纳入政府节能采购,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新购置小汽车必须达到国IV排放标准,严格控制高油耗车辆的购置。坚持科学、规范驾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降低车辆维修费用支出。建立公务车辆资产档案和技术档案,实行定点加油、一车一卡,登记单车燃油消耗,定期公布车辆百公里消耗及维修费用等数据。对集体公务活动,提倡集中乘车;非紧急情况下城县范围内外出鼓励尽量步行,不使用车辆。同时加强车辆的日常管理,严禁公车私用。
(六)积极推广公共建筑节能
制定办公用房调配管理办法,整合办公用房资源,控制办公用房建设。所有新建、改扩建和装修改造的单位住宅和办公楼建筑项目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建设项目合理节能设计综合评审和节能全过程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县公共机构建筑全过程、各环节节能跟踪管理体系。积极推广和优先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倡导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建、改扩建、维修办公用房时,要进行资源节约可行性研究,广泛采用外墙保温、多层玻璃等节能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核算,设计上尽可能精打细算,降低单方材料的用量。
三、开展节能宣传教育
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节能降耗的政策规定,教育干部职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爱惜公物的良好习惯。每年要组织开展体验能源短缺活动日、节能宣传周活动,配合全国、省、市部署或结合我县实际,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短信、宣传栏、户外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节能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发挥表率作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培育节能型机关的文化风尚。
四、建立节能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席会议由县节能办负责召集,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县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节能工作情况。
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县节能办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全县公共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公共机构节能政策的中长期规划;研究制订推进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研究制订节能工作相关制度;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检查和指导;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专项经费;配合有关部门对节能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各乡镇、各部门要把节能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求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和审计制度
县节能办要研究制定《通许县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核定用水、用电、拥油、办公耗材等分项指标,建立科学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以及能耗报告、能耗公示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准确地统计本单位的办公建筑、办公用品、水、电、油等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定期向节能办提交能耗报告。2011年底各单位要完成能耗分项指标计量,初步建立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信息平台和能耗信息数据库。
要适时推行能源审计,能源审计主要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用能基本情况、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能源管理情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县节能办可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对各部门、各单位进行节能审计,形成能源审计报告,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对超标耗能问题进行整改。
(三)强化机关节能目标责任管理 各单位要将节能工作目标纳入目标责任管理,结合能源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管理部门或工作岗位。将机关节能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县直“文明单位”评选条件之一。有关部门要采用网络直报、联网监测、实地抽查、定期考核等方式检查分析各部门、各单位节能情况,定期通报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创建一批节能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示范单位。
(四)加强督导检查
县节能办要采取专项检查和年终考核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落实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完不成节能任务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
县财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部门预算编报规程,在预算中安排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必需的专项经费用于节能工作的相关支出。
各乡镇、县直各公共机构要切实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把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力求取得明显成效。
第五篇:农业局
南 部 县 农 业 局
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和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局党组研究,现提出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粮油生产有增有减。全年粮油播种面积207.9万亩,较2008年增加5.6万亩,增2.77%;全年粮食总产53.83万吨,较2008年增产0.97万吨,增1.84%;全年油料总产 6.81 万吨,较2008年减4.2 %。
2、三大产业稳步提升。全年新栽、补栽水果6000亩,改造水果3000亩,其中改良水果2000亩,水果总产5.8万吨,较2008年增5.5%,实现产值1.2亿元,较2008年增5.6%。城郊优质商品蔬菜4万亩,总产16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较去年增收0.4亿元,增12.5%。新增中药材面积达到3.15万亩,总产15600吨,较2008年增30.2%。
3、项目推进富有成效。全年争取到位中、省、市、县农业项目32个,到位资金总额3999.7万元,超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 33.3%。其中:八大民生工程、重点工程任务超额完成。共改造中低产田土 1.41万亩,建设标准粮田2.1万亩,培训新型农民工42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8.6万人次,支持农民新建沼气5800口。
4、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开展招商引资和投资贸易活动8次,签订投资贸易合作项目45个,招引企业2业主个,引进资金0.7亿元,参加展销3次,招引水果经销大户鲜销枇杷、葡萄、脆香甜等水果2.8万吨,销售金额1.2亿。
5、农业管理有序有力。全县62个乡镇实现村帐乡管,库区72个重淹村全部规范建立项目资金台帐,农村“一事一议”深入推进。全年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农资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日益完善。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局动员,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局联系的街道、村社环境显著改善,机关办公场地、居家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7、机关建设扎实推进。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维稳、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国卫”创建、平安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档案管理、计划生育“三结合”等工作全面达标。
年初县委、政府给我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其中,八大民生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定点支持乡镇工作人员落实,产业规划落实,项目支持到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全局围绕“3211”(三大工程、两大农业示范园、一大战略、一大活动)工作重点,突出“好”、体现“快”、讲求“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1、实施“1亿斤粮食增粮工程”。一是扎实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高产创建。二是努力抓好种粮面积的稳定落实。三是突出抓好新技术培训推广,大力实施农科教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现场、大示范)。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提高防大病、抗大疫的应急防控能力。
2、实施“果蔬药特色效益产业增收工程”。一是实施“六大”产业带基地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优势、成线连片、品牌鲜明”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212线枇杷产业带,马王至老鸦脆香甜柚产业带,潆新线、南洪线优质梨产业带,东坝至南隆优质葡萄产业带,老鸦、火峰等优质商品蔬菜产业带,柳驿、黄金等中药材产业带建设。二是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乡镇+专合组织+农户”的组织化发展模式,建成“各尽其能、协调行动、集中发力、联动推进”的产业推进长效机制。三是延伸“种、管、销、加”产业链条,在枇杷、脆香甜经销和中药材精深加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3、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今年,我们争取到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一是组建专家组,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建了2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组建专家 组,遴选了技术指导员100名。经过专家组的推荐,共筛选出15个主导品种和21项主推技术。二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紧紧围绕我县的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从全县72个乡镇中选10个乡镇,每个乡镇选10个村,每个村选10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共计1000户。三是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中药材、蚕桑、水果试验示范基地10个,每个基地面积100亩以上,各示范基地坚持一村一品,综合示范。
4、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工程”。一是在大王繁荣村、定水庙子山村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五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统一规划、项目整合、撬动农户、把握标准、总体推进。二是在老鸦文家坝实施猪-沼-菜-粮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一方面抓统一规划,上坝为1200亩的现代农业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中坝为大型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的沼气供给区,下坝为1300亩大棚蔬菜种植示范片。另一方面抓项目整合,整个示范园配套整合了13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同时抓专合组织,该示范园先后建立了蔬菜、粮油和生猪三个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业主3个,带动360户农户入社。
5、实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农业项目推进攻坚战略”。一是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培养找项目的眼光,落实抓项目的措施,以项目推动为抓手,增强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严格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完备方案、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规范制度,四是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应,严格按照“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基本目标,做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群众满意。
6、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一是坚持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为基本手段,强化实施管理,激发机关干部职工的活力。在完善劳动纪律、财务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分解包干、分站落实和重要工作请示报告制度;项目争取、项目实施奖惩和风险抵押金集中收支等“三项制度”,以制度创新激发职工活力,增强工作推力。二是坚持以解放思想和狠抓落实为基本要求,突出工作实效,增强机关干部合心共为、合力共进的信心。三是以开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局工作执行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显著转变,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产业链仍然较短,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
2、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增多,农业系统内常规性项目推迟甚至减少。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太难,项目实施环境差、难度大。
3、粮油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偏低,耕作粗放,耕地撂荒现象仍然存在。国家对土地摞荒没有过硬的法律政策制约措施,土地流转上面重视过头,具体操作无措,机制不健全。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多,投入甚少,空壳较多。农民负担,农村财务管理弱化,实际问题不少。
5、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够健全,基层的农技服务缺失,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6、全局人多事少,人浮于事,经费拮据,运转困难。
二、2010年工作的安排
(一)工作目标: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4.5万吨,油料总产达到7.8万吨,水果总产达到6.5万吨,商品蔬菜总产达到22万吨,新建中药材产业基地2万亩,新建专业合作社20个,争取农业项目资金4000万元以上,确保农民从种植业上获得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二)基本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丘区强县、构建和谐南部),突出两个重点(农业项目推进、优势特色效益产业培育),应对三个风险(粮食安全、农民负担管理、项目资金使用),强化四个保障(技术服务、效能建设、机关运行、安全稳定)。
(三)工作措施:
1、大力实施“1亿斤粮食增粮工程”,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是扎实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以高产创建为载体,辐射带动全县粮食单产提高和品质进步。抓好技术、项目、资金的整合投入,开展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确保实现高产创建目标,力争创建几项享誉全市、全省的高产栽培典型。二是努力抓好种粮面积的稳定落实。大力推进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粮油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种粮大户的激励扶持 机制,坚持将优质粮油订单倾斜落实到种粮大户;规划20-30个粮油生产基地乡镇,推动优质粮油产业化经营。三是突出抓好新技术培训推广。大力实施农科教三大行动(大培训、大现场、大示范),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科技扩散面、覆盖率;坚持围绕优新品种、节本高效、轻简化栽培、农机化配套农艺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力争在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米、高筋高抗小麦、杂交双低油菜等新品种的推广上迈出新步伐;力争在水稻强化栽培、水稻旱育抛秧、玉米“三高”栽培、稻-芋-油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上取得新进展并收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力争在粮食与种植产业协调发展的耕作制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支撑。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加强植保专业服务队建设,整体提高防大病、抗大疫的应急防控能力。
2、大力实施“果蔬药特色效益产业增收工程”,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抓好“六大”产业带基地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优势、成线连片、品牌鲜明”的基本思路,全力推进枇杷产业带、脆香甜柚产业带、优质梨产业带、优质葡萄产业带、优质商品蔬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建设,特别是全力搞好新农村示范片产业建设项目,力争全县农业产业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大力构建“龙头企业+基地乡镇+专合组织+农户”的组织化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各尽其能、协调行动、集中发力、联动推进”的产业推进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抓好“种、管、销、加”产业链建设,特别是销售加工上取得新进展。四是打造农业新品牌。力争在枇杷、脆香甜等优特农产品、无 公害绿色食品的产品认证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标准化生产示范上拓展更大规模。
3、大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运用。一是继续争取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力争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尽力争取种子、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示范建设项目。整合资金推进农业局机关集中和功能完备化服务。三是加大对乡镇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发挥县乡农技推广示范作用。
4、大力实施“大王定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老鸦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工程”,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在大王繁荣村、定水庙子山村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力争内示范园在产业发展、专合组织建设方面取得实效。二是在老鸦文家坝大力实施猪-沼-菜-粮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确保内大型沼气池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大棚蔬菜取得规模效益,专合组织发挥作用各项整合配套项目全面完成。
5、大力实施“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农业项目推进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全力向上争取项目投入,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进一步严格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各业务站股必须切实承担起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完备方案、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三是进一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认真执行项目建设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资金集中支付制。局里不在任何项目中提取工作经费,各站股必须保证项目资 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对查出的项目资金使用违规违纪问题,局里决不庇护,首先查处。四是建立项目争取与项目实施奖惩激励机制。对项目争取和实施成效明显的将给予特别奖。五是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应。要突出抓好沼气建设,标准粮田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基本目标,做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群众满意。
6、大力推进五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的效能和水平。一是围绕五城建设谋求发展,推动工作执行力。特别是在饮品城建设中,力争实施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争取招企业入驻南部充实引领饮品精深加工。二是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强化实施管理,进一步激发机关干部职工的活力。严格执行劳动纪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争取、项目实施奖惩和风险抵押金等规章制度,以制度创新激发职工活力,增强工作推力。三是坚持以解放思想狠抓落实为基本要求,突出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合心共为、合力共进的信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确保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坚持完善以落实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力营造用心想事、踏实干事、高效办事、愉快共事等“四种氛围”,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精神,确保全局干部职工把力量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会干事”上,把作风体现在“善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把底线把持在“不出事”上。培育造就一支作风优良、务实高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更高的工作效能保 障全年全局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努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