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下)
余论
(一)我国在建立一种合理的司法制度乃至整个法律制度方面面临着十分特殊的困难。这种困难不完全在于从立法上确立一整套所谓“现代型”的体制,还在于附着于大体制之中的具体的、甚至相当细琐的小制度是否也能够得到确立,在于操作这种大体制与小制度的人们的观念是否适应体制与制度的要求。本世纪以来,我们在体制构建方面一直是不落人后的,但是,抽象的大体制禁不住与之相背离的具体小制度的掣肘和抵消,加之一些配套观念未能确立,于是出现了种种实践上的缺陷,造成了设计者的美好构想不能够兑现于制度运作的实际,久而久之,人们便不可避免地对法律制度有效地调整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发生怀疑,甚至对法治或依法治国本身的信念发生动摇。近年来,我们的司法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法院在司法过程中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大面积发生的法院判决执行难的现象,司法机构社会公信度的下降,等等,都与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上述偏差密切相关。
(二)今天,我们自然应当注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本土资源,注重研究中国的民情,中国人的正义准则,中国人的秩序期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便在设计能够公正而有效地调整我们这个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司法制度时有所依凭〔30〕。不过,我宁愿把注重利用本土资源视为一种学术上研究真实问题的立场和追求。而不是对于“外来资源”的排拒。同时,我对于轻言国外相关制度与观念不符合中国情况的态度颇不以为然。百年来我们用于认真的制度建设的时间毕竟太短,而文化融合却需要非功利心态的努力,需要对于各种知识与不同社会进行不抱偏见的仔细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夸大关于法律秩序的、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不免使我们的心态走向封闭,而且不自觉地把某些西方学者关于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的论断普适化了。最重要的,我们的社会结构毕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制度的价值导向已经无可挽回地朝向了法治和民主政治。法治和民主政治本身并不是一些僵硬的目标,而是改变那些明显不合理的现实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照国外的有关观念和制度是必要的。
(三)中国的制度创新面临着若干两难选择。除了上面述及的外来知识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冲突之外,我们还面临着这样一些矛盾:司法界的精英化可能使法官素质提高的同时使大众愈发疏离法院;司法管理的非集中化,或司法决策的非集体化可能更符合司法独立的理念,然而也难说不会引发司法制度的整体性失控,或者加剧司法界已经相当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法院专注于司法事务,法官只在法院之内活动,固然可以使法官们远离尘嚣,同时也可能令他们更加远离权力的中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司法人员对于某些不合理的、不利于公正司法的现行司法制度和做法已经感到不满,近年来各地法院近乎自发地推出的一些改革措施,诸如“一步到庭制”、“立审分立制”、“错案追究制”、“双向优化组合”、“试岗制”、“法院院长异地任官制”等等,尽管借用了行政机构或者企业管理的某些措施,与司法管理的要求或许不符,但是,这些改革措施毕竟反映了人们,尤其是法院里的人们对于现行管理制度缺陷的不满和变革的愿望,这无疑为更深层次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我们也不妨说,更为法学学者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一个适当领域。
「注释」
〔2〕清末筹备立宪时期,对于外国情形有所了解的大臣们对这种三类职能浑然不分的状况多有指责,例如,“御史吴钫奏厘定外省官制请将行政司法严定区别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1—824页。
〔4〕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于法官立法权及其限制的讨论,见MauroCappelletti,TheJudicialProcessinComparativePerspective,ClarendonPress,Oxford,1989.对于我国当前司法解释“不针对具体个案的抽象解释”的分析和批评,参看张志铭《关于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6〕在对抗制模式之下,法官行使职权的消极特征及其制度起因,参看拙文《对抗制与中国法官》,《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
〔7〕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62页。
〔8〕《系统地建立人民司法制度》,1950年8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
〔9〕1951年6月5日社论:《加强与巩固人民革命的法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于法院不受诉状、供词以及辩论的限制进行判决以及对法院教育功能的强调与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如出一辙。《苏俄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法院在判决案件时,“应采取法律所规定的一切措施,以便全面、充分和客观地查明真实案情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而不受已经提出的材料和陈述的限制。”法院还被授权,“如果对于保护国家机构、企业、集体农庄及其他合作社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的权利与合法利益有必要,可以超出原告人所提出的诉讼主张氛围对案件加以审理。”《苏联法院组织法纲要》第3条规定,“法院的全部活动便是教育苏联公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严格遵守苏维埃法律、认真保护社会主义财产、服从工作纪律、履行国家和社会所委托的职责、尊重公民的权利、荣誉与价值以及社会主义的社会规范。”转引自茨威格特和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57、562页。
〔10〕《长春市两级法院开展春耕生产服务月活动》,1994年5月2日。近年来,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名义,各地法院新招叠出,不一而足。下面是我浏览1993年《人民法院报》时随机记下的一些表扬报导的标题:《上饶法院为城市建设清障》(3月5日),《跳出坐等办案小天地,军事法院涉足经济大舞台》(4月16日),《齐齐哈尔市两级法院为经济建设服务重视实质性参与》(4月23日),《周口中院提前介入“沈邱假药案”》(5月14日),《朝阳法院协助征收养路费》(5月1日),《法院与税务机关联手清税》(7月2日),《晋中法院与农行联手收贷2.1亿元》(8月6日)。
〔11〕《竭诚服务,严肃执法》,1994年4月4日《人民法院报》。类似的“先进事迹”在我们的传媒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而对此倾向提出质疑的言论却难得一见。
〔12〕法院经费的紧缺已经成为近年来相当突出和普遍的一个问题,贫困地区的情况尤为严重,参见1993年5月7日《人民法院报》报导:《贫困地区基层法院经费短缺严重》。对于这种法院财政体制,一些司法官员提出了批评。一位省法院副院长就曾撰文指出,在这种体制下,法院的运行机制缺乏科学性,不过是“党政部门模式的翻版”:“缺乏依法独立审判的保障机制„„党政职能与审判职能相混淆;法官的职业、职务和薪给没有法定保障,财物上没有法定的保证,法院受制于行政机构”,进而又诱发了趋利倾向,“一方面,法院经费困难,常常陷入困境,不搞创收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审判围绕着经济利益运转会影响严肃执法和法院的公正形象。”沈德咏等:《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院体制》,1994年6月6日《人民法院报》。
〔13〕在韦伯意义上,官僚制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可以创造合理化,它本身也是合理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科瑟的概括,官僚制是依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职务按照高低次序排列;活动不带私人色彩;任职者受有计划分配的权限和有限的义务所制约;任命根据专门的条件。参看刘易斯·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255页。
〔14〕这几方面的情况,拙文(第84页注①揭)均有所揭示和讨论。依据1995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9条,担任法官必须具有高等院校毕业的背景。但是,我在最近两年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一些法院,这一规定难以执行。作为司法机构的法院都不执行法律,违反法律,不免是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情况。但是,法官们列举的原因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有的还很具体,例如法院人员的子女安置等。
〔15〕关于“合法性”与人们的服从之间的关系,参看弗里德曼《法律制度》第5章,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1979)第10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该条第1款:“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第2款:“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17〕在刑事诉讼方面,依据1996年底之前一直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6条。如果合议庭成员意见分歧,则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然而实际上,合议庭成员有争议的案件总是可以顺理成章地被视为疑难案件,同一法律紧接着的第107条为此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法:“凡是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院长认为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18〕设立审判委员会的做法开始于50年代初。当时审判委员会的构成、职权及其与合议庭之间的关系,参看董必武《在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军事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516—531页;另参看该书第374、390页。
〔19〕一位学者在评论新订刑事诉讼法时,认为“新法典试图对审判委员会和合议庭这两个审判组织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调整”,新规定“可以防止法院院长在开庭前即决定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见陈瑞华《应当如何设计刑事审判程序》,《中外法学》1996年第3期。
〔20〕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似乎有鼓励合议庭独立作出判决的立法意图,但是,据我于1997年6月在湖北省的调查,不少法官仍反映说,凡是合议庭有不同意见的案件,肯定要提交给审判委员会决定,法官们也乐于这样做。对于审判委员会存在的必要性,还包括认为法官素质不高,应当由审判委员会加以制约,以及审判委员会不容易被贿赂等理由。在我的调查中,许多法官认为这一设置不过是为了对现行法官选任制度所存在的明显弊病的补救而已。见一位省高级法院院长的评论,前引拙作(第84页注①揭),第240—241页。此外,美国著名的汉德(LearnedHand)法官曾经不断地批评那种“满席听审”(enbanchearing)的实践,他对于用全院6位法官的宝贵时间审议合议庭判决的做法颇不以为然。同时,他也是联邦司法制度官僚化的一个坚定的抵制者。参看新近出版的汉德传记,GeraldGunther,LearnedHand:Manandtheju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5,第515-517页。
〔21〕1987年8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通过的《世界司法独立宣言》(草案)第2条:“每个法官均应自由地根据其对事实的评价和对法律的理解,在不受来自任何方面或由于任何原因的直接或间接的限制、影响、诱导、压力、威胁或干涉的情况下,对案件秉公裁决;此乃他们应有之职责。”第3条:“在作出裁决的过程中,法官应对其司法界的同行和上级保持独立。司法系统的任何等级组织,以及等级和级别方面的任何差异,都不应影响法官自由地宣布其判决的权力。”1993年9月14日在科伦坡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首席大法官会议所通过的《审判独立原则声明》(草案)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
〔22〕例如,1995年6月27日《人民法院报》报导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接见最高法院援藏干部的通讯,便细致地列出四位法官的行政级别,其中两位副局级审判员,一位正处级助理审判员,一位副处级助理审判员。
〔23〕1995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似乎强化了法官的等级制度。该法将法官分为4个等次(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和法官)12个级别(第16条)。更有甚者,1994年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该法草案还规定了所谓“衔级制度”。后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对这个草案的审议报告中说,“一些常委委员和地方、部门的同志提出,审判人员不同于军官和人民警察,不宜实行衔级制度。”参看周道鸾主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资料汇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25〕任建新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罕和国法官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又说:“„„对上级法院法官的素质,应有更高的要求。”周道鸾,第92页注③揭,第16、17页。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不同级别法院的法官素质需要有同等高的要求。了解具体司法运作的人都知道,第一审法官高质量的工作对于整个司法制度的品质维系和公民权利的妥善保护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一些西方国家很注意使不同级别法院的法官在选任标准上保持大致上的一致,薪俸上只保持较小差距。这种制度安排使得低层法院的法官对于升迁至更高级别法院的动力不那么强烈,因而,减少了法官希望升迁的心理对司法独立所可能带来的损害,同时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低层法院的司法工作。另外一个可能的作用是降低上诉率-假如制度安排上强调上级法院法官的素质总是高于下级法院法官,为了得到更优质的司法“产品”,当事人当然有理由不断地提起上诉、申诉、审判监督程序等等,从而加大司法制度的成本。
〔26〕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了这个道理。《周礼·秋官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7、30条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28〕刘家琛:《诉讼及其价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7页。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1979)第21、25条。
〔30〕系统的主张以及联系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某些方面所作的研究,参看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的一些文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以习惯法为“标本”对于中国传统法律的内在逻辑和支配法律秩序的精神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见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
第二篇:全球肥胖问题下如何科学减肥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年初的时候邀请了一群小学生在白宫菜园享用“绿色美食”,米歇尔此举一来亲民众提高了支持率,二来也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减轻了体重,建立了正确的饮食理念。米歇尔说,她今年将更多关注儿童肥胖问题,以期帮助美国家庭改善饮食习惯。
其实当今社会肥胖问题早已全球化,美联社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儿童肥胖率过去30年增加3倍,2/3美国人体重超标或肥胖;欧洲几乎半数人口超重,男性中10%到20%的人肥胖;中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儿童食品)肥胖率达8.1%。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随着肥胖问题形势日益加剧,人们对肥胖所带来的危害的认识逐渐加深,减肥瘦身开始流行开来:五花八门的减肥瘦身产品;电视热播的瘦身真人秀;风靡网络的瘦身秘诀;热量控制的减肥餐单;随处可见的健身房;甚至于恐怖极端的抽脂手术„„减肥逐渐走向一个怪圈,市场上每年都会冒出几十种新鲜的减肥理念,不胖的人为了追求“骨感”减肥,其实一个人是否肥胖不能单凭感觉来判断,而应该参考科学的数据指标。比如使用脂肪厚度检测、超声波检判、仪器测定、体质测定等。同样在减肥效果上,许多产品都打出了快速减肥,一个月减肥成功等,但专家表示减肥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快速减肥将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如何才能科学而有效的减肥呢?由GSD自主研发的GSD光电冰雕形体管理系统改变了以往单纯减肥、减体重的观念,在减少人体脂肪的同时不减少人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注重对人体形体的修复和管理。真正达成身体的健康化、年轻化。
GSD光电冰雕形体管理针对人们身体发福、脂肪堆积、体形变形、比例失调、身体下垂松垮、产后全身循环代谢不畅等情况,进行饮食习惯推荐、生活方式指导、心理压力疏导、脂肪科学检测、形体修复与管理,利用射频、远红外光、负压等技术,通过机械运动对深层脂肪进行集碎脂—燃脂—溶脂—排水—紧肤—形体雕塑,使得脂肪在皮下燃烧并消耗,有效分解脂肪并促进脂肪、水分、毒素、色素的排除。同时加速真皮及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刺激胶原蛋白长期新生与重建,使得肌肤收紧、提升,达到再次的年轻化和健康化。
GSD光电冰雕形体管理系统也打开女性形体标准美的瓶颈,集合清脂、塑形、紧肤、排毒四维功效于一体。GSD光电冰雕红外光技术、负压、滚轮技术具有清脂和塑形的效果,射频技术具有紧肤的作用,全身淋巴排毒则能排除体内废弃物、破损细胞及脂肪、毒素及多余水分,调节内分泌,改善亚健康等问题。
增值服务让投资无忧
据了解GSD目前针对光电冰雕形体管理系统的项目进行了再一次的优化整合,整个系统针对不同的肥胖人群设置了三大瘦身项目:光电冰雕形体管理系统、MPS瘦身纤体管理系统、360度轮廓修形形体雕塑工程;并且开展仪器护肤品订购、项目加盟、非品牌整合加盟等合作方式,将对加盟商提供技术服务、市场推广、形象策划、售后支持服务等项目支持,包含了专业技能培训、项目运营推广培训,店内外形象广告的综合策划方案、“点对点”跟踪服务、定期巡查制度、季度集中性项目运营培训、国际统一标准售后服务、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以此来确保加盟商成功运营快速赢利。
第三篇:食品安全问题下的道德危机思考
由食品安全引起的道德思考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段时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暴露出来,企业道德被推向风口浪尖。事故频发的背后,道德危机的出现和责任感的缺失是其根本原因。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律基准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导致道德滑坡的原因,找出解决它的对策,唯有这样才能缓和、解决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象。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问题;道德问题;合理措施
食品安全是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许多研究,涉及到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等。但是目前,在论述食品安全时,极少提到道德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食品生产者的行为是靠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也只有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才能有效实施。但是就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依然严峻的形式来看,道德对人们的行为约束力并不强,所以人们必须对道德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增强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降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中道德缺失的现状
当今社会,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是居民大众最关注的热门话题,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反映在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难以根治的痼疾。在经历了2008年三聚氰胺的重击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但没有好转,仅2011年就接连发生了24件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双汇瘦肉精事件,雨润烤鸭问题肉,全聚德违规肉,可口可乐中毒,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
食品供应链上的获益者利欲熏心,不顾法律制度,使用劣质材料,添加有毒物质;一些食品企业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非食
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换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加剧了农业产品中的农业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严重违反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
二、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道德危机现象成因分析
诚信道德虽然是我们的传统商业道德,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诚信道德的危机,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有序发展,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企业对不当利益的追求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到来,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人们一下子被面前的大好经济形势冲昏了头脑,纷纷涌入经济大潮。他们埋没在钱堆里,看不到了周围的一切。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商人、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甚至采取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为他们见利忘义、掺假、滥用添加剂,甚至用工业原料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因而,地沟油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当代社会已经严重缺乏诚信道德,尤其是食品行业,无论是像三鹿那样的大企业,还是如地沟油加工点那样的小作坊,它们都是为了追逐利益而不顾消费者的死活。
(二)政府对于企业诚信道德教育的工作不到位
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定位不明确,不应只是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之后扮演惩罚者的角色,而更应该注重扮演“预防者”的角色,即:应该预见到食品安全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食品安全问题预防很重要,对于食品生产者的诚信道德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政府对企业诚信道德教育的工作不到位,不注重道德宣传,没有充分发挥道德的教育作用。
(三)食品加工生产者道德诚信的缺失
道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社会公民应该恪守的责任义务。对于食品加工者应更加具备道德诚信,他们的良心加工,用心生产才能让我们吃的放心,用的安心。一旦他们缺少道德,我们的生活将步入黑暗,整个社会将陷入恐慌。当一个社会的食品加工者诚信道德概念变得模糊时,无论是商界人士,还是老百姓,恐怕都会失去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我们的经济、社会还能走多远?经济发
达了,社会进步了,食品丰富了,而我们的诚信道德却没了。在生产环节中生产加工者道德严重缺失,势必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三、结合有关道德观点提出食品安全问题中道德危机的对策
(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面对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现状,主要由于在黑暗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黑心商家不顾国家利益、整体利益,自私自利的为牟取暴利而抛下责任意识而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所以对于加强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道德的培养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人的成长过程要经过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所以诚信道德教育必须从孩子、企业两方面两方面抓起。
1.加强学校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德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所以它的重建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道德的建设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并且实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2.对企业的道德的教育。对企业的道德的教育中,塑造道德楷模的作用非常重要。在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此外企业应对员工定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开展一些诚信道德评比活动,鼓励优秀,督促落后,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食品产业是道德产业,产品如人品。在道德低下的社会环境中,无食品安全可言,因此提升食品加工生产者的个人道德素质,增强道德对个人的约束力,强化诚信道德意识是缓解食品安全问题事事件频发的重要渠道。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实际上,中华民族传统本来强调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向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曾强调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实社会这个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能为 自身利益而去谋害他人。人是不可以没有仁爱思想的, 他必须有一个精神家园, 并不停地走在返回这一家园的路途之中。而且以此为人生精神的依托, 否则人的行为就会缺少忌惮,容易丧失道德的尺度和支点。这样能有效的防止食品安全事件频繁的发生。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内在要求
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让公民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发展本国。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之上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而在继承和弘扬的要求上,政府必须做好带头、宣传优良道德的作用,从上而下的做好公民的道德规范。政府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媒介的宣传纠正部分民众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人和事,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用。在做这种工作的同时,预防工作也要做好,必须建立完善食品行业的信用体系,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让社会各界都能便捷地查到每个企业的信用状况,形成社会信用联防机制,真正实现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同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8)[2]丁建风,张澍军.论诚信的几个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刘玉英,张今.诚信决定死亡[M].新华出版社.2008.
[4]胡洪彬.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与监管策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7]张祝平.论民间信仰文化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顾伯平.论文化力与社会发展[J].前沿论坛2005(2)
[9]姚轩鸽.拒绝堕落~中国道德问题现场批判[M].陕西人民相出版社.2006. [10]姜丽红,朱永新.诚信对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探讨[J]_当代经济管理2007(6).
[11]刁胜先,黎伟,徐仲伟.诚信原则功能的反思.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谢 辞
经过不懈努力,我的毕业论文中于完成了。通过这次的毕业论文写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重要和辛苦,真可谓受益匪浅!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许彦博老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文章结构的安排,从修改初稿到论文定稿,许彦博老师不断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使我的毕业论文不断完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我要向许彦博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同学孙腾飞,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曾多次与他们探讨过有关的问题,并得到了他们的热心帮助,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我谨以这篇毕业论文计来感谢学院领导和各位任课老师在四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以更加丰富的成果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感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学生:刘芳 2012年4月13日
第四篇: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内容
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内容
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它负责管理司法行政和法律规定的司法工作。
在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体系中,司法部对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实行领导,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同时也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以下是xx制度网为您提供的《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内容》。
【中国司法行政管理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有:
1、管理劳改、劳教工作。
组织、领导劳改、劳教工作,确定监狱、劳教场所的设置、分布和犯人、劳教人员的安置;指导、督促和检查监狱和劳教场所,正确贯彻执行劳改和劳教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或者审定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重大决定;制定和审查劳改和劳教工作的长远规划和计划;指导监狱和劳教场所不断改善和改革管教制度,提高改造水平;总结和推广劳改和劳教工作的先进经验,对监狱和劳教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检查和处理,对违法乱纪的管教干部予以纪律处分;管理劳改和劳教单位的干部,进行考察、培训和任用,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管理律师工作
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审查律师协会章程,负责律师资格的报考,考试工作;授予律师资格和批准律师执业证书;决定律师事务所的设置和律师队伍的发展;制定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对律师违纪进行处罚,取消严重不称职律师的资格;制定律师收费的具体办法;总结和推广律师工作的先进经验,制定律师工作发展规划。
3、管理公证工作
领导公证处工作,确定公证处的设置、公证人员的编制、机构和考核制度,任免公证处的正副主任;监督公证处的收费标准和财务支付,对公证人员进行纪律检查;总结和推广公证工作的先进经验。
4、管理司法干部培训
确定司法干部培训工作的方针,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指导政法干部学校的工作,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总结推广干部培训工作的经验。
5、管理法学教育工作
确定法学教育的方向,制定法学教育的发展规划,协调全国法学教育,协同国家教委指导全国法学教育;管理部属政法院校领导干部的任免和考核,督促和检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审批基建计划和重大财务开支,负责专业设置,招生和毕业生分配计划;组织编写全国法学教材。
6、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
管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工作;调查研究民间纠纷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提出预防纠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总结推广调解工作的先进经验。
7、负责组织法制宣传工作
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教育,在各类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出版法制报刊和法律书籍,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
8、负责司法外事工作
司法部统一负责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外事活动。确定司法外事工作的方向,活动范围和方式,并对外事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派代表团出国考察和出席国际会议,组织接待外宾,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开展国际司法协助业务活动。
9、开展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与法制工作。
确定司法行政系统的研究机构和任务;草拟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规章制度;对有关司法行政建设方面的问题,犯罪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工作。
第五篇:雾霾问题下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分析雾霾问题下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学生姓名:于洋、任鹍、何少奇、赵于川
学生学号:05A15605、05A15606、05A15607、05A15629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二级学院名称:土木类
论文完成时间:2016年1月3日星期日
摘要:近两年来,雾霾现象可以说是时常进入人们的视线。根据国家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各大城市雾霾现象皆呈上升趋势,其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而建筑施工扬尘就是PM2.5的一个重要源头。如何控制建筑施工产生的空气污染,是当前环境下应给予重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雾霾等环境问题给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带来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也即雾霾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管理。
关键词:雾霾、环境问题、项目工程管理。
引言:PM2.5即颗粒细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则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情况,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近年来,“雾霾”一次已是成为关键词,柴静的作品《穹顶之下》更是掀起过一股探讨空气污染的热潮。作为空气污染大户的建筑行业,我们必须积极减少建筑施工现场的污染源,严格要求自己,还人民一个蓝天,而非仅仅只是个APEC蓝。
正文:
一、现场布置管理
现代管理学对现场管理的定义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一个好的现场布置可以说是一切良好的开端,如果施工作业场所混乱不堪,那么引起严重的污染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建设部门印发的《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进行现场布置,合理清晰地划分作业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临时道路采用混凝土地面。除此外,还应做一定的绿化措施,因为发挥绿地的生态涵养功能对于防霾也有较强的作用。所有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对于有污染性的材料,则应进行密封处理,集中堆放,必要时可派人看管,严格建立相应材料的使用制度。最后,施工工地四周应设置达到规定要求的围挡,并严禁在围挡内侧堆放砂土等松散材料。围栏分为几种:
1、施工现场外部(全封闭)部分:为文明施工要求的现场围挡,市区及主要干道要求高度不低于2.5米;
2、非主要街道及郊区不低于1.8米)但是目前市区的围挡高度一般都在3~5米或更高;
3、现场内的围挡,可统称为 ‘五临边’ 五临边的区域必须要采用围挡措施,但目前已经不限于‘五临边’了,可能会有更多区域需要增设。
二、施工材料管理 项目所需的各种材料,自进入施工现场至施工结束为止的全过程,均属于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范围。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采购申请、材料采购、验收及入库、储存及保管。
材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的产生,自2007年起,各地建设部门相继发布公告,禁用粘土砖,推广使用粉煤灰砖、加气砖等新型建筑砌体材料,就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法,其中,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有实心和空心的分别。而粉煤灰砖的主要原材料是粉煤灰、石灰、石膏、电石渣、电石泥等工业废弃固态物。加气砖是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工艺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即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烧制粘土砖时产生的空气污染。但近年来由于新型砌体材料使用需求量不断增大,很多正规厂家供不应求,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小作坊,生产的砌体材料强度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容易损坏,被碾压后形成灰尘,当风将这些灰尘卷入空中,便形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为此,我们应严格建立并完善相应生产管理制度,还应改善材料的生产方式,使建筑施工能得到良好的需求满足。
三、施工技术管理
技术是施工的硬基础,相应的,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一般说来,建筑工程项目上能 引起PM2.5污染的工序为:土方施工、砌体结构施工、内外墙装饰施工,所以在这些工序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降尘措施: 1)前期施工阶段:
对施工道路,料厂进行硬化,降低裸露土地面积,裸露地区和集中堆放土方区采取覆盖,建筑施工区域进行覆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立洗车槽。
2)土方施工阶段: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可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泄漏的物料的车辆,应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以减少扬尘,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车辆清洁,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场区外。
3)砌体结构施工:
砌体结构是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尽可能采用罐装水泥,拌制砂浆时,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搅拌,并在机械周围设置防扬尘措施。
4)装饰装修阶段: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进行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通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当然,做到以上这些也依然是远远不够的,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做到施工作业区及建筑物楼层内的施工垃圾随完工随清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应遵循原有的施工技术外,还应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做好新技术推广应用。
四、现场安全管理
如果说建筑施工是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反过来,雾霾,同样对建筑施工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遇到雾霾天气,塔吊应停止使用,同时加强巡查与监督,坚决杜绝高空抛物现象的发生。在项目实施阶段,还应为职工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确保职工在施工时的安全。除此外,我们也可以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影响。当然,我们还应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工作,让每一个人意识到雾霾环境下施工的危险。
五、污染事故应急处理
凡事无绝对,可以说,每一次施工都存在着数不清的安全隐患,相应的,污染事故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发生。因此,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调查,结合项目施工特点,预估可能出现的污染源,掌握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源的特点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也便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而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方针,贯彻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很重要的一点是制订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联合开展雾霾天气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先做好顶层设计,使预案内容精细化、人性化和公众化,真正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综合应对雾霾灾害的部门联动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影响。
具体的,我们应该遵循如下的指导原则:
(1)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预防措施,积极防止污染事故的产生;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力争将其危害减少到最小。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处理并做出安全性评价。
(2)有备无患、应急迅速成立应急机构,落实人员,配置装备,储备技术。应急系统是针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建立的,但在平时也能为环境保护的其他工作提供支持与服务。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应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系统,快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3)政府牵头、协同作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一般单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无法快速有效地妥善处理的,因此,遇到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当地或上级政府部门,由政府牵头,组织各部门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做到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不同、,污染事故类型各异的特点,抓住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现有机构和装备的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研究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法,逐步形成相应的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
六、现场综合管理
施工现场综合管理包括了上述五个方面,即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等管理职能,以保证施工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按期、安全文明的生产。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对施工线程池的施工情况做好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影响周边环境的,立即整改,整改完后方可继续施工,同时,还应与政府职能部门、参建各方做好外部协调工作。
七、绿色施工
近年来,国家建设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而确保绿色建筑的一个建筑前提就是“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尤其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实行“绿色施工”。为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按国家相关行业规范,编制切实可行的绿色施工实施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跟踪、记录,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以便日后形成更为完善合理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同时,我们也应建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现场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及细则,负责组织绿色施工的实施,对绿色施工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动态调整。对现场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把绿色施工具体落实到位。
1)定期保养机械设备,减少废气排放,控制空气污染,机械拆除前,做好防扬尘的准备。2)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可能出现的扬尘做好有效防护措施。3)对现场废物处理进行监控,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全场清理可能增加扬尘的材料、废物;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4)对于建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水化阻隔法,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结论:
雾霾不是我们一方可以解决的问题,绿色施工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解决雾霾天气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对其有所作为,除了加强自身工作环境的严格要求,也要呼吁环保执法人员加大工作力度,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提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说明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在雾霾影响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建筑行业的施工方,更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开展“自我检查、群众监督、政府监督”的三级措施,积极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的实施,为国家全面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民众的广泛参与、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治污之路将一步步坚定的走下去,“绿色美丽中国”也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