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善德精律争当标杆 演讲稿
弘扬善德精律 争当建设标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善德精律 争当建设标杆”。“善德精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强调有才有德,德才兼备。作为纪检队伍的新人,我真实目睹了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一面,那就是以激情浇铸事业,以热情对待工作,他们为了正气坚守清廉,为了职责牢记使命,为了工作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营造了一片风清气正的天空!
如果我们把党的事业比作参天大树,那么,纪检干部就是围绕大树的“啄木鸟”,我们守护着大树的生命、健康和尊严!纪检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纪检部门和党的形象,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履行职责,真正成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忠诚卫士?我想,作为纪检干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学习实践,把职位当作工作的舞台,把能力当作干事的平台,以忠诚之心对待组织,以平常之心对待名利,以奉献之心对待群众。
首先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古人道:“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文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纪检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扩展视野,增长才智,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是靠一朝一夕,而是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古语说的好,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说的都是从小事做起,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实做好理论和各方知识的学习,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工作能力也才能得到增强。
其次坚定信念,站稳立场做好本职。纪检工作的质量是检验纪检干部道德水平的“试金石”。纪检干部必须坚定信念,在思想上热爱纪检工作,饱含对党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把纪检工作作为崇高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作为可以一生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真懂、真信、真用,自觉执行、模范执行,做到思想不模糊、行动不彷徨。牢固树立“纪检工作无小事”的观念,从全局着眼,从小处着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扎扎实实抓好纪检工作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提升工作标准,既求最好、又求更好,永不满足、永不止步,以一流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体现纪检干部良好道德风尚。
第三廉洁自律,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更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尺。古人云:“廉者,民之表也”,“欲下廉者先之身”,为官清廉者,方可带出一代廉正的社会风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种物质非物质利益的诱惑,稍有不慎,便会丢掉党性,丧失原则,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清正廉洁,恪守从政之德,做到有本事守本分、常想立身之本,会干事能干事、常思贪欲之害,重大节慎小节、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蓬勃朝气,昂然锐气,浩然正气,以实际行动树立纪检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最后,我表态:我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反腐倡廉,做党的忠诚卫士;执纪为民,服务民生,当群众的贴心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做好工作,弘扬善德精律,争当建设标兵,为我区纪检监察系统“三项建设”活动的开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善德文化演讲稿
牛房圈村善德老人善行天下
在2010“善行天下——第三届首都慈善”晚会上,***村一位老人的名字跃然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他就是我们村无私奉献的爱心老人***。
***今年81岁,已入耄耋(maodie)之年,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的家境并不宽裕,每月1300元的退休金除了维持着老两口的日常生活,还得给老伴抓药治病。走进老人的家,令人惊讶的是,屋里除了一台17英寸的彩电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了。这台彩电是夏老获取外界消息的重要来源。即便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夏老还是一直坚持着自己行善的信念。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国内或者国外出现灾情的新闻之后,夏老都会想办法将自己的一点心意寄到灾区,向远在他乡的灾民送去一丝丝温暖。
1998年,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洪水泛滥成灾,当时68岁的***硬是步行5公里,来到镇政府将自己省吃俭用的500元钱捐了出来。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间将汶川变成了一片废墟。从新闻中看到一个个无家可归的身影,一个个痛心无助的眼神,****哽咽了,先后三次将自己仅有的2500元积蓄全部捐给了灾区。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同年8月7日发生在舟曲的泥石流,无情的将一个个家庭拆散,让众多孩子失去双亲,****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送去一片来自老者的温情。夏老当时说,“我真想去和他们一起扛过这艰难地时期”。***最终还是没去成,因为他已经80高龄了。
去年,***被百善镇评为“健康老人”,刚领到的1000元奖金还没有捂热乎,他便捐给了西部母亲水窖工程。
04年的印尼海啸,05年的越南洪灾,无不牵动着***的心。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需要,他都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将自己的爱心传递到每个角落。
要问老人为何能够如此的大爱无私,为何要帮助素不相识的人。这还得从**老年轻时,一段火车上的经历说起。当时他在昌平工业局跑业务,在一次出差去南京的火车上,他生病了,又拉又吐,身体十分虚弱。列车员却忙前忙后,又是给倒开水,又是搀扶着找厕所,悉心照顾他,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让老人刻骨铭心。从那时起,老人就一心想要报答列车员的救命之恩。可是偌大的中国要找到恩人谈何容易,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要用感恩之心去帮助社会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
在后来的工作期间,他不顾家人的阻挠,将福利分房的指标让给更加困难的同事,他还将大部分工资寄给越南驻中国大使馆,支援越南战争。
退休后,他知道,每逢开春,北方的好多地区都会遭受沙尘暴袭击,为了能够减少沙尘暴给大家带来的痛苦,老人决定采取种树的方式防风固沙,于是他托本村的村民去张北种了两颗树苗。当得知其中有一颗树成活后,夏老欣慰的说:“哪怕这棵树只能挡住一粒沙子,我也算是为大家尽了一份力了”!
他心系民族危难、他情系他乡人民,他无私奉献,他无怨无悔。
他是一名炎黄子孙,他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
他是一名已入耄耋之年,子孙环绕的长者,他历经了时代的沧桑巨变,体验了岁月的时光轮回,永远不变的是他那颗温和、仁慈、真诚,善行天下的心。
他是一名党员,他在中国共产党培育下成长、成熟。52载的党龄诉说着老人的忠诚,一颗感恩的心坚定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勇往直前。
他就是这样一位善行天下,无怨无悔的爱心老人——****。
第三篇:与善和德同行演讲稿
当夜深人静,杯子里的茶叶经历了一番飞舞与沉浮终于归于平静时,眼眸里仿佛闪现着一个个特写镜头,而镜头画面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二语组的点点滴滴,没有传说中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没有想象中的缠绵悱恻、虚无缥缈,仅是那一抹阳光般的温暖和心照不宣的默契,就足以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后辈心生拜服,受用终身。这不禁使我想到《荀子·劝学》中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很庆幸,自己就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在寻寻觅觅中,飘落在二语组这方以善良为底色,以德行作养分,以勤劳来灌溉的土地上。
假如有人问我,“你觉得二语组的老师最像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花儿”。“是的。杨老师像一束康乃馨,齐老师像一盆君子兰,白老师像一朵百合花,韩老师像一株水仙花,而何老师呢?则像一枝金银花。”那个人一定满腹狐疑,眨巴几下眼睛,怯怯地问:“何出此言啊?”“嗯,想要知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康乃馨的花语是“浓郁的亲情和伟大的母爱交融在一起流露出的温馨的祝福”,这种体态玲珑、斑谰雅洁、端庄大方、芳香清幽的鲜花,正是杨老师人格与品行的最好诠释。杨老师为人宽和,做事严谨,爱生如子,以身作则。作为我们二语组的领头羊,她既要负责安排和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又要关注我们每班学生的上课状态、学习成效,甚至还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上给我们出谋划策。每当听到熟悉的音乐在5点半响起,我心里想,“杨老师总该休息一下了”,可我看到的是她耐心地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身影,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7点多。一辆电动车,一位母亲和孩子,也是一位老师和学生,在夜晚的马路上,在风里,在雨里悄然驶过,我很想描绘出画面的剪影,但却无能为力;我很想知道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但又不知该从何问起……这是一束忙而不乱又略带疲倦的康乃馨,在我的心里它的香气沁人心脾,久久不曾散去。
君子兰,株形端庄优美,叶片苍翠挺拔,花大色艳,果实红亮,叶花果并美,有高贵之意,君子之风。记得初识齐老师是在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得知自己有幸成为她的徒弟,颇感激动和亲切。印象里,齐老师喜欢化上甜美的淡妆,穿着拉风的衣服,打扮得落落大方。正如生活里的她对品味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最美的展现一样,在教学上齐老师更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一次我去听齐老师的课都好像是在听一首经典的老歌,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的涵韵深厚、意味深长。每一次听齐老师给我评课,她的一言一语都如春风化雨、醍醐灌顶般的扣响我的心扉,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引着前行的路。在我的心里,齐老师不仅是我生活中理想的女神,更是我教学上应该学习的榜样。无论是从外在之美来看,还是从内在之质来论,齐老师都有让人心悦诚服的君子风范。
百合花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是我平生最爱之花,它不像玫瑰那样芳香浓郁,也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只是那份纯粹和挺拔就足以吸引世人的眼光。看到白老师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百合花,不仅是因为“百”与“白”谐音,更是因为白老师的性格和气质有着百合花一样纯净的颜色。白老师在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方面有着独出心裁、别具一格的理念和方法。且不说白老师是怎样怀着宝宝含辛茹苦地让二班成为一个课堂秩序井然,成绩斐然的优秀班集体,就简单地从一个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她作为一名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待孩子的爱心。我们经常戏言,白老师那里有一个“百宝箱”,打开箱子你会赫然发现温度计、创可贴、碘酒、一次性水杯,一应俱全。可以说,白老师给我上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装备才能应付所有出乎意料之状况的第一课。白老师心思细腻,善于揣测学生心理,能在关键时刻为学生指点迷津,她这种含而不露、美而不骄的姿态不正是百合花的化身吗?
最早被水仙花所吸引是因为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水仙》一诗,漫布海湾的水仙花为诗人百无聊赖的心灵带来了宁静和欢乐。后来又知水仙花高雅清香,格外动人,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来,有花中“雅客”之称,就更加心仪。也许是自己心里一直藏着水仙花的影子,所以每次看到韩老师,我都情不自禁地感慨人如此花。韩老师性格温柔谦和,待人热心真诚,对待孩子们更是耐心辅导、严格要求。留心的人会发现,中午时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埋头批改作业;下课后韩老师还会把几个学生留到办公室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如果你要问韩老师的付出何所求?我只能说,不图名利,只为心安。因此,韩老师的内心总像涓涓细流一样,坦坦荡荡,永无止息,让人感受到一种静和之美。这与水仙花带给人的心境不是如出一辙吗?
第四篇:践行“两学一做”,争当党员标杆
践行“两学一做”,争当党员标杆
践行“两学一做”,争当党员标杆等着风来 2016-02-29 17:28:54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安排。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为了巩固拓展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不辱使命,取得光辉成绩。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促使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争做合格党员,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贡献力量。党员干部要学党章党规。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谋取非法利益问题突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严重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个别干部无视党纪国法,甚至严重违法乱纪。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严重阻碍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两学一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重温党章,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已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汲取教训,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章党规,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高尚的道德追求。促使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始终忠诚于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党员干部要学系列讲话。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系列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开启了管党治党新风貌。然而,当前部分领导干部仍不改变已有的、落后的思维理念,严重阻碍了新常态下各项工作的开展,导致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发展经济、政治生活方面不能取得良好成果。“两学一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党员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党员干部要做合格党员。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热衷于做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一些领导干部手眼神通,上下其手,置党纪国法于脑后,纵欲奢靡,利用手中的权力,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少数领导干部官痞习气严重,与群众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水火关系。“两学一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保持公仆情怀,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当好忠诚、干净、担当的标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奋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事业需要更多的好干部,时代呼唤更多的好干部。各地要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营造万马奔腾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第五篇:《善德女王》观后感
《善德女王》观后感
长久以来对韩剧的印象是婆婆妈妈、温馨、时尚,偶像剧和家庭剧主导,受此影响连当年的《大长今》,也是没看两集。
偶然看到了《善德女王》的影评,说是“韩国历史上的武则天”,真是孤陋寡闻,怎么从没听说过,这一看,50集就下来了。与先前看的冯宝宝、刘晓庆、贾静雯的版本相较,不得不承认韩剧是有其优势的:
1、演员的表演风格普遍内敛:美室的不怒自威,剧中屡次发动军事政变的厉害角色,95%以上的表情均在微笑,做抉择时更是平静,咱中国的话“泰然处之,很有大将风度”。女主角德曼公主虽不及美室的表演老到天成,却较平实、不矫柔造作,这大概就是他们国家注重的“亲和力”。
2、故事构架丰满,节奏明快。情节清晰而曲折细腻,你很难猜到3分钟后的故事发展;各形各色的人物很多,有名字的50左右,除了几个主人公的刻画,一些竹内大叔小角色也个性鲜明,活灵活现。在刻画人物上,有一点:没有把任何一个角色塑造成十分的恶人,没有脸谱化,哪个角色都有令人喜欢的地方,反一号美室凶残贪婪,却用勇气、智慧和坚韧征服着观众;反二号薛原郎用忠诚感动着大家;反三号柒宿郎们在执行完任务后,也有“近来,玺主做了违背大义的事”的思辩。让人不讨厌这部剧里的任何角色。其实,“不塑造恶人” 这一点,是很多韩剧共同遵循的,这种标签效应是不是种“扬善”呢,很欣赏他们这种创作理念。
3、鲁迅先生能跻身“世界十大文豪”,不是他的文章多精妙,在于立意:改造国民性,因了思想的深刻。此剧,亦然。我只需举一个例子:
大多历史君王题材,多演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德曼公主比哪个武则天都多问了一个问题:“美室这么高明也非常勤政,为什么在她统治的十几年间神国的生产力没有发展?”此句一出,改变了“韩剧幼稚”的偏见。答案“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不能以父母的心态管理子民,只希望国民沉默、乖顺,是个托管员;不像真正的主人,希望国民觉醒,希望他们发展壮大”。德曼公主的另一句话:我要成为一个包容一切的容器,颇有王者之风,也阐释了王者之道。当然,前面的“吃掉死字棋”有移花接木的痕迹,后面47集清朝官员奸诈、贪婪的刻画伤害中国观众情感大声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