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长总结材料:脚踏实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小学校长总结材料:脚踏实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标题:脚踏实地走改革、创新之路
我于1982年7月于万县师范学校毕业,1982年8月——1983年8月在万县GG一校任教,担任学校教研组长;1983年9月——1988年9月在万县ZZ二校任教,担任四年副校长,主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1988年10月至今在重庆市XX区GG中心小学任教,担任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在任教期间,担任过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任过语文、社会、常识、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担任过学校语文、综合等学科教研组组长,现任万州区GG片区教研中心组负责人。从教24年来,我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广大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我多次参加区(县)各类教研会,作过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十多次,上过各种公开课,听众来自市、区、县、镇、校各级,先后在《南浦教育》、《三峡教育》、《重庆教育》、《重庆三峡学院报》、《中国教育对口支援》等刊物上发表经验论文近10篇,主编的GG中心小学校本教材——《我爱GG》和《GG中心小学管理制度汇编》在GG镇内小学发行。99年12月以来,本人历年均因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成绩显著受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表彰。99年12月,所写论文《加强管理育人,深化德育效应》在万州区龙宝德育专委会评比获二等奖;XX年12月所写的《校长的威信从何而来》在万州区龙宝德育专委会评比获二等奖;XX年撰写论文《浅谈农村小学公共关系》《校长的“说话”艺术略举》《浅谈我的治校方略》均在万州区龙宝德育专委会评比中获二等奖;XX年6月年撰写论文《浅谈教师备课模式及管理改革》获万州区基础教育经验改革成果奖三等奖;XX年7月主持的区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研究成功结题。XX年6月合著论文《当好党政参谋,整合教育资料,践行寄宿制办学》在国家教育部主编的《中国对口志愿》(下册)1书中刊出。XX年本人荣获重庆市万州区十佳教育工作者殊荣。XX年6月被评为万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表彰。本人所领导的学校校风正、学风好,历年工作业绩名列万州区农村同类学校前列。XX年被万州区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民主管理先进学校”,XX年被万州区教委评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XX年——XX年连续三年荣获龙宝教委校(园长)业绩考评一、二、三等奖,同时被评为“群众放心学校”。XX年11月,被万州区命名为“万州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基地;XX-XX学年、XX-XX学年荣获“继续教育先进学校》;XX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定为《写字教育试验学校》,被万州区教委评为“艺术教育先进集体”。
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不留学生、不训斥学生。不增加教学时间,不参加,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负担轻,质量高。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标率均为98%以上,学生在区、县、镇、校各种竞赛中名列前茅,本人多次获辅导奖。所教学科合格率均为100%,优生率达88%以上。
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期间,所任中队被评为区、县先进集体,本人亦被评为区、县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18次被评为县、镇、校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XX年,我所指导的GG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被万州区少工委、团委等6家单位评为“红旗大队”。
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做一个好校长,当一个好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踏上教坛,我就决心终身从教。怎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我开始认真学习和探索。实践中我体会到既要做一个好校长,又要当一个好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还不够,还要得到学生认可,家长和社会认可,不断革新进取。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在我当校长的第一天起,就听前辈们说起过。因为校长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没有一定的政策水平,不懂党的教育方针,不理解素质教育的真谛,学校的办学方向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结合思想及工作实际自觉进行党员先进性自我教育,组织和带领全校党员坚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为强化学习,本人坚持写学习笔记与心得,每期达2万字以上。坚持做到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业务学习。
通过学习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我明确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四有”新人。教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才能培养出这种合格人才,作为一名学校的主要领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脚踏实地走改革创新之路,为培养“四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教改实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深入自学了《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新课标》等理论专著,记下了大量笔记、心得。近2年,先后参加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教育系统干部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c级)、英语(D级)培训,普通话培训,均取得了好的成绩。就这样,使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并总结提炼出一些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
我还加强文化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一是进行系统文化进修,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二是坚持每天看书读报,吸收新信息。三是虚心请教,遇到问题定要查阅资料,求教同行,搞透弄通。四是广泛搜集资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既熟悉所教学科,也熟悉其他学科,掌握各科间的横向联系,以便指导各科的教学,使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不断学习,自己的教学路子越来越宽,指导各科教师教学的发言权、实效性、权威性越来越大,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好评。
我还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提高创造素质,遇事多动脑,独立思考,改革创新,使自己成为创造型教师和领导者。
不断探索规律,大胆改革创新
我们处在改革时代,面对百家争鸣的办学模式和教改局面,必须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既不固步自封,也不人云亦云,改革必须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博采众长,但不照搬,从实际出发照规律办事。
一、思想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
本人主持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做思想工作。我认为:思想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要掌握教育对象的新特点,研究教育方法新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引领教师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让学生“愤”起来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非不发”。发愤,是一个人前进的驱动力,古今有成就者,无不与发愤有关,当今学生各方面条件优越,但缺乏一种“发愤”精神,做思想工作,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愤”起来。
1、激发爱国情。我在全校指导班级开展《祖国啊我爱您》主题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对人类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树立强国雪耻的愿望;了解伟大先烈们为中华之崛起奋斗不息的事迹,坚定为“四化”发愤学习的决心。
2、唤起竞争心。举办“今日世界”讲座,介绍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那里儿童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了解未来的竞争对手,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倡“比学赶帮超”,使学生从小树立竞争思想,苦练竞争本领。
通过活动,学生奋斗的具体目标和为“四化”学习的大目标联系起来,就产生了进步的强大动力。全校班级工作在本人指导下,学生自尊心和进取心极强。据跟踪调查,多数学生离校后仍很发愤,这对他们一生成长有很大影响。
(二)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针对现在学生集体观念较淡薄。“以我中心”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通过集体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以便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指导和带领教师们着重抓了四点:
一抓骨干,一是培养小干部;二是重点转化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学生。把他们紧密团结在老师周围,作为骨干力量,带领班集体不断进步。
二抓舆论。开展“我是集体小主人”活动。采用“一讲二学三树四做”的办法,讲集体的重要性,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英模爱集体的事迹;树爱集体的标兵,积极为班集体做工作,做好事。使学生认识集体的力量的伟大,个人力量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荣辱感,形成“爱集体光荣,害集体可耻”的正确舆论,使之鞭策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
三抓纪律。根据《小学生守则》要求和实际,拟定培养学生纪律切实可行的措施,并通过班、队会,故事会、讨论会、红旗竞赛等活动贯彻执行。活动中“树目标、明是非,扬正气,刹歪风”,使学生懂得要保证集体有力量,每个成员必须严守纪律,自觉服从集体决议,克服“以我为中心”思想,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
四抓团结。开展“团结互助攀高峰”活动。结合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各种互助小组,强化学生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团结、不搞分裂,要助人为乐、不损人利己,要与师生交朋友、不与邪恶打交道。使学生懂得集体的巩固和发展,不仅有赖于铁的纪律,而且有赖于集体内部的团结,从而在思想、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无论对促进优生,转化差生,保证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作用。20多年来,无论是在本人的教学中,还是在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但是工作中,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全校班级却活而不乱,积极向上,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一个主要原因。
(三)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四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人才。针对现行教育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造成学生“唯书”“唯上”,缺乏个性的情况,要特别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各种人才。我主张:一是重视干部培养,让其独立工作,及时指点,召开座谈会,交流工作经验、体会,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才干,支持他们创造性工作,使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为人民教书育人的思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重视优生辅导。高标准,严要求,给予个别辅导,使其拔尖。三是重视差生转化。捕捉“闪亮点”,发挥其长,给他们“想头”。使其看到“亮点”。要求以培养优点克服缺点。四是重视兴趣爱好。培养广泛的兴趣,学校根据爱好组织兴趣小组并开展好活动,充分发挥其特点。五是重视创造活动。开展“我是小发明家”活动,指导学生搞小创作、小发明,写小论文,使其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才干。六是重视全面发展,防止和纠正偏科现象。
重视因材施教,学生个性鲜明,发展全面。学校书画、文娱、体育、科技等各课外小组活动成效显著,组队参加区县级各类比赛,成绩总在同类学校前茅。
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不能凭意志、经验办事,工作方法要适应时代要求,当今,教育理论要能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少说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不能用行政命令保持学校或班级表面的风平浪静,要为学生今后着想,以人为本,以理服人;要了解家长特点,做好家长、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
2、掌握主动,防患未然。要善抓“苗头”。掌握时机,把误的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把积极正确的思想引向更高一层。要有计划地通过培养优点来克服缺点。
3、师生平等,一视同仁。教育者要正直无私,为人师表。正确评估,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发扬民主,信任学生。思想上克服“高学生一等”的主观意识,方法上克服“包办代替”的主观做法。
4、跟踪调查,随时改进。思想教育不能满足现状,要随时了解学生离校后的情况,收集反馈信息,以便总结工作之得失,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二、教学改革凸现创新,提高质量显著
现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及结构普遍老套,质量不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多年来,我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提高质量进行认真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不仅本人做到,还要求教师们做到了“不加班加点”,不占用学生活动时间,不增加作业数量。学生成绩上升快能力强,其主要做法是:
(一)、调加积极性,培养好习惯
这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引领并指导教师们采取下列方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文道结合,晓之以理。结合课文教学使学生“一明确二懂得三效法”:明确认识是做人的立身之本,缺乏文化不爱学习是可耻的,激发奋发向上的学习欲望;懂得“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养成勤勉刻苦的学习习惯;效法英模,先辈的榜样,树立学好本领为国争光的志向。
改进方法,授之以趣。做到讲清每节目的要求,启迪小兴趣,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重视开讲,精讲重点,留有余味,产生下节如何之感,唤起学习兴趣;坚持一课一得,使之学有所获,满足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多给学生练习机会,及时评价学习效果,让其领略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兴趣;作业灵活多变,富于启发,难度适宜,学生“跳”一下能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讲课形象生动,语言风趣,适时使用教具,增强学习兴趣;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辅助活动,如实验,使课内外结合,巩固学习兴趣。
3、以身作则,导之以行。介绍自己学习方法和体会,引发其积极性。二是身教,本人坚持看书学习,勤作笔记,不懂就问,苦练“三笔字”,以之让师生效法。三是我经常和教师、学生谈古论今,研讨问题,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我对学生各项要求:一是严而有序,逐步提高。二是严而有格,符合实际,学生能做到。三是严而有信,说到做到,不朝令夕改,不放空炮。四是严而有恒,坚持到底,抓出成效。
抓了上述工作,学生积极性高,习惯好。很愿意听我上课,少于统一家庭作业,学生能结合实际选作,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
(二)、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主要做法是:重视学法指导,抓好“三路”教学,增加阅读量,坚持读写结合,发展创造思维,减少无效劳动。
1、加强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认识规律进行学法指导。一是示范。做到:实——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实用。新——新颖,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明——思路清晰明白,学生容易学。活——根据教材特点,灵活多变,力求能给学生示范作用。二是授法。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教学中,注意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并总结规律,形成学习方法。三是多练。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指导实践,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在练中给予点拨。四是交。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交流,互相启发,相得益彰。
2、抓“三路”教学。一是深钻教材,抓文路,紧扣重点项目,弄清内部联系。二是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正确把握教路,抓线索,抓主体。抓重点,辨因果。抓逻辑引读,弄清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板书,展示文路。三是抓学路。精心设计练习,训练读写思路。编写提纲,补充阅读,掌握规律,整理,发展逻辑思维,训练仿写,巩固学路。抓了“三路”教学,既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自己所教的班级或经自己指导的教师的教学班,学生的阅读得分率达95%以上,一等作文答80%以上。
3、增加阅读数量
教学中,我重视揭示规律,教给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改革课堂程序,采用“课前预习,自学字词,熟读课文,理解文路,精讲重点,教给方法。长文短教,适当补充”的办法,增加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能力。
4、坚持读写结合
我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提高读写能力。着重抓了三个结合:
(1)、结合课文教学,培养观察能力。我发挥教材图文并茂的优势,教学中注意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其观察能力。一是观察有序,写起来有条理。二是抓住重点观察,不面面俱到。三是抓住特点观察,观察事物与众不同之处。四是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变静态为动态地观察。五是善于分析,通过事物表面,分析内在联系,准确而深刻地观察。学生有了观察能力,作文就有了源泉。
(2)、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单项练笔。我充分发挥教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仿写,扩缩写等类型小练笔,训练作文基本功。
(3)、结合课文教学,学习写作方法。请讲课文写作和可借鉴处,让学生了解并实际运用。分三步进行:一是联系课标,深钻教材,统筹安排,确定结合点。二是精讲重点,教给方法,找准借鉴处。三是联系实际。,借鉴摹仿,掌握规律性。通过这些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兴致高,写作水平提高快。经我指导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多次在各级论文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5、发展创造思维
(1)紧扣教材,启发创新。教学中我充分发掘利用教材潜在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一是结合教材内容灵活理解词句。如用图画展示词句竞赛等。二是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创新。如用不同方法归纳内容等。三是利用教材插图,训练创造复述。四是按照教材线索,展开合理想象。
(2),倡导质疑,激励求异。我大胆探索出了几种引导学生质疑求异的不同方式,让其他教师也一样尝试。一是广思式:从不同角度思考,不满足学生简单模仿和统一答案,启发学生发表与教材和教师不同的见解。二是比较式:对同一事物提出几种理解,让学生比较分辨,提高认识水平。三是畅想式:对同一事物想象出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四是辩驳式:教师提一有争议的问题,嚷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求同存异,使讨论和辩驳同时出现摒弃与吸收交相进行发展求同、求异思维。
(3)手脑并用,开发智力。我在教学中主张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采用“画”、“写”、“演”、“做”等办法培养创造能力。画:据文意构出图;写:给插图按不同要求写说明;演:据文意即兴表演;做:做实验,办小报等,使知识延伸转化为创造能力。
此外,为提高课堂下率,我重视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教学环节紧奏,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努力减少无效教学,坚持做到“三不”:与教学无关的话不说,无关的活动不搞,无关的作业不做。真正做到了面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三)、开辟第二渠道,扩大学生视野
1、抓好信息课。从小对学生进行信息教育,使其能迅速获取吸收新的养料。我首先注意广泛吸收信息。结合教学及时把新的信息引进课堂,向学生介绍新信息。再就是搜集交流信息,规定学生每天收听、看新闻节目,看报,多写信息日记,组织信息课,进行交流。其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帮助学习。
2、抓好课外阅读。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一是培养兴趣。通过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介绍古今名人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好处,讲故事,留念办法,激其兴趣。二是精选内容。开展“和好书交朋友”活动。通过结合教材推荐,介绍借阅,订阅设置图书角,新书架,开放学校阅览室等途径,精选与教学有关、文质兼类的让学生阅读。三是交给方法,上好指导课。要求作笔记、搞剪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是交流经验,组织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开辟《读书一得》专栏,召开经验交流会。五是检查效果,举办故事会、演讲会、小测验等了解情况,表彰先进,推广全校,把课外阅读引向深入。
3、开展好课外活动。我引领全校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举办“未来世界”讲座和“一天一点新收获”日记活动。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局限,在广阔知识天地展翅飞翔。获取知识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视野开阔,见识增长,个性得到快速发展,是在合作创新探究学习的前提下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除抓上述三项工作外,还强化“两个严格控制”和“两个协调工作”。严格控制授课时间,从不占用其他课和自习课,从不留人补课;严格控制作业等。当堂完成,下课就停。不统一家庭作业,学生自由选作,不超过半小时。协调家长工作,不让其给孩子加班加点;协调各科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这样,师生轻松愉快,关系融洽,学习风气浓烈。
在我的主导下,学校各班学生负担很轻,绝大多数学生知识面广,能言善辩,应变能力强。得到社会、家长、师生的一致公认和好评,学生历次考试和各种竞赛均列同级同类学校前茅。
三、教研工作对教改发挥了指导作用
教学研究就是把丰富的教改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教改。因此,我在大胆改革的基础上,积极主持并参加教研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以期达到“获得扎实的教学功底,养成扎实的教学风格,创立自己的教学流派”之目的。
1、大胆进行教改试验,探索规律
我一面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一面大胆进行教改试验。先后进行了“扩大阅读量”、“三路教学”、“读写结合”学法指导、“信息课”、“作文序列训练”等项校级教改试验和研究,主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区级课题研究,并于XX年7月结题。取得了可喜成绩及经验,先后在《南浦教育》、《三峡教育》、《重庆教育》、《重庆三峡学院报》、《中国教育对口支援》等刊物上发表经验论文近10篇,我多次参加区、县级教研会,作过《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思维》、《开辟第二渠道》等专题发言和经验介绍,并向区县级听众上过专题研究课,受到一致好评。
2、系统钻研教材,掌握联系
我对统编教材和新课程改革的新教材作了系统钻研,掌握编排体系和内在联系,以及和相关学科的相互联系,明确训练序列。熟悉各年段特点及要求。重点研究了“三类课文特点及教学”作了“分组备课教好一组课文”的研究和试验,并总结出了经验。在区级教研会上作过专题交流,受到好评。主持创编的GG中心小学校本教材——《我爱GG》,并指导运用于课堂教学。
3、通过多种途径,指导教师
我还通过多途径,积极帮助指导教师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一是组织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学《大纲》、《新课标》及教材,学理论经验,学文化业务;组织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上练兵课、优质课;组织教师进行单项教改试验和课题研究,探索规律。二是上示范课。十几年来,我主持指导学校及片区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近千节。重大教研会,自己亲自上示范课。对提高教师水平,指导教学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介绍经验。我多次在镇、片、区级教研会上专题发言,介绍经验,对推动教改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教材辅导。我常给教师进行教材分析,帮助其明确目的要求,掌握重点、难点;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五是个别帮助。我常通过听课、评课、谈心、提供资料等方式,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使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经我指导培养的吴继友等教师已成为万州区骨干教师,易忠芬、邓天健、杨大文等一大批年青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认真履行职责,培养一代新人
参加工作以来,我按照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培养一代新人,工作上,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育人方针,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思想工作做到科学细致理人心;班队工作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备课做到:深钻教材,吃透“两头”,精心设计,注意联系;上课做到,精讲善练,文道统一,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批改作业做到正确、灵活,及时批改,重视效果;辅导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落实三定(定人、定时、定内容),讲求实效;考核做到考、评结合,分析优劣,促进教改;教研工作做到认真组织,以身示范,抓好重点,带动全面。
工作24年来,我服从各级领导,团结同志,关心集体,遵守制度,爱岗敬业,敢拼敢博,坚持效力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致力于创新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战斗和深入教学第一线,以身示教,脚踏实地走改革创新之路,指导教师,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全力推进并加快素质教育进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深受学校、社会、师生、家长的公认和好评。
XX年8月31日
第二篇:从实际出发 走创新之路
从实际出发
走创新之路
2009年的烟叶工作要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契机,从实际出发,从基层抓起,按照国家局“一基四化”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烟叶生产的到位率,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减工降本,从而实现泸州烟叶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围绕烟叶质量的目标,创新生产科技。
从2008年评吸结果来看泸州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还不够明显,不同区域的烟叶质量存在差异。在烟叶生产科技创新上要突出“主攻质量、改善结构、突出特色”的三大任务,积极推广砂培苗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基础性的实用技术,引进优良品种,今年,古蔺、叙永两县各种植2.5万亩CF209,通过特色品种来实现泸州烤烟的特色定位,力争在质量上有较大提升。要加强技术培训,健全技术网络。要深化特色烟叶研究,进一步深化与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青州烟草研究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提供烟叶生产的技术服务,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形成开发和推广的集成优势,实现“泸烟”上档升级。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
二、围绕提高单产的目标,创新管理模式。
1、加强烟叶户籍化管理。将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这一从卷烟网点建设推广市场访销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管理模式应用到烟叶生产管理上,其核心是“落实制度、考核到位”,即通过对物资供应,技术服务,生产过程管理的细化和量化考核,提升管理手段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户籍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对烟叶生产技术员“分线包干、责任到人、实行四包一挂”,即对烟农包技术、包服务、包产量、包质量,个人收入与业绩挂钩,按月考核,奖惩兑现。
2、加强烟叶生产标准化管理。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烟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烟草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迅速推广,确保烟叶质量和安全,促进烟叶的正常流通,从而达到技术标准化、生产程序化、管理规范化。将分散经营、各行其是的农户,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其烟草种植行为,从而生产出规格一致、质量高、风格特色稳定的烟叶产品。
3、加强推广GAP管理。我市通过两年的GAP管理试点,对推行烟草GAP的认识逐步加深,对GAP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理解逐渐提高,大力推广GAP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去组织指导烟叶生产的管理模式,变松散、粗放型管理为紧密型、专业化管理,提高为烟农的服务质量和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
4、加强督察考核管理。层层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加大对烟叶生产的过程考核,特别是几个关键环节实施阶段性考核,注重细节监管,根据考核情况兑现阶段性考核奖励,奖惩分明,建立富有效率、激发活力的新型考核机制。
三、围绕减工降本的目标,创新组织模式
1、走烟叶生产合作社之路。按照股份制的要求,本着“入社自愿、合同产销、互助互利、利益均沾”的原则,吸收有劳力、有技术、又愿按照章程要求种植烟叶的烟农参与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严谨的烟叶生产经济合作组织。通过烟叶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把烟农组织管理起来,社员遵守本社章程和管理制度,共同组织烟叶生产,所得收益依入股份额归社员所有。
2、走专业化生产之路。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在作业方式上积极推广集约化育苗和专业化烘烤,在移栽、采收、植保、分级等环节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队,有效推进机械化作业,节约了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烟叶质量。发展农机专业户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效利用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力量,因地制宜地拓展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领域,积极推进育苗、耕地、移栽、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病虫害防治等烟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延伸专业化服务范围。
3、走轻简化烟叶生产管理之路。为减少烟农的劳力投入,缩短烤烟生产周期,简化生产技术,降低种烟风险,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尝试推行一种轻简化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行商品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烘烤、简单化收购,通过推行专业化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简化烟农的种烟环节,使复杂劳动简单化,从而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和种烟效益。
第三篇:企业如何走创新之路
企业如何走创新之路
王存权
创新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雁崖矿历史积淀多、传统惯性大,勇于创新更有特殊意义。我们要以创新的意识突破思想的绊羁,用创新的思路实现超常的发展,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用创新激发企业的无穷生机。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单元诸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胸怀、创新气度、创新环境、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服务等,据报刊上不完全统计达34个之多。但是,我认为最基本的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文化,提升企业建设“软实力”
文化虽然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软”东西,但对一个社会对一个企业都具有基本的意义,是一种绝不可轻视的“软实力”。一个创新型企业必须从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并且要持续地与时俱进地推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终体现。要通过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管人”,也就是要用企业文化引领人、塑造人,培养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用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凝聚企业力量,规范企业行为,推动企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理念渗透,找准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全矿范围大力推进岗位标准考核力度,做到考核严谨、工作到位,创设一种按标准做事、按标准干活的浓厚氛围。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同时,要创新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班组文化建设,通过更严格的管理规范,提高员工工作过程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新体系。
二、创新体制,提升企业内在活力。
创新体制是一种“硬实力”。它是“孵化器”,不仅直接孵化出各种创新,而且存在决定意识,保证创新型企业文化得以巩固,得以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型体制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而是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以实践经验为准绳。对于我们来讲,要科学谋划资本运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要盘活有效资产,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不断完善用工管理,实现用工管理的新突破。按照“用工规范化、岗位编制化、调动程序化”的原则,依法形成聘用和解聘的竞争机制。达不到持证上岗要求的,实行脱产培训,培训期间执行待岗工资。富余人员,推行待岗政策,执行待岗工资。同时,不断探索干部使用形式,推行干部定编定岗、竞聘上岗制度。逐步完善用人机制,打破常规,大胆启用优秀人才和管理人才,切实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使用起来,用在关键岗位上。
三、创新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管理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创新思维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学会用自然生态的法则:只有动态才可保持平衡,去求得企业平衡运转。对于我们管理企业,各级干部要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我们的管理思维、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矿健康发展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依靠制度来管企,也就要是从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做到管理企业靠制度,行使职权靠制度,经营活动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四、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第一资源。所有企业文化和企业体制的创新,以及创新技术和产品等都是创新型人才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是关键。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才机制要与企业经营规模扩张、经营功能提升和经营多角化发展相适应,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由各级各类领导人才、战略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研究人才,包括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在内的各类人才组成的人才队伍,才可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目前,集团公司新产业、新项目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同煤集团向国际化大集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员工创新的才能,注重创新培训员工的方式,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创建全体员工各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发展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建设强大人才队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创新科技,提升企业技术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企业过去的建设、今天的发展,以及未来的不断壮大,都离不开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上,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强化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员工群众的再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应用新科技、新装备的能力,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继续实施优秀人才津贴,设立科技成果奖、技术革新奖,激发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做好薄煤层、边角残采煤柱开采技术研究。重点做好半煤岩巷道的机械化快速掘进工艺和大断面机掘巷道机载前探支护装备技术研究,提高单进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完善优秀人才选拔办法,建立一支高起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并不断地加以消化和吸收,实现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外来先进经验的有机结合,走科技创新、强企之路。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企业,既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集团公司提出了“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裕”的企业发展方略,其中“创新提升”是动力,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提升”在经济运行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创新型企业,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栉风沐雨,艰苦创新,走改革振兴之路307
栉风沐雨,艰苦创新,走改革振兴之路
——容城中学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能在这里交流工作体会,我深感荣幸,这将进一步指导我今后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我校工作的发展。下面,我就学校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如下汇报。
2006年高考,我校应届生本二上线人数较2005年增幅为27%;2007年高考,本二上线较2006年增幅为25.8%,本一上线增幅为42.9%;2008年高考,本二上线较2007年增幅为11%,本一上线增幅为27%。高考成绩连续三年稳步攀升,走出低谷,呈良好发展态势,源于县委、政府、文教局的正确领导,源于社会各界和各位教育同仁的大力支持,也源于我校选准目标,抢抓机遇,超前发展,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在薄弱中逐步走出困境,探索出了一条学校改革振兴的办学之路。
一、抢抓机遇,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事业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政府财政投入加大的同时,我们抓住契机,广开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高中办学层次和水平,探索建立有利于优质高中扩张的政策保障措施,对优质高中在经费投入和招生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倾斜。
2005下半年我们抓住普及高中教育和示范性高中创建的绝好发展机遇,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大胆超前,使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得以扩大,从2005年的230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名学生,在校生万人比逐年提高。于2005 1 年开始谋划的容城中学改扩建工程由政府批准立项,成为政府立项的37个项目之一,现在已基本完成征用12亩民居、拆迁19户家属区的工作和教师住宅楼的建设,教学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第三餐厅、标准体育场及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体育场已初见雏形,计划投资1661余万元。扩建工程竣工后,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将进一步优化,将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投资60万元新建第二餐厅,所有售饭窗口一律实行刷卡服务;投资16万元为学生公寓楼安装电扇,并在部分教室安装空调;投资36万元,修缮宿舍楼、办公楼楼顶,粉刷油漆墙壁、门窗,购置饮水锅炉、窗帘及其它配套设施;投资20万元南教学楼安装取暖锅炉;投资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装备理化生实验室和音美教室。
二、更新观念,改变招生中的被动局面
1、大力宣传,真正使容中成为容城县教育的窗口单位。以前,学校不注重推销自己,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不了解,对学校的政策不理解。现在,我们认识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制作专题片近二十个,学校综合专题片已经三个,力争把一个变化深刻的容中展现在全县父老乡亲面前。
2、放下架子,走出校门招生。学校高度重视高一招生工作,学校领导携带视频资料多次深入各初中学校和学生家里,和初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见面,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使生源的外流现象得到一定的遏止,逐步扭转了06、07、08年生源基础差的趋势。
三、转变思路,实施“三三制”学校管理
(一)推行三种管理模式
1、全封闭管理。我们的封闭管理走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2005年以前,学校完全开放,学生、家长、教师和来访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学校呈现出散漫的状态。2005年,我们打算实施“全封闭管理”,又担心学生一时不能适应,引起学生的躁动不安,于是我们先封闭早晨,隔了几个月又封闭晚饭时间,再隔一段时间,封闭了午饭时间和下晚自习时间。现在,除了个别走读生以外,学校基本上实现了全封闭管理,原先学校门口三饭时间的小市场没有了,学校门口内外的车水马龙消失了,学校回归一种安静、宁和的氛围。
我校学生一般是三周一个在校学习周期,在校期间,学生每天6:20上早自习,班主任老师和英语、语文老师督查学生的早读情况;每天三饭时间和就寝时间,值班教师和值班领导检查纪律和大门口情况;12:40午自习时间,班主任检查自习情况;下午自习时间,有政教处和班主任联合督查;上午四节课和下午三节课,任课老师上课并登记学生出勤情况;18:10-21:30晚自习时间有辅导老师和学校巡逻队督查学生学习以及生活情况。
学生在教室有教师、学生干部督查出勤、纪律和学习情况;在宿舍有宿舍管理人员和宿舍值班教师领导督查就寝纪律和卫生情况;在餐厅有后勤人员督查就餐情况;在教室外,有巡逻队、政教处和值周学生督查纪律。
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积极打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积极打造学生的健康心理,把对学生的心理工作纳入对教师考评标准之一,设立各种心理咨询,安抚学生心理;开展各种活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活动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品格。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法制纪律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把心理的疏导寓于特色的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优秀的社会公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006年初,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自编了近5万字的《河北容城中学养成教育读本》,通过各类演讲比赛、法制报告会、“八荣八耻签名”、“弘扬传统美德学习报告”、爱国歌咏比赛、国旗下宣誓和高三百日宣誓等活动,使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实行所有教职工每天早8:00和下午1:40到教务处签到,每天上午11:30和下午5:00到教务处签退,每周公布结果,每月根据每位教师的出勤情况从津贴里进行奖惩。
2、年级组管理。我们积极探索分年级微观管理和学校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实行校班子成员政务分工和年级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校对年级组敢于放权,对年级组内教师的调配、使用,教学计划的安排、实施,教学成绩的计算、评估,教学津贴的核算、发放等由年级组全权负责。年级组处理年级内的日常事务,年级组直接向校长负责。
3、分层管理。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推行分层管理、分层教学。我们以人为本、兼容并蓄、承认差异、发展特长、面向全体、着眼未来,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规模的基础上,注重特长教育。学校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实现了 “人人升学、个个成才”的目标。
学校除设立普通高中班外,还设立音乐培训班、美术专业班和体育训练队,专业成绩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营造良好的特长教育氛围,定期举办大型学生习作展、开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促进了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近4 年来,我们聘请了十几位北京、保定高校的老师来我校辅导,共有几十名美术、体育和播音主持等专业学生先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学校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行有差异的分层次教育管理。“奥赛班”、“实验班”、“特长班”等多种层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特长学生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中找到位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谐发展。
分层管理的实施,凸显在学生成绩变化上,奥赛班成绩在保定市调研考试中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比到外县市就读的容城籍同等次学生成绩高出许多,使得一些有转学意向的优秀学生下决心留下来,一批已经转走的学生打算转回来。
(二)推进三种制度
我们对教师的全程工作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出示目标,制定制度,以科学严谨的制度来规范人,管理人。
1、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实施培训教师的“136计划”,即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一年适应,三年出成绩,六年成名师。通过岗前培训、青蓝培训、外出培训、内部培训等各种培训,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2、集体备课制度。每一个年级的同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学校定于每周下午第三节课为备课组活动,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备课组做到“三定”: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间。“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要求,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七备”(备目标,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课外辅导。
3、目标责任制度。为了正确实施这项制度,首先我们建立了提高教师整体发展的评价体系,制订了《容城中学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容城中学教学 常规管理细则》《容城中学教学质量奖励方案》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向性和激励性功能。
一是实现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在强调教师自评的基础上,实施“三维”或“多维”的评价模式,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
二是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
三是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师的发展提高过程。
高三各班依照各班实际制定高考指标人数,任课教师依照所教班级目标数制定任课教师高考指标数,本二上线人数明确到班、明确到人,推拉生明确到老师,层层签订责任书。高
一、高二各班制定模拟录取指标人数,分包到教师,升级考试中依照目标人数对各班和任课教师进行评估。
实行捆绑式的管理。每年制定各学科在全市评估的升级进位目标,与学科组奖惩挂钩,高三年级组高考完成情况与高
一、高二年级组奖惩挂钩,最大程度地形成我校教育的合力。
学校因事设岗,依岗聘人,择优聘用。学校岗位的聘用依据高三年级组优先聘用、高二年级组其次、三处八室与功能室最后的聘用原则,教职工聘用严格坚持末尾淘汰制度,每学年教师评估达不到学校要求的教师要淘汰出教学序列,由三处八室聘用,不能聘用或不能胜任的教师调离工作岗位。
这样,教师关注学生发展,坚持不断地对学生教育,及时向家长汇报,对学生学生各方面成长情况进行跟踪检测,使学生各方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如2007年高考,李洪磊以666分的成绩并列河北省27名,这个成绩在周围市县都是最高的,梁博云数学取得了150分满分的成绩,复读生分数增长幅度平均达到95分,如史利玲2007增长142分,达到了本二录取线,6 邢洲源2007年高考增长了196分。
总之,通过我校忍辱负重、自我加压,通过我校的锐意改革,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育科研氛围更加浓郁,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显著提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市里重点学校高考考不上的学生、回我校被重点大学录取的例子比比皆是,李秋伟在其它县不能实现空飞的梦想,回我校得以实现。现在,我校教师表现出空前的工作热情,如阴增斌老师、杨志会老师、禹明芳老师等都带着病痛坚持工作,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容中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今天的容城中学经过改革的洗礼,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更要以开明尚德的文化积淀、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爱岗敬业的优秀团队,勤于实践,敢于示范,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级中学而努力奋斗!
2009-2-20 7
第五篇: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
作者: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3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原始创新和创新集成,积极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把山东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强省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以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保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抓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战略高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 统筹当前和长远,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重点发展、亟待提供技术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专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领头企业 在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有选择、高起点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加强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引进,提升重点企业、行业、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