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
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
姓名 北京 王
惠胡雪峰赵
磊郭继孚天津 孔长起陈宗胜张霁星何志敏
工作单位及职务
北京市外宣办(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正局级)
北京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北京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南开大学教授
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公务员能力建设中心主任
全国人大代表,津市委会副主委,民进中央常委、天局局长,天津市知识产权小组副组长、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学化工学院教授、办公室主任,津市科协副主席(兼)博士生导师,天津大
天授课方向
媒体沟通与舆论引导、突发事件舆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城市形象传播、沟通魅力与形象管理 经济发展 经济
城市交通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经济学理论、天津金融改革、国内外宏观形势 行政管理制、(行政审批、行政法人力资源(绩效、薪酬与激
行政文化、公务礼仪)、励)、东西文化等 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管理与实务
姓名 王海福 河北 杨德秉 姚生泉 王有河 尹广泰 张茂叶 山西 盛佃清 高
航 张云龙 毛秋生 辽宁 窦
杰 孙成杰 工作单位及职务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省公务员局局长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正厅)
河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信息综合室主任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委书记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规划处处长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正厅)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山西省林业厅总规划师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
辽宁省直机关纪工委书记 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授课方向
领导科学、社会发展
基层公务员制度及管理 宪法、代表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大会制度监督法、人民代表领导科学、行政管理 政治理论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转、机关工作管理
公文运科技政策与管理、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安全 政策与法律法规、经济发展森林培育、林业生态工程 公文处理及写作
廉政建设
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新媒体条件下政府舆论危机与应对
姓名 陈学军 蔺晓刚 王治江 吉林 杜红旗 宋
刚 王
滨 李广明 黑龙江 刘爱丽 陈川宁 张
波 刘喜林 上海 毛大立 工作单位及职务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处长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
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吉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吉林省公务员局副局长 吉林省公务员局副局长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黑龙江省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授课方向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编制
资本运营、领导力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 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经济发展
政府公共管理、公务员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公务员管理
行政管理(信息安全与信息化)领导科学
行政法(依法行政、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
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
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
姓名 汪
丹 巢文健 肖
林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上海市委研究室党群处调研员、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上海市国家保密局局长
授课方向
政治理论、领导科学 保密管理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宏观经济、金融学、战略管江苏 王立平沈
和 苗成斌 许前飞 李
刚 浙江 郑仓元 何显明 孙
雄 安徽 江观伙 袁维海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 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委员会书记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 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副厅级)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
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巡视员 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
浙江省委党校教务处(公务员培训处)处长(行政学院)
安徽行政学院副院长 安徽行政学院副院长
理
社会管理、领导科学 经济战略、城市战略、社会治理、政府文稿撰写
政治学及机关公文写作(党的建设)、社会学政策与法律法规
行政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公务员管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危机管理
哲学、文化学、宗教社会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管理创新
姓名 潘理权 周业柱 福建 陆开锦 吴小颖 廖荣天 卓立筑 江西 胡志勇 彭道宾 龙卿吉 梅仕灿 罗青平山东 宋守军 工作单位及职务
安徽行政学院培训管理处处长 安徽行政学院研究咨询部主任
福建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九三学社福建省副主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
福建省南平市政协副主席
江西省审计厅总审计师(副厅级)江西省统计局副局长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局长,局长,江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江西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处长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授课方向
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领导科学、创新思维、团队建设
区域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 社会发展
政府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群众路线教育
公共财政、行政管理 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统计
工作实务、统计分析写作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领导科学
农村经济政策法规
城镇化与城市经济运行管理
姓名 王玉志 陈清华 张敬荣 河南 刘京州 万
旭 智
勐 郝
银 湖北 翟天山 温兴生 许建国 张绍明 肖安民 工作单位及职务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山东省服务业办公室副主任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长(正厅级)、局党组书记厅党组副书记、省公务员局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
河南省地税局局长、党组书记 河南省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局党组成员
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公务员局局长
湖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湖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授课方向
国土资源管理、审计 经济管理业宏观管理(服务经济与服务)
政府管理、事业单位改革
人事人才、行政管理 政治理论、领导科学
税收管理
竞争上岗实务、社交礼仪知识、引进国外智力及人才、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
行政管理、领导科学 行政管理、领导科学
财政理论、税收制度 政策与法律法规
经济战略规划、社会公共服务
姓名 湖南 钱俊君 唐世月 张美诚 郭
宁 严德荣 广东 何佐贤 钟
炜
吕
沛
黎建波
王耀文 广西 刘耀龙 陈映红 工作单位及职务 湖南省水运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
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湖南省商务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湖南省农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
广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广东省民政厅、副局长兼登记管理二处处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广东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管理处处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授课方向
政治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公共管理 法学、公共管理 经济发展
政策与法律法规、经济发展 农业政策、农业法制
中小微企业及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及政策措施 财政学(包括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等)政府市场关系、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海洋开发战略研究、中长期规划编制、机关党的建设
社会发展 行政管理
社会发展、领导科学 行政管理
姓名 周健 倪志龙 唐咸来 海南 吴士存 刘利波 四川 吴显奎 杨书军 姜晓亭 郭
彦 陶智全 重庆 刘昌雄 云南 洪
文 工作单位及职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法制处处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人事处处长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兼四川省核安全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
重庆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云南省商务厅财务统计处处长
授课方向
社会发展、领导科学 政策与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
政治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
政治理论、行政管理、领导科学
人才学
审计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
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刑事法学、检察制度及检察
业务、腐败与廉政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等 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
经济发展、政治理论、行政管理
姓名 李菊芳 杨经德 工作单位及职务
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授课方向
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
云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法学、公安学 张宪伟 刘
学 西藏 马菁林 陕西 张贵孝 缪金华 王彦文 甘肃 王海峰 李
平刘永升 新闻办公室主任
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陕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公务员局副局长
陕西省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处长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产业处处长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副巡视员兼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处长
政策与法律法规 城乡规划管理
区域经济理论、经济学原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梦、说话艺术与领导能力
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与开发
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
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 经济发展
综合管理、领导科学、社会发展
姓名 青海 龚启德 张得庆 宁夏 徐
安 李秋玲 王建平杨
梓 杜旭东 新疆
弯海川
苏国平李
伟 方
侠 工作单位及职务
青海省政府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室副主任 青海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级)总审计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巡视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正厅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律师公证指导处处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办公室调研员、副主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自政厅党组副书记、,自治区财税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厅长,自治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副书记、级)
副主任(厅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
授课方向
公文写作与处理、申论、面试、藏汉翻译 公共财政
政治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 政策与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公共财政、政策与法律等
经济发展与公共财政 信息技术 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行
政、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行政许可与体制改革等)农业农村工作政策与经济发展
姓名 张立德 工作单位及职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党组 成员、副厅长
授课方向
经济发展与公共财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强始学 王小平李
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副校长、兵团行政学院副院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副校长、兵团行政学院副院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干部学院院长兵团经济改革与发展 新疆史、兵团史、新疆屯垦史、全国农垦概况 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国务院办公厅 马春笋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三局副巡视员 外交部 旷伟霖 外交部大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杨
洁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陈亚军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苏
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 李聚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巡视员
刘立峰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技术部 徐建国 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 林
新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刘
峰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技发展研究所所长
郭
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 乌其其格
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授课方向
公文处理与写作
国际关系、中国外交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 社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 宏观经济及债券市场管理 投资经济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改革与发展总体情况 科技政策
产业经济学、创新管理、区域经济学
科技资源配置、科技与金
融结合、科技成果产业化
政策 科技史、科技政策与管理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陈
伟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闻
库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 罗
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
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罗黎明 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田联刚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长 隋
青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 张
谋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司法部 范履冰 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副司长 邵炳芳 司法部政治部组织培训局副局长 薛春喜 司法部法制司副司长 周勇 司法部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授课方向
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务 经济发展
行业发展规划政策、产业政策、项目管理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中华民族问题、中华民族法制、中华民族教育、领导艺术 民族问题研究 民族理论与政策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
政治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
司法行政系统依法行政与法制工作
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发展、刑罚执行与预防犯罪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财政部
徐国乔 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 王建凡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
郎福宽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 靳
俐 财政部综合司综合处处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莫
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
金维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
孙建立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
梁玉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
马小丽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
聂生奎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司长
国土资源部 于海峰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正局级)
王
昆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副司长 授课方向
公共财政与依法理财 财政税收 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财政改革
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 社会保障
人才工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管理、人事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酬与绩效改革与建设、政策与法律法规、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社会发展
政策与法律法规 政治理论、党性修养、能
力培养、知识素养及其他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
炜 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指导处处长 卢丽华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基本农田保护处调研员
环境保护部 赵华林 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 庄国泰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任 勇 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副司长(正司局级)
崔书红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 别 涛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倪
虹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改革发展司司长
俞滨洋 住房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副主任 陈国义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调研员 商丽萍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建设咨询监理处处长
农业部 孙中华 农业部总农艺师 钱克明 农业部总经济师
授课方向
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政策
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环境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环保政策法律法规
住房政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化知识、标准体系研究、标准体制改革
建筑市场和建筑业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监管、行政管理等
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 农业发展与农业政策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张红宇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宋洪远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
朱守银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农业部党校副校长
文化部 韩永进 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 于
平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 张永新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
马盛德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侯
岩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 姚建红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 王
辰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
中国人民银行 万存知 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主任
周鹏博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支付系统管理处副处长
授课方向
中国农业政策与理论、农
村土地组织金融等产权制度、粮食安全与农产品
生产、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城镇化与新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业农村经济与政策、农村调查研究与成果写作
文化管理、文化政策
舞蹈文化与审美、舞台演
艺当代格局与前瞻视野、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社会发展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社会发展、领导科学 医疗卫生事业管理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审计署 孙秀春 审计署法规司副司长
张广春 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副司长 俞
立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一处处长 高永宁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三处处长
刘志红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四处处长
海关总署 张炳政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数据管理处处长
王
胜 海关总署督察内审司副司长 朱
昉 海关总署稽查司稽查一处处长 张毅东 海关总署政工办副主任
国家税务总局 李万甫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司长级)刘
磊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副司长
靳东升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司长级)
程永昌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授课方向
审计理论和实务 经济责任审计、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
金融市场、金融改革与金融审计
经济发展(侧重对外贸易发展)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税法理论与实务、税收政
策与税制建设、税收立法
与制度建设 税收政策与管理、企业所得税法、税务审计 中国税制、国家税收、税收理论与政策、国际税收
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领
导干部竞争上岗笔试与
面试工作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朱诗柱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副院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徐晓东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外资企业注册局副局长
王培章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吴尚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余爱群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共服务司司长
高长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 张
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
董年初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 于慈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版权管理司司长
张福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司长 孙文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正司局长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徐景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
授课方向
政治理论
公司法与外资登记管理、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市场秩序风险防范与管理、广告监管
出版管理 政策与法律法规 政策与法律法规
电影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与视听新媒体、媒介融合主题相关的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
面内容
版权与版权管理
新闻出版领域的出版、营销、走出去、进口、政策 经济发展、行政管理 食品药品治理创新、食品药品法律制度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柴保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稽查专员
王兰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司长
樊红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综合处处长
江德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国家统计局 徐晓海 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盛来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彭志龙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总队长、党组书记
贾
楠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
张仲梁 国家统计局财务司司长
国家林业局 高静芳 国家林业局政法司执法监督和许可管理(综合)处处长
王海忠 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局长(副主任)
张松丹 国家林业局监督办副主任
刘
拓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
邢
红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林地承包经营管理处调研员(主持 工作
授课方向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管实务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形势政策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领导学
政策与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林业政策与法律法规、林业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等 森林公安、森林防火 行政管理、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经济、荒漠化防治 林业制度改革与林业政策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胡培兴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副主任(正司局级)
鲍达明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调查规划处处长
张
升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二室主任
翟洪波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主任
陈
蓬 中国绿化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兼副秘书长(正司级)
李怒云 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正司级)中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张志成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小兵 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副部长 张永华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条法一处副处长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胡振杰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秘书行政司(研究司)副司长
国家行政学院 王满传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授课方向
林业生态、荒漠化防治
湿地保护与管理
经济发展、政策与法律法规
政策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
森林经营管理、天然林保育、绿色公益事业等 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应对
气候变化与国内外碳交易、低碳发展与林业生物
质能源
政策与法律法规(知识产权)
专利制度发展历史及最
新动态、专利审查实务及
政策
知识产权法、专利法
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等)
WTO公共政策、公共行政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张林芬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周延礼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陈文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
梁
涛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
熊志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李有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稽查局局长
国家能源局 杨
昆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 李
冶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
王
强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 方君实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 刘德顺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黄
敏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应急与军工核安全监管司核应急协调管理处处长
朱名有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司长
授课方向
培训管理、女性领导力培训
保险监管和发展 金融保险理论与监管 金融保险理论与监管 宏观经济、金融保险理论及监管
金融保险监管、保险业党建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运行 经济发展 政策与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
行政管理 政策与法律法规 姓名 国家外国专家局 孙照华 工作单位及职务
授课方向
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引进国外智力及国际人
才交流相关专题
陆
明 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刘延国 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袁旭东 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司长
刘永志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任
苏光明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任
陈化北 国家外国专家局信息中心主任
雷风云 国家外国专家局科教文卫专家司副司长
国家海洋局 吕彩霞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巡视员、副局长何广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苏钢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 王振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预算财务处处长
引进国外智力及国际人
才交流相关专题
国际人力资源交流合作
相关专题
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简
要情况、历史沿革、有关政策、基本经验)
国际人才交流和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引进智力与中国梦、美国的强国之路与人才之道 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日本问题研究、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人才国际化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外国专家管理、国际人才交流等
政策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 经济发展
科技管理
经济发展、公共财政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国务院扶贫办 苏国霞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副司长
黄承伟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曹洪民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 谭卫平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张慧东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培训处处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刘瑞根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教育部部长(正局级)
授课方向
农村发展、减贫 贫困与反贫困、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国际发展合作理论与实践 扶贫与农村发展 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政策科学、外资项目管理 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学、贫困理论与政策
中国特色核武器的发展道路与两弹精神
第二篇:公共管理硕士(MPA)论文参考题目
MPA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服务型政府创新研究
★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问题研究 ★责任型政府创新研究 ★引咎辞职制度化问题研究 ★依法行政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政府行政执行力问题研究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 ★行政公开制度研究 ★完善听证制度问题研究 ★行政效率问题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实践研究 ★公共安全信息问题研究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难点研究 ★编制公开化、法制化问题研究 ★行政监察体制问题研究 ★行政监察问题研究 ★公务员制度研究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行政复议制度研究 ★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形式研究 ★公私伙伴关系研究 ★政府形象问题研究 ★行政文化研究 ★行政伦理研究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服务型警务创建问题研究
★服务型警务与公安机构改革研究 ★城市公安机构改革研究 ★公安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公安工作绩效管理研究 ★公安行政管理研究 ★警务保障问题研究
★警员亲民形象塑造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调整,或政府经济学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经济政治学 ★政府经济学
★长三角县级市政府改革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 ★基层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建设服务型政府
★近忧与远虑——谈政府体制改革与方向抉择 ★政府成本管理
★论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作用 ★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
★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当代人事制度改革 ★政府管理方面 ★海外人力资源利用 ★青年人力资源管理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效能的关系 ★人事制度研究
★常州市民间组织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度关系之研究 ★政府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方向
★政府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协调好稳定与改革的关系 ★21世纪社会中介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政策与招商引资 ★移民及移民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 ★信息化与政府创新
★浅析苏州的电子政务建设苏州开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探讨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改革
★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发展中地区政府管理模式探讨 ★公共政策改革研究 ★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乡政村治问题研究 ★香港政府管理
★台湾民进党转型研究
★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政策评估 ★海关管理与海关政策 ★公共管理与海关管理 ★公共组织创新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问责制探析
★WTO与公共管理
★海南省财政部门预算改革政策评估报告 ★积极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学相关课题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财政研究 ★税务部门组织结构的优化问题
★税收管理流程再造——论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改革 ★垄断国企的改革 ★行政管理支出研究
★合理布局城市粮食储备,完善城市粮食安全体系 ★市政管理方向
★经营城市或人力资源开发 ★政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机构运行机制 ★政府经济职能转变
★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与转型时期政府的补偿机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谈气象服务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银行监管的创新 ★海关职能转变
★ISO质量体系与政府管理 ★政策执行or政府治理 ★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管理(公共支出)
★有效监督在政府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质量体系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体制转轨时期基层行政管理探索 ★行政执行与调整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治 ★财政监督方面
★行政法律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互动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体场馆的管理 ★政府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外事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建设(或:政府转型)★文化体制改革
★如何改善党风廉政建设 ★政府体制改革与职能变迁 ★政府职能转变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高层次人才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对象是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关系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城市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失地农民和低保人群利益 ★医疗制度改革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收支与财政管理 ★社会劳动保障
★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社会保障(住房管理)
★教育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医疗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流动人口管理
★江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农民户口问题研究
★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进程中央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探讨与实践
★关于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的视角城市化 ★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 ★城市化进程
★关于城市发展的定位策略 ★连云港城市化问题探析
★城市管理or水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
★苏州区域市化与中心城市现代化若干问题思考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探讨 ★现行教育政策分析与实施 ★教育经济学
★淮安市人才现状与对策 ★教育产业发展与管理
★走向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模式 ★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完善税收管理系统协调机制 ★西部大型国企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与治理
★长三角区域新型政府间关系的构建 ★厦门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晋江市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方案执行的研究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伙伴关系的建构 ★市政公共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
★口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构
★《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
★政府雇员制的理论与实践
★反腐败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治腐之路
★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以大连为例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有限政府构建
★论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绩效评估
★民营化工具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燃气行业民营化的案例分析
★作为政府改革战略的民营化
★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职能的分离与协调——评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三分制”方案
★危机与变革:中国乡镇公共管理制度缺陷及纠错对策研究
★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选择
★上海公交定价机制与比价关系研究
★“三项改革”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机制研究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厦门公交民营化改革案例分析
★中西方行政体制比较研究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评述
★中西方行政改革比较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财政关系、权力分配关系、法律关系)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包括公共领域的安全问题)
★我国区域合作模式研究(以某区域为例)
★“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粤港澳政府合作研究
★广佛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跨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如环境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公共交通治理、食品安全监管等)
★政府间关系研究
★乡镇公共管理体制研究
★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及其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党政关系研究
★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
★地方政府决策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竞争研究
★NGO经费筹集与管理研究
★NGO管理体制研究
★NGO行为规范研究
★NGO法制建设研究
★各类NGO组织的具体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各类不同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 ★项目绩效评估研究
★绩效审计改革与推进研究 ★行政许可制度研究 ★行政立法研究 ★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行政强制研究 ★行政和解制度研究 ★行政仲裁研究 ★行政赔偿研究
★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 ★行政监督制度研究 ★领导体制研究 ★领导责任及其追究 ★职业道德问题及其研究 ★组织冲突与摩擦研究 ★组织激励研究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度研究(包括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政府采购的制度与管理问题 ★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研究
★政府经济性管制和行政性监督问题 ★公私伙伴关系中管理与制度问题 ★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制度问题 ★中国地方政府部门预算改革
★中国地方政府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 ★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研究 ★中国地方教育财政体制 ★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国地方支出绩效评估改革 ★公共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人员编制管理研究
★公职人员的选拔、甄选和任用研究 ★公职人员培训制度研究 ★工作分析研究
★公职人员绩效评估研究 ★薪酬制度研究 ★激励制度研究 ★政府人工成本控制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城市规划研究
★城市交通研究
★城市经营研究
★城市治安研究
★城市化问题(包括城中村、村改居等)研究
★市政建设管理研究
★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研究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城市小区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城市社区的功能及其作用研究
★有关公共政策理论问题的研究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研究
★公共政策评估研究
★科技与教育政策研究
★劳工问题与劳工政策研究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研究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研究
★卫生政策与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儿童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司法矫治社会工作
★非营利组织
★政府宣传与公共信息传播研究
★政府新闻发言与信息发布研究
★政府危机信息传播与负面信息调控研究
★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研究
★政府公关与形象传播(政府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传播研究
★公共传媒与公众情绪研究
★行政文化管理创新研究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
★电子政务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包括采集管理、公开管理、分级管理、交换共享管理、信息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管理方式研究
★“一站式”电子政务及其应用研究
★电子监察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标准问题研究
第三篇:【就业情况】公共管理硕士MPA就业情况
咨询热线:010-62513012网址: MPA(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学位,继MBA(工商管理硕士)之后,正日益成为当前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据介绍,这项已在国外发展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学位,将会给我国的公共事业高精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所未有机遇。MPA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以说决不亚于MBA。
我国引入并推进MPA教育,将为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
MPA的就业前景不亚于MBA。MPA的目标是培养在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机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以及(高级)职员。据调查,现在美国联邦政府就职的公务员有10%-20%具有MPA或相关学位,在公共政策领域工作的公务员队伍中,50%-60%的人具有MPA或相关学位,与此同时,MPA学员也大量进入国家的商界、文化管理部门、大众传媒机构、甚至金融领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现在的口号是“为21世纪准备领导人”,它的MPA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部门的政策分析者;为未来的公共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者准备其职业所必须的广泛技巧和概念框架。而法国的国家行政学院就是培养法国政治精英的摇篮。
MPA教育引入我国较晚,可以说MPA在国内还未形成供求市场。但专家预测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MPA的需求将不逊于MBA。国内MPA专业学位获得者就业主要面向公共部门的各个领域,包括党政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社会团体、思想库或咨询公司等)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与行政部门等。
关于报考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QQ:2226381217
第四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建立和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科优势,按照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合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合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目标是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努力培养“心系国家、服务人民、视野开阔、务实勤奋”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心系国家——培养清明高尚的思想境界,使学生能够以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己任;
服务人民——培养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学生能够成为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领导人才;
视野开阔——培养开放严谨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视野,能够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
务实勤奋——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学生能够忠于职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
其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
3、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激励、文字阅读与理解、口头与文字表达、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创新能力;
4、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外文报刊、文献;
5、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好的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人及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能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需要。
二、培养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工龄三年以上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在职人员。
三、学制及培养方式
学制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期限2.5-4年,课程学习既可以采用业余时间(周末、晚上),也可以每学期集中安排一段时间学习。
MPA研究生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某门课程的缺课时数达到或超过本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必须重修。选修某门课程,而不参加考核,做零分处理。
四、课程设置
1、采用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达到《合肥工业大学MPA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学生授予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情景模拟和社会调查等等多种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班导师,成立导师指导组,发挥集体培养作用。
4、重视实践环节,MPA学生应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撰写专题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并经我校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五、课程设置
MPA课程设置分为公共管理基础类、公共管理实务类、公共管理智慧类、公共管理选修类、综合训练类五个模块。
公共管理基础类课程作为公共管理支撑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导入现代公共管理核心知识与观念,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储备;公共管理实务类课程围绕具体专业方向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专业领域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公共管理智慧类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公共管理选修类课程旨在使学生结合自己需要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类包括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跟踪现代公共管理思想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
课程设计合计42学分,其中:课程40学分(核心课24学分、必修课10学分、选修课6学分),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2学分。
MPA课程设置详细内容见《合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专题实践
1、MPA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围绕某个公共领域的管理和政策问题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开展项目调研,也可以到某一部门或地区参加挂职锻炼。实践完毕应提交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
2、MPA学生每人应参加6-10次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专题讲座或研讨,了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学科发展前沿。
七、学位论文
论文工作必须符合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
1、论文选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撰写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原则。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联系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实际,结合自己本职工作、特长及兴趣,选择公共管理或相关领域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2、开题报告会
选题完成后,要按规定撰写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要全面阐述该选题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解决路径。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3、论文形式
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写作要求
一、为提高MPA学位论文质量,充分发挥论文在MPA教育中的作用,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中对论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要求。
二、MPA研究生在选定导师后,应及时与导师商定论文题目,尽早开始收集和积累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
三、论文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政策评估、案例分析、对策研究等为主体的应用型论文。论文必须逻辑清楚,结构合理,文字通顺流畅,字数在3万字左右。
四、MPA学位论文的规范格式
(一)总体要求
1、论文结构
学位论文分正文和辅文两部分。
论文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公式和数据等部分构成。
辅文包括:封面、原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参考文献、致谢等。
2、编排顺序
封面,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导论或前言,正文章节,参考文献,致谢。
3、总体格式
(1)封面格式统一下载。
(2)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
(3)正文统一、连续编页码,用小五号宋体字,排在页脚居中位置。辅文不编页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4)图表、引文等一般用小五号宋体字,具体格式见后面正文部分。
(二)具体要求与格式
1、中文摘要
(1)基本内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结论,4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2)格式:“中文摘要”四个字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加黑,具体关键词一般是名词,用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空出两个字(即四个字符)的距离,关键词位于页底端。
2、英文摘要
为中文摘要的翻译,可更简明扼要。格式同中文摘要,关键词都是名词,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
3、目录
一般列两级目录,后附规范的页码号。
格式:“目录”二字居中排,用三号宋体字加黑。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每一级目录后退两个个字(即四个字符)。
正文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正文标题
一般分章、节两级。如果需要,段以下也可再细分;章标题可使用两种格式: 第一种(推荐使用)
第一章
□□□□□
(一级标题,居
中,单列一行)
一、□□□□□
(二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
(一)□□□□□(三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
1、□□□□□(四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第二种
第1章 □□□□□(一级标题,居
中,单列一行)1.1 □□□□□(二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1.1.1 □□□□□(三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1.1.1.1 □□□□□(四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注意:分不分节,各章节必须统一。
具体格式:章标题用三号宋体加黑;节标题用四号宋体加黑;节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黑,居左。
5、表格
全文统一编号。表格应加标题,标题用小五号宋体加黑,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内容用小五号宋体。表格四周的线应为粗线;两侧的竖线可以不要。
注意:选定某种样式后,应全文统一。
6、插图
全文插图统一编号,应与表格的编号方式一致。插图标题为小五号宋体加黑,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文字用小五号宋体。
注意:选定某种样式后,应全文统一。
7、注释
(1)注释必须规范,一律采用脚注、自动插入格式:每页重新编号,编号数字形式采用①、②、③、„;每个注释用小五号字在页脚注明出处,要件及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单位名称及出版时间、页码。
例:①朱学勤:《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中华读书网编:《学术权利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引用同一著作、论文,不采用简化格式。(3)引用图表直接在图表下注出来源,不用脚注。
(4)互联网或数据库作品,应注明网址或数据库作者和时间。
例:贺雪峰:《县乡村体制整体改革研究》,大学生支农调研网,http://www.3nong,org/qc01
8、公式
公式一般单独占行,居中排列。如有需要,可加序号,编号规则与图、表一致。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位于正文之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应按外文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和中文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
格式:“参考文献”四个字用三号宋体加黑,居中。具体内容用五号宋体,外文期刊名用白斜体。编排顺序遵照下列各项规定:
⑴一般中文著作
例:【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⑵编撰类著作
应在编者姓名之后标注“编”或“主编”或“编辑”字样
例:【2】朱学勤:《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中华读书网编:《学术权利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⑶论文集内论文
应先注明论文,再注文集等版本信息
例:【1】罗荣渠:《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兼论文化传播问题》;见罗荣渠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⑷翻译著作(译文)
除应包括上述版本信息外,还应包括注原作者国别、译者姓名
例:〔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⑸古典文献类著作
除应包括上述版本信息外,还应注卷次 例:《史记》卷25。〔6〕期刊文章
例:〔法〕法斯蒂:《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省的天主教教民》,马胜利译,《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7〕报纸文章
例: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光明日报》,1998年12月27日。〔8〕规范性文件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年6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月5日。〔9〕外文论著
应遵循国际学术惯例,凡文章篇名,应用“”表示;凡书名、报纸和刊物名,一律用右斜体表示
例:William Rehg ,“Translator’ Introduction”,in Habermas’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MIT Press,1996.p.IX;David M.Radmussen,How is Valid Lsw Possible?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Vol.20,No.4.1994.10、致谢
单独占一页,“致谢”二字用四号宋体加黑,居中。具体内容用小四号楷体。
(三)学位论文的排版
1、版面格式:页边距采用A4纸的默认边距,即上2.54cm,下2.54cm,左3.17cm,右3.17cm,页眉1.7cm,页脚1.7cm;文字用WORD2003或WORD2000格式排版。
2、封面内容:有固定格式,见社科院研究生院网站。
(四)学位论文应电子版的上交和打印、制作
学位论文由学生本人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排版之后,在规定时间统一将电子版交至MPA教育中心,由中心工作人员统一打印制作,分别用于论文评阅、答辩和学校留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