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范文模版)
…………医院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
为了系统规范急危重患者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的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
入急救绿色通道疾病的规范
需要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患者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第二条
急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院外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
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患者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患者的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患者,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患者转送到专科医生指定的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患者,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维持患者生命的各项措施同时,通知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患者,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工作,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由专科医生将患者送到手术室;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患者基本信息;专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抢救患者,完成治疗和手术。
5、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最高行政主管或在场的最高医疗技术职称人员主持会诊,会诊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参加,根据会诊意见及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确定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
6、所有急危重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第三条
门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门诊发现需要抢救患者,由接诊医生和门诊护士负责现场抢救,组织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如诊断明确,可由专科医生接诊,决定进一步治疗,如不能快速明确诊断,由接诊医生送急诊科。
(二)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患者负责,在交接患者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第四条
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进入急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患者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二)在确定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三)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1、患者到达医学影像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3、检验科接收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4、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四)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患者,患者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五)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注明“抢救”,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六)患者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患者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政处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第五条
报告和会诊
确定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专业负责人,同时报告医院(正常工作日报告医政处,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科主任、医政处或总值班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工作。总值班在抢救患者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医政处长、主管院长。
第二篇: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1)急救绿色通道是指急、危、重病员被送到急诊科,在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的一套快捷有效的急救服务,确保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为通过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提供安全、畅通、规范和高效的服务。
(2)急救绿色通道基本原则是对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
(3)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包括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
(4)急诊科24小时设有接待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送入急诊抢救室,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实施即时抢救。
(5)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病人到达后立即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在10分钟内到达。
(6)对实施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同时白天报告医务科,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实施重大抢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抢救会诊,急诊科成员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
(7)急救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证,各相关科室应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科或总值班签字后可优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8)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急救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9)为保证抢救的及时、有效进行,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需要实施的各类有创操作,急救医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按先操作后补谈话原则实施。
(10)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按医院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及会诊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11)在急救绿色通道专用登记本上做好相关信息的登记。
第三篇:120急救绿色通道
120急救过程中的法律盲点及应对方案
案例1,12月7日晚,北京市海淀区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17时58分,120急救车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决定赶往最近的武警总医院。无奈,整条马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急救车一直响着警报,前方的车辆无动于衷。18时40分,救护车终于停在了武警总医院的门口。遗憾的是,此时病人已死亡。
案例2,12月18日,重庆一对夫妇,抱着一名病重婴儿送医院抢救,求助警方护送,可重庆警车开道时,前方却无车避让,在路上走了四十分钟才到医院,可孩子最终因为抢救无效身亡。以上案例说明在道路增长远赶不上机动车和人口增长的环境下,特种车辆执行公务时经常遇到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呢?有司机说:不是不想让,是让不了。要是遇见红绿灯,让行就会违法。因此,应该完善立法,明确如果不让行会有何处罚,通过法律来推动道德进步,使其成为我们生活中自觉遵守的准则。
针对以上情况青岛市交警部门推出的六项“120”急救车绿色生命通道举措,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为“120”救护车让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这六项措施包括:建立完善120、122联动机制,实行信息共享;确定救护车基本通行原则和社会车辆避让原则;在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上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对社会车辆因避让救护车而被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和因有条件避让救护车而没有避让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取证;针对市区重点的医院,交警部门和120急救中心共同研究通往医院的主干道以及医院周边次干道、支路,确定优先选择的路线;增设宣传提示标牌,倡导避让救护车、为生命让路的文明风尚等。
通过完善交通法规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120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会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郑州实强电子有限公司
网站:www.xiexiebang.com,业务咨询***.QQ423285671
第四篇: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制度
为了急危重病人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我院急诊科开设并实施急救绿色通道,制定急救绿色通道制度如下:
1.急救绿色通道基本原则:对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治疗的原则。
2.急救绿色通道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
3.对开放绿色通道的病人,检查、手术、住院实行全程护送服务。
4.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在病人到达5分钟内实施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10分钟内到达。
5.重大抢救报告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晚上报告总值班。组织院内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6.开放绿色通道方法:白天可由科主任、护士长签字直接开放,夜间当班医护人员汇报总值班后开放。需住院病人:白天汇报医务科,晚上汇报总值班。
7.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急诊医生必须尊重家属知情权,及时报告病情变化.需发放病危通知时,做好书面签字。
8.为保证抢救的及时、有效进行,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需要实施各类有创操作时,急救医生按照国家的有关归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的原则实施。
9.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10.在急救绿色通道专用登记本上做好相关的登记。
第五篇:门急诊管理
门急诊管理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门急诊窗口建设
肖丹
1998年8期
医院在卫生服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保障人民健康,保护劳动生产力的艰巨任务。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医疗行业应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我院根据卫生部要求和卫生厅的工作部署,领导班子非常关心、重视门急诊工作,把门、急诊部当作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加大了管理力度,强调了医疗服务的主体,将病人放到了最高位置,紧紧围绕满足病人的需求,简化工作流程,方便病人提供优质的技术和心理服务,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制定便民措施,为病人排忧解难
(1)以病人为中心,首先要改变旧的护患关系,建立起新的医学伦理观念,即医生和病人是双向性的对等关系,病人应该尊重医生的专门知识,医生则应该尊重病人的自决权利。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已从单纯的服务型逐渐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服务在前,优质是本。为此门诊设立了总服务台,医务人员在病人来就诊时便主动迎诊,微笑服务,咨询答疑,亲切热情地使病人宾至如归,愉快就诊。
(2)总服务台建立了一系列方便病人的措施:对危重病人、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病人免费提供服务。如轮椅、担架、体温计、一次性杯及开水,发现危重病人及时送急诊科处理;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导诊护士都要立即迎上去,搀扶送到就诊室。
(3)总服务台设立“咨询热线”,上班时间设立电话咨询;发放、邮寄化验单,查找丢失的化验单;预约挂号,周一至周六全天开诊;中午设有值班导诊,随时为病人服务。门诊各手术科室天天开展小手术,减少了病人的预约,节省了病人来就诊时间。护理部主任和分管各科的门诊护长经常深入门诊第一线,了解门诊护理工作情况,听取病人意见,及时指导并改进门诊的工作。
(4)医院门诊的工作环境和病人治疗休养环境,是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场所。医院环境既是医院内在关系的外显,又是凝聚医务人员爱院的一个条件。总服务台的导诊护士始终保持着门诊大厅、走廊、诊室的干净、整洁、安静、舒适,使病人就诊时心情舒畅。2 导诊服务,病人至上
作为医院它所具有的各种形象,无不直接影响医院自身和其医疗活动,从而直接影响其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成败。因为病人在选择医院时的标准就是医院能否真心实意地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
(1)护理部清醒地认识到一流服务就意味着规范、高效的服务。我们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站在社会、病人的立场上,观察和制定医院的各项服务规范,在门诊一二三楼大厅设导诊服务,护理部专门编写导诊员培训教材,导诊护士要经过培训上岗,使她们明确导诊服务的目的宗旨,提高导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因为导诊护士直接代表医院职工的职业道德、精神风貌和仪表等,是其总体之和的反映。
(2)我们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全程服务的观念,为门诊需入院病人提供一条龙服务。只要病人需住院,医生开出入院卡后,就有专人负责带病人到住院处办入院手续,办完手续后直接送病人到病区护士站,病区护士签字接收后安排到病床,并通知负责医生,如病人有需求时,护士负责电话联系。护理部注重在全体护士中树立“病人是医院生存与发展之所在”的意识,做到病人到医院处处有人关心,时时提供方便。3 急诊科建立生命绿色通道
(1)以病人为中心,医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急诊室工作,认识到急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哨,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缩影,是社会关注医院服务水平的窗口,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有强烈的岗位意识。为此我们制定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通过建章立制,在急诊科建起一套快速反应的急症抢救机制,实行急诊护士分诊、导诊、咨询负责制,明确规定对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收款。
(2)急诊室分为“红、黄、绿”区,建立有生命绿色通道。我们打破急诊的旧体制,废止按传统挂号就诊的老做法,将急诊室分为“红、黄、绿”三个明显标志的区域,按病情将病人导入不同区域,实行“分区就诊”,目的是为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实现急诊抢救工作有序化。红区主要收治重危病人,黄区主要收治亚急病人,绿区主要收治一般急症病人。一旦重危病人进入红区,医生、护士立即到位,服从统一指挥,全力迅速投入抢救,分秒必争。
(3)目前,只要救护车笛声一响,护士携担架车便立即到救护车房,从接诊、检查到治疗一切环节均为绿灯。在这里“患者不动,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全方位的系统服务,使抢救节奏加快,且抢救病人一到,医护人员都废寝忘食,奋力抢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门急诊工作以来,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为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