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课时练习
课时限时分层检测(四十一)
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应学生用书第281页]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题(共45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1.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发光的金子也需要人们发现和使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价值是指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②说法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具有价值,应该排除。
【答案】 C 2.(2014·深圳模拟)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情况屡见不鲜,着手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从哲学上看,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关键是()A.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B.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C.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D.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 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情况屡见不鲜是价值观不正确导致的,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答案】 C 3.李克强总理说:“在读书、做事、文化熏陶当中,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这反映出他的人生价值观()①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③只要社会价值,不要自我价值 ④不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③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说法错误。【答案】 A 4.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有句话:“谁也不可能轻易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这启示我们()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追求成功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④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自我管理和毅力”表明人生成功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表明个人素质的提高,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题无关,排除。
【答案】 C 5.(2014·常州质检)2014年南京青年奥组委面向国内外,在广泛进行社会招募的基础上,遴选20000名志愿者。2014年,南京的注册志愿者将超过100万人。从哲学角度看,争当志愿者服务社会体现了()A.义务的履行确保运动员权利的实现
B.国家利益与志愿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在劳动和奉献中彰显了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存在于奉献社会的理想之中
【解析】 A、B不属于哲学角度,不符合题目要求;D说法错误,亦不能入选。
【答案】 C 6.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中国。数以十万计的书屋、文化站点、电影放映队出现在广袤的国土上,卫星、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偏远地区和祖国的心脏连接起来。无数农村人幸福地吮吸着知识文化的营养,进而点亮人生的梦想。可见()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全面提高科学文化、心理等素质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③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④党和政府能够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析】 国家的文化惠民建设,使无数农村人吮吸着知识文化的营养,进而点亮人生的梦想,说明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故①④入选。
【答案】 B 7.“如果有人问起你的名字/我就告诉他你的模样„„一条五分钟的路/你一走就是半个钟头/一座二十分钟的山/你一爬就要两个小时/三尺讲台/铺垫起你一生的梦想„„又用一双老旧的拐杖/撑起一片晴朗的希望”这首诗说的是襄阳市四十五中教师曹美琴30多年如一日,拄着双拐坚守三尺讲台的故事。曹美琴老师的事迹启示我们()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各方面的才能 ④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曹美琴30多年如一日,拄着双拐坚守三尺讲台,体现了①②;材料没有涉及“发展各方面的才能”,③排除;④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A 8.(17分)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某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多市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本省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该省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
【解析】 首先,通过审设问,我们已经明确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且题目要求我们回答出该省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原因所在。其次,我们要联系教材知识,找出与该省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相匹配的考点内容。由此即可组织答案。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出正确的决策。②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深入调研,才能深化对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的认识,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真听取群众建议,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表现,是该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保证。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反映人民愿望,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提升题(共55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9.烟草事业的如日中天,没有给云南红塔集团原一把手褚时健带来财富,却让他身陷囹圄。出狱后,他深居哀牢山中种橙九载,于耄耋之年成为亿万富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解析】 题干中的前半句说明褚时健受错误价值观的指导,做出了违法的事;而后半句则说明褚时健在劳动致富观念的支配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10.漫画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B.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不同 C.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D.生活中人们的主观认识很难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解析】 A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主旨,B中的“阶级地位”在漫画中没有体现,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否认了社会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
【答案】 C 11.自强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中国的诸多远古神话、寓言,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无不彰显着古人自强不息的人生品质。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一致的是()A.经国大业,不朽盛事 B.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D.平静淡然,不卑不亢
【解析】 “乾乾”指自强不息的样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周易·乾·文言》,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因此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12.无数个职业称呼的改变,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炊事员”改叫“烹调师”“营养配餐师”,“保姆”改称“家庭服务员”。“炊事员”的时代,人们满足于—个“饱”字;而如今,“烹调师”“营养配餐师”等新称呼意味着人们追求的是“好”,既要吃得好还要讲究营养搭配。上述材料的理论出发点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生活观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排除②;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的主导者也不同,故③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13.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兰辉,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时刻将群众挂在心间,视责任重于山。“人不能只为自己,要多为别人想想”,这是兰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5月23日,兰辉同志因公牺牲。他用生命诠释了对群众的尽职尽责。这启示我们()A.应把社会对先进模范人物的认可放在第一位 B.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
C.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考虑个人利益的
D.只有不顾生命安危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兰辉以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A错误,B正确;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C错误;D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 B 14.(15分)最近十多年来,在媒体发布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中,腐败都位居社会严重问题的前列。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201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强调,不纠正“四风”,廉洁从政就无从谈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反“四风”,就是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必要性。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价值观的知识;其次要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点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党内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的现状,要求必须通过反“四风”来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廉政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反对“四风”,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为民务实清廉。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指导。反“四风”有利于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处理好公义与私利的关系。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反“四风”,有利于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5.(20分)材料一 有人针对目前中国青年人对科研的热情大不如前,甚至一些优秀的博士生毕业后放弃了科研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青年人不那么热爱科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跟待遇有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应该让从事科研、教育的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既让人尊重,又让人羡慕。如果研究生的收入赶不上开出租车的,那就有问题了。
我国某高中甲乙两位同学对此发生了争论。
甲同学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者是平等的,凭什么开出租的就一定要比研究生的收入低?
乙同学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生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收入就应该高。
材料二 几年前,一则“北大才子陆步轩街市卖猪肉”的新闻,引发社会各界对于“读大学是否有用”的大讨论。几年后,又有一个叫陈生的北大高材生因卖猪肉成为千万富翁而再次受到围观。2013年1月底,宣称“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的“壹号土猪”董事长陈生带着50多个大学毕业生和自己创办的食品品牌“壹号土猪”,从广州到上海,发展了近70家门店。为储备人才,“壹号土猪”在上海开办了“屠夫学校”。8月7日,57名学员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从“屠夫学校”结业,其中,30多人是上海首批大学生屠夫。
网友议论此事:
支持派认为,北太毕业生卖猪肉就可以卖出品牌。不读书的人卖猪肉,也许只能一辈子卖猪肉了。这就是区别。
反对派认为,大学是要培养创新人才的,如果切猪肉的话,真的没必要读大学啊,浪费社会的资源。
(1)请你从价值观的角度对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评述。(7分)(2)你支持材料二中哪一派的观点?并为这一派的观点从哲学角度提供论据。(7分)(3)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说明,人们对大学生卖猪肉一事的认识为什么会存在分歧。(6分)【解析】 解答第(1)问,应具体分析甲、乙的观点,找出其正确或错误之处,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第(2)问,不存在观点对错问题,选出你支持的那一派并从哲学角度找出依据即可。第(3)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且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人由于受到不同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别。据此分析即可得出,人们对大学生卖猪肉一事的认识存在分歧的原因。
【答案】(1)①甲同学认为劳动者是平等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不同,但社会地位是平等的。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大,收入相应也就高。如果否定这些差别,搞平均主义,会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③乙同学认为研究生的劳动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是正确的,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所有的劳动者都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劳动报酬的多少不是以能否推动社会进步为标准的,而是以付出的劳动量为标准的。一切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
(2)示例一:支持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虽然都是卖猪肉,但是,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能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优势,“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水平”,不但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还办学校培养后备人才,这都是具备了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能够做到的。所以,大学生卖猪肉并非浪费社会资源。
示例二;反对派。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是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一种理性认识,应该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避免人才的浪费。大学生卖猪肉属于专业不对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间没有统一起来。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对大学生卖猪肉一事,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人们认识上的分歧,既由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现实社会并非只有一种社会意识存在,而是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以上分歧就是不同社会意识的体现。
第二篇:哲学主观题练习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林果业是一大支柱产业。我市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种 植果树,农民有种植果树丰富经验。随着我国林果业快速发展,市场上新品种优 质水果日益丰富。但我市果农栽种的果树仍多为传统品种,产出水果质量差,销 售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及时引导果农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于是,果农砍掉老果树,更换栽种优质品种,增强了林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请谈谈你对我市果农这些做法的认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2)我市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果树,农民又有丰富经验,所以林果业成 为支柱产业,坚持了从本地实际,全面实际出发;面对市场变化,果农砍掉劣质 果树栽种优质果树,坚持从变化发展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一。(3)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有 效指导人们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果民转变 观念,砍掉劣质树栽种优质果树,增强了林果业发展的后劲。
2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 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及淫秽 色情网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针对这种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发布了《关于打击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将加强宣传教育、集中清理网站、深入查办案件、抓好源头治理、强化技术防范、严 格问责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创造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构建绿色、健康与和谐的网络 环境。回答问题: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谈谈对材料的认识。(16 分)
42、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分)针对当前“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及淫秽色情网站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这种 情况(特点),全国“扫黄打非”办发布了《方案》整治网络环境。分)(2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分)我们既要看到“网(2 游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要看到“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 分)③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这要求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分)因此,(2 “将加强宣传教育、集中清理网站、深入查办案件、
第三篇:哲学第四单元练习
附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
一、选择题 1.[2012·福建卷] 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2·广东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3.[2012·课标全国卷]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2·浙江卷] 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6.自2011年7月1日起,《社会保险法》正式施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对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期许,这是立法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和探索,为社会保险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险法》出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是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新闻战线开展此项活动是因为 ①新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新闻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创作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闻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作风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2·北京卷] 右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9.[2012·广东卷] 对下图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2·江苏卷]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 A.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11.[2012·课标全国卷] 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2012·山东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3.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今年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某高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④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乔布斯的名言,他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成为了时代的传奇。由此可见 A.人的价值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B.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D.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16.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居民董明是一名残疾人,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她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长期免费为那些因失业、下岗、落选以及失恋等因素而痛苦的人提供心理帮助。2011年9月20日,董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董明的事迹说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江苏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一时间,人们对这位父亲议论纷纷,毁誉并举。这说明
A.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评判不可能一致
B.导致主体活动达到预期结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是正确的 C.社会意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D.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8.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我们常用“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必竭”来告诫政府官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办事情应立足整体,搞好局部 C.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D.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0.漫画《官员走穴》反映的是部分政府官员出席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商业活动,一般都有出场费可拿。这告诫我们的政府官员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应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非选择题
21.[2012·安徽卷] 网友议题 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22.[2012·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雷锋和鹦歌岭大学生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为乐。
结合所学知识,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答出两点理由即可)
23.[2012·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
参考答案
1-5BCCBA 6-10DBBCC 11-15CCBCD 16-20ADAAC 21.[答案](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生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首先要明确价值观的作用,其次要回答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结合教材知识点,本题不难回答。
22.[答案](2)①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以得到社会承认、实现自身价值为乐。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实践,以奉献社会为乐。③以服务人民、辛勤劳动为荣为乐。④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乐。
[解析] 本题探寻他们为何以助人、奉献为乐,没有限定答题角度,围绕“助人、奉献”可以从哲学和文化角度思考作答。从《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首先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从《文化生活》角度,可以回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3.[答案]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
[解析] 本题要求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应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结合辩证否定观、社会发展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改革实践的成功来回答
第四篇:)哲学与人生练习
《哲学与人生》期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2*30分)(把答案填在上面对应的表格里)(D)1“实事求是”的“是”的含义为
A对 B正确 C这 D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A)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为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辩证法
(B)3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意愿出发是下列哪种思想路线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法(B)4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为
A静止 B运动 C矛盾 D统一(C)5“揠苗助长”的错误在于他
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B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的作用 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C)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哲学观点是
A孤立 B发展 C联系D静止
(B)7“头疼医脚,脚痛医头”是用下列的哪种观点看问题
A孤立 B联系 C片面 D发展
(D)8“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明的哲理是
A外因起决定作用 B内因不起作用 C外因不起作用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A)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了
A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B旧事物优越于新事物C旧事物是永恒的 D旧事物不会过时
(A)1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对立和统一 B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C内因和外因D必然和偶然(A)1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矛盾 B同一性C对立性 D运动(A)13自立、自尊、自强说明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C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D 外因是第一位的原因
(D)14“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体现的哲理是
A片面的观点 B绝对的观点 C一点论 D一分为二地看问题(D)15下列属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是
A做梦 B水中月 C猴子捞月 D护士护理病人(D)16下列属于物质现象是的
A党的方针 B城市规划方案 C交通规则 D水中月,镜中花(A)17承认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辩证法
(C)18“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违反的哲理是 A一分为二的观点 B一点论 C片面的观点 D规律的客观性(A)19做人的基本条件是
A明辨是非 B多读书 C多交友 D多上网(A)2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体现的哲理是 A两点论 B一点论 C片面的观点 D形而上学(A)21“上帝造人”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史观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观点(A)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的哲理是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运动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A)23人生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 B对立 C统一性D 斗争性(A)24人的根本价值是
A社会价值 B自我价值 C家庭价值 D个人价值
(A)25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称为 A统一B斗争C排斥D否定
(A)2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规律是主观的 C人能发明规律 D规则同规律是一回事
(A)27“不是冤家不聚首”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双方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B形而上学 C一点论 D片面观点(A)2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的观点是
A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B运动 C内因 D规则
(B)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了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矛盾双方同时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内外因关系(A)30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A主观能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物质性 D矛盾性
二、判断题(1分*10)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2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3人际和谐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5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6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7只有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8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要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处世原则。(√)
第五篇:哲学第二单元练习
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高考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址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0高考海南卷18)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⑧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1高考浙江卷26)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1高考江苏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5.(2012高考安徽卷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6.(2012高考江苏卷28)图中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7.(2011高考全国课标卷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1高考全国大纲卷3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2高考安徽卷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10.(2011高考上海卷5)一直以来,科学界认为生命以磷、碳、氧、氮、氢、硫6种元素为基础而生存,生命体不能将砷元素作为生命结构的组成部分。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GFAJ1”,在其DNA中磷的位置却可以由砷代替。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一重大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 B.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C.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D.科学实验是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创造出新的客观规律
11.(2012高考广东卷32)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2高考全国课标卷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2O09年海南单科,22)2O09年3月28日20时3O分到21时3O分,全球24个时区的2OO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12年安徽文综,11)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2年江苏政治,2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2高考福建卷35)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19.(2012高考山东卷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20.(2012高考四川卷28)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的 21.(2012高考四川卷34)顺应“网络微时代” 对 “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游戏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赚进500亿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域的神话.根据上题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体现了
①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②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③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2012年广东文综,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2.(2010高考全国课标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
3.(2010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选择题: 1-5AABAD 6-10CDBCA 11-15ABBBC 16-20ACAAC 21 B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了这一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推断有一定的合理性。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规律,是不严谨的。
3.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