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争吵》第二课时教案
《争吵》第二课时教案
许超烨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状况和性格特点。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珍惜友情,,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状况和性格特点。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珍惜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文,悟情明理。
1、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1)争吵后,“我”的表现是怎样的?用“
”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争吵后的克莱谛又是什么表现?用“﹏﹏”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2、(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A:读父亲的话。
B:你怎么理解父亲说的话?
C:父亲认为克莱谛比“我”高尚,是因为?
D、总结明理:明明是“我”做错了,克莱谛却原谅了“我”,还主动和“我”和好。所有这一切的做法,都说明在克莱谛的心里,“我”是他的什么人?(生答:朋友)既然是朋友,朋友间就应该——?(预设:宽容,理解,包容„„)
(三)、提升拓展,升华情感
1、同学之间难免发生摩擦,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多媒体出示诗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写朋友的小诗,请看:
朋 友
朋友是一杯清凉的茶水,口渴时,滋润你干裂的嘴唇; 朋友是一根明亮的蜡烛,黑夜里,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 朋友是一棵碧绿的大树,疲惫时,给你舒心的依靠; 朋友是一缕温暖的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争吵》让我们明白了朋友间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要珍惜友情。《爱的教育》中,还写到了许多感动人的故事,建议大家利用阅读课时间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完成本课训练册。
3、预习
第二篇:争吵 教案 第二课时
14.《争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峡滩小学:王明珍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的经过,体会人物心理、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2.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教学重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词语复习(课件出示)
二、回顾课文内容,简单概括:
课文主要讲了: 因为克莱蒂不小心弄脏了“我”的笔记本,我们产生了争吵,最后和好的故事。
三、课文赏析
(一)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我”和克莱蒂“争吵”,究竟为什么?
(“我”和克莱谛吵架表面原因是克莱谛碰了“我”,使“我”把墨水滴到了笔记本上,但真正的原因是克莱谛得了奖而“我”没有,“我”嫉妒他。)
(二)学习第二大部分---“反思”,边读边议,再解答:
1.“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2.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两个人所说的意思一样吗?
(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自己,要打“我”。)
(三)、学习第三大部分---“和好”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挨”是什么意思?
(“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总想着吵架的事,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2.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3.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
(“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四)、学习“受教育”部分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学习了课文,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课件出示)
五、口语表达:说一说你认为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课件出示)
六、拓展积累
(课件出示)
七、课后作业
1、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
2、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第三篇:争吵教案第二课时
争吵(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争吵是难免的。同学们你们和身边的人发生争吵的时候你都是怎么解决的啊?”
“同学们真棒,你们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巧妙地化解与身边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争吵。那么,课文中的安利柯和克莱谛是怎么解决他们之间的争吵呢?谁能按照大屏幕的提示来回顾一下发生在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那些关于争吵的事儿。”
“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我相信我们班同学对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以课本剧的形式再一次走进安利柯和克莱谛的世界,你们愿意吗?”
二、第一部分(1-4)
1.“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第一幕。”
“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认真阅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而争吵。”(嫉妒克莱谛得了第一名,你们同意吗?)
2.“就这样,他们两个人的争吵开始了。下面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将第一幕的内容表演好?”
“接下来,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小组之间要分好工。” “下面,小组同学来试着演一演。” 3.小组汇报表演
4.“其他小组来为他们做一下评价。”
5.“同学们表演得很棒,作为第一组表演的同学他们也非常有勇气,我们掌声鼓励一下。那么,老师想作为一名记者,来采访采访我们的克莱谛同学。”
“孩子,你刚才为什么举起了手,却又急忙缩回去了啊?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啊?”(你们都是宽容的克莱谛。)
“其他小组的克莱谛是怎么想的呢?”
三、第二部分(5-8)
1.“第一幕的结尾,克莱谛说‘我在外面等着你’。就是这样一句话在两个孩子的心中掀起了一阵波澜,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幕,看看他们各自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一)第五自然段
2.“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3.“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你觉得克莱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那么在文中的我心里,克莱谛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呢?是的,即使两个人发生了争吵,文中的我心中还是只记得克莱谛的好。”
4.“我们来看这句话,你觉得此时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在读一读这段话。” 5.配乐朗读
“刚才同学们把文中的我内心的后悔和矛盾都读了出来,其实这一段话就是我在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内心的真实写照。下面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读一读第5自然段,看谁能够代表文中的我读出我此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6-8自然段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克莱谛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此时,克莱谛再一次说‘我在外边等你’,文中的我听到后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两个人都说要在外边等着对方,可是他们此时心里的想法是一样的吗?”
“下面请同桌两个人交流讨论,试着把大屏幕中的空格填好,写出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演一演我和克莱谛的心理活动。”
“下面那我请两个同学来给我们演一演。”
四、第三部分(9-13)
1.“知道了两个孩子各自的想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学后两个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进第三幕。”
“请同学们阅读第9-13自然段,仿照第一幕的方式,小组合作演一演。别忘了明确好小组内的分工”
“哪个小组能来演一演。”
2.“同学们,安利柯和克莱谛和好了吗?这真是一件好事。那么此时此刻,你想对文中的我或者安利柯说些什么呢?”
3.“是的,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谅解、彼此宽容。这也是安利柯的父亲给予安利柯的教诲。谁来读一读安利柯父亲的话。”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
“那么,让我们一起铭记父亲的教诲,齐读‘既然12’”
4.“同学们,你们记住这句话了吗?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这样的小朋友。那么今天我们的课本剧就演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四篇:《争吵》第二课时
《争吵》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争吵》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我”和克莱谛的心理的变化过程。
3、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二、说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探究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朗读能力,通过自学能够自由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而三年级的孩子特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对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抱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语言重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创新教育中所说的研究性学习,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本课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把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通过课堂上的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重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说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课文的内涵。从中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并挖掘人物形象特点。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五、说过程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后悔、难过、得意的语调读我对争吵后的感受和和好后的高兴,用不是滋味的语气读我陷入沉思的段落,在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首先判断父亲的话,对我来说是合理的吗?
2、再结合父亲前2句话的理解,感悟父亲话的内涵。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既展现了文章内容,展示了文章叙述顺序,同时也突出了中心,反映了课题。通过词语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这既是儿童的发现,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三年级语文《争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我”和克莱谛在吵架时不同的做法,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真诚相待。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我”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纸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的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了“我”的内心活动;然后写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批评。)
2、引入:太棒了!同学们掌握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品读课文。(板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1---4自然段。思考:“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是什么?(克莱谛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那么克莱谛弄脏“我”的本子是故意的吗?(不是)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因为克莱谛说:“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我”弄脏他的本子是不是故意的呢?(是故意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想报复他)“我”为什么要报复克莱谛呢?(“我”嫉妒克莱谛得了奖。)可是课文开头却说:“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别人做错了事,道了歉,就应该原谅别人。而“我”并不是这样做的,想到的却是克莱谛“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因此,事实上,“我”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
2、讨论交流:从争吵过程中,看出“我”和克莱谛是怎样的人?(“我”嫉妒心很强,而克莱谛是待人宽容。)
3、默读课文5---8自然段,在文中画出争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词句。
(1)、(小纸条出示):描写“我”心情的词句。(个别读、齐读)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再次指导有感情读)
(2)、讨论交流:读了这几句话,你有什么发现?(A、“我”的心里很矛盾,“我”想向克莱谛承认错误,又觉得太丢脸,道歉的话说不出口。B、“我”的心里很后悔。)为什么“我”后悔?(因为“我”知道克莱谛不是故意的,而“我”是故意的,也是在嫉妒他。)“我”心里怎么还是“不安”的呢?(听到克莱谛说要在外面等自己时,是怕克莱谛在放学后找自己打架。)那“我”怎么又想到“只是防御,决不还手”呢?(因为父亲教育过“我”,我也知道了自己做错了,又没有勇气主动承认,很对不起他。所以只能是“防御、决不还手”。)
(3)、再讨论:从争吵之后“我”的心里活动中,你对克莱谛有了怎样的了解?(克莱谛是个好孩子。)这么说,争吵起来主要是怨谁呢?(“我”)是的,如果他没有先骂了克莱谛,心又想报复克莱谛,后来自己知道做错了事又没勇气承认和道歉。(4)、有感情朗读课文这部分。
4、分角色读9---13自然段。(1)、学生分角色读书。
(2)、找出描写克莱谛表情神态的词语。(微笑、温和)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再一次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找出相关句子,学生读)看到克莱谛要和“我”和好了,“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句子)从这里说明了“我”是什么心情的呢?(激动,感动)
三、体会父亲的话。
1、学生自由读第14自然段,画出父亲说的话。
2、指名读父亲说的话。
3、理解父亲说的话的意思。
4、父亲把“我”手里的戒尺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友好待人。
5、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内容,升华情感。
1、学习到这里,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克莱谛,他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喜欢文中的“我”,“我”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及时的接受同学的友爱,与同学重归于好。)
2、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3、指名读书,升华感情。
五、谈学习收获。
同学们,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板书设计:
弄脏本子(直接原因)
吵架原因 嫉妒他得奖(真正原因)
15、争吵 “我”---克莱谛
后悔吵架,心里不安(他是个好人)
重归于好(重新做好朋友)
父亲对“我”的批评
第五篇:争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争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难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你遇到这样的情景,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两个朋友发生争吵的事。(板书课题)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理清顺序)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探究解疑
l.自读自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是怎么做的?(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3)“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4)“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
(5)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5-8自然段。
2.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②“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2)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①“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②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3)“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
(4)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学习课文。3.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4.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投影)(l)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 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归纳总结
1.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检测)
五、当堂训练
说说你对爸爸行为的理解,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写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
七、板书 15 争吵
我----------------克莱蒂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相互宽容团结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