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时间:2019-05-13 02: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第一篇: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兴和县育才小学

史平原

课堂教学改革推行至今,形成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多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所进行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提出,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在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手段的改变及评价的多元化,但目前尚缺乏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而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激励、反思、改进的作用,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同伴合作、师生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要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因此,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发展性评价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发人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意识淡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评价目标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能适时进行评价,整堂课中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结果没有只言片语的肯定和鼓励;也不能对做得不够好的孩子给以善意的提醒和要求,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即使有评价,方式也非常单一,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赏识和尊重的评价基本缺乏。这样的课堂沉闷,压抑,学生显得拘谨、被动,课堂的有效性极低。

(二)评价语言单调、空洞、笼统,缺乏激励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中部分教师为评价而评价,评价语言形式化,“好”,“很好”,“你真棒”,“不错”等评价语言是教师的口头禅,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教师也会给以肯定和夸奖一通。这样的评价平淡,普通,随意,对学生没有丝毫的激励和肯定作用。

二、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评价意义,适时恰当实施评价。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评价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兴奋剂。适时的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二)评价语言应贴切、恰当。

评价语应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语言应简练,不含糊。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评价不真实、不贴切,就不能恰当肯定和鼓励学生,相反还会滋生学生虚伪心理,养成坏的学习习惯。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评价时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评价更多的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去主动探索研究。就根据这样的现状我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 评价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只是教师的专利,这样的评价极具片面性,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不利于他们更好的发展。而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中一个学生学习行为的好与不好,不能只由老师来评判,老师也不再是权威,学生有权利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经验表明有时学生对学生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起到激励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老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就象一面镜子,可以很好折射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诠释

结合几年的教学评价探索经验,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评价,包括几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的评价,也就是师对生的评价,简称“师生”评价;(2)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评价,也就是生对师的评价,简称“生师”评价;(3)学生针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价,也就是生对生的评价,简称“生生”评价。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活动。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一)“生师”评价: 人无完人,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经常组织学生针对自己近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但对于学生的负面评价,老师应该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自己的改进措施,并邀请学生监督,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及时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教学的调整、巩固、提高提供充分的依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敞开心扉,更加相信老师,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评价: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的语言激励为主要形式,但激励性评价应具体化。不能都是像“太好了!” “你真棒!”等概括性的、单一性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回答,更加具体化、准确化。如“再想想,你会回答得更精彩!”、“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方法很有独创性,我都没想到”等。并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体态语言。例如,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或伸出大拇指表扬等。这样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关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生”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为主,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老师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如送给他们一本好的辅导书;一个好的解题方法;甚至可以是一个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等等。

“生生”评价宜在合作学习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意见不一致或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较大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就是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很好的体现),通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问题来越明朗,达到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但学生在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应该及时给予评价者再评价。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学会评价,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比如: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首先让他自我评价,“你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老师在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后,然后再让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你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想法” “你更欣赏哪一种?” 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当学生回答有错误时,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批评、相互批评,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思考改正的机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留意,评价就会如影随形,只要我们用的恰当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让学生的学更加充满自信,让老师的教更加充满激情,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便指日可待!

第二篇:课堂教学改革管理与评价(定稿)

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的管理与评价

(一)管理原则:权力下放,责任上移

1.权利下放:提高班主任、学科组长的地位和待遇,将聘任、管理权利下放到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

2.责任上移:实行问题追究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问责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进行自我检讨和惩罚,其次才是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管理机构

学校管理实行校委会、年级、学科和班级三级管理体制。校委会考核、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考核、聘任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学科组长为学科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学科人员的聘任、管理,指导和评价,抓常规落实。班主任不仅负责学生纪律、卫生、学习等日常管理,还负责对本班任课老师的聘任、管理、指导、评价和考核,并监督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把对老师的聘任和管理权力下放到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处,让学科组长和班主任参与教学管理,有利于常规工作的落实。

年级主任每天坚持听课,根据一周来每班每科的上课情况考评班主任和学科组长,将量化成绩作为评价班主任和学科组长的重要依据。

由校委会组成的考评督察组每天到课堂听课,并做好验收、指导和反馈工作,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打分要量化,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三)管理程序

1.每周五下午召开校行政会,参加人员为校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主要对上周工作作出总结,确定下周工作,形成工作决议。结果整理打印成校行政工作总结、计划,下发到各职能部门,年级,备课组。

2.每周五晚上召开年级办公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成员。会议总结年级上周工作,结合校行政工作计划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3.每周六上午一、二节召开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会,参加人员为年级组领导和班主任、备课组长。会议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4.每周日晚为班会时间,班主任总结本班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

5.每周一、周四为集体备课会,学科组长和学科所有老师都要参加,传达校行政会精神,总结上周工作,布暑下周工作,集体备课。

6.每月第四周周六晚召开全体教师会,全体教师参加。传达学校决策,布置具体工作。

注:校督察考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深入课堂、备课组、各处室,对照校行政工作计划,对教师、学科组、班主任、年级及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督察、指导、考评、量化。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时整改。量化结果每周一公布,督察记录周五上交校长室,作为校行政会研究布暑工作的重要依据。

管理流程为:校委会决策

督察、考评 年级组

督察组

形成合理分工,交叉评价,无缝管理,高密度运作的管理网络。

(四)管理制度 1.课堂督察制度

课堂督察考评组由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各年级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每天到课堂听课、验收、指导、反馈,对老师在课堂的教学量化打分,直接对接学科和年级,按照名次进行量化和评比。

以上数据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半期一评比、一兑现;每期一考核,作为下一期聘任的主要依据。

课堂督察组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重点,整个管理工作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的关注、检查、督促上来。不管是年级还是学科和班级,都是课堂督察主体,担负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

课堂督察的看点在学生的学上,以“学”定“教”,看学生是否大面积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新的生成发展,让学生乐学的课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2.集体备课制度(1)三定

定时间:每周一和周四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各备课组确定自己具体集备时间,上报年级和教务处存档备查。

定地点

定参加人:本组全体同志、包科领导。不得迟到,早退,请假。(2)备课程序

A、每期开学初,学科组长根据本期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填写学科教学进度表,并根据教学进度表将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备课分工一览表。

B、每周一集体备课时间,学科组长首先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填写学科组一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份张贴于组内指导本周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和教务处作为督查依据。

C、导学案编制

年级组布署 班主任(学科组长)落实

a.研读文本,精心准备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分工,提前一周研读教材、教参,演做资料、试题,认真研究课标要求,准确定位学习目标,把握重、难点,思考教学程序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手段,研究文本知识、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以及学生能力生成的策略、方法等。以上准备工作在编制学案前一周完成,每周日晚上,每个同志将上述任务完成情况交学科组长和包科领导领导检查、签字,必须做到不研究教材、不做题,不备课。

b.完成初稿,演做初稿

主备人在吃透教材,演遍资料和试题的情况下,提前4天完成导学案初稿并准备发言材料。发言材料应包括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写意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活动安排、方法策略、作业设计)与设计理念等内容。主备人将导学案初稿打印下发给组内每位同志,组内每位同志认真演做,在初稿旁边用红笔批注自己的建议。

c.中心发言,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前,包科领导首先检查每个同志初稿完成情况,对于不完成初搞者,提出批评并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在每个同志都完成初稿的情况下,主备人首先说课,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重要题型、设计思路等进行说明和解读,其他同志分别提出自己的建议,发挥集体智慧,集体研讨交流。

d.主备定稿,个人二备

学科组长和主备教师整合组内教师建议,修改初稿,形成定稿。完稿之后再次打印,主备人第二次演做。确认无任何知识性错误和打印错误的情况下,交审核人签字,送包科领导审批签字,提前两天送文印室文印。

任课老师结合本班学情和自己教学风格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的培训方法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包括对新生成问题的预设及答疑准备,即时性评价的设计、讨论、展示、点评的分工及时间控制等,形成自己的个性教案。

e.课后反思,再次完善

老师用学案要有课后反思,教师可随时交流教学反思或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集中交流。f.导学案实行错误追究制。若学案上有知识性或印刷性错误,要追究审批人(包科领导)、审核人(学科组长)和编制人责任。

导学案一律使用电子稿,便于及时整理存档,实现资源共享。

(3)每次集体备课,要有集体备课记录,备课后上交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对各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并量化,作为考评学科组长、学科组和包科领导的重要依据。

3.听课、评课制度(1)听课

A、年级领导每周一节引领课,年级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B、骨干教师每周一节示范课,学科组内所有教师听课,不得缺席。

C、每学科每周确定一位同志上一节汇报课,学科内所有同志听课,不得缺席。

D、年级领导每周转课、看课20节以上。涉及年级内所有学科,所有老师,所有班级,进行检

查、指导、反馈,并作好看课记录,作为考评老师,学科组长,班主任重要依据。

(2)评课

A、每听完一节课后,必须在当天内评课,相关人员全部参与,不得缺席。

B、评课前,主讲人先说课,然后所有同志参与评课,评出优点,共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C、主讲人作好评课记录,一式三份,一份自存,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存档。D、上汇报课的老师对照评课记录,自查,自纠,一周后上改进课。(3)检查

A、每周一集体备课时,学科组长确定本周听课时间、地点、主讲人和评课时间、地点,填写周工作计划表,一式三份。一式张贴组内指导工作,另两份分别上交年级、教务处。督察考评组届时进行督导、检查、考评。

B、听课记录必须有听评者的个人思考,每周日晚上各组同志上交听课记录,由学科组长、年级主任和教务处督察考评组检查。

C、听、评课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为学科组长,督察考评根据检查结果考评学科组长和学科组。

4.学科组和教师的评价制度(1)学科组评价制度

学科组评价和学科组长评价挂钩。学科组工作的好与差,学科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所以评价、考核学科组即为评价考核学科组长。对学科组和学科组长的评价,主要由督察考评组从课堂听课,集体备课,听、评课,导学案编制质量,学案使用和批阅情况,考勤和办公纪律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评价、量化,根据量化考核结果设先进学科组两个,每半期评一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评价分教改评价和绩效评价两部分

A、教改评价:设“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实行三级评审制。a.评审标准

 课堂教学评价,依据个人达标验收分数,每学期两次验收,取平均分,占30%  课改理论考试及答辩(期末一次)占30%  学生评价(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 教学成绩(期中期末各一次)取平均分,占20% b.评审办法

 学期初年级下发评分标准和办法,组织教师学习。

 学期中个人提出申请,由低级向高级递进,考评组进行初评。

 学期末考评组进行二评,最终依照量化成绩,排出名次,按年级教师总人数的10%,15%,20%确定“教改专家”、“教改明星”、“教改能手”人选。c.奖惩措施

 年级按人均200元/每月的标准设教改奖励基金。根据评审结果,设专家津贴,明星补助,能手补贴,期末颁发荣誉证书和资金,并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课改龙虎榜”。 评审周期为一学年,每次评审结果一学年内有效,连续两年评审为“课改专家”的老师,今后两年内免评,享受“课改专家”待遇。

 下一级未通过者,不能申报上一级;连续两年申报同一级未通过者,待遇降级。 教学成绩连续两次在同类班级中居后两名者,不予评审,已通过初评者,取消二评资格。 未达到“教改明星”级别者,不能申报中级职称;未到“教改专家”级别者,不能审报高级职称。B、绩效评价

年级提供教师在级部的名次,打分量化后下发绩效奖金。 教学成绩占40%(在充分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

 教学常规占30%(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稿,听、评课,学案批阅情况,学生的典型习题本、办公考勤及办公纪律。对这些方面的平时检查,年级都是两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

 师德修养占15%(老师的互评,领导的评价,学生评价,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老师师德分数一票否决) 学生评教占15%(课堂氛围,学案批阅检查,课堂艺术,作业适度与否)其它加分因素:

 论文,优质课,示范课,辅导奖,依级别高低分别奖10~2分。 优秀导学案4~2分。 学校职务6~3分。

5.反思总结制度

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失。尤其是在课改初期,每节课、每项工作,总有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每节课后、每项工作完成后能够静下来,及时归纳总结,作好反思。成的地方记下来,继续坚持。败的地方记下来,思考败在所处,如何解决,下次避免。“反思三年成名师”,如此,课课反思,事事反思,天天反思,则教师的进步是神速的。为了帮助教师尽快成长,学校提出以下要求:

(1)每天个人一反思。教师在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本节课的得失在学案上的反思区用红笔记下来,既记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今后坚持;也记不足之处,问题在哪,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

(2)每周组内一反思。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全组老师拿出自己反思记录,交流研讨,成功之处,大家共享;不足之处,大家共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每月校内一反思,每月学校组织一次课改论坛,先各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自由发言。说出成功之处,大家学习借鉴、分享喜悦,说出困惑之处,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决。群策群力,其实多数问题都可通过课改论坛解决。

以上工作由督察考评组和年级组,教务处进行检查、记录、量化,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科组的一项依据。

第二节 学习小组的管理与评价

(一)小组学习的理念

★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二)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

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习领袖、学习英雄。

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要求:

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

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3.职责:

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

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业收交,检查清底子。③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

④管理好本组组员的学习、卫生、纪律,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积分记录》: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成长日记的使用(0-2分)课前准备(0-2分)课堂参与度(0-5分)课堂、自习纪律(0-2分)作业完成(0-2分)学习档案的使用(0-2分)卫生状况(0-2分)其它方面(0-2分)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评选一周小组模范组员,上报常务班长。

4.调整: ①实行动态管理。

②通过竞选产生,上台演讲,小组民主推选。5.解决小组长工作的四大矛盾: ①自己的学习与服务大家的矛盾; ②学科组长和行政小组长工作的和谐;

③学习小组内同学们的行政管理、感情建立与各学科学习的矛盾; ④要处理好小组内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与参与的矛盾。

(三)学习小组建设机制

1.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旗。2.分工:(一定角色、一定责任)

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④每个学生有角色,每个学生有责任。3.调整:

不是一成不变,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避免不平衡。4.小组评价:(评价是武器,能调动组与组之间对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①年级制定统一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小组活动评价标准,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小组的讨论、展示、点评、质疑补充进行评价并量化,学科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并记录量化结果,周六汇总给值周班长,评选本科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助人之星、点评之星、预习之星的评选活动。③每周进行一次纪律优胜小组、卫生优胜小组、综合优胜小组的评选。

④每月每班根据平时量化记录结果,选出两个学习优胜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点评之星各一人。

⑤对小组的评价要堂堂评,科科评,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

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老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特别是待优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⑦课堂上老师要少一些斥责,多一些正面引导、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讨论、展示、质疑、点评,要先给予肯定性评价,再提出指导,保证课堂的“安全”,让学生敢于、乐于参与课堂。

⑧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⑨所有评选结果及时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四)学习小组培训的基本要求

1.搞好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用团队的力量教育人、影响人。2.培训学习小组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且培训要经常化。①年级部、班主任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指导。

②培养小组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指导组织、管理的才能;适当给学生加“营养餐”。

③培养合作能力:学会条理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学会修改完善等。3.打磨自学、讨论、展示、点评、反刍等各个环节的细节 自学要求:

①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是前提。先自学再讨论,每个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学探究、交流。

②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③变学案为“导学案”,问题设计的有层次,由浅到深逐层深入的设置问题。④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讨论要求:

①小组讨论要明确内容、时间要求和目标,指导要求一定要准确到位。

②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必须坚持“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C层、B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坚决克服假讨论或不用心讨论。

展示要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①各小组主动展示,迅速到“聚焦”处,积极、有序。②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展示要脱稿。

③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声音洪亮。④一般由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或拓展。⑤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

⑥教师认真倾听,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为点评做准备。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

①学生点评要声音洪亮、脱稿,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 ②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点评,大胆质疑。③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老师:

①对生成性问题注意进行拓展、深化、提升。② 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③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含金量要高。④不和学生“抢风头”。

⑤注重即时评价,一评知识点,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

达。

反刍总结、当堂检测要求:

①要留出至少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梳理。

②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作补充,提供整体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或规律、方法。③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书面检测、重在实效。4.注意小组活动立体分配任务。

① 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AABBCC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等。

② 还要注意小组活动是否达到了深度合作。5.创新小组评价机制----为小组学习点火。

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②只要有要求,就一定有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量、思维量。6.形成小组反思文化

反思使人进步,反思使人成长。形成反思会制度可实现小组的进步与成长。①每节课反思; ②每天反思; ③每周反思;

第三节 课改推进策略(初期)

(一)更新教学观念,扫清课改路障

当前的教育,不改,是死路一条,必将越走越窄,最后进入绝境。一所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走课改之路。而改革,总是从转变思想入手;不变思想的课改,一定是“伪课改”,是用课改的瓶装传统的酒,最终必定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要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紧

迫性和可行性。树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义无反顾地在课改路上走下去。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着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一大批先驱学校通过长达数年探索,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全国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案例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极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须让我们的师生坚信: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走向成功。

我们有一所学校的校长自己先学,到学校后为洗去师生脑中传统课题的根,一个多月给师生做了60多场报告,平均每天达一二场。正是校长的这种努力,使师生迅速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想,为课改成功的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二)培训骨干教师,打造课改标兵

课改之初,绝大多数师生对课改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和操作是生疏的,为了让全体师生迅速熟悉并融入“课改”,必须尽快地培养出自己的课改标兵,形成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校的课改。

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体验式基地研修。

要求:学校从每科教师中选拔出一名年轻、有较强领悟力的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采用体验式研修,请进来,走出去,再请进来的

方式进行培训。即先到成功学校进行深入学习,并在成功学校上体验课,然后请成功学校相应学科的老师到校上示范课,受训老师就同一节上临贴课,请专家作面对面的指导,课后初步确定本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接下来的课堂中,受训老师要时刻积累本学科在“课改”中出现的困惑、疑问,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段时间(2个月)后,受训老师带着这些疑问赴成功学校参观、学习、培训,认真听课,虚心请教,解决本科在课改中的所有疑问。修正本科课堂教学一般操作模式和流程。

课堂是动态的,问题是生成的,一次,两次的培训不足以解决课改的所有问题。所以没有培训,没有课改,高效的培训助推高效改革。

(三)骨干标兵引路,课改全面开花

经过系列培训,受训的骨干教师已经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模式和操作流程,成为学科的的课改标兵。要充分发挥标兵的作用,每周在组内上一次引领课,全组同志听课,听后通过骨干教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让全组同志逐渐熟悉“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模式和流程。引领课后,组内每周再上一节临摩课,全组共听共评,评出优点,共同借鉴;评出问题,共同解决。

如此几个月,通过标兵引领,以点带面,使课改全面开花,在全校整体推进,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第三篇: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浅谈农村课堂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及策略

[摘要]:进入新课改以来,各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行方式等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和实施,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很多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教学现状与新课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的现状:有些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讲得多、教学质量低、学生不会学习、被动接受等现实问题仍然存在,我想这可能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吧。首先是农村还有相当多的教师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其次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略知一二,教学中要么蜻蜓点水般展示一点新教学理念,要么完全的PPT走极端,效果出不来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课改中的热点问题,对打造高效课堂是非常有助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重点 讲受法 角色 小组合作 黑板 问题提出背景:

课堂改革近十年岁月,专家称此次课改的规模和时间可畏是历史之最,甚至是一次没有终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课堂改革过程。从教材的研究、试点到全面推广使用并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全国性的课堂改革从2004年开始,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这么多年,我也有幸多次参加各地区新课程、高效课堂培训,了解到各地只是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情况稍好一点,而在农村课堂改革的效果收效甚微:拿着新教材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是普遍现象,大家都把这些老师比喻成“穿新鞋走老路”、“新瓶子装老酒”。说句实在话,我也一直在按高效课堂的一些要求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能让人自己满意的没有上过几节课。但是我们教师对课堂改革都充满了信心,大的改革哪会有一帆风顺的,但课改是国家大事,大方向,各地都掀起课堂改革的一次次浪潮。近两年,弥勒市教育部门也对课改加大了力度,把课堂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除了每学年举办教师课堂教学综合技能比赛和高效课改培训外,还成立了“课改带头人”、“高效课堂研讨小组”等。所以,作为教务主任,我也是把课堂教学

改革作为我校最重要的教研工作来开展。下面是身边教师们针对农村课堂教学改革讨论较多的几个热点话题,借此机会,请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

1、为什么非得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位即将退休的前辈说,“这教材是越改越难教了,老师不能讲多,做课件、备课也比以前麻烦,如果是老教材随便教哪个年级都那么得心应手,从不怕教不赢其他老师。实施新课程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有教师对新课改提出疑问呢?说到底是这些教师还未转变观念。他们心里还是依然如故地认为反正是在农村,“山高皇帝远”的搞点形式应付一下,到期末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管他“黑猫白猫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大家都已经认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掉课堂上与新课标不相符的环节”,“改掉课堂上的弊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能切实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展其特长。

发展观认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是我们所拥有的心态。”就因为在我们农村,有些教师认为,农村教师可以有很多理由降低工作要求的惰性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这样被动地进行课堂改革,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在我了解到的很多农村学校,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还是师生角色意识,都与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极不相符,这说明教师还没有从本质上接受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实现转变。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是要被淘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化。我记得有位专家说得很有理——即

使是在山区,耕牛也已经渐渐被机器所替代,我们是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队伍,观念上怎么能落后于农民朋友?要让自己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较大突破,我认为就应该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课堂改革重点要改哪些?

(1)、把握课堂改革的重点内容,对农村教师来说为什么说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各地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大量教师地进行新课程学习、培训。认真对待的教师笔记本记录得满满的,但是不同的专家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教学模式也是五花八门,教师门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而有的农村教师培训,为的是要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带有只是进城玩玩的想法,培训结束又回到起点,陶醉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之中。另一方面虽然新的教科研成果不断问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起点、教育信息等远落后城区学校,课堂改革是难上加难,课改进度十分缓慢。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重要的是先找准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切入口”。

(2)、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课改“切入口”: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改专家认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改进的关键环节有:备课要考虑学生实际;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教师要精讲少讲,学生要多读多练;要组织好必要的合作学习;运用好正确地评价方式。教学中特别注意要把时间留给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教师用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少了,而更多的时间则是要花在制做课件等教学的准备上来。

3、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已经过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讲授法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特别忌讳教师讲多。就有人批评讲授法只是照本宣科,只能向学生传递信息,不利于学生能

力的发展;讲授法导致学生进行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由此,很多教师开始陷入在讲与不讲的困惑中。难道讲授法真的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了前途?

“讲授法是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今中外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虽然存在许多缺陷,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也固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讲授法简单有效、立竿见影,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能把教师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对知识的理解,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尤其在农村,学生放学回家后很少有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学生不是帮大人干活就是一天到晚的玩,周末收假回校学过的知识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讲授法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巩固基础知识,极其有效。

不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样也有它的弊端,我们要避免走极端。如:以前是“满堂灌”,有的教师现在又变成“满堂问”、“ 满堂讨论”或“满堂PPT”。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应该盲目轻视讲授技能,而应该对传统讲授技能加以继承、更新与发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这便是新课程下的“有效讲授”。

4、如何转化师生角色?

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应该是角色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一一教会给学生为最终目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现在广大农村教师也都承认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然而,目前在农村很多教师还是舍不得“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而有些教师更弄不明白如何去转化师生的角色,才会出现上课时,经常让尖子生上讲台给其他同学上课,自己却舒舒服服坐在学生座位上听的“师生角色

转化”现象。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具体如下:

(1)、备课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的前提和保证,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有些做得好老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备课中应多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在的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3)、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由过去的“听我说”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

除了以上这些,农村孩子一般性格内向学少语,教师要多以鼓励为主。总之,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

5、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新版《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此,一些教师认为一堂课如果少了小组合作就是传统的课。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合作学习一时间被称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农村,有的老师把所有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浪费了大量时间,但不见效果。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让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尽可能均衡分配小组人员,才能确保上课小组竞争的公平性,有公平才会有积极参与。选好小组长,在组内有能力、其他同学能信服成也绩不差的学生推选当组长,这是互助帮扶的基础。(2)、对合作小组的评价。

老师们经常会采用“送红花”“奖小礼品”等方法激励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要保证小组的成绩,就必须给“后进生”足够多的发言机会,制约优秀生“唱独角戏”,这样优秀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给同组的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原因是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肯定要教会其他同学,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也应该以整个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来评定。(3)合作内容的确定。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我认为合作讨论内容要围绕教学重难点选择,要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不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否则,小组讨论就可能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

适时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才安排小组活动;当学生有话要说需要交流时,才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思维灵感,他们中间所蕴含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掘,有时还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黑板还需要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增加投入,不管农村或城市各种各样的电教设备,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电子白板,它能集图、声、色、文、手写等于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除了可以联网共享,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其配置也越来越高。有教师高兴地称,有了白板就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一些教师自然要问:随着办学条件改善,黑板和粉笔还需要吗?

有的老师认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都只是手段而已,一堂课如果没有一点儿板书便是不成功的课。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利用高科技的东西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竟然黑板的作用全部能在白板上便捷地完成,只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不需要板书的,可以一个字也不写。总之一句话,是否用或用多长时间的多媒体应该从课堂需要、学生需要出发。话又说回来,就目前而言,没有黑板还是不行的,每一个新发明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毛病。特别在农村,电教设备维修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了高科技产品运用的效率。

当然,粉笔字、粉笔画都有很深的艺术文化,我们不应该把它完全丢弃。有些地方,为了继承发扬这一传统文化,把“毛笔字”“粉笔字”列为教师基本功的考核内容之一,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综上所述,教师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以上种种困惑,这一方面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与目前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能力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客观存在,我们教师还需要加把劲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倾向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要真正地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农村教师,运用于课堂,需要和允许教师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

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要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并体验成功的过程。我相信随着城乡教育公平发展,将加快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如何做最好的教师》魏书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授技能指导》,中国教育出版公司出版。

第四篇:课堂教学调控策略之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调控策略之课堂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在课堂上,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励他们的质疑与探索精神。因而,它要求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必须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的。往往当一堂课结束后,会听到学生们津津乐道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老师评价他们的话语。因此,教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形式,发挥评价实效。

一、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应多样化。

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和自信,鼓励学生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多种方式来实施激励性评价。

1、即时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即时的评点,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即时评价。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评价自我,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意识,促进自主发展。

3、生生互评: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是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方式。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参与同学互评,通过评价互相促进。

4、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的过程,关注同伴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二、评价应恰如其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甚至愿意展示自己,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害怕自己出错招来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关注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安全的感觉,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取胜的勇气。

总之,课堂上多使用评价策略来调控课堂节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

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策略实施应该也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的落实。新课程教学评价的阿基米德基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是以学生的“学”去评价教师的“教”。为此,我校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为宗旨,以“以学评教”为核心理念,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目标,确定了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总体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案,开展了构建“以学评教”教学评价体系的课题实验研究。

一、分析情况,确定课题

我校现有任课教师108名,1600多名学生。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冲击和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等现象仍然存在;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案不健全,教师教学的着眼点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领域的评价被忽视;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缺乏了解,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缺乏了解,仍然用考试成绩来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有一个具有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给教师以引导,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行为与课程理念的融合,使教师有所遵循,有所依托。2004年9月,我校在全体师生中积极开展“环境不宜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及“明天我们怎样过得比今天更好”的教学改革理念。希望通过教与学的思考、评价研究与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改进、导向和质量监控功能,使教师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增长教育智慧,使课堂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核心而进行,树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即以“学”评“教”的思想。

二、强化学习,更新观念

更新教学评价观念,用先进的评价思想、评价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是顺利推进课题实验的前提。怎样提高学习新评价理念的成效?首先,要端正教师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我校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动员会,说明教学评价研究的出发点是实现教师自我成长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对教师个人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其次,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校领导组织教师一起收集资料,尽量选择离教学实践“近一点”、“实一点”、“新一点”的内容,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教师,让教师学有所得;在学习的方式上,我校根据学科的需要和年级组的不同,采取了分散与集中、专家引路与平等对话、集中交流与个人专题发言、以考促学与以写促学、深度会谈与学术沙龙、研究性培训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教师喜闻乐见,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能自觉地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主动投身到课题实验的实践中。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为搞好“以学评教”评价体系研究,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教学评价专家和市、区教研员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向各年级、各学科推广。

(一)创设环境,注重人文

教育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注重人文关怀。我校注重人文环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首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办好校园橱窗、优化教室布置、建好“教师资源档案”,使学校每处都能传递评价信息,从而激励内化,促进学生自觉成长。其次,是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从各学科教学评语入手,教师进行爱心评语评价;用教师发自肺腑的心声感染和呵护每一颗童心;实行课堂激励性评语:“你真行!你的进步可真大!”、“你还有什么好想法,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激励语言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时时感到“我能行”,从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借鉴经验,选好方法。

我们知道,每一项课题的研究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活动,既要了解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又要探索此研究领域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我校课题实验主要是运用前人已有的经验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校主要采取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验伊始,我校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的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及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教师现状调查分析,而后针对不同情况对教师展开了课题有关知识的培训。在实验中期,对教师、学生、家长使用“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教师、家长互动反馈评价表,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表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新的评价观念已经形成,专业能力提高很快,学生和家长对我们教师的满意程度是令人欣慰的。

贯彻课题研究始终的主要是行动研究,我们认为行动研究是推进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有效方式。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情境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开放、灵活是行动研究的显著特点。我们参照凯米斯螺旋式行动研究图,制定了本课题行动研究流程图。听评百节课,反复研讨,不断完善,以达到预期的成果。(三)科学定标,认真落实。

大港二小“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表有7个评价指标、17个学生与教师的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设A好、B较好、C一般三个等级,用以衡量各项二级评价指标的价值程度,并对A、B、C三级评价指标要点进行科学的内涵界定。(详见评价表)

此评价表用于常规教学管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者听评课、教师自评、同伴互评都依据此评价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评两节课,教师自评根据评价表一课一评,每月向教导处上交4张具有代表性的自评表和4张听评课的评价表。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听课后都要根据评价表的内容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被评者。

(四)强化评课,注重方法。

我们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方法的探讨和评价产生的时效性总结,初步形成了“四注重四避免”的评课原则和灵活实用的十种评课方法。

1.评课原则

(1)注重尊重和发现,避免追求完美

我们在评课中,倡导教师们真诚地欣赏他人的课堂教学,尊重教师实施教学的自主性,评课把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放在第一位。(2)注重坦率诚恳,避免遮掩浮夸

评课时,我们要求教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优点谈足,缺点说透,既能合情合理地 满足他人受赞誉的要求,又要把缺点抓准,让人心悦诚服,不能含含糊糊。(3)注重以事论理,避免空谈理论

我们建议教师评课时以现代教育为依据,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好,好在何处? 弱,弱在何处?有理有据,有的放矢。(4)注重差异对待,避免强求统一

对于被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也不同,评课的重点也就不同。对于骨干教师的优质课,我们突出一个“严”字,倡导一个“学”字;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教师的研讨课,我们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我们突出一个“引”字,倡导一个“实”字。

2.评课方法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十种评课方法,这十种方法,从评课的覆盖面分,包括:

(1)全面性评课,(2)片断性评课。从评课的侧重点分,包括:(3)研究性评课,(4)针对性评课,(5)延伸性评课,(6)追踪式评课。从评课的功能分,包括:(7)诊断性评课,(8)激励性评课。从参与评课的主体分,包括:(9)反思性评课,(10)互动式评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评课方法。既可采用一种评课方法,也可同时采用几种评课方法。

(五)关注学生,重视过程。

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改变了教案的固

定格式和框框,注重教师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完成个性化的教案。关注教师是否做好学情分析,是否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充分体现“以学评教,教为促学”的评价理念。

(六)多主体参与,评价合理。

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下,我校建立起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教师自评就是以自我为主体,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他评主要包括同伴、学校管理者、专家、学生和家长的评价。

每个学期末,由教导处综合各方面的评价信息,形成具体明确的意见,通过面谈的形式向被评价的教师进行反馈,并对教师下学期课堂教学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坚持评价结论是为教师未来发展服务的观念,将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严格分隔开来,否则将无法获得预期的评价效果。

四、行为转变,效果初显

“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促进了学生发展。课堂上思想溜号的学生几乎不见了,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多了起来,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课上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在不断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变得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教师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无作业的激励措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空前高涨,特别是中等生、学困生表现更加积极,不甘落后。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进一步转变,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的着眼点更加明确(抓课堂、抓课堂学生的表现、抓备课),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学会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家长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些状况,能及时与教师沟通,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学评教”评价体系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工作上水平。近两年来,有近50多篇论文荣获全国、自治区、包头市级奖励。

五反思与体会: 体会

1.发展性教学评价要以新的课程评价理念为指导,突出评价的重点,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中心,聚力课堂,确定中心思路。2.减少形式化的评价过程,去掉形式化的操作,方案设计力求简洁,突出重点,有实效。

3.要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认可,充分调动三方积极性。教师不认可不做,家长不欢迎不做,学生不高兴不做,不增加教师、学生、家长的负担。

4.领导重视,真抓实干。5.注重专家引领,专业提升。反思:

1.进一步完善方案的科学性,进一步设定教学评价指标和权重。

2.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因此关键在于教师对评价结论的认同程度,而不在于评价等级的高低。

3.评价所依据的是教师的过程性、即时性的教学表现和教学结果,不一定代表教师的最高水平,所以不能作为教师鉴定、选拔的唯一依据。

4.要给每个教师确定一个发展和评价的周期。

下载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谢代江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变革的思考 在发达的地区,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在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中, 教师更多的是机械地、习惯性地点评,“真好!”学生的表扬声、掌声不绝于耳,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主性得到了......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当前,各方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就是评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评促学、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它以合作学习为......

    浅谈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观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准确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为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可......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与工具的运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与工具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使用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思维导图、讨论、作品展示等。因为现在我们都是用多媒体上课,所以每节课都会展现大量的相关讯......

    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细则

    八十四户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 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

    德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症结与策略

    德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症结与策略 一、德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中国德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有些德国教师的话来说,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