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出路(参考材料)
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出路谈到林下养殖,人们都会说“宁陕发展林下养殖的项目很多,如养牛、养羊、养鸡、养猪(原生态放养)、以及养大鲵等特种养殖。”然而,究竟发展什么才是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又能应对市场,既能立足当前又能放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呢?如果不作认真的调研分析,还真不好直接回答。
回顾改革开发三十多年宁陕养殖业的发展历史,各种养殖项目都进行过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宁陕发展林下养殖项目应注重山羊和土鸡。下面谈谈个人观点,以同业内人士商榷和为领导们提供参考。
一、发展山羊养殖和土鸡养殖的优势所在
(一)发展养羊业的优势
一是山羊属食草动物,食物来源充足。据资料介绍和调查得知,山羊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食入饲草量的70—80%为灌丛树叶,仅有30—20%的地上牧草。而宁陕的灌丛面积很大,且多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正好是山羊的适生区,加上数十万亩的林间草地和零星草场,还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粮油加工副产品,为山羊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源。若将这些资源全部利用,至少可养50万只山羊。二是羊肉市场价格看好,销路没有问题。羊肉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较猪肉、牛肉低,是上佳滋补食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对羊肉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而山羊的繁殖能力与猪、禽相比相差甚远,且饲养周期也相对较长,故不可能很快出现市场饱和的局面,供求矛盾短期内无法缓解,预计10年之内不会出现大的价格下滑。
三是发展养羊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符合环保要求。由于山羊多数时间在野外放牧,且90%的食物为植物叶茎,过腹后形成的有机肥又自然分施于林地、草地,为林木和牧草提供了肥源,环境污染相对较小。
四是发展养羊可提供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各种资料显示,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而发展养羊需要人来管理,特别需要一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参与。从目前的情况看,有部分大专院校毕业生已经投身或正在筹备发展养殖业。
(二)发展土鸡养殖的优势
一是广茂林地资源,为发展土鸡养殖提供了条件。土鸡生性好动,善于奔跑和野外觅食,规模养殖需要较大面积的场地。而我县自上世纪开始实施的退跟还林工程后,数以万计的坡地、缓坡地都栽上了果树或经济林木,目前树木已长大成林,为土鸡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二是土鸡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土鸡是林下散养的,吃的食物是植物原粮、牧草和小虫子,饮用水是附近的山泉水,呼吸着林间的富氧空气,所以土鸡的肉质结构和营养比例更加合理;土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素,脂肪的含量比较低,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对于人体的保健具有重要的价值;土鸡的肉皮中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和利用;土鸡因其善于奔跑和格斗,且饲养周期相对肉鸡较长,肌纤维韧性强,熟制后口感极佳(有嚼头),深受人们青睐。
三是距离省会西安较近,产品销售潜力很大。土鸡由于生长相对缓慢,饲养周期较长,营养价值较高,其产品的价格必然较高,产品对应的消费对象应是大中城市的中高档收入人群。而宁陕与大市场西安仅一山之隔,运距只有百余公里、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近年来宁陕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来我县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也为土鸡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渠道。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搞好发展,注重产品质量,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应该没有问题。
二、怎样发展山羊和土鸡养殖
以上简述了发展山羊和土鸡养殖的天时地利,而怎样发展是该两产业成败的核心。笔者认为:政府引导是前提,能人牵头是桥梁,重视技术是关键。
(一)政策引导,资金支持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支持。就山羊、土鸡养殖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应修改完善原有的《畜牧产业奖补办法》,调整增加山羊、土鸡奖补内容,如种公羊的奖补标准应适当提高,基础母羊、土种鸡苗也应纳入奖补范畴。同时要将奖补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避免“空头支票”;二是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大养殖业财政贴息贷款力度,明确山羊、土鸡养殖的贴息贷款比例,并严格贴息贷款的监督管理,防止转移用途(据群众反应过去的养殖业贴息贷款多数未用于养殖业);三是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山羊、土鸡养殖的放贷力度,简化信贷手续,支持产业发展。
(二)能人牵头,搞好协调
充分发挥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并根据发展需要组建新的山羊、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和指导合作社牵头人按照合作社《章程》规范运作。搞好种羊、种蛋、鸡苗的组织引进,种羊的交换使用,鸡苗的孵化、脱温和发放,肉羊、鸡蛋和商品鸡的统一收购和组织外销,真正发挥好合作社的组织协调作用。
(三)重视技术,科学发展
大量数据和实践证明,在养殖业中除了市场因素外,是否应用科学技术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我县在养殖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诸如品种选择选配不够科学,饲养管理不太规范,疫病预防不够重视等等。因此,在山羊和土鸡养殖方面务必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1.选好品种,搞好选配。一是在山羊养殖方面,应选择当地山羊(陕南白山羊)作为母本,用布尔山羊作父本,按照1:25—30的公母比例组群,所产的后代无论公母全部阉割,进行6—8个月的育肥后作为商品羊出售;二是在土鸡养殖方面应选择中、小型个体的地方品种作为林下养殖对象,根据宁陕现状,一般只作商品生产。
2、科学饲养,科学管理。饲养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代名词。科学饲养管理就是根据动物的生产用途和不同阶段的生长、生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饲养和管护。
在山羊的养殖上,首先必须要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求单圈饲养,按照种公羊的饲料标准配喂饲料,配种季节不得同母羊混群放牧,并严格控制日配种数量(日配母羊不超过5只),同时每天必须喂给2枚鲜鸡蛋;二是要做好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怀孕母羊前3个月可与其它羊群同群放牧,夏秋季节可全天放牧,冬春季节半放牧半舍饲,同时加喂精饲料。怀孕第四个月后除了放牧外,应开始加喂混合精饲料(玉米65%、麸皮20%、大豆或豆粕10%、油饼4%、食盐1%),夏秋季节日喂精料每只2—3两(150克左右),冬春季节每只日喂4—5两(250克左右)。临产前应就近放牧或舍饲,并注意做好接产工作,产后5天内应舍饲,并尽量加喂青绿多汁饲草,5天后可外出就近放牧,确保母羊每隔3小时回舍哺乳一次;三是要做好羔羊的去势和短期育肥工作。公羔2月龄断奶后应予去势,母羔除纯种外一般不作种用应进行阉割,并将月龄相近的羔羊单独最群,加喂混合饲料(不得添加违禁药物)实行“一条龙”方式育肥,饲养8个月左右,体重达到30公斤以上时统一出栏。
在土鸡的饲养管理方面,鸡苗的孵化及育雏工作主要由比较专业、条件较好的场户完成。一般养殖户应注重做好青年鸡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一是青年鸡的饲养管理。要根据其身体各种机能尚不健全,对环境温度和饲料营养要求较高的实际需要,选择地势比较平坦、树林密度较小的地段作为饲养场地,并按规模大小建好棚舍,以满足鸡群夜间和雨天休息及活动需要。在饲料选择上以自配混合料(玉米60%、豆类20%、糠麸类20%)为主,饲喂上采用料槽投放、自由采食、少给勤添的方式,以既满足采食需要,又不造成浪费为准。同时注意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二是育成鸡(3月龄以后)的饲养管理。育成鸡的饲养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根据其活动范围大、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一般按照每亩饲养100—150只的标准将林地四周进行围栏,并分点搭建简易棚舍供鸡群夜间休息和雨天采食。喂料以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原粮为主,采取限时(日喂3-4次)、限量(100克/天/只)的方式进行喂养。饮水可选择林间山泉或溪流连接管道通入放养地饮水槽供水,但必须保证时刻有清洁水源供给。平时应做好场地巡查,以预防天敌侵袭和观察鸡群情况,及时捡出并隔离治疗病残鸡和弱鸡,以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
3、重视防疫,减少损失。养殖业最大的风险是疫病,做好防疫工作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县动物疫病种类很多,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也不小,因此,务必重视防疫工作。就山羊而言,应重点做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痘、羊三联四防苗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土鸡养殖过程中,重点做好禽流感、鸡新城疫、支气管炎等疫苗的防注。
4、适时出栏,提高效益。动物的一生都有其快速生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停止增长阶段。在快速生长阶段虽然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但其代谢旺盛,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必然明显。搞规模养殖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进入缓慢增长期以前将其出售,就能获得较好效益。就山羊而言,其快速生长期是2—8月龄,此后则逐步进入缓慢增长期,因此,应在8—10月龄时出栏最为合算;土鸡的最佳生长期是1—6月龄,但为提高适口性,一般应在10—12月龄出售比较合适。
以上所述,是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谈的个人观点,可能与某些资料介绍和业内人士的观点有所出入,故仅供参考。特别是在养殖技术方面只介绍了粗略线条,具体技术要求应按相关技术资料实施。
第二篇: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朱仁才学号:1053004457235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当前我社区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畜牧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养殖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社区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
4、动物防疫工作仍还没有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
在我社区养殖户中,管理不够规范,饲养缺乏科学性,对畜禽防疫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不到位。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部分兽医进行防疫时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养殖业发展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社会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要加强对全社区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
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开“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交易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小冀镇生猪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我社区畜牧业做大做强。
3、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畜牧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
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社区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效益可观,但这需要多方筹措,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带动全社区养殖户发展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三篇:张家界养殖业发展情况
函头纸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
促生产、保供应、保生态
张家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2012年3月27日)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张家界桑植县调研时的讲话。在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三项精神,谈谈下步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
一、完善各项养殖业规划。2011年,我们重点完成了《张家界市生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草食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大鲵资源保护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前,正在组织各区县编制《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今年就要按照程序向市政府报批正式出台。同时我们将结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认真组织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进一步明确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修订和完善各项养殖业发展规划。注重在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方面,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促进我市养殖业加快发展。
二、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养殖业,就必须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突出“两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设施养殖,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和现代养殖业示范区创建工程。今年,我市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计划新发展2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以上。力争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由去年的35%提高到38%。扎实推进养殖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养殖业多环节增值增效。大力培植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联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
三、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依托我市大鲵资源、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2012年,我局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大鲵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牧业两大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业。通过突出特色调结构,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市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特别是在大鲵产业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好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张家界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意见》(张办发〔2011〕36号)文件要求,将大鲵产业作为我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品牌引领
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大鲵和原产地域品牌保护,鼓励大鲵养殖和经营利用,推进关联产业融合,力争今年9月底前,申报“中国大鲵之乡”、“张家界大鲵地理证明商标”成功,合力打造“张家界大鲵”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强养殖业资源保护。养殖资源,是产业发展之源,生态和谐之本,我们已经把促进养殖资源养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健全资源保护机制,加大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力度,实现休渔禁渔期制度,大力开展渔政执法监管。配合市人大搞好年内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健全完善我市相应的工作制度。逐步健全资源养护补偿机制,对涉水、涉渔工程,严格实行“三同时”管理。完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长效机制,扩大自然河流人工增殖放流范围和规模。实施草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大易灾地区草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加强大鲵、湘西黄牛、马头羊、澧水特有鱼类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建设地方良种保护区、保护场、扩繁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开发促进保护,做强地方特色产业。
五、加快养殖业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现代养殖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农业部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力争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推广、现代种业、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进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现代科技对养殖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养殖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引导企业与高校开展高新科技项目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市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强化本部门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三是抓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整个行业科技服务水平,实现我市养殖业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发展养殖业经费报告
政府发[2011]108号
关于申请支持南庄乡养殖场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报
告
县财政局:
南庄乡位于庆城县城东20公里,东与子午岭林区接壤,北与华池城壕相邻,南与合水城关、板桥相望,西与本县庆城镇相连。总面积184.11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2433户、11377人。我乡群众素有自主发展养殖业的传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落实,我乡畜牧养殖业、特别是绒山羊、獭兔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乡成立养殖合作社3个,新建高标准规模养殖场4个。
现申报的庆城县南庄乡何塬村军明养殖场建设项目,已经县农牧局、批准立项,工商局等部门注册登记。项目总投资50多万元,配套草场、配料室、饮水工程、优质繁殖、防疫设施建设和运输工具添置。养殖场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
效益看,可年出栏羔羊300只左右,产值预计在15万元左右;从社会效益看,可辐射带动周边村群众发展养殖业,有助于做大做强养殖这一当地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南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恳请贵局帮助我乡解决养殖业发展扶持资金50万元。
特此报告
庆城县南庄乡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月三十日
主题词:产业扶持 经费 报告
第五篇:未来养殖业发展模式
未来养殖业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养猪业新的帷幕已经拉开,以创造生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这场新革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消费者需要绿色安全食品;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屠宰加工)需要绿色的稳定猪源;商品猪场要求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效益。
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养猪产业链的整合。
中国养猪业整体管理水平比养禽业落后5年~10年,发达养禽业今天的管理水平和饲养模式,就是中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欧美国家发达的养猪业水平和模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养猪业整个群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养猪业正在朝着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养猪业正在全面重视制约养猪业效益的三大因素:品种、营养、管理。养猪合作社、养猪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正在逐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养猪模式将发生三大改变:专业自繁自养(资金、技术、设施都具备,母猪存栏规模在200头~500头内);专业饲喂二元母猪,向社会提供三元杂交子猪(母猪存栏规模应在100头~500头之间);专业饲喂育肥猪(存栏肥猪规模应在200头~2000头之间)。
养猪从业人员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市场的变化,把握适时存栏。
国家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作用。
2007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扶持生猪生产的力度。
主要有: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补助,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适当奖励,对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给予扶持,解决用地难、贷款难的问题,加强对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的宣传,组织生猪生产和督查工作。
从国家对生猪生产所采取的倾斜政策及措施中不难看出,国家提倡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倡导生猪良种化,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而经过2006年猪价低谷期和“猪高热病”的洗礼,社会散养户纷纷“下马”转向其他行业,大型的养猪企业也在这次洗礼中损失不小,所以“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是将来生猪发展的趋势,是生猪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就是生猪订单化,养猪场(户)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通过基地或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形同于鱼与水的关系。
得利斯集团畜牧科技总公司采取的正是“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这种模式,其内涵是“六统一”管理:
统一供种。公司现拥有自主的祖代养殖场和父母代养殖场,并以此为基础,为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最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杂交组合或配套系,利用公司拥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莱芜黑”猪,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用常规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良种猪的筛选、繁殖和标准化养猪技术的开发,培育出“欧得莱”猪配套系,并推广到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中去。
统一供料。统一供应饲料是控制合作社所养殖畜禽的有害物质残留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保障。
统一供药。公司选择大厂家、名品牌和符合国家GMP标准要求的兽药,同时通过“药敏实验”,选择用量少、效果好的药品,为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兽药产品。
统一防疫。疫病是合同养殖户的重大威胁,凡是加入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必须严格实施统一的、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的处理办法。统一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加大对合作社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培训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药物保健、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统一收购。集团下属的屠宰厂对合作社饲养的出栏育肥猪的收购价格比社会散养户每千克高0.3元~0.5元。
预计,今后生猪行业的发展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将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的合作社运作模式。打造“大合作社”概念,即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