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3:2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一、规模化发展的现状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养殖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高速发展期。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已成为当今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截止2010年末,全市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大户近8万户,其中生猪养殖场户(500头以上)1693户;养牛大户(50头以上)135户;养羊大户(100头以上)275户;养禽大户(5000羽)281户;水产养殖场户4.3万户。这些规模养殖场户只占总农户不足10%。但提供的畜禽水产品总量占全社会总产量60%以上。据笔者在屈原、汩罗、岳阳县10个规模场户的调查,户户盈利,年盈利最高的超过1000万元,而且规模仍在逐年扩大。

二、规模化发展的意义

1.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顺应发展潮流,引导规模场户建设各类养殖小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小区建设已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屈原行政管理区生猪养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到生猪深加工(江苏雨润集团落户屈原)已经形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生猪产业链。年人均出栏肥猪超过13吨,居全省人均出栏之首。汩罗市桃林寺镇养猪小区和养鸡小区建设也初具规模,小区内年产2万头仔猪和年产4万头肥猪各一家,年出笼肉鸡10万羽3家,出笼24万羽肉鸡1家。岳阳县柏祥镇,规模养殖场户78家,年出栏肥猪超过10万头,一个小区就是一个产业。

2.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市场供给。近年来,猪价的起起落落已成为全社会物价涨幅的晴雨表,牵动着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确保市场均衡稳定的猪肉供应,国家建立了猪肉储备机制。而储备机制的建立,必须要依靠规模养殖场作后盾、作保障。因此,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猪肉储备机制保障基地的建设。

3.规模化发展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一是有利于食品安全责任追朔机制的建立,一旦有安全责任事故出现,便能很顺利地追朔到源头。

二是有利于主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到位。从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到食槽样、尿样、血样的检测,监管部门可以实行全天候24小时定点监控监测。

4.规模化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规模养殖场建设,国家已实行环境评估制度,没有通过“环评”的养殖场是不允许建设立项的,这充分表明国家在支持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同步进行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决心。

三、规模化养殖的困扰

1.规模化的概念不确定。规模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发展这些提法已有很多年了,到目前为止,什么样的养殖场算规模养殖场?各地都有不同标准,国家没有一个正式明确的权威概念。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养殖规模,都没有明确规定的概念,仅仅只有一个国家鼓励政策的一个出栏肥猪数量标准。没有真正系统、明确、规范的概念。

2.标准化的标准不明确。提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养殖已经好多年了,国家至今没有出台规模养殖场的系列标准,从建设标准、生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到检验检测等都缺乏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

3.奖励政策不科学、不合理、不稳定。

一是不科学。按出栏肥猪头数设定奖励标准,本身就不科学。出栏是一个动态的,目前,国家没有一个官方能认定的肥猪出栏统计机构和机制,怎么认定老百姓养猪的年出栏肥猪?只能凭经验(存栏母猪数推测)、凭印象、凭口说,实际操作过程中免不了凭感情、凭关系、凭权力。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主管部门干部的违规和腐败现象,不能说与这些不科学、不严谨的政策不无关系。不科学的政策培养了一批投机商,也招来了一批投机商,这些投机商往往是见利而为,缺乏对养殖业事业的那份坚守。

二是不合理。就生猪来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才能享受奖励政策,而且明确了各档次的奖励标准。这里就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不同档次的大户很多,而分配到各县市资金又不是按户数多少、规模标准高低来分配,这就出现了户数多、标准高的却不能按国家明确的奖励标准奖励,因为钱不够。规模场户数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的,就会有资金剩余。另一方面就是500头以下的养殖户,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最期盼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奖励,他们才是为社会提供商品猪肉的大群体,为什么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就

普照不到这一群体上?另外,还有养牛、养羊、养鸡、养鹅、养蜂、养鱼等等其他养殖业,他们也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为什么又都不能享受国家公共财政的奖励或补贴政策?这是显失公平之举。不科学的政策培养的一批投机商,也招来了一批投机商,这些投机商往往见利而为,缺乏对养殖业事业的那份坚守。

三是不稳定。养殖业的发展,政府应着重抓技术推广、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前几年的母猪补贴政策,是好事。母猪发展了,生猪自然就都发展起来了,可好政策搞了两年又突然取消了,有政策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取消了补贴政策,又不公告社会,导致人为造成一些社会矛盾和误会。

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建议

1.规模化养殖必须概念明确,指标体系完善。要建立较为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指标体系。建议设立四个等次,即:小规模、中等规模、大规模和特大规模。发展中、小规模,限制特大规模发展。因为规模越大,投资越大,抗风险的压力也越大,同样,特大规模容易形成垄断经营,对建立市场保障机制的制约也很大。反之,发展中、小规模,疫病易防控,投资风险小,又能有效保障市场供给。

2.呼吁国家尽快建立标准化养殖的标准体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尽快建立和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便于操作执行的标准体系,是当今养殖政策制定的当务之急。通过建立标准、规范行业准入机制,使我们养殖业的发展真正能实现快速、健康、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3.国家的扶持政策要科学、合理、稳定。

一要科学。不能单纯以数量为奖励标准,更重要的是重点支持鼓励环保、生态、安全、节能、降耗的规模养殖企业。

二要合理。不局限于养猪和养鸡的奖励,更要覆盖其他养殖项目,特别是水产养殖方面,遭遇的困难和风险越来越大,急盼国家的扶持和奖励。同时,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上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不要让江豚等濒危的水生生物资源在我们这块水域消亡。

三要稳定。国家的支持鼓励政策,要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有关支持鼓励的政策,应以政府文件名义在多种媒体上公布,取消支持鼓励政策,同样也要以正式

文件的形式在媒体上公布,说明原因和理由。政策的不稳定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因。

第二篇:市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意见

市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意见

市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省驻有关单位:

为切实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根据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畜牧养殖业是我市区域优势产业之一,是现代特色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畜牧养殖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底,全市

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鸡存栏万只、出栏万只;累计建成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898个、养殖小区78个,发展规模养殖户5301户,畜禽规模化饲养总量达到万羊单位,规模养殖比重达到%,肉蛋奶总产量达万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纯收入达43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水产养殖总水面达到万亩,池塘2800亩,网箱1715只,大鲵养殖达到10万尾,鲜鱼产量达到1800吨,实现总产值亿元,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农村资源、促进农村就业和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全国、全省相比,还存在着标准化生产滞后,规模养殖比重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较差,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多,养殖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发展畜牧养

殖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务实推进,着力加快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进程。

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规模养殖、生态循环养殖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健全保障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转型跨越发展。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项目带动,加快农村土地、林地、草原、水域流转,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2.市场运作,因地制宜。从当地畜牧养殖业发展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重点

发展商品率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畜禽、水产品。

3.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着重发展秸秆养牛、草原季节畜牧业、生态养殖、城郊集约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养殖,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

4.龙头带动,创新机制。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创建特色品牌,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5.科技支撑,提升档次。加快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集成与应用,全面推行优良品种、标准化圈舍、全价配合饲料、程序化防疫和规范化管理等科学技术,着力生产无公害产品,积极创建绿色、有机产品,确保安全发展。目标任务。到2017年,新增畜禽规模化饲养量247万羊单位,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6%,比提高15个百分点。新发展规模养殖场

1070个、养殖小区100个、养殖大户5880户,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1968个、养殖小区178个、规模养殖户万户。肉类总产达到万吨,增长万吨,比增长61%;禽蛋产量达到万吨,增长万吨,比增长67%。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比增长10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980元,比增长120%。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万亩;网箱建设万只,大鲵存塘21万尾,鲜鱼产量万吨,比增长28%;水产总产值达到6亿元,比增长362%。,新建规模养殖场210个,养殖小区2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160户,创办市级以上畜牧业示范点24个;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比提高15%;农民人均养殖业纯收入达到513元。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万亩,网箱建设达到2215只,鲜活鱼总产量达到1900吨,大鲵养殖总量达到12万尾,渔业产值达到亿元,比提高%。

三、产业布局

按照区域特点和资源分布,重点建设五

大畜牧养殖基地、三大优良牧草生产基地和四大水产养殖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1.徽成盆地秸秆养牛基地。以徽县、成县、礼县、两当、西和五县为重点,大力开发秸秆资源,发展饲料专用玉米,推广玉米全株青贮,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到2017年,建成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160个、养牛小区40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万户,建成年出栏15万头肉牛的秸秆养牛基地。2.宕礼武草原畜牧业基地。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原956万亩,主要分布在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面积达346万亩,可放牧牛万头、羊万只。以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为重点,以牦犏牛、藏羊等特色畜种为重点,加快草原流转,建设饲草基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家庭牧场。到2017年,建成年出栏肉牛6万头,肉羊12万只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3.沿川河谷及半山猪鸡规模养殖基地。以各县区城郊及沿川河谷、半山区的62

个乡镇为重点,以瘦肉猪、蛋鸡和畜产品加工营销为重点,大力发展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片带。到2017年,新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30个、万只蛋鸡场85个、养猪小区27个、养鸡小区23个。4.生态放养鸡生产基地。以成县、康县、武都等为重点,以全市经济林果园、林缘及草山草坡地带为主要实施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放养鸡。到2017年,出栏放养鸡500万只,比增长142%,建设成为全省放养鸡生产基地。

5.特种养殖基地。发展以蜂、兔、巴马香猪、特种野猪为主的特种养殖,建立区域性特色畜产品基地。到2017年,新发展蜂产品加工营销企业2户,养蜂总量达到万箱,增长%,以两当狼牙蜜、文县党参蜜、宕昌松花蜜、徽县槐花蜜为主的特色蜂蜜产量达到800吨,增长77%;新建种兔场2个、标准化养兔场10个,獭兔饲养量达到20万只,增长%;在成县红川、康县阳坝、文县铁楼、武

都洛塘等乡镇发展巴马香猪和特种野猪养殖,新建特种猪场10个,巴马香猪出栏达到万头,特种野猪出栏达到1万头。三大优良牧草生产基地。万亩紫花苜蓿生产基地。以礼县、武都、西和、成县、徽县5县区为重点,以紫花苜蓿为主推品种,以粮草轮作为主要形式,开发商品草产品,发展种草养畜。到2017年,建成500亩规模以上的紫花苜蓿种植基地300个。万亩红三叶、猫尾草生产基地。以礼县、武都、宕昌3县区高寒阴湿区为重点,建成500亩规模以上的红三叶、猫尾草基地50个。

万亩高产牧草生产基地。以康县、成县2县为重点,以菊苣、聚合草为主推品种,建成100亩规模以上的高产牧草生产基地20个。

四大水产养殖基地。1.水库网箱养殖基地。以文县汉坪嘴水库、碧口水库、麒麟寺水库、苗家坝水库、白龙湖水库为龙头,辐射西和县晚

家峡水库、黄江水库,礼县红河水库、苗河水库,县官鹅沟人工湖泊水面,以金鳟、虹鳟、鲫鱼、鲟鱼等为主推品种,大力发展规模化网箱养鱼。到2017年,建成网箱养鱼基地10个,网箱总数达到万个、600亩,总产值达到亿元,把文县建成万只网箱养殖县。

2.大鲵养殖基地。以全市72个适宜乡镇为主,新建室内池塘精养村100个、大鲵苗种繁育基地20个。到2017年,大鲵总量达到20万尾,商品鲵产值达到亿元。

3.池塘养殖片带。以全市72个适宜乡镇为主,利用荒滩、非基本农田保户区、低产田发展大宗淡水鱼类池塘养殖,推广种草养鱼、鱼鸭混养模式,开展土著鱼驯养、虾藕套作、水禽饲养,建成一批水产品池塘养殖片带。到2017年,池塘养殖面积达到万亩,产值达到亿元。

4、休闲渔业。以各县区城郊及文县汉坪嘴水库、碧口水库、麒麟寺水库、天池,西和晚峡湖水库,礼县红河水库、苗河水库,宕昌县官鹅沟、大河坝,康县阳坝,徽县三滩,两当县云屏三峡,成县东河、西峡等地水面为重点,积极发展垂钓池塘、渔家乐,建成一批休闲渔业片带。到2017年,建成休闲渔业基点80处,综合产值达到亿元。

四、工作重点

实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坚持引进、改良、培育并重,着力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自繁自育为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

1.肉牛良种繁育。加强基础母牛的选育扩群,以冻配为主、本交为辅,普及以西门塔尔为父本的二元杂交,有计划地开展三元杂交,新建、完善黄牛冻配站点100个。

2.瘦肉猪良种繁育。普及二元杂交,重点推广三元杂交,建设100个二元母猪扩繁场、常温人工授精点30个。3.鸡良种繁育。重点建设康县太平鸡种鸡场、成县种鸡场、武都区种鸡场3个种鸡场,9个县级孵化中心,建成50个

脱温育雏点,抓好康县太平鸡保种和选育扩繁,建立配套完善的太平鸡繁育体系,逐步把太平鸡培育成区域性优良放养鸡品种。

到2017年,牛、羊、猪、鸡良种率分别达到68%、74%、90%、95%。水产苗种繁育上,在巩固提升武都、文县鲑鳟、鲟鱼和康县大鲵人工繁育等水产苗种繁育基地的同时,在文县、康县、宕昌、徽县新建土著鱼繁育基地4个,在两当县、康县、文县新建大鲵繁育基地3个。大力发展草食畜。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草原、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畜,建设一批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发展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标准化草食畜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青贮窖、饲草饲料基地、粪污处理和防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养殖主体。加快转变草食畜饲养方式,推进规模经

营,积极发展牛羊舍饲养殖,变放牧为舍饲,变分散饲养为集中饲养,着力提升畜牧业持续发展能力。到2017年,规模化肉牛饲养达到30万头,增长188%;规模化肉羊饲养达到51万只,增长139%。

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禽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标准的集成转化,修订完善各类畜产品、水产品质量标准,督促引导养殖场户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健全畜、水产品质量监测检测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溯源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制度,切实加强饲料、兽药、疫苗投入品监管,确保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全面开展养殖企业“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水产品基地建设。到2017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的养殖企业达到企业总数的60%以上,“三品一标”养殖规模达到总规模的50%以上,创建特色产品品牌10个。

发展人工种草和秸秆饲料化利用。认真

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加快推进草原流转,采取退耕种草、三荒地种草、农田种草和草田轮作等方式,积极推广紫花苜蓿等牧草良种和牧草丰产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人工种草。到2017年,建成牧草标准化丰产栽培示范区50个、牧草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大力推广玉米青贮、半干青贮、秸秆氨化等技术,积极发展秸秆养畜示范户,组建青贮技术流动服务队,扶持秸秆加工龙头企业。到2017年,新建青贮池2万个、50万立方米,年推广青贮氨化饲料36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4%,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30万亩。发展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择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打造优势品牌。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兴办专业合作社,支持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发展畜、水产品加工、冷链储藏、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扩大产品销售。到2017年,培育省级畜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0家、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个,基本形成良种繁育及生产、产品加工、饲料加工产业化经营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县乡畜牧兽医服务机构建设,理顺体制,完善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项目合作,开展畜牧养殖业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快畜、水产品精、深加工和优势畜、水产品升级换代。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责任制,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配套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切实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创新服务机制,改进服务手段,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兴办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

务。加大科技推广培训力度,以规模养殖场户为重点,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畜牧养殖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市、县、乡、主要农贸市场、重点养殖场的市畜牧养殖业信息平台,全面加强全市畜禽水产分布定位、疫病防控应急指挥、技术咨询培训、畜产品电子商务、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电子政务等畜牧业信息化管理。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市、县、乡、村四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疫病防治制度,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基层兽医站和人员队伍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待遇,规范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健全完善动物防疫网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加强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防疫密度达到应免的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面提高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畜牧产业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市县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畜牧业发展。相关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组织村社落实好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建设用地、水电路建设等相关事项。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金融、财税、土地等扶持优惠政策,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养殖场发展。要加强畜牧养殖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项目论证、筛选、储备等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确保畜牧养殖业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将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予以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市外资金、民间资金投入畜牧业建设,引进一批养殖、加工、饲料生产等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探索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开展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积极开展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林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户发展畜牧、水产养殖。积极开展畜牧养殖业保险,扩大养殖种类的保险范围。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消除顾虑,凝聚共识,营造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办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点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切实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强督查考核。各县区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市上将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进展快、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县区、乡镇和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对

工作失职的,特别是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三篇:从发达国家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推荐)

从发达国家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国外规模化养殖的特点

以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为例,这三个国家都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如美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畜牧业,澳大利亚是粗放型畜牧业,荷兰是精细型畜牧业。但这三个国家的规模化养殖体现在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上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饲养规模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这三个国家的畜牧业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饲养规模一般较大。2005年美国100头~499头规模的奶牛场有1.47万个,饲养全国30%的奶牛,500头~999头规模的奶牛场有1700个,饲养全国12.8%的奶牛,规模1000头以上的奶牛场有1370个,饲养全国31.7%的奶牛。2004年,荷兰1头~29头规模的奶牛场有4155个,占总数的17.1%,30头~69头规模的奶牛场有12073个,占总数的49.6%,大于70头规模的奶牛场有8104个,占总数的33.3%。2004年,澳大利亚小于100头规模的奶牛场有919个,100头~140头规模的奶牛场有733个,140头~220头规模的奶牛场有1540个,220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场有1237个。

农场数量不断减少。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大型农场越来越多,农场的总数随之减少,少数的大农场、养殖场饲养着全国大部分的畜禽。1974年美国有奶牛场和养猪场约40万个和47万个,现在已减少到7.8万个和5.8万个。1960年,荷兰有奶牛场18.5万个,到2003年,减少到2.5万个,年递减4.5%。1979年澳大利亚有奶牛场2.2万个,到2004年减少到9600个,下降了一半多。

单产水平提高。实现规模化养殖以后,虽然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但在拥有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前提下,畜禽的单产水平没有下降反而升高。1950年,美国奶牛平均单产约2.4吨,2005年已达到8.9吨,在保证牛奶总产量稳步增加的前提下,奶牛的饲养量由1950年的2200万头减少到2005年的904万头。1960年,澳大利亚奶牛单产2吨,到2004年为5吨,饲养量由1960年的300多万头减少到2005年的201万头。1960年,荷兰奶牛单产4吨,到2004年达到7.4吨。

农场所需劳动力数量减少。实现畜牧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的国家,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科学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同时,其养殖场配备大量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地减少。仅以澳大利亚为例,虽然该国是粗放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载畜量都比较低,但大规模放牧的饲养模式和生产专业化造就了高劳动生产率,2001年,澳大利亚每个劳动力人均饲养牛76头、羊270头。

我国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有力条件

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肉蛋奶消费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养殖业必须走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畜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从根本上推动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1978年,我国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分别只有7.7、2.0和1千克,到2004年,城镇居民的肉蛋类消费数量已分别达到31.3千克和10.4千克,农村居民的肉蛋消费量也分别达到17.9千克和4.8千克。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的畜牧业生产形式的出现。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中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20世纪80年代初,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把畜禽饲养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

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纵观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他们为实现现代化、规模化畜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49%,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的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都增加了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从1998年开始,农业部利用国债资金启动了畜禽良种工程,把繁育体系建设列入重点支持项目,先后投资18.53亿元,建设和完善畜禽良种场和测定中心,初步形成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为畜牧业发展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发展规模化养殖应采取的措施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养殖小区。通过制定养殖小区发展规划,加大对养殖小区建设的扶持力度,系统推进养殖小区的工程建设。推行养殖小区标准化生产,从饲养环节上大力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吸引现代大企业加入,大力提高整个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和实施“国家畜禽良种改良计划”,不断提高种畜禽质量,加快建设种畜禽良种质量标准体系,规范畜禽良种繁育,不断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促进畜产品加工业发展。针对我国畜产品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出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布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畜产品的转化和增值。同时,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畜产品加工标准,构建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重点工程,对农民和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

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通过逐步建立政府对畜牧业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逐步增加畜牧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

总之,要合理地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不能盲目地认为规模大就是现代化畜牧业。生产规模越大,需要其他的配套措施,如科学管理水平、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养殖场污染治理等的要求也就越高。发展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要跳出规模越大就越好的误区,发展适度规模的畜牧业养殖,以达到成本最低化和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篇: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朱仁才学号:1053004457235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当前我社区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畜牧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养殖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社区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

4、动物防疫工作仍还没有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

在我社区养殖户中,管理不够规范,饲养缺乏科学性,对畜禽防疫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不到位。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部分兽医进行防疫时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养殖业发展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社会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要加强对全社区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

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开“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交易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小冀镇生猪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我社区畜牧业做大做强。

3、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畜牧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

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社区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效益可观,但这需要多方筹措,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带动全社区养殖户发展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五篇:张家界养殖业发展情况

函头纸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

促生产、保供应、保生态

张家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2012年3月27日)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张家界桑植县调研时的讲话。在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三项精神,谈谈下步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

一、完善各项养殖业规划。2011年,我们重点完成了《张家界市生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草食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大鲵资源保护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前,正在组织各区县编制《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今年就要按照程序向市政府报批正式出台。同时我们将结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认真组织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进一步明确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修订和完善各项养殖业发展规划。注重在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方面,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促进我市养殖业加快发展。

二、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养殖业,就必须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突出“两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设施养殖,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和现代养殖业示范区创建工程。今年,我市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计划新发展2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以上。力争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由去年的35%提高到38%。扎实推进养殖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养殖业多环节增值增效。大力培植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联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

三、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依托我市大鲵资源、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2012年,我局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大鲵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牧业两大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业。通过突出特色调结构,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市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特别是在大鲵产业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好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张家界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意见》(张办发〔2011〕36号)文件要求,将大鲵产业作为我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品牌引领

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大鲵和原产地域品牌保护,鼓励大鲵养殖和经营利用,推进关联产业融合,力争今年9月底前,申报“中国大鲵之乡”、“张家界大鲵地理证明商标”成功,合力打造“张家界大鲵”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强养殖业资源保护。养殖资源,是产业发展之源,生态和谐之本,我们已经把促进养殖资源养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健全资源保护机制,加大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力度,实现休渔禁渔期制度,大力开展渔政执法监管。配合市人大搞好年内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健全完善我市相应的工作制度。逐步健全资源养护补偿机制,对涉水、涉渔工程,严格实行“三同时”管理。完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长效机制,扩大自然河流人工增殖放流范围和规模。实施草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大易灾地区草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加强大鲵、湘西黄牛、马头羊、澧水特有鱼类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建设地方良种保护区、保护场、扩繁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开发促进保护,做强地方特色产业。

五、加快养殖业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现代养殖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农业部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力争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推广、现代种业、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进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现代科技对养殖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养殖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引导企业与高校开展高新科技项目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市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强化本部门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三是抓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整个行业科技服务水平,实现我市养殖业跨越式发展。

下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化程度对养殖业发展作用思考[范文大全]

    一个行业的社会组织化就和一个人的经脉一样,其完善程度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种体制可以在瞬间突破,但其社会组织化的建立却远非在短期内能够完成。近年来养殖业市场......

    发展特种养殖业的实践与思考

    对**县发展特种养殖业的调查与思考特种养殖业通常是指一种产品具有特殊利用价值、新奇、特殊的养殖业,如:毒蛇、鸵鸟、狐狸的养殖,也泛指除传统饲养的家畜(猪、牛、羊)、家禽(鸡、......

    畜禽产品安全及养殖业发展思考建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

    由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转] 由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养殖业发展看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 转载自 天道转载于2008年07月16日 16:59 阅读(8)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2008-06-19 09:28:08作者:来源:互联网......

    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

    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粪尿污染已超过居民生......

    规模化发展香菇生产范文合集

    规模化发展香菇生产 可 行 性 报 告 一.关于香菇… 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不仅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据食品专家分析,每100克干香菇中,含蛋白质13克,脂......

    关于发展营盘镇冷水鱼养殖业的思考

    关于发展营盘镇冷水鱼养殖业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营盘镇地处秦岭南麓,乾佑河源头,位于商洛西部,柞水北部,西与安康市宁陕相接,北与省城西安相邻,距柞水县城17公里,距西安60公里,已纳......

    发展养殖业经费报告

    政府发[2011]108号 关于申请支持南庄乡养殖场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报 告 县财政局: 南庄乡位于庆城县城东20公里,东与子午岭林区接壤,北与华池城壕相邻,南与合水城关、板桥相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