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度重视支持商会工作,助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支持商会工作 助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龙池办党委书记、主任 郑立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龙池桥办事处党委就支持商会工作和发展民营经济作个汇报发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龙池桥办事处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商会工作,促进了全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处共有民营企业88家,个体工商户3126户。2010年,全处国民生产总值34.32亿元,其中,民营工业总产值18.5亿元,民营规模工业增加值2.6亿元,财政税收5870万元。处党委今年“七一”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处商会被授予“全市工商联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龙池经济要舞起龙头,核心在民营经济要舞起龙头;民营经济要跨越发展,关键在商会组织要发挥职能作用。我们办事处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商会组织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中的战略意义。做到高度重视商会组织建设,积极配备专职商会干部,每季度专题听取商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解决商会工作难题,全力帮助解决商会工作经费,确保龙池商会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一是做好保障文章,重视商会组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民营企业入会,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充实和壮大龙池商会队伍。目前,龙池商会有会员36人,会长1人,副会长长4人。会员主要分布在汽配、建材、商贸等三大行业的36家企业中,其企业产值、税收、贡献都构成了我处的主要经济支撑。36家企业中已有28家形成规模,18家落户麻城经济开发区和龙池工业园。
二是做好协助文章,支持商会开展活动。支持商会每年至少要组织开展两次大型活动,组织会员学习相关政策,交流发展经验,促进会员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常工作中,商会还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加强与各民营企业的联系,切实把商会办成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娘家”。
三是做好关爱文章,关心培养商会干部和会员。在发展党员、表彰先进、政治荣誉等方面,处党委向商会重点倾斜。近年来,龙池商会会员加入党组织的有10人,推荐表彰为市级创业标兵9人,劳动模范3人。有黄冈市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人,麻城市人大代表1人、政协委员11人,其中,政协常委3人。从龙池商会会员中还走出了2名黄冈市商会执委,6名麻城市商会副会长,9名执委。
四是做好引导文章,鼓励支持商会履行社会责任。在安置下岗职工、扶助弱势群体、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我们引导支持商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龙池商会先后向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灾区捐款8万多元,为龙池福利院捐资3万多元。大多数商会会员都有长期扶贫助困、捐资助学、扶助孤老的帮扶对象,既彰显了民营企业家的社会价值,也树立了商会的良好形象。五是做好协调文章,帮助商会会员协调关系、解决困难。一方面注重优化龙池境内的创业环境,杜绝处直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沟通商会会员与市直部门的关系,争取市直部门对龙池民营企业的支持帮助,促进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做好了保障、协助、关爱、引导和协调等“五篇文章”,也就是做好了服务民营企业、服务民营企业家、服务民营经济的“一篇大文章”。近年来,龙池实现了民营经济的跨越发展,涌现出一批有产业特色、有经济实力、有社会贡献、有发展前景的优质民营企业。在龙池,正是一批商会会员、民营企业家成为龙池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龙池的干部群众与民营企业家一起共同创新了BOT投资模式、筑巢引凤模式、以商招商模式、资源开发模式、高效农业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等,建起了龙池工业园,新发展了天吉新时代、桂源、新东方、京茂大厦、金成等大型酒店,新建了台湾街国际家具城,新开发了沁园、泰和、麻姑文化、清远山庄等家集休闲、娱乐、会议、避暑、住宿、生活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庄。各位领导,龙池的商会工作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四大家领导、市直各部门和各兄弟乡镇办领导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商会工作,进一步创优龙池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加速龙池经济的腾飞。
谢谢大家!
第二篇: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支持创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
全民创业
自省委、市委开展‚关于开展‘迎接省第八次党代会,我为河北发展献一计’活动‛以来,我开发区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积极问计于企业、问计于群众,积极投入思考。经过精心准备,现将‚妙计‛总结如下:
如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 第一,首先应摆正认识。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是发展民营经济、全民致富的又一重要举措,是现阶段面对复杂经济环境的必然和必要选择,全民创业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其次要进行思想准备,通过大力宣传,深入解析,将道理讲透,使社会群众的致富思路得到活泛和扩展。再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便利措施和优惠政策,诱之于民。第二、切实加大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目前,河北省出台了许多鼓励全面创业的政策,如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石家庄市设立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用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项目资助、小额贷款担保、创业园区建设、创业典型表彰奖励及引进优秀毕业生奖励等;对于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如取得营业执照自主创业并正常营业6个月以上的,可以向创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机构申请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另外,石家庄市还创建了‚高校毕业生
自主创业园‛,并实行相关的扶持措施,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自主创业园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文化创意类的自主创业项目。但这些政策都很好,但缺乏监管,很难落到实处。今年4月20日召开的全民创业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和近期举行的自主创业洽谈会,开局好、影响大、传播广,但是仅仅几个月过去,大学生的参与性下降,民众的关注度也变淡。望能加大政策监管力度,切实能发挥作用。同时要邀请广大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形成促进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建议每季度在重要报纸和网络上公布创业通报,进行经验总结和群众监督,设立服务分值,让创业人员打分等。
第三,在加大全民创业力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原有民营经济的发展。要制定规划,突出重点,避免涉及太多领域,事事关注而事事都不注重。石家庄的民营经济至少可在几个领域下大功夫:农产品深加工(含绿色食品)、旅游沿线(含景点、道路站点)服务业、高新技术及创意产业。这几个领域既包含河北的特色,又着眼于河北经济结构调整。对于重点领域,应在政策落实上下大功夫,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有效,使政策落到实处。工作方法要灵活多变,如在办结必要手续的情况下,可先开业再补办其他手续;可电话预约、上门办理手续等,把民营经济和创业优惠带到百姓家门口。
第三篇:支持民营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助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2008年来,在省联社和六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六如银监分局有效指导帮助下,全市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牢牢把握‚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84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0.02%,当年新增300亿元,增幅19.4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1.06个百分点。2008年,六如办事处先后荣获六如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信贷支持民营经济工作得到了六如市委、市政府和银监分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民营经济规模小、担保难,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状况,六如办事处指导辖内各级信用社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将目标市场定位在‚立足社区、服务大众‛,重点为资产规模在100 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一是强化主动服务理念,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 1 系。在扎实做好服务‚三农‛的同时,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觉开发、培养一批优质民营客户,把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搞活农村信用社,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支柱和保证。二是深入研究市政府、银监分局相关文件,细化落实措施,积极对接。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参与银企对接会和开展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调查等多种渠道主动与民营企业直接对接,建立民营企业经济档案,准确掌握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信贷需求特征,根据其实际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指导,区别授信,指导基层信用社适时增加对民营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把民营经济贷款做出农村信用社的特色。三是明确支持重点,优化投入结构。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的前提下,明确支持重点,牢牢树立‚小客户、大市场‛的经营理念,集中信贷资金加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对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涉农企业和骨干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全市信用社08年累计对 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 亿元,带动 农户家庭纯收入同比增加 元;先后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发放社团贷 笔、金额 亿元,有力拉动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四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升级。通过发挥信贷资金杠杆作 2 用,促使民营企业改进生产流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类型、协调同行业之间产品互补,增强了行业竞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上档升级、提速增效。五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培育创业项目。积极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和“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计划‛,全年累计发放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8848万元,落实创业项目188个,扶持了一大批农村青年走上创业发展的道路;发放‚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贷款18888万元,扶植妇女创业项目400个,为民营经济创业项目培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2009年,是我国经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一年,六如市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市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决心在信贷支持民营经济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一是科学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夯实业务营销基础。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一方面,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扎实做好‚三信‛评定和企业评级授信工作,对现有的客户和潜在的客户进行分类排队,合理确定扶持对象,提高贷款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继续开展贷款市场需求调查,及时全面地了解个体工商户及中小民营企业经营变化和资金需求等情况,认真做好贷款客户群体的选择和业务营销工作。新增贷款重点向‚三农‛、个体工商 户和中小民营企业倾斜,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培育一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二是加强银政和银企交流,积极搭建银行、政府和中小民营企业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联系,建立政策联动和项目对接制度,强化贷款营销,增进银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决落实小企业培育和成长计划,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大额资金需求,积极通过社团贷款予以支持。三是创新贷款业务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民营企业的贷款新品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拓宽符合民营企业资产状况的抵押和质押范围,加强与专业担保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行小企业信用共同体贷款,大力推广村级大联保、市场联盟等贷款,将传统的点对点贷款营销变为批量贷款营销,开发更多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业务新品种,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特点的信贷需求。通过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提高信贷服务水平,为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本文拟就2007年以来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的县市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其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和特征,为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参考意见。
一、前30名县市区发展主要特点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9.42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6%,比2007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总值过百亿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9年增加5个,比2007年增加12个;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3%,比2007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1.9%,分别比2009年和2008年提高9.3个和2.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平均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01.88亿元,是2007年前30县市区的1.96倍。
(二)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前30名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1.0:54.8:34.1调整为2010年的9.8:57.0:33.2,二产业比2007年高2.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稳步提高,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4%,比2007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9.9个百分点;前30名的县市区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区有14个,比2007年增加2个;超过30%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7年增加3个。
(三)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897.43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2.8倍;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48.9%,比2007年提高7.0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的县市区5个,过50亿的15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5个和11个。2007年-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略低外,其余3年占比均超过50%,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8个、10.0个、4.1个和5.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5.1%,比2007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贡献突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8826.3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849.93 亿元,分别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5倍和2.1倍。前30名县市区实现利润总额564.31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9倍;工业实缴税金总额为496.54亿元,是2007年的1.3倍。
(五)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359.08亿元,占其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4.5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15.66亿元,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3.6个百分点;获得专利授权量为7498个,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54.0%,比2009年高12.3个百分点。
(六)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制造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前30名县市区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6.8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7%,比2009年下降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1.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07年-2010年县市区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来看,考核前30名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工业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2010年,“长株潭”地区前30名县市区有12个,“3+5”城市群有22个。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实施四年来,按照考核数据排名,张家界所属县市区从未进入全省前30名,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永州等地区进入前30名的县市区比较少,由2007年的6个减少至2010年的3个,且位次比较靠后。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2.总量规模不够大。2010年,全省12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00亿元的县市区仅2个,过100亿元的15个,仅占县市区的12.3%;全省县市区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4.06亿元,仅为福建的57.4%,河南的63.5%。
3.环境保护仍有待加强。2010年,全省有36个县市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占全省县市区的29.5%;42个县市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溆浦县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为52.58千克,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5倍。
三、几点启示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域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先培育发展高端产业。要突出高端,突出特色,建立鼓励和扶持高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县市区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升。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数字移动通讯系统、太阳能光伏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优化系统等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三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通过产业导向、政策扶持、科学管理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县市区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要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区域布局调整。要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发挥长株潭高新技术基地、产业园区和创新资源多的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鼓励“3+5”城市群率先发展,带动全省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湘西地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打造一批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资源利用的特色产业基地。
(四)要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各县市区要加大目标管理和责任制,强化各项监管措施,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砷、镉等各项减排指标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监测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第五篇: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助推绿色新平崛起
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助推绿色新平崛起
云南省新平县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十一五”以来,新平县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在全县
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协调稳定,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平”做出了积极努力。
2007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在玉溪市环境监察工作考核评比
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被玉溪市人民政府表彰为环保百日整治先进单位;2010年被表彰为第五批云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第三批云南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云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局长马金勇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排污费征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云南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先进个人。
推进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新平县先后投入近1.3亿元完成了云南新平云新糖业有限公司冲灰水、制糖废水循环利用设施及酒精废醦液PSB光合菌剂技术生产有机肥工程,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造纸黑液碱回收、酒精废醦液PSB光合菌剂技术生产有机肥、造纸中段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15600吨/日等;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正常运行,二期工程及管网建设工程按期完成,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0000吨/日,工程减排
化学需氧量1252.68吨,较2005年削减41.76%,超额完成削减21.7%的目标任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高炉2座、电炉1座、水泥机立窑1座,不计增量累计结构减排二氧化硫151.677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1405和2348.7吨以内。
强化源头控制。一是推进规划环评,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工
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经玉溪市环保局组织审查通过,完成了麻洋河、马鹿河、南恩河等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二是规范审批程序,完善集体审批制度建设,发挥环保部门环境预审作用,建立健全了“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高效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十一五”期间,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531件,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89件。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重点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摸清污染源及污染物现状。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共完成了1329个普查对象,连续在2009年、2010年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为“十二五”总量控制及污染减排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对全县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较为准确地掌握全县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开展了全县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新调查及全县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调查工作。
提升污染源防治水平。“十一五”期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完成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达标治理和改造:一是完成了水泥制造行业立窑布袋除尘建设,立窑排放标准颗粒物由原来的400mg/L提高到
50mg/L;二是新平县环境保护局连续3年派出工作人员进驻仙福公司等企业,督促指导企业完成限期治理;三是完成了制糖行业、酒精废醪液PSB光合菌剂治理,引导企业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光合菌剂技术处理后生产液态肥;四是完成了造纸行业污染治理,南恩公司先后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造纸黑液碱回收,中段废水生化处理工程,造纸废水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排废浓度由原来的450mg/L提高到现行的90mg/L。
强化环境监管。“十一五”期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完成了23家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的安装,加强在线监控,实现了污染源动态监管。此外,新平县环境保护局进一步强化日常监察,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认真组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核定工作。
2008年底,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开展“环保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对仙福公司等17户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对大开门家庆磁选厂等4户企业进行关停,对南恩公司进行限期整改和治理,有效防止了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群众健康。
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7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一是启动了戛洒镇、戛洒镇南蚌村委会旋
涡小组、平甸乡桃孔村委会树株德小组“一镇两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方案制订等前期工作;二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管理,完成全县2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取缔直接排入水源地的排污口,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三是科学划定畜禽、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和人居区,并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农膜回收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氨化、微贮、食用菌生产等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同时采取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妥善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