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统筹理念 整合组织资源 探索构建首都特色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强化统筹理念 整合组织资源 探索构建首都特色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是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围绕本次研讨会“区域化党建与社会建设”的主题,结合北京市近年来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从三个方面就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区域化党建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是系统论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理论、微观经济学关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规模效应理论和合作经济学关于“通过合作能够获得整体最优”模式在党建领域的实际应用和发展。2009年郑州会议、2010年青岛会议和贵阳会议明确了区域化党建是“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的基本界定,对区域化内涵进行了不断深化。根据中央对区域化党建的界定和要求,结合北京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应包含以下应有之意:
(一)从主体构成来看。区域化党建格局是以街道为区域界限,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区域内各类党建元素为工作主体的党建体系。街道党组织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领导核心,履行统筹领导和整合协调职能;社区党组织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组织基础,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服务党员群众和驻区单位;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重要力量,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地区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重要对象,通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健全组织、创新载体、扩大覆盖;党员是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驱动主体,突破组织关系限制带头参与地区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区。
(二)从实现途径来看。区域化党建格局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体系为基础,以开放、互动、共建、共享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为平台,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为载体,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和动力要素为抓手。在领导体制上,由区域内各类党组织条上管理和自我运行模式向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相关辖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共建的领导体制转变;在运行机制上,由条块分割、互为封闭的治理模式向区域联动、一体发展转型;在组织设置上,由“伞状结构”、层级分明的组织格局向非行政的扁平化、区域化组织关系过渡;在工作方式上,由固定性、统一性、指令性方式向协商性、合作性、自愿性方式发展;在党员管理上,由单一组织隶属关系管理方式向开放式组织活动、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在资源利用上,由资源自有、自控、自我使用向资源整合、共享、效用最大化提升。
(三)从现实意义来看。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社会结构变革,需要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弥合组织缝隙;居民群众与驻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需要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整合组织资源;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需要通过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拓展组织功能。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有利于以党的建设带动社会建设,维护、实现、发展好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满足城市基层多元主体的公共需求,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有利于以组织覆盖延伸社会管理,形成条块结合、纵横相容、有机互补的组织架构和区域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以党建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区内各类资源有序流动、有效利用,形成推进区域和谐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北京市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现有社区2642个,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社区党员38.4万名,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1.5万余名。适应首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北京市在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通过抓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党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统筹社区党建与各领域党建,不断探索建立开放型的组织体系和联动型的党建载体,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统筹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以党建工作带动区域化发展
市委始终坚持围绕社会建设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社会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确保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目标上相统一、体系上相支撑、部署上相呼应、成效上相促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党建工作引领社会建设。市委从首都的特点出发,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于2008年成立了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刘淇同志任组长的“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社会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市级层面成立了市委社会工委,街道层面组建了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具体负责社会建设和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指导性文件,理顺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运行体制,从制度上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创新服务载体,以党建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围绕重大活动,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中,组织23万名党员到社区党组织登记报到,成立了一支80万名以党员为主体的首都治安志愿者队伍,为各项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围绕社区发展,广泛开展了创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星级党建示范社区主题活动,涌现出“小红帽”党员责任岗、“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党建品牌。围绕服务群众,以社区服务站为平台,开办“一门式”服务窗口,创新社区民情日记工作法、“四五六”工程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服务载体,有效实现了政府公共服务和党建服务重心下移,有力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三是夯实工作基础,以社会建设保障党建工作。把党的建设保障工作与社会建设基础工作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将党建工作人、财、场地建设纳入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当中。在确保“有人管事”上,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选聘大学生社工和大专以上人员进入社区工作,按照年人均5.5万元的标准核定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基本待遇;在保障“有钱办事”上,按照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纳入区县财政统一拨付,通过市区两级党费返还、专项活动经费补贴等方式加大经费投入;在实现“有处议事”上,采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置换一批”的方式,1000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面积达到了350平方米,计划在年底前全部达到350平方米的标准。
(二)统筹党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以共建共享实现区域化整合
市委始终坚持“区域统筹,集约共享”,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整合、激活、优化区域内各类社会资源,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封闭到开放、由分割到统筹的良性发展。一是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建立共驻共建机制。由党组织牵头,依托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和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协调委员会及分会,吸纳驻区单位参与,广泛开展联建共建、双向服务活动,探索形成了“五委两会”、“六方协调合作机制”、“双向互动折子工程”等共建模式。朝阳区朝外街道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由外交部等中央单位、市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驻区部队和“六小门店”作为单位会员,由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共和国将军和社区代表等作为个人会员的全市首家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发挥各方作用,共谋地区发展。二是激活社区党员资源,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尊重和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将党员凝聚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驱动力量。全市82%的社区建立起在职党员向居住地报到制度,83%的社区形成了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机制,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了“关系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石景山区制定了“三管一辐射”工作思路,即:管好自己的、管住外来的、管活驻区的、辐射空白的,通过“社区联建门店”活动把社区的商业门店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三是优化社区网络资源,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深入开展北京市“数字家园”社区建设,发挥数字化管理、网络平台和手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畅通舆情、反映民声、化解矛盾。西城区开通了社区视频博客,设有党建工作、社区动态、居民风采等9个专栏,引导社区居民将身边发生的事、自己想做的事和对党组织想说的话以视频形式录制上传到博客空间,社区安排专人负责在线答疑解惑,实现了党组织与社区居民实时交流、网络沟通、动态服务。
(三)统筹社区党建与各领域党建,以组织联动构建区域化格局
市委和各级党组织着眼于社区党建与其他领域党建的联建互促,探索建立纵横相融、有机互补的组织和活动架构,努力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以商务楼宇工作站为载体,探索建立“社区+楼宇”党建工作模式。结合商务楼宇“竖起来的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高度聚集的特点,探索建立产权、物业、楼宇党组织“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党务、政务、社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和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站“五站合一”的工作模式。2009年市级财政投入3000万元用于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建设,目前已建立楼宇党建工作站1128个,占楼宇总数的90.3%,覆盖5.6万余家商户、68万从业人员和2.68万名党员,依托社区党建有效拓展了非公党建的组织覆盖和发展空间。二是以“三进两促”活动为抓手,探索建立“社区+机关”党建工作模式。2009年在市直机关116家单位、近7万名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促发展、促和谐”活动,先后有2100多批次、18.8万多人次市属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市、区属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1875个,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方面加强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在服务社区的实践中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机关作风。三是以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属地化管理为契机,探索建立“社区+律师”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律师资源优势,在各街道司法所与辖区律师事务所普遍建立起“两所联系沟通”机制,在社区建立了1400多个“社区法律服务室”,深入开展了“一社区一律师”等活动,发挥律师业务优势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推动律所业务拓展与党建工作的双提升。
三、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启示与思考
(一)加强领导,强化职能,是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的根本前提
实践证明,区域化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零敲碎打,不能各自为战,需要市、区党委高度重视,整体规划,充实力量,统筹推进;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守土有责,引领促进;需要相关部门党组织发挥优势,共同参与,提供支持,协调共进。通过建立上下联动的领导体系和党组织牵头的工作机制形成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组织合力。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证明,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放到社会建设工作大局中去谋划,以党的建设服务发展大局,破解发展难题,聚合发展力量,营造发展氛围;以党的建设服务民生大局,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愿望;以党的建设服务稳定大局,化解矛盾问题,疏导民情民愿,维护和谐稳定,以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三)区域统筹,集约共享,是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基本原则
实践证明,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需要强化统筹协调的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需要建立条块结合的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多方参与、多重管理的大党建格局;需要搭建资源共享的优化整合平台,通过区域内组织资源、工作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相互融合,形成组织共建、队伍共有、党员共管、设施共用、事务共商、活动共搞、工作共进的生动局面。
第二篇: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打造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知名品牌
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打造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知名品牌
(2009年10月30日)中共肇庆市端州区委
端州区是肇庆市的中心城区,辖2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8万,有基层党组织602个,党员人数13145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和省驻肇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完善党建机制、配强党建队伍、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开创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党建“主业”意识
区委一直把党建作为“主业”,做到整体规划,层级责任落实。
精心布局,整体规划。根据端州的特点,我们从2003年开始,着手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划,并根据每个时期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2005年。结合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把城市社区党建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着力在解决办公经费、办公场所、制度建设和业务工作上下功夫。第二阶段是2005年—2008年。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通过“党员找组织和组织找党员”活动,引导“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重新回到党的怀抱,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参加组织生活。第三阶段是2008年—现在。区委更加注重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把“社区党建”提升到“城市基层党建”来作总体部署,明确了在本届区委任期内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去年,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后,区委专门成立调研组,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主题,深入基层调研,并远赴南京、上海、宁波等地“取经”,学习发达地区的社区党建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今年,区委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市委对端州提出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知名品牌”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把“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打造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知名品牌”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党建的重要目标。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区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镇(街道)党(工)委也相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了社区党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2004年1月,将4个街道党委改建为街道党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工委),明确党工委与街道辖区内各级、各类党组织的关系,使党工委能更好地适应街道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在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活动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与此同时,健全了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一是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镇(街道)党(工)委每年向区委报告党建工作制度、党(工)委会议定期讨论党建工作制度、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等。二是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出台了《基层党委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三是完善了保障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并保持与财政同步增长,确保了社区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四是建立了协调机制。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社区范围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
二、强化党建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基层建设,组织是关键,队伍是保证。
优化组织设置。我们建立了以镇(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重点,以社区党小组为支点、以社区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网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按地域、小区、单位楼栋为单元设置社区党组织,形成了以“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为主要形式的三级组织架构,初步构建起区域化、社会化的党建工作格局。
配足配强党务干部。一是各镇(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配备3—5名党务工作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专职人员。二是按照干部队伍“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去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从2003年的47岁降为现在的3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由原来15%提高到66.6%。三是从2005年开始,通过公开招考等办法,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共66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平均年龄34岁,大专以上学历占了近70%。
提升干部素质。不断加大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的工作水平。2006年以来,选派社区干部及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区委党校参加集中培训4期,329人次;选派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到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参加脱产培训1期,50人次。同时,通过上下挂职、交流学习、提高待遇等方法,不断提高社区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目前社区党员干部学习氛围浓,精神面貌好,工作干劲足,服务社群热情高,成为了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骨干队伍。
三、强化结对共建活动
我区的结对共建活动是市直和省驻肇单位、区直单位、“两新”组织对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进行共创共建的一种新形式,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逐步成熟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市直、区直退休、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平均每年以近千人回归社区,社区管理压力加剧。从2003年开始,我们通过以挂点帮扶的方式,帮助社区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出台了《区直部门挂点联系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案》,由区四套班子成员挂点20个重点社区,区直部门挂点47个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社区,办事处(镇)领导挂点全区所有社区,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5年,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办发出了《关于开展市直和省驻肇单位党组织与城区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意见》,正式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结对共建单位扩大到市直和省驻肇单位党组织,初步形成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共组织了165个市直、省驻肇单位和区直单位党组织与56个社区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显示出结对共建的强大活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最近,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牵头组织,启动了新一轮城市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把全区所有社区纳入了结对共建范围。共有375个市直、省驻肇单位和区直单位参与活动,比原来增加了210个单位,标志着我区在更高起点上深化结对共建,为最终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去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考察端州区睦民社区时,对睦民社区党建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去年4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同志在我市召开的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会上,认为肇庆市和端州区走出了一条在次发达地区高起点、高水平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近年来,香港中联办会同有关政党和10多个地级市同行先后到我区参观考察基层党建工作。从改善办公场所入手,着力解决“三无”问题。面对社区工作压力大、困难多的实际,结对共建首先从改善办公场所入手,2003年,在财力偏紧的情况下,以区财政投入为主体、镇街投入为辅助、结对单位支持为补充,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社区“三无”问题。至2008年,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社区办公用房达标率由2003年的18%提高到现在的100%;平均面积由21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194平方米,最大的社区办公用房达到1000平方米。现在的社区办公场所不但面积大,而且功能齐全,工作社会化、服务群众化的功能越来越明显,社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和谐。
从解决社区实际困难入手,发挥共建单位的作用。结对共建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一方面社区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共建单位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真实地了解社情民意,促使本单位党建和机关作风效能进一步提升。按照省、市开展“1+1+1”结对共建活动的要求,我们组织了75个区以上机关单位党组织(含省直单位6个党支部)与全区所有农村及城市社区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几年来,结对单位帮助社区(含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72个,帮助排查解决突出问题135宗,赠送社区各类办公设备6740件,帮扶和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学生2196人,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6668件,深入社区开展活动的党员19251人次。实践证明,结对共建是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发展的有力推手。
四、强化服务功能
针对目前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实际,我们围绕“党建带社建”的目标,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扎实推进社区治安、文化教育、环境卫生、低保救助等工作,社区服务群众的机制初步形成,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成立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主,青年志愿者、老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为补充的五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了区级志愿者服务总队(联会)、镇(办)志愿者服务分队(分会)、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工作,切实为社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
完善党内关怀机制。每年从区管党费中拨出专项经费,设立困难党员患病医疗救助金,专门用于最需要救助的困难患病党员的门诊医疗开支,落实困难党员季报制度和定期慰问制度。深入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本人有疾病必访、党员家庭有大事必访、党组织有新人必访)活动。以党员服务中心和党员工作站为载体,通过邻里互助、便民直通车、小区服务点等多种形式,打造了“党员责任岗”、“党员帮带就业”、“心连心互助金”、“爱心成就梦想”等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去年以来,全区投入困难党员患病医疗救助金20万元,帮扶困难患病党员100名;投入“三必访”活动资金 13万元,走访慰问党员321人次,为党员办好事实事297件。
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成立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党员工作站。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党员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今年5月,我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和社区党员工作站,让社区居民有事情找社区、有困难找党员,真心实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各镇(街道)党(工)委都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并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逐步成立社区党员工作站。二是大力推动“数字社区”建设。今年所有社区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居民数据库的建立为党建、计生、社保、民政、综治等社区公共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结合社区居住环境、居民构成、工作基础等方面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便民服务进社区、廉政文化进社区、科普知识进社区、禁毒知识进社区等群众性活动,创建了一批“关爱型”、“服务型”、“学习型”、“文化型”、“科普型”、“体育型”、“环保型”、“无毒型”特色社区。同时,以推进小街小巷“五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底化)整治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区环境建设,建设美好家园。2006年以来,投入2525万元,完成整治工程项目173项,受惠群众23万人。目前,我区已有一半社区被评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我区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重要载体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从“三无”到“三有”的可喜转变,初步形成了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不足32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69.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3年的1.6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86亿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离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距离。这次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既是对我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检阅,又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激励,我们将会以这次现场会精神为动力,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市委覃卫东书记对我区党建工作提出的“四个进一步”的要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基层党建工作成果,为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知名品牌而努力!
第三篇: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趋势。近期,我们组织力量,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普遍调查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各基层党委、各村党组织,对城乡统筹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绥芬河市现有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2个,基层党组织207个,党员4134人,其中,社区党组织17个,农村党组织18个。近年来,市委紧密结合口岸地缘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建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努力使城乡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初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统筹。在现有按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从改革、完善党组织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区划设臵入手,调整原有系统党委管理格局,实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能,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相配套,保障经费、人员,构建职责明确、执行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运行机制,由原来12个党(工)委扩大到17个党
域、身份和所有制等界限,加强城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干部资源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臵。为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工作,阜宁镇党委将2名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镇干部下派到菜营村和北沟村任党组织书记。全市1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5人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党代表,2人分别上挂为市人大常委和镇党委副书记。
(三)动态党员管理,联动关爱机制。针对我市党员在城乡、产业之间频繁流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一体动态化”管理,着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单一化管理的模式,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接受双重管理,双重服务。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25个,对于流动党员,我们将所有亮出身份的流动党员纳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流入社区的企业党员,由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接纳管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农村党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到社区、农村报到,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农村,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方式。
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困、“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的党内关怀互动机制。结合党员信息库建设,建立了城乡困难党员、企业退休党员、失业党员档案和帮扶记录档案。市委还开展了“双结对”活动(一个基层党支部与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群众结对,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以“精神
“双百分”绩效考核,每增加1分奖励50元,每扣1分相应扣去50元,贡献奖即为创收奖,按各村创收的10%标准返还给各行政村。2009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2.99万元,其中最高工资3.98万元,最低工资2.05万元,提高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为全市7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年由市财政为村党组织书记补贴“两险”保费3.1万元。市财政拿出10.57万元,为23名正常离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了离任生活补贴。其中,对19名连续任职或累计任职不满10年的,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助;对4名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按照本村现任党组织书记年基础补贴的30%,发放了离任定期生活补贴。
(五)统筹城乡资源,全力服务群众。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义工、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等形式和途径,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市委建立共建共育工作联席会,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共建共育活动。目前,26个中省直、市直部门与11个村签订了共建共育协议书,明确共建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五帮”作用。各级党组织与经济薄弱村结对,通过物质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以及党建联建等各种形式,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全市共建立党员服务区153个,带动农户1537户,“三人群体”229名。学习借鉴外地农转居成功经验,推动农村“空挂户”整体“农转居”,统一登记“居民户口”。盘活现有农村存量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出租、入股、臵换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构建以
工党员在流动中流失,无法解决在外务工党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责任承诺管理机制不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归属感与荣誉感缺失,没有将发挥党员流动性优势与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亟待落实。主要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由于没有建立农民工权利保护的长效机制,农民工权益没有保障,部分农民工工资难以得到落实,并且因诉讼经费问题难以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二是青少年教育问题。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性格上偏执、缺乏管理、法制观念淡薄,生活态度消极。“留守孩”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辍学率增高,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多数青年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率偏低。三是妇女带动问题。广大农村妇女由于思想觉悟局限,社会位臵低下,多数基本以在家务农为主,在城乡统筹新格局中没有发挥出妇女群体优势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双重管理,实现党员动态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追踪式和网络化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探索流入两地实施以“安家、立户、搭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风筝工程”。采取“六个一”的办法,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农业、人事、劳动社保、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和持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与流动党员
知识和外出创业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流出党员的综合素质。
3、半年一汇报。流出党员每半年必须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向流出地党组织作一次汇报,将自己在外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学到的新技能新知识等如实反馈给党组织,以便于党组织能定期掌握出门在外党员的思想状况。
4、带动一帮人。鼓励和支持能人党员在外创业,创业成功后带领一帮人外出创业,回乡后带动家乡能人创业,使流出党员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5、好事一件实。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每位流出党员每年至少为家乡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的好事,确保流出党员人在外心不离党。
6、慰问一封信。每年“七一”前夕,党(工)委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通报党组织工作思路、核心任务以及取得的成效,让流动党员了解家乡发展近况,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7、腊月一座谈。在每年腊月流出党员返乡高峰,组织流出党员召开座谈会,交流在外务工心得,进行党组织述职,接受评议,查找不足,悉心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将在外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党组织回报,寻求党组织的帮助与扶持。
8、管理一协议。统一制定《流出党员管理协议书》,党员外出前与党支部签订管理协议,双方就如何发挥作用做出承诺,共同履行承诺事项,做到流出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搭建活动载体,把党、工、团建资源整合起来。一是建立农民工保障机制。加大企业党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实现城乡保险和各险种之间的统筹发展。强化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侥幸心里、增强务工人员投保力度。对一些高危行业和
0
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减少农村教育费用减轻学业负担,降低学生辍学率。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公安机关严格管理全市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创造校园周边和谐环境。
2、加强培训,提高青年就业机率。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农村青少年就业渠道,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加强农村网站建设,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农村青少年的需求,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可聘请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允许农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农村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三是发挥妇女群体生力军作用。召各级妇联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
1、提高妇女素质,培养新型女农民。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
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家庭这个妇联工作的有效阵地,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以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为目标,动员组织农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科技知识进农家活动。成立以家庭为活动场所的“文化中心户”,传播先进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明美德”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妇联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创建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广大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第四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2010-5-17
编者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但总的来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十七大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之后,为会一体化的新趋势,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及城乡基层党组织神,创新实践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本刊本期围绕这一主题,选发基层的王秋实等同志的实践体会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重点探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指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建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堡垒。
一、实行组织联建,建立城乡结合的基层组织体系
传统的按照地域、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使城乡党组织处于相对分离状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设置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基层党建的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因此,应义新农村和协调推进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例如,可以按照“按需互利共赢”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区居委会、企业、部门与村在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职能上的带力推行村居联合、村企联合、部门联村等模式,跨区域组建城乡联合党组织,走出一条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二、实行共育共管,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机制
在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趋势下,党员跨区域、跨城乡流动日益频繁,呈现出从业方式多样、从业地点多变的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发挥他们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优秀人才,可以采取培养、专人跟踪培养、网上培养等方式,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实行“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城乡一体的党员发展机制。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城乡党建信息资源共享,让城乡党员同步学习、同步督方面,可以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使党
居住地灵活参加学习教育、接受管理服务。
三、实行活动互联,建立城乡共赢的互帮互助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立足建立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互帮互助共建活动,实现城乡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开展城乡党活动,加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工作协调,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比如,立足市、县、乡部门特点和优势,采取自由“结对”、群众“选对”等形式,大力开展部门包村帮扶活动,重点帮扶班子“软、散、懒、瘫、乱”的后进村,帮助其建班子、选准一条好的发展路子、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四、实行资源共享,建立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把城乡党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有效整合,重点是推动城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互补伍建设上,应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通过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职、选拔企业能人进村促进优秀人才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在经费保障上,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党费划拨、基门支持、社会赞助等渠道,落实城乡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城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篇:泸溪县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
泸溪县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近年来,泸溪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对城镇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2010年,泸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5%,高出全州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增长38.4%,完成工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达到3.0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县城白沙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县城,泸溪被国家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平安畅通县”称号,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连续4年引领湘西州。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县”和“湖南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坚持组织共建,构建覆盖城乡的区域性组织建设体系。按照组织设置全覆盖、组织领导区域化、组织管理双重性的思路,以区域不变应单位万变,在“两新”组织集中的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探索建立了7个区域性党组织,统一负责区域内的党建工作,并根据党员特长,依托群众性组织建立了98个功能性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党在“两新”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全县16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均实行区域建党,使党的工作覆盖面达到了100%。
坚持党员共管,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依托政府专网建成了联接县、乡、村三级的党内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了全县所有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信息,并能实时查询党内信息、统计资料和实现网上转接组织关系。依托公安部门外来暂住人口登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在县、乡两级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建立了50多万元的党员困难互助金,设立了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寓服务关爱于管理之中。
坚持资源共享,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工作平台。全县建立了150个党员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组建了1000多名党员参加的40多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平台。按照每个社区200平方米标准,对社区的办公、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升级。全面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百户以上规模村全部拥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以及企业开设了150个终端接收站点,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党员教育网络。
坚持投入共保,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经费保障体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县财政每年划拨600多万元,解决村级、社区办公经费。国有企业党建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列入企业行政经费和财务预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按实税前列支。同时,采取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的方式,选配了80多名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