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5篇

时间:2019-05-13 20:1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

第一篇: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政法[2005]3号 【发布日期】2005-12-06 【生效日期】2005-12-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政法[200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今后五到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当前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从根本上要靠法治,要靠依法行政。

《纲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了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是新时期指导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贯彻落实《纲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贯彻落实《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制度创新,遵循“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原则和“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要求,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依法维护和保障公民依据宪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切实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纲要》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实现教育法治,推进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机制。

1.建立健全教育决策的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评估等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受委托起草的法规、规章草案以及做出的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教育法律和政策咨询专家库。省级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完善教育重大决策集体讨论的程序和制度,教育行政部门法制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列席部门的办公会议和必要的专题会议,对会议议题的有关法律方面问题提出意见。

2.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法律审查意见。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规范性文件为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不得限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

3.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对重大教育决策实行督查,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二)大力推进教育立法工作。

4.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体系。要根据全面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和法定的立法权限,进一步推动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积极推动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确定的“五修四立”教育立法规划的落实,抓紧研究起草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急需的法律草案。进一步做好实施教育法律、行政法规所需要的配套规章的制定工作,加强对规章的解释工作,及时清理有关规章,积极推动各地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到201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使各项教育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

5.不断提高教育立法质量。教育行政部门起草法规、规章草案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实际,能够切实解决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意见。对有关机关、社会组织或者公民有重大意见分歧、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应当通过报刊、网站向社会公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规章通过后,应当在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上公布。

(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6.进一步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依法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不同职责,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按照建设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教育领域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和规范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发挥其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作用。

7.大力加强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收费和招生活动的监督,及时查处和纠正办学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对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依法维护受教育者、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和指导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加大查处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违法行为的力度,创造良好的留学服务环境。

8.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依据法定程序组织实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法律、法规授权,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得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未经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委托,事业单位不得实施教育行政管理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9.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事项,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加强对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指导。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实施教育行政管理的做法,综合运用法制、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的手段管理教育事业。

10.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建立政务信息公开栏、政府网站等形式公开政务信息。当前要重点公布以下信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行政许可结果;检查、评估标准与结果等。对公开的政务信息,公众有权查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公众查阅提供便利条件。

11.积极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教育行政执法职责和任务的需要,完善相应的执法机构和队伍,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执法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制度。认真贯彻《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收费等程序性制度,把保证公民的陈述申辩、听证、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等一系列权利作为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的重点。

1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把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当前改进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机构改革“三定”规定,依法梳理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按照科学合理和高效便民的原则,将法定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确定不同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完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明确考核主体、内容、程序和奖惩办法。从而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

(四)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

13.依法加强学校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和要求,指导学校完善章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依法履行公办学校出资人的责任。积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注重法制教育和公民教育,依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14.加大学生权益保护力度。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申诉和权益保护的规定。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与学校争议解决机制和机构,规范学生申诉程序,同时依法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申诉工作机构、工作机制,保证每一个学生申诉案件都能及时、依法得到处理。

15.完善教师管理与权益保护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推进学校依法评聘相应资格的教师,监督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的聘任合同得到切实履行;完善教师申诉规定,完善申诉程序,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严格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16.妥善处理各类教育突发事件,严格执行《信访条例》。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及时排查、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或者漏报。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坚持慎重、依法的原则,及时处理信访案件。

(五)加强行政监督工作。

17.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落实《行政复议法》,依法明确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规范行政复议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加强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不得少于2人。对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特别是不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被申请复议主体,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通报批评;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18.完善和规范层级监督机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重大行政许可备案、行政执法督查、行政执法统计等制度,强化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职能。

19.自觉接受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教育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活动。对人民法院受理的教育行政案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出庭应诉、答辩。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裁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监察机关的监察建议、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建议书,要及时研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和结果通报有关机关。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新闻曝光案件追查等制度,对反映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并依法予以处理。

(六)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0.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完善公务员法律培训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教育部党组每年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把法律知识培训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的总体计划,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的培训;在5年内完成对机关公务员基本法律知识的轮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时间,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实际予以明确规定。教育行政学院、党校举办的各类干部培训班,应当有法制培训的内容。

21.建立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要求,逐步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并把依法行政知识列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进依法行政涉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协调、指导、考评、督促落实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研究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直接主管责任人,要加强协调、指导和督促,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要大力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政策指导、检查评估的作用。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纲要》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和配套措施,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将国务院《纲要》和本实施意见的规定落到实处。贯彻国务院《纲要》和本实施意见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教育部。

二○○五年十二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达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08安排(定稿)

达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08安排

2008年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及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工作重点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政府法制监督;推进行政复议制度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

一、努力抓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工作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健全政府职责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建立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二)完善决策机制,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重视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地方重大决策事项的参与权。制定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提高政策制定和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重要行政决策公布施行前必须经过政府法制机构的合法性论证。坚持重要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和集体决定制度。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以适时调整和改进决策。

(三)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抓紧清理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的编制、修订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加快政府网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信息公开条例》的顺利实施。

(四)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政务服务体系。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四川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监督,防止变相恢复已撤销的行政许可项目。各地、各部门应定期检查行政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继续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各项制度,逐环节明确办理时间和责任人并对外公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五)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度规范,推进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加快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行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完善对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设立审批、组织机构、工作职能、服务范围、法律责任的规范。积极筹备达州市仲裁委员会,力争今年挂牌运行。

(六)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和津、补贴统一发放制度并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预决算等制度,清理和规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制度,进行以评卷查审为主要方式的检查。

二、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力度

(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或征用等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公开、告知、说明理由义务,依法履行调查、听证程序,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申辩权、救济权,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抓好2008年执法资格统一考试工作,严格执行执法资格统考制度,把好执法人员的入门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二)全面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在清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的基础上,把执法职权落实到执法机构和岗位上。按照《达州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试行)》要求,开展自上而下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对评查分数低于60分的执法案卷,要严肃追究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今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重点是农业、畜牧、文化、卫生、环保、质监、税务、运管等执法部门。严格控制和减少低效重复的检查,逐步减少执法层次。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三)推行行政处罚基准制度。一是要梳理处罚依据。抓紧组织对现行行政处罚依据进行全面梳理,包括颁布机关、处罚种类、处罚标准、处罚幅度、执法机构等内容。二是要细化处罚标准。按照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法律、法规、规章涉及有行政处罚幅度的条款逐一进行细化,制订具体的处罚标准。三是要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将细化后的处罚标准、执行情况以及群众的投诉及反馈情况向社会公布,方便行政相对人查询和监督,防止滥用行政处罚权。

(四)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在达州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川府函〔2008〕54号)要求,积极筹建达州市城市行政执法局。严格界定城市行政执法局与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建立完善会同办理、抄送、备案、联席会议等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对城市综合执法工作的调研和经验总结工作,完善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配套制度。继续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覆盖面。

三、积极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各级政府应及时处理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解决和调处的纠纷,进一步完善信访、调解、裁决、复议等纠纷解决方式的协调机制。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矛盾和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及时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大力推进行政复议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创新。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复议机构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监督,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责任制。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配齐配强行政复议人员。逐步推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复议人员的专业素质。创新行政复议办理形式,定期研究行政复议工作,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审理、调解制度、和解结案制度、驳回制度等手段办案。依法保障行政复议的办案经费,落实必要的办案条件。

(三)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的行政案件,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就本单位职责、工作程序或具体案件事实应诉、辩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及时发现本机关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本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四、切实加强政府法制监督

(一)继续强化政府层级监督。2009年1月10日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级各行政部门应向市政府和上级行政部门报告2008年依法行政的进展情况、主要成效、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纲要》对建设法治政府必须达到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定量科学,做到条款化、标准化和具体化。强化行政问责,对下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违法行政,行政执法部门滥用行政执法权,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该政府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省政府令第188号),建立全市规范性文件检查通报制度,推行规范性文件网上公布制度及规范性文件查询网络平台,形成对规范性文件的电子监督体制,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建立受理、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审查规范性文件建议的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大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依照《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认真开展政务公开、信访、行政许可、企业减排、农民减负、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城市综合执法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强化对执法人员特别是综合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四川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坚决查处违法执法、滥用职权、非法侵害群众权益的行政执法人员。

五、大力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按照2007年11月16日全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以科学民主地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为重点。努力抓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依法行政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领导、监督和协调机制,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加以推进。严格执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强化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落实加强各级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的各种措施,为政府法制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供相应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在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或明确兼职政府法制工作人员。

六、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一)完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协调机制。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领导,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工作措施和进度安排,加强督促检查。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全面总结推进依法行政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情况。按照《纲要》和《规划》确立的目标、基本要求和任务,认真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的方案。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要对依法行政第一个五年规划情况进行自查,并于2008年12月31日前写出总结上报市政府,抄送市政府法制局。

(三)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意识,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养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习惯,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察和测试,并纳入对公务员的考核。

(四)继续把《纲要》作为依法行政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县(市、区)政府、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力度。市政府法制局要及时举办全市依法行政宣讲骨干培训班,重点学习《纲要》和一批新近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

(五)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依法行政的经验、成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夯实推进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

(六)各县(市、区)政府要完善和落实依法行政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细化指标体系。

第三篇:**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

200*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委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方向,围绕建设山区经济强市构建和谐云浮总目标和积极实施“东渐西联、优内拓外、错位竞争、统筹并进”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云浮市2005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的部署,着力规范政府决策机制,推进行政程序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管理透明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进程。

一、认真贯彻法律和《纲要》精神,把《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1、深入开展宪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法制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把法制宣传为重要任务,采取各种新闻媒体和途径进行各项法制宣传,营造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的氛围。

2、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要求和省政府贯彻实施意见和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出台《云浮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工作规划》,把《纲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把坚持和实施依法行政作为塑造政府新形象的切入点和根本手段,按照《纲要》的要求及其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建立健全行政机关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领导体制,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切实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建立和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切实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监督,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保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科学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民主化、科学化的行政决策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程序,并就政府重大行政行为、民事行为及其他法律事务,聘请各界法律专家采取论证、听证等方式,提供法律意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中的职能作用。

3、创造条件把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范围,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的抽象行政行为,提高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效果。

三、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

1、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条件要求和上级政府的指示精神,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凡不符合法律设定依据的行政许可事项一律取消;凡上级已经决定取消的事项,市、县应相应取消;凡省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行政许可,实施一年期满未报省人大立法的,不再执行。同时,认真研究清理行政审批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2、要继续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

3、认真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建立信访的长效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坚持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信访工作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行政机关负责人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制度以及重大信访案件督办制度。切实、依法、合理解决信访反映的实际问题。

四、进一步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1、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各级行政机关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保护合法行为,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为建设山区经济强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规范收费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进行公示,及时公布收费信息、增加收费透明度,进一步清除“三乱”。坚持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查禁部门违规增加收费和搭车收费以及变相搞“三乱”行为。

3、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执法试点方案》的要求,配合省政府统一部署的对文化、国土等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4、推进党政机关开展网上服务。加快具有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的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市公众信息网站,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多方面服务。

五、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

1、抓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检查工作,对执法主体的执法绩效进行测评。行政执法绩效测评可采取实地调查、查阅执法案卷、现场评议、问卷测评等形式进行,并可与人大代表评议方式相结合,测评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国有资源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推进全市依法行政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3、通过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等途径,加大对违法或不正当行政行为的纠正力度。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同时,自觉接受党委、人大、司法监督、社会团体和群众的外部监督。

六、健全学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1、进一步完善领导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机制,健全新任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制度,加大对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研究切实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四篇:乡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乡严格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基本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成效,现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工作素质。组织乡干部学习领会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让干部明确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权,不是依法治事;

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

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别人,增强乡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其次是周一例会除听取乡干部上周工作汇报、安排本周工作外,还组织学习与自身结合较紧密的相关工作,如土地承包、土地征用、信访等法律、法规。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主要学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xx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各级相关文件精神,让乡村干部掌握选举中的各个环节,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将上级党委要求严格贯彻下去,既没有发生一起违法事件,也没有引发一起上访事件。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处理村级事务中,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用地、承包土地经营流转、村级“三资”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充分讨论酝酿决定,不搞乡政府说了算,规范和约束行政权,保障群众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真正做到执政为民。xx村脱水蔬菜项目建设用地,召开村民代表会商讨决定同意并共建。xx村几起占地召开村民代表会来商议通过,没有强行占用。

3、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取信于民。在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在收缴村村通及服务费的过程中,乡召开人代会审议,合理听取代表的意见。在政府投资兴建农业项目中,乡都经过慎密的调查研究,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争取把政府有限的投入利用好。在唐贡洼千亩水浇地开发中,乡及时抽调专人进行实地考察物探,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新窑子村落实扶贫项目时,乡进行逐户调查询问,争取把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4、完善监督机制。为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民主监督制度,制定了工作职责、对领导分工、站所办工作人员及职责进行明确并公开,制定了办事流程图,完善了《机关干部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及时对群众进行公开,既高效便民,又强化了群众监督,同时还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5、规范从政行为、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计生、林业、司法、公安、土地管理事务中,乡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为保证政令畅通,乡机关积极配合各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为其提供一手资料,强化间接管理和事后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1、禁牧工作。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和文件,如果不进行处罚,禁牧工作就难以进行,如果进行处罚,政府又没有这方面的执法权利,是违法行为,并且加深了与群众的矛盾。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更好的办法。

2、信访工作。现在群众中存在着:“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搞运动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告你”。虽然政府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可有的人还是不按信访程序办,直接到市、赴省、进京越级上访,有理访固然应该解决,有理但方法不当或无理访的又没有什么好办法调处。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3、拆迁工作。在拆迁工作中,各地各段及各家各户情况复杂,又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依,乡拆迁工作没有主动权,处于上级压、群众找的境地,对群众的要求也不敢答复,不能答复,只能进行安抚,可群众一上访就能得实惠,这种状况给乡镇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坚持学习制度。由于乡干部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在工作中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

2、服务经济发展。在全县“一主三化”发展战略中,乡政府要充分发挥在依法行政方面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为政府立法、行政决策、处理矛盾,解决难题出谋划策,提供服务,为全乡乃至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的法制环境。

第五篇:温岭市农业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10总结

温岭市农业林业局2010

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府法制办和上级农业、林业法制工作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执法为民,服务三农,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认真扎实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1、及时调整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领导分工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案件审理等组织机构成员,并为了理顺工作关系,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将局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原设在法制科调整为局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法制科主要精力负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日常具体工作。

2、及时制定计划,落实工作责任。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2009-2013年规划暨实施意见为基础,及时制定了本局2010计划,并将本局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逐项地分解落实到各科室站,以温农林发„2010‟31号文件报告于市人民政府和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实施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发至局属各科室站;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和新法律、法规出台将本局系统承担的法定职责全部分解落实到位,不断完善行

- 1 - 政执法责任制。

3、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在进一步梳理完成本局系统行政执法职能、项目及法律依据的基础上,经全局和局务会议多次讨论并经局长办公室会议研究,以温农林发„2010‟97号文件印发了《关于修订<温岭市农业林业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本局系统行政执法职能事项全部分解落实到位,即到各科室站和局属各单位。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行政管理机制

1、深化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机制。一是认真总结本局行政审批科被台州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评为“2009台州市群众满意站所(办事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经验,继续完善行政审批机制,健全各项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程序,使本局行政审批科真正独立承担起代表本局系统统一对外进行行政审批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办证创新理念,通过①开展网上项目办理申报;②简化程序,促网上审批提速;③开展节假日预约服务、连线服务、上门服务;缩短了办结日程和群众办证的距离、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二是针对温岭的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着的低、小、散、脏、乱、差和业主安全意识不强、规章制度不严、服务质量不高、维修档案不做等突出问题,通过办证与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抓住“以办证促改- 2 - 善、以办证促提高、以办证促发展”这个突破口,做到一个严格、二个要求、三个帮助,帮助农机维修网点有效地得到规范。

2、以抓好惠农政策落实和耕地抛荒监管两手来确保粮食生产任务落实。一是中央1号文件惠农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惠农政策措施,为使广大农户了解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激发广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我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二是狠抓耕地抛荒的监管,本局在今年6-7月份组成6个检查组分赴农村明查暗访,检查督促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种粮补贴政策、制止耕地抛荒措施的落实工作。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开展实施“

十、百、千、万”工程活动、做好服务“三农”和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工作。“

十、百、千、万”工程:一是继续选派10名科技指导员下基层工作;二是落实百名科技人员联系一千农户活动;三是局领导、责任科室、农技人员三到位,抓好“万元田”示范工程建设。

三、创新监管机制,化解各类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1、畅通投诉举报和信访渠道。一是2010年本局共受理信访案件23件(其中省农业厅转5件、省林业厅转2件、台州市农业局转4件、温岭市信访局转11件,市政府网上留言交办1件),已办结20件,还完成了向市政府提出的信访复查意见1件,信访案件量同去年相比下降4.3%。

2、强化审计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监督力度。2010年,对全市275个村的财务进行审计,以及9个村专项审计(信访交办

- 3 - 件),共审计284个村,涉及资产总额6.1亿元,查出违规资金61万元,其中一件移送市纪委进行审核。向各村提出有关加强或财务管理建设性建议220条,通过每年进行三分之一审计,保障了集体资产的安全,保护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整体推进小农资整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已构建起对农资市场(即农业投入品源头)的监管长效机制。今年是全省确定的十小整治与规范完成年,我市共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247家,通过上两年小农资整治规范工作的实施,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修订完善了小农资整规的标准,根据《浙江省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从小农资店经营规模、经营能力的实际出发,分别提出A、B、C三类农资店建设规范。这三类建设规范,针对农资经营企业存在基础条件有差距的客观事实,在建设标准上因类设置,所差别,使整治规范更具实际及可操作性。今年7月份对剩余还未整规的企业逐家进行了动员和督察,确保了整治规范全面推进。三年来,全市247家小农资企业全部完成整规,整规率100%,其中小农资整规示范店28家,全市各级共投入小农资整规经费150万元,市财政补助经费达30余万元。

4、加强了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排泄物治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检测工作,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畜牧业产业预警和引导调控,努力保持了畜牧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全- 4 - 市年末生猪存栏12.65万头,出栏18.1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42%。家禽存栏282.04万只,出栏830.7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07%和0.17%。草食动物中,牛存栏2960头,牛出栏1350头;羊存栏3680头,羊出栏2380头;兔存栏15.62万只,出栏59.83万只。鸽存栏12.95万对,出栏乳鸽153.68万只。全市肉类总产量2.87万吨、禽蛋产量1.04万吨、牛奶产量846吨。;二是加强疫病防控工作部署,狠抓防控措施的落实,有效组织开展了春季集中防疫、狂犬病集中防疫、二季度集中防疫、秋季集中防疫和四季度集中防疫等5次专项行动,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三是开展了“助世博、助亚运、保安全”专项行动,严格监管供沪及供粤企业,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开展了畜牧业“三项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饲料、兽药等生产经营秩序。高密度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测,监督抽检了生猪尿样1540份,调入动物产品肉样65份,“瘦肉精”检测合格率100%。四是对全市62名乡村兽医进行了登记,并发放了《乡村兽医登记证》,组织了全市24人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组织了8次畜牧兽医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班,开展了全市基层防检疫员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

5、加强森林消防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一是通过张贴通告、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发放资料、专题文艺巡回演出等形式,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新修订的《浙

- 5 - 江省森林消防条例》,以及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森林消防安全的通告》、《关于切实抓好清明节期间的森林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以提高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抓好元宵、清明等重点节日巡回检查与设卡检查相结合,规定了“六个严禁、一个收缴”,大力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严防死守;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各镇街道与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达到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责任细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列入工作目标考核。

6、强化农机安全管理,推进“平安农机”建设。一是加强开展春运农机安全宣传与巡查,召开了有镇(街道)农机管理站负责人和农机安全片组组长参加 的全市性的农机春运安全动员大会,并采取强化路查、排查黑点等措施,确保畅通;二是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市农机总站与各镇(街道)农机管理站,各农机管理站与每个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书,全市签订率达100%;三是抓好拖拉机检验工作,全市检验拖拉机3951辆,检验率达86%;四是保质、保量做好省级“平安农机”建设,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共完成6个农机安全示范镇,42个安全示范村,300户安全示范户,总投入资金60多万,制作172块永久性安全警示牌。

7、积极推进建设“平安温岭”工作。及时制订了本局创建“平安温岭”和治安安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计划,并和下属单位及时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6 - 还组织开展正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抓好落实。

四、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1、正确履行好职责,积极开展各类行政执法检查活动。一是农业执法大队深入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一年来,精心组织开展了5次集中执法活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25人次,检查企业550家次,查获违法案件42起,其中当场处罚案件8起,立案查处34起,涉案金额3.02万元,收缴罚没款人民币4.94万元,同时严格完成农业投入品抽检,在全市范围内共抽查农业投入品96个批次,其中农药产品29个、检查合格率88%,肥料产品11个、检查合格率91%,种子产品10个、检查合格率80%,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35个、检查合格率74%,兽药11个、检查合格率73%,总体合格率80%。共检出不合格产品18批次,依法对不合格产品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进一步净化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二是市畜牧局暨动物卫生监督所今年开展了“助世博、助亚运、保安全”专项行动,严格监管供沪及供粤企业,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开展了畜牧业“三项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饲料、兽药等生产经营秩序。高密度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测,监督抽检了生猪尿样1540份,调入动物产品肉样65份,“瘦肉精”检测合格率100%。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全市生猪产地检疫5.8万头,家禽产地检疫275.85万只,生猪屠宰检疫33.5万头,家禽屠宰检疫165.28万只。生猪屠宰检疫中检出病猪805头,- 7 - 病害产品73.15吨,全部按照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加大动物卫生执法力度,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起,罚款人民币2.1万元。全市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监督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及时制订了执法人员学法计划,并将农业法律法规分类汇编成了种植业篇、养殖业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篇、农经篇、农机篇等小册子,供行政执法人员自学用书;二是加强执法人员部领证和省颁证的年审检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管;三是严格把握好审核行政执法案件这一关,保证执法人员亮证执法和案件质量;四是积极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和推荐评选优秀案卷活动,提高办案质量;五是严格较重行政处罚案件的集体讨论和报备案制度。

五、积极推进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抓好对外公开文件清理工作。

今年以来除按照温政办发„2010‟94号文件,及时完成了涉及我局的以市政府、市府办名义发文的文件清理工作任务外,并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之机对以我局名义制订发文并对外信息公开的所有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

六、认真抓好普法宣教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1、及时制定好计划,落实好经费,征订并编印好资料。一是及时制订了本局2010普法工作计划和学法计划,并以本局红头文件温农林发[2010]33号文件印发至各科、室、站和局- 8 - 属各单位,并认真组织,抓好落实;二是落实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8万元,并作出了计划安排,做到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三是编印了一套分五篇即种值业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篇、农经篇、养殖业篇、农机篇的农业法律法规选编,供本系统及全市各级涉农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2、送法下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开展了“农业法律进千企入千社”活动,为方便群众学习和查阅,将农业法律法规分类汇编成了种植业篇、养殖业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篇、农经篇、农机篇等小册子,分别送到各镇(街道)以及各镇街道的1至3个企业或合作社,共计发送3500多册。二是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结合12〃4法制宣传日与市有关部门一起开展涉农涉林送法下乡设摊咨询宣传,送发法制宣传资料

3、利用传媒网络,积极开展普法宣教工作。利用温岭日报、温岭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温岭司法、温岭法制、温岭农情、温岭农经网、农民信箱及发短信等形式积极开展涉农涉林法律法规的普法宣教工作。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2010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方面做了好多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离《纲要》和上级的要求,特别是2008年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要求,及2009年贯彻实施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检查

- 9 - 工作中对“三农”工作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我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速度、深度、广度、力度还差距较大,我局将借下一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的落实为契机,一如既往地、认真扎实地按照《纲要》和《决定》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部门而不懈努力。

- 10 -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载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政法[2005]3号)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