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五篇]

时间:2019-05-13 20:1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

第一篇: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

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

【作者简介】达潭枫,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一、政府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

从世界各国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看,凡是农业保险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是国家重视、政府支持的结果。主要表现在,除了对农业保险给予专门的立法保障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农险发展模式外,政府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是关键环节。这些经济支持不仅表现在政府对农户给予较高比例的保费补贴,减轻农户的保费负担,还对从事农险具体运营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业务费补贴和税收减免待遇,以及建立由政府兜底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首先,农业的自然风险大,保险赔付率高,保险公司往往收不抵支。以美国为例,1981年至1990年,美国农作物保险赔款额超过保险费总额达25亿美元,累计赔付率高达150%。1960年至1991年,加拿大累计收入农作物保险费51亿加元,累计赔款57亿加元,累计赔付率也达到110%。因此,在没有政府财政扶持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一般不愿经营农险业务。

其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每年成灾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而农业保险对于分散风险,保障农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保障农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作为保护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世界上多数国家将农业保险同商业保险区别开来,对农业保险给予经济上、法律上和必要的行政上的支持。

二、中央农险补贴政策对新疆农业保险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新疆的农业保险早在1951年即已开办,后因种种原因一度停办,直到1982年才开始恢复。目前,全疆农业保险主要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前者负责新疆地方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工作,后者则主营兵团领域。新疆农业保险经营的险种主要为种植业险,绝大部分为棉花保险,其余为粮食、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养牛保险。“十五”期间,全疆农业保险累计为6716万亩农作物、217万头(只)牲畜提供了风险保障,为农村防灾防损支付防灾费6600万元,赔付达9.63亿元,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此次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提升新疆农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新疆农险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新疆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的保险金额,提高理赔的标准,使农民在不增加保费负担的情况下,提高保险作物的保障水平。在没有补贴前,新疆棉花主产区如阿克苏、巴州、喀什、石河子等地区,棉花保险的保险金额基本在200-300元之间,保费在12元到20元之间不等。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棉花亩成本大幅上升,已上升到1000元左右,兵团部分农牧团场甚至达到1300元左右。显然,200多元的棉花保险金额远远不能弥补投入的成本,农民对棉花保险意见较大。此次中央和自治区对棉花保费补贴50%以后,在不增加农民保费负担的情况下,可使现有的棉花保险金额翻一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额偏低的情况,提高了保险的保障水平。虽然与实际成本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比起以前已经有所改善。

其次,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极大提高新疆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随着农险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投保参保的意识将有所提高,投保率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中央和省级负担50%的保费,地方政府组织推动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强,棉花等大宗经济作物农业保险的承保面将会进一步提高,这对于按大数法则运营的保险公司在分散风险、降低赔付率、稳定费率水平和保持财务的稳定性等方面无疑是有利的,有助于保险公司增强经营农险的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料生产基地,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每年因风灾、冻害、冰雹和洪水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农业保险有了国家各级财政的有利支持后,其防灾防损、赔付保障能力将明显提高,对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对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势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中央农险补贴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中央农险保费补贴政策是国家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进行扶持和政策保护的重要体现,也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和保障农民收入的需要,更是WTO规则下一国支持与发展农业,提高其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需要大力运用和坚持。当然,这一政策在实践中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从新疆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来看,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离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补贴险种和具体补贴办法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一刀切”的保费补贴试点方案对保费收缴困难省份有失公平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方案是按试点省份自筹保费实际完成数为基础计算的,而新疆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筹措和收缴上一直十分困难。截止2006年6月底,人保新疆分公司实现签单保费约1亿元,实际完成收费为6355万元,按照中央和试点省份各补贴25%保费比例的规定看,新疆只能拿到中央财政补贴3200万元。即使完成签单保费计划,也才能拿到中央5000万元的补贴,这与中央财政平均补贴每个省1.67亿元的规模相差甚远,农民得到的实惠很少。保费补贴全国一刀切的结果,即按实际交费总额比例补贴,势必使越富地区补的越多,越穷地区补的越少,这对那些对国家农业做出显著贡献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很不公平。

(二)省级财政配套25%保费补贴的规定,对财政严重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省份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疆财政为典型的“吃饭财政”,财政严重依赖中央转移支付。2006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加基金预算支出)则高达725亿元,支出主要靠中央转移支付完成。这次中央财政农险补贴险种的标的为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棉花五种作物,新疆因为财政困难,只能对棉花一种作物给予保费补贴,即使这样,这部分补贴资金的筹措也还有不少困难。因此,财政部关于农险补贴要求地方给予配套的规定,对财政困难省份来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推动农险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中央财政补贴险种范围太窄

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仅对五种农作物保险给予保费支持,而从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除棉花产业以外,特色林果业(如香梨、葡萄、红枣等)、大宗特色作物(如工业番茄、色素辣椒等)、设施农业以及大农家畜(如养牛、养羊、饲养马鹿)等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亮点,发展迅速。根据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疆林果种植面积将达到150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到12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果品及深加工产品产值要达到300亿元以上。到2010年,全疆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也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达到40%,农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30%以上。鉴于此,很多地区对开展特色林果业、大宗特色作物以及大农家畜的保险需求十分迫切,要求保险公司能够尽快提供。但是,由于这些产业的灾害损失率较高,相应的保险收费也较高,农民完全负担有很大困难。如果能由国家和地方政府适当给予保费补贴,这些新型农业的保险就能开办起来,从而推动新疆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对农业巨灾风险尚无相应的配套补贴措施

目前,新疆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办法是:出现灾害时,先由县一级保险公司当年提取的赔款风险金及历年积累的风险金(每年提取的赔款风险金减当年赔款后的余额)进行支付,不够时,再由区、地两级公司积累的风险基金(从每年基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抵补,再不够时由省级公司拆借兑现,然后从以后年度收入的业务中归还。兵团保险应对巨灾的办法和人保的情形相似,在师、团两级农业保险基金仍不足以支付时,由师(局)保险公司拿出当年商险利润的30%予以补贴,再不足时由师、团筹集资金同舟共济。总的来看,无论是地方还是兵团,农业风险基金的共同特点是基金的积累基本来自历年保费,政府补贴很少或基本没有。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对大灾超赔由政府财政兜底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方式。例如,美国政府在2000年的补贴额平均为纯保费的53%,其中巨灾保险补贴率为100%。考虑到我国农业灾害损失面积大、巨额性的特点,中央财政给予农业风险基金适当补助很有必要。

四、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和设想

为了使农民能真正从中央这次支农惠农政策中尝到实惠,切实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事业均衡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中央农险补贴政策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是补贴份额不应按实收保费份额计拨,而应按农作物承保面积提供保险费补贴。这是一种比较公平的补贴办法,就像中央财政对棉种补贴那样,不论当地财政是否提供了补贴,中央财政都对农作物按播种面积提供保险费补贴,再号召当地财政和受益企业补一些,从农户那里收一些,就可以加快启动农业保险。

二是省级财政差别太大,省级财政配套不应作为中央补贴的前提条件,应对农业贡献显著、财政又比较困难的省份,尤其是“少、边、穷”地区在保费补贴上予以倾斜照顾。建议取消对该类地区25%省级财政配套补贴的规定,由中央财政直接提供50%的保费补贴。三是逐步扩大中央财政农险补贴的险种范围,选择一些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林果业和大农家畜如牛、羊养殖等纳入到中央农险保费补贴中来。

四是按照“政策扶持、多方筹集、封闭使用、统一监管”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层次的、由中央和各级财政积极支持的农业风险准备基金。其中,由中央与省级财政补贴及重点政策性险种分出保费组成全国性风险准备基金;由地方财政补贴与一般政策性险种分出保费组成省级或区域性风险准备基金。所有准备基金都实行定向支出、节余滚存、封闭运转和统一管理。

第二篇:关于改进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提案

关于改进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29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改进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办理 提 案 人:民革中央 主 题 词:农业,农业补贴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自2002年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四大补贴”投入额度由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49亿元,增幅超过10倍。

补贴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稳定了粮食生产。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951.4千公顷(167927.1万亩),比2012年增加746.8千公顷(1120.2万亩),增长0.7%。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比2012年增加1235.6万吨(247.1亿斤),增长2.1%。二是促进了规模化生产。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由零散、低效的小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经营快速转变,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种了全国1/10多的地,产出了1/5多的粮食。三是加快了新品种推广应用,良种覆盖率提高。至2011年,全国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亩产首次达700斤以上,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80.5%。四是增加了农户种粮收入。补贴成为种粮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向农民传达了国家扶持农业、重视农业的积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户种粮的信心。

现有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补贴标准低,生产成本高涨,政策补贴激励效应日渐降低。受农资价格持续上升、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物流运输作业成本增加等影响,粮食生产成本一直呈快速上升态势,涨幅及金额已远远超过了农业补贴金额和增幅。以广东省种植稻谷为例,2013年早晚稻成本每亩分别为1206.95元和1323元,与此同时,广东“三大补贴”(不包括地级市及以下补贴)2013年每亩112元,落后于成本增幅,亩补贴绝对额度不及总成本的十分之一。二是补贴实施行政成本高,基层配套工作经费少,政策落实难度大。我国种粮仍以中小农户为主,种粮补贴政策面向所有种粮农民,种粮补贴面积核实工作量巨大。另一方面,各项补贴政策的标准、对象、范围、补贴发放方式和发放时间不统一,每一项补贴政策都要经过相应的操作程序,落实过程中需要申报、统计汇总、公示等一系列操作步骤,补贴资金发放还需要兑付、建档立册等工作环节,操作程序复杂,行政运作成本高,政策落实的难度相当大。三是补贴的政策目标不清晰。现行“四大补贴”属于“普惠制”,很多地方选择按照税改面积或承包耕地面积进行补贴,“有地者有补贴”,粮食补贴与是否种粮脱钩,并不能起到鼓励种粮的作用。同时,一部分农户认为,土地不流转可以享受各级种粮补贴,流转后可能会失去土地承包相关权益,因此宁愿粗放式种粮,甚至撂荒,也不流转给种粮大户。而由于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户补贴未相应增多,也不利于激励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四是宣传不到位,监督监管难到位。由于补贴种类多,补贴范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补贴发放方式多种多样,补贴标准各不相同,每年政策又时有变化,多数农民对政策知晓不全面,不能判断到手的补贴种类是否齐全、金额是否足够、是否按照实际情况发放,致使监督体系中最需要的群众监督严重缺失。主管部门也无力逐户核实作物种植情况和种植面积,各地少补、错补、骗补等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为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我们建议:

一、将地方财政涉农补贴与地区粮食状况挂钩。以地方农田保有量、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或者粮食自给率的变化水平,确定该地区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比例,避免经济强省“重经济轻农业”的态势蔓延。取消产粮大县和县以下、部分减免产粮大市的种粮项目配套资金,解决种粮越多财政支出越多的矛盾,消除农业大省、大市、大县的顾虑,从而安心抓粮食生产。加大对粮食生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参照中央对地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建立中央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办法,缩小粮区市县财政收支缺口。进一步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中央涉农增量资金进一步向粮区倾斜,逐步实现粮区市县地方财政收支达到或者超过全国市县平均水平。落实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经费。增加基层业务部门的工作经费,并适当配备电脑、统计软件等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用于完成村、镇开展入户调查、统计审核、清册登记、数据录入和复核等相关工作,尽量确保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着力提升各种补贴对种粮的激励效应。农资综合补贴应尽快实现补贴与种植面积挂钩,改变目前“按地补贴”的做法,确保与政策对发展粮食生产的激励目标相一致;实施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将补贴与统计部门公布的种养成本挂钩,结合近年物价上涨、农业行业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等情况,有序扩大补贴规模、补贴范围,合理提高补贴标准,减缓成本快速增加对农业收益的严重侵蚀。粮食直补应将粮食直补纳入农资综合补贴一并发放,减少行政操作成本。农机购置补贴可采取申请补贴、选机购机、补贴报销各环节分离的操作方式,加强补贴执行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寻租滋生腐败的空间。逐步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改善当前涉农资金“散、小、乱、杂”局面,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应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强制性投保和自愿投保相结合,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强制性投保。建立再保险补贴,有效分担和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损失,加强对原保险机构的补偿;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制度,以备巨灾时发挥补偿作用,维系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同时提高补贴标准,增加农户投保的积极性。

三、以补贴促进规模经营。建议增加下列补贴:一是规模种粮补贴,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粮企业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提高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标准。二是售粮补贴,让农民售粮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可由指定的粮食购销企业与农民按规定的数量签订粮食订单合同,订单内粮食享受售粮补贴,粮价随行就市。售粮补贴政策应主要针对商品粮生产重点区域和主体。

四、探索建立稳定价格带和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一是稳定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区间,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稳定价格带制度。建议政府对价格波动剧烈、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的重要农产品设定最低保证价格和最高干预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政府指定政策执行机构按照最低保证价格挂牌收购农户售卖的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最高干预价格时,政府通过向市场投放产品储备、紧急增加进口等市场购销调节措施,引导价格回归到稳定价格带内。二是兼顾农户和低收入消费群体利益,探索建立差价补贴制度。建议在国内缺口较大、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农产品主产区,试点实施差价补贴制度,政府统筹考虑种植成本、农户合理收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大豆等农产品当年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场随行就市销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一定比例时,根据差价给予农民补贴,稳定农民合理种植收益;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一定比例时,适当补贴低收入消费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增设农业公共服务补贴。一是增设农业信息化专项补贴,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金农工程”为依托,整合、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资源,建立一套资源开放共享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农田基础信息管理体系。运用卫星遥感、GPS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农户承包地登记、确权及农业普查等信息,逐步建立以农户为单位的粮食种植面积与耕地资源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今后开展各类涉农补贴工作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专项补贴,用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三是加强对市场化公共服务的扶持。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动植物的疾病检测鉴定站、疫苗中心、动植物良种供应中心、农业机械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为农民及农业产业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建议改进粮食补贴方式

建议改进粮食补贴方式

自2004年中央及时采取粮食补贴政策,加大了对粮食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当年粮食增产775亿斤,扭转了粮食减产势头,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亮点。

但国家粮食补贴针对的是粮食面积,这样的补贴方式补在农民上,却没有补在粮食上。本来是对粮食生产的“特惠”政策,事实上却变成了对农民或者农田进行补贴的“普惠”政策,不种粮也可以得补贴。若粮食补贴资金针对的是粮食出产斤数,将更有效地推进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种补贴方式就我个人的拙见来看,将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使粮田得到了更大的利用率,引导农民去发展科技农业和新型农业。

2、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料向大户集中,推动规模化经营。相对于以面积计算形式发放粮补,粮农要想得到粮补资金,就必须种田,没有出产粮食,有农田也不能得到粮补资金,让种粮大户和能手大有用武之地,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利用,避免了空着粮田也能得到粮资的现象。

3、有利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产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农民接受技术服务的主动性增强。另外,促使优良的生产资料得到推广,还能提高三农素质。

4、有利于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减少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一些农资生产经营商借机扰乱市场秩序,混水摸鱼,巧取豪夺国家给农民的实惠。粮补由面积改为斤数后,可防止冒领国家粮食补贴事件发生。

5、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布局。国家种粮补贴改为针对斤数后,将促进因地制宜选择所种植作物和相关优良品种,进一步促进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建议人:何学睿)

第四篇:改进低保政策建议

一、创新低保公示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有效解决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必须大力度逐步规范城乡低保公示制度。统一制作固定宣传栏。为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统一制作了户外固定宣传栏和室内宣传牌18内容要涵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申请程序、办理流程等。坚持“三榜”公示制度。社会救助对象的申报审批过程,实行“三榜”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即第一次公示村(居)委会调查评议后的情况,第二次公示街道(乡镇)审核后的情况,第三次公示民政部门审批情况。并将公示后的享受救助人员名单,以照片和文字形式进行存档,以备检查。公示内容齐全。内容主要包括低保对象姓名、致贫原因、保障人口、保障类别、保障标准等。公示地点范围广。要在所有行政村交通便利、环境开阔、人口集中、易于聚集、停留、观看的地方设立低保固定公示栏,除在村委会设立外,还在有条件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选择醒目位置进行长期固定公示。公示管理严。在公示期间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公示内容全面完整,对因天气、人为等原因造成公示内容损毁丢失或模糊不清的,工作人员及时按原公示内容重新进行公示。同时,对每次的公示情况都要保留存档,作为档案永久保存。举报电话公开。在各项工作内容公示时,直接公开县区民政局、乡镇及村级负责人的举报电话,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

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城乡低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产生重要影响事件,实施责任追究。

按照城乡低保人员的初审、调查、审批和重要信息呈报的管理操作流程依次确定责任人,视情节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分为责令书面检查、在适当范围内通报批评、建议行政告诫、行政处分、离岗培训,移交纪检、监察、司法部门处理。

对城乡低保人员采取虚报、隐瞒、伪造、骗取保障待遇的;以及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机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回保障金,并处以罚款。对拒不服从、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对有高度责任感的举报人,可以给予褒扬和奖励。

对因不作为、乱作为、玩忽职守,给低保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对保障资金流

失、工作资料损毁,以及利用工作之便贪污、挤占、扣压、截留、克扣保障金、向他人索要财物的;对符合城乡低保条件家庭拒不签署同意意见的;对不符合条件家庭擅自签署同意意见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责任。

对因申请人出据伪证产生错误认定以及非主体连带责任的,情节轻微的要及时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免于追究责任。

对产生重大影响的责任事件,要追究领导责任。

三、建立家庭财产核算系统

对居民家庭财产状况进行核查,缘起于完善低保对象认定标准的目的,但不能止步于此,这项工作不但要做实,还要追求做“大”。为了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需要对社保、房管、工商、税务、金融等不同部门的居民经济状况调查和个人征信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整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避免部门之间信息垄断(如房管部门掌握的信息不与社保部门共享)、信息管理失范和重复建设。从长远看,应将居民家庭财产核查的工作主体从部门层面提高到政府层面,通过更规范、更权威的操作手段,推动建立统一的居民经济状况调查制度,形成覆盖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社会组织信息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低保评定中推行低保“五不入”制度,这五条标准是,家庭成员中有县财政供养人员;非财政供养人员,但有工作单位,工资能够正常发放且工资水平较高;经商办企业的家庭;房产较多或拥有豪宅者;拥有并使用私家车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

四、建立健全低保户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1.健全低保户档案。对其家庭收入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对于家庭收入无变化或者变化不大的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于家庭收入处于经常变动状态的,每半年复核一次,实施动态管理,一旦不符合低保条件,则停止低保待遇。

2.实行低保对象定期复查、审核制度。对符合退保条件的家庭按规定停发保障金,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额有升有降,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第五篇:完善和改进社会调查研究的几点建议

完善和改进社会调查研究的几点具体建议

我们的社会调查研究还不够完善,下面我给出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本身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够重视。在实际的访问和从调查问卷上反映出来,大学生一方面并未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到保护生态环进的职责,对于环境的污染熟视无睹,而且不自觉中加重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对于资源的紧缺意识不强,不能合理的利用身边的资源,而且时常大量浪费现有的有限资源,当然在于自然

和谐相处方面也未能作出效果,未能合理保护野生动物!另一方面,大学生未能带动身边的群众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度不足,未能成立组织积极保护生态!

(二)南华大学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从问卷和实地访问中我们发现在经济不断发展得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方面表现为环境的污染。淮南师范周围的PM2.5 越来越高,雾霾出现次数增多,空气可见度越来越低,加之民用水的质量趋于恶化,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多,等等......另一方面淮南师范周围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昔日的鸟语花香不复存在,绿化环境也趋之恶化,使得自然与人类失去了往日的和谐!

(三)周边的企业未能积极承担其应有责任。据了解,周边的企

业为了将减少生产成本,大量排放废气,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没

有做到循环经济,绿色生产!没有优化产业结构,没有从源头遏制环境的破坏!对于资源的利用发面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生产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四)当地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没有落实。根据调查访问当地民众,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政府在保护湿地面积及生物多样性方面

力度不够,对于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方面的措施并未能如期落实!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做到政府应有的职责,并未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与奖赏制度!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下载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几点关于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及其完善

    关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及其完善 马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一班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有效的农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

    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徐立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报告上明确表示,今年将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

    做好农险宣传工作 让惠农政策深入民心

    做好农险宣传工作 让惠农政策深入民心 —分公司农险宣传工作的做法 田春野 6月5日,丹东市分公司农险宣传工作进入高潮,公司组织多个宣传小组深入农村乡镇(街),进行农险宣传,其宣传......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建议 作 者:蒋和平辛 岭发布时间: 2009-7-7 7:43:08 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宣传手册

    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宣传手册 1.为什么要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实......

    关于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政策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政策范围不断扩大,补贴资金逐年增加,惠农补贴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实施惠农补贴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促......

    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关于完善和改进审计整改的对策建议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审计决定或提出的审计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

    关于改进交强险理赔服务质量的建议

    关于改进交强险理赔服务质量的建议 继前阶段贯彻落实总公司下发的赔管车联〔2008〕60号文件关于抽查交强险赔案的通知,我部积极响应,对总公司随机抽调的交强险案件进行了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