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

时间:2019-05-13 20:2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

第一篇: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

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

朱建如张世俊2

1.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 430079;2.湖北省卫生厅

武昌水果湖

430070 摘要:以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抓手,通过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措施,实现信息早报告、风险早预警、隐患早排查、危机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卫生应急“五早”工作目标,逐步推进“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卫生应急

五个一工程

分析

2011年,湖北省全面启动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推进“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五个一工程”,即,省确定一个市州、每个市州确定一个县(市、区)、每个县确定一个乡镇(街办),每个乡镇(街办)确定一个村(社区)为试点,统一标准验收,开展示范区创建活动。方法步骤上,采取1年试点示范、2年巩固推广、3年全面提高的工作策略,力争到2013年底,全省100%市(州)、90%县(市区)、80%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达到《湖北省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试点地区通过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措施,实现信息早报告、风险早预警、隐患早排查、危机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卫生应急“五早”工作目标。2011年分别有一个地市、17个县(市、区)、17个乡镇(社区)、17个行政村(街道)纳入第一批试点.省卫生厅于2012

年2月对省级试点——恩施州,各地市州于去年底对各县市试点分别进行了考核验收。考核结果表明,全省 “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试点地区基本达到考核合格标准,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出了特色和亮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更好地推动我省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在今年试点达标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力争到2012年底,全省50%市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需达到“五个一工程”建设合格标准。为此,非常必要对我省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我省 “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2010版)》和《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工作,做到了认识到位、创建措施到位、指导考核到位。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五个一工程”建设实施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确定了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迅速行动,全面落实了以“十抓”为主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卫生应急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1.1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有新突破。2011年以来,各级试点地区在原有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合理调整了领导小组名单和职责,又有2家市、县卫生行政部门,5家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独立设置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并配备了专职人员,其中,29.4%试点县的卫生行政部门、64.7%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成立了单独的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试点地区的医疗救治、卫生监督、采供血、院前急救等专业机构,以及试点乡镇/街道、村/社区都明确科室或指定人员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各级试点单位进一步明晰了卫生应急工作职责、优化了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完善了工作制度、制定了操作流程,做到各司其责、分工配合,基本形成了卫生应急管理网络。试点地区抓住制订“十二五”规划的契机,争取政府将卫生应急工作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卫生应急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先机。试点地区应地制宜地建立了本级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大部分试点地区争取本级财政落实了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应急物资的采购、仓储、供应和补充管理进一步规范,做到保障供给。还有部分试点单位落实了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专项经费,确保了工作的高效运转。

1.2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有新提高。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层层细化,进一步规范了预案格式内容、编制审定、发布、修订等预案管理工作流程,有效地指导和提高了基层预案编制能力。在预案可操作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预案工作职责角色化、工作措施卡片化、预案应用口袋化,并注重上下左右预案间的关联,同时积极通过演练检验和改进预案,有效解决了既往预案编制中“上下一般粗、中看不中用”的通病,进一步提高了预案的质量。2011年,各试点地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预案》2个专项预案及时进行了修订,各试点地区共新增或修订单项预案130部,试点乡镇/街办、村/社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等试点单

位也及时修订、完善了本级卫生应急预案或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各试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通过组织或参与预案演练,对预案的适用性及操作性进行检验,为预案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为预案的宣贯以及事件的有效处置奠定了基础。

1.3卫生应急队伍体系建设有新举措。试点地区按照“平急结合” 的原则,不断完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一是普遍加强了队伍管理。制定了本级队伍准入条件,对本级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整编,建立了应急队伍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大部分试点地区成立了本级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提出工作建议,试点地区均建立了卫生应急专家库,较好的发挥了专家的作用。试点地区均成立了门类齐全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二是有重点地加强了队伍装备建设。重点强化了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和职业中毒、紧急医学救援等专业队伍建设,多方筹措资金配置应急设备和器械,部分试点单位在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标准出台后,及时为应急队员更新了个人携行装备,提高了队员战时保障水平。三是加强培训演练。试点地区合理计划、精心组织,共举办以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卫生应急专家和卫生应急现场专业队员为重点的分类培训班99个,并十分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为提高应急队伍的现场应急能力,各试点地区共组织开展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等形式的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达65余次,其中模拟综合演练32次,通过演练锤炼了队伍、提高了

责任意识、规范了现场操作技能。

1.4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有新成效。一是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体系,重点加强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的全覆盖和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控,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定期分析会商研判形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有效减少了事件扩散和危害升级。二是建立了早期预警管理机制,针对当地既往易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时发出预警,督促落实预警措施,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定期开展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排查、风险评估、整治管理,有效减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011 年,全省试点市州、县共排查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 930 个,整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 912 个,较全省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平均起数下降 18.3%,早期预警管理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三是各试点如期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

1.5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有新进展。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试点地区 2011 年共报告各类卫生应急信息 87 次,较全省非试点地区平均水平高出 1.59 倍,基本做到了及时、准确、客观,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为事件处置赢得了先机。二是以社会宣传、舆情监测和媒体沟通为重点的风险沟通机制初步建立。试点地区共组织下社区、下乡镇、下学校、进机关等活动243次,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开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的宣传累计达611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预防、避险、自救的知识和技能。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健全,媒体沟通的形式和方法日趋多样化,引导了舆论导向,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舆情的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向,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三是部门联动机制逐步健全。试点地区都建立了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合作机制,大部分试点地区建立了与交通、铁路的联防联控机制,部分试点地区还与气象、民政部门建立了固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为预防、控制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2、我省 “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我省“五个一工程”建设虽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支撑依旧乏力。目前,卫生应急体制仍不健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中有独立编制应急办的只有四家,还有近四分之三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设立应急办,除疾控机构以外,多数医疗卫生机构未安排专人专职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缺“抓手”、缺项目、缺经费,能力提升得不够快。二是卫生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指挥系统视频系统虽17个市州和67%的县开通了视频系统,但仅能召开视频会议,影响了卫生应急日常管理和事件现场处置的效率;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综合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有待完善。三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与实战需求存在差距。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和技术专家等特殊人才相对缺乏;应急专业队伍能力建设不足:各类卫生应

急队伍的培训演练机制不健全,专业培训演练基础条件欠缺,功能性演练与综合演练较少;远程快速联动和不同专业应急队伍间的协同能力不强。四是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采取平战结合管理模式,但装备严重不足,野外通讯、生存、快速检测、救治装备十分落后,自我保障能力差,难以适应特大灾难灾害时的应急需要。五是卫生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紧急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现有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应急物资的集约化、数字化管理,缺乏地域和物资品种的统筹设计,缺乏对各类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市场信息的掌控。六是社会参与不够。卫生应急学科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牛事件的常识,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不高;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七是个别试点单位工作不够主动、扎实,部分试点单位自我创新不够、照搬照套上级方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效果。

3、对我省下一步开展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的思考 3.1所有试点地区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保障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3.2所有试点地区应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着力完善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预案规范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队

伍体系;着力增强卫生应急能力,完善各类卫生应急基本管理制度,卫生应急工作制度;着力提升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管理机制、风险沟通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培训演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落实《湖北省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

3.3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工作指导,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全年要不定期至少组织2-3次对所属各试点单位的抽查,定期至少组织1次以上对所属各试点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对照考核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督导,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卫生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3-336 [2] 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157 [3] 曾光.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新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5-249 [4] 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355-364 [5]王慧颖,初东旭,周海峰.黑龙江省应对突发事件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1):19—20.

[6]甄尚敏.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2):96~97.

[7]DialloK,Zurn P,Gupta Ntet a1.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humanre

sources for health all international per,3pective[J].Hum Resour Health.2003.1(1):3.

[8]苏华.应对松花江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81—82.

第二篇:93丹江口市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

丹江口市卫生局文件

丹卫字[2011]93号

关于印发《丹江口市

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卫生院,市直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卫办发[2011]72号)和《十堰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十堰市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卫发[2011]84号)文件精神,为提升丹江口市卫生应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快速化水平,市卫生局组织制定了《丹江口市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丹江口市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应急管理 五个一工程 实施方案

抄 报:十堰市卫生局,市政府办,市医改办。丹江口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1年10月25日印发

丹江口市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

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即全省开展的卫生应急管理建设活动。具体内涵是省确定一个市,每个市确定一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乡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确定一个村(社区)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开展规范化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建设。

一、工作目的

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措施,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运、科技支撑五大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实现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危机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卫生应急“五早”目标。

二、主要指标

到2013年底,全市90%的乡镇(办事处)、80%的村(社区)达到《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的合格标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1、一年试点:2011年确定凉水河镇和丹赵路办事处为试点,凉水河镇和丹赵路办事处分别确定一个村和一个社区为示范点,开展创建活动。2011年底,被确定的试点全部达到《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的合格标准。

2、两年巩固推广:2012年底,全市50%的乡镇(办事处)、村(社区)达到合格标准。

3、三年全面提高:2013年,全市90%的乡镇(办事处)、80%的村(社区)达到《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

三、机构和职责

市卫生局成立丹江口市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局长李健勇任组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吉尧任副组长,成员有市疾控中心主任吴英涛、市卫生监督局局长曹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潘云波、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蒲清华、市卫生局公卫科干部胡涛。领导小组负责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检查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应急办,由市卫生局应急办和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同时成立丹江口市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技术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卫生应急“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督导评估等工作。

四、工作内容

“五个一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组织体系、预案体系、监测预警、应急队伍、信息报告、风险沟通、培训演练、物资保障、部门联动九个方面。具体内容见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考核评分标准。

五、时间安排 1、2011年10月底前,市级完成领导机构建设,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2、2011年11月至12月,完成试点乡镇(办事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制定、预案制定、应急队伍建设及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落实卫生行政及医疗、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完成信息报送机制、物资储备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建设。3、2011年12月,对确定的示范乡镇和办事处进行考核验收。4、2012年—2013年,确定其他乡镇(办事处)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

第三篇:安徽省2011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

安徽省2011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 根据卫生部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方案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11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意见。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一)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初步建成省及合肥、芜湖二个试点市二级卫生信息平台和所辖6个县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建立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库;初步建成覆盖试点区域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专网。初步形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及门诊统筹为基础的,区域内及跨区域的卫生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与协同服务机制。并且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完成覆盖80%常住人口的健康档案基础资源库建设,完成三级医院、60%的二级医院住院病人的电子病历建设。

(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全省村卫生室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的配备;建立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并完成在所有县数据中心的部署与运行。满足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新农合门诊统筹、药品管理、绩效考核、业务监督等多位一体的业务管理需要。

(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院临床服务、医疗管理和运营管理三方面重要业务的信息整合和高效共享。

实现区域医疗一卡通、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初步共享。

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实时上报,初步满足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实行实时动态监管要求。

(四)远程会诊系统项目。建立省立医院和5个试点县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心电的远程诊断功能。

(五)县(市、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在81个县(市、区)建立PACS系统,初步实现各种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基本功能。

二、项目建设原则

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整体设计、填平补齐,安全可靠、信息共享。

三、项目建设任务

(一)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三级综合平台建设)。建设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确定合肥市、芜湖市为试点市,建设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试点市所属各县建设县级卫生信息数据中心。按照卫生部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体系,结合试点项目要求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建立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和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并统一部署于省、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库。初步形成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二三级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专网。以芜湖为异地数据备份地点,完成省级异地数据级备份系统建设。

(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各县(市、区)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对各村卫生室补齐(所有村配齐、每个村所有设备配齐)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脑、打印机及读卡器设备。依托已有85个新农合县级平台,各增补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防火墙各一台,整合建立县数据中心,开发与整合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县(市、区)数据中心;尚未建立新农合平台的县(市、区),起步建设县级数据中心(方案另发),其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暂由省平台托管。

(三)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以省立医院为依托,设立远程医学中心,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为绩溪县、定远县、砀山县、临泉县、岳西县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合服务;在上述5县分别建立县级远程医学中心,部署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音视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础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

(四)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芜湖、马鞍山市各选取3-6家二、三级公立医院(优先选择三级医院)进行试点,建立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

(五)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利用国家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在61个县级综合医院和20个农业人口超过30%的区医院(具体名单见附件1)建设PACS系统,购置相应硬件和配套软件,支持建立和完善、延伸医院综合信息系统。截止2010年年底,对上述列入项目计划但已建或在建PACS系统的县医院,由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照建设标准统一进行评审,不符合项目要求的,在规定期限内按照建设方案升级改造,达到验的,按照PACS系统发展方向优化升级系统。收标准。到期仍达不到建设要求的,由省卫生厅统一更换软件系统;符合项目要求

全省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推行项目法

四、组织实施

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项目设计、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机制选择。

(一)项目方案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在国家实施方案基础上,根据项目具体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由省卫生厅统一制定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详见附件3)、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详见附件4)和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省级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见附件5);合肥市、芜湖市根据省级平台设计方案制定市级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报省卫生厅批准后实施;芜湖市、马鞍山市分别制定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报卫生部批准同时报省卫生厅;省立医院制定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详见附件6),报省卫生厅批准后实施。

(二)项目实施管理

1、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三级综合平台建设),由省卫生厅统一招标开发省级平台软件(集成)、慢病管理系统,改造部署卫生部下发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卫生监督报告系统。

合肥市、芜湖市选择招标开发市、县级公卫、医疗、综合管理应用系统,整合新农合、基本药物应用系统,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本项目应于9月30日前完成系统建设及整合;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试调试及验收。

2、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由省卫生厅统一招标开发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系统部署。各项目县按照省统一确定的硬件设备标准,招标采购村卫生室、县数据中心硬件设备。

本项目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及验收。

3、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由省立医院统一组织系统软件(集成)和硬件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6月30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和验收。

4、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由芜湖市、马鞍山市招标开发系统软件并采购相关硬件设备,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系统调试及验收。

5、县(区)医院PACS系统建设项目,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系统软件(集成)和硬件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本项目应于9月3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信息系统验收。

6.国家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详见附件2.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表)。

(三)项目资金管理。卫生信息化项目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财政部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使用,专款用于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挪用。

(四)项目检查验收。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项目,不得投入使用。项目单位完成建设任务,经自检合格后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初验,项目验收在县、市逐级完成验收的基础上,由省统一进行正式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卫生信息化是卫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卫生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各级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应用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级各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事协调机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本实施意见及有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扎实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各级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和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工作,不得随意调整项目建设内容。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要加强项目设备采购监管,做好项目集中采购工作。要强化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三)积极协调,落实项目工作经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将卫生信息化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争取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四)加强项目督查考核。国家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政策性强、标准化要求高,各级各单位务必加强项目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和项目负责人问责制,加强对项目资金、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如期保质完成。对项目考核验收中发现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不按规定实施进度组织项目实施,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

1.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医院名单

2.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任务分解表

3.安徽省2010年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4.安徽省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5.安徽省2010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6.安徽省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四篇:卫生应急管理特点

卫生应急管理特点: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国务院是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

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不同层次实施应急管理,跨省区或者特大的突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地方各级政府惊醒处置,重大、较大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处置。

2、一案三制目前,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围绕“一案三制”这一中心环节,即应急预案

体系、应急法制、体制、机制进行建设,加强应急预警、应急储备机制的建设,建立为何完善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3、协调有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强调现场工作的协调、机构和部门间的配合,在统一指挥下,使应急工作能够急而不乱、科学有序地进行。

4、社会参与应急工作不仅是卫生部门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卫生部门之间、中央与

地方之间通力合作,同时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社会资源实施统一调度、指挥和管理,迅速调动应急所需物资和人员,果断采取行动,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

第五篇: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08年 12月23日)

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建设创新型湖北提供支撑,省科技厅决定在全省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需求、找准关键、设计目标、整合资源、建立体系”为基本要求,以实施科技项目为牵引,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抓手,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集成科技手段,建设具有湖北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一线聚集,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推进20家左右成长性好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20家左右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进入国家创新型企业行列。

(二)基本原则

1、整合资源。把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基地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措施有效集成,形成合力,加大对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的支持力度。

2、示范引导。发挥创新型企业辐射、示范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3、分类指导。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根据各类企业特点,明确试点企业创新目标,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办法。

4、动态管理。建立评价管理体系,对试点企业进行规范认定和管理,分二批推进100家左右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和评估命名工作。

二、试点企业选择的基本条件

1、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已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重视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实施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3、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在同类企业中,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较高,近三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

1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和10%,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和发展后劲等。

4、管理水平较高,企业成长性好。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通过质量管理等相关认证,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近三年持续盈利,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呈稳定上升势头,整体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低于70%,无偷、漏、骗税,套取国家专项资金,以及弄虚作假、逃废银行债务等违法行为和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社会诚信形象。

5、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性或示范效应。注重自主品牌管理和创新,其自主品牌在市场中享有相当知名度。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注重企业战略创新和创新文化发展。

试点企业在满足上述五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企业特点,还应相应满足以下条件: ——大中型骨干企业。应不断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并贯彻实施,有健全的研发机构和稳定的研发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主导或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重大研发项目,主导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成长性企业(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下)。近二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企业平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具有明确的上市要求与上市前景。

——转制院所。应在转制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承担国家和

企业科研任务较多,自身科研投入较大,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比较先进,有较强的面向行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应用的能力等。

三、试点企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标准,开拓试点企业高附加值产品路径,抢占制高点,提升竞争力。

1、加强研发能力建设。试点企业需建立研发机构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产业创新团队,在加强自主创新的 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2、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试点企业要积极申请并承担国家及行业科研任务,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3、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培养。试点企业应加强科技培训、管理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重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的作用,提高职工创新意识。

4、完善创新战略和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等。建立并完善企业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5、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推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建立内部员工股权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等。

6、申报建设试点的各类企业要制定本企业的具体试点方案,明确试点任务、具体措施、工作进度及工作目标。

四、支持试点企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支持试点企业创新活动,分摊企业创新成本。省级科技计划以试点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优先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资助。优先推荐试点企业申报国家863、支撑计划等相关科技计划及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后补助等方式引导创新型试点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2、支持试点企业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的建设。支持试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专业研究机构,引导试点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试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支持试点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对试点企业科技人才和主导产业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组织对试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TRIZ创新方法应用培训和知识产权、标准化等相关管理培训;支持试点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吸引优秀领军人才承担企业重大研发项目;加大对试点企业创新活动宣传,营造创新氛围,发展创新文化。

4、支持试点企业上市。优先推荐试点企业上市辅导、保荐培育,搭建试点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向风险投资机构积极推荐试点企业,支持试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搭建商业银行服务试点企业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5、试点企业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推进其体制机制创新,重点试行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资产委托经营制度,开展期权激励试点。支持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吸引战略投资者,引进投资的溢价部分,可按一定比例转为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股份,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

6、深化高校科技型试点企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校控股的试点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机制,逐步向企业法人、科技人员或民间资本整体或大部分转让资产或股权,使高校在控股的试点企业中股权比例退到30%以下。鼓励高校试点企业引进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

7、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试点企业流动,实施创新型试点企业集聚战略,通过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重点产业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培育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8、对成效显著且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优先推荐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五、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1、省科技厅政体处会同计划处制定湖北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厅各有关业务

处室要根据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支持试点企业建设的措施。

2、厅统一组织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申报工作。政体处会同计划处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建设试点企业建议名单,征求厅有关业务处室意见后,报厅长办公会审定,确定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名单。

3、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试点期三年。期满后,政体处会同计划处及厅有关业务处室组织专家,开展创新型企业评估,提出创新型企业名单,报厅长办公会审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湖北省创新型企业”称号。

4、各市、州科技局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并根据本方案制定本地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选择确定建设试点企业,将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推荐申报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并定期组织试点企业情况调研和交流。

下载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情况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意见

    ***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意见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我镇实际, 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

    工程建设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分析

    工程建设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分析一、前言工程建设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由于它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协调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

    钳工班卫生管理实施制度

    钳工班卫生管理实施制度为加强一流班组的建设,把班组营造出一个清新、整洁、温馨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此管理办法。一、 钳工班组卫生值日制度1、 每天开完早班会根据值日表安排(......

    2011年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2011年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强内部管理,加大人员和设备、技术的投入,努力开创卫生应急工作的新局面,为保障广大群众的......

    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塔城地区人民医院2010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在地委、行署的关心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卫生应急工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将卫生......

    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大纲[最终定稿]

    附件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编制大纲二〇一三年七月总 体 要 求 实施方案是试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通过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科学指导试点建设,促进最......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协议书

    和川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统一配送管理协议 为顺利推进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送的政策,按照基本药物配送的相关......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试点协议书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统一配送管理协议 为顺利推进我市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送的政策,按照基本药物配送的相关规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