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管局法治文化建设总结
市住房管理中心法制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单位严格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以“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社会效果,为推动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
我单位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房管中心中心工作大单位中,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充实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人员。组织全单位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引导全单位职工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拓宽参与途径,努力形成各方面踊跃参与的单位面。
二、注重融合求得实效
把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与加强房管中心文化建设,促进房管中心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以文化提升素质、文化塑造形象、文化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房管中心文化建设贯穿于队伍建设、审判工作和管理工作全过程。
(一)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加强房管中心机关法治文化建设,以“公正、廉洁、为民”和“厚德、尚法、为民、清廉”为主题,将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机关”活动,制定《文化建设方案》,建立和完善文体活动场所,配置相关器材和设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运动和文艺活动,采取演讲竞赛、征文活动、文体比赛、文艺汇演等广大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开展干部宣誓活动,建立并推行干部宣誓制度。加强图书阅览室建设,专门设立“干部书架”,科学配备、及时更新法律业务和其他各类图书,为广大职工工作和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把读书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独特新颖的载体,搭建国土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平台,打造富有机关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
(二)开展法治文化进乡村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乡村”活动,在最基层、最贴近群众、法治文化建设最薄弱的地方,坚持开展送法下乡、进村入户、义务法律咨询、“法律赶集”等活动,引导农民学法用法、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开展法治文化进社区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沟 通,抽调审判业务骨干,深入社区,以“法治文化进社区”为载体,开展以案讲法、法治讲座、巡回审判、跟踪回访、帮教等系列活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传播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对被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和免予刑事处罚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跟踪帮教,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从法律实践中学习知识,了解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受到教育,创新了校园法治文化载体,增强互动效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五)开展法治文化进企业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积极为企业法人代表及员工宣传讲解房地产相关法律和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通过主动服务,延伸了房产管理职能。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采取为企业配备法制宣传专职干事、法制宣传员等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进企业”活动,激发企业法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六)开展法治文化进单位活动。加强房管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开展法制宣传演讲比赛,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接待室等公用区域和电子滚动屏,精心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人民法院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公示牌、宣传栏、电子屏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广泛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单位”活动。
(七)开展法治文化进广场活动。以市区文化广场为依托,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法制展板巡展、法治文艺演出,组织法官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发放法治文化宣传品、依法维权等集中服务活动,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
(八)开展法治文化进媒体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积极开辟法制宣传栏目、专栏,在增设“六五”普法专栏,以大型电子屏幕、宣传栏等为载体,以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件,采取专家讲法、以案说法和法律小故事等形式,将枯燥、深奥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阐释,大力宣传法治文化建设工作。
三、延伸房管职能,保障服务民生
完善便民措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坚持向群众发放《房产证办理指南》等提示文书,推行便民服务卡,切实方便当事人办理各项事务。
加强化解信访纠纷工作,全力为民排忧解难。切实加强信访案件办理,全面推行以事务办理引导、咨询解答、信访调解等“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畅通告诉、申诉渠道,积极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及时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住房城乡建设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台阶、争一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法治文化建设
二)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格局之中。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定位,在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调,定期检查有关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做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推进这项工作。
路径四: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先进、革新自我、注重建设。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路径。所谓立足现实,我们法治文化建设,要从实情出发。离开现实,谈法治文化建设,显然是毫无益处的。继承传统,一个历史深厚的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如果否定自己的传统,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文化传承的血脉又从哪里流动到我们今天。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转型社会中,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精华,但是也有糟粕。所以要革新自我。注重建设,对于法治文化来说,破坏是次要的,建设是更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所有对传统文化的批评,除了血脉的传承、文化的保存之外,我们还要
注意,这个民族将怎么走向未来,我们要建构什么样的法治文化,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与世界的其他民族共存,一起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这个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此刻,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开放的未来,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确定现代中国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建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重建。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够确知最后的结果;不过有一点应当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和守法的国家,也需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更需要无数享有自由与尊严的个人。为此,我们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民主。法治与民主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中国统一和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重建的制度基础;而通过推行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在新的政治与社会实践中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使理性的精神融入整个社会、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多元的和理性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目标。
第三篇:浅议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实现法治已经成为共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
法治文化是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制度安排、社会秩序构建等要素发展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他法律制度、法制精神在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对法律信仰的总和,是人们建立在法律信仰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是全社会对法律的共识性法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一、加强法治文化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一个内容博大,内涵丰富的大概念,是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发展你的必然产物,是诸多法制文明的综合体现表现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方面。
(一)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对内是促进和谐的一种保障,对外是可彰可显的法治国家的一种新形象。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经历了从中重点宣讲法律文件、法律解释的具体规定到面向公民阐释法律精神,启发抽象化的法律权利意识,从宣扬“法律无情,疏而不漏”到宣传“法律是人民维权的利器”,从倡导公民作一个守法者到鼓励公民成为一个积极的护法者的不断完善、更富成效也更加人文化的过程。这种历程实际上就是从法律制度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内核,从法治体系构建深华到法治文化培育。
(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法制建设和法治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审视、反思立法、执法、司法,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法治工作全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其次,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也必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法治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法治发展引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第三,法制建设要做到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法治文化建设本身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因为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和谐社会追求的就是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人类社会是由若干个不同方面,不同组织和个人结合而成的,他需要一系列的规则来维系。这些规则有道德、有纪律、有传统、有习惯,但其中最明确的无疑是法律。而法治文化正体现着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必须以法治文化作为思想基础,而和谐社会追求的公平正义,也恰恰是法治谋求的最高理想。法治文化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上,不仅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制定蓝图,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重要的观念,为和谐消除矛盾,提供守法意识。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
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实践过程,必须通过不断地培育、升华,逐步实现由偏重法律知识普及到注重法治精神倡导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政府推进到注重政府推进与民间自觉相结合的转变,实现由偏重法制宣传教育到注重法治实践的转变。凸显公平正义、权利本位、崇高法治的文化取向,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把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任务。
三、当前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建设缺乏基础
当前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一定的基础。虽然基层有着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作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礼法思想对大多数人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封建“人治”、“德治”的观念在一部分人心中还根深蒂固。儒家的礼法思想蕴涵的是人治理念,无法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建设基础。用托马斯潘恩的一句名言改过就是“在人治的社会里,国王就是法律;而在法治的社会里,法律是国王”。同时中国古代法治注重“刑治”与现代的法治不能相混同。现代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与现代法治文化建设不相和谐的问题,但分析这些不和谐问题的深层因素,关键在于还未在基层形成于法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基础。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重关系、讲人情的传统和习俗几乎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人情和亲情是社会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缺少人情的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样,熟人社会过分发达的人情伦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特别对现代文明所认同的法治文化更是具有瓦解和剖坏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以情压法”、“以情代法”、“以情乱法”等现象在当代中国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深层原因。社会公众的普遍心理是,一旦面临讼争,首先想到的不是运用法律维护权利,而是能如何做到息事宁人,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关系和人情资源。在崇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人情与法治并非绝对向左,但情之于法需要一定的尺度和界限。所以基层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治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处理好这种重情轻法的文化传统,引导人们重新进行法律价值目标的选择,逐步培育人们的法治精神和对法治的信仰。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发展受制于物质生活的条件和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镇文化的贫乏。在农村,大量的农民固守土地,沿袭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单一性制约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使法制宣传效果不高。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凸显的重要关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设法治国家、培育法治文化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具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保持高度敏感与警觉。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律素质,使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
法治理念和其他文化种类相比,基层法治文化是一项崭新的建设领域,必须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首先要确立发展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建设法治型政府、公正司法执法、社会平安和谐、经济法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有力推动法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其次,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重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建设的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核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三者的有机统一,不可有所偏离。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还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出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有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需要认真去梳理、去探索、去研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框架下,不断地去丰富、去探索、去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第三,要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利益表达方面,弱势群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素手无策,少数激进的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目前,农民工、流动人口、城市拆迁户等社会问题还未到达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服务基层、满足需求作为履职为民的宗旨,使工作着力点前移,深入实际生活,及时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缺、所盼,努力做到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人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的提升。
最后,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高人民法律素质是基础。要在发挥好党委和政府在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多地注意依靠社会力量来推进法治建设。因此,提高人民的法律素质,激发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公民的法律素质现状与法治文化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必须继续在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积极探讨如何在社会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努力将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头脑,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二)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创新形式,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由于中国法治文化的缺乏,目前,对法治文化内涵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西方的法治文化为坐标,所以,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工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
但加强法治文化培育和移植同时要梳理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尽管没有西方法治文化中的法治精神,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的,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体现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民族性建设。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利制衡等观念,还要注重中国法治文化的现代性建设。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走上了一条以经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道路,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现代化道路要求用全新的法律规则来保障和维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塑一种法律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应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更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法治文化建设也要剔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思想、特权思想等,形成普遍的自由、平等、公平、民主和权力至上的观念以及信仰法、崇尚法和尊重权利的法治精神和良法主治的现代法治文化。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需要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作支撑,即要创新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要借助各类传播载体,改进方式方法,使依法治理特别是法制宣传从过去的灌输式、被动式向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方向转化。同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采用接近大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依托各种媒介,如公益广告、手机短信、普法网站,运用图片、文艺节目、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
(三)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
真正实现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养形成。法律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不但要以良法存在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实施为目的、为保证、为重点。虽然说整个法律的实施,是包括着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执法司法和公民群众的普遍守法两个基本的方面,但前者即掌握并行使公共权力的执法和司法者却始终处在决定和影响法律实施的主导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必须满足法治要求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实现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因为只有执法和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公正,而这显然是整个法治文明的基础。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之,法治文化建设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注重司法实践的重要作用,着眼于社会深层结构和秩序的调整和维护,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逐步落实为制度化和程序化,即法治化的措施,健全法制并充分落实,在全社会形成真正依法办事的风气和习惯。
第四篇:房管局总结
房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物业管理工作
一是为了落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依法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的议案》,制定了《关于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方案》。同时,起草了《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讨论稿)、《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政府规章,并组织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人员进行讨论。
二是对我市普通住宅区的管理现状、经营状况和维修服务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后起草了《关于普通住宅区物业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根据普通住宅区的实行情况,制定《住宅小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三是会同小区办全力做好开展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活动。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对53xxxx物业管理企业的排查工作和70xxxx住宅小区的拉网式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登记造册,建立了整改档案,待整改后逐一消号。
(二)直管公房管理工作
1、租金征收工作。截止5月底,共完成租金征收137xxxx元,其中:直管住宅实收104xxxx元;机关团体用房租金实收166.xxxx元;主辅分离房产租金实收10xxxx元;自行接收房产租金实收53.xxxx元。
2、公房出售工作。截止5月底,共出售公有住宅2xxxx平方米,归集售房款6066.xxxx元。其中:出售直管房产16.xxxx平方米,归集购房款3662.xxxx元;出售主辅分离房产7.xxxx平方米,归集售房款1605.xxxx元;出售自行接收房产3.xxxx平方米,归集售房款798.xxxx元。
3、房屋修缮工作。一是2011年2月份组织召开房屋修缮工作会议,明确2011年修缮工作的任务,即:一个确保、二个重点、三个计划、四个率、五个提高。二是制定《2011年房产系统房屋修缮工程防水卷材及给排水管材招标工作方案》组织进行屋面防水卷材、给排水管材等大宗材料招标。
4、房产经营委托管理工作。年初,我处会同法规处及局法律顾问共同修订了《委托管理合同》。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直管公房委托经营体制,并在今年的房产管理工作会议上与各受托管理单位签署了新合同。
(三)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汛期前,做好了危险房屋的“三落实”工作。通过排查目前全市共有危险房屋387栋,建筑面积53,94xxxx米,168xxxx;二是建立和完善防汛责任制度,制定汛期房屋防雨抢险工作方案并下发各区;三是组建好了防汛队伍和防汛物资储备工作。
(四)楼道整治工作
一是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平区进行了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完善楼道粉饰、设施功能试点工作意见。试点工程已于4月下旬全部完成。并按照行湘书记的指示,于4月30日上午在和平区召开了楼道整治工作现场会。
二是制定了《沈阳市住宅楼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楼道粉饰、设施功能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实施意见》下发各区。同时加强工作调度,市一级办公室抽调2xxxx干部,分7组与各区进行了对接。市楼道整治办公室印制《沈阳市住宅区楼道整治指导手册》70xxxx册,下发各相关单位。
三是楼道整治工作已全面启动实施,目前楼道整治工作全市开工量达到已近9xxxx。已竣工4370栋、建筑面积1918.3xxxx平方米,竣工量达6xxxx。
四是为确保楼道整治工作的整治成果,市楼道整治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住宅楼道整治工程验收及移交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楼道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各区楼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工程及时移交给各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社区委员会优势,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实现“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互动,为巩固楼道整治成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景观街路、重点广场周边建筑物立面粉饰工作
一是组织专业人员,依据近年来我市粉饰工程的调查结果,对粉饰工程建筑面积造价进行了测算;二是组织人力对全市拟进行立面粉饰的17条景观街路进行逐段、逐栋排查;三是由规划部门提出了沈阳市主要街路建筑色彩规划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有关设计单位提出了青年大街、东陵路等路段的初步设计方案。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物业管理方面工作
1、出台《沈阳市物业管理规定》
6月底《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讨论稿)可报市人大,力争在9月份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为解决我市物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
2、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全面推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二是建立物业管理企业诚信档案、物业管理企业经理信用档案和准入、退出机制,强化对物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对不按《合同》进行管理服务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建立整改档案的同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积极引导业主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争取年底前出台《关于加强组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意见》,使这项关系到群众利益、社区稳定的工作,更具规范性、操作性。
四是继续抓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与建设部联合开展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将专业性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引入到物业管理企业中.3、建立新型物业管理体制
将普通住宅区物业管理纳入到社区建设中来,物业管理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共治”。形成“业主自制管理、政府基层管理、物业管理”三位一体的新型服务平台。对于暂时不具备物业管理条件的普通住宅区,按照属地划分给社区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待具备物业管理条件后,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
(二)直管公房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房产投资建设服务中心成立后,调整涉及直管房产管理的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具体实施;二是按照“以证管业”的要求,从产业管理、租赁管理、修缮管理等方面草拟、修订工作流程;三是房屋修缮管理工作。第一,指导各单位做好直管公房修缮工作,抄来抄去抄自;第二继续实行大宗修饰那材料招标工作;第三,加强修缮项目审批管理工作和修缮方案指导监督工作;第四,加强对房屋维修计划的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房屋的维修中。
第五篇:村法治文化建设方案总结
XXXX村法治文化建设方案
XXX村位于XX县XXX乡,因一条两岸长满麻柳树的小溪纵贯全村而得名,当地村民大多沿河而居。全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365户,1286人,少数民族占98%以上,是XX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XX族村民聚居地。共有耕地面积1137亩,其中茶园1650亩,林地24816亩。茶叶、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
XX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三面环山,小流域气候特性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平均降水量1136毫米,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麻柳溪至小村公路线村中穿过,交通便利。
全村有普法对象11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95%。这里乡风文明,人民朴实善良。
“六五”普法以来,XX村在XXX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开展民族特色村寨创建工作的同时,开展法制宣传、法治文化创建活动,实现村级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双丰收。
一是培养普法宣传骨干,掌握好与农村和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能力,引领广大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知法,推进法治村建设工作。二是编排法治文艺节目,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用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地防止黄、赌、毒等不良风气的侵袭。三是建起了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开展尊老爱幼、助残扶贫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无吸毒、贩毒、赌博人员及其他治安案件发生。形成了村民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村干部带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逐渐成为风气。
通过几年的努力,麻柳溪村获得了“XX省十佳民族特色村寨”称号。全村实现了无信访上访案件,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绝大部分的家庭达到了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努力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从而形成一个公平公正、文明向上、和谐一致、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法治宣传牌
(一)法治宣传展版
1、安置地点:村广场
2、数量:14块
3、制作要求:规格:版面(长X高)200X110CM,材质,不锈钢架,铝塑板背板,户外写真。
4、版面安排:
第一版:麻柳溪村简介,(文字、图片)第二版:法治示范村标准 第三版:农村普法三字经 第四版:社会公德 第五版:文明礼仪 第六版:法治文化建设 第七版至十四版:XX说法
二、路边宣传牌: 安置地点:入口至广场公路旁 数
量:12块,制作要求:规格待定,镀锌钢管做汽车漆。内
容:
学法人人学法,和谐共赢,依法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是每个公民的一门必修功课;尊重法律,守卫法律,是每个公民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
知法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人人知法晓理,家家幸福安康。
懂法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人民懂法理,天下呈太平。
信法。信任法律、尊重法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守法人民之法,法之人民,人民守法,法亦爱民。船借风帆顺行万里,人守法律平安一生。
用法学法用法,自觉做法治社会的践行者和捍卫者,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面对矛盾纠纷时果断选择拿起法律武器,寻求利用正当司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尊法 人人尊重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自觉遵循,奉公守法,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一个不尊重法律的人,在社会上就没有人格和尊严可言。
护法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法律都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灯笼
大红灯笼940个,10个串、6个串各10对。从入口至广场上200米沿公路边人家,户平4个。
1、大红灯笼:940个(直径60CM,挂100多户农户、村委会、广场周边、风雨桥上)
宣传用语
法昭九域
时和景泰
尚法崇仁
礼德传家。知法明礼
用法维善
笃诚守信
崇德明礼 2、10个串灯笼:10对(直径30CM,挂广场周边、村委会)
宣传用语
学法
知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爱国
明礼
诚信
团结
友善 3、6个串灯笼:10对(直径30Cm,挂小桥头、旗杆)宣传用语 法制成风国泰 道德化雨民安
四、农村法律图书角图书目录
1.《农村常用法律文书一本通》
2.《洗冤集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常用法典》
4.《第一本法律漫画书》
5.《幽默法典》
6.《法律,就这么简单》
7.《法制故事集锦》
8.《每天学点法律常识》(漫画版)
9.《以案说法——青少年必备法律知识读本》
10.《法律常识全知道》
11.《以案说法-100则生活中的法律故事》12.《第一本法律故事书》:(绘声绘色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法律常识(双色图文版)
13.《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精华版)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实用版)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用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用版)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用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用版)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用版)(2014)1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用版)22.《迟到的正义》
23.《宪法学习读本》(根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编写)24.《古案今说》25.《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案例精析与理解适用》5 26.《婚姻家庭纠纷案例与实务》(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
27.《农民工刑事法律援助案例精选》
28.《新编婚姻家庭纠纷处理法律依据与案例评析》(第2版)29.《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民主法制出版社)
30.《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民主法制出版社)31.《公民权利义务与国家制度》(民主法制出版社)32.《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民主法制出版社)33.《人身损害赔偿》(民主法制出版社)34.《罪爱 》姜志强律师解密伦理疑案20例(民主法制出版社)
35.《医疗损害赔偿》(民主法制出版社)36.《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主法制出版社)37.《收养、赡养与财产继承》
38.《法官手记》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案例应用版):立案 管辖 证据 裁判40.《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速查手册》
41.《农村土地承包法》
42.《土地管理法》
43.《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4.《继承法》
45.《民族法规政策知识读本》46.《农村土地制度法律知识问答》47.《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问答》48.《法律常识全知道》
49.《民事官司法律知识问答》
50.《农民消费维权知识问答》
文案:
前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篇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看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村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坚实保障,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石。农村的法治建设,同样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必然包括依法治农。2015年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对农村的法治建设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一号文件中,从农村产权保护到农业市场规范运行,从“三农”支持保护到农村改革发展,打造农村法治全链条,正是对四中全会加强土地管理、农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建设的落实,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而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也离不开农村基层法治水平的提升。增强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工作能力,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广大农民群众迫切期盼建设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稳定、宜居乐业的“法治农村”,期盼把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让法治的力量护佑更多人群,让XXX村更加美丽!
羌寨里飘出普法的歌
麻柳溪羌寨,是地处鄂西南大山深处,咸丰县西北边陲,距县城6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这里,是 “鄂西土家苗寨的羌族部落”,是鄂渝边区迄今为止最大的羌族聚居地。山水如画,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里,生态优良,环境优美,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的主产区,是武陵山区著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旅游业的兴起,打破了千年的平静,山寨变得热闹起来,以茶为业的大姐大嫂走出茶园,成立民俗风情表演队,通过挖掘整理、表演民族民间曲目时,还特别把宣传法制、道德规范及村规民约的内容以快板、渔鼓、三棒鼓、小调、湖北大鼓、山歌对唱等表演出来,既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既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又拓宽了说唱曲目的形式。目前,主要创作有渔鼓《学法守法保平安》、山歌《十劝家庭和睦》、快板《说一说“六五”普法》、湖北大鼓《遵纪守法靠大家》等保留曲目。
顾问室简介
XXx村法律顾问室,是由政府聘任、由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的解决、协助规范行政事务管理,为村支两委重大决策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包括提供法律咨询,进行释法解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同、协议、帮助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协助处理其它涉法事务等。
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法律顾问工作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以问答的形式选取了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用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对法律基础常识、民事法律常识、婚姻家庭与继承、侵权责任法律常识等进行解答,旨在进一步增强农民法制意识、旨在树立广大村民遵纪守法、依法表达利益诉求,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权益的观念。
普法三字经
XXX 是宝地 生于此 有福气; 有机茶 旅游地 创品牌 争第一。多学习守法纪 坏行为 要抛弃。四海内 普法律 人人学 要牢记 欲教人 先律己 树新风 自做起; 仰高洁 弃粗鄙 师长训 应铭记 貌丑恶 持正义 勿弄权 莫舞弊; 真善美 是三金 人之基 国之魂 毁人者 必自损 玩火者 必自焚; 勿偷窃 莫赌钱 拒黄腐 离远毒 残疾人 要怜悯 生女孩 莫弃嫌; 破迷信 立新观 喜丧事 要从俭 社会和 少暴行 民族和 国运兴; 华夏人 开新纪 讲普法 扬正义 懂国法 晓礼仪 家安宁 国有序; 明人伦 孝第一 家道昌 正风立 虐老人 悖情理 天不容 法不依; 势压人 人不愉 理降人 方服气 财试人 火试金 辨真伪 善恶分; 贫不移 富不淫 威不屈 辱不忍 戒网瘾 防泥潭 不酗酒 身心健 借人物 要归还 拾东西 不昧瞒 公共物 不侵占 爱国家 做贡献 欲不贪 情不纵 无私者 人人敬 好传统 要继承 国昌隆 民安裕 讲公德 守纲纪 奉爱心 行道义 对长辈 忌无礼 出恭言 用敬语 能容人 要大气 休急躁 戒暴力 害人者 必害己 己不欲 勿施彼 恶为疾 是孽根 善为宝 乃福音 重名节 防微尘 浩然气 要长存 尊女性 举止端 拐人口 入牢监 讲真话 不谎编 操正业 不行骗 和为贵 不纷争 倡和谐 共双赢 不做恶 心不惊 中正者 乐生平用水电 不违纪 公家物 要爱异; 公益事 多出力 为国家 多考虑。好青年 服兵役 戍边疆 保社稷; 按计划 来生育 倡晚育 讲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