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警惕银行卡“洗钱”风险 落实存款实名制
警惕银行卡“洗钱”风险 落实存款实名制
2011年08月15日 09:23 来源:金融时报
银行卡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等优势,具有化整为零、手段隐蔽、形式多样的特点。但从洗钱的各个阶段分析,银行卡交易中还存在着洗钱风险,亟待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资金放置阶段。资金放置阶段是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犯罪分子所运用的主要洗钱手段:利用假身份证件开立银行卡账户存入赃款;通过单位银行卡账户实现资金放置,洗钱者往往通过娱乐业、餐饮业等合法注册的公司,开立单位银行卡账户,将黑钱作为公司收益存入银行卡中;直接将黑线存入反洗钱管理松懈的地区所在银行。用赃款归还银行卡账户透支款。在发卡银行普遍推动贷记卡业务的现实背景下,一些以洗钱为目的开设的公司或被利用洗钱的企业单位,往往是先在其银行卡账户上进行正常业务经营货款及费用的开支,使银行卡账户上发生透支,然后通过现金还款方式归还银行卡账户所欠的本金利息。
资金转移阶段。洗钱者利用银行卡转移资金的方法:一是洗钱者往往在国内开立多个国际卡账户,在各账户中存入大量外汇后携带出境。二是洗钱者可以用银行卡在境外进行消费,或在银行卡犯罪监管不严密的地区进行取现,或与商户勾结以虚构交易方式套取现金,然后在国内分多次用小额资金偿还信用卡账户欠款,实现资金的转移。三是跨行转账,洗钱者将黑钱存入金融机构后,可以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等先进支付工具在多个银行卡账户之间进行多次跨行转账,使监管机构难以追查资金的真正来源。四是通过信用退款转移资金到境外。
资金归集阶段。资金转移的真正目的是改变资金的赃款性质及来源,将非法资金“合法化”后,进入经济体系运行。洗钱者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或ATM转账等非面对面的交易方式或其他方式,用经过两次清洗、多次转移的资金进行房地产、汽车、金银珠宝、古玩等贵重商品交易,也可以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厂房进行再生产。洗钱者可以购买股票、债券、企业股份,或开办合法企业,或补充所办企业的流动资金,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使得合法收益与非法收益难以有效区分。
那么有何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落实存款实名制,切实履行客户尽职调查。发卡机构在办理银行卡业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避免由于借记卡管制较松,而给洗钱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在银行卡消费过程中,还应尽职调查有关大额资金消费情况。对于收单行及第三方服务公司,在发展特约商户时,也应认真审查商户的经营情况、法人资信情况及资金运行情况等。
明确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主体及报告范围,避免出现重报、漏报、错报现象。基于发卡行在持卡人、特约商户、交易流水账等方面的信息优势,建议在银行卡业务中,发卡行负主报告义务,对于收单行和银联负辅助报告义务。
加强对特约商户清算环节的监控。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审查,特别是针对高风险行业的商户,不仅要严格执行商户协议书条款,还应采取严格完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商户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商户反洗钱意识;加强对POS机及ATM等机具的管理工作,防止商户与犯罪分子勾结,利用POS机刷卡消费套取现金;通过协议要求特约商户必须履行配合执行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义务。
建立银行卡业务主体之间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人民银行领导,由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中国银联参与的银行卡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协调各主体之间银行卡反洗钱的工作机构,定期开展银行卡反洗钱工作的沟通和交流;在银行卡业务各主体建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建立银行卡反洗钱联络员制度,加强各机构在反洗钱方面的协助和沟通效率;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共同研究利用银行卡洗钱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制度。
第二篇:有效落实存款实名制推进反洗钱工作进程
有效落实存款实名制推进反洗钱工作进程
作者:徐斌
【摘要】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基础工作,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制度建设。它对于维护金融秩序、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为推进反洗钱工作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银行账户实名制 反洗钱 工作思路
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规范金融活动、完善金融监管的基础性措施,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制度建设。它对于维护金融秩序、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推进反洗钱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浅谈一下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其后重点阐述邮政储蓄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落实账户实名制的意义
(一)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存款人在遗失存单及紧急情况下对实名账户申请立即挂失(交易码:040211),便于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减少因同名同姓而引起的存单纠纷,提高个人存款的安全性,从而更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追查赃款、监督不义之财。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条款中,犯罪动机起于钱财的占80%。近年来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检察机关在处理 1 贪污贿赂案件中发现,使用化名、假名以及其他人姓名在各家银行存款的情况极为普遍,最多的竟占犯罪嫌疑人存款金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譬如曾经轰动一时的胡长清案件,办案人员从其妻子转移的财物,共查获存单53张、存折5个、信用卡4张。自1995年5月至1999年8月,胡长清先后87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44.25万元,非实名存款,增加了司法机关追查赃款、搜集证据的难度。
(三)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加强各种税收的征管税收,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现在,偷逃税收和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仍然居高不下,偷逃关税以及伪造、出售增值税发票逃税上亿元的案件屡屡发生。没有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偷逃的巨额税金去向难以查明助长了一些冒险分子违法犯罪的气焰。长期以来,我国存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不健全和惩罚不严的问题,大多数公民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纳税意识淡薄,大量存在的职务内和职务外地下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灰色收入得不到有效监控,高收入得不到有效调节,导致国家应该收缴的大量个人所得税流失。这种状况既降低了国家税法的严肃性,又拉大了收入差距。实行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可以有效地扭转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严重不足的局面,遏制普遍存在的个人纳税意识淡薄、缴税不积极的现象。
(四)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
随着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日趋严重,政府所承担的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责任越来越重。利息税、遗产税等都是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杠杆,但这些 2 杠杆的运用都需要一个重要的技术性前提,即个人金融资产的信息记录必须真实可靠。
(五)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有利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促进金融服务创新,扩大居民消费信货。
落实存款实名制是建立个人信用的开始,信用是公民的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央行征信系统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鉴别信用的依据。
有效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使个人的信用水平有数据可查,金融机构通过人民银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的个人信用报告,可以降低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促进个人信用卡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二、有效落实存款实名制推进反洗钱工作进程
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反洗钱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工作的各项责任和义务。金融行业应该如何落实《反洗钱法》,尤其是如何在业务发展中具体履行好反洗钱义务,解决业务发展与履行义务的矛盾,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洗钱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信誉,而且对于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风气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一)损害金融机构的信誉和效益。洗钱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洗钱行为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制度,使金融机构在客户中的信誉和安全感受损,进而也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甚至发生挤兑。同时金融业又与工商企业、流通企业等社会经济 3 体系各环节密切相关,一个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很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极大地干扰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地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削弱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洗钱活动不遵循资金流向最有效益领域的基本经济规律,破坏了资源的合理配臵,客观上干扰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效果,损害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引发经济扭曲和不稳定。洗钱造成资本外逃,导致社会财富流失。且由于洗钱把资金转移到不易被注意的投资领域,经济增长可能因此受到消极影响。例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火爆,并不一定是需求过旺所致,不排除洗钱者利用炒房地产这一种手段达到洗钱的目的。当反洗钱工作涉及到房地产行业时,撤离资金会造成房地产的不稳定状态,引发房地产业整体衰退,而整个社会经济也因此受影响。
(三)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反洗钱法》之后,特别是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上线后,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客户核对身份证信息执行力度,邮政储蓄银行通过加大各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下发有关文件,并于2006年3月下发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从规章制度的高度明确客户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办理各类需设别客户信息业务时必须遵循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的有关规定。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自2000年4月1日实施以来,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存款实名制到现在施行刚满九年时间,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来说,存款实名制执行难度不大,可是对于邮政储蓄农村基层储蓄网点,在执行实名制工作中任然存在许多困惑和解决不了的困难。
现根据中国邮政储蓄反洗钱系统下载的2009年4月份储蓄银行含山县支行十三个储蓄网点统一版本中存款账户“非实名制”数据对我行存款账户实名制进行剖析:全县非实名证件账户总数7395户,其中98类证件账户数391户;身份证账户数3752户;临时身份证账户数94户;户口簿账户数3158户。
上述数据的存在反映一个事实,有效落实存款实名制,推进反洗钱工作进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在落实专(兼)职4级反洗钱管理员的基础上,反洗钱管理员于储蓄网点密切配合,扎实做好反洗钱系统关键字段补正工作。
第二、系统中非实名证件中,身份证、户口簿“非实名制证件”所占比重达百分之90以上,储蓄网点人员在上述账户办理正常业务时,特别是活期存取款业务,对于一代身份证、户口簿开户的非实名账户,只能对户口簿开户的进行账户信息修改,对于一代身份证开户的,因户籍部门收回一代证发给二代身份证,大部分提供不了开户证件和开户证件的有效证明。
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账户信息修改”对应 中国邮政储蓄业务操作规程(网点部分)“客户信息修改”交易代码(060101),是指在客户已离开柜台后发现由于普通柜员操作失误造成客户姓名、存款期限、通知存款品种、支票类存款起息日等要素输入有误,经与客户联系后修改错误信息。考虑到法律法规及内控制度的要求,该交易特指修改因柜员操作错误而设定,非实名制账户无法通过“账户信息修改”来完成非实名证件的修改,只有通过销户和反洗钱系统关键字段补正工作来完成非实名证件的修改。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账户信息修改与关键字段补正工作量,关键字段补正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主,配合补正,负责补正工作人员应首先 5 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客户完成数据补正,若无法及时完成补正工作,应持续关注该客户;而账户信息修改是面对面的,假设统一版本增加“有效证件账户信息修改”交易代码,储蓄网点完成正确信息修改就会方便快捷,该交易可增加本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上缴事后监督)与存单、存折在开户网点办理,通过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确认后,填写“中国邮政储蓄修改分户账通知单”办理账户信息修改。
第三、储蓄统一版本中还存在一小部分非实名制(往年营业人员选择身份证或户口簿编制号码)的非实名制账户,对于这极少数非实名账户,只有要求储蓄用户销户重新开户,在网点遇到少数不愿意更改账号的储户就无能为力。
第四、储蓄统一版本系统中98类非实名账户及非关键字段的补正工作,建议上级领导安排技术部门统一解决,如落实对长期不动户的管理,查询交易流水取得需补正的信息。
2009年是邮政储蓄银行“合规管理年”,落实合规建设和规范流程两个主题,优化业务流程,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全面提升邮政储蓄银行风险防范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完善统一版本中有关“实名制”内容业务流程可操作性、便利性,完善统版系统客户身份修改程序的软件开发,尽快解决储蓄统一版本中“非实名证件”问题,对于行业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更重要的是该数据的存在,人民银行各级反洗钱经办人都是心照不宣,这样的隐患如不早日排除,必定后患无穷。将统一版本中“账户信息修改”与反洗钱系统“关键字段补正”密切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共同做好非实名证件补正工作,掌握反洗钱工作主动权。
三、邮政储蓄银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工作思路与建议。
“认识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KYC)”是反洗钱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00年就颁布了《个人存款帐户实名制》,落实存款实名制,达到金融机构对于每位储户都可进行监控。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针对现金支付问题、严禁公款私存问题、对个人储蓄帐户的现金支付的管理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银行都未严格执行规定。
《反洗钱法》第三章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包括: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
在反洗钱工作中,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一直是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反洗钱重点难点之一,依据反洗钱法第十六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结合邮政储蓄业务制度规定的内容,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建议编写邮政储蓄网点客户身份识别章节流程:
(一)根据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的结果,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果核查结果信息与客户的身份证记载信息不一致,营业人员能够确切判断客户出示的为虚假证件时,应拒绝为其办理业务。
(二)如果营业人员无法确切判断客户的身份证为虚假证件时,应将核查结果明确告之客户,要求到户籍部门查询更正身份证件信息,客户仍然要求继续办理业务时,当客户办理个人账户的开户、修改实名证件业务的,应将核查结果打印在客户填写的相关业务申请书正面;办理大额存取款、转账业务的,应将核查结果打印在存取款、7 转账凭条背面,并将客户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信息登记“可疑证件登记簿”(交易码050602),然后继续为其办理业务。
(三)次日网点打印“可疑证件登记簿”,对“可疑证件登记簿”中有疑义信息,应采取多种手段进一步核实。
(四)将系统产生的“可疑证件登记簿”上报给反洗钱4级管理员,由管理员根据系统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为可疑交易,报分管行长审批,申请将可疑交易信息加入黑名单。
(五)如经核实确为虚假身份证件的,及时对该账户进行账户止付,上报当地人民银行,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通过以上措施,制定反洗钱管理基础工作业务流程,监督储蓄网点做好客户的尽责调查,加强对客户开户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同时加大统一版本系统、客管系统反洗钱软件的开发,通过业务流程,具体的交易代码,引导储蓄网点金融从业人员做好反洗钱基础工作,完善客户身份核实程序。
做好上述反洗钱基础工作,能够有效地防御操作风险、法律风险风险、合规风险,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促进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反洗钱法》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 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3、《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 自2006年4月25日起执行
4、《中国邮政储蓄业务操作规程》(网点部分)自2007年元月起执行
5、田应奎.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影响深远.工作研究与建议.18-19 9
第三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探讨
电子银行业务中洗钱风险值得关注
随着银行业电子化金融服务的迅猛发展,电子银行已成为当前金融服务的主角。然而,电子银行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也可能被金融犯罪分子所利用,充当其洗钱的工具。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电子银行业务中的洗钱风险,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
1.重视程度不高,阻碍电子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
目前,多数银行机构仍将可疑交易的关注重点放在传统业务上。例如现金的大额存取、转账等柜面业务,电子银行因其资金汇划快捷、身份运作隐蔽以及操作地点任意等特点,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作为洗钱的渠道。然而各银行都忽视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甄别,缺乏资金支付交易的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同时,由于各银行机构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业务管理涉及各业务部门以及管理等职能部门,部门间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归属认识不统一,工作中常出现推诿现象。相关职能部门间难形成有效合力,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整体效能难以发挥。
2.电子银行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不严,引发洗钱风险
电子银行属于电子支付范畴,应遵从人民银行对电子支付转账金额的相关限制规定。如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实际工作中,各家银行在安全认证、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限制方面却执行不严。有的银行仅设置了每日累计支付金额上限,未设置单笔支付金额上限;有的银行完全没设上限,任凭资金自由进出;有的虽设置了单笔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上限,却都突破了人民银行在《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中所规定的金额上限。如2008年沈阳分行协助破获的“5·22专案”,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上银行在1个月内疯狂转账16万笔,金额达186亿之巨。转账金额限制标准执行不严在一定程度上为洗钱者提供了方便之门,容易诱发洗钱风险。
3.“了解客户”不全面为反洗钱工作留下隐患
“了解客户”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然而一些银行在利益驱使下行使“了解客户”职责更多只是程序性的。加之缺少资料信息的有效识别手段,与有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也不健全,银行工作人员难以识别开户资料的真伪,给电子银行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客户只有在网络银行开户时才与银行发生接触,以后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客户几乎完全离开了银行的视线。就算最初开立账户时可辨别客户真实身份,但在以后的网络交易中,使用该账户的交易人可能不是开户人,不法分子可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利用他人或虚假账户交易逃避银行监控。
并且,金融业务的自助交易可匿名操作,客户只需借助电话、互联网和自助银行等渠道便可完成划款转账,支付交易过程完全避开了金融机构的监督,给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4.电子银行业务因其隐蔽性特点备受犯罪分子青睐
与传统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采用的是账号(或者ID)验证及证书验证方式,只要客户提供正确的账户信息、客户证书和密码,甚至只需输入手机号,银行系统则认可交易操作的有效性。并且,只要在账户余额不透支的情况下,客户便可通过互联网随意地汇划资金,无须注明用途。银行很难对其资金进行事中的监控和事后的分析。
电子银行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通过互联网络或电话完成各种支付交易,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操作,使洗钱者进行资金转移更加便捷,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资金快速转移的极大风险。
5.可疑支付交易甄别力不强,影响反洗钱信息报送质量
目前,各金融机构对可疑交易识别上报多采用自行开发的系统软件。依靠系统自动提取,缺乏人工分析与判断,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上报可疑交易数据患上了严重的系统依赖症。同时金融机构为逃避人民银行的处罚,上报的大多是防御性数据,垃圾数据多,极大影响和制约了反洗钱监测分析效能。
此外,各银行机构会计核算基本都实现了大集中。其电子银行客户的交易信息大多以电子集中备份方式保存,不保留纸质凭证,同时交易信息被定期覆盖。这种保存方式不便于银行工作人员对电子银行交易进行监测,增加了监管部门对电子银行可疑支付交易特别是历史交易数据核查的难度。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猛,网上支付交易数据以成倍数量增长,仅凭人力甄别海量数据,无法满足反洗钱工作的需要。且目前各家银行机构还未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开发出一套跟踪监测比对发现可疑交易的系统,使可疑支付交易的发现和甄别困难重重,容易造成银行可疑支付交易的漏报和迟报,带来了洗钱风险。
二、电子银行反洗钱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银行内部合力,提高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重视
金融机构首先要对电子银行洗钱的资金汇划的快捷性、身份运作的隐蔽性、操作地点的任意性给予高度重视。充实反洗钱力量,设立专职人员,确保反洗钱工作尤其是可疑交易信息核查落到实处。同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新业务进行一次重点排查,重点防范电子银行渠道洗钱风险。其次,各银行要加强反洗钱的内部组织协调工作。由于网上银行的反洗钱工作涉及银行内部诸多部门,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杜绝工作中互相推诿现象发生,使银行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反洗钱工作。
2.严把客户的审核关,切实履行“了解客户”义务
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客户调查工作,从源头防范洗钱风险。首先,在银行开立账户必须通过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验证,并严格审查申请人的身份证件及开户材料。第二,对电子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入条件。经严格审核和筛选,符合条件、信誉度好的客户,才能为其提供电子银行服务,并签订规范、严密的服务协议,以明确责任。第三,金融机构对开通电子银行业务的账户应适当提高风险等级,并对客户基本信息至少每半年审核1次,经审查认为使用网银业务理由不合理的,应拒绝受理其申请。第四,在客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后,银行发现客户的交易行为违反协议、交易情况存在疑点,应暂停或中止其电子银行业务,从源头缩小洗钱活动的生存空间。
3.建立、健全电子银行支付规范,完善内控机制
为规范银行业电子支付发展,人民银行虽然出台了《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它虽然规范了电子支付业务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强调了电子支付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但它仅是指导性的文件,缺乏法律约束力。因此,应尽快拟订电子银行反洗钱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子银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及跨境银行业务的监管标准和要求。可以参考美国等国家设立一部严密的《电子交易法》,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子支付业务规则,指导金融机构应对、防范电子支付风险。
商业银行应建立电子银行风险评估机制,明确电子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内部审计、合规和后续评价机制,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且,应针对电子银行的业务特点建立系统化的电子银行反洗钱内部工作机制,细化标准,以利于执行过程中把握政策尺度,保障反洗钱全过程有效涵盖电子银行业务。
4.提高监控工作水平,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监控力度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事反洗钱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可疑交易的识别能力。在可疑交易数据的监控、上报工作中明确建立人工识别流程。改变单纯依靠系统提取数据上报的做法,做到系统提取与人工甄别相结合,避免上报垃圾信息。银行机构要根据自身业务系统的实际和反洗钱工作的需要,加大科技投入。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开发实时监控软件,对开通电子银行业务的账户实行实时监控,依靠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增强反洗钱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可疑交易的报告水平。
第四篇: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近年来,银行卡在国内迅速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购物消费、存取款、转账支付等金融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粤农信联河源办发【2011】14号文关于开展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活动的通知,我社对银行卡业务的相关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制度建设和岗位设置方面:县联社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细则,我社根据县联社相关管理规定对我社银行卡业务涉及的各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分工,组织员工学习了关于银行卡操作的具体流程、重点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内容,对于银行卡的开卡、收回、销卡等都设置了授权复核、专项登记等,务求达到外部监督和内控管理的有效结合,相互制约和防范银行卡操作风险。
二、关于业务管理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开销户、挂失、冲销、补正等分险类交易我社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都严格按照县联社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操作,严格审查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我社也时常向客户派发关于银行卡安全用卡方面的宣传手册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向他们宣传有关防范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关知识,确保我社银行卡业务健康安全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自助设备业务管理情况方面:目前我社还暂未安装有银
行卡自助设备,因此我社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四、关于银联POS业务管理情况方面:因为此项业务目前主要是由县联社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因此我社也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五、关于资金清算及差错处理情况方面:对于客户的差错投诉,我社都第一时间安排专员负责跟进了解,并及时与县联社清算部门进行沟通解决,务求将损失和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
六、关于新业务开展情况方面:我社目前并未开展珠江平安卡VIP卡、银行卡自助循环贷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等方面业务。
七、关于科技开发管理情况方面:此项业务主要由县联社相关部门负责。
八、关于检查监督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各项业务操作,包括开销卡、挂失、冲正、卡保管等我社领导班子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县联社稽核部门也会不定期派人前来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务求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督检查达到防范风险要求,使我们的广大客户能够安全用卡、放心用卡。
信用社
2011年3月10日
第五篇: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120xx年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为防范化解运营操作风险,根据分行《关于开展20xx年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的通知》的要求,我行成立了以主管行长挂帅的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小组,开展20xx年运营操作风险排查工作,特别针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具体如下:
一、运营主管履职情况。
通过屏打0307柜员属性与柜员责任制核对,未发现有相冲突现象,能合理确定劳动组合,正确划分柜员业务范围和权限,落实柜员岗位责任制。保证了ABIS系统安全运行与业务的正常办理。
对查库登记簿所记载情况与监控录象进行核对,未发现有作假现象。能严格执行网点查库制度,能做到每周查库一次;在日常营业期间,能监督柜员做好“一日三碰箱”;柜员现金箱交接时,能仔细核对现金箱个数。
能按规定及时做好会计监控系统预警信息的核实,组织核查各类会计业务差错、事故和违规行为,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改进工作。对本机构内外部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能全面落实整改。
二、代客办理业务。
通过对所有人员抽屉突击检查,没有发现有代保管有客户存单、存折、银行卡、身份证件等物品的现象。通过抽查监控录象,没有发现存在代客办理业务行为;办理挂失解挂、密码重置、存折重写磁条等应客户本人办理的业务是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由他人代理的业务,代理手续齐全规范。
通过查看传票,单位存款转存通过91过渡转个人账户,支票收款人与进账单收款人不一致而进行入账的一象。
三、内外部对账。
经核对对账单回收率比较高,对对账不符处理能及时、规范。运营主管能按照要求在对账不符对账回执清单上注明核对日期、不符原因及处理结果,并由经办员、运营主管签章后及时反馈对账中心。印鉴不符的账单对账回执由单位重新加盖印鉴并及时收回,处理手续规范。
没有客户经理派送本人所管户的对账单。银行上门对账的,能坚持双人办理。经查能按日打印“核对上下级资金账户余额表”,打印人员及运营主管能按规定每天核对余额并签章确认。
四、冲正、抹账业务。
通过抽查冲账凭证及监控录够象,没有发现有操作错误的现象。错账冲正能填制记账凭证,原错账、错账处理和补记账的业务发生传票经过运营主管现场核实、审批后才进行操作。错账冲正时,能坚持“更改有据、处理及时”的原则,多笔冲正时,能按“先贷方红字或借方蓝字,后借方红字或贷方蓝字”的账务顺序进行冲正处理。
五、业务印章、预留印鉴保管使用管理。
通过核查开户资料及抽查监控录象,单位预留印鉴能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授权他人办理的,能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印鉴,手续及相关证明材料齐备,运营主管能按规定审核变更资料;客户预留印鉴卡保管规范,单位结算及个人支票账户款项支付能按规定进行电子验印,电子验印无法通过时能坚持人工核对及换人复核制度。
六、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管理。
通过抽查录象及现场审核,没有违规办理业务的现象,柜员能按定严格执行定期存单防套取规定,签发个人定期存单和单位开户证实书、定期存单,能由运营主管或指定人员(管章人)加盖网点业务专用章,并在记账凭证上抄写定期存单(单位开户证实书)号码(后四位),签章证实定期存单发出的真实性。
不存在将本人经管的业务印章、重要空白凭证违规交与他人使用或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加盖印章的现象。重要空白凭证出售管理符合规定,没有内部人员代单位购买重要空白凭证的现象。
七、自助设备管理。
通过抽查监控录象及与系统、实物进行相对,未发现有违规现象。ATM钞箱钥匙、备用钥匙、密码的保管、封存、启用、使用规范;ATM钞箱能坚持双锁双控、双人在场打开或关闭箱门、双人清点现金;ATM长短款、吞卡能按规定及时处理。
八、BOS集中作业平台业务。
经核查,BOS系统异常时导致未处理完成的业务时,能有逐笔做好记录,启用应急预案在ABIS系统处理后,能在系统恢复后在BOS做撤销处理;BOS系统的“过渡资金账户余额”与ABIS系统的“待处理后台集中汇兑往账款项”的余额相符。BOS业务撤销时,能按照ABIS系统的抹账要求,在核证行凭证内作好批注(撤销原因,后续处理情况等);BOS业务退回,能按规定在核证行凭证内作好批注(退回原因,后续处理情况等)。
九、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012年上半年运营案件风险排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20xx年上半年“三化三铁”考评现场检查存在问题已按规定全面落实整改。在上半年“三化三铁”创建过程中,COMS系统中本行的前10类普遍性问题以及第5级较大违规操作问题,已查明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分类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同类问题发生频率明显减少。
中国农业银行连山县支行
二〇XX年九月十日
银行卡风险排查自查报告2近年来,银行卡在国内迅速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购物消费、存取款、转账支付等金融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粤农信联河源办发【20xx】14号文关于开展银行卡业务风险排查活动的通知,我社对银行卡业务的相关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制度建设和岗位设置方面:县联社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细则,我社根据县联社相关管理规定对我社银行卡业务涉及的各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分工,组织员工学习了关于银行卡操作的具体流程、重点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内容,对于银行卡的开卡、收回、销卡等都设置了授权复核、专项登记等,务求达到外部监督和内控管理的有效结合,相互制约和防范银行卡操作风险。
二、关于业务管理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开销户、挂失、冲销、补正等分险类交易我社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都严格按照县联社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操作,严格审查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我社也时常向客户派发关于银行卡安全用卡方面的宣传手册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向他们宣传有关防范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关知识,确保我社银行卡业务健康安全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自助设备业务管理情况方面:目前我社还暂未安装有银行卡自助设备,因此我社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四、关于银联POS业务管理情况方面:因为此项业务目前主要是由县联社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因此我社也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五、关于资金清算及差错处理情况方面:对于客户的差错投诉,我社都第一时间安排专员负责跟进了解,并及时与县联社清算部门进行沟通解决,务求将损失和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
六、关于新业务开展情况方面:我社目前并未开展珠江平安卡VIP卡、银行卡自助循环贷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等方面业务。
七、关于科技开发管理情况方面:此项业务主要由县联社相关部门负责。
八、关于检查监督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各项业务操作,包括开销卡、挂失、冲正、卡保管等我社领导班子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县联社稽核部门也会不定期派人前来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务求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督检查达到防范风险要求,使我们的广大客户能够安全用卡、放心用卡。
信用社
20xx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