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

时间:2019-05-13 20:1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

第一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2007年 12月 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统 筹城乡发展, 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 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现就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 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鲁发 [1999]18号 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 城镇化统筹推进, 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面 貌不断改善, 实力不断增强, 涌现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集聚型、乡镇工业 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工业小区推动型、大企业集团服务型等各具特 色的新型小城镇, 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交流和经济社会 事业发展, 成为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良好平台, 在统筹城乡 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 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省小城镇建设还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 化、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较弱、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 态环境不够好等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 是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与纽带, 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 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 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向小城镇集聚,人口向 小城镇集中,扩大非农就业,实现集约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切实保护耕地, 统筹利用土地等资源, 实现节约发展;有利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对农村的服务功能,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农 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统筹城乡发展, 落实工业反哺 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 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

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 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全省各级各部门一 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上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 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 作措施,切实提高我省小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坚持 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着力点, 努力推进小城镇 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 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 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 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为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 发展、率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 基本原则。(1规划先行,科学发展。通过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 划、小城镇总体规划, 科学确定县域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 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统筹城乡, 和谐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资源环境一体化保护,经济、政治、文化 和社会建设一体化推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3创新机制,率先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发展模式,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性作用,突出发展中心镇,带动小城镇跨越式发展。

(三 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开展“创建城镇化示范镇”、“环 境优美乡镇” 活动, 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专 项资金, 在中心镇中择优选择 100个重点扶持, 促进其优先发展。通过重 点中心镇的示范带动,争取到 2010年,全省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 的吸纳比重占到 60%以上, 基本实现全省小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3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 95%,水土流失治理率 85%,燃气普及率

60%,人 均公共绿地面积 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 26平方米,生活垃圾实行卫生 填埋, 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小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 重达到 35%。

三、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一 搞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点建设、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需要和农村人口、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 科学 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合理确定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 局。坚持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好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教 育、科技、文化、卫生、消防、供水、环保、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和社会 公益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搞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做好小城镇规划和村庄建 设规划修编工作, 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结合建设发展需要及时做好小城镇 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产业小区、公用公益设施、园林绿化的 规划。省级中心镇规划由省建设部门负责, 市级重点镇规划由设区市负责, 一般镇规划由县(市、区 负责。到 2010年,全面完成市、县(市、区 新 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工作。’(三 强化村镇规划编制审批与管理。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要实行民

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规 划编制机制。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坚持依法行政、社会监督,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随意变更。

四、加快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一 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靠近农 村, 靠近农业生产的优势, 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把建设市 场体系、培植龙头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小城 镇把企业、农业、农民同广阔的大市场紧密连结在一起, 重点发展一批依 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小城镇。

(二 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要把产业培育放在小城镇发展的 首要位置,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合理确定主导产 业, 拉长产业链条, 扩大产业规模。要把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工业化结合起 来, 在小城镇开辟工业小区,吸引各类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 形成 产业集群优势, 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大 力发展商贸流通等服务业, 使小城镇成为各类商品集散的枢纽, 成为城乡 信息交流的平台,把小城镇培育成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的中心。鼓励 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设在中心镇、重点镇的规模以上企 业,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享 受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 发展

(一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管网、环保环卫设施建设为重点,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有条件的要加快建 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集中供热、管道供气设施, 进一步改善小城镇基

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小城镇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二 加快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小城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与健康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 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要以保护水源、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 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容镇貌管理,切 实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企 业向小城镇转移, 切实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 理,开发建设活动要依法落实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水土流失危害。

六、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小城镇集约化、节约化建设水平(一 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引导企业向小 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严格限制分散建厂、零星发展,严禁滥占耕地、浪费 资源。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积极 引导小城镇居民和有条件的村庄集中统一建设住宅, 提高土地利用率, 实 现集约使用土地。对小城镇住宅、工业小区、市场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等 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做到开发建设一片,配套完善一片。对确定的 建设

用地,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对闲置的 土地要依法收回。建设用地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 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小城镇要培育市场主体, 推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要加强对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和村镇建筑队伍的管 理。

(二 盘活用好小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小城镇建设用地应以内涵式发展 为主, 对撤并乡镇、迁村并点中有变化的小城镇, 要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按照规划调整建设用地。加快对城镇旧区、空心村的

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采取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的潜力,利 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三科学安排新增小城镇建设用地。科学安排新增小城镇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小城镇与乡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不得突破乡镇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分配新 增建设用地指标,对省级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要给予适当照顾。农民进镇 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优先用于小城镇建设。各地在编制 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应优先安排示范镇、重点镇的建设用地计划。

七、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小城镇民生保障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按照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鲁政发(2003)115 号确定的保障对象、保障形式和保障资金筹集管理规定,建立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要落实好对 已被征地、无地可耕的“城中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最基本的 民生权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城中村”的顺利全面改造和按照 新的城镇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建设。对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城中村”改 造建设,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手续办理、土地权属、房产确 权等管理办法和措施,为促使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拥有合法财产提供保障。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 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各级政府必须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强化社会保险资金的征缴力度,扩大征缴的覆 盖面,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进镇创业人员社会保险的顺利实施。(二大

力发展小城镇教育。小城镇建设应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小城镇教育。遵循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强化加强农村教育的措施,促进城乡义务 6 教育均衡发展。要把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事业发展计 划。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在收费方面要对农民工子女和当地常住户口学生一视同仁。鼓励有合法固定住所或职业及稳定生活(三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来源的外来人员进城镇落户。落实好新落户城镇居民在就业、子女入学、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征兵、转业、退伍安置、优抚等配套制度改革,切实解 决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实际问题。对中心镇、重点镇实行按实际居住地 登记户口的制度,实行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管理。鼓励条件成熟的中心镇、重点镇对城镇建成区内的村探索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一元结构转变,可 依法探索土地管理、规划建设管理、行政与社区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的 有效途径。要按照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的原则,逐步在全省实行以实 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配置。

八、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省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贴息贷款、转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各地要结合经济 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 施的维护建设;中心镇、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按国家和省政策规 定必须保证的支出外,其他支出优先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直接取得 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除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缴部分外,原则上 留给小城镇。各有关部门扶持企业、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要优先向中心 镇、重点镇倾斜。各市县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 区内的中心镇、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 设、住宅开发建设及产业发展。各地要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在我省设立的 7

县域经济及产业发展融资中心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金重点支持小城 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中心镇和重点镇经批准可 以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实体,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滚动开发,也 可将规划区范围内的近期建设用地分批次转用或征收后作为政府的土地 储备。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 式,吸引各种基金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放开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投资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小城镇公用事业改革,特许经 营权通过公开竞标获取,提高小城镇供水、排水、环保、环卫、燃气等行 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 围,建立政府调控价格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的公用事业价格体系,逐步形成 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 立专业公司,承包一个或相邻几个小城镇的市政维护、环卫清扫、绿化养 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

九、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小城镇建设工作新局面 切实加强领导,(一加强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小城镇建设 加强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分级 负责落实,切实抓紧抓好。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明确 一名领导分管小城镇建设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研 究制定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形成工作合力,为小城镇建 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对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政 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 风。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小城镇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二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8 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 多数小城镇可在乡镇编制不变的前提下,调剂人员从事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要严格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执法,依法规范各项小城镇管理活动。一些经济强镇还可建立市政、环保、环卫、绿化、城管监察等日常管理队伍。(三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考核体系。省、市建设主管 完善小城镇建设发

展考核体系。部门要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方面的培训,促进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科 学化、规范化。各市、县(市、区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乡镇政府任期目标 管理,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年度考核。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 结合“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考核,推动全省小城镇 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此件发至县级 9

第二篇: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模版]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望城县靖港镇委员会 望城县靖港镇人民政府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要主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随着长沙市构建“两型社会”工作的稳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热切关怀和靖港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靖港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农业稳镇、项目活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以“打造旅游强镇,构建和谐靖港”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使靖港这个落后乡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湘江西岸的旅游明珠,是望城县城乡统筹发展实践过程中的良好范式。

一、靖港古镇基本情况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为望城县所辖乡镇。南距省会长沙25公里,距望城县城10公里,北与湘阴相邻,东望铜官,南临沩水。靖港古镇处于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水系发达,渔米兴盛,旧称“芦江”便是由于辖区内水域广阔、芦苇丛生而得名。靖港古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团头湖、湖尾、龙骨寺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种类繁多。高沙脊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商周遗物,是江南古文明文化的要地。靖港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平定萧铣时曾驻兵于此,因军纪严明爱民如子而受到百姓爱戴,芦江改称靖港。明清时期,靖港为新康都。民国中期,靖港水运繁荣,手工业、商业亦得到发展,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51年长沙市划长沙县西北一带为望城县,靖港位于望城县北部,南接新康,北连乔口,西连团头湖,东隔湘江望唐代陶都铜官。靖港水陆交通便捷,目前有长沙市区连通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直接延伸至此,镇域高乔大道贯穿南北,靖格公路、中格线、石中公路、潘建公路、玉新公路横卧东西,形成以“一纵五横”主干道为骨架、村组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景区范围内有靖港至新镇的景观大道、湘江堤大道和主要游路,并开辟了湘江水上航线。

古镇历经千百年历史积累,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域内良田万亩,水波千重,民生殷盛。著名的“芦江八景”,即柳浪闻莺、石墩凉风、楼镜潇湘、七星傲月、独楼鹤立、八卦传神、扇子迎宾、梨园戏水,折射出靖港悠远的历史和优美的人文景观。主街区现保存“8街4巷7码头”,有民居1008栋,建筑面积22607平方米,居民1027户,街道总长2910米。木结构建筑占所有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多建于距今600余年的明代,一部分建于清代,是典型的明清江南水乡风格建筑群落,不但极具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明清建筑和历史不可多得的活标本。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处古商铺、作坊、会馆、庙宇和极具纪念意义的遗址,其中,“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育婴堂”等明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蔚为壮观。古镇内远近闻名的还有“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等数处宗教建筑,朝有千人作辑,夜有万盏明灯,香火旺盛,场面壮观。

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手工香干、手工米粉、酿酒、圆木等。主要民俗文化有舞龙、舞狮、划龙舟、地花鼓、皮影戏以及六月六庙会等各种民间集会活动。靖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如古典文学大师程千帆、陈子展,文学家、爱国华侨任雨农,独臂将军刘畴西、“革

命母亲”陶承、98抗洪英雄侯德仁、全省十大藏书家胡应龙等。靖港历史上是兵家常争之地,唐朝大将李靖曾驻兵于此,靖港由此更名;咸丰四年,湘军与太平军在靖港大战,湘军败走,统帅曾国藩威严尽失,悲愤中两次意欲投水自尽;1930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办公迁至靖港镇半边街碓坊,王绍坤(王首道之妻)和王绍兰(郭立三之妻)两姐妹曾驻机关办公半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夜渡湘江之战也在此不远处(洪家洲)进行。

迎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东风,靖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年初,中共望城县委、望城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开发靖港古镇的决定,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2008年6月,靖港镇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0月,国家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国家文物总局联合授予靖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千年古镇靖港迈入了历史性发展的新纪元。

二、靖港古镇发展现状

靖港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万,总面积53.8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人口约0.4万,古镇核心区面积69.33公顷。至2010年4月,古镇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大景区框架建设和核心区景点打造基本完成,1.27公里长的核心区麻石步行街、1公里长的后街、2公里长的南岸堤环湖游道向游人开放,通过水利部门整治的哑河水面和靖港古镇恢复打通的夹河水面共同形成了靖港古镇得天独厚的1000亩水面,约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得到恢复;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功流转,以靖港古镇开发公司的名义,兴建了古镇旁1000亩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初步建成了6公里长的古镇景观大道。靖港古镇“两厢(东、西两广场)、三带(古麻石街一带、夹河一带、环湖游道一带)、两片(一片水面、一片明清古建筑群)、一湖(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一路(景观大道)”的大景区格局基本形成。另外,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保障等各个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得到划时代的极大改善,古镇内有总供水能力达到4000T/d的水厂,设计满足常住人口1万人,日游客1万人的用水需求(包括生活用水,饮用水,道路、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及未预见小量),自来水入户率100%。给水管道采用生活用水和室外消防合一给水管。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建设有日处理量4000吨的废水处理站1座。古镇中心区采用10kv高压线路供电,总装机容量为10270kw,并配备应急备用电源。邮政网点完备,通讯设施布局合理,实现国际互联网全面联接。卫生环卫设施包含10座5A级公共厕所,每座面积60㎡,沿人行游道和广场布设垃圾箱100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站2座。标识、照明等辅助配套服务设施完备合理。

在古镇保护性开发过程中,我镇将旅游及其附属产业定位为古镇的支柱产业、也是靖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旅游经营与服务为核心,辐射至商业、工业、文化休闲业、生态农业,力争使古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镇贯穿“立足古镇历史文化,牢牢把握水景灵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了以下工作:

1.景点建设。靖港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通商口岸,农业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并驾齐驱,也是南方稻作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沩水船帮文化和湘江商贸文化的集合体,既有大量的物质遗产,又保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的景点建设一方面着重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致力于展现靖港文化特色。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我们对宁乡会馆、宏泰坊、陶承故居、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杨泗庙、观音寺等明清古建筑群进行了复古性修缮,并作为主要文化性景点对公众开放;新建的江南民俗文物馆、毛主席手迹展览馆、恐龙化石馆、族谱陈列馆、靖港人物展览馆、曾国藩水战旧址,从民风民俗、地方历

史、红色记忆等各个层面展现了靖港独特的历史文化。

2.配套产业。我镇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投资形式,合理规划产业类型,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购、游、赏、玩的一条龙的产业布局。一是积极培植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手工秤、圆木行、铁铺、酿酒坊等本地手工业,扶持这些小规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他们拓宽市场;投资开发靖港布鞋、靖港香干、靖港工艺品等纪念品产业,做到特色与效益相结合;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创意型投资,走出家家芝麻茶、户户火焙鱼的投资误区,提倡理性投资、创意投资。二是重点打造规模产业。八大碗饭庄、芦江休闲度假城、望江楼宾馆、房房客栈、当铺酒吧、汉斯啤酒屋等已具有中等发展规模,八大碗饭店、望江楼宾馆每日营业额已达数万元,5个乡村酒吧也成为颇受游客欢迎的休闲去处,这些规模产业拉动了古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是合理建设休闲产业。乌篷游船项目是古镇最早投入运营的娱乐休闲项目,它契合了古镇的秀美气质和当代都市人寻找新鲜、宁静、个性的旅游目的,因此广受游客青睐。

3.招商引资。为保证古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谨慎研判形势,在对古镇进行持续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注重古镇资源整合与优化,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古镇成为一个有特色产业做亮点、有旺盛人气做助力、有合理经济结构做支撑的规模化成熟景区。通过主动找商与服务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我镇成功引进长沙船舶厂、都鳌农业生态创意园、长辉生态农庄、庆湘食品厂等项目,其中,长沙船舶厂于2008年4月与县人民政府签约,迁建落户靖港镇金星村沿江大堤一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560亩。目前船舶厂河滩用地吹填工程已全部完成,大堤护坡工程、厂房、码头、仓库等建筑的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船舶厂完工后,古镇内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万人。都市休闲农庄能对核心景区的观光旅游进行有益补充,是城郊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预计在进一步完善都遨生态休闲农庄、长辉生态度假农庄、汝洋湖荷花生态园的基础上,再建靖港大泊湖等三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的都市休闲农庄或垂钓基地。

三、靖港古镇发展阶段对比分析

早在明清时期,古镇就已经形成了以南方稻作文化、沩水船帮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湘江商贸文化为一体的一种独特文化。古镇长街商铺林立,人丁兴旺,来自江西、宁乡、湘阴等地的外地商人纷纷汇集于此,形成了湘沩航线上“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的有趣现象。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靖港、桥口列为湖南省销盐口岸,设立铺首、盐仓、盐行;同治十年(1871年)靖港有里粮行五六十家,粮站二十余家,米号二十多家,年输出粮食逾百万石。与此同时,手工业长足发展,伴水运而生的造船业、篾业、棕麻业、铁业、圆木业都很发达,梁宏发雨伞与湘潭木屐齐名。由于地处长沙市郊,这里与中国中南部民主改革、民主战争的历史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靖港的大繁荣,才给今天的靖港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以供建筑牢固的防洪工程,靖港境内又湖泊纵横,湘江沩水每年5月-8月都会发生较大的洪灾,给当地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清朝康熙年间,靖港境内开始建筑防洪堤坝,洪灾频频的靖港湖区渐渐变成美丽富饶的良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经济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整治堤垸,兴修水利,1957年开展沩水整治,望城县境内42垸合并为大众垸,沩水入湘江口从靖港改为新康。沩水改道,靖港境内百姓减少了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基础得以巩固,粮食、水产业逐渐兴旺。但靖港同时也失去了由水上运输带来的商贸业、手工业优势,日渐脱离了市井喧嚣,沉寂在湘江之滨。70至80年代,靖格

公路、宁乔公路、望乔公路相继通车,铜靖汽车轮渡与沩水大桥先后建成,靖港各村社之间陆续铺设了砂石路。镇域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生猪、鲜鱼,同时,劳动力输出成为普遍现象,多数壮余劳动力向长沙、广东、江浙等地输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的洪流给望城和靖港都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凭借良好的交通与区位优势,望城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振兴靖港经济、将靖港纳入长沙文化格局成为政府的宏伟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人民群众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发挥着经济主干的作用;9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进入规模化运营,大众垸经济区实现了机械化稻作,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广东等发达地区流动;20世纪末,望城县开展“公路建设年活动”,并开展大众垸综合治理,境内公路建设加速提质,大堤得到加宽加高加固。1999年动工修建、2002年通车的高乔大道,既是防汛抢险通道,又是贯穿大众垸、北通湘阴及洞庭湖区的交通主干道。2009年竣工的柳林江大桥和加宽竣工的沩水大桥,把靖港融入了北通湘阴、益阳、洞庭湖滨各县,南接望城与长沙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动工修建的京珠高速复线,在新康梅树港修建立交桥,靖港可由此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系统,真正实现“驰道天下”。镇村公路实现全面硬化,人民出行通畅便捷。2008年9月,靖港第一期保护性开发正式启动;2009年9月25日,靖港成功开街,随之铺开第二期保护性开发建设;截至目前,靖港古镇基础产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开发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创业富民意识显著增强。由于旅游开发凸显的商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外商也纷纷前来洽谈商业合作;长沙、宁乡、湘阴等地的商人也带来各自的特色产品,在这里开门立店;本地的特色产业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一度萧条的古镇,如今乘着开发建设的东风,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复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靖港古镇手工秤店老板吕师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在古镇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家小铺面,据他回忆,08年以前古镇街上生意清淡,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来这里购买、交换一些生活用品,多数街上的居民以每月200-300元城镇居民低收入保障金为重要生活来源,他每个月的经营净收入不足300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靖港开街以后,由于手工秤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政府的政策及营销扶持,吕氏手工秤声名鹊起,被《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导,现在他的秤不仅可以作为日用品,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永久珍藏。由于吕氏手工秤工艺精准、秤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吕师傅每天都要接待数十起预订,每月经营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易记甜酒是古镇街上的品牌小吃,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朝将军李靖驻军在此时,百姓为其煮的“糊子酒”,现在每天也能有500元左右的经营收入。半边街上的居民户改变了靠低保生活的生存状态,主动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即使是在门口摆个卖豆子芝麻茶的小摊,每天至少能赚到200-300元。李茂新是靖港复胜村村民,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和经济来源,07年他在广东东莞打工,每月工资不足1300元,难以供养两家年迈父母和3岁的孩子。靖港开发以后,他看好靖港的发展形势,从广东回到老家,做起了在街上摆特色儿童玩具的生意,每天有200元左右的纯收入,现在家境逐步好转,他还在不断努力,希望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积蓄,租赁到一家门面,在街上做固定的玩具生意。

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的主要经验

2008年8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靖港镇成立了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按照“大保护大利用”的思路、“修旧如旧”的理念和打造长株潭城

市群周边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整体规划,于9月上旬正式启动了第一期核心区全部的保护性开发;

2009年9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县人民政府、市旅游局承办的2009年(靖港)全国超轻型飞机锦标赛暨靖港古镇开街庆典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仅当天就有超过十万的观众慕名前来观看。这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赛事活动,使靖港借此契机展示了自己古朴秀雅的水乡风貌,赢得了广泛关注,“大美靖港,快乐古镇”的口号传遍潇湘大地;

2010年5月1日,经过长达半年的后续建设和积极筹备,靖港古镇即将迎来第二次开街盛典,届时古镇景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将全面开放,“十二金钗”选美、古镇美食节等热门活动也将隆重举行,回应广大游客的期待。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靖港从一个民居凋敝、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落后乡镇,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长为一个集旅游业、工业、商贸业、休闲业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区,从几年前财政收入不足100万,成长为财政总收入2640万元、发展势头看好的江滨小镇,靖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1.整合优势资源,做足文化深度挖掘工作。保护好古镇及其遗产,具有重大的文化、历史、经济意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靖港古镇,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双重任务。面对这一内在矛盾,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开发思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产业经营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政府和社会双重资金投入,逐步将靖港古镇打造成为极具魅力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在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启动之初,成立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时,专门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部”,组织十多位经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者深入古镇走访研究,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近一年的抢救工作,整理出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民俗、食品、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百项。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靖港水文化(祭拜河神)、靖港香干等。出版了3本书:《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靖港》、《靖港历代诗词选》、《靖港史话》;创作了剧本《千年古镇靖港人》;搜集整理了靖港地区的族谱资料,搜集姓氏源流、派语以及分布情况,并出版了一本关于靖港姓氏家族的书籍《靖港姓氏源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港深厚人文底蕴的具体体现,通过抢救保护之后,使之得以传承,使靖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内涵更加名副其实。二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通过省市相关部门及古镇保护工作者的调查、走访、考证和研究,对古镇上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目前,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已经对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等晚清民初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并在内部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赋以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三是对民居的保护。靖港古镇核心区现有居民1027户,传统民居1008栋,这些民居散落在总长2910米的街道两旁,是古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待老房子的办法是,凡是有30年历史的一座都不拆,进行局部改造,50年的只修缮,保护原貌。同时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当地老百姓形成自发的保护意识,把自己的房子当作古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待,避免居住使用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对于需要修缮的房屋,事先必须上报古镇相关管理部门,经过研究讨论制定出具体方案之后方可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外观上不增加现代元素,不破坏整个古镇视觉上的和谐。四是对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放后,由于改道沩水,并且水上运输逐渐被陆上运输取代,古镇便卸下繁华,平添落寞。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靖港古镇的原生态风貌才得以留存至今。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古镇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洁净一泓悠悠碧水,保护几片绿意葱茏,维护现有的优质人居环境,使古镇更加风姿卓著。

2.把握政策形势,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决策。200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提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从“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跨越”的发展战略。在《湖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靖港古镇被列入大长沙旅游板块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靖港古镇保护性开发极大地改善了靖港镇域内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湘中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完善湖南全省旅游网络,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促进湖南省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提供新的动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是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的需要。由于靖港镇资本积累少、工业底子薄,发展工业条件差,经济发展必须突出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上做文章。通过古镇的开发建设,以旅游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再现古镇繁华,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古镇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古镇居民及镇域内村民的生活水平。2008年,望城县成立了以谭小平县长担任组长、李雪明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明确1名副局长和1名工作人员专门联系古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旅游局牵头,负责古镇开发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靖港镇和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古镇开发涉及的所有项目立项、整体包装等工作,县规划局和县国土局负责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县水利局按照古镇开发要求,负责治理古镇水利水系,县交通局负责完成靖港新镇至古镇的道路建设,并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停车场。县环保局负责规划建设2-3个污水处理站。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资金调度、管理,设立市县共管资金专帐。县城管局主要负责处理古镇内垃圾,并申报成立靖港古镇城管执法队。县建设局配合做好靖港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县文体局负责收集、整理古镇民风民俗等资料。县征拆办负责古镇内拆除安臵工作。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开发古镇,为古镇的每一步发展做出了正确的指导和决策,使靖港古镇沿着可持续旅游开发的道路不断前进。

3.大胆创新思路,做细古镇开发建设方案。靖港古镇的建设与开发,做的是开天辟地的事业,是将靖港古镇从农业向旅游业、商业转化的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是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是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宏伟实践。面对这一崭新形势,就如何定位古镇的开发方向,如何对古镇进行全方位规划,靖港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了无数次的商讨、论证和研究,最终确立了靖港古镇“两厢三带一湖一路”的建设框架,并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与贝特设计公司的协助下,完成了《靖港古镇保护规划》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古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四项规划原则:一是在保护本体及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二是保护与开发统一考虑,“修旧如旧”再现清末民初建筑群,再现一个充满浓郁“古味”风情的特色旅游小镇,为长沙保留一段有魅力的故事;三是古镇内游玩、配套管理设施、生态环境及景观应与历史风貌和谐统一;四是科学全面的规划,分布实施,节约用地,减少投资。根据古镇自然条件和规划发展概念,古镇规划常住人口1万人,游客1万人,并构建了“七个节点、三条轴线、四个区域”空间整体格局。七个节点是指: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广场节点、将军广场节点一个、街巷节点两个。三条轴线是指:一条是靖港古镇特色商业轴(前街),以经营靖港传统特产和展示靖港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传统民居与休闲轴(后街),以经营酒店、旅馆等休

闲、娱乐与展示为主;一条是传统休闲文化轴(少先路与将军路),以经营靖港传统文化产品和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四个区域是指:传统居住街坊区,水上休闲区(分为水上动区和水上静区),生态区,文化创意区。经过一年半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目前空间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一个规模化的成熟景区已经初具丰翼。

4.强化营销团队,做大后续营销管理文章。从2008年9月第一期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开工,到2009年盛大开街,靖港古镇全体机关干部与开发公司员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建设与筹备工作,他们“5+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短期内完成核心景区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上级部门与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靖港模式”。“靖港模式”在古镇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效用,古镇开发建设与营销管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坚持建设与营销两手抓。9月25日开街之后,古镇的对外营销逐日扩大规模,聘请了一位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宣传营销专家为公司副总经理,成立了一支包括有从业十年以上的高级营销策划员、广告设计员在内的10人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古镇的对外宣传与旅游营销工作。目前,经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古镇筹备在五一期间举行三次规模较大的营销宣传活动,即“买门票,奖汽车”活动、“十二金钗世界小姐选美会”活动、“八大碗美食节”活动,力争抓住五一假期契机,将古镇作为整体景区推向全国的旅游市场。

五、靖港古镇开发建设面临的体制、要素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筹资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靖港古镇是个新生事物,按照目前的人居、面积、旅游市场情况,要将其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景点丰富完善、配套产业规模齐全的5A级景区,需要约5亿元的总资金投入。古镇开发公司成立初期,是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开始建设的,而古镇的第一、二期工程已经投资2亿左右,其中有40%尚未结算。开发公司旗下已正式投入运营的公有产业,包括13个景点、4家酒吧、两家餐馆、4家宾馆目前经营情况良好,每月营业总额在100万元左右。但由于古镇开街时间不长,产业积累不够,每月所得利润尚不足以承担高额的建设、宣传、营销、人工费用。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筹资融资工作进行平衡。根据公司运营状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产变现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组织资金,操作周期长,各级部门核准手续复杂,导致资金迟迟难以到位,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需要。

2.居民、游客、商户素质有待提高,旅游市场管理有待加强。靖港是“生活着的古镇”,景区也是古镇居民的生活区,同时是经营户进行门面经营的商业区,因此,古镇的3.67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游客、居民、经营户三种主要管理对象。古镇开街之后,游客量维持在每日1万人左右规模,直接带动了古镇经济,同时也对古镇的物业管理、环卫管理带来较大压力。游客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不够,随意丢弃垃圾、损毁公共设施的现象较多。街区居民主要存在抬高房租价格、对公共管理配合程度不够的问题。由于游客量大,居民持有的房产大幅增值,租赁价格升高,无形中抬高了经营户的准入门槛,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一些低成本的小商户难以进驻;景区日常环卫管理与交通管理也面临阻力,部分居民有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的现象,对古镇主街区实行机动车禁行的交通管理制度有些抵触情绪。经营商户存在投资误区,没有对靖港古镇的旅游市场进行理性调查与分析,投资集中在餐饮业与副食业,在旅游市场必须的玩、购、赏等要素上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具有零散性、随意性特征。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道路设施问题。从望城

到靖港的湘江大堤是进入靖港的快捷通道,由于使用多年、来往的大型货车过多等原因,目前存在路面狭窄、坑洼较多等问题,通行情况不佳,尤其在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积水过多,极大地影响了居民与游客的出行。湘江大堤沿线的绿化状况有待加强,需要进行专业设计,突出洞庭鱼米乡的风光特色。从长沙市区进入古镇的标识标牌系统尚未建立,进入古镇的自驾交通路线选择有待明确。靖港古镇风雅广场是古镇景区的组成部分,麻石路面不便于机动车通行,需在西广场另铺设一条南北通道。二是旅游专线问题。目前从长沙到靖港的个人出游线路还不完善,没有专线旅游巴士或公交线路,来古镇必须转乘中巴或小型客车,在交通安全上存在隐患,车辆投入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亟需开通一条旅游专线或者从市区到靖港古镇的公交专线。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加大对古镇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资力度。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政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财政的“三农”投入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持续投入,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调整投入方向,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有利于兼顾城乡、以城带乡、群众迫切需求的投入项目。古镇具有以旅游促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要重点发展以下几类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农村能源、农村教育设施、农村医疗、农业科技和推广设施、农村通信、农村环保设施以及体育、文化等设施。

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古镇开发带来的商机给城镇与农村居民都带来了创业致富的机遇,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降低农村居民参与商业竞争的门槛,为农村居民加入旅游业提供相应便利措施。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推行小型贷款,用于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市场竞争发展需要。农村合作信用社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力争满足农村基本金融需求。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快速成长,有效改善农户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农业深度开发,以生态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在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充分挖掘产品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使用价值、科普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衍生社会价值,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一是构建乡村旅游餐宿体系。餐饮要体现原汁原味、本色天然,如深入挖掘靖港本地特色小吃,将餐饮做强做精。住宿要体现生态原始、民俗风情,室外布局要融入自然,营造池塘流水、修篁掩映、起伏错落的野趣氛围。目前靖港计划对景观大道沿线的房屋进行统一立面装修,体现复古清新的明清建筑风格。二是构建乡村旅游商品体系。夯实旅游农产品基地,扶持长辉生态农庄、都遨农业生产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特色养殖业。建立旅游工艺品基地。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很有特色,布鞋、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香干与火焙鱼广受青睐。要鼓励群众继承和发扬传统产业,打造有靖港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在确保粮食自求平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畜产品、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优势特色农业,着力在生猪、烟草和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学规划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适宜区集中,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安全为核心,推广清洁种植和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

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在县委县政府及农林牧渔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建设符合靖港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技研究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要以农村远程教育为载体,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要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工作,使农业向生态休闲和产业规模化靠拢;要逐步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集中财力,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

3.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靖港古镇核心景区目前常住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推进,约有2000名经营商户及工程建设者入住靖港。长沙船舶厂在古镇落户以后,古镇的常住人口规模将扩大到两万人。在古镇下一步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城镇化与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和景区建设结合,与大众垸经济区和新镇商贸经济区建设结合,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重点加强古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景区经营管理,形成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更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古镇城镇化建设,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与县民政局、劳保局等对口部门的对接,加强与省内外各高校、市县人才市场、望城劳务网、市县电视台等劳务机构和媒体的联系,选拔优秀人才,组织本地民工集中就业,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同时合理规划古镇经济区内产业构成,引导居民与经营户理性经营。

4.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景区,目前遵循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是在县委县政府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的经济实体,同时担负着经营与管理的双重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在放手让开发公司面向市场实践、发展和创造的同时,应发挥政府的行政服务与行政管理职能,确保城乡社会经济协调、高效发展。各级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思路,真正把统筹城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部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臵,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各级政府可利用自身所处的特殊位臵和特殊能力,采用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从而可大大减少流动中的盲目性,化解市场风险,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城乡资源配臵效果。

古镇经济结构转型、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上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请求上级部门持续给予古镇开发大力政策扶持,为靖港古镇旅游开发提供政策保障。请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协助畅通筹资融资渠道;请水利、国土、房产、财政局、银行、公安、消防、旅游、电力、城管、卫生、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给予靖港古镇持续支持。

第三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科学发展观,最突出体现在“五个统筹”的内容之中,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小城镇是形势所需

1、小城镇对于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优势明显

小城镇因其地理性和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过程中,具备一定先天优势:

地利优势。小城镇是指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县城和中心集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在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占据着近水楼台的地利优势。一是交通成本低。农民外出务工,一方面期望能够有更好的工资待遇,同时另一方面还在盘算沿途交通费用。从农村去往附近近小城镇,去来方便,路上不需要多少花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免去他们的盘缠之忧。二是信息互通及时。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金钱。农民工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最大需求。远走他乡务工经商,一个信息误差住往就会让他们付出大的代价。如果附近小城镇里有什么好的工作,好的经营,好的买卖,距离越短,这种信息传递最及时、最准确,信息的价值对农民朋友来说就意味着含金量。三是两头可以兼顾。外出务工对于农村朋友特别是一些成家的朋友来说多是生活中无奈的选择,其实每个人有许多后顾之忧,如夫妻分居,子女教育,家庭农活,家人健康,如果在附近的小城镇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也是最理想的务工就业方式。四是农民工在家乡小城镇务工,熟人熟地,工资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

门槛优势。大中城市的岐视性用工政策,脱离实际地设障围栅,人为把民工进城门槛抬得过高,阻碍了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没有高得离谱的房价,没有高昂的生活消费。农民工要想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流动完成迁移,实现进城目的,奔往小城镇应该是首选。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花上一笔钱在小城里买房,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可以把自己变为城里人,或者没有购房,但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租房成本也不算太高。小城镇人口压力很小,体制上更加灵活,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落户的门槛更低,障碍更少,从在小城镇许多用人单位也基本不设门槛,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能够享受基本公平,同时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落户,条件也比大中城市的宽松得多,迁进迁出也自由得多。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更容易,对政府压力也相对较小。

产业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增值增效的最有效渠道。农民工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在农产品销售、加工领域寻求发展,因为产品了解,行业内道,市场熟悉,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人文优势。农民工就近向小城镇流动和迁徙,因为地域相近,语言相通,人情风俗相同,文化习惯相似,生活方式相差不远,小城的人能够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待,没有明显的排他排外心理,更容易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就近转移农民自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很少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与小城没有心理距离。因为人文领域没有明显裂痕,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同时在小城镇,地方政策更加灵活,可以人让他们比较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市民待遇。当地政府既是他们的婆家,又是他们的娘家,不

像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有困难有麻烦可以直接找当地政府,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心理隔核。

2、加快小城镇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只有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是当前社会生产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民中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群体,是创造财富的生力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有17%来自劳务收入,而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产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村庄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移是否成功、是否会带来社会震荡,就要看社会各方力量对这种转移的支持程度。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农民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是工人但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在城乡之间驿动,过着两栖生活,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也因此面临较大压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遇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可能来自社会地位差异、经济差异、城乡差异、文化习惯差异。加快小城镇发展,就是通过小城镇这个重要阶梯进行过渡和分流,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解决好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二.关于小城镇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不能避开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如同安装了加速器,注入了催化剂。加快小城镇发展正是

顺应了这种潮流而生。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偏小,聚集效益不够明显,基础设施简陋,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较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要真正把小城镇作为一项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推动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笔者认为政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科学规划。小城镇一般是以某种产品为指导,以某个区域为集散地,通过集群经济辐射周边,带动一方。过去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办法实际也并不可取,小城镇规模偏小,特色不明,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积聚功能和宏观效益,因此发展应该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县城是我国行政序列中的重要一级,地理位置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多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链接城乡的重要要枢纽,其辐射作用尤突出。因此小城镇规划应该以县城龙头,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同时规划一批重点镇作为区域中心,重点培育和吸引中小企业或相关产业集群的环境,就地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以城带乡,以城促乡,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大投入。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对县城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周边农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二是产业布局合理。结合地方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江浙一带依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就是非常成功的先例。三是在以市场化的手段开发城镇房地产的同时,加大对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的建设投入,让就近转移的农民居者有其屋,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吸引。四是国家可以结合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以配套项目基金的形式,对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开发进行必要扶持,在投入上适当给予一定倾斜。

3、合理引导。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法治经济,政府当然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自由生产活动设定限制,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政策指导,为经济发展服务。大中城市具有强大的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小城镇发展上比较弱势,政府在要正确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向周边城镇转移。一是思想引导。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鼓与呼,营造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政策引导,不仅要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在小城镇就业甚至于安家落户。三是加强组织。在城乡之间建好“劳务纽带”,通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拓宽农民在小城镇的就业领域。四是改善环境。通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城镇文化,搞活城镇市场,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缩小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生活环境的上差距,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4、制度保障。国家在宏观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要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一是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实施小城镇开发的宏观战略,切实发挥政策推动的巨大效应。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完全解禁,享受更加灵活的土地和就业政策。三是从解决农民进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各级各地就吸纳农民往小城镇定居和就业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制度形式予以规范化,为其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四是加快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经济转由市场调节,社区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为城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之,实施积极的小城镇开发战略,会大大的加快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小城镇有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遍及华夏农村各地,处处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经济特色化与小城镇蓬勃发展、共生共荣的繁华景象。

第四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当今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问题的出现,城乡差距的不断增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结合当代我国的国情,分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小城镇发展的优势以及不足,开拓创新,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

一、加快小城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前,随着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大中城市承载力日趋饱和, 加快小城镇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 转移农村人口,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 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解决城市化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小城镇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小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解决小城镇建设的不足,结合各地情况,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特色小城镇,从而将我国的城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小城镇作为覆盖农村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启动农村市场方面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利用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城乡互补的新机制。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加快小城镇建设能够吸聚大量农村人口,有助于把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小城镇与农村相比, 小城镇虽然处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但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方面具有大的比较优势,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力保障。与大中城市相比, 小城镇又具有面向农村、量大面广、转移成本低等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小城镇是开辟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它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第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经济交流发展,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郊型经济的平台。首先,小城镇是城乡商品市场交流的平台。当前,随着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而农村对工业品需求量亦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平台。其次,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再次,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

第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是促进农民观念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将大中城市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小城镇, 再由小城镇发散传递到周边农村,为农民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也对农民向市民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第一、小城镇规模偏小, 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小城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定人口的聚集体, 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 就会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 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第二,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资金、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 目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同时, 在城镇规划中, 往往忽视对自身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的把握,使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第三,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功能较为单一。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全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 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 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第四,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由于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小城镇, 未能形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同时, 由于主管部门间职权交叉, 责任不明, 加之改革滞后, 对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有时放任自流, 在管理上执法力度不够, 违规建设、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突出。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紧抓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要求,体现高起点、可持续,从而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其区位优势、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真正走一条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要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使小城镇建设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向社会向市场要投入的机制,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逐步朝着国家投入为辅,社会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形式过渡。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大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育资本市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努力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集聚农村人口,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凝聚性,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城镇化。同时,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第四、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要不断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方面的执法力度,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创造有序、文明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玉洁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 2011(4)

2.许经勇 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

3.刘羽平.何跃飞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 2007(1)

4.宋先道.李瑶 农村小城镇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

第五篇: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

(2005年6月3日 鲁发[2005]20号)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进一步加快生态省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意义

1、充分认识加快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快生态省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与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级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不断推进生态省建设发展。

2.切实增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过全省上下多年的努力,山东的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污染增加、资源浪费”,生态环境“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对此,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把这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抓紧抓好。

3.进一步树立与加快生态省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要转变增长方式抛弃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型发展路子,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转变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环境污染由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和预防转变,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态省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

4、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赢。

5、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形成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把山东基本建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文明的生态省。

本着着眼三年、突出今年、城乡统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争取利用3年的时间,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循环型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形成雏形,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为全面实现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奠

定坚实基础。到2007年,全省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小于5.5千克,二氧化硫小于9.05千克;万元GDP主要资源消耗:能耗小于1.12吨标准煤,水耗小于180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森林覆盖率达到2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城市周边和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0%以上的被毁山体得到治理。

6.加快生态省建设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正确处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的关系,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阶段任务目标,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把着力点放到做好当前工作上,争取早出效益,快出效益。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和区域生态协调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坚持陆地和海洋相结合,加强对全省和区域性生态建设的规划引导,以保持生态建设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同时,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突出自身特点,塑造地域特色。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生态省建设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必须全方位整体推进。同时,对于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坚持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实行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激励先进与鞭策后进相结合,强化政策对生态省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要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推进生态省建设。

——坚持政府推动,公众参与。既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又要充分依靠社会和群众力量,综合运用政府推动、社会动员、宣传教育等手段,把生态省建设变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六大重点

7.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坚持资源的减量利用、循环使用和合理开发,实施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搞好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彻底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系统推进以“点、线、面”为特色,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行业,立足于生态园区建设,培植形成若干个行业生态工业链;在社会层面,构建社会各行业、产业间的生态网络体系。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搞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农业残留物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8.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坚持高超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营造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突出抓好城市新区建设;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下大力抓好旧城区、城中村的整治改造;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搞好城市水系整治,形成一批融生态、景观和休闲为一体的亲水乐园。整合城乡生态资源,抓好镇村规划编制实施,启动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重点治理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9.以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南水北调工程和饮用水源地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和防控措施落实,流域内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要在3年内基本完成,确保实现“两湖一河”污染治理目标,确保南水北调水质达标。继续加大对省辖淮河、海河和环渤海地区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力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两减三保”规划,科学使用化肥,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确保食品安全。要重点抓好燃煤电厂脱硫、碳氧化物控制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对造纸、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的提升改造,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突出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中水回用设施及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营,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中水利用率。高度重视城市扬尘、噪声、机动车尾气、固体废物、辐射环境的综合治理。通过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10、以国土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山东”建设。

努力推进以封山育林为重点的山区绿化,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平原绿化。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海绿化美化。加强城市绿化,优化树种结构,实施拆除违章建筑造绿和拆墙透绿,重点搞好广场、公园、道路等公共活动场所绿化,结合对城市周边、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及3公里以内的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形成、生态绿化带、旅游观光带和产业聚集带。切实搞好黄河故道等重点区域的防沙治沙工程,通过划定封禁保护区、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积极探索生态公路建设。

11.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努力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抓好南水北调和胶东引黄供水等大型调水工程建设,搞好病险水库除险扩容、地下水库、平原水库等拦水蓄水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富水区开发,努力增加可用水量。狠抓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以及节水型工业,逐步减少高耗水行业的比重,努力降低结构性耗水。积极开发替代水源,重点搞好中水回用和海水、陆地咸水的综合治理利用。加大空中水资源开发力度,做好人工降水工作。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2.以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保护地力。抓紧矿山生态的保护与恢复,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地和已毁山体。以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海洋生态整治为重点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搞好渔业资源修复,加快海洋特别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增强海洋与渔业生态保护能力。加强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地表油泥和钻井废弃泥浆的污染治理。加强对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湿地、草地,以及山区、近海岛屿、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特别要搞好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传承人类自然财富和文化遗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强气候变化的应对和防灾工程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估。建立生态监测系统与预警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建设。

四、加快生态省建设的九项工作

13、资源节约工程。围绕结构调整,以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为核心,在冶金、电力、化工、煤炭、造纸、建材、纺织机械等行业建设100项效率高、消耗低、污染小的重大资源节约项目,带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循环经济,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着力创建一批循环型企业、园区、城市(区域),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市、示范县、示范社区和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卫生村。

14.环境综合整治。争取用3年的时间,打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集中整治城市出入口、商业集中区、车站、码头等窗口部位以及偏僻街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脏乱差环境。统筹改善城乡面貌,建立城乡环境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城区旧居住小区和村镇的规划改造,特别要加强中心镇和村庄的规划建设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村庄适度集中进行旧村改造。结合国家淮河治污战略的实施,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争取3年建设污水处理厂50座,完成配套管网1200公里,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80万吨。

15.“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抓住国家加大治淮力度和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机遇,集中突破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到2007年稳定达到南水北调Ⅲ类水质的要求。配合南水北调和“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南四湖和东平湖滨湖地区建设30万亩人工湿地,以促进两湖水体净化。

16.林业生态建设。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和3000公里海岸线的绿化美化。争取1年完成沿已建成高速公路和铁路林带的补植,3年完成二级以上公路、主要河流和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及胶东调水沿线的造林绿化,3-5年完成海防林带的补植完善和改造提高。集中突破荒山绿化,争取每年绿化荒山80万亩,3年基本完成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加强以农田林网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争取1-2年完善黄河故道和鲁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林体系,3年形成全省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17.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抓好燃煤电厂脱硫,位于“两控区”的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电厂,到2007年底前都要建成脱硫设施和安装二氧化硫在线检测装置,其中重点电厂、热电厂的脱硫设施建设,必须于2005年底前完成。非“两控区”各类电厂的脱硫设施,要于2010年前全部建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抓好核电建设,开发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突出抓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到2007年,三分之二以上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要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

18.水资源保护与建设。集中抓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和沂沭泗河东调南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争取到2007年,新增供水能力10-15亿立方米。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在城市要大力推广分质供水和一水多用,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合实施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源地的规划、建设与保护。坚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加强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合理规划建设一批集防洪、蓄水、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亲水乐园,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努力增加城乡水面面积。

19.土地开发治理和矿山生态恢复。到2007年,开发整理复垦土地55万亩,治理采矿塌陷地15万亩,矿山生态治理率达到55%以上,城市规划区、铁路、国道、省道两侧以及旅游景点、滨海旅游带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矿点要全部关闭。以小流域治理为抓手,加大

土地沙化、碱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争取3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

20.农业生态建设。围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业、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示范区,新建一批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农户“一池三改”示范县和生态家园示范村,培植一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典型。到2007年,测土平衡施肥面积达到5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5%,瓜果菜茶基本达到无害化水平,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提高到70%,规模养殖场粪尿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

21.海洋生态保护。加快制定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海洋生态治理、渔业资源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预报,建立海洋生态安全应急机制,减轻海洋灾害损失。到2007年,主要入海排污口及沿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近岸地区入海排污口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

五、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22.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生态省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建设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运作的新路子。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将竞争性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对公益性产业和设施,实行政府调控下的特许经营制度,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机制。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设施,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需要由政府补贴的项目,要改革投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3.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为生态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争取用较少的政府资金,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整合生态环境建设资金,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24.强化政策引导,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重大战略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统筹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依法开展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把好市场准入关。建立环境收益制度和生态效益评价制度,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进一步强化污染企业的责任,逐步提高工业废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收费标准。加强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2005年上半年,城市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每吨0.8元的征收标准全部落实到县,市级以上城市年底前要提高到1元以上。继续稳妥地提高非农水价,推行定额供水、分类计价、累进加价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水、矿产、森林资源等资源补偿费征收使用政策。制定鼓励或限制发展的产业名录,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退出市场,引导企业自觉治污,守法经营。

25.推动科技创新,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引进、消化和开发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制,推动循环生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增强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寻找新的替代资源,建立资源节约与能源替代技术体系。加快制定能耗、水耗等行业标准,搞好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生态服务业等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培训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

和完善支撑生态环境建设的绿色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保专门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基础平台建设,抓好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建设。

26.加强法制建设,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法律保证。要认真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立法规划,建立健全有关自然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纠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级环保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和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27.加强宣传教育,为生态省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生态省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增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治意识,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社会和公众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继续开展“齐鲁环保世纪行”活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省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环境友好企业,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不良行为,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逐步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体系。

六、生态省建设的组织领导

28.切实把加快生态省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生态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各级各部门要将生态省(市、县)建设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实施,进一步分解和落实任务,把生态环境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29.建立健全生态省(市、县)建设领导机制。各级都要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就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工作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实施等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协调和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搞好配合,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努力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整体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省建设机制。

30.健全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度。按照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实行科学决策,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和奖惩。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生态省建设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严格责任追究,在对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的同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5年06月03日 实施日期:2005年06月03日(地方法规)

下载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精)(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