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解读一转二融三创四消费
专家解读一转、二融、三创、四消费
央广网 2014-12-24 21:49:07 编者按:解读高端政策、服务百姓生活,咱们先从会议内容说起。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1994年开始每年都开,应该说,今年的会议,既有传统的延续,也有新的提法。那么,这次会议有哪些新亮点?咱们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正在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农业部所在地的中国乡村之声记者张程做出了解答。
张程:“就在昨天,在农业部也召开了另外一个会,叫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总结盘点了过去一年中农业系统开展的各项工作。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到今年,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但是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通报中也看到,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这次会议的最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在这次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当中,有很多全新的提法和表述,虽然过去曾经散落出现在一些政府文件和公告中,但这回是第一次做出较为全面、成系统的表述。比如要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再比如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等等。而这些全新的表述和提法也将成为我们所有三农人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也会成为今后一年咱们需要慢慢适应的“新常态”。”
在这次会议中有不少亮点和新提法。比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另外还有“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以及“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这一转、二融、三创、四消费这个几个亮点,跟咱生活到底有啥关系呢?
一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首先来说“转”,也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概念,并把它列为明年五项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发展方式要怎么转变呢?这和“农业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呢?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宏宇:“农业现代化是最新几年,中央着眼于三农发展提出来的,不是今天才提出来。农业现代化首先是要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要搞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理念:第一,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第二,农业还要有效益,按照我们讲生产技术先进,规模经营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叫现代农业,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我们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注重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注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发展,同时要使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样的农业是我们追求的农业,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表现,这本身也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顺应“新常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的意义重大。第一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第二要加大农业的结构调整,更多的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依靠科学的投入而不是要素的投入来转变方式;第三,在稳定数量的同时,来注重产出农产品的安全,还要使农业本身有效益,有竞争力;第四,要培养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这种方式的转变;第五,还要有效的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这也是可选择的一个方面。
二融: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常说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已经是“四化建设”中最弱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那么,农业的现代化怎么实现呢?这次会议告诉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手段或者是方式,就是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就是接下来要跟您说的第二的新提法“融”。融的是一二三产业,那么什么是一二三产业?咱们先来了解一下。
过去我们常说1+1大于2,意思是合作以后力量更大,农业若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展合作和适度规模经营自然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既然要发展,那么这个“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怎么融合,跟农民有啥关系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现在日韩在提第六工业化,什么叫第六工业化呢,因为第一产业加第二产业加第三产业正好等于六,所以是第六工业化嘛。主体的思想就是说,第一产业就是一个种,种了之后一般来说利润还是比较低的,如果农民的规模比较大的话,他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增值的部分就留在农民这里了。加工之后你再做品牌啊,这样你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了,尤其是以后的种粮大户啊,家庭农场啊,农民专业合作社啊都可以实现适度的加工,然后再做品牌,一方面大部分的利润就会留在农村农民的手里,另一方面也是缩短了产销之间的产业链。我们国家现在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太长了,另外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呢,融合可以促成一二三产业的对接,这样也坚守了流通的环节,提高了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
记者:“如果农民手中的土地和种植规模过小,要实现全产业链的打通与融合,做到1+2+3=6,肯定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资金上就成问题。我看到在微博平台有网友就留言了,他叫“绿萝0095”,他说我没有钱,拿什么去购置加工机械?拿什么去雇工人?郑教授,那么这种情况下,咱们农民朋友该怎么办呢?”
郑风田:“我看日韩呢,他是有很多政策激励的,比如对这些农民进行贷款,农民想扩大规模的话一方面要进行融资,另外一方面呢,他要加工的话需要一些设备,贷款的话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可以让农民进行土地抵押贷款了嘛,第二个就是国家队农民进行培训,因为你过去种十亩地怎么都行,你现在种一二百亩地你要是没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你的收入要是想提高就很困难,所以怎么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样你作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话,你家有一二百亩地,那么你的产量完全可以保证进行一些初步的加工,然后还可以打你的品牌,这样你能够卖一个比较好的价格,然后也可以增加从事农民的积极性。”
办法总比问题多,如果有类似的问题,专家的建议不妨尝试一下。
三创: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
如今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一定不能少了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创新、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这就说到了第三个亮点,也就是我们一开始为您梳理的第三个关键字“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听起来真是振奋人心啊。那么,农村的创业和创新活力该如何激发?有关这一话题,我们来连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叶部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大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好的,主持人。农村历来是靠农民,包括发展乡镇企业,包括外出打工,基本是靠农民。这次还是想通过简政放权,实行更宽松的政策,通过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把农村农民隐藏的创新的潜力激发出来,把农民和农村创业的精神激发出来,增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至少是可以扩大农民就业的空间。这就是一种导向性的东西,是一种政治信号,就是下一步在农村,我们还是通过放活、通过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来增加农民就业、农民收入。包括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包括领办合作社都算,包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只要是有市场需求的,只要国家没有禁止性规定的都可以做,都可以干。现在农村已经放的够开了。成功的创业在农村,跟八十年代搞乡镇企业不一样,现在要创业成功很难,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问题。创新呢,就更难了,对农民的整个文化素质、经营能力要求很高的。”
记者:“„只要国家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都可以干‟,真是放开手脚干事业的感觉啊。那么叶部长,我们具体该如何实现这幅理想的画面呢?”
叶兴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恐怕还是要考靠市场的力量,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最好不是由政府推动,或者说由哪个部门去主导。”
“一个是农民自身,农民就是要瞄准市场需求。还有就是社会资本。如果城市资本能够到农村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发展设施农业,这些也都算。现在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不利于农民创新的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调整。比如说农民在发展规模养殖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时,在用地方面,可以纳入农用地管理,不一定需要用建设用地指标。国家在税收上,在信贷资金支持上,都可以加大力度。从农民的角度,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一个是资金的问题,一个是他们的技术能力、掌握市场的能力,还有经营管理能力,这些都要全面提高,那就加大培训力度。要靠政府部门来组织,包括农口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包括农村的技术推广体系,他们都会发挥作用。当然还有,就是大学生村官,还有农村的第一书记,都在这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城市的人才、城市的技术、城市的管理能够下乡,所有涉农部门都有责任。”
四消费: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刚刚叶部长多次提到了市场,说到靠市场的力量,咱农村市场这块沃土,已经被提上开垦日程了。我们注意到,在此次会议公报中提到:“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咱们以电商为例,在今年“双11”的网购盛宴中,农村市场购销两旺,阿里巴巴571亿元的交易中,发往农村的消费占到10%。
不过,农村的路不通、快递不到等种种制约,不仅影响了大家的消费热情,部分农民的基本需求也得不到保障,更是和城市有一定差距。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指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关于今天为您梳理的最后一个亮点关键词“消费”,要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和投资,这将给咱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我觉得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话,我们就会把有些人现在的这个农业、农村、农民这种状况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包袱,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它不是包袱,它是一个巨大的这个、这个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它是我们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巨大的空间和潜力。我觉得大家要看到这一点我觉得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农民收入的提高势必会拉动整个社会消费的提高,而我们这几年,之所以我们消费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很重要就是农民增收的幅度,这几年高于我们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所以这样的话,农民的消费的这个能力,这个大大地增强。从今后看,我们现在农民他的消费数量基本上是城市人均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农民增收能够把他迅速地提升起来,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全国有一少半的人他们的收入能增加三倍,你想一想我们多大的消费潜力呀。我们现在有些个产品,城里面已经是明显的过剩,但是如果我们看农村,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另外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我觉得讲到农村,我们还是要看到他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空间。我们农村基础设施还是落后,农村的一些个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讲是远远不足。所以我们应当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记者:“正像您说的,拉动内需,这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十分有利,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有人会说,拉动内需不就是让我花钱么?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么?”
姚景源:“是呢,我到农村调研我就觉得我就发现农民洗衣服,现在很多农村洗衣服还是用手洗,那为什么不买洗衣机呢,因为他没有自来水,那么没有自来水他就洗衣服就很难,那么这个农村农民的话其他家用电器也是这样,我们农村虽然经过电网改造,基本上做到村村都有电,但是我们毕竟线路的问题,我们电压还是不稳定,现在我们基础设施一旦搞上去,农民的消费就会极力地扩大,然后我们再下大工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后呢我们再加大农村的特别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我们的煤、水、电、气,让我们农村彻底告别烧柴做饭。我们让自来水能够流进每一个农户的家庭。是吧比如说我们把我们这个无线网络包括电视、电脑等等这个都让他进到农民的生活当中,这样的话我们的农村、农民就能和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你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对我们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一个根本性的颠覆性的改变。”
第二篇:专家解读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一、婚姻法本质是身份法,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并非新婚姻法
应明确我国婚姻法本质是身份法,而非财产法,其财产关系是基于身份关系所派生,即我国所确立的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约定除外),是以夫妻生活共同体为伦理基础的,着重考虑的是要符合婚姻永久共同生活的目的,特别是要有助于夫妻同甘共苦、相互扶助,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和睦及凝聚力,照顾和保障子女、女方的合法权益以及有助于实现家庭的各项经济职能。婚姻法的最大特点是伦理性,即利他奉献,而不是利己索取。
许多人将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误认为是刚施行的新婚姻法。其实新婚姻法指的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是仅次于《宪法》的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部门法、实体法,而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虽是最高法院发布的有权解释(已发布了两个司法解释),但严格讲,它并非立法,仅是对婚姻法在审判实务中所作的进一步补充和具体说明,仅限于各级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时适用,以便于法官操作,但不能与婚姻法相冲突或抵触,不能代替或超越婚姻法,更不能违背婚姻法的价值理念和立法宗旨。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关于房产规定的利与弊
对财产问题的界定,婚姻法解释
(三)和以前的条文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第七条了,这一条文明确规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买房且房权登记在其子女名下的,房子视为父母出资赠与其子女,属于其子女的个人财产,这一点变化非常大。按以前的法律,一般来说,只要是婚后买的房,即使是一方父母出资买的,不管登记在哪一方名下,都是夫妻双方财产。可见,该解释
(三)是对新婚姻法和解释一、二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利于法官断案,增强了可操作性,这是可取的。
但仍有不足,上述司法解释第七条第1款的规定,忽视了《婚姻法》“婚后夫妻所得财产共有制”的原则。婚后父母出资给自己子女买房,应视为自己子女婚后所得,笔者认为应适用第十七条的规定,即作为共同财产。而《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适用的前提,必然是有“遗嘱”或“赠与合同”。
该司法解释第七条第2款的规定,即,双方父母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名下,离婚分割要按份分割。这是将婚内房产“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混淆”了,动摇了作为特殊身份关系主体的夫妻对婚内所得财产共同共有(约定除外)的法理基础。
笔者发现,该司法解释第10条与原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征求意见稿〉第11条相比有进步。第一,明确了离婚时首先由双方协议,符合约定优先、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第二,明确肯定了婚前买房的婚后增值部分法院可依法分割,符合“夫妻运气共有”的法律理念;第三,明确规定如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应依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即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原则,由不动产权利人对另一方进行合理补偿,这体现了儿童最佳利益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与立法宗旨。
该解释第10条规定也存在不足。虽然该条规定的内容在法理上符合物权取得的原理,但该规定忽视了婚姻关系的身份性和特殊性。如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习惯,即由男方出资购房,女方出钱进行装修或者家电的购置。若基于此项规定,离婚时未首付出资购房的女方很难得到合理的补偿。首付也只是房款全部数额的一部分,若一方婚前只支付了一部分价款,而不考虑婚姻期间夫妻共同还贷时间的长短,仍一概将其认定为个人财产也不尽合理。在现实生活中,双方为购房都以个人名义出资(或者由其父母亲属等赞助),但只以一方名义进行首付,即最终认定为首付方的个人财产也是不符合实际出资情况,忽视另一方为筹备结婚所作的贡献和付出,欠缺合理性和公平性。
有法律工作者认为,这条规定体现了司法解释
(三)性别意识的不足。能婚前购买房屋的往往是男性,这是由于歧视女性的男权文化让男性拥有比女性更多的机会和路径,他们比女性更有能力买房。即使情侣双方共同出资付首付,产权证往往也只落男方的名字,这是中国的风俗使然。这一规定让为家庭奉献了10年、20年甚至更多的女性一旦离婚很可能被扫地出门而得不到相应补偿,货币与飞涨的房价无法相比拟,而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甚至会缩水。同时也使男性离婚成本降低,从长远看不利于婚姻的稳定。
而社会性别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在看待很多问题时,是否有性别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人们对同一事件、同一政策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应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将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
平等原则纳入政策与立法的制定及实施环节中,在制定及实施政策与立法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女性和男性各有什么影响,关注性别差异及女性的特殊需求,重视对少数、边缘及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以真正实现性别平等。政策和法律要实现性别平等和男女平权,须在承认男女社会角色差异下,进行权利平衡和保护。
还有对涉及农村房产的离婚案件,直接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可能会对农村妇女不公平。如女方出嫁后老家拆迁的房子也很难分到,而离婚后,房子又归男方所有,女方等于回娘家也没有了房子,还要带着孩子。如何平衡和保护妇女利益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基本权益,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应对。
另外,虽明确了婚前买房的婚后增值部分可依法分割,但没有明确的表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还有如何补偿?其标准是什么?如何界定等?都急需明确和完善。
三、启示:重构婚姻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和完善契约制度及增强性别、理性意识
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的出台,如此广受关注和反响之大,正说明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仅次于宪法的调整家事关系的根本大法——婚姻法的重要地位,彰显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婚姻法虽凸显身份伦理性,也具合意的契约性,特别是涉及的财产关系,这次解释展现的各方博弈反而与权利意识的发育同步——完善婚姻的契约制度,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婚姻要久长,家庭要和谐,首先要重构婚姻家庭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体现家庭成员彼此的关爱和责任、义务、互惠乃至牺牲,即利他和奉献,而婚姻长久、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夫妻恩爱的感情和互信包容、性别和谐的建构及亲情的重视与互动。当然还需要清晰的财产界定,相应法律的完善。俗话讲,“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也可以“亲夫妻明算账”,对于夫妻财产归属,一个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从法定”,即“约定优先”、“意思自治”。与其在婚后蜜月期或离婚时纠结、纠葛甚至产生纠纷,不如事前制定规则,进行约定,理性对待,也就是所谓的“先小人后君子”,即结婚前最好有婚前财产协议并公证,或者婚后进行财产约定。为避免离婚时出现纠纷,夫妻双方一起买的房,在签合同的时候,尽量签两个人的名字,双方作为房产共有人。如果不能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尽可与对方以书面形式固定相关协议。即使产生纠纷,最好通过协商解决。即要充分重视婚前和婚后财产的约定及财产约定的公示,增强契约意识与完善契约制度,注重婚姻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补救及事后救济,树立和提高权利意识,审慎理性地对待婚姻家庭出现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和保障自身的权益。
由于法律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的局限及不完善,限制了其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功能。如现行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仅有3条。夫妻共同财产的取得到底是权利取得还是财产的实际取得?如何具体界定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夫妻财产约定能否变更或撤销?夫妻约定财产如何公示?这些都未予明确,另外,夫妻约定财产制选择的形式也偏少。这些问题均需要通过修改婚姻法加以具体、明确的规定和改进。我国应适时设立兼采夫妻共同财产和分别财产制之长的复合形态,制定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和符合我国实际的夫妻财产制度,包括设立夫妻非常财产制和进一步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等。当然,关键是立法者和执法者需树立和具备社会性别和性别平等意识。
最后,笔者借一位网友的评论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愿与大家共勉:婚姻不是赌局,不是合同,更不是分赃会,而是选对人。只要我们还相信爱情,相信在房子、票子之外,我们还能期待其他的东西,那么无论婚姻法怎样改变,对我们又能造成多大影响呢?(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 张伟)
第三篇:三烈小学群教一转二申请报告
金堂县赵家镇三烈小学
群教活动活动转段申请报告
金堂县群教活动第三督导组:
我校自开展“提振精气神,教育惠民生”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共召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12次、教职工大会4次,组织讨论、交流6次,进行读书笔记检查2次、共计40个学时/人。保证了学习活动的时间和效果,呈现出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学习过程认真,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学习成效明显等特点,做到“提振精气神,教育惠民生”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提高、两促进双丰收。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思想素质都得到了全面提高,达到了教育局党委提出的目标要求,群众反响良好。为此,特申请 金堂县群教第三活动督导组批准我校“提振精气神,教育惠民生”教育实践活动转入第二阶段。
特此报告
金堂县赵家镇三烈小学群教活动领导小组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惠州创融工商代理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政策解读
(改革政策解读)广东省3月起全面推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全省改革分阶段实施,6月1日前全省全面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年底前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改革的背景
工商登记制度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现行工商登记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培育市场主体、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现行工商登记制度设计中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部分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对这样一个发挥着积极作用的重要制度进行深度改革,其核心并不仅仅是针对工商登记制度本身的不足,而是要调整和完善工商登记制度所体现的、所承载的政府职能。在现行政府职能体系下,政府承担了一些本应由市场、企业和行业自行可以调节和解决的事项,表现在工商登记制度上,就是前置审批过多、准入环节复杂、准入门槛较高、各地登记条件不够统一以及市场监管职责不清,存在监管缺位越位等问题。以上问题,造成了政府既“管了不该管的事”,又可能造成“该管的没管好”。与此同时,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受到束缚。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完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到位,就是要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提高登记注册准入效率,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使市场主体更加方便快捷的进入市场。因此从一开始,省委省政府就将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直接体现和突破口。
2010年,省委、省政府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纳入我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并持续推进。2013年经工商总局和省政府批准,我省在深圳、珠海、东莞和佛山市顺德区开展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改革显著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的活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82.4万户,其中各类企业181.0万户,比上年底分别增长12.8%和18.3%;2013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0.8万户,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35.3万户,同比分别增长35.7%和50.4%。2013年,深圳、珠海、东莞、顺德四个试点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增幅分别达到129.4%、53.0%、21.5%和17.8%,高于同期全省其他地区10.1%的平均增幅。二是改革有力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东莞等地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带动下,压减、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达到30%以上,企业登记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三是改革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通过落实“谁审批、谁监管”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原则,明晰部门职责分工,促进了协同监管,推动了整体监管效能的提高。四是改革发挥了企业和行业自律作用,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促进了社会自治能力提升。
2013年10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改革措施吸收了广东的部分试点经验。11月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商总局介绍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情况时指出,广东的改革试验结果是成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要求。今年2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全面部署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我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总结前期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又充分结合广东先行先试的特点,下发《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了细化改革、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作出2014年在全省推开并基本完成改革的具体安排部署。
二、如何理解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就是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增强我省的竞争力。通过推进工商登记及相关领域审批、监管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宽进严管”的商事登记管理制度体系,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市场主导,简政放权;二是规范统一,便捷高效;三是宽进严管,权责明确。
关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贯穿了处理好四个关系的要求:一是处理好“宽进”与“严管”的关系。通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既要放松市场管制,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让市场主体便捷进入;又要强化市场监管,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又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高效有序市场秩序上来。三是处理好“审批”与“管理”的关系。既要加快工商登记及相关领域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实现审批事项的“减放转优”,提高市场准入效率;又要落实“谁审批、谁监管”和行业归口管理,厘清部门职责,明晰监管责任,强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四是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主权利,还权于市场;又要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强化市场主体自治和行业自律,促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方案》共提出了四个方面的12项改革措施,6项涉及“宽进”,6项涉及“严管”。具体解读如下:
(一)关于精简前置审批事项,改革工商登记审批流程。
——登记审批流程改革
改革前:“先证后照”。大量工商登记需先向审批部门申领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才能办理营业执照。
改革后:“先照后证”。全面清理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并进一步精简和规范。除少部分涉及前置审批的工商登记需凭“证”(批准文件)办“照”外,大部分工商登记直接向工商登记机关申领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须经审批方可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有关审批部门审批并取得批准文件、证件后,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解读〕现行“先证后照”的制度设计,存在种种弊端。首先是准入程序设计不够科学。规定先有“证”再办“照”,而“证”的审批往往要求具备相应的场地、设备、专业人员资质等。因尚未取得营业执照,没有主体资格,无法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租赁场地、采购设备或签订用工合同等,又难以满足办“证”所需条件,经常出现证照互为前提的困局。其次是审批事项多而不清,审批成本高。经初步清理,有法定依据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就多达180多项,没有法定依据的前置审批更多,且调整变化快,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不明确,成为长期困扰企业和登记机关的问题。同时,这些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审批成本高昂。以《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审批时限计算,每增加一项审批事项,办理周期就相应增加1-20个工作日。再次是市场监管效能较低。现行主体登记与经营资格许可相互渗透的制度,导致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边界不清,容易出现监管漏洞。主管部门履行市场管理职能时往往把重心放在资质资格审批上,存在“重审批轻监管”或“以批代管”现象,市场监管整体效能偏低。
为拆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并着眼于提升市场整体监管效能,《方案》以改革市场准入流程为切入口,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这项改革,是我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现行登记审批流程的重大调整和重构。实行这项改革,可以发挥准入程序改革对工商登记及管理制度体系改革的牵引作用。一是有利于理顺证照关系,推动关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二是有利于明确工商登记机关、各审批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促进协同监管和整体监管效能提升。
市场准入除了工商登记,还有与主体准入有关的行政审批。只有各级各部门切实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协同推进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进一步落实此项改革,《方案》从两个方面予以配套衔接:一是精简和规范工商登记审批事项,明确哪些属于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哪些属于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二是推进工商登记及相关审批标准化建设。
特别提示:推行工商登记从“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转变的改革,是《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明确的改革措施,改革措施的“落地”,需要编制全省统一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以及制订后续监管措施等。目前,上述两个目录以及相关后续监管措施的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将按程序报批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精简和规范工商登记审批事项
〔解读〕此项工作是市场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的前提。一是要全面清理,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定依据的,一律不作为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二是要进一步精简,在清理的基础上,除少部分保留前置外,其余原则上改为后置,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审批事项将大幅减少。三是要动态管理并公开。为了使这项改革能真正落实,将规范编制全省统一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并按照《广东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这样,市场主体“办照”前到底需办理哪些前置审批,哪些前置审批已经改成后置审批,清晰明了,有利于落实“非禁即入”,最大限度放开一般生产经营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办照难”问题。
——推进工商登记及相关审批标准化建设
〔解读〕此项改革是实行市场主体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改革的保障。在登记流程再造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关联审批行为,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实现改革的整体协同,才能发挥改革的最大效应,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在审批标准化建设部分有很多亮点:一是提出要科学合理降低行政审批条件,减少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解决审批事项“门槛高企”、“合法不合理”以及“申请成本高、审批时间长”的现象。二是提出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包括“集中统一办理、同步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这是此前我省部分地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成功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开。三是提出借鉴兄弟省、市审批“告知承诺制”做法。此项改革措施是近年来上海等地提高行政审批办理效率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既提高了审批效率,又有效引导、约束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四是规范统一市场主体登记条件、登记程序、登记事项和申请表格及提交材料,特别强调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要求,“探索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模式,推进工商登记申报材料和营业执照电子化”,充分体现了本次改革便捷高效的基本原则,符合“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五是提出“探索建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制度”。此前,我省顺德等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此项改革打破部门体制机制限制,促进了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极大方便了企业办证办照,社会效果良好。
(二)关于放宽登记条件,规范登记服务。
——改革公司注册资本登记
改革前: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实缴登记制,公司股东必须在两年内(投资公司在5年内)实缴出资,公司在办理注册资本登记时应当提交验资证明;公司设立时首次出资比例不低于20%、股东货币出资比例不低于30%等,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
改革后:公司注册资本实行认缴登记制,股东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由其自主约定(法律法规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另有规定的除外),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额、首期出资比例、出资期限及货币出资比例限制等。
〔解读〕注册资本是《公司法》特有的概念和法律制度,也是工商登记的核心条件之一。现行制度设计中,对公司注册资本设定了较高的要求和不尽合理的限制。同时,在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下,实收资本需要法定验资机构验资,这一环节手续繁琐,期限较长,增加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交易秩序,但加大了中小微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不利于投资创业。由于市场准入资本要求较高,也不同程度滋生了“两虚一逃”违法行为,产生社会信用危机。
《公司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公司制企业发展迅速。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司制企业已占企业总量近80%,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对注册资本登记条件进行改革,实质上解决了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资本限制。此次注册资本改革,一方面,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投资人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一元钱办公司”。另一方面,全面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允许自主约定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通俗的说法就是可以“零首付”;允许自主约定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克服货币资金不足的困难;允许自主约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不再限制两年内出资到位,提高公司股东(发起人)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资本运营成本。这些改革措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投资创业是重大“利好”。
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公司资本制度的深刻变革,但无论怎样变革,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基础依然是公司的全部财产,而不是注册资本。破除资本信用,建立财产信用,将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理念。需要说明的是,注册资本认缴制并不代表不缴。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后,虽然公司登记可不提交验资报告,但股东需要按照章程约定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缴纳出资,并且要向社会公示,实现全社会监督。股东没有按章程约定交付出资,根据法律和公司章程仍然要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责任,“一元钱办公司”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注册资本是设立公司的一个基本条件之一,开办公司还有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公司基本运营需要一定的资本,完全不花钱办公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同时,《方案》考虑到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特殊性,提出这些行业应当缴足注册资本,既是执行现行各项专项行业法规,也与世界各国普遍对金融机构等特殊行业实施审慎监管做法一致。
——改革住所(经营场所、营业场所)登记
改革前:住所登记往往审查住所用途和使用功能,不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
改革后:申请人提交住所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工商登记机关不审查住所用途和使用功能;探索“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登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对住所条件作出具体规定;编制市场主体住所审批事项目录。
〔解读〕住所条件是工商登记另一核心条件,适应于所有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较高是障碍市场准入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往的操作中,住所登记承载了很多社会管理功能,往往将住所登记与住所审批捆绑,在住所登记中要把“审批”关,产生准入障碍,也造成部门监管职责不清。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住所的要求并不高,随着市场主体数量日益增多,住所资源更加稀缺,住所已经成为投资创业的一个“门槛”。
《方案》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回归住所登记的本质。明确申请人提交住所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降低住所登记的“门槛”。同时,从适应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住所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角度出发,允许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探索“住改商”、“一址多照”及“一照多址”,以鼓励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发展。二是考虑到全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不同,各地对住所条件的要求差别较大,《方案》授权地级以上市政府可以在兼顾方便准入和维护秩序的基础上,根据管理需要对住所的条件,包括“住改商”、“一址多照”及“一照多址”的条件作出具体规定。这样,既满足企业的需要,也满足加强社会管理的需要。三是理顺住所登记与场地审批的关系。由省一级统一编制市场主体住所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对住所审批的规范管理。明确市场主体的住所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规划、环保、消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审批的,取得审批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以保证住所的合法性。
特别提示:此次改革,工商登记机关只对住所使用证明作出一般规定,不对“住改商”、“一址多照”及“一照多址”的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授权地级以上市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住改商”、“一址多照”及“一照多址”等住所的条件作出具体规定。
——改革经营范围登记
改革前:对经营范围实行较为严格的核定政策,经营项目登记应具体、明确。
改革后:市场主体经营项目属于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工商登记机关依照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证件登记经营范围;属于其他经营项目的,工商登记机关可以依申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门类或者大类登记经营范围,也可以登记具体经营项目。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栏统一加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解读〕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凡法律、法规未禁止企业或个人经营的行业和项目,都应允许其经营。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前置审批项目的不统一、不规范、不清晰等问题,哪些行业和项目无需审批即可工商登记不明确;另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这些行业哪些应该纳入前置审批,经营范围又该如何确定,成为困扰企业及基层登记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市场准入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营范围登记的核心在于确定哪些是需要审批的项目。此次《方案》按照是否属于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这一标准予以划分,并分别规定登记的操作原则。这样区分,有利于进一步放宽对经营范围的管制,实现“非禁即入”,鼓励企业灵活自主经营,激发投资创业活力。
特别提示:经营范围登记改革的前提是明确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目前,我省正在抓紧推进上述工作。
(三)关于强化登记后续监管,构建“严管”体制机制。
“宽进严管”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原则,“严管”能否实现,是衡量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要坚持简政放权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统一,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方案》在构建“严管”体系方面的总体理念是:一是转变监管的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监管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的手段,推进诚信体系的建设,强化信用监管,用加强信用监管的方式促进市场的诚信经营。二是夯实监管的基础。扩大信息公示的范围,构建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企业和政府共享、政府部门之间共享,而且是社会各方面能够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市场主体登记和信用信息,为监管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监管机制。科学划分和厘清部门监管职责,落实部门行政监管责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应的信用激励惩戒制度,对失信的行为共同采取措施,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同时强化司法救济和刑事惩治,强化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企业的自我管理。四是规范监管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依照公平规范的要求统一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依法履职,提高执法的公平性和效能,努力实现监管执法的公正、透明、规范。改革目标是构建“政府负责、部门协同、行业规范、公众参与”的市场监管新格局,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改革年检(验照)方式,建立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 改革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年检(验照)制度,市场主体退出市场主要是注销和吊销两种方式。
改革后:实行市场主体报告制度,市场主体退出市场增加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解读〕此前的年检(验照)制度,更多的体现为工商登记机关对市场主体的一种定期检查监督制度。年检(验照)要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办理,常常导致“塞车”、“拥挤”现象;由于疏忽等原因未按时参加年检(验照),要被处以吊销营业执照处罚,处罚过重。
《方案》提出,改革现行的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实行市场主体报告制度。改定期集中年检为由市场主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报告并对外公示,使市场主体由“被监督”改为“我愿意”接受监督,突出年报信息公示功能,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同时简化办理程序,市场主体可在网上完成全部操作,解决“塞车”、“拥挤”问题。《方案》还提出创新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立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为愈期年报提供了合理救济途径,鼓励社会监督。此外,改革传统的监督管理方式,建立更行之有效、更公平规范的抽查制度,克服检查的随意性,提高检查的实效性、针对性。
——科学划分和厘清部门监管职责
改革前:“发证”、“发照”部门共同监管,职能交叉,责任不清,存在“重审批轻监管”或“以批代管”现象。
改革后:按照“谁审批,谁监管”与行业监管有机结合的原则,明确了登记机关、各审批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对“无证”、“无照”的监管职责,也规定了特定住所的监管责任。
〔解读〕上述规定实质上是确定了审批监管权责对等和行业归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符合《行政许可法》“谁许可、谁监管”精神。《方案》规定,只要具有审批权,就要承担相应领域监管责任,以避免市场监管“缺位、越位、失位”现象。针对无照无证经营监管职能交叉的现状,规定无照从事无需经过审批的生产经营活动,由登记机关依法监督查处;无照无证或有照无证从事需要审批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督查处。与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改革相配套,规定国土、规划、建设、房屋管理、消防等部门监管特定住所的责任。通过进一步明晰部门监管责任,推动各职能部门按照改革要求,制定配套的监管办法和标准,有利于推动市场监管方式从以事前审批为主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提升整体监管效能。
——完善协同监管机制
〔解读〕市场准入放开后,市场秩序还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同维护、全社会的共同治理。《方案》提出,第一,建立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中发现的市场主体违法行为信息应当共享,以便协同采取监管措施,形成监管合力。第二,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行业组织,激活业内监督机制,构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大监管模式。
——强化司法救济和刑事惩治
〔解读〕司法机关民事救济和刑事惩治是加强“严管”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监管。因此,《方案》提出,从司法救济方面看,要区分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的界限,尊重市场主体的民事权利和意思自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仅作形式上的审查,而不能干预其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民事纠纷,宜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待司法裁判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后,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再依法办理。
从刑事惩治方面看,一是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二是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履行职责,依法惩处犯罪行为。
——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解读〕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市场主体登记、审批、监管及相关信用信息向社会公示,是转变市场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机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转变监管的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监管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息约束等手段,发挥行政、司法、社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作用,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治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新格局,没有这一系统,无法实施。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需要了解交易对象相关信用信息,以维护交易安全,客观上需要这一系统。这一系统既是政府部门市场监管的基础,又是社会信用监管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主体获取交易对象信用信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途径。从我省前期改革试点实践来看,加快建设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信息公开及互联互通,是落实改革后续“严管”措施的重要保障。《方案》提出,要统一相关标准和规则,建设省、市两级系统,整合工商登记、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信息资源,逐步引入司法、信贷融资等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解读〕建立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是实现“严管”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开展。因此,在向公众开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过程中,要将政府部门监管措施与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直接挂钩,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披露以及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制度,推动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效应。《方案》提出,一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披露、运用制度,推进跨部门多领域信用信息综合管理运用,完善激励、警示、惩戒制度。二是要推进“黑名单”管理应用,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股东或高管人员采取重点监管措施,完善以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任职限制为核心内容的失信惩戒机制。三是加大培育市场征信机构力度,鼓励征信机构不断完善信用指标、创新信用产品,充分发挥征信体系在商务诚信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关于改革的实施时间
《方案》要求,全省改革分三个步骤在全省推开。
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省级和珠三角地区先行启动改革。在此期间,要制订实施改革的配套文件,包括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系列改革配套文件,保证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目前,省工商局制订了《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经省法制办审查已于2月21日印发。
2014年4月-2014年6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改革。在此期间,要加快完善各项改革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改革措施的落实。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省、市两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014年7月-2014年12月,总结完善改革。包括开展改革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规范统一全省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争取2014年底前全省完成此项改革。
根据《方案》对改革实施步骤的安排,省工商局决定全省工商系统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如下: 1、3月1日起,省局和珠三角地区工商部门全面实施《方案》各项改革措施,其他地区工商部门按照工商总局部署实施国家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暂不包括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等项改革)。
2、支持粤东西北有条件地区的工商部门于3月1日起全面实施各项改革。
3、列入第二批实施《方案》地区的工商部门,于2014年6月30日前全面实施《方案》各项改革措施。
五、改革后企业将感受到哪些直观变化
全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后,随着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的落地,社会各界投资创业将享受到更多便利,交易信息获取将更加便捷,交易安全将更有保障,企业将直观感受到下列明显变化:
(一)申请表格更“精简”了。此次全省改革,对内、外资企业登记文书进行了修订。其中,内资企业登记申请书、表格由原来的31种减少为12种,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表格由原来的31种减少为9种。同时,对填写内容进行了调整规范,方便申请人填写。
(二)登记指引更“清晰”了。改革后,申请表中对填写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指导,进一步修订了提交材料规范,便于一次性向申请人告知,提高办事效率。
(三)办事手续更“简便”了。随着注册资本认缴制、住所登记等改革措施的落实,企业办照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企业在节省创业成本的同时也将节省办照的时间;住所登记的条件进一步放宽,企业登记将更加便利;经营范围登记的改革,企业自主经营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宽。上述改革措施将使新设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新型行业的创办大大获益。此外,改革也非常注重小细节的“便利化”。如原企业迁移需要迁入地、迁出地登记机关同时同意,此次改革明确企业迁移只需要迁入地登记机关核准即可,等等。
(四)办理执照更“快”了。此前,改革试点地区营业执照办理时间普遍缩至5个工作日内,大部分业务3个工作日或当天即可办结。全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铺开,将进一步推进办照“提速”。此外,随着登记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等的推开应用,将来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办照”。
(五)营业执照换“新”的了。全省推开改革将更换新版营业执照,与旧版营业执照相比,新版营业执照有以下新变化:(1)版式由原来的多种不同规格统一为一种规格,设有正本和副本,正本尺寸为A3纸大小,副本尺寸为A4纸大小。(2)在格式上,由原来的15种调整、归并为8种。(3)执照上的记载事项根据不同市场主体类型进行了相应规并调整,如公司营业执照上不再记载“实收资本”。(4)新版营业执照将记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同时打印二维码,便于社会查询和监督。
此外,随着审批登记流程改革、审批事项的进一步精简及公开、审批行为的进一步规范等,企业办事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上述变化是企业在准入环节的直观感受,下一步全省改革系列“严管”措施将持续推进,企业在享受各项“宽进”的 “便利”时会进一步体会到“严管”后的各项法定“义务”。如随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启用,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的推开实施,企业登记后的信息将实现更大范围的公开公示,企业将感受到来自政府部门以外的“广泛监督”。通过改革,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进一步厘清,也将带动监管执法效能的整体提升,促进市场秩序更好、营商环境更优。
【小贴士】
广东省工商局提示: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2014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实施后工商登记机关将不再受理公司申请办理公司实收资本以及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事项登记业务。涉及上述事项变化的,按章程修订备案办理。
——由于此次全省改革修订了新的登记表格和提交材料规范,企业注册申请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在办理登记注册前,可以通过各地工商部门的门户网站、电话咨询或选择就近的注册大厅领取资料等方式获取新的表格文书和提交材料要求,根据新的规定准备材料,以尽可能缩短办照时间。
——企业登记注册(包括换发新版营业执照)不收取任何费用。
——关于新版营业执照的使用。自2014年3月1日起,经工商部门准予设立、变更登记以及补发营业执照的各类企业,颁发新版营业执照。2014年3月1日前存续的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原版营业执照,也可以申请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原版营业执照的使用最迟不得超过2015年2月28日。
——持有旧版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愿向工商部门申请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原旧版营业执照的最迟使用期限暂不作规定。
【打印】 【关闭】
第五篇:三研三创最新解读 2
灵宝市第四小学“三研三创”教科研工作构想与实施
一、“三研三创”内涵定位
1、理念定位
三研即:研课堂优化 研习惯养成 研文化渗透 三创即:创最优教学 创最佳习惯 创最美文化
2、内涵解读
(1)研课堂优化 创最优教学——研讨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具体;教学内容怎样融合;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富有创意;突破教学重难点策略是否恰当;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多媒体使用怎样有效,最终达到教学流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优化,学生能力提升最大化。
(2)研习惯养成 创最佳习惯——研讨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写姿、听讲、思考、发言、倾听、讨论等习惯,从而达到人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研文化渗透 创最美文化——研讨怎样结合学科特点,将国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让文化在课堂生根发芽,让学校文化与课堂教学水乳相融,全面培养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三研三创”背景提出
1、研课堂优化,创最优教学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铺平了坚实的道路。但还应清醒地看到,目前教学中教师单枪匹马作战、耗时费力、重负低效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瓶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三研三创”的提出,通过教师备课、研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策略层面的研究,探讨优化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2、研习惯养成,创最佳习惯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持久学习方式,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生活和学习的关键。“三研三创”旨在研课中牢固树立教师习惯培养的意识,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倾听、积极发言、独立完成作业,查找资料等良好学习习惯。
3、研文化渗透,创最美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学科教学作为文化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
作为“国文化”底蕴深厚的第四小学,更有义务和责任通过每一节学科教学,带领学生了解国本、国策、国产、国法、国格、国民等应知常识;了解国语、国史、国画、国粹、国学等传统文化,让课堂渗透国文化,让学生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让国文化在第四小学发扬光大。
三、“三研三创”突出特点
1、三研并进 特色鲜明
学校在集体研课及听评课活动中,鼓励教师紧扣学科课型的重难点,研讨课堂流程设计的同时,研讨学生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研讨学校“国文化”如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这样,有效做到了将教育教学、养成教育、学校文化三线并进,让教师课堂特色鲜明,让学校文化有机渗透,让习惯养成持之以恒。
2、三备同步 打好基础
提前备——引导教师个人提前研透教材,针对单元内容做好初备,将个人初备情况批注在书上或者教参上,组长针对初备的内容提前检查,进行反馈。集体备——周一研课时,针对主备教师的环节设计及主备情况,同组教师展开讨论,提出个人的个性化建议。个人备——针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主备教师完善教案和课件,同组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个人个性化教案定稿。
3、三课跟进 提升素养
从周一的研课到周二或者周三的听评课,引领同学科同组教师从讲课到听课再到评课,全程跟进。讲课实践——助推主讲教师课堂技能全面提升,教学艺术迅速形成;听课反思——同学科教师听课中学习,聆听时反思;评课提升——助推教师在评课中抓住重点,有理有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全员参与 职责分明
学校制订了《“三研三创”教科研工作具体职责及要求》,规范了各学科各年级教师教科研的时间,针对全体教师研课纪律、各年级领导分工、教研组长职责、评委教师的职责做了具体详尽的要求,做到了全体教师有分工、有合作,教育教学工作齐抓共管,切实推动了课堂教学纵身发展。
5、以评促研 效果跟进
为激励学校制订了讲课、研课、听评课标准,印制了“三研三创”考核系列表八个,全方位考核引导教师让研课深入。用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教师的教科研情况,对每周“主讲教师”及“主备教师”的研课说课质量、同学科教师参与教研情况打出相应的等级,并做到及时公示,引领教师教研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四、“三研三创”核心素养
1、教师成长核心素养
(1)文化基础:搭建平台,通过研课讲课,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加大教师文化涵养,同时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
(2)专业发展:通过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以下四种能力:
备课能力——挖掘教材 驾驭教材 表达艺术 课件制作 思考能力 讲课能力 ——课堂调控 师生互动 激励评价
听评课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反思与改进相融合 思考与评价相结合
表达能力——流畅性 准确性 逻辑性
(3)团队效应——增强教师团队意识,促进教师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促进同伴之间同研共进。
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三大方面
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三个方面:
文化基础——培养学生有内涵; 自主发展——引导学生会学习; 社会参与——助推学生善创新。(2)六大素养
人文底蕴——国文化渗透厚积淀 科学精神——快乐课堂促探究 学会学习——灵活学法助高效 健康生活——良好习惯促成长 责任担当——国教育开阔视野 实践创新——综合实践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