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制造2025专家解读系列四如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中国制造2025专家解读系列四】张莉:如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2015-06-23 10:44:00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更多依靠中国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从而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这一提法,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的质量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在形势分析中明确指出“质量水平不高,世界知名品牌匮乏”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表现,也是制造强国必须突破的瓶颈,从而为《中国制造2025》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路径措施提供了实证基础。
二是将质量品牌建设作为建设“制造强国”几大战略任务之一,从而从国家层面确立了“质量品牌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无疑将极大调动全社会的质量品牌创建热情,推动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为指导思想的品牌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向纵深发展。
三是作为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品牌建设等方面对质量品牌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质量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为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提供了具体、可靠、操作性强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在《中国制造2025》20字的指导方针中,“质量为先、创新驱动”放在突出位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双轮驱动战略。
“质量为先”具有深刻内涵,从广义讲,这是与我国经济转型,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促进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目标高度一致的.质量是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大力实施“质量为先”战略对于建成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特定的含义上讲,“质量为先”就是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特别是突出了品牌建设的内涵,质量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和关键。从产品到品牌,必须以“质量为先”实现质的转变。
当前形势下,贯彻“质量为先”的方针,首先要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二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扎实做好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打造区域品牌,建立品牌文化,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推进品牌国际化进程,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使质量品牌建设落到实处。
纺织行业品牌建设在制造业中起步很早,早在90年代初就提出了“三名战略”,也涌现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品牌及品牌企业。但总体看,品牌发展还很不平衡,还缺少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强势品牌,企业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品牌意识尚待加强,特别是上游企业普遍认为品牌建设是终端企业的事儿,对创建品牌重视不够;企业的品牌创建也往往局限在少数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配合协调,尚没有形成全员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品牌建设方法。
按照《中国制造2025》“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中纺联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将在继续巩固、完善已开展的品牌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行业品牌建设:
一是深入继续开展《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宣贯实施,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培育试点,深入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企业品牌创建能力;二是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深入合作,继续完善2015纺织行业品牌价值评价与发布;三是在不断完善品牌数据库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发布《2015年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发展报告》;四是根据中纺联部署,做好“十三五”规划品牌部分研究工作;五是以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为依托,开设“品牌故事”专栏,联合知名媒体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六是配合区域品牌试点地区,共同推动区域品牌建设。
第二篇: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
紧迫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来源:规划司】 【字体:大 中 小】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专利申请数量大幅上升,2014年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23.3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例如,2013年,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5%,进口额超过了原油,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比例不足5%,仅仅是发达国家比例的1/4。原隶属于各工业部门的院所改制为企业之后,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管理开始从共性技术领域转到应用技术和商业化领域,不再从事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弱化。同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严重分化,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图1 2012年各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对比图(单位:%)
二、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已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严重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首先,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以玩具生产为例,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实施一年来,欧盟RAPEX通报、召回中国大陆制造、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产品共498起,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国大陆产玩具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欧盟RAPEX通报/召回。其次,我国企业在品牌设计、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品牌化展滞后。2014年,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内地仅有29个品牌入选,远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第三,标准体系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比不到0.5%,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第四,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也很不相称。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4.3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1.07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但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仅36家,领军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转变。
图2 2012年各国出口产品召回通报指数
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资源能源需求强劲,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且,一些地方和企业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据英国BP公司统计,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2.4倍、日本的3.65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环境成本低廉,资源与环境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性作用。环境监管不力与违法成本偏低也是诱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2013 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要大力研发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能力建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图3 2012年各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对比图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依靠投资进行拉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发展尚缺乏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但是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新产能仍以10%的幅度递增。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许多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向服务转型的程度和效果。在集群发展方面,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发展尚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要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优化制造业布局,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注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不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两化融合仍有巨大潜力可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2012年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NRI指数)为4.03,低于美、日、德、韩等国,由51位下滑至2013年的58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例如,德国的制造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已经开始推进工业4.0战略。而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需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差距,才能实现4.0的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图4 2012年各国网络就绪指数(NRI指数)对比图
六、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据商务部公布的数字,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达到107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近40倍,境外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不过,我国的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资规模上,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相当于美国的10%左右,中国的海外净资产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左右。产业类型上,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许多企业欠缺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与人才储备,缺乏大型投资管理和大型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对国际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也相对滞后。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对各个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法律体系、文化底蕴、外商投资政策点等总体上缺少深入了解,投资风险。另有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海外矿业收购失败率高达70%-80%,显示出我国在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进一步跃升。
总体上看,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制造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
第三篇: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导入】:视频《赴日抢马桶盖》 【提问】你觉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人赴日抢马桶盖都说明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国产货还没有取得本国国民的信任,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中国制造的耻辱。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让这一概念走入公众视野。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中国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不仅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还提出了“3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构想。
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背景
(一)、国际背景
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 【提问】:回顾人类社会工业革命的时间及标志? 【教师总结】:
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
【小资料】
1、神奇的大数据:
PRADA在纽约的旗舰店中每件衣服上都有RFID码。每当一个顾客拿起一件PRADA进试衣间,RFID会被自动识别。同时,数据会传至PRADA总部。每一件衣服在哪个城市哪个旗舰店什么时间被拿进试衣间停留多长时间,数据都被存储起来加以分析。如果有一件衣服销量很低,以往的作法是直接干掉。但如果RFID传回的数据显示这件衣服虽然销量低,但进试衣间的次数多。那就能另外说明一些问题。也许这件衣服的下场就会截然不同,也许在某个细节的微小改变就会重新创造出一件非常流行的产品。
还有一个是关于中国粮食统计的故事。中国的粮食统计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中国的统计,虽然有组织、有流程、有法律,但中央的统计人员依靠省统计人员,省靠市,市靠县,县靠镇,镇靠村,最后真正干活或上报的是基层兼职的调查人员,由于众所周知的KPI考核导向的原因,层层加码,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调查数据,而其中国家统计局的人是最不信的。在前两年北京的一个会议上,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讲述了他们现在的做法。他们采用遥感卫星,通过图像识别,把中国所有的耕地标识、计算出来,然后把中国的耕地网格化,对每个网格的耕地抽样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然后按照统计学的原理,计算(或者说估算)出中国整体的整体粮食数据。这种做法是典型采用大数据建模的方法,打破传统流程和组织,直接获得最终的结果。
最后是一个炒股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2011年好莱坞的一部高智商电影《永无止境》,讲述一位落魄的作家库珀,服用了一种可以迅速提升智力的神奇蓝色药物,然后他将这种高智商用于炒股。库珀是怎么炒股的呢?就是他能在短时间掌握无数公司资料和背景,也就是将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海量数据(包括公司财报、电视、几十年前的报纸、互联网、小道消息等)挖掘出来,串联起来,甚至将Face Book、Twitter的海量社交数据挖掘得到普通大众对某种股票的感情倾向,通过海量信息的挖掘、分析,使一切内幕都不是内幕,使一切趋势都在眼前,结果在10天内他就赢得了200万美元,神奇的表现让身边的职业投资者目瞪口呆。这部电影简直是展现大数据魔力的教材性电影
2、物联网:案例一:实时医疗监护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检测人体生理数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医院药品管理以及远程医疗等方面可以发挥出色的作用。在病人身上安置体温采集、呼吸、血压等测量传感器,医生可以远程了解病人的情况。利用传感器网络长时间地收集人的生理数据,这些数据在研制新药品的过程中非常有用。这个系统稍加产品化,便可成为一些老人及行动不便的病人的安全助手。同时,该系统也可以应用到一些残障人士的康复中心,对病人的各类肢体恢复进展进行精确测量,从而为设计复健方案带来宝贵的参考依据。
案例二:放流鱼有了“身份证”
如果你在无锡蠡湖边偶然看到鲢鳙鱼的背脊上有类似小天线的黄色标签时,请不要惊奇,这是物联网技术“联姻”净水渔业的尝试。无锡市农业委员会今年在蠡湖放流了30万尾小鱼,和往年不同,今年有3500条生长约1年的鲢鳙鱼体内被植入高科技芯片,成为探知放流效果的有效载体。
芯片用来记录鱼放流时间、放流地点、放流时鱼身体状况等初始信息。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扫描芯片,就可找到初始数据,以此研究蠡湖鱼类的生存状态、环境变化对鱼的影响等,还可通过鱼类身体重量变化算出吃掉的蓝藻,精细测量出蠡湖生态环境的改善。
案例三:物联网冰箱 当你工作一天回到家,想做一份莲子桂圆汤,走到冰箱前查询冰箱外立面上的显示屏时却发现,冰箱内现有红枣、莲子,却没有桂圆。没关系,这台冰箱已经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全球相连接,马上访问沃尔玛的网站,那里有很多桂圆可供选购„„这就是物联网冰箱带给人们的新生活。
物联网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还可实现冰箱与冰箱里的食品“对话”。冰箱可以获取其储存食物的数量、保质期、食物特征、产地等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消费者。它还能与超市相连,让你足不出户就知道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信息;能够根据主人取放冰箱内食物的习惯,制订合理的膳食方案。此外,它还是一个独立的娱乐中心,具有网络可视电话功能,能浏览资讯和播放视频。
【视频】物联网应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2、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日本在《2014制造业白皮书》中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英国发布《英国制造2050》等。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如,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如: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船井电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我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
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2014年上半年的涉案金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全球贸易规则也处于重构过程。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TPP),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影响我国工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此外,美国推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美欧双方互相降低非关税壁垒,统一各类认证等监管标准,也将挑战我国参与的金砖国家准贸易联盟。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
【提问】什么是TPP?
(二)、国内背景
1、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2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建国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到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社会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8318亿元,比2008年增长2.7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8年的0.61%增加到2013年的0.80%。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科技机构5.2万个,比2008年增加了1.87倍;规模以上企业共申请专利53万件,是2008年的3.4倍。
【提问】请列举中国在哪些领域跃居世界前列?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参看:《大国重器》)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从资源能源看,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17%、17%。从环境压力看,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7个省(区、市)的6亿左右人口受雾霾天气影响,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染日益凸显,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从要素成本看,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如,2014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的顶点下降了560万,劳动力供给呈缩减趋势,并直接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目前我国制造业工资普遍达到3000—4000元,远高于东南亚等国。据波士顿报告,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表明在美国生产只比在中国生产贵4%。
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部署。四化同步发展为制造业创造了新需求,开拓了新市场。如,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按照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每年将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也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等都为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需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总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各产业部门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治理服务新的能力需求、国际竞争和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消费品品质提升、公共设施设备供给、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等各方面,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正在形成的13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使我国制造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新一轮改革,将有助于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近一时期,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限、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创新创业等一大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个更加宽松公平、鼓励竞争,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工业发展的环境开始形成,为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强保障。
二、中国制造的现状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对8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从1946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世纪90年代,我国还处在世界第8位。现在已经到了第4位。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和德国、日本还有 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专利申请数量大幅上升,2014年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23.3万件,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量的关键零部件、系统软件和高端装备基本都依赖进口。例如,2013年,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进口总额达到了2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5%,进口额超过了原油,是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缺乏重大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比例不足5%,仅仅是发达国家比例的1/4。原隶属于各工业部门的院所改制为企业之后,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管理开始从共性技术领域转到应用技术和商业化领域,不再从事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弱化。同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严重分化,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2、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
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已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严重损害了国家信誉和形象。首先,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以玩具生产为例,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全面实施一年来,欧盟RAPEX通报、召回中国大陆制造、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玩具产品共498起,每月都有20起以上中国大陆产玩具因质量安全问题被欧盟RAPEX通报/召回。其次,我国企业在品牌设计、品牌建设和品牌维护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品牌化展滞后。2014年,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我国内地仅有29个品牌入选,远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第三,标准体系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比不到0.5%,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第四,我国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也很不相称。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4.3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1.07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但中国大陆地区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仅36家,领军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转变。
3、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导致资源能源需求强劲,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且,一些地方和企业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据英国BP公司统计,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2.4倍、日本的3.65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环境成本低廉,资源与环境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合理配臵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性作用。环境监管不力与违法成本偏低也是诱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华北中南部至江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雾和霾日数范围为50~100天,部分地区超过100天。《2013 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要大力研发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能力建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4、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依靠投资进行拉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发展尚缺乏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但是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新产能仍以10%的幅度递增。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许多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向服务转型的程度和效果。在集群发展方面,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工业发展尚缺乏“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要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优化制造业布局,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
5、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转变发展方式注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不过,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两化融合仍有巨大潜力可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2012年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NRI指数)为4.03,低于美、日、德、韩等国,由51位下滑至2013年的58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例如,德国的制造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已经开始推进工业4.0战略。而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需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差距,才能实现4.0的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支撑与保障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视频】中国创客养成记
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臵公共资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
2、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资料】天津滨海爆炸,消防人员牺牲,让你想到什么? 事情发生后,网络上充斥着人们的愤怒。是谁把这些男孩送去当炮灰的?在数十种危险化学品充斥其间且有些遇水就会爆炸的情况下?据一个消防员说,第一批前往火灾现场,投入的消防员便有一百多,而“现场并无人告知他们有不能沾水的危险化学品。”很多人狂吼,在当晚诸多让人震惊的悲惨消息中,这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那些平时神出鬼没的相关部门,在如此大规模灾难中,表现、指挥水准令人咋舌的业余,以致网络大V们呼吁,消防救援职业化的刻不容缓。
当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行业的准入标准是人情至上,“职业化”就成了空想,因为一旦职业化,权力寻租便没有空间可寻。职业化意味着规范、原则,一旦专业化,规则应运而生了,都讲规则、讲原则了,你让我们的潜规则何处安身?人情何处容身?
比如,有条长微博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某地建立危险品仓库,消防不让过关,除非购买三吨黄沙,名曰消防沙。从别处购买的都不行,一定得从自己领导亲戚那买。
又比如,中国乡镇上的人们喜欢放鞭炮,红白喜事都要噼里啪啦放一阵,也许乡下地大,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不像在城市有种种限制,所以就我们镇而言,六十、七十大寿,若再加上家里出了个包工头什么的,动辄上万的鞭炮钱不在话下。而现在的烟花趋向豪华版,感觉和你在春晚看到的差不多,因此利润奇高,因此当地的烟花厂往往都是有关部门亲戚家开的。商户若是不卖他家鞭炮,分分钟都能以经营危险物品的名义拘留起来,把你仓库里的货全部收缴,拉回去,转手卖给别人。商户要找关系把自己的货弄出来,还得抓紧再抓紧,不然货卖光了,钱进了人家腰包,再想要出来,天方夜谭。
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3、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发展互联网金融,比如现在非常火的众筹、P2P等
4、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对制造业的支持,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
5、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6、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中小企业是我们整个中国制造的核心中的核心,以数量而言,中小企业数量占到所有工业数量的99%,他们提供了50%的GDP,提供了60%的税收,而且全国65%的专利来自于中小企业,75%的发明与创新来自于中小企业,85%的新产品研发来自于中小企业,可见中小企业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阶层。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都是从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始的。
7、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请思考】: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8、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第四篇: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07-15 12:39:00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张莉
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制造2025”之后,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背景和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也是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依然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也需直面这场竞争,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超过210多种,但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至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至30年。技术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指标水平低、数字化技术运用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方面,即使在具有较高技术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国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也还不足40%。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出口效益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多数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世界知名品牌中,中国产品的品牌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占领发达国家市场的知名品牌。中国迫切需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出口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
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落后于早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是客观必然,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产业配套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出口产品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12%。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这些都成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坚实基础。
推动“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中国的制造强国进程。对现阶段的中国,其战略意义尤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产业结构的演进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以技术和服务为主要拉动力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绿色经济成为主流,中国需要加快跟进。二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国际分工已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欧美国家将加快自身“再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在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创新优势。中国需要逐步向国际分工中高端发展,谋求参与国际分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三是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国际竞争已全方位展开,围绕制造业的技术、品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和主导。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唯有提升制造业的发展层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所言,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目标和任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更明确的目标,即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等水平;第三个十年,即到2045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第一个十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到2020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稳固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到2025年,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形成一批跨国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明显提升。
根据行动纲领,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需完成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任务与德国“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相比,重点在于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这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是相符合的,并没有将目标和任务定的过于“高大上”,而是更多立足于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
德国与美国因为制造业本身就在中高端,国内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充足度都较强,其目标和任务要明显高于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发展计划,核心是“制造+信息化+服务”,具体表现为“软硬兼施”,即以软件为主导,以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制造业研发和生产水平;双管齐下,以制造+服务延长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以柔性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制造业与消费者直接连接;互联网+制造,以电子商务的渠道和网络信息技术将制造业与市场紧密相连。可见,德国与美国是在实现中国制造第二个甚至是第三个十年的目标和任务。因此,中国制造并不是要和德国、美国的制造业计划相比拼,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走好自己的路。
九大任务可以提炼出六个关键词,这六个词相加就是“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即“创新+融合+品牌+绿色+服务+国际化”。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力量,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互联网+”就是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推动智能制造,以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拓展营销渠道。品牌是中国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中国制造需要更多的品牌产品,甚至是国际品牌产品来支撑。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将逐渐被淘汰,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流,将服务融入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使商品与服务资源获得最优化使用,形成制造+服务的最优化效应。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利益最大化。
路径和措施
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要任务。《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其具体路径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运用等。提高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水平,并非仅采取这些措施就能达到,关键还在于理念创新,要摒弃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既要能够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还要重视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形成全社会鼓励创新、重视创新的氛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行动纲领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一言概之,就是要推动互联网+制造业,通过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物联网+工业,云计算+工业,移动互联网+工业,网络众包+工业等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聚合裂变,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迈进。
品牌建设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品牌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塑造面临三重困境:一是中国企业品牌意识不足,打造品牌的能力不够;二是中国企业品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难以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品牌抗衡;三是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受到恶意打击,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利用中国品牌进行资本炒作等。《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的路径,包括: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以及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等。品牌建设包含质量和营销多个层面,只有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中以人为本,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融入企业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与产品特色,才可能打造出被市场接受与认同的品牌。
推行绿色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保障。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的减排整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对于碳排放总量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大国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制造的路径包括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推动绿色制造的关键是要全社会都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否则,发展绿色制造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成本高而不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在市场上难以与后者竞争。因此,要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引导所有生产者从事绿色生产。
此外,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国际化、强化工业基础、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都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之上,行动纲领还提出了要重点发展十大领域和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十大领域分别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同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以及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
要实现和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采取多种路径和措施,甚至各个地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特色采取相应的路径和措施,不能盲目趋同,一蹴而就。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国际环境之下,制定制造业发展计划,要贯通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能将生产制造孤立于供应链体系之外,尤其是不能将重点鼓励性产业集中在某一个甚至某几个领域,否则,很可能又重复产能过剩之路,甚至形成中国制造的产量第一,但市场需求却不高的局面。所以,在各地执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时,还是要鼓励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更要避免在国际市场低价倾销,自相残杀。推进《中国制造2025》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市场主体乃至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专家解读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
正当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热烈讨论、献计献策之时,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产业“云南现象”座谈会今天在京召开,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领导和文化产业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探讨
“云南现象”的内核和启示,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出席座谈会时介绍,近年来,云南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省战略,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初步估计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占全省GDP的5.9%,在一个典型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云南现象”。
与会专家认为,“云南现象”是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实现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益实践。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丰富完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云南现象”表明,文化产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的理想选择。
专家建议:如何从“云南现象”升华为“云南模式”,应成为21世纪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重点探索的问题。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应该成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种发展模式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带来充分的发展自信,在不破坏生态、不改变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全面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构造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云南乃至西部地区各省市、甚至中国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走上一条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阳光大道。
全国人大代表、本报总编辑苟天林在座谈会上指出,在不久前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八条重要意见,其中第七条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云南省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大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云南现象”。光明日报于2010年1月20日在文化体制改革版刊发报道《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现象”》,全方位诠释云南文化体制改革、民族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引发了文化产业和学术界对“云南现象”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此次座谈会进一步总结“云南现象”,对发展文化产业、对搞好文化产业报道,很有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文彰,中宣部体改办主任张晓虎,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韩永进,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忠,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祁述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杂志社主编、博士生导师范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惠林以及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主编崔成泉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发言。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本报相关部门的同志出席座谈会。本报副总编辑何东平主持座谈会。
2010-03-08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