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作为也是最大的腐败
不作为也是最大的腐败
李克强总理28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说,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仕而废其事,罪也。”庸政懒政怠政必须继续坚决加以整治。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要确保今年生产任务如期完成,严厉责问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得过且过”的行为。
面对严峻压力,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调整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效益稳中有进。但“稳”不等于不作为,“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勤而不廉会出事,廉而不勤易误事。身为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职能使命,就必须始终做到既要一心干事又要一身干净,决不能以干事为不干净“遮羞”,也不能借干净为不干事“开脱”。干不干事与出不出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公道正派,严于律己,严格按制度、规定和程序办事,把权力用在部队建设发展上,又怎么会出事?反之,如果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四平八稳,得过且过,只想谋个人私事,出事不过是早晚的事。
现实中,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宁可不作为,也不要犯错误;宁可少干事,也不要出事。细琢磨这句话,觉得有失偏颇。
不贪不占、不犯错误,是一个领导干部最基本的品行。而为了不出事就不干事,为了避免犯错误就不作为,无疑是走向了“消极保平安”的极端。如果说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是腐败,那么,不作为、图安逸、偷奸耍滑,只吃俸禄不干活同样也是一种腐败。因为它“腐败”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责任和信任。
消极与腐败常常相伴而生。不作为是典型的消极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腐败。不作为,不干事,可能不会出事,看上去中规中矩,似乎也干净,人们往往见多不怪,习以为常,最多只看成是作风问题,对其非显性的危害后果,认识不足,也不予深究。其实,这种不作为的消极行为,如同潜伏在干部身上的可怕病毒,不但在慢慢侵蚀干部的免疫力与健康躯体,而且一旦传播开来,染之者众,就其后果而言,不作为必定误事、坏事,乃至坏了大事,其为害之烈,一点也不亚于那种违法乱纪的腐败,有时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消极不腐”“慵懒不为”的现象有很多表现。一是一些干部理想宗旨观念淡化,精神状态空虚萎靡,不善于学习,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满足随大流,缺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甘做稳稳当当的“太平官”等思想。有的虽然不贪不占、不损公肥私,但工作上无所用心、无所作为,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混日子、求安逸、图清闲;
二是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他是来做官的而不是做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是遇事胸中无策、手足无措,又不善于学习、不勤于思考、不勇于实践,散漫拖沓、暮气沉沉,遇到矛盾绕着走,对基层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漠不关心,事件到了他手中一拖再拖,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四是在面对一些违纪违法行为时,胆小怕事、怕得罪人、担心遭报复,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一种摆设,纵容包庇犯罪,助长不正之风蔓延。五是热衷于吃吃喝喝、迎来送往、拉关系、找门子。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自己的爱好上、用在弄虚作假上、用在跑官要官上。以上所列举的种种不良现象,说轻点叫庸政、懒政,严重点就是失职、渎职。
这些行为,在本质上以及危害性来看都是与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同出一辙的,如此“不作为的腐败”,如同潜伏在人身上可怕的毒瘤,不但在慢慢侵蚀干部的免疫力,而且一旦蔓延开来,所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严重腐败的后果。
干部不作为,后患无穷。我们在反腐治贪的同时,也要针对干部不作为的消极现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干部积极履职的责任感。我们还要在制度安排上及时跟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依靠制度来铲除行政不作为存在的土壤,让那些不作为的庸者懒者下,让敢做善为的能者上。我们强调干部积极作为,更倡导要老实做人、干净做事。干部有所作为,但不能乱作为甚至为所欲为。那种不切实际、不遵循规律、不依法依规的乱作为,那种光凭一时热情而不顾长远的瞎折腾,那种借做事之名、乘机为个人牟取私利的“不干净”之举,我们都要坚决反对。
同时,要完善监督考评机制,把不作为、慢作为纳入问责范围,从制度上铲除为政不勤、有责无为的隐性腐败土壤,坚决抵制和防范“不作为的腐败”,唯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作风。
当前,围绕实现集团公司在新形势下的生产经营目标,各项任务还十分繁重,很多工作拖不起、等不得。任何一个稍有工作责任心的人,岂能无动于衷、袖手旁观?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才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好设备运行和生产经营,既要常思贪欲之害,更要恪尽担当之责;既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既要兢兢业业干大事,更要干干净净抓难事。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不懈奋斗,埋头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到为公司、为选矿厂做贡献上,自觉做到勇于负责而不回避,勇于担当而不推诿,勇于作为而不乱为,始终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步一步地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且不出事,党员干部当以此要求自己,切记之,慎行之,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扎实有效的作为,创造绚丽辉煌的业绩。
第二篇:不作为就是一种腐败
时下,人们只要聚集在一块,提起腐败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某某利用职权贪污腐化,纵容子女及其亲属从事非法经营,从中获利,并对此深恶痛绝。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共识,也势在必行,必须坚决进行到底。然而人们对于某些领导在其位不谋其政,导致单位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群众利益受损的不作为的行为则感到无所谓,很少去指责和谴责。其实,不
作为同样是一种腐败,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经济和生活上的腐败。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绝大多数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珍惜手中权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兢兢业业地干事创业,使经济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然而,也的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束手束脚,用权不足,无所作为,成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改善的阻碍者。他们主要表现为“四想四不想”,即:只想新点子、出新招,不想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只想出政绩,创新高,不想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只想个人升迁,当官发财,不想群众的利益和冷暖疾苦;只想保平安,守摊子,不想创新发展,争创一流。说到底,就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妨碍当官,影响不了进步的思想在作怪。我们说类似这种不作为的现象是一种腐败,是因为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严重的用权不足和失职渎职。它所造成的损失和消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比一般的贪一点、占一点要腐败得多,破坏性更大。由此可见,不作为就是一种腐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经济和生活上的腐败冠冕堂皇得多,但其危害却不可低估,必须坚决反对,彻底根治之。反腐败,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重要工作。对于那些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纵容妻子儿女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当然要采取强力措施予以坚决打击,从而维护党的形象、巩固国家政权的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对那些在工作岗位上用权不足、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甚至使单位建设倒退的领导干部,也应象治理腐败问题一样,进行坚决的打击,决不心慈手软,让其漫延甚至恶化,影响经济的发展,损害党的形象。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心干事业,全力谋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也不至于整天想着自己升官发财,放松对自己的改造,不断走向腐败的深渊。对于那些不作为者,各级党组织必须硬起手腕,想方设法进行治理,使之幡然悔悟,不断改正。一是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让他们真正当好“三个代表”;二是要注重对领导干部行使职能的监督考核,让有作为者更有作为,让不作为者“挪位”,没有市场;三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作为赢得地位,以廉洁维护形象,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第三篇:文山会海也是腐败
文山会海也是腐败
谈及这几年的官场风气,舆论普遍认为是明显好转了。
但是,走访城乡基层,还是听到不少抱怨:又见文山重重会海泛滥,不堪承受有苦难言。竟然有地方一年收到某个上级部门下发的80多份文件,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少数地方会多会长会滥,干部在工作日里居然有半数时间在应付大小会议。
望得见文山,看得见会海,想得到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显然,这也是腐败。
三年前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明令要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后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就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当下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更是强调要在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为什么文山还在增高会海还在加深?为什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在回潮还在涨潮?
我们看到了政府改革的滞后。
政府权力过大,承揽过多,包袱过重,早已是社会共识。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放权于基层,也已是改革聚焦。但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顽强阻挠,社会组织的发育缓慢,基层政权的对接不畅,至今放权收效不大,政府难以从文山会海中幡然转身。精兵简政,转换职能,虽有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决心,但积重难返,机构重置人员膨胀问题突出,机关借调花样百出乱象丛生,有人就要用权,用权就要找事,开会发文自是驾轻就熟,也能彰显政绩。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的建立,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这就是要限制权力无度扩张,厘清政府职能边界,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但至今部门之间权力界定不清、职能交叉重合问题并未得到根治,文件的叠床架屋、会议的陪会串会现象也就蔓延不止。
我们也看到了为官心态的变异。
怕脚踩红线,触犯规则;怕外界曲解,惹上麻烦;怕受到牵连,追究责任。避险不担当,考核要政绩,谁也不想犯上“走岔道”的错误,谁也不愿背上“不作为”的评价。于是,投入文山会海便成了一些官员稳妥的工作选择。看起来,他们是“有作为”,“忙作为”,说穿了,他们是在“秀作为”,“装作为”。
确实,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改革探索中的深层次矛盾正凸显,反腐推进中的复杂性风险待求解。但是,我们应当抱持的态度不应是等待观望,更不应是敷衍塞责。“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中央的要求如此明晰坚决,我们还总在等着完备明晰的顶层设计,总在盼着尽善尽美的先行文本,总在想着万无一失的改革创新,这在现实中可能有吗?不敢直面问题,不敢担当责任,不敢迎战风险,那还要我们党员干部干什么?愿作为,善作为,首先就要敢作为。明知文山沉重会海泛滥增加行政成本,浪费社会资源,降低工作效率,消磨干部意志,损害政府形象,还沉湎其中不肯自拔,这是十足的懒政、惰政、庸政!
我们还看到了行政文化的劣化。
文山会海背景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复活、抬头,其深层是行政文化的劣化和工作伦理的沉沦。一些领导干部日常言行的背反、职业道德的流失和政治人格的裂变,已经衍生出、蜕变成一种新型腐败现象。
我们见识了一些官员在各类教育活动中的表态,高调自责,认乎其真,从价值观念到工作作风,从公共服务到个人修为,自我解剖深挖狠批。但是,在行动上如何落实呢?雨过地皮湿,对那些花拳绣腿表面文章照样乐此不疲,忙得轰轰烈烈。知易行难,其实知也不易,只因这个知并非是认知的知,而是良知的知。再看其许多公共场域中的表现,冠冕堂皇,阳光满面,形象包装费尽心思,文山会海中义正词严游刃有余。但是,在个人私下活动中呢?则全然是另一套话语体系,另一种议事规则,让人猜不出哪一个是假我哪一个是本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容也在拓展形式也在翻新,一些地方在基层工作考核评价活动中就多有“创意”,上级部门既不实地走访也不核实下情,单靠通过随机抽样打电话的方式来进行民意调查。上面别出心裁另辟捷径,下面也有智慧也有高招,拿出了砸重金“走偏门”应付民调的对策。基层干部痛切呼吁:“不怕事多任务重,就怕要求不实用。”
文山该搬了,会海该填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秀作为”“装作为”也该收手了。
政府改革还须持续深入。简政放权,转换职能,优化服务,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创新政府,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还应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工作激励导向和改革容错机制。民主建设亟待加快跟进。老百姓最反感“花架子”,最欢迎“捣实锤”。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使民众有更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权力廉洁高效作为。执政伦理也得立根固本。否则,再正确的改革举措也可能在实践中被扭曲、阻滞,再先进的制度变革也可能流变为一种博弈、一种应景。我们共产党人的工作境界应当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颗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人民群众的坚定忠诚。
第四篇:干部“不思进取”也是腐败1105
干部“不思进取”也是腐败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使我想起了古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因此,一个不思进取,整天浑浑噩噩,工作消极应付,抱着平平安安,不求创新但求无过的干部,拿着纳税人的钱,与贪污受贿有什么两样?腐败不一定要收钱。
一、这种腐败的表现形式
一是精神萎靡不振。表现在领导三天难说两句话,听到不正确的说法,听之忍之,接到要办的事拖着推着,请示到面前的事绕着抹着;表现在干部,玩风盛行,一不看书,二不看报,上网除了看“花边新闻外”,就是一个字“玩”。对工作不思考不研究,有的一问三不知。如一位领导干部在讲话时,一位记者问:“请问领导在网上灌过水、拍过砖吗?”回答是:“那是建筑工人的事”。
二是工作没激情。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连钟撞都不撞。领导表现为“三不三推”,即不负责任、不办实事、不求创新;推工作,明明是自己的份内之事,却硬要推给别人;推责任,明确是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不是推给同僚就是推给下属;推时间,抱着推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推的上司没奈何,能过去就过去,推的服务对象没指望,算了就算了,更不要谈推动事业发展。
三是工作不创新。工作年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敷衍塞责,不求创新。表现的形式是,对上级的文件只是翻版,根本不求结合实际,照抄照搬,不管落得实落不实,有没有操作性,造成上访时有发生;领导讲话是“昨天”的今天照讲,连“强说愁”的新词一句都没有,不求听讲对象反应几何?反正是工作完成了;抓工作是没有思路没有典型,勉强有一个典型却是上年、今年都是它,除了它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几个“领头雁”,并且是桃花依旧,没有新蕊,更不要说芬芳了;总结年年都不变,只是调整几个数字,三条优点、三条缺点、三条建议,让你看了是滴水不漏,但认真分析,却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08、09的不同。
二、这种腐败的原因分析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作为干部,不能按照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没有把为群众办事,当做为自己办事,为自己的亲人办事。干部不思进取,造成的后果是,政府效能低下,公信力下降,社会成本加大等等,甚至对政府形象破坏,应该说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
二是机制不够健全。在工作中,首先是目标不明确,致使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动力不足,工作随大流,没有创新;其次是考核机制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没有做到定岗、定责、定考核;再次是考核不兑现,没有做到奖优罚劣,而是干好干坏一个样,有为无为凭影像,甚至有的领导怕得最人,奖金评分,一团和气,美其名曰,为了和谐等等,久日久之,就出现了办公桌上的不思进取,办公桌下事事进取的权力寻租、招财进宝、招商引置等腐败现象。
三是使用干部不当。从领导看,如果使用了不思进取的领导干部,单位将永远波澜不惊,上班来下班走,甚至纪律松懈,懒懒散散,工作没有亮点,成绩平庸等。单位内部没有将有用之才、又能之才提拔重用,而是谁对我好、谁听我的、谁长的漂亮就用谁等,严重挫伤干部积极性,没有真正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用人和“德、能、勤、绩、廉”条件严格考核使用人,则出现了人才不用,奴才重用的现象,岂知“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也是导致干部不思进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几点建议
电视剧《江阴要塞》中国民党政工处长夏忠民讲:“没有欲望,就不要让他干事,干也是干不好的……..”如何才能让干部思进取呢?因为干事是凝聚人心的磁场,鼓舞士气的法宝,干事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力量、一种号召。古往今来,老百姓都会把干事之人铭记在心,李冰父子给人民修建了千古都江堰,人民纪念他们,白居易在西湖上修筑堤坝防止了水患,杭州人民挂念他把修的堤坝成为“白堤”,兰考人民纪念焦裕禄,把泡桐称为“焦桐”,深圳人民怀念邓小平,到处悬挂邓小平画像等等。在单位如何是干部思进取,建功立业,是摆在单位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要形成思想上思进取、行动上追逐进取、机制上促进进取、制度上保证进取的环境,只有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优胜劣汰、依法行政的用人机制,才能在工作中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是有着精神世界的生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明白生活的目的,通过努力,要得到什么?完成什么事业?收到什么效果?这就是目标。有目标的人,生活是充实的,他才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没有目标的人,生活空虚,生命不再可爱,自然就不会珍爱,一碰到失误,就会失去进取心,究其原因,是目标失落,因为他们看不到进取的价值和目标,自然就放弃了努力与追求,荒废自己来自不易的生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不学习就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被动,甚至被淘汰。因此,从个人的角度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从单位要树立学习直接决定单位生产力资本质量的观念,从增强单位的综合竞争力高度加以重视。奋发向上,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干部的起码要求,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石,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对党员干部来说,勤政是为官之要,立身之本,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就必须消除不思进取的种种行为,消除不思进取腐败思想。领导干部只有将勤政为民作为左右铭,才是成事立业之基,才能正确用权,当好人民公仆,才能常思人民事、常记人民愿、常想人民忧、常怀人民情、常感人民恩,牢记曹操《龟虽寿》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名言,为人民干实事、办好事不懒惰,鞠躬尽瘁。
2、强化内部竞争机制。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法则,竞争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于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是行政强制的人事管理方式,虽然在改,但依然是进、出和职务的升、降,待遇的高、低不由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决定。人的知识才能、本领技能是自己的,使自身人生价值的体现,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不是自己说了算,实现人才资源配置,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竞争、生存和发展能力更是难上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由集权的人事管理方式向开放透明、公开公平的人事管理方式转变。学习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它的开放性。单位把各个岗位(职位)公布于众,按需设岗、以岗择人,搭建“擂台”,采取外引内选的办法,决定各岗位人选,这是竞争机制的关键所在。把岗位(职位)由内部竞争转向社会竞争,选择的范围愈大,愈容易选择到最佳人选。从群众聚集的共振效应看,各方人士聚集产生的共振效应远比一方人士聚集的大,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比长期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共振效应要大得多,单位要形成新活力、就应拆除内、外有别的屏障,在尽量大的范围内选人用人,改变单位内部“近亲”循环。选择时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水平、高能力,其中“人岗匹配”是最主要的,否则难以组成最佳群体。在单位内部应切实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实行聘用制,它是搞活用人制度的最佳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重要的环节,是单位出佳绩,创一流的法宝。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如何创建一套传统的考察手段与现代测评手段相结合,领导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党组织人事评定与专家评判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是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人才素质测评、人才业绩测评和人才价值测评这三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素质是业绩的前提和保证,业绩是素质的反映和体现,把素质测评和业绩测评相对分开,然后又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评估测定,得出人才价值,是人才评价的必要结果,这样就实现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用人机制,要实现这种机制,就要建立效能考核,效能考核是一种控制手段,是对干部业绩的评定与认可,因此它具有激励功能,使干部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工作满意感。效能考核又是执行惩戒的依据,而惩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效能不可缺少的措施。效能考核是干部调迁、升降、淘汰的标准,因为效能考核可以评估干部对现任职位的胜任程度及其发展潜力。同时又能发现干部的长处与不足,对长处应注意保护、发扬,对不足则施行教育与培训,又是检验管理或决策是否正确,为新决策提供依据。
4、强化约束监督机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干部需要管理,管理是否落到实处,需要监督,不然会导致不思进取的腐败现象,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要加强人事监督,强化约束机制,保证人才资源的合法有序竞争,创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首先,要提高监督队伍素质,强化监督队伍建设,监督人员要不断增长知识面,提高执法水平和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强化自我约束,转变作风,提高监督质量;其次要强化人事管理和改革办法的法律法规建设,为人事监督提供准绳依据,确保依法监督的顺利进行;第三强化“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监督,保证干部的合法进出和依法管理,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依法竞争、优胜弱汰作为“进、管、出”监督的基本原则,把决策效果作为监督重点。要把监督与优化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制约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真正从思想源头消除不思进取思想,建立对干部勤政监督和评价体系,使那些勤政为民、埋头苦干、政绩卓著,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认可的干部脱颖而出,督促拖沓、平庸的干部向前看,杜绝勤政无绩干部的退路,让不勤政者下课,形成勤政为民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思进取的腐败现象。
5、建立规范处罚机制。消除不思进取腐败贵在勤政、实在为民。勤政,就是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不空谈重实干;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持好、发展好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熬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机关干部要坚决按照制度办事,按照公平、公正的考核奖惩原则办事。对不思进取的腐败现象,情节轻微的,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整改;情节较重的,予以诫勉谈话或公开道歉、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予以调整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直至责令辞职、免职,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法纪条规处理。对干部的处罚结果要与工作考核、干部任用挂钩,作为年终考评的硬指标。受到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处理的,本人本工作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受到诫勉谈话、公开道歉、通报批评处理的,所在部门和个人本工作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和称职;受到调整岗位、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除职务处理的,所在部门和个人本工作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只有这样奖罚分明,才能使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勤勤恳恳干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为民,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第五篇:不积极工作也是一种腐败
工作中的互相推诿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
大家都知道贪污是腐败,行贿受贿是腐败,浪费是腐败,公权私化是腐败„„种种腐败现象都严重地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疾。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说,反腐败离我们很远,主要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大人物,一般管理人员和职工手中没什么权力,没有产生腐败的机会,谈不上反腐败。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任何工作人员,特别是在企业中的一般管理人员,既然能够从事管理工作,就应该清楚这份工作是领导的信任和员工的期待。我们从事一般管理工作,就应该知道管理工作的内容是为员工的安全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威信来自员工,因为行使了为员工服务,生产服务的权力,从而才可以获取工资报酬和相应的荣誉。如果没有为员工服务,生产服务,没有积极工作,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要高工资,高报酬和荣誉?是不劳而获吗?这算不算夺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呢?长此以往将没有了公平正义,这如果不是腐败,那又算作什么呢?如果不为员工着想,生产着想,那么工作中的不作为,互相推诿的行为都应当算作腐败行为。
在我们的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无组织、无纪律,日渐消沉。不坚守工作岗位、推避工作、虚于应付、不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有的人沾沾自喜,有的人摇头叹气。有的管理人员不但不反对,甚至还很自觉地悄然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机关效能,影响到单位形象,影响到党群关系。
在我们的工作中,腐败可能就发生在一个不经意的角落或环节中,腐败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或许我们自己也腐败过。如果我们不能时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置事情,不能时刻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要求自己,腐败就可能发生。如果我们不能时刻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腐败就可能愈演愈烈。
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很多老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终于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广大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惩治腐败不松懈,包括前些年以来,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开展的“三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包括正在开展的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等等,无一不是以抵制败坏歪风、弘扬浩然正气为宗旨。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拥有共建共享社会文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环境。一批批曾经革命的党员干部经不起现实私利的诱惑,在一次次的整风整党运动中相继落马。又有哪一个不是被慵懒散困扰,私欲膨胀而导致的呢?真的很可悲!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我们企业的员工对幸福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充分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为员工的安全着想,不能让企业断送在我们的手中,不能让员工的期待落空。我们必须尽职尽责,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漫不经心,更容不得有任何失职和不作为。我们必须对员工的安全负责,这样工作才会有意义,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让我们做好准备,让我们永远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