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登记不宜由审批局负责!——论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如何集中?
工商登记不宜由审批局负责!——论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如
何集中?
“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支持地方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是《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作出的明确部署,各地也有很丰富的实践。地方实践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设立专门的行政审批局;另一类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笔者认为,无论具体采取何种方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行可权工作,关键在于“相对集中”如何集中? “相对集中”所指的可以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必须满足一定条件
集中的必须是行政许可权。《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也就是说,行政许可是“原则禁止、经批准例外”,不同于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也不同于宣示性公示的登记、备案、告知承诺等,更不同于行政确认。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商部门的登记行为多数不属于行政许可,也就不在可以集中之列。
集中必须符合法定条件。《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许可权。根据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原则,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此审视一些地方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做法,大多数没有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集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一些地方甚至集中了很多民生服务事项。
集中必须注重相对性。从事项上看,应当是相类似的行政许可进行集中,否则会很杂乱,不符合统一的原则;从权限上看,必须是同一层级的行政许可进行集中,否则会导致内部流程混乱,违背效率原则;从流程上看,以书式审查为主的事项不能和以实质审查为主的事项集中,否则会相互干扰,要么降低审查标准,要么无端加重申请人负担;从相互关系上看,串联式的许可项目不能集中,并联式的许可项目可以集中,因为在串联式的许可项目中,前一许可是后一许可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获得前一许可,后一许可就无法启动,强行集中,申请人无法确定逻辑起点。
“相对集中”并不意味着行政许可权限下放,也不应新增“工作人员是否胜任工作岗位”的问题
行政许可的设定,是国家对特定行业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行政许可是行政管理的起点;另一方面,一些特定领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难以完全实现管理目标,需要采用设定行政许可的方式辅助达成。因此,行政许可必然带有相当的专业性,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背后是不同的专业要求。比如,地铁项目的许可,牵涉到国土、规划、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属于对地域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必须由国家层面的各领域专业机构审批,经国务院同意才能实施。而可以下放到基层的审批权限,也意味着该审批事项技术含量不高,应予精简甚至取消。
同时,“相对集中”集中的是行政许可事项,目的在于方便申请人,并不意味着审批机关内部人员的精简合并,以减员为目标的改革导向不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追求的目标。“相对集中”改革并不意味着审批与监管割裂
上文已述,行政许可是行政管理的开端,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单纯地将行政许可作为一个独立环节,与其他行政管理环节割裂,许可脱离了管理的目的,管理失去了源头,不仅仅是对原有管理秩序的破坏,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逻辑矛盾。
其一,对不当获取行政许可的处理,本身就含有两个层面内容。一个是对行政许可行为本身的纠正,这由许可部门负责处理,在实践中争议不多。另一个是追究破坏许可秩序的行政责任,由哪个部门启动就出现了逻辑悖论。如由集中行政许可部门启动,那该部门的职能就不限于单纯的行政审批,这又背离了设立行政审批局的初衷;如由原许可管理机关启动,则没有权力来源。
其二,对获得许可后的日常监管,固然可以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行划定监管部门,但由于许可部门和监管部门分属不同的部门,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一,执行尺度不一,很可能影响相对人的利益。比如,对餐饮业油烟扰民问题,许可部门一般从宽,管理部门一般从严,这是不同的价值考量,没有对错之分。
其三,管理部门丧失了对许可的界定权,也就丧失了管理的基础。比如,对“国内贸易”这一经营范围所包含的内容解读,许可部门才是权威和法定部门,管理部门必须获得许可部门的准确意见后,才能对有关行为依法监管。以前,这是一个部门内循环的过程,一旦变成系统外循环,显然有悖于高效的管理原则。对某一行为的监管要少一些函来函往,“请贵局作出解释”“请贵局作出处理意见”更不应成为常态。笔者认为,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不能把许可与监管割裂开来,必须考虑管理的特点,系统设计集中的方案。一是从管理出发,系统设计行政许可的去留。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梳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汇集多方意见,注重顶层设计,凡是能用备案、告知承诺、信息披露或其他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解决的,坚决取消行政许可;可以市场化方式解决的,取消审批;对确需保留的,进行归类,能合并的合并,能简化的简化,尤其是对应一个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事项,坚决合并。
二是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进行有效区分,分别管理。对行政许可的集中,要尊重科学,注意到层级、权限、区域的不同,不能随意下放,要从管理需要倒推行政许可权集中。对于非行政许可事项,也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示性的登记备案,比如工商登记、身份证登记等,在保留必要的证照管理职能基础上,可以进行区域性集中,统一标准,提高效率;一类是纯粹的便民服务事项,完全可以下放到基层各网点办理。
三是大力推进数据服务。当前,需要确立行政机关在工作中采集、加工的数据产权属于国家的原则,加强数据规范化建设。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数据服务部门,各行政部门按照不同需求、权限获取数据,打通各许可部门的数据壁垒,方便行政管理,也减少相对人反复提交材料,达到精简、高效的许可目标。
江苏省无锡市工商局 魏 磊
第二篇: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可行性研究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样,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解决多头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许可法》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但从我市目前实施行政许可的总体情况来看,全面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条件尚不成熟。松北是新设立的行政区,创新管理方式,尝试开展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正与松北区探索建立政区型开发区的定位不谋而合,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法律依据和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为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这一规定,国务院和省政府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了工作程序。《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提出,“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制度和程序制度,其中许多是对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意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黑政发[2004]5号)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提出“抓紧完善实施行政许可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对于需要在有关行政机关之间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本级政府法制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经本级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后,逐级申报,按法定程序,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政府决定实施。”
二、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将相关部门行使的行政许可权,集中由一个部门行使的方式,来调整行政许可主体,重新配置行政许可权限,其最终目的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松北区是刚刚设立的新城区,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探索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市贯彻落实《纲要》,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消除多头许可的弊端,促进行政许可事项本身的整合、归并,提高行政许可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将在转变政府职能,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逐步消除依法行政的体制性障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务院《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原则、要求、任务和措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将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杜宇新书记在市委第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积极探索综合执法和相对集中处罚权、审批权的有效形式和途径,重点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的要求。石忠信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和程序”的工作任务。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意见和推进依法行政的三年计划(2005-2007)中均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途径和方式。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纲要》的重要举措,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松北区建立新型行政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政区型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途径。松北区作为我省唯一的政区型开发区,是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区。杜宇新书记在松北调研时提出了“松北作为一个新区,一定要走一条新路”,要求松北利用新区、新人的有利条件作出新体制、新机制的新文章,“塑造一个精干、统一、效能的管理体制”。王颖副书记提出松北区要“建立和完善事权集中、管理统一的领导机制,机构精干、办事高效的管理机制”、“坚决防止受旧体制反向辐射、体制复归和建设模式的复制”,并对松北区领导班子提出了“进一步增强体制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大体制创新的推进力度,特别是要在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基础上,积极尝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等试点工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可以将原来由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集中由一个部门实施,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是松北区“塑造一个精干、统一、效能的管理体制”,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低成本、高效率目标的主要途径。
三是规范执法,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有益尝试。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尤其是将所有区级行政部门行使的行政许可权集中由一个部门行使,有利于完善执法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使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四是市级机关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的良好基础。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比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更加巨大,工作也更加复杂,操作起来困难
也会更多。目前,受许可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在市级机关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的条件尚不成熟。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可以积累经验,为我市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经初步调查,除市直部门在松北区设立的分局外,松北区属实施行政许可的部门共有12个(包括1个实施非许可审批事项部门),具体实施行政许可工作人员39人。依法具有行政许可权事项57项,非许可审批、备案、登记等其他事项16项,但由于受市、区管理权限划分以及技术、人员等条件限制,目前松北区实际组织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30项,非许可审批、备案、登记等其他事项5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共计20项。2005年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1034件,非许可审批、备案、登记等5260件(详见《松北区行政许可机构和有关事项表》)。从调研情况来看,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第一,省、市党委和政府领导对松北区构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是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的有力保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是对行政管理权限的重新配置,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必然涉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权限和利益,省、市党委和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是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根本保障。
第二,松北区目前机构设置状况,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相对集中许可权最大的障碍就是原有管理体制下部门林立、人员众多,部门利益严重,难以协调。而松北区由于是新设立的行政区,没有与市级机构对口设置行政机构,目前除市级部门在松北区设立的分局外,松北区属具备行政许可权的部门(包括实施非许可审批部门)仅有12个,而且管理权已经相对集中。如松北区社会事业局集中行使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管理职能,在其他地区由4、5个部门分别实施的行政管理权限,松北区已经由一个部门实施,这就为进一步集中行政许可权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可以说,现在是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探索行政管理新体制的绝好时机,在全市甚至全省范围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松北区都具备独一无二的良好条件。
第三,松北区行政处罚权的高度集中,也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提供了有利条件。经市政府批准,松北区行政执法局已经集中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城市规划、房产、水务、文化市场、人防、畜牧管理方面全部行政处罚权和环境保护、建筑市场、工商、公安交通管理的部分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罚权的高度集中,不但有利于实施许可部门与实施处罚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而且将使松北区行政管理体制在整体上呈现和谐状态。
第四,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转为开展试点工作增强了可操作性。目前,松北区实施行政许可的部门基本上都在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事窗口,集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这将为试点工作在具体操作上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可操作性。
四、开展工作的初步设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松北区具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有利条件,可以考虑设立松北区行政许可局,其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范围有三种设想:
一是与松北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相对应,集中范围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规划、水务、房产、人防、文化市场、建筑市场、环保、畜牧等管理方面的行政许可权。这种方式可以使松北区审批与监管环节相适应,利于沟通管理,但从推进松北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集中的范围较窄,而且规划、水务、房产、人防、环保、建筑市场等还涉及市、区管理权限及技术、安全等问题,操作起来困难较大。
二是将区级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包括非许可审批、备案、登记等事项)全部集中起来。具体包括市容、市政、绿化、文化、新闻出版、教育、体育、旅游、统计、卫生、计划生育、建设工程、民政、劳动、财政、经济、发改、人事、安全、农业、农机、畜牧、林业、粮食、人防、商务等管理方面的行政许可权(具体事项见《松北区行政许可机构和有关事项表》)。这种方式集中了松北区区级部门实施的全部行政许可事项,包括目前已经实际实施和未实际实施的事项,范围广、事项多,内容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同样很大。
三是针对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试点工作的特点,先将松北区目前已经组织实施或虽未实际实施但比较适宜集中的行政许可事项、非许可审批和备案登记等事项纳入集中范围,具体包括统计(2项)、文化(6项)、教育(1项)、体育(2项)、建设工程(1项)、市政(6项)、民政(2项)、劳动(2项)、盐业(1项)、水产养殖(1项)、卫生(5项)、财政(1项)、人事(2项)、安全(4项)等36项行政许可权限;建设项目立项、招投标、合同备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伤认定、工资总额使用、幼儿园、托儿所卫生保健合格证、外资企业入区、合资、合作企业审批、初级职称评审、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初审等12项非许可审批、备案、登记事项。(详见《拟集中行政许可及有关事项表》)。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集中范围也比较大,但从2005年松北区具体实施行政许可情况来看,除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户外宣示物许可、卫生许可和建设项目立项、最低生活保障、婚姻登记、外资企业入区等等事项外,其他事项实际办理数量很少。集中范围比较符合松北区的实际情况,相对来说,也易于操作。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在全国范围内,也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成型经验可供学习借鉴。本文仅对在松北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利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范围和方式作了一些设想,许多不确定之处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实践检验。
附:
1、《松北区行政许可机构和有关事项表》
2、《拟集中行政许可及有关事项表》。
第三篇: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关问题的研究
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关问题的研究
来源:法制办主站 发布时间:2010-06-28 15:00 阅读次数:
(大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宫学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管理方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升行政效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创建优良法制环境,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结合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分类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狭义上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就是《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即“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包括受理、审查和决定等各种职权。
(二)广义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不仅包括《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还包括《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即行政机关内部的集中、行政机关之间的集中。行政机关之间的集中又可以分为地点上的集中和业务上的集中两个方面。
二、行政许可办理方式的发展阶段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的大背景下,自《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纷纷设立了名称各异、职能类似的行政服务中心机构,行政许可办理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机械集中审批阶段
在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之时,地方各级政府就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把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办公。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一般都设有触摸屏、显示屏、网站等,各部门办理的审批事项的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等都向社会公开、公示。应当说,这个时间段的行政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更多地是体现在政务公开的载体功能上,将各自为政的审批变为“串联式审批”。
(二)统一、联合(并联)办理阶段
在我国现有政府架构、部门分权过多的情况下,往往一个行政许可需要多个部门办理,多头审批。许多行政服务中心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实行统一、联合办理。“统一办理”是指由一个部门受理申请后,直接转告其他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再办理,减去了申请人往返各个部门递送申请的程序。“联合办理”是指行政服务中心先指定一个部门主办,然后采取联审、会签的方式,一次性收文、办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并联审批”。这种行政许可办理制度比“一个窗口对外”制度有了改进,办事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雏形阶段
近年来,有些地方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将分散在政府部门不同科室的行政许可职能整合起来,设立行政许可科,整体移驻行政服务中心。有的地方实行并联审批超时、缺席默认制度,对在联合办理中拒绝参与或不接受牵头单位协调的单位,牵头单位按既定程序启动缺席默认制,所属的审批项目视为该单位审批同意,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缺席单位承担。这些都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雏形阶段。
三、现行行政许可办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集中办理仅仅限于形式上的集中。各级政府和部门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虽然在形式上把各有关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集中到了一个大厅办理,但总体上无法实现行政许可(审批)权限的转移。多数情况下充当“收发室”,无法杜绝项目审批“两头受理、多头办理”的情况发生。
(二)难以发挥沟通协调职能。各级政府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与各行政机关之间是平行关系,行政服务中心对涉及多部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协调力明显不足,难以真正发挥统一、联合、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制度的功效。
(三)行政服务中心监管功能偏弱。行政服务中心只是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的场所,行政审批权依然属于各部门。大多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福利仍在原行政机关,因而行政服务中心对其他部门违规审批的监管没有得力手段和措施。
(四)许可(审批)方式创新不到位。新的行政许可办理方式不断出现,但是在压缩审
批时限、减少办事环节、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行政许可的实质审核权仍在各部门,形成众多行政部门与“一站式”服务的交叉迭合。
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合法性分析
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行政许可法》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也预设了行为模式,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都比较充分。
(一)有关行政许可(审批)职权在行政机关之间的转移合法性问题。各行政执法机关都是同一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其行政职权来自政府的分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设置或者撤销哪些政府组成部门,也可以调整现有政府部门的职能。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审批)职权,属于政府调整其职能部门或部门职能,是其职权范围的事。
(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审批)职权的合法性问题。按照《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五条“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由一个部门形式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权。
五、建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机构的初步设想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建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机构就是要将多个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尽量归并到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实现行政许可工作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成立工作部门的可行性分析
1、有利于加强内部监管。在目前行政许可(审批)办理机制下,几乎都是“串连”模式,存在相当多的缺陷和弊端,即使推行“并联审批”,仍然摆脱不了“两头受理、多头审批”的局面。成立工作部门后,原行政服务中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发挥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关申请材料的传递,由申请人负责变为单位内部传递,大大方便了申请人,原来部门之间行政审批工作的外循环变为单位的内循环。
2、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成立工作部门以后,行政许可的工作流程明显简练,受理机构一次性告知所有需要办理的审批项目、报批材料,并一次收费,环节减少,时限压缩。
同时也理顺了发改、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的审批时序,解决了互为条件、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基本清晰了核准、备案、许可、审批对应的要求与工作方式。
3、有利于明确行政责任。在目前行政许可办理制度下,如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敷衍塞责,本部门监管很难到位,达不到《行政许可法》所蕴含的“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成立工作部门后,更便于监控,将整个工作流程置于单位内部的监管之下,使原需“多头审批”的项目,变为一个部门的许可项目,从体制上改变了原来行政机关之间推诿责任的情况。
(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具体操作方式
1、部门设置。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成立工作部门必须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科学合理地调整、确定部门内部各有关机构的行政许可职权。在现有体制下,可以根据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成不同的领域,如农林、建设、文化体育等,使相同或相近的行政许可事项由一个内设机构承担,尽量保证制度的稳定和统一。在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中,可以选择一两个地市和一两个领域进行试点,认真总结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在全面推开。
2、权力运行。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项目选择上,应当突出重点,选择社会关注度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密切的项目实行并联审批。行政许可权虽然集中到一个部门中,但在部门内部还可能存在跨机构交叉的问题,可以在部门内部推行并联审批,以完成一个项目为目标,梳理行政许可权,由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实行一步受理、同时审查、同时决定、同时发证,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管理相对人办事。例如,相对人欲开发房地产项目,需要经过立项,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用地许可等等,经过的环节和程序都非常多,时限最长的多达半年之久,通过实行并联审批,可以在一个许可期限内完成上述工作内容,大大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方便行政管理相对人。
3、相关权力的执行问题。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过程中,行政许可往往和非许可性审批、登记、备案、确认等行政执法行为存在交叉,互为前提,所以上述职权也应纳入到相对集中范围之内。如果孤立地将行政许可作为相对集中内容,势必会造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虚置化、形式化,难以实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目的。
4、许可后的监管问题。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以后,按照《行政许可法》谁许可、谁监管的有关规定,可以在部门内部设立综合性的执法机构,负责对许可审批事项的监管,保持行政行为的统一,也符合《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篇:岳西县财政局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
岳西县财政局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
改革工作情况总结
----“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工作回头看汇报材料
今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适时启动、强力推进了以“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我局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全面开展行政审批“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工作的实施方案》(岳办发[2010]14号)的有关要求,认真梳理了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对相关行政许可(服务)职能进行了依法、科学、高效的归并,现将工作开展有关情况总结于后。
一、全力推行以“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
(一)、加强领导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桂爱生同志为组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徐爱民同志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综合股,具体负责相关事宜。
(二)、狠抓落实
1、加强清理,应进尽进。按照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分类方法,对我局所属事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规范,当前属我局实施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并进驻中心的共有19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有10项,分别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核发,会计代理记账业务资格审批,珠算等级鉴定证书核发,会计档案的销毁批准,行政事业单位账户设立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收费票据购领审批、,耕地占用税征收,契税征收,耕地占用税、契税减免审批,加征耕地占用税。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项目有9项,分别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审验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臵审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审批,县属国有企业资产产权转让审批,经批准列入的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项目费用预案审批,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报告核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立项确认审批。
岳办发[2010]18号《关于公布暂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项目名单的通知》同意我局暂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的项目有5项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财政建设项目工程概预(结)算、竣工决算审查,财政贴息项目审批,教育、科技、文化专项经费审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事项审批。
2、归并职能,设立行政服务股。整合内设机构,归并行政许可(服务)职能。设立岳西县财政局行政服务股。专门负责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受理和办理等工作。
3、配备人员,授权充分。我局研究决定由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徐爱民同志具体分管行政审批工作;朱显光同志任岳西县财政局行政服务股股长,授权其代表本部门在窗口对“即办件”直接审批,对“承诺件”和“报批件”负责受理初审等工作。2名工作人员同时配齐,真正建立起一套部门、科室、窗口“三位一体”的行政许可服务工作体系,切实做到“既能受理、也能办理”。
4、坚持“一审一核”制。经局研究决定,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审验登记,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报告核准,经批准列入的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项目费用预案审批,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立项确认审批项目需要集体研究审批外,其余审批事项实行“一审一核”制。审查和核准除书面形式外,还包括现场检查、踏勘验收等,一般在审查和核准两个环节完成。
5、严格限时办结制。我局对于不能即办的承诺件实行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我局承诺办理的项目有16项,平均法定办理时限为30个工作日,平均承诺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比平均法定办理时限减少30 %。
6、明确审批专章制。本局行政许可(审批)一律使用行政许可(审批)专用章,行政许可(审批)专用章留存于局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由局行政审批首席代表管理和使用。
7、经费保障充足,运转顺畅。按照县行政服务中心的统一要求由局办公室支付资金购臵了必须的办公设备,日常办公用品实行领用制度,随要隋领,特殊情况先报告登记,后购买,总之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保证了中心窗口工作的顺利开展,新中心运转3个月以来运转顺畅。(三)、不断总结,与时俱进
1、进一步强化人员配臵,优化窗口建设。本着“配优、配强、配全”的原则,挑选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同志进驻中心,同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支持财政窗口参加中心开展的各类评先竞优活动,把窗口服务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树立财政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2、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审批通报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要继续在行政审批上全面“提速”,实行“一站式”服务,审批的时限能缩短就缩短,提高当场办结率。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减少内部审批环节。严格履行“一次告知”的承诺,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突出强化职能、服务大局,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特色,真正便利于群众。为岳西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局在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行政服务中心财政窗口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要求。
财政局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重新组建三个多月的时间,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分管领导曾多次到中心看望工作人员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强化“四种责任”,工作中树立争先意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强化岗位责任。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尽忠职守,以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强化受理责任。实行首问负责制,落实AB角岗位互补工作制,推广优质化服务。积极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热忱服务、一身正气办事、一句好言相送。“六个一”接待准则,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业户热心、解答问题细心、处理问题耐心。三是强化程序责任。加强审核材料、立档备案各环节办理责任,及时完成每一环节,尽量简化办件手续,尽快缩短办理时限,更好地为业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强化服务责任。坚持“承诺有限、服务无限”的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推进承诺、延时、跟踪、协调服务,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排扰解难,提供公正、公开、便捷高效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二)、狠抓财政窗口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财政窗口人员的综合素质
坚持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自觉投身到争先创优活动中。凡是中心统一安排的政治学习、上党课、普法教育、党团活动及大小会议,只要是该参加的都能自觉参加。经常组织学习新政策、新精神,学习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责任心和公仆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窗口工作人员目前只有3人但这是一支思想素质较好,人员稳定,工作踏实,业务过硬,热爱财政窗口工作的队伍。在职业道德方面,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出勤率达100%。在抓好思想工作的同时,我们努力营造一支和谐、团结、协作的队伍。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是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全体人员和睦共事,相互尊重和理解,是一个同心同德,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严格执行各项财政政策及财政纪律不拿感情去代替政策,不拿原则做交易。坚持不收人情税,严格遵守农业税人员“六要”、“十不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办件情况
自2010年8月28日至12月6日止,财政窗口共办结各类办件 113 件,其中:即办件 109件,(契税征收367件,根底占用税4件,共计征收入库税款10,438,324.00元)承诺件 16件。承诺件中提前办结的共15件(当日办结2件),1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三、财政窗口今后的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财政窗口将立足岗位,扎扎实实地开展“保持先进性、争创先锋岗”,“满意在窗口、服务创一流”的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为纳税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这条主线,真正做到群众满意、社会满意。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部门配合,完善窗口功能
全面总结窗口运行以来的工作经验,在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窗口以及局内各相关股室的配合,严格按照先税后证,不完税不发证的程序,严把减免关,严格依法治税,文明征税,进一步和进中心的各执收单位协调好工作,进一步规范“一个口子”收费的原则。
(二)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时效
在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时效上下功夫。做到提前介入,及时核定,通知办结事项。做到“五个不让”:即增强公仆意识,不让服务对象在我这里受到冷遇;增强效率意识,不让工作和审批事项在我这里延误;增强责任意识,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增强党性意识,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这里出现;增强纪律意识,不让财政局和“中心”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为山区经济发展尽心尽力。
岳西县财政局 二0一0年十二月八日
第五篇: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就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进行交流学习。
宝鸡市陈仓区是2017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之一。改革试点工作以来,陈仓区严格按照省市改革部署,以构建“审管分离”机制为核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优化、协同、高效、便民”的原则,统筹协调,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10月,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2019年2月领导班子、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干部平均年龄3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达到98%,打造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的审批工作队伍。人员到位后,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扎扎实实开展审批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一方面着手进行事项划转,2019年5月10日、6月30日分两次将涉及全区16个部门147项(实施清单222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施集中审批。同时,不断完善审批工作机制,探索实行审批局和政务中心一体化、大厅窗口和审批股室一体化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构建审批信息共享、审批与监管联动、联合踏勘、行政复议应诉等制度,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截至今年9月底,全局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7451件,办结7389件,办结率99.2%,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在推进改革中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改革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目前没有具体统一的顶层设计,对审批事项划转、人员编制等核心工作没有明确统一要求。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县(区)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改革,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影响了改革效果和进程。比如,对于相同的审批事项,在全市各县(区)可能就会出现审批单位不同的情况,对群众办事造成困扰,降低了群众的办事体验。在审批事项的名称、所需资料等方面,也存在现实中与省政务服务网公布的“三级四同”目录不一致的现象。二是改革推进过程协调难度大。在改革中,不管是在单位组建阶段的人员、事项划转,还是在单位运行阶段具体审批业务的办理,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口近20个区级部门和市审批局及相关部门,上下左右、线上线下联系对接、沟通协调难度大。比如,在现场踏勘、原审批部门业务平台账号申请、空白证照领取等实际工作中,行政审批局大多打“感情牌”,或用“老关系”来推进工作,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三是政府数据信息孤岛还未打通。目前中央、省市都在加大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而平台系统间的整合和数据共享都仍处在省级相关部门实现对接、导入的过程,省上部门自建系统多,整合难度大,造成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信息互联共享难度较大,“信息孤岛”仍然存在,影响了“一网通办”的推进。四是专业化行政审批队伍建设滞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亟待加强和跟进。
这次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这次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业务培训班,是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快实现“一门、一网、一次”目标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和及时的会议。本次学习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培训内容丰富、课程安排紧凑,使我们不管是在知识拓展,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确实受益匪浅。
一是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两天来,通过认真聆听各位领导、教授的精彩辅导,我边听课边思考,确实学到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汲取了全新的理论“营养”,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对新形势下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二是启迪了思路,活跃了思维。授课中,各位领导和教授们丰厚的理论知识、成功的实践经验、恰如其分的案例分析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活跃了思维空间,提高了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理清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思路,对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责任,坚定了信心。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更好地维护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也切实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坚定了做好我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培训会的安排部署和各级领导的讲话要求,继续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面提升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