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2016
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
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环境保护部 科学技术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多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2/3。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是贯彻中央有关“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举措。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有关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辐射引领各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整县统筹。以县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县域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相关资金县级整合和投融资创新,科学确定综合利用技术路径,探索整县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二是技术集成。针对不同农业废弃物特点,集成现有零散的利用技术,制定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多元化、立体式、组合型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三是企业运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废弃物标准化分类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商品化应用的运营机制,在农业废弃物转化增值中延伸产业链。
四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种类分布、利用基础,相应采取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适应不同区域特色的利用模式,优化和选配建设重点,避免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二、试点任务
(一)探索有效技术路径
针对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不同废弃物特点,优化集成技术方案,探索有效利用路径。
——畜禽粪污。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资源化利用。一是对不能自行处理废弃物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散养户,实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进行发酵处理,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堆沤积肥、有机肥加工等设施设备;二是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运营,建设原料收集存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实现沼气高值高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还田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
——病死畜禽。围绕收集、暂存、处理等关键环节,促进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工业油脂、有机肥、无机炭等产品。
——农作物秸秆。围绕收集、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多元化综合利用。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等设备,促进秸秆就地还田;二是加强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生产优质粗饲料产品,建设青(黄)贮窖,购置秸秆收割、收集和处理设备、蒸汽膨化设施设备等;三是专业化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建设秸秆收集、固体成型或厌氧发酵和提纯设施设备;四是专业化企业生产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建设堆肥车间,购置秸秆收集、破碎和堆肥等设施设备;五是专业化企业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购置秸秆收集、打包和板材生产等设施设备。
——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围绕回收、处理、奖补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提升再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农业地膜产品标准,提高标准准入,鼓励回收地膜。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机制,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探索综合利用模式
综合考虑区域地型地貌、气候特点、产业现状、生产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按照环境问题相近、强化源头治理的原则,聚焦种养密集区,将试点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每个区域以种养大县为基点,自主选配、科学组合相应的综合利用模式。
一是南方丘陵多雨地区“1+N”组合。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垂直分异明显,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适宜种植,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足,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二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1+N+N”组合。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水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一年四季适宜种植,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是北方平原地区“1+N+N+1”组合。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及西北部分地区,地面辽阔平坦、土壤肥沃,区域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以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为主,水热资源不均,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除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秸秆利用不高外,地膜残留问题突出,根据实际需求,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废旧农膜(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与处理中心”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试点选择
优先选择工作有基础、种养殖规模较大、地方有积极性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所在县市开展试点。2016年,结合现有投资渠道在30个左右的县(市)开展试点。根据试点进展和年度财政支持情况,后续年度逐步推进,并适时编制全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系统梳理各类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与机制,明确建设标准、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总体布局。
四、组织管理
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试点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
(一)试点申报
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确定试点标准、内容及目标,明确各省试点指标,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省级农业发改、财政、环保、住房城乡建设、科技等部门加强协作,按照要求组织试点申报、审核等工作,并按分配的指标确定本省试点县(市)。县(市)根据自身实际和相关要求,自愿申报。
(二)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由试点县(市)农业等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资金整合和投融资创新,合力推进试点进程,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
(三)管理考核
试点县(市)加强工作自查,主动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省级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和技术服务,研究解决试点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农业部等部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适时向全国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分类支持。针对不同建设内容,分别采取相应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开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现有投资渠道予以支持。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对于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纯化等利用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二)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各地要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将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储存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各地探索对沼气、秸秆发电企业的上网价格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实现与市场上其它相互替代产品的平等竞争。
(三)强化技术创新转化。围绕产品开发,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生物燃料科技研发力度,探索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商业化的有效途径。实施生物基材料集群式科技示范工程,提升生物基材料产品在高分子材料市场中的替代率。突破新型饲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基料转化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化有效途径。
(四)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策宣讲、技术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改变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各地通过“一事一议”,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相关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农业部网站)
第二篇: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 2016-09-19 10:53 来源农业部网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都作出了明确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并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审定,现印发给你们。
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用则利,弃则害。请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请各地方每年12月底前向主管部门报送试点工作总结。
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环境保护部 科学技术部
2016年8月11日
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多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2/3。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量大面广、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是贯彻中央有关“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举措。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有关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辐射引领各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具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整县统筹。以县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县域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相关资金县级整合和投融资创新,科学确定综合利用技术路径,探索整县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二是技术集成。针对不同农业废弃物特点,集成现有零散的利用技术,制定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多元化、立体式、组合型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三是企业运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废弃物标准化分类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商品化应用的运营机制,在农业废弃物转化增值中延伸产业链。
四是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农业废弃物种类分布、利用基础,相应采取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适应不同区域特色的利用模式,优化和选配建设重点,避免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二、试点任务
(一)探索有效技术路径
针对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不同废弃物特点,优化集成技术方案,探索有效利用路径。
——畜禽粪污。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资源化利用。一是对不能自行处理废弃物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散养户,实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进行发酵处理,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堆沤积肥、有机肥加工等设施设备;二是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或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运营,建设原料收集存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实现沼气高值高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还田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
——病死畜禽。围绕收集、暂存、处理等关键环节,促进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工业油脂、有机肥、无机炭等产品。
——农作物秸秆。围绕收集、利用等关键环节,促进多元化综合利用。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等设备,促进秸秆就地还田;二是加强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生产优质粗饲料产品,建设青(黄)贮窖,购置秸秆收割、收集和处理设备、蒸汽膨化设施设备等;三是专业化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建设秸秆收集、固体成型或厌氧发酵和提纯设施设备;四是专业化企业生产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建设堆肥车间,购置秸秆收集、破碎和堆肥等设施设备;五是专业化企业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购置秸秆收集、打包和板材生产等设施设备。
——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围绕回收、处理、奖补政策制定等关键环节,提升再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农业地膜产品标准,提高标准准入,鼓励回收地膜。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机制,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探索综合利用模式
综合考虑区域地型地貌、气候特点、产业现状、生产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按照环境问题相近、强化源头治理的原则,聚焦种养密集区,将试点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每个区域以种养大县为基点,自主选配、科学组合相应的综合利用模式。
一是南方丘陵多雨地区“1+N”组合。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垂直分异明显,气温较高、雨量丰沛,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适宜种植,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随意排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足,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二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1+N+N”组合。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水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1600—2500小时,一年四季适宜种植,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是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是北方平原地区“1+N+N+1”组合。集中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及西北部分地区,地面辽阔平坦、土壤肥沃,区域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以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为主,水热资源不均,畜禽养殖方式以规模化为主。本地区农村除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秸秆利用不高外,地膜残留问题突出,根据实际需求,可优先采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点+若干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点+废旧农膜(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与处理中心”模式开展综合治理。
三、试点选择
优先选择工作有基础、种养殖规模较大、地方有积极性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所在县市开展试点。2016年,结合现有投资渠道在30个左右的县(市)开展试点。
根据试点进展和财政支持情况,后续逐步推进,并适时编制全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划,系统梳理各类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与机制,明确建设标准、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总体布局。
四、组织管理
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试点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
(一)试点申报
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确定试点标准、内容及目标,明确各省试点指标,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省级农业发改、财政、环保、住房城乡建设、科技等部门加强协作,按照要求组织试点申报、审核等工作,并按分配的指标确定本省试点县(市)。县(市)根据自身实际和相关要求,自愿申报。
(二)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由试点县(市)农业等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资金整合和投融资创新,合力推进试点进程,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
(三)管理考核
试点县(市)加强工作自查,主动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省级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和技术服务,研究解决试点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农业部等部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适时向全国推广。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分类支持。针对不同建设内容,分别采取相应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开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现有投资渠道予以支持。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对于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纯化等利用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二)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各地要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将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储存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各地探索对沼气、秸秆发电企业的上网价格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实现与市场上其它相互替代产品的平等竞争。
(三)强化技术创新转化。围绕产品开发,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生物燃料科技研发力度,探索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商业化的有效途径。实施生物基材料集群式科技示范工程,提升生物基材料产品在高分子材料市场中的替代率。突破新型饲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基料转化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化有效途径。
(四)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策宣讲、技术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改变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各地通过“一事一议”,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相关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2016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解读《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
瞄准五类废弃物 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解读
日前,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的亮点有哪些?意义何在?记者就此专访了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
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方案》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当前,农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处理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2/3。这些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实际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改善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是贯彻中央有关“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环节,也是应对经济新常态、促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举措。
问:对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们总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主要聚焦哪几类废弃物开展综合利用?
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坚持整县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有效回收利用。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辐射引领各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问: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主要任务包括什么?
答:试点地区的主要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积极探索有效技术路径。针对五类不同农业废弃物特点,优化集成技术方案,探索有效利用路径。对于畜禽粪污,分类采取干湿分离或沼气转化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对于病死畜禽,通过专业化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对于农作物秸秆,采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方式综合利用;对于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再利用机制。二是着力探索综合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区域地型地貌、气候特点、产业现状、生产生活方式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按照环境问题相近、强化源头治理的原则,聚焦种养密集区,将治理重点布局在南方丘陵多雨区、南方平原水网区、北方平原区三个类型区。每个区域以种养大县为基点,自主选配、科学组合相应的区域综合治理模式。
问:请问国家将优先选择在哪些地区开展试点?如何自主申报成为试点?对试点地区将进行怎样的集中管理?
答:我们拟优先选择工作有基础、种养殖规模较大、地方有积极性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所在县市开展试点。今年主要结合现有投资渠道在一些县(市)开展试点。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和财政支持情况逐步推进。
各地应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试点申报、实施与管理工作。在试点申报上,由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确定试点标准、内容、目标及各省试点指标;省级农业等部门组织申报、审核,并按分配的指标确定本省试点县(市)名单;县(市)自愿申报。在组织实施上,由试点县(市)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资金整合和投融资创新,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在管理考核上,试点县(市)加强工作自查,主动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省级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和技术服务,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农业部等部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指导,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向全国推广。
问:对于试点地区,将有怎样的支持政策?
答:中央和省级农业等有关部门积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推动项目资金向试点县(市)倾斜。针对不同建设内容,分别采取相应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开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现有投资渠道予以支持。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对于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纯化等利用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
此外,各地要积极完善配套政策。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将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储存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各地探索对沼气、秸秆发电企业的上网价格及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实现与市场上其他相互替代产品的平等竞争。强化技术创新转化,围绕产品开发,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应用。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政策宣传、技术业务培训等工作。
第四篇:XX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行动方案
XX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行动方案
一、试点单位
XX村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20年,XX村的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药、化肥瓶进行集中回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按照“两分、两改、两配套”模式(即雨水与污水分开、粪污与固液分开,改水冲粪为干清粪、改鸭嘴式饮水器为嵌入式饮水器,配套干粪棚、污水处理池、沼气池、沼液输送管网、干湿分离机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消纳土地),配合畜牧水产局对全村现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升级改造,着力完善引水装置、粪污收集、沼气处理、肥水一体化利用等设施设备。大力提升有机肥厂生产规模及能力,建设完善沼液储存运输配套设施。
2、对于病死畜禽,必须采取消毒掩埋的办法,实行无害化处理,违者严管重罚。
3、建立完善农膜管理制度、农膜监测制度和回收利用体系,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废旧农膜等废弃物的回收,进行政府补贴,对于乱丢乱弃行为,严肃查处。
4、加强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化利用比例,提升秸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水平。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等设备,促进秸秆就地还田。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车、开会、微信等方式,将工作要求传达到种田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
2、集中整治。利用2019年下半年秋收和2020年农耕集中时段,开展巡查督促。对于影响严重、拒不改正的,立案查处,加大惩罚力度,达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3、持续推进。根据工作要求任务,每月调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研究解决。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以点带面,全镇铺开,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五、工作保障
1、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发挥好党员作用,促进工作开展。
2、坚持群众主体。强化政策宣讲、技术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改变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
3、坚持鼓励引导。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通过“一事一议”,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相关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
4、坚持责任落实。联村领导为牵头责任领导,相关办站负责人为牵头责任人,所在村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将指导、督促、考核等各项工作到位,加强配合协作,确保工作实效。
六、资金筹措与使用安排
1、对于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予以支持。
2、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由各村安排2000元消毒经费,村民负责掩埋,予以美丽乡村专项资金补贴。
3、对于农药包装物和废旧农膜等废弃物的回收,按每公斤0.1元的标准,从美丽乡村专项资金中,对主动送卖给镇垃圾回收站的大户进行补贴,或者直接对镇垃圾回收站予以补贴。
第五篇: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有可为
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大有可为
□ 记者 林汝恺 2014年04月14日
阅读导示:
如果改变了观念,从源头起把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当作优化工程成本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也看清楚建筑废弃物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资产,有着巨大的利益和市场存在,那么,我们还等什么?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不缺钱,也不缺行政的力量,而是缺少认识,缺少人,更缺少社会的支持。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加上未来几年,还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建筑业发展现状的规模以及改建、装修等工程量计,不可避免地,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的量,是非常巨大的。
现实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后,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都在10亿吨以上,其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仅为几千万吨,利用率不到5%。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不清楚建筑废弃物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常常把它当成麻烦事甚至偷倒偷运。二是认识有误区。为什么市场不接纳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建筑垃圾得不到合理处置,首先在于人们的观念问题。”有关专家曾指出,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产品,国内消费者不了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不容回避的是,对于建筑垃圾排放,许多单位的处理方式较为粗放,除了回填利用和填海外,其余大多是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填埋场,若以每填埋1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1亩土地计算,每年国家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需占用土地是十分惊人的。而且这些垃圾被倾倒或简单填埋在城市周边,造成“围城”现象,造成的危害是,污染水、空气和环境,破坏土壤,占用大量的土地。
沉重的风帆:
事实上,建筑废弃物也是一种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加以再利用和再生利用,既可节省资源的消耗,又可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
但是,相比国外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我国无论在意识、法规还是具体实施,以及技术能力及设施等方面,都相差巨大。一方面,城乡建设特别是城镇化推进中,建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而另一方面,要高效处理和利用建筑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绿色再生资源,必须要形成统一认识。同时,在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既要着眼于从源头开始进行建筑废弃物减量的努力,又需要建设完整的处理产业链,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给予保障,碍于政策、规章以及人们的认识,可以说,从全国范围看,进展不令人
满意。
艰难的开拓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深入人心,以及近乎达到极限的环境容量压力,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建筑业发展的体系中,需要提升行业价值,特别是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方面,必须作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之路,还是处于“小升初”阶段。仅仅从建章立制层面,虽然在2005年,建设部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有着原则性的建议,“要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努力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要积极研究和开展建筑废弃物与部品的回收和利用。”但可惜的是,毕竟只是份《指导意见》,不具备强制性。从2009年3月我国首部相关地方性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到去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条例》,据了解,这么些年来,目前全国也就这两个城市具有专门性的法规。
减量化的潜力大
显然,做好建筑废弃物的减量是首要的。对照国外先进经验,总体来讲,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已经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显而易见,建筑垃圾从源头减量,才是重中之重。问题是,不少人往往把建筑废弃物当成边际成本而常常忽视。实际上,对项目建设和管理人员来说,在制定优化成本计划时,就应当考虑减少它们的产生,以减少处置清运等费用的支出。即使不可避免产生,也要回收整理。要有“可再生、再利用”的意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的调整、观念的改变。把解决建筑废弃物的减量纳入项目成本降低的着力点中,这符合项目管理创新的实际,也符合对粗放式管理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己利企,利国利民。
多方借鉴先进经验
欧美、日韩等都有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还是先进的管理方法,或是系统的解决方案,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此外,根据香港、新加坡的管理经验,比如实行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是促进建筑废弃物减量及回收利用最有效的措施。香港政府自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建筑废弃物处置收费计划,就弃置于堆填区、筛选分类设施和公众填料设施的建筑废物征收不同的费用。实践证明,香港政府的建筑废弃物处置收费计划对于刺激建筑废弃的减量和回收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根据《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2006年的统计数字,自实施收费计划一年来,香港建筑废物的平均日产生量由2005年的6556公吨减少至2006年的4125公吨,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强。此外,新加坡政府也对建筑废弃物征收费用,效果同样显著。
不可一日之功
从现实看,除个别地方外,总体而言,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许多地方政府,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认识不足,建筑废弃物处理大多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且不说作为基础工作的分类收集,就是专业的回收机构也很缺少,相关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水平也较落后,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更是鲜见,更遑论系统的规划和制度了。
由此,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单靠行政力量的推动是不行的,还需要项目部的积极性、企业的力量、多方的资金、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