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妥善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通知
邓政办〔2012〕41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妥善安置就业困难
人员就业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妥善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豫政[2008]2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工作的通知》(豫政[2009]33号)和《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豫财社[2011]293号)精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是在国家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
(一)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
(二)登记失业人员中距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
(三)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
(四)处于失业状态的残疾人、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县级以上(含县级)劳动模范、军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
(五)其他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公益性岗位的范围 政府购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和公共管理服务的就业岗位。包括:环卫保洁、公共设施维护、园林绿化、交通道路维护等就业岗位。
三、公益性岗位申请安置的程序
(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就业困难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养老保险手册、照片等向再就业经办机构提出公益性岗位就业申请。再就业经办机构对就业困难人员所持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登记备案。
(二)再就业经办机构应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准确掌握公益性岗位的变动及岗位需求,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增加公益性岗位的书面报告和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已安排在工作站服务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人员退休后,由再就业经办机构从已登记备案的失业人员(原单位)中补进。
四、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的期限
(一)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标准按上年度非私营企业社会平均工资60%为基数,按政策规定的缴费比例补贴。
(二)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
(三)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岗位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四)在公益性岗位就业满3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在解除再就业援助后,家庭成员中无1人就业的,经再就业经办机构调查核实后,按“城镇零就业家庭”重新认定,符合条件的安置1名“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继续在公益性岗位就业。
(五)就业困难人员在解除再就业援助后,符合失业保险政策的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五、资金拨付
再就业经办机构根据就业单位提供的考勤报告,经审核汇总后向财政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经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后,再就业经办机构把岗位补贴拨付给就业人员个人帐户,社会保险补贴拨付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六、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在再就业经办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管理。
(一)用人单位应遵守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基本权益。
(二)用人单位要制定本单位公益性岗位考核奖惩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考勤、考核、岗位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每月20日前将上月考勤报告报再就业经办机构做为拨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依据。
(三)就业困难人员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不服从就业单位工作安排的,用人单位3日内写出情况说明报再就业经办机构,再就业经办机构根据调查情况对确实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可调换工作岗位,对不服从工作安排,无理取闹的就业困难人员,取消其公益性岗位工作资格。
(四)再就业经办机构对安置在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对3次不在岗的就业困难人员视为自动退岗,对连续请假两个月以上(含两个月)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单位要向再就业经办机构报告,自本月起不再为其拨付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取消其公益性岗位工作资格。
(五)对让他人冒名顶替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并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经核实后,除追回已拨付的补贴资金外,取消本人公益性岗位工作资格。
七、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规范运作,加强对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审核、发放和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的协调、监督和检查,保证专款专用。
(二)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骗取就业专项资金的除追回所有补贴资金外,并要追究单位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本通知在执行过程中,若上级政策有调整,按上级政策规定执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劳动 就业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5月14日印发
(共印35份)
第二篇: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 援助农村就业困难人员
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 援助农村就业困难人员
近日,我市出台《富阳市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市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的开发、认定、补贴和管理作出了规定。
《暂行办法》建立了准入机制,界定了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的性质与范围。我市的农村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给予补贴的,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渡过生活难关为主要目的而推出的一种救助性、保护性、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农村护林防火员、治安巡逻员、公用设施维护员、保洁保绿员、助老助残员、托(安)养护工、村道养护工等岗位均属于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范围内。
《暂行办法》规定,农村公益性岗位主要安排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具体指持《杭州市农村劳动力求职登记证》的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农村复员转业军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优先安排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
《暂行办法》还明确了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补贴内容和标准。补贴包括岗位补贴和商业保险费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商业保险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由市就业管理服务处统一代为支付),社会保险费补贴为每人每月250元。
在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上岗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应与开发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的行政村签订《富阳市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上岗协议》,只有签订了协议,才能获得相应的保障。《富阳市农村公益性服务岗位上岗协议》一年一签,初次上岗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
第三篇:2016年阜阳市太和县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招聘信息公告
2016阜阳市太和县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招聘信息公告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推动就业扶持工程实施,根据安徽省人社厅《安徽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就扶持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落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现将2016年太和县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开发的岗位名称及数量
2016年太和县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共计448个(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工作内容、招用条件、薪酬待遇等详见附表)。
二、招聘条件与安置对象
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且登记失业的下列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主要包括:
(一)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居民家庭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况、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登记失业9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三)长期失业人员:登记失业12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的家庭,且登记失业9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的承包土地(林地)被征用家庭,土地(林地)被征用后人均不足0.3亩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残疾人: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家庭的残疾人,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4级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连续享受6个月以上或者目前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以往24个月内累计享受过最低生活保障9个月以上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且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就业确有困难的人员。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员,需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并被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就业援助对象。
三、薪酬待遇
用人单位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就业困难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按季度向财政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照用人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给予补助。岗位补贴分为个人岗位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按照每月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50%的标准给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所需资金由各地通过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
四、报名方式和时间
2016年3月12日—4月30日。凡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可携带《太和县2016年公益性岗位就业意向申请表》(附件2)、本人身份证、就失业登记证等有关材料,到太和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人民北路278号)报名。太和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根据报名情况,通过组织供需见面会或为用人单位推荐人选,搭建用人单位和就业困难人员直接对接平台。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性质、申请人数,通过面谈、走访等形式对申请人进行考察,确定聘用人选。
五、岗位管理
(一)用人单位依法与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一年。
(二)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三)用人单位负责制定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确定工作职责,承担日常考勤和管理工作,并依法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和必要工作条件。
(四)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应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由本人承担岗位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不得另派他人顶替。
(五)建立公益性岗位动态退出机制,就业困难人员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解除或终止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
(六)用人单位应当于解除或终止就业人员劳动合同之日起5日内,将人员名单报劳动就业管理局备案;太和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应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和岗位空缺情况,通过推荐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补充或重新公布岗位信息公开招用。
(七)对就业困难人员连续3次拒绝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托底性安置岗位的,或者3次因个人原因被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取消其就业困难人员资格,停止其享受相关就业援助政策。
第四篇:就业困难人员事迹
就业困难人员事迹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几年来,我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各类帮扶、援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但政策帮扶只是一种手段,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状况、劳动力供求关系、个人就业能力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失业问题始终存在。因此,促进就业既需要政府良好的政策措施,也需要失业人员积极努力,还需要广大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才能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家住阳向村的刘冠英,爱人因身体不好,一直在家疗养。女儿在一家公司刚上班不久,收入也较低。她开始四处找工作,但是由于之前没有社会打工经验,加之年龄偏大,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她一度失业在家,“我这才发现要找一份工作是何等的难,那段时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就在刘冠英相当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失业了可到政府部门去进行失业登记,这样会获得一些推荐工作的机会。失业登记后,保障所和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情况,不仅关心她的生活,也积极为她推荐工作。经过笔试、面试,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离家又近的工作——居家养老助残员。
对于自己下岗再就业的经历,刘冠英说:“我要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些既无文化又无技能年龄又偏大的人一个重新就业的机会,要知道现在就业的情况非常不好,在这样困难的时刻,政府还能想着我们这些人,帮我们推荐工作,我一定会珍惜这个岗位,用我的工作表现回报社会。”
工作是平台,援助是手段,构建和谐社会才是实施就业援助的终极目的。将单一的工作推荐,赋予人性化的服务,再冷漠的人也会感动。感动之后,又以他们力所能及的行动,反馈给社会和对他们进行援助的人,良性互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境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实施就业援助,让一个个就业困难人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摆脱了人生低谷所带来的郁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就业困难人员由相识到相知;就业困难人员对他们也由将信将疑到完全信任,在就业援助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第五篇:公益性岗位困难人员认定说明[范文模版]
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已登记失业且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并难以实现就业的本市城乡劳动者。具体包括:
1、城镇女性年满四十周岁、男性年满五十周岁以上的人员;
2、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是指2人及以上的城镇居民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家庭中的人员;
3、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指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未从事二三产业,也未从事高效农业,2人及以上、经当地扶贫部门按规定确认的农业低收入家庭中的人员;
4、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是指单独作为未成年子女法定监护人的父亲或母亲;
5、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是指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中的人员;
6、持有《残疾人证》人员;
7、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是指失业期内,本人填写《求职登记表》3次以上,经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后、非因本人原因仍未能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
8、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9、特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经营性、投资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房屋、车辆、土地租赁流转等。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及民办非企业登记注册的劳动者不得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其家庭成员不得认定为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
公益性岗位困难人员认定说明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正反面)
2、就业创业证原件、复印件(复印照片面即可)
3、户籍证明原件、复印件
4、工商查验申请表原件、复印件,即《日照市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工商注册版)
5、相关困难证明原件、复印件
1、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家庭户口本及社区村居开具的无经营性收入的证明原件;
2、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需经当地扶贫部门确认的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
3、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提供:①家庭户口本原件;②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
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提供县级民政部门开具的低保证明;
5、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公安、农业、财政等五部门签署的《日照市被征地农民认定表》;
6、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卡》原件;
7、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提供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和三次求职登记的《求职登记表》复印件。
6、一寸照片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