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家河街四就近工作总结
王家河街“四就近”服务工作总结
王家河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委老干局的具体指导下,扎实推进老干部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社区优势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陂组通[2013]15号)的要求,依托社区、整合资源、加强领导、深入调查,为“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深入调查
王家河街道下辖长堰和王河两个社区,从今年4月份开始,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老干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分别成立了街、社区两级离退休干部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认真组织社区专干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对街道辖区内的离退休干部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摸底。目前,街道辖区内共计离退休干部35人,平均年龄已达72.1岁,年龄最小的56岁,最大的86岁,大部分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能够自理,且自身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资源,就近服务
街道在两个社区分别修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文体活动中心,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 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辖区老干部思想教育有阵地、文体活动有场所。目前,老年大学和文体中心的舞蹈室、棋牌室、健身中心、图书室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老干部的各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实现了离退休干部的“就近活动”;两个社区也积极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会议、文体、学习场所,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三会一课”制度,邀请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社区课堂学习,跟老干部及时沟通交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实现了离退休干部的“就近学习”;街道整合辖区内社会工作服务站资源,委派社工和志愿者采取走访入户、电话回访等方式定期与辖区离退干部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并及时为“空巢”老干部、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干部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街道班子领导在庆祝建党92周年之际,走访慰问了胡克志、熊道发等离退休干部,对困难老干部及时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实现了对离退休老干部的“就近服务”。
三、依托社区,搭建平台
离退休干部作为各条战线上的优秀群体,具有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等特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街道社区的宝贵资源。为了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党建、文明社区创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街道党工委依托社区、搭建平台,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邀请了胡克明、刘昌栋等老干部担任发展顾问,向辖区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宣讲红色故事、推荐红色书籍、点评红色电影、教唱红色歌曲、解读红色榜样,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
近半年以来,我街道的“四就近”服务工作整体开展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社区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离休老干部待遇高,无需社区提供服务;二是部分离休干部子女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老干部参加活动;三是有的社区办公条件简陋,社区工作者也身兼数职,工作量大,客观上限制了“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开展。
离退休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行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街道和社区作为“四就近”服务的主要力量,会继续加大探索和实践力度,深怀感情,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为离退休干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水平,为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二篇:王家河街王家河小学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王家河小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文件精神,认真学习,高度重视,对我校寄宿楼的消防安全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消防安全工作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自查。
一、组织建设方面 首先,学校领导重视,做到制度健全,机构严密。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学校校长江望生同志任我校消防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王燕芬,政教主任张永亮、后勤主任杜慧苏为成员,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切给消防工作让路,在消防工作上投资毫不吝啬。
其次,建立了由法人代表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网络,签订了消防责任状,并层层落实,明确工作任务,管理人及各科室,各重点部位特殊工种和保卫系统,分别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细责,制定了全校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王家河街王家河小学消防安全责任制》以此使我校的每个人在安全防火工作方面均能明确职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有着完善的安全防火组织机构。消防安全责任人担任防火委员会主任,成员由各班级、班主任担任。
二、防火设施建设 我校对硬件建设高度重视,虽然资金短缺,但是对消防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大的。我校在开校后就开打水井两眼铺设管道遍布学校各个角落,基本满足消防用水之需。
三、隐患整改
1、目前学校寄宿楼中消防器材偏少,学校将尽快解决解决问题。
2、学生中偶尔有人使用小电器现象,学校有关部门设专人下班级、下宿舍进行检查,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四、消防演练方面
1、召集各岗位的值班人员,进行灭火器使用的演练,要求每个人必须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并制定了灭火应急预案。
2、利用学生下课、放学期间或就寝后有紧急情况时,对疏散进行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了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
五、消防安全教育 我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十分到位,首先利用黑板报进行消防常识的宣传,大队部紧密配合。其次利用消防录像片,对各班级轮流播放防火常识,灭火常识、逃生自救常识等,效果良好。
总之,我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显著的,但是,加强防火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隐患隐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把消防安全工作当做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按照“隐患自查、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模式,推进我校消防安全工作顺利发展。
王家河街王家河小学 2012年4月9日
第三篇:四就近制度
“四就近”制度 1.就近学习。
学习是保持离退休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是生活之必需。离退休干部的学习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时事为主,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2.就近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广大离退休干部热情参与,对促进健康,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十分有益。3.就近得到关心照顾。
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色老干局和社区都把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和重要工作。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开展各项惠老服务,力求做到人性化、个性化、经常化。
4.就近发挥作用。
离退休干部具有较高的素质,有发挥余热的政治觉悟和热情,也做了不少工作,对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第四篇:四就近工作汇报材料
王家河街“四就近”服务工作总结
王家河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委老干局的具体指导下,扎实推进老干部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社区优势做好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陂组通[2013]15号)的要求,依托社区、整合资源、加强领导、深入调查,为“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深入调查
王家河街道下辖长堰和王河两个社区,从今年4月份开始,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老干局的相关通知要求,分别成立了街、社区两级离退休干部社区“四就近”服务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认真组织社区专干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对街道辖区内的离退休干部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摸底。目前,街道辖区内共计离退休干部35人,平均年龄已达72.1岁,年龄最小的56岁,最大的86岁,大部分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能够自理,且自身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资源,就近服务
街道在两个社区分别修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文体活动中心,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 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使辖区老干部思想教育有阵地、文体活动有场所。目前,老年大学和文体中心的舞蹈室、棋牌室、健身中心、图书室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老干部的各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实现了离退休干部的“就近活动”;两个社区也积极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会议、文体、学习场所,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三会一课”制度,邀请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社区课堂学习,跟老干部及时沟通交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实现了离退休干部的“就近学习”;街道整合辖区内社会工作服务站资源,委派社工和志愿者采取走访入户、电话回访等方式定期与辖区离退干部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老干部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并及时为“空巢”老干部、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干部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街道班子领导在庆祝建党92周年之际,走访慰问了胡克志、熊道发等离退休干部,对困难老干部及时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实现了对离退休老干部的“就近服务”。
三、依托社区,搭建平台
离退休干部作为各条战线上的优秀群体,具有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等特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街道社区的宝贵资源。为了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党建、文明社区创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街道党工委依托社区、搭建平台,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邀请了胡克明、刘昌栋等老干部担任发展顾问,向辖区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宣讲红色故事、推荐红色书籍、点评红色电影、教唱红色歌曲、解读红色榜样,实现了离退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近半年以来,我街道的“四就近”服务工作整体开展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社区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离休老干部待遇高,无需社区提供服务;二是部分离休干部子女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老干部参加活动;三是有的社区办公条件简陋,社区工作者也身兼数职,工作量大,客观上限制了“四就近”服务工作的开展。
离退休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行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街道和社区作为“四就近”服务的主要力量,会继续加大探索和实践力度,深怀感情,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为离退休干部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水平,为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的条件。篇二: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总结 2010年,在侯家塘街道办事处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去年开展“四就近”工作的基础上,我社区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09]1号)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充实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为重点,进一步利用社区资源为离退休干部搞好服务。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服务功能
1、社区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老干部“四就近”工作,不但把“四就近”工作作为社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积极帮助解决离退休老干部人员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每逢节假日社区都开展相关的老干活动,走访看望离退休老干部。一年来,社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开展“四就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四就近”工作不足之处提出改进要求,使得“四就近”工作得以完善。
2、为保障离退休老干部“四就近”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社区在各方面给予“四就近”工作大力倾斜。社区经费紧张,在老干部活动上仍予以经费支持,活动设施上配备了电脑、照相机以及符合老干部阅读的图书、画册,以满足离休老干部人员的需要。从而使离退休老干部们真切感受到社区对离退休人员的高度重视,对老干部的关心爱护。
3、在老干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是为每名老干部建立一份社区健康档案,使工作人员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为
“空巢”家庭以及身体较弱的老干部安排“一助一”服务,通过电话咨询、定期随访,时时关心照顾老干部;三是利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为老干部开展定期上门服务;四是整合资源力量,为老干部提供家庭保洁、上门理发等服务;五是整合资源力量,定期为老干活动室进行清扫保洁,保持维护好老干活动室干净卫生。
二、实施网格划分,发挥老干作用
1、结合离退休老干部住址分布情况,实施网格划分,建立网格离退休活动小组,建立社区网格责任人联系老干部制度,建立网格学习、活动联系制度,实施真心大走访,对老干部近期生活、身体等情况进行动态服务管理。
2、充分发挥老干部们文化层次高,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深厚、社会影响广泛的优势,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在社区成立了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组织他们参加街道社区主题活动,传统节日活动,使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效地调动了老干部的参与热情,争做社区义务巡逻员、文明劝导员、信息联络员、文体活动辅导员。如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老同志积极献言献策,带头参加“文明劝交通”活动;为积极协调化解不和谐因素,经常性地践行“真心大走访”活动,化解邻里矛盾20多起;就近发挥,带领社区未成年人参加“社区是我的家,社区建设靠大家”卫生大扫除活动等等。
3、结合老干部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拉近了邻里亲情。如在暑假开展“大手牵小手”的课外文化活动。今年暑期,社区联系了擅长书画的离退休老干部陈常峰老人为社区的未成年人进行书画授课,并进行现场书画演示,活动受到了社区广大家长和孩子的好评。暑期活动的开展,牵动着陈爹爹的关爱之心,经常给小朋友进行自强自立的传统教育,关心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
三、落实惠民政策,关爱老干身心
遵照社区年初工作计划,在重大节日,开展送关爱、送慰问活动,全年共计走访慰问了老干家庭20多户,送上慰问金7000多元,给老同志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四、整合爱心资源,丰富主题活动
老干部是社会的一大资源和财富。年初以来,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老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组织居民的文体活动中积极动员、鼓励退休老干部参加。在相关节日期间开展活动。如端午节,社区“四就近”工作小组联合辖区的步步高超市、中信银行等单位举行了名为“文明城市共创建,低碳生活乐佳节”的大型活动,7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欢聚一堂,共享文明创建成果,共话美好晚年生活。6月22日,在党的生日前夕,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老干部党员的横向联系,我社区开展了一次大型的老干部党员户外活动。在社区党总支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70多名老党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伟人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故乡。另外,在今年重阳节时分,社区还特意为离退休老干部量身举办了两次活动。一是联合湖南电视剧频道“开门有礼”栏目组,精心组织策划了“九九重阳话节能,家家户户促环保”为主题的游艺活动。此次活动分为三大块:送慰问、送关爱,宣传和宣讲节能环保知识,游艺活动。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离退休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社区大家庭的和谐温暖。二是联合辖区单位省林业厅奉上了一台“夕阳无限好”的文艺盛宴。晚会所有节目由社区离退休老同志自编自演,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器乐队与社区吴阿姨共同演绎的一曲深情而嘹亮《康定情歌》引来阵阵掌声,将老人们拉回到难忘的青春岁月。社区晚情文艺宣传队的《三月三,九月九》舞蹈热情洋溢,老人们仿佛又年轻了几十岁。整台晚会乐得大家脸上笑开了花,心里乐开了怀,不但拉近了社区离休老干部与其他老人之间亲情和友情,也勾画了一幅共驻共建的和谐画面。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四就近”工作还处于边发展边探索阶段,加上社区工作量大,办公条件简陋、经费不足,使得社区的老干活动场所仍然有限,老干
部的活动开展还是受到一定制约,服务管理工作与老干们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使“四就近”工作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离退休老干部人员目前呈现出许多新情况,高龄、多病、身边无子女、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空巢家庭等问题也逐渐增多。如何增加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务力量、真正实现“四就近”工作中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以及“老有所为”,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篇三:“四就近”工作联席会议记录
丁字湾社区“四就近”工作联席会议记录 2014年10月24日,丁字湾社区开展以“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发挥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四就近”服务是适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现实需要,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好“四就近”工作,丁字湾社区支居两委共同研究决定,成立丁字湾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此次联席会议,齐心协力抓好社区服务老年人的工作。参加单位有丁字湾街道老龄委,丁字湾街道卫生院,丁字湾社区居委会、丁字湾社区老年人协会。具体分工如下:丁字湾街道老龄委负责指导“四就近”工作开展;丁字湾社区居委会负责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施的完善,具体工作的落实;丁字湾街道卫生院负责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检查及医疗保障;丁字湾社区老年协会负责离退休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篇四: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工作汇报材料
过去的五年,是慕仪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慕仪镇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建设“设施农业大镇、现代畜牧强镇、商贸物流富镇、环境优美新镇”为目标,积极应对5·12汶川大地震和严重的暴雨内涝等灾害,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实施灾后重建,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改善民生,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五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镇党委立足慕仪渭北旱原现状,科学谋划,确立了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5年发展,“一园三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强、带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1、加快科技园区建设,设施农业优势突出。镇党委、镇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渭北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吉达畜牧、鸿祥牧业、金鹏蔬菜、鸿盛农业、国人菌业、晨昊农业、永丰牧业、惠生蔬菜、新野苗木种猪繁育场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目前,园区入驻科技型龙头企业9户,共完成投资4860万元,流转土地2296亩,新建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7座,高档菌房55座;完成投资508万元新打机井8眼,新修园内水泥道路15公里,示范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凸显,投资优势显著提升,经济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园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企业员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到25000元,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2、产业结构稳步调整,现代农业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抢抓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机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培肥、硬茬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等新技术,严格落实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粮食生产连续7年获得丰收。坚持“一村一品”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团结—慕仪—孙家—凤朝为主线的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带;
二五路沿线四村—黎明—五星—齐东为主线的现代肉鸡养殖产业带;慕仪南环线齐西二—洞坡—团结为主线的标准化生猪养殖产业带。年出栏肉鸡120万只,生猪出栏10万头,奶牛存栏1200万头;企业农户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16个。以蔬菜种植、生猪养殖、肉鸡养殖为主体的畜(禽)——沼——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镇域农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镇党委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抓手,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强村富民、构建农村和谐”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良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全镇14个村全部晋升为二类村,齐东、洞坡和孙家村正向一类村迈进。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我们慕仪镇先后实施了渭北环线、二五路、洞五路等主干公路改造,建成以慕仪南环线为标志的通村水泥路100余公里,群众集资硬化街道153公里,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整合资金160多万元,集中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以清理“三堆”为重点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坚持开展“绿色慕仪”创建工作和“三化一片林”建设,五年来累计完成绿化里程82.5公里,绿化面积760亩,栽植苗木30多万株。大力实施村级阵地建设,全镇11个村委会办公楼和文化娱乐广场建成投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了2.8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实施“突破西山”战略,累计接收安置西山移民131户608人。以抓好新农村建设“升星晋档”活动为龙头,目前全镇共有5个村达到“四星村”标准,村均星数3.3颗,成功打造了齐东、洞坡、孙家、三村等一批重点村。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先进镇”。
2、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生活异彩纷呈。五年来,镇党委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努力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建设村级农家书屋6个,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普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和“孝老爱亲文明新风进万家”为主
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新风尚,推进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迅速攀升,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镇村面貌实现新改观
1、沉着应对自然灾害,科学实施灾后重建。五年来,我们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两次严重的洪涝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5·12地震灾害,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群众的生命安危放在首位,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异常艰巨的重建任务,镇政府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全面反映灾情,积极争取支持,全力抓好重建。总投资2047万元的慕仪中学、中心小学和齐二国寿小学已建成投用;投资440万元的团结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秋季将交付使用;投资220万元的镇政府综合办公楼即将竣工;投资310万元的11个村级阵地重建项目全部交付使用;投资670余万元,对336户农村居民住宅实施了重建,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改善镇村面貌。抓住“关中百镇”项目机遇,投资240万元对齐东街道进行了综合治理改造,改造拓宽街道816米,埋设供水管网1800平方米、通讯管道xx米,铺设人行道彩砖8000平方米,安装街道路灯45盏,修建花坛40个1200平方米,增加街道面积4000平方米,镇区街道环境得到极大改观。投资120万元进行慕仪镇街道综合市场建设,现已进入后续建设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投资240万元改扩建虢凤路至洞坡干线公路,镇域交通网更加完善。抢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机遇,投资3000多万元大力实施了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基础条件大为改观。投资220万元实施慕仪镇街道供排水项目建设,彻底解决了小城镇建设用水问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城乡市场繁荣稳定。
四、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平安慕仪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
五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工作,把创建平安慕仪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1、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施寄宿制学校蛋奶工程,整合教育资源,顺利实施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两基”验收,成功创建市级教育强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有序推开。全镇14个村均建成了村级卫生室,配足配齐乡村医生,规范管理,做到“小病不出村”,就近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生育关怀”行动影响力不断增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代表全区顺利通过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创建验收。关注残疾人生活现状、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医疗、促进残疾人就业。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和弱势群体帮扶,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公益岗位试点全面启动。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767人,参保率达到98.6%。全镇780户2076人被确定为农村低保户,享受到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2、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平安慕仪创建成效显著。坚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等刑事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平安慕仪”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事故防范能力逐年增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五五”普法广泛开展,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接访、干部下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加强网络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进京访和赴省群访,辖区范围发案率连年呈下降趋势,社会秩序进一步好转,“一控制、四下降”目标圆满完成,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级平安镇,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综治先进单位”和“信访维稳工作先进镇”。
五、以科学发展创先争优为载体,加大农村党建投入力度,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镇党委坚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农村党组织阵地建设,加强党建投入力度,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1、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慕仪镇现有基层党组织23个,其中产业支部2个(吉达畜牧党支部和秦塬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全镇共有党员1089名。镇党委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注重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发展青年党员和妇女党员,五年累计发展党员192名.深入开展“五送一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强化党员干部爱岗奉献意识、争先进位意识、狠抓落实意识,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责任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和廉政型机关。注重创新载体、突出实践特色、解决实际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提升,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
2、强化基层组织硬件建设,促进农村全面科学发展。镇党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硬件建设,尤其是在实施灾后重建的三年中,镇党委积极争取灾后重建资金先后为全镇11个村实施了灾后重建村级阵地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的实施已成为便民利民、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争取灾后重建“特殊党费”建成了15个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加快小康进程的重要帮手,真正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
六、树立勤政廉政理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谱写风清气正新篇章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坚持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建立 “一把手”重点抓,班子成员集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制度约束、组织监督、上下联动的廉政工作格局。
1、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构建防腐拒变新体系。镇党委在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方面形成了六条途径。一是强化组织学习,用纪律条规武装干部;二是发挥远教资源,用先进事迹感化干部;三是建设廉政文化墙,以廉政文化熏陶干部;四是抓好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警醒干部;五是建立防腐机制,用制度约束干部;六是实施谈话诫勉,用真心挽救干部。积极从预防、监督、警示入手,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廉洁自律教育贯穿于干部成长的全过程、覆盖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篇五:四就近”工作计划 xx社区“四就近”工作计划
社区充分利 为深入贯彻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xx 用社区资源为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一是为离休干部就近学习提供方便。社区为离休干部在社区内开展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及其它知识的学习创造条件。利用党员课堂、市民学校等阵地,邀请离休干部就近学习;利用图书(电子)阅览室、宣传教育栏等载体,向离休干部普及卫生保健、科学养生知识;通过举办形势讲座、组织专题座谈等形式,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是为离休干部就近活动创造条件。社区充分整合资源,突出社区特色,有效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和设施,组织开展适合离休干部特点的文化、艺术、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不断丰富离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质量。
三是为离休干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拓宽渠道。社区详细了解和掌握辖区内离休干部的基本情况和生活服务需求,利用社区服务网络,采取集中服务与上门服务、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为离休干部在日常生活照料、精
神慰藉和权益维护等方面提供服务。发挥社区党团员、志愿者等作用,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发放一张“社区联系卡”,将社区的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社区工作人员的姓名、手机号码以及物业维修电话等发放到每位离休干部手中,保证离休干部遇到困难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与社区取得联系;建立一份社区健康档案,对离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支社区医疗服务队,通过电话咨询、定期随访、上门巡诊等形式,为离休干部就近就医,健康保健等提供便利;提供代请保姆、代购物品、联系维修等一系列日常家政服务;组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以一对
一、多对一的结对方式为离休干部特别是孤寡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开展定向服务;在春节、重阳节或离休干部生病住院期间进行一次走访慰问,充分体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离休干部的尊重和关心。四是为离休干部就近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社区根据离休干部的优势和特长,按照“尊重意愿、因人而异”的原则,积极为离休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工作平台,特别是要引导离休干部在加强社区党建,创建和谐社区和文明家庭、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五篇:河街一中2013学年教导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教导处工作总结
河 街 一 中 :教 导 处
2014年6月
这一学期教导处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扎实开展教学和教研工作。发挥教导处对学校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注重教学过程检查与监督,提高备课组、教研组工作的实效性。反思才会进步,总结才会提高。现对本学期教导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继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本学年教导处组织了多次理论学习与研讨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走进多媒体、运用多媒体,充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课件,并让各班学生作好教师使用记录,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授课质量。
2、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学科安排不走样,综合实践课程不走味,校本课程安排不走调,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
3、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完善和落实常规检查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教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学期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检查方法,并真正做到了落到实处。
(2)本学期教导处组织进行了四次教学检查,检查采取不定期进行的方式,并把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中重点是备课、听课,做到检查有结果,非常注重实效性。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教研组及老师整体上都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按要求书写教案,青年教师教案太简,听课次数不足,作业批改不细致等现象。
(3)本学期教导处注意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以课堂为平台,以提高40分钟效益为目标,加强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要备课标、教材、资料、学生、教法和练习,备课组内要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4)、加强了考试工作的管理。除常规期中与期末考试外,成功组织九年级十次模拟考试,七、八年级的部分学科的三次抽考工作,加强了巡视和管理力度,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了考后分析和落实调整措施的力度,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加大了考试对教师的评价实效性。
4、狠抓课堂教学环节,(1)、各教研组活动注重教学活动的效益,摒弃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提高教学效益,特别对备课、听课、辅导、作业及试卷的批改加强了检查与监督。
(2)、认真、扎实、有效开展“三课”活动,要求45岁以下的中年青老师人人上汇报课,由本组教师听后按《随堂听课评分标准》打分,课后各教研组召开评议会,人人认真评论、研讨,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3)、继续开展“课堂名师”评选活动。在“三课“活动的基础之上,根据各教研组打分情况,各教研组推出1——2名优秀教师参加学校“课堂名师”评选活动,由教导处组织评委对讲课教师进行评议,最后评议出前五名教师即为本届“课堂名师”,学校并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了一批学校的骨干教师,提高了学校的随堂课的教学质量,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
5、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
各教研组认真制订学年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常态课、研讨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各组组织教师观看优质课教学光碟,采取看一看,听一听,议一议形式,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争先创优意识。继续加强教组对备课组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6、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7、积极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上半年学校派遣各组优质课老师到信阳永威中学参观学习,参加了国家教育部门在信阳召开的教研会,深入学习了永威中学在课改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先进经验,学习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模式,回校后,在全体教师中深入开展了学习永威的教学活动,掀起了学习永威的教学热潮。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有很多可取之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另外,学校还组织理化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这些活动,开拓了老师的视野,提高了老师的综合素质。
8、狠抓“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
我校学生来源广泛,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更是十分明显,这从客观上更加要求每个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今年在九年级广泛开展“培优补短”工作,精心组织了专题课,上专题课的语、数、英、理化、政史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上出了水平、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对临界生和偏科学生的帮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9、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坚持开展以教研活动为形式,以课题研究为内容的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成果结集汇编,建立好教师的教科研档案,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10、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积极打好中考战役。学校、教导处就中考多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工作。其中:1).积极组织月考和几次模拟考试。2).认真进行每一次考试后的质量分析。3).积极抓好中考信息的收集。4).积极抓好毕业班教师的后勤保障。5).积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毕业班级的管理。6).合理安排好复习、备考工作。7).组织好报考、填报志愿工作。8).积极及时召开多次家长会和部分学生恳谈会,交流、指导和研究中考工作。9).建立了尖子生档案,实行复习备考具体化,目标责任化,适时进行跟踪管理。10).适时召开距中考百天师生誓师大会。全体毕业班教师戮力同心、献计献策,全力以赴抓好总复习,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辅导、批改,深入研究中考的方向和路子,收集中考信息,研究中考题型,强化习题配备和复习资料的管理,复习备考教学秩序井然,达到了预期设想的效果。今年中考取得可喜的成果,孙嫦景、刘铮、刘萌萌三位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县三高,有57名同学进入许昌县统招录取线,升学率达到55%左右。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一、教学检查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推动效果不甚理想。
1、尚有少数教师工作敷衍了事,作业批改拖拉、马虎,上课不能尽职尽责;
2、不备课上堂,课后突击应付检查的现象较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对我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分析原因,我们认为教学检查不能只停留在后台,教学检查的主阵地应该是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学生中。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教学检查的时效性。
3教学检查的形式也可多样化,可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针对专人检查、向学生调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等形式。其次应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将教师随堂听课,领导听课制度落到实处。
二、校本研修无实质性进展。我校教师普遍对校本研修不感兴趣,认为是搞形式、走过场,再加上学校经费和条件的限制,校本教研活动几乎是停滞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考评和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搞教研的内在动力。其次,为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创造机会,使他们能更多地、更方便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再者,重视对教师教研活动的技术指导,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三、教师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特别是教学思想的更新和观念的转变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导致教学方法单
一、陈旧,大多数教师“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因此在办学理念的分解落实的整体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积极创设有效的教研活动和研究氛围,提高备课质量和研究水平,研究课堂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开展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小课题研究,以小见大,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提高执行教学常规能力,提高检查、考核力度,提高教学的督和导的水平,提高教导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适应创建创新型学校的要求,以最大的自信和能力落实中学部所有教学工作。
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下学期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教研活动更富主题化,创造性更多一些,创新求实,继续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加强校际的交流和合作,加大课改推进力度,规范导学案的使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