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

时间:2019-05-13 20:3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

第一篇: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

涉农企业农业推广的相关理论基础 涉农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1.1涉农企业的概念

涉农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农林牧渔等农业商品的初级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产供销一体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具有较高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直接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企业、间接与农业相关的企业以及农业中介、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等企业。1.2 涉农企业的特征

涉农企业的良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涉农企业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陈娆2011)。

(1)生产的立体化。涉农企业利用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特征及其对外部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项目的立体化生产,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使涉农企业的生产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从涉农企业的加工层次看,表现为由浅入深,如农产品的生产、初级加工、二次加工和精加工等;从技术层次看,表现为传统技术、先进技术、新兴技术和尖端技术等的融合;从能量转化看,存在传统利用模式,二次、三次利用模式及多次利用模式,还包括循环利用模式等;从资源利用看,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副产品、有机废物等等循环利用。

(2)经营的综合化。涉农企业和相对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的农户家庭、个体经营单位而言,其生产规模较大、社会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其经营的综合化表现在:一是表现为农业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并以经济为纽带,把农业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二是表现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部门的纵向综合。农业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农、林、牧、渔各业,向前扩展到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向后延伸到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部门,从而体现出涉农企业经营的综合性。

(3)发展的外向型。中国加入 WTO 以后,涉农企业的开放性进一步加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逐步形成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的,并包括产、供、销及其与此相联系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新兴产业体系。

外向型涉农企业是以创汇为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品质和技术密集程度等为标志与其他涉农企业相区分;它是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前提,以销定产,以市场需求来确定科研开发和技术开发的方向;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型和部门分割格局,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国内外研究综述

(1)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扮演的角色研究。根据农业成果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可将农业成果分为两种类型:“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融合不同的学科知识,以农业成果是否具有外部性,又将其分为两大类:“私人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认为,具有“公益性”的农业成果应该由政府扶持推广,而那些产权明确,物化程度较高的“私有化”的“非公益性”农业成果应该进行市场化有偿服务,通过农业企业这些推广载体,可以加大农业推广者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成果的推广效率(张岳恒和孙良媛 1999;黄季和胡瑞法 2000;李维生 2007;沈贵银和张应禄 2007;温思美和张东梅 2000)。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扮演的角色指明了方向。

(2)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运行模式研究。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国内外研究者,根据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相互依赖程度、企业性质、企业在农业产业的中位置以及合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涉农企业的推广运行模式做了分类。国外学者将农业推广模式分为“农户+企业”、“农户+中介+企业”两种模式(Eaton and Shepherd 2001)。国内学者根据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将推广模式分为股份制型、企业化型、契约型和合作制型等模式(翟海和唐艺荣 2008;刘宁杰 2009);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丁振京和孙丽敏(2001)将推广模式划分为“农户+农工商企业”、“农户+加工型企业”和“农户+销售型企业”。根据企业在农业产业中的位置,张耀刚等(2006)将其分为二次返利、契约型、保护价型和市场连接型。学者们对不同推广模式下涉农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现阶段的农业推广模式没有很好的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 赢模式,农业推广中,单方面违约、毁约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户与涉农企业之间存在利益不均衡,相互信赖度低等问题,容易是农户利益受到损害。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对“杨凌科技示范园”、“国欣模式”、“大华模式”等具体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了这些不同类型企业推广模式的运行现状,揭示了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王亚新和郭来滨 2005;张凌鹏和杨立社 2006;郑华平2008;程瑞芳和武剑 2008;黄志宏 2006;郭红东和蒋文华 2007)。

(3)影响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运行因素的研究。Dorward(2001)研究认为,影响企业与农户双方利益选择的因数主要是双方的交易成本,承担的风险大小和权力的安排;Boger(2001)通过对波兰生猪企业订单状况运用交易成本理论研究发现,生猪养殖户资产投入能力,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影响加工企业生产推广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主要存在政府干预太多而涉农企业自主权太小的问题(顾兴树和揭筱纹 2009)。张越杰和邵喜武(2004)通过对吉林省涉农龙头产业进行研究,从农户、农业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揭示了影响涉农企推广的因素。刘洁和刘永平(2007)从农户利益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影响企业推广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家庭特征、农户户主、政府的参与程度以及土地调整频率主要影响企业的推广和农民的参与;潘金刚(2007)认为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以及企业的营销能力是影响企业推广的重要内部因素。

(4)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创新机制的研究。Gow(2001)研究认为改善农户和企业间的相互信赖度,加强合作契约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但 Boger(2001)认为健全企业推广法体制,用法律来监督和保障企业推广,约束企业和农户双方的行为对企业推广更为有效。张耀刚等(2006)通过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推广模式的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货物流为基本因素的商品型农业技术;也有一些研究者从社会学角度,提出构建多元农业推广主体间协同合作的新格局,认为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适当的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整合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多元化推广体系的发展(黄天柱和杨和财 2007;高启杰 2010;袁乐平和赖守红 2007)。

(5)涉农企业在农业推广中的运行效果研究。欧阳欢(2005)从理论分析角度提出了企业农业推广绩效的考核指标。Patrick(2004)、Cadilhon 和 Fearne(2005)论述了企业农业推广给当地和自身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带来的效果。Matopoulos 等(2007)通过对食品企业推广工作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推广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和不利后果。马志雄和梁邦平(2009)通过对广东省 21 个市县的企业推广数据分析,剖析了龙头企业在农业推广中的带动作用。张克云等(2005)通过调查农户对企业的满意度,信赖度以及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国欣种业推广模式的运行效果。也有研究从农户投入,产品质量,农户违约的方面调查了企业推广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蒯旭光等 2008)。

结论:

(1)在推动政府农业推广模式改革创新的同时,重视多元农业推广体系中其它农业推广模式的发展,尤其是涉农企业农业推广模式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涉农企业模式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与市场联系更紧密。(2)政府应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农业推广,为涉农企业参与农业推广创造条件。同时,对涉农企业农业推广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3)政府农业推广模式应以公益性农业推广为主,有偿农业推广应进一步放开,交给市场,由涉农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资源优化配置。(4)涉农企业应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储备,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及市场占有率,优化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共同发展现代农业。(5)在发展我国涉农企业农业推广模式时,应充分借鉴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推广改革经验,尤其是涉农企业农业推广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予以吸收利用。

第二篇:农业推广学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

现代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 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 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行为变化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目标团体系统:是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沟通: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体态语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

正式沟通: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社会系统内,通过正式组织以外途径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语言沟通:指利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的沟通

非语言沟通: 是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进行的沟通 行为: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称为行为 需要:指一个人所缺少的,但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言又是必需的某种东西 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发的,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意念或想法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行为冲动,朝向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激励力量: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部潜力的作用力的大小 效价:是指某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

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沟通渠道:是指人们互相传播信息的途径或方式

社会系统:指一组有着共同问题,期望达到某种共同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单位。

创新扩散:是某种创新在特定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经由某种渠道而被交流传播的过程

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采用率:指一项创新被某一社会系统众多成员所采用的相对速度 大众媒介渠道:是指利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的各种途径与方式 人际沟通渠道: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

社会结构:某一社会系统里各个成员或单位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就称为社会结构 沟通网络:指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沟通过程中所形成的途径和方式 创新结果: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集体指导法: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指导和传播信息的方法

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参与式农业推广:是国际社会在扶持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形成的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半结构访谈:指根据推广项目任务和访谈对象的特点,首先进行系统的访谈提问设计(访谈大纲),然后访谈对象,获取具体信息的方法。农业推广论文: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在农业推广领域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发与推广的学术性文体 农业推广科技报告:是指将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有关情况,用书面形式向主管单位或负责单位所做的汇报。

项目申请报告: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

调查报告:是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反映客观事物及问题的书面报告

农业推广合同:是指在农业推广活动中,由于推广工作的需要或为了某一目的,将合作双方或数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经签订和公证,形成共同遵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

农业推广工作总结:是农业推广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或结束以后,农业推广人员所做的书面总结,主要是总结取得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未来农业推广工作的努力方向 农业科普文章是指把人们已经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用朴实通俗、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文体

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推广组织机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类型。

2、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可归纳为五大类型,即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和综合咨询模式。

1、爱德华•霍尔(E.Hall)有句名言“空间也会说话”并将人互动时的空间由近及远分成四种距离,即:亲密距离(亲昵区)、个人距离(个人区)、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2、沟通的要素包括传送者、接收者、信息、沟通渠道、反馈、关系和环境。

3、农业推广沟通的网络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链式沟通网络、轮式沟通网络、Y式沟通网络、扩散型沟通网络和全通道型沟通网络。

4、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主要包括语言障碍、习俗障碍、观念障碍、角色障碍、心理障碍和组织障碍六个方面。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Maslow 1908-1970)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导向作用和强化作用三个作用

3、农民经济行为具有趋同性、随意性、短期性和个体性的基本特征。

4、农民购买科技商品活动由5W+1H构成。其“5W”是指购买者、购买什么、为何购买、何处购买、何时购买。

5、农民科技购买行为的类型分为:理智型、冲动型、经济型、习惯型和不定型五种。

6、农民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表现为:服从、从众、相容和感染与模仿。

1、创新有四要素,即创新、沟通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等。

2、创新扩散过程分为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和浪峰减退阶段四个阶段。

3、创新采用过程的阶段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或放弃)阶段等五个阶段。

4、创新决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或步骤,即知识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证实阶段。

5、创新有关的知识与信息常可分成三种,即:软件信息、技能知识、原理知识。

6、根据个体接受创新的特点,通常可以把某一社会系统内所有的采用者划分成以下五种类型(Rogers,1983),即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落后者。

7、各类采纳者的主要特征是:创新者—— 具有冒险性的; 早期采用者—— 有名望的; 早期多数 ——深思熟虑的;晚期多数——怀疑的;

落后者——传统的。

1、农户访问大体分为准备、进行、解决问题及考评四方面工作。

2、参与式农业推广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阶段、社区问题确认阶段、方案优选阶段、行动阶段、信息反馈与成果扩散等阶段。

3、一个社区项目涉及的问题领域很多,要理清各个问题领域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是:(1)问题征集→(2)问题归类,并确定核心问题领域→(3)构建问题树,检验原因与结果关系是否成立→(4)问题筛选,确定项目研究的问题领域。

4、项目计划一览表能够回答一系列问题,被称为5W2H,其检验指标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要素、数量、质量、时间。

5、访谈类工具是推广工作者熟悉社区情况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半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开放式访谈3种。

6、对比分析是以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风险(threat)等方面进行分析,简称SWOT分析。

7、农业推广程序概括起来可分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与咨询、推广、评价”等七个步骤。其“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最基本的程序。

1、农业推广科技报告具有告知性、客观性、针对性三方面的特点。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预测性、公正性、综合性、可靠性、科学性等特点。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一般由:封面、目录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4、调查报告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和查明问题的调查报告三种。

5、农业推广工作总结包含的一般内容由标题、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6、科技简报一般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

7、农业推广语言具有传播性、推销性、说服性和启发引导性等特点。

8、演讲稿议论式结构方法有排列法、总分法、深入法、对比法。

第一章

9、演讲稿叙述式演讲稿的结构有时间法、空间法、因果法、问题法等。

1.农业推广发展的趋势:

1、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2、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

3、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

4、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2、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直接、间接)。答: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

3、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4、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

5、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6、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1、影响农业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各种因素。答:(一)人际关系的复合体的影响

(二)某种社会结构和某种组织结构的影响

(三)某种文化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农村区域位置环境)

2、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答: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2.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

3.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4.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

3、理解沟通时,注意那些问题。答:(1)沟通是双方行为。(2)沟通是一个过程。(3)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4、沟通的作用。

答:1.利于个人的生活与发展

2.使组织良性运行并有效的决策

3.促进社会的变革发展与人类的进步

5、自上而下沟通的功能。

答:具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二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三是推动组织的思想教育。

6、信息传播人员在信息的准备方面应做那些工作。

答① 确定信息内容;② 确定信息的接收者;③ 确定信息传递的时间。

7、为什么说“传递的信息与传送者、接收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答首先是它们相互依存,没有沟通内容,则无所谓传送和接收。

其次是它们相互作用,传送者与接收者的状况决定沟通内容的创造和选择;反过来,沟通内容的状况及其变化也影响沟通主体——传送者与接收者的态度。

第三是两者相互转化。

8、农业推广沟通的作用。答:

(一)根据现状与需求,确定推广目标

(二)建立情感,产生亲合力效应

(三)提供咨询,解决问题

(四)帮助农民进行预测、决策

(五)监测评价、修正错误

9、农业信息的特性。答:

(一)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二)农业信息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

(三)农业信息具有指导和操作性。

10、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答:首先是农业创新技术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应用中需要摸索和调整;

其次是农户和科技人员或者中介机构对技术效果的认识常常存在差异;

第三是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农业技术的应用必须受生物学规律和经济规律所支配。

11、农民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原因。

答:

1、传统的经验主义。其经济地位和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世界观与思维模式,只信奉具体可感知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感知体验的思维定势和传统。

2、现实体制原因。

由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影响,农村中家庭承包双层经营的方式还不够完善,没有发育到产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水平。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农民的眼光和胸怀。

3、利益观念的原因。农民更关心切身利益和具体问题。

12、农业推广沟通主体间的关系的特点。答:

1、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关系平等但角色有差异。

2、推广人员应主动适应农民。

3、双方互相影响但作用和性质不同。

13、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

1、在沟通中以农民为中心,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1)推广人员应该平易近人的形象,从而得到农民打心眼里的尊重、佩服和信赖;(2)推广人员做到尊重农民,真诚地帮助农民,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处理好与当地意见领袖的关系。(3)推广人员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行动目标,为农民提供最满意的信息或服务。(4)推广人员应了解农民的需要与问题,向他们介绍实用的技术与信息,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与自我决策能力;同时需要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党的农村政策,必要的法律知识及国情乡情知识等。

2、熟悉当地风俗习惯、了解农民心理

3、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

要尽可能采用适合农民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4、信息处理应简单明了并层次清楚

5、适当重复和比较信息的关键内容与特点

6、利用肢体语言,讲究沟通艺术

7、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

8、强化信息反馈

1、构成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

答:

1、行为的主体是人。

2、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

3、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

4、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

2、人的行为特点。

答:

1、目的性。

2、调控性。

3、差异性。

4、可塑性。

5、创造性。

3、根据需要理论,推广机构和人员在推广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1.了解农民需要的实际性。

2.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3.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4、动机的特征。

5、答:

1、力量方向的强度不同。

2、人的目标意识的清晰度不同。

3、动机指向目标的远近不同。

5、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答:1.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

2.认真分析农民心理,热情诱发农民兴趣。

3.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6、农民交往行为的特点 答:(1)以感情为重。

(2)注重伦理。

(3)内向性

(4)非契约性。

7、我国农村的农民交往行为所具有的特征。答:(1)交往对象的等级化。(2)交往主体间关系的多元化。

(3)农民交往中“信任关系的差序格局”。

8、我国农民的投入行为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

答:1.户均收入水平。

2.农民文化程度。

3.农业经营规模。

4.家庭经营结构。

5.农业的比较利益。

9、我国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的特点。

答:1.自给性生产与商品生产并存。

2.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并存。

3.行为的一致性与多样性。

10、农民对科技的购买行为的一般阶段。

答:①知晓阶段,知道有某种科技产品存在。②了解阶段,认识了解产品的作用。③喜欢阶段,对产品产生良好印象;④确信阶段,确信自己需要,产生购买愿望;⑤购买阶段,进行实际的购买活动。

11、农民的科技购买行为的发展阶段。

答:①需求的发现。仔细思考需要什么科技产品,才能解决自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②寻找目的物。寻找并了解有哪些科技产品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激发购买动机;③做出购买决定。在众多目的物中,决定自己到底该买什么;④科技产品的购买和使用。进行实际购买活动,并按产品要求进行使用;⑤对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使用效果是否真的满足自己的要求,决定以后是否再购买。

12、农民群体意识形成的条件。答:1)共同的目标利益。(2)合理的奖惩制度。(3)自然义务领导人物。他们是成员内心公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4)亲近和友爱。这是群体意识的纽带。群体内领导和成员之间,成员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同情、关心、帮助,使成员在感情上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13、农民群体意识的培养 答:1)创造形成群体意识的条件。一个人处在具有群体意识强的氛围之中,必将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得到培养。(2)宣传教育。通过群体舆论,宣传群体主张,讨论群体事务,使成员认识到群体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3)开展群体活动。组织群体之间的竞赛,可以增强成员的集体感和团结精神,组织成员的讨论、思想交流、文娱体育活动、对成员的家访、慰问等活动,都可增强成员的凝聚力。(4)加强成员的个人修养。群体要求成员(包括领导)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思想意识水平,增强群体意识。

14、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答: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与方法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直接改变农民本身;二是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1.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本身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促进农民知识状况的改善;增强农民的生产技能,为农民的行为改变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 2.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改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3.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即提高农民素质与改变其工作环境同时进行。

1、大众传播媒体的特点。

答: 1.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

2.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

3.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

4.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性的。

2、大众传播法的应用。

答:(1)介绍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等,让广大农民认识新事物的存在及其基本特点,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激发他们的兴趣。(2)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关信息(包括家政和农业技术信息)。(3)发布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自然灾害警报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4)针对多数推广对象共同关心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提供咨询服务。(5)宣传有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6)介绍推广成功的经验,以扩大影响。

3、集体指导法的特点。答: 1.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

2.信息传递方式属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3.有利于展开讨论,达到一致的意见。

4.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

4、集体指导法的原则。

答:1.重引导,坚持自愿参加。

2.重质量,注意效果。

3.重实际,照顾农民特点。

5、运用集体指导法的要求。

答:1.对推广对象的要求。

2.对时间的要求。

3.对方式的要求。

4.对方法的要求。

5.对规模的要求。

6、个别指导法的特点。

答:1.针对性强。

2.解决问题的直接性。

3.沟通的双向性。

4.信息发送量的有限性。

6、个别指导法对推广人员本身有哪些要求。

答:

①推广人员要有真才实学的推广才能;②推广人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农业推广事业的精神;③推广人员要态度谦虚,对农民有爱心,尊重农民;

④推广人员要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农民的个别要求,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7、农户访问的优缺点。答:(1)优点:

①推广人员可以从农户获得直接的原始资料;

②与农民建立友谊,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

③容易促使农户采取新技术的行动;

④有利于选择示范户及各种义务领导人员;

⑤有利于增加其他各种推广方法的效果。

(2)缺点:

①推广人员所花的时间长和经费较多;

②接触的对象限于少数人;

③有时访问的时间不一定适合农民的方便与需要。

8、半结构访谈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步骤。

答:步骤:首先设计一个包括讨论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的访谈框架,即问题结构设计。第二是确定访谈群体、样本规模和选样方法。第三是熟悉访谈技巧,提高引导、归纳总结、判断技能等。第四是开展实地访谈。第五是分析访谈信息。最后共同开展结果讨论。

要领:在访谈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访谈效果,访谈者在工作之前要打消被访者的思想顾虑,使他们能够在平和气氛中进行交流;同时访谈者要注意收集访谈中出现的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额外信息;为个别被访者保守秘密;访谈中只记录访谈要点,访谈结束后立即整理访谈记录;采用多种访谈形式进行信息获取和信息的交互认证。

9、问题分析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

①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内容的直观性;

②用展示板、卡片展示研讨内容,可以帮助与会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③它还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不同层次的参与者提供了宽松的沟通环境。

缺点:①在实际操作中,因时间限制,难以做到问题描述的精确、准确;

②有些问题具有多元性,结构化处理很困难。

10、农业推广信息的来源渠道广泛,但主要有那些渠道?

答:印刷品渠道传播(1)报纸、杂志。

(2)墙报。

(3)黑板报。

(4)书籍。

声像传播渠道

(1)广播。(2)电视。(3)录音、录像。

(4)电影。

(5)网络。

11、选择和综合应用农业推广方法时,要注意那些方面的要领?

答: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这一程序进行,但在实际推广工作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是教条和死搬硬套。

1、属于同一自然条件的两个地区,某项先进技术已在一个地区进行过推广且取得成功,在另一个地区推广时,不必进行试验而直接进行示范、培训和推广即可。

2、一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并经多地多点试验,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可直接进入推广环节,推广部门不必再进行重复的试验。

3、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应在及时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可不必再试验和示范而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4、某项技术是针对某一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地进行研究示范的,当研究成功后,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1、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原则。答:

(一)创新性原则

(二)需要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题目大小适中原则

(五)实事求是原则

2、写作调查报告注意那些事项?

答1.认真调查研究。

2.精心确定主题。

3.科学恰当地选用和安排素材。

4.适量选用大众化的生动语言。

3、如何理解朴实通俗的原则? 答:朴实的语言是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重要原则,因为朴实的语言能增强人际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朴实通俗的原则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语言要亲切,态度要诚恳,要尊重对方。

(2)技术问题要尽量使用农民的语言。

(3)讲解科学技术问题要通俗易懂,便于农民接受。

4、如何理解事实教育的原则?

答:农业推广活动不是简单的经营或推销行为,也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针对推广对象特定问题与需要的教育与咨询工作。推广人员担负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的责任,必须坚持事实教育的原则。

(1)事实教育原则必须符合客观。

(2)事实教育的原则符合农业推广科学技术传播的规律。

(3)农民更加相信眼前的事实

5、农业推广语言的风格。

答:1、朴实通俗

:在推广语言使用上要以礼相待,和蔼可亲,通俗易懂,便于农民接受。

2、深入浅出

:针对推广对象特点的科技与文化素质,把科学理论的语言变成推广对象易于理解的大众语言。

3、科学规范

: 注意农业推广语言运用的科学规范性,不能违背科学规律4、事实教育

:农业推广是针对推广对象特定问题与需要的教育与咨询工作。

6、心理沟通的技巧。

答:1.以礼相待,情感靠拢。

2.心理换位,缩短距离。

3.求新求异,吸引农民。

7、农业推广演讲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基于真实性。演讲使用的材料必须有事实根据,而且应当是经反复证明结论是正确的。(2)突出典型性。选择的材料要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本质,使人信服。

(3)把握吸引性。材料要生动,能反映听众身边的人和事,以吸引听众。

(4)满足主题需要性。选择材料要紧紧围绕主题,有利于主题的论证和说明。

8、演讲的结尾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回归主题,使听众加深理解。(2)概括全篇,使演讲完整统一(3)引发激情,使听众振奋精神,鼓励行动。(4)发人深思,使听众耐人寻味,促使听众在实践中去探索、证实。

9、演讲的临场发挥要注意的问题。

答:1.注意心理调节,保持沉着自信。

2.把握听众心理, 做到有的放矢。

3.声调运用恰当,抑扬顿搓有致。

4.神态表情自如,眼神感情合一。

5.整体形象得体,仪表举止悦目。

第三篇:农业推广学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

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

由以上内涵不难看出,农业推广集科技、教育、管理及生产活动于一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特点。农业推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扩散、沟通、教育、干预等方法,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根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农民生活。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农业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规律,农民采纳规律及其方法论的一门科学。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研究如何向农村传播和扩散新的信息、成果和知识,如何用教育、沟通、干预等方法促进农民自觉采用创新成果,如何使农业、农村的发展尽快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轨道的一门学科。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

1、农业推广的理论研究方法

2、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3、各种研究技术

1、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是一个过程,是指农民从获得农业创新信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创新先驱性

2、早期采用者

3、早期多数

4、后期多数

5、落后者。

3、何为农业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农业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

经历4个阶段: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从众阶段。

4、影响农业创新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1、经营条件的影响

2、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的影响

3、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

4、其他社会、政治因素

第二章

一、何谓农业科技成果?它有什么特点?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核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

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效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第三章

二、农民群体的特征:

群体规模和性质的不确定性,群体成员情感联系的紧密性,群体成员信息共享的制约性,群体核心人物的重要性。

三、为什么说农业推广活动中引起农民兴趣是重要的?

1.兴趣的含义: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

2.农民的兴趣与农业推广

四、如何培养农业推广人员的能力?

包括自我培养、学校培养、组织培养等方面。第一根据先天条件确定培养方向,要扬长避短,量才使用。第二,学习必备的知识,奠定坚实雄厚的知识基础。第三,加强实践锻炼。

五、农业推广者怎样对你们的心理产生影响?

1.劝导法a流泻式劝导,b冲击式劝导,c侵润式劝导 2.暗示法a要遵循感知规律b要区别不同对象c要区别不同环境条件 3.吸引法 利益吸引 新奇吸引 信息吸引 形象吸引 示范吸引 目标吸引

第四章

1.人的行为特征理论在农业推广上如何应用? 1.了解农民实际需要确定符合实际的推广目标。 2分析农民诸多需要中最迫切的需要引发其优势的动机。 3帮助农民分析、认识推广目标并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树立信心引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动机。 4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5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某一技术对其生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产生需要。6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一些人的奖励、肯定、表扬鼓励更多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需要、动机理论在农业推广中怎样应用?

3.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有农民需要的原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和政策导向的推动力。 增加动力:根据农民的迫切需要,选择推广项目,激发和利用农民的采用动机,加强创

的宣传刺激增加农民的认识通过创新的目标来吸引他们的采用行为。通过低息

贷款、经费补助、降低税收等政策,推动农民采用创新筛选和推广市场需求强烈

成本低、价

格高、效益好的项目促使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采用创新。

减少阻力: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善环境两个方面来减少阻力。农民采用创新的一个阻力常常是他们文化水平过低和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通过宣传、引导、示范、技术培训、信

息传播帮助不同类型的农民改变观念、态度和获得应用某项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4.公共推广机构和民间推广机构行为的特点有何不同

第五章

1.为什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业推广的内容(信息)要传播给接受者(农民),此内容是为农民服务的,必须是切中农民所需要的、有现实意义的、能被农民所接受的;而沟通则是信息传递的必然过程,没有沟通,再好的信息也不能起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沟通往往比信息更为重要。这是由于信息(技术、方法、经验等)为一种客观存在,但农民对信息的感受、理解、态度、接受则是多种多样的,要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同一推广内容可以遇到农民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所以推广人员要根据不同推广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沟通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农业推广沟通有哪些沟通要素组成?

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渠道、沟通媒介 3.如何克服农业推广中搞得沟通障碍?  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 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 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  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

 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  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  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第六章:

1.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

1)普及性 2)实用性 3)实践性 4)时效性 2.农业推广教育的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直观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因人施教原则;

3、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与普通农民的培训有何不同?

(一)、对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

1)培训目的和要求:掌握示范项目的技术要求,熟练操作技能;培养其影响农民、协助推广人员传播技术的本领。

2)科技示范户的知识结构和心态分析:其影响力较强,受人尊重,并且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较快,是属于革新型农民,是农村中的能人,有主动参与的要求,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农村中的先进力量。

3)培训内容:主要讲授示范项目技术要点,培训操作技能;鼓励其为当地农民服务等

4)培训方法:组织现场培训;田间指导;个别接触

(二)、普通农民的短期技术培训方法:

1)技校培训:建立农业技术学校,组织农民来学习,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2)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布置示范点,组织到示范户的示范田参观

3)服务咨询:在繁华地带设置咨询网点,接受农民咨询

4)现场会:组织到采用效果明显的地块参观、讨论、介绍经验,进行表演鼓励,激励大家接受新技术。

4、为什么农业推广人员要高度重视在职培训?

通过在职培训一方面可以重新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补充新的知识和内容,以适应当前和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解决自己通过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七章:

1、研究国外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1)层次分明,结构完善

2)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

3)加强农业推广的立法,一法保推广,以法促推广。4)农业教育、科研、推广职责分明,又密切合作。5)重视提高推广人员素质

2、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应该如何改革?

1)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 2)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

3)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

4)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公益性任务

3、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应如何培养?

一: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1)热爱本职,服务人民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3)勇于探索,勤奋求和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1)学科基础知识2)管理才能3)经营能力4)文字表达能力5)口头表达能力6)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 第十三章:

1.农业推广人员在经营服务中应树立哪些观念?

用户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时效观念、战略观念。

2.推广营销服务中为什么要有品牌意识?

品牌就是指出售商品的人给自己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有称“牌子”。经营者建立自己的品牌是为了:1.便于卖者进行经营管理 2.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具有排他性3.有利于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4.有助于市场细分和定位 5.有助于利用名牌强化产品形象,增加竞争能力,促进销售,增加利润。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是很必要的。

3.你如何训练自己的营销技能?

掌握访谈的技巧、异议处理技巧、劝说与建议技巧、重复度和时间安排技巧、谈判的技巧

1,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一)在内容上:

1,论文的格式

(1)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字,(5)正文,(6)参考文献

2,论文的图表和图像

(1)图表,(2)图像

(二)在选题原则上

1,选择有创新的问题

2,选择有争论的问题

3,选择农业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选择与自身条件,能力相适应的题目

2,在农业推广报告中,项目类报告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1)可行性论证(研究)

作用: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申请报告

作用:1,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属于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由各省市政府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列出范围

2,外商投资企业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3,境外投资项目需要编写项目申请报告 3,简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的写作要点。(1),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1,调查研究的特点:真实性,客观性,针对性

2,调查研究的方法: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3,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情况部分,分析部分,建议部分,结语)

4,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方式: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2)总结报告的而写作要点:

1,标题:写明研究或推广项目的项目名称、完成单位、时间等

2,正文:开头主要概述情况,包括课题目的意义,工作进程,研究成果等

3,署名和日期:若标题下已经写明,可省略。

4,与农业推广相关的宣传应用类文体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用途或作用

(1)科普文章

(2)科技合同、协议

(3)科技简报

(4)科技广告

5,在农业推广活动中,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1)朴实通俗原则

(2)深入浅出原则

(3)科技规范原则

(4)事实教育原则

6,演讲搞的撰写应掌握哪些要点?

(1)主题的选择

(2)材料的选择

(3)演讲稿结构与形式

(4)语言修辞

(5)演讲的开头与结尾

7,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演说家,你将如何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1)虚心学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总结创新。

(2)持之以恒,知难而进。

(3)不怕失败,不被“嘲讽”、“面子”所限,大胆练习,百折不挠。8,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

(1)评价可以评定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的效益大小

(2)评价可以透视整个推广工作中的问题成绩,有哪些教训和经验,以利更好的进行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评价可以剖析评价推广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在推广工作中教训和经验的成因

(4)评价可以帮助推广人员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改进工作作风(5)评价可以检查推广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未来的推广项目计划和技术更新提供依据,并确定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否继续进行。

(6)评价可以为农业行政部门和政府从宏观上制定推广政策,确定推广方针、目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9,农业推广工作评价有哪些经济评价指标?

(1)推广项目单位面积增产率=[(推广后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前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后单位面积产量]*100%(2)推广项目单位面积增加的经济效益=[(推广后总收入-推广后总支出)-(推广前总收入-推广前总支出)]/有效推广面积

(3)有效面积=推广面积-受灾失收减产面积 或=推广面积*保收系数

(4)保收系数=(常年播种面积-受灾失收面积*灾害概率)/常年播种面积 10,如何评价农业推广的推广进度?(1)推广规模(2)推广度(3)推广率(4)推广指数(5)平均推广速度

第十六章

1、简要说明农业推广研究法的主要程序? 选题、计划、实施、总结

2、简述半结构访谈的主要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1)准备调查大纲和必要工具(2)选定调查对象(3)约定时间和地点(4)实地访谈

(5)访谈的详细记录(6)对资料的分析和提出假设

注意事项:

(1)被访谈者的选择与要调查的内容要一致(2)注意了解被访谈者的个人经历和知识背景

(3)访谈者应具有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和实践经验

(4)访谈者能理解被访谈者的语言并具有较熟练的交流技巧

第四篇:农业推广

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

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这一科技兴农新目标的提出,既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鼓舞,同时也为农业科技工作带来了新任务、新挑战。

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来说,面对粮食安全的挑战,面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面对农产品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目前,尽管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已达到48%左右,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美国高达81%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85%的成果转化率,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广大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有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目前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旱育稀植、平衡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节水灌溉四大关键农业技术,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开始在全国农村推广,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技术推广了20多年居然还迟迟没有到位,结果形成了一种农民求之若渴、新技术却始终无法落地的奇怪现象。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问题。

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类。一是体制性的。一些地方在对原有的农技推广体制进行改革时,使得农技推广体系在一些基层地方“线断、网破、人散”,服务功能被削弱,有的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体制改革目标不清,使得农技推广的主干力量受损,直接造成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困难。二是结构性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走向多元化,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由政府主导的单一农技推广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这一现状。因此,构建适应农民需求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已成为科技兴农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从完善原有的农技推广网络出发,突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

即便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也都有自己的农技推广队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户以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的农业大国来说,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是必不可少。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加大投入,把已经断的“线”接起来,已经破的“网”修补好。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接与补,而是要与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联系在一起,改革原有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能够真正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服务的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此外,在开展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服务方面,各级政府还应从实际出发,有更多的作为。如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为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开辟新的通道。

其次,要从改革创新出发,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新体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并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为满足农民的需求,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等措施,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构建一个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一是要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农技推广。近年来,一些地方创造的“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专家大院”等模式,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对于这些经验,我们应该好好加以总结推广,从而激励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民提供技术、管理、营销等综合服务。

二是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或与其他农业科研单位联合,提高科技含量,并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农民的技术问题。

三是要大力发展和扶持民间农技推广机构。如在农技推广中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种养大户的作用,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总之,就是要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技推广组织,建立起科技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实现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推广形式,建立起一张适应农村实际的农技推广新网络。也只有这样,农民对现代科技的需求才会得到满足,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等。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体系的主体。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按专业领域分为5大系统: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经营管理。据农业部统计(杜青林, 2003),截止到2003年底,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有人员10015万人。其中,县级占1 /3,乡镇级占2 /3。农业部门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职能按性质分为4大类(杜青林, 2003):(1)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执法和行政管理,例如动植物检疫、农民负担管理等。(2)纯公益性工作,例如动植物病虫害监测,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3)带有中介性的工作,例如农产品和农用品的质量检测,为农民提供产销信息,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4)经营性服务,例如农用物资的经营,农产品的贮、运、销等。

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显现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的诸多不适应,亟待发展农技推广公益性团体如农业商会和第三方农业技术组织。只有建立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才能更好地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更快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更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把技术推广观念转变为农业推广观念,除了农业技术的传输,还要培养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充分发挥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由提供单项的技术指导服务向提供技术、信息、物资、教育培训、决策咨询等综合服务延伸,由大宗农作物的技术指导服务向农、林、牧、副、渔、种、养、加、运、销等各个方面技术指导服务延伸,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全程服务延伸,做到产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中指导农民生产,产后帮助农民销售,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技推广要调动多方积极性

农业技术推广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建设粮食安全工程、菜篮子稳定工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产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措施。笔者认为,要用“两点论”的思维方法去看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有两个

政府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义不容辞的主体。事实上,我国各级政府历来就非常重视开发、引进和推广农业技术,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当作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业技术推广更是各农业技术科研和推广中心、农教办的主要职责。

企业是市场孕育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又一主体。新农业技术往往寓于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农膜等新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中,生产和销售这些含有新农业技术的新产品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湖南常德福田农资有限公司老板李明铸为了扩大销售,每到适当的时候,就会大力宣传和推广新农业技术。比如他今年销售新的早稻品种—— “旱优3号”,就在春季早稻播种前,组织一支5人的专家队伍,深入常德市农村乡镇巡回举办“种植水稻‘旱优3号’学习班”,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资料、午餐及纪念品。农民不仅白吃饭,白拿纪念品,还能学到新技术,买回新产品“旱优3号”,种植后基本不用抗旱,省了不少抗旱用工和成本,单产增高5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100元以上。

政府推广农业技术的干部队伍有两个

一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较大,素质较高。乡镇干部一般都有大专以上文凭,并且不少是学农林牧副渔的,是农业技术专家。近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也不断增多。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群众接触多,便于推广农业技术工作。因此,应该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培育成农业生产的内行、甚至于专家,让他们肩负起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和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大任。

二是农业技术干部队伍。目前,我国农村乡政府一般都有一到三名农业技术干部编制(包括一名分管农业副乡镇长、一名科技副乡镇长和一名农业技术员),每个乡都有农技站、畜牧防疫站等负责农业技术的机构,每个机构里都有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中高级职称,堪称农业技术专家。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推广农业技术的企业有两类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龙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确保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往往扶植农业生产。规模比较大、办得比较红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往往还建有原料生产基地,在基地推广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其它新农资和新技术。西洞庭管理区汇美罐头食品公司就正是如此,他们从西班牙购进了朝鲜蓟优良品种,减半价后卖给原料基地的农民种植,还购来新肥料、新农药,均以农资生产厂家的出厂价、甚至更低价卖给农民,并在基地举办农民夜校,向农民传授朝鲜蓟种植技术。每逢生产关键季节,汇美罐头食品公司还会派出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地的田边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农民在棉花地里套种朝鲜蓟,收入翻一番,科技示范户每亩毛收入达到了6000元,纯收入达到了4500元以上。汇美罐头食品公司也有了稳定的价廉物美的原料来源,能够顺利地进行生产,并且成本较低,产品质量有保证。

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或销售企业也乐于推广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往往努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企业往往与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共同推销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常德福田农资有限公司老板李明铸就在西洞庭管理区成功探索出了“农资生产厂家+农资销售企业+科技示范户+广大农民群众”的模式,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新技术、使用新农资。

当前推广农业技术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企业和经销商欺诈坑农的问题。有的农资生产企业打着高科技、新产品的旗帜,雇用没有良知的学者,编造所谓“科学理论”,其实就是原来的老产品,只不过换了牌子(名称)和包装而已。然后大肆炒作,自印宣传资料,狂轰滥炸,欺骗有点文化,但文化不高的农民。这些农民对科学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往往被农资生产企业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宣传所欺骗。

二是政府推广农业技术效益不高的问题。目前,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机制不活,工作成果没有与单位和个人的收益挂钩,推广农业技术工作存在“大锅饭”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因而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建议政府搞活农村基层的农技站、畜牧防疫站等负责农业技术的机构,允许他们进行有偿技术服务活动,允许他们经营农业生产资料。

摘自《农民日报》

2010年8月16日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

“九五”以来,酒泉市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35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7.38亿元,与“八五”末相比增长了72.4%。目前,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不断创新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建设不完善,一线推广力量薄弱。目前全市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共有在岗人员413人,其中市级34人,占8.2%,县级137人,占33.2%;乡镇242人,占58.6%,乡(镇)站核定编制303人,在岗人员只占编制的79.9%。各级农技推广单位技术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大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

(二)推广经费不充足,公益服务难以开展。市、县两级农技推广中心实行财政全额供给,但工作经费十分有限。乡镇农技推广站实行全额拨款的只占22.3%,差额拨款的占40.9%,自收自支的占36.8%。有的乡镇不但自收自支,而且还要上缴创收任务。绝大多数乡镇农技站长期处于“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局面。

(三)工作理念不适应,服务与需求脱节。科技成果目标大多还定位在高产量上,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对传统的大宗农产品技术储备的多,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技术推广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研究不够,致使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运行机制不灵活,被动服务绩效差。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型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缺乏科学的制约和激励办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有的人无作用可发挥,有的人有作用难发挥。

二、改革创新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动力

农技推广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之后,深化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简单地把农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又不能简单地以强调稳定而维持现状,应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要出发,按照“推广目标现代化、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一)推广目标现代化。就是农技推广要适应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技术跨越的要求,加速农业由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按照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农技推广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转变;三是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四是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从而,为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推广队伍多元化。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和科技工作者参与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1、市、县农技推广机构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以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承担重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搜集、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测和强制性检疫,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等公益性职能。

2、改革乡镇农技推广体制,建立跨乡镇的区域站。根据产业规划布局和自然区域的特点,在县以下创办跨乡镇的区域农技推广站,作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单位,承担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区域站的人员从现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择优聘用,或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下派部分工作人员。

3、将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现已承担的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性服务职能分离出来,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型或中介服务型企业。

4、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允许和鼓励由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购销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及科技人员牵头,由广大农户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产业服务中心等民办科技服务组织,为会员及农户提供服务,使科技与生产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推广行为社会化。就是各级政府要保证推广工作的经费。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主要由政府支持的推广机构承担,实行低价和免费政策。有市场前景的开发类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去推广。

1、切实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突出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特别要保障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的工资供给和工作经费。

2、实行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优化配置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资源,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创新管理机制,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行专业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追究制,报酬、荣誉与绩效挂钩,奖勤罚懒,促使科技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放宽放活科技人员,鼓励和支持他们去领办、联办各类专业协会、服务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激励他们承担技术承包项目、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致富信息服务等。

(四)推广形式多样化。就是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就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1、坚持农业科技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坚持采用集中培训骨干与巡回宣讲相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系统讲解与农民群众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场指导培训与广播电影电视教育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组织农民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拓宽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2、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突出抓点示范。县乡基层农技推广单位要按照以站办场,以场养站,示范与推广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自我发展共生存的发展思路,积极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组装配套和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群众学技术、用技术。

3、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建基地,科技人员搞服务,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有偿服务形式。

4、实行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强化对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管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包括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组织,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人员,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经考试考核获得了农技推广员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各类农技服务组织既要积极引导支持,又要强化宏观管理,定期评估、审验和培训,保障服务质量。

第五篇:农业推广学最终版

《农业推广学》复习题

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推广: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

2,推广服务系统: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3,目标团体系统:指推广对象(农村居民为主),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4,人的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的结果的客观活

动。5,需要: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个体对生活实践中所需

客观实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6,沟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利用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形体语言等,以直

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流和传递各自的观点,思想,知识,爱好,情感,愿望等各种信息的过程,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7,正式沟通:是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 程。8,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

9,创新的采用: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

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

10,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11,扩散曲线:

12,大众传播法:大众传播方法是指有组织的传播机构和专业人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把一定的信息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传播给大众的一种过程。13,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它是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对具有相同或类似需要与问题的多个目标群体成员进行知道和传播信息的方法。14,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与个别农民接触与沟通,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 议的推广方法。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某项推广项目的社会需

求,现实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论证该项目推广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16,项目申请报告: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

17,科技实验报告:把试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方法,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写成的文字总结材料。

18,成果示范:成果示范是通过比较某种新的生产技术措施和当地普遍采用的生产技术措施各自取得的结果,证明新措施比现行采用的措施优越,以说服推广对象使用新措施的一种群体指导方法。19,方法示范:推广人员对那些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息资料难以准确表达,或者采用者理解起来比

较困难的操作性技能或技巧,通过演示讲解,实际操作体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传授给农民,并现场指导他们亲自演练,直至掌握其技能要领及基本技术原理的推广教学方法。20,农业推广培训:指对包括各类农业推广对象以及农业推广工作者在内的人员所进行的有关推广工作的培训

与教育活动。21,农业推广咨询:是针对推广对象的需要与问题,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并帮助其有效地应用这

些信息,改善生产与生活状况的服务过程。22,农业科技成果: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 的知识产品的总称。23,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指以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原理和知识为一局,科技人员将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转

化为应用技术和物质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应用价值且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工艺等。24,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指借助或直接采用相关学科的技术工艺或途径,把基础性成果的科学知识赋予在 一些有直接应用价值的载体中,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的成果。25,家政学:是一门研究并指导家庭生活及其管理的学问。

26,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7,社区规划:是关于一定时期内社区发展的目标,社区发展的框架,社区发展的主要项目等的总体性计划

及其决策过程。28,农业推广信息:指为各类推广对象提供生产与生活咨询服务和有关决策参考,涉及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的 信息内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推广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29,农业推广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

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30,农业专家系统:是一个拥有大量权威农业专家的经验,资料,数据与成果构成的知识库,并能利用其知

识,模拟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判断,推理,以求得农业生产问题解决方案的智能程序系统。31,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支持和辅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各种决策问题的知识信息系统。

32,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是一项教育性质的活动,体现在推广人员为农民提供涵盖农资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生产环节和农家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服务。33,营销组合策略:指企业针对目标市场对可采用的各种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组合的综合策略。

34,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

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是一种经营模式。35,农业推广组织:由一定要素组成,有特定的结构,隶属关系明确,为达到农业某种推广的目的而形成的 机构。36,农业推广组织的部门管理:对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内某个环节横向展开后的具体管理。

37,农业推广指导员:直接开展各项农业推广活动,指导农村居民参与农业推广工作的专业推广人员。

38,农业推广督导员:指在农业推广机构内部监督和指导农业推广指导员对农业推广计划进行实施的推广人

员。39,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指在农业推广机构中负责运作农业推广业务的行政主管。

40,农业推广计划:农业推广组织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以农业推广的现在来推断农业推广未来的科学预见

和安排,它既是拟定计划的过程又是执行计划的过程。41,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拟议中的若干项目实施备选方案,组织有关专家从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及环境影响,财务,经济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各方案是否可行,并对它们进行比较,从中选最优方案的全部分析研究活动。42,项目验收:项目完成过程中或者完成后,项目计划下达单位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

项目计划合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并做出相应结论的过程。43,农业推广评价: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科学法,根据既定的农业推广工作目标或标

准,对推广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衡量、检查和考核。44,推广度: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45,推广率:指已经推广的科技成果项数占成果总项数的百分比。

46,推广指数:是反映技术推广状况的综合指标。

47,农业推广政策:是依据一定原则,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农业推广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激励和约束作

用的行为准则。48,农业推广法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部门制定或颁布的各种有关农业推广的规范性文件。49,实验研究法:实验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者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某种行为的研究方法。

50,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系统,直接地对取自某一研究对象或样本的信息进行

分析,从而认识该对象的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51,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调查了解,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过程

的方法。52,行动研究法:指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着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讲问题发展

成研究主题进行有系统的研究,边研究边行动以求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1,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中包含(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两个子系统。2,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3,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概率)的估计,称为(C)。A,动机 B,模仿 C,期望概率 D,激励力量 4,同一个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有不合意的语言与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此种现象是(D)。A,从众 B,模仿 C,感染 D,相容

5,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可称之为(B)。A,杂音 B,噪声 C,反馈 D,趋异 6,一个人把信息同时传递给若干人,若干人再反馈给这个传送信息的人,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B)。A,链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扩散型沟通 D,全通道型沟通 7,一个人把信息同事传递给若干人,再由这些人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更多的人,使信息接收者越来越多,这种沟通形式可称之为(C)。A,单串型 B,车轮型 C,扩散型 D,全通道型 8,在一定的组织体系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所进行的沟通称为(C)。9,创新采用过程通常可以分为(认识阶段),(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用阶段)5个阶段。10,创新采用者通常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起多数),(晚期多数)和(落后者)5种类型。11,创新决策的类型主要有(个人选择型),(集体决定型)和(权威决定型)3种。12,根据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大众传播法),(集体指导法)和(个别指导法)三大类。13,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程序可分为(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和(结果评价)6个步骤。14,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需要遵循(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基本原则。15,农业推广语言的运用需要遵循(朴实易懂原则),(深入浅出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和(事实教育原则)基本原则。16,按试验因素的多少,农业推广试验可以分为(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和(综合性试验)3种主要类型。17,试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性)和(试验外界条件的差异)。18,农业推广培训的特点主要是(时代性),(显效性),(针对性),(季节性),(灵活性)。19,农业推广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包括(培训需求调查方法),(能力研究方法),(任务分析方法),(作表现分析方法)4种。20,咨询具有(服务性),(经营性),(客观性),(高知识性)的特点。

21,农业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和(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三大类。22,根据成果表现形态的不同,可将农业科技成果分为(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和(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两大类。23,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区变迁),(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时间)5个方面。24,从社区的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模式,(社会冲突模式)模式和(社会场域模式)模式,由于这3种模式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引申出来的,所以称为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模式。25,信息可以同时为多人所采用,这是指信息的(C)。A,价值性 B,可传递性 C,共享性 D,主导性 26,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中,皆包括(B)。A,数据库

B,3S技术

C,多媒体 D,模型库 27,营销“4Ps”是指(产品),(地点),(促销)和(价格)。28,连锁经营一般分为(正规(直营)),(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3种形式。29,目前影响最大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5种类型。30,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行政法),(法规法),(经济法),(激励方法)和()5种。31,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差异,通常讲农业推广人员划分为(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农业推广督导人员),(农业推广技术专家)和(农业推广指导员)4种类型。32,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方法主要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法),(精神激励法)和(法律方法)5种。33,农业推广计划体系包括的3个层面是指(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4,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的方式通常有(自上而下的计划),(自下而上的计划)和(上下结合拟定计划)3种。35,农业推广项目验收的方式一般有(现场验收),(会议验收)和(检测审定验收)3种。36农业推广项目的成果鉴定通常可以采取(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3种方式。3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主要有(认可作用),(决策作用),(学习作用),(强化责任作用)和(增强能力作用)5个方面。38,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针对(成果推广状况)和(推广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来展开的。39,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项目的反映评价)和(专家评价)3种。4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颁布的时间是(D)。A,1993年7月3日 B,1992年7月2日 C,1992年7月3日 D,1993年7月2日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要经费由(A)。A,政府财政拨给 B,单位自筹 C,农民给付

D,社会赞助 42,美国有关合作农业推广工作管理体制的谅解备忘录规定,各州赠地学院同意建立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即(C)。A,联邦推广局 B,农业部 C,合作推广站 D,赠地学院 43,农业推广研究的程序通常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和(分析与总结)4个阶段。44,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农业推广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类。

三,简答题

1,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根据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理论,怎样提高推广服务的工作效率?

1,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3,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4,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 3,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1,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2,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3,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4,需要层次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5,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7,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行为强制2,咨询建议3,教育培训4,行为操纵5,提供物质条件6,提供服务 8,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1,农业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性,指导操作性2,沟通媒介相对单薄和脆弱3,接收者的差异大,思维局限性较大4,沟通需要在了解农村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行5,沟通主体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9,简述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含义与区别。10,创新的特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11,创新扩散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1,突破阶段 2,关键阶段 3,自我推动阶段

12,创新采用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主要因素是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除此之外还有创新决策的类型,沟通渠道的选择,社会系统的性质以及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等。13,简述大众传播推广法的特点。

1,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2,信息传播具有很好的时效性 3,信息沟通一般是单向性 14,简述集体指导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1,知道对象较多,推广效率较高2,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3,共同问题易于解决,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15,简述个别指导法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16,简述农业推广论文的基本结构。

1,标题 2,署名 3,摘要 4,关键词 5,前言 6,正文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7,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 18,简述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1,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明确2,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3,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 确可靠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19,推广人员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方法示范时,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1,根据示范对象的需求,确定示范教学内容2,根据现场示范的要求,准备教具材料3,根据技术内容的特点,制定示范教学计划4,根据学院的素质特征,合理安排方法示范环节 20,简述农业推广培训的基本方式与新型模式。

1,绿色证书培训模式 2,青年农业科技培训模式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 4,农民创业培植培训模式 21,简述农业推广咨询的基本方法。

1,办公室咨询或定点咨询2,信函咨询3,电话咨询4,网络咨询 22,农业推广咨询的新型模式有哪些?

23,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四个工作步骤:1,选题,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 2,观察,思维和试验验证 3,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4,调研总结和完善提高 三种创新:1,新发现

2,新发明 3,改进与提高 两点意义:

一个前提: 24,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成果的质量 2,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3,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

4,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25,简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周期性原理。

26,怎样评价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

27,简述农村社区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社区发展应当是综合性的。2,社区发展应当是可持续性的。

3,社区发展应当是合作式的。4,社区发展应当是参与式的。28,社区规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社区历史和现状分析2,社区发展目标规划 3,社区发展要素规划4.社区发展条件规划。29.农村家政推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30,农业推广信息的种类和来源分别有哪些?

种类:1,农村政策信息

2,农村市场信息

3,农业资源信息 4,农业生产信息 5,农业经济管理信息 6,农业科技信息7,农业教育与培训信息

8,农业人才信息 9,农业推广管理信息 10,农业自然灾害信息

来源:1,政府涉农机构

2,农业科研机构 3,与农业有关的高校和学术团体 4,基层试验,示范与推广单位

5,图书馆 31,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三级信息站服务方式2,专业协会服务方式3,龙头企业带动服务方式 4,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方式5,农民之家服务方式 32,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33,简述农业推广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34,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

1,熟悉农业推广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研究和分析市场环境。

3,分析拟推广地区用户的兴趣和需要。4,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

5,实施营销组合策略。6,依据经营决策的科学程序,实施决策方案。35,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如何确定目标市场?

1,选择理想的目标市场,确定策略目标。2,确定目标市场的容量。3,定位竞争对手,制定攻守方案。36,简述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的主要技巧。37,农业推广组织设计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原则2,动态中稳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原则3,合理发挥部门功能,从整体系统上求得最佳结构的原则。4,组织设计利于自身功能发挥的原则。38,简述农业推广组织管理的基本内容。

1,选择合理的组织管理手段。2,挑选领导。3,管理好信息通道。4,进行常规管理。39,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0,简述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41,简述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心理品质:1,智力 2,人格特质 3,动机 4,情感 职业道德:1,热爱本职,服务农民 2,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3,用于探索,勤奋求知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5,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业务素质 :知识素质,技能素质。42,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主要方法.经济方法 行政方法 思想教育法 精神激励法 法律方法

43,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44,简述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定的一般程序。

1,确定农业推广目标2,开展调查研究3,拟定农业推广计划方案,进行比较 4,论证并检验多种方案5,进行多方案的试验比较6,评审初步方案和决策。45,简述农业推广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1,农业推广计划的拟定认可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2,农业推广计划的执行管理:确定项目计划的负责人和归口管理单位,拟定实施方案,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计划的动态调整与评估管理。3,农业推广计划的成果管理。46,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

全面分析的原则,重点突出的原则 统筹兼顾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47,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步骤。

确定评价目标,范围和内容。选择评价标准与指标。确定评价人员,成立评价小组。收集评价资料。实施评价工作。编写评价报告。48,简述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法。

49,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有哪些区别? 制定单位不同,制定程序不同,呈现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50,美国行业日本的农业推广法律制度对我国农业推广立法有何启示? 完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保障财政投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业收入。鼓励农民协会和民间组织推广农业技术。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落实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制度。51,简述农业推广政策的作用。

52,如何让制定农业推广研究计划? 了解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方法。计划的制定。53,简述个案研究的目的和特点。

54,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步骤。

下载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涉农企业与农业推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推广论文(合集)

    青田学院2010年秋季《农业推广》课程论文的要求 一、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

    农业推广论文

    蒙城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机制研究 摘要介绍了蒙城县农作物免耕栽培推广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总结相关成效,以为免耕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

    农业推广论文

    南昌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提升策略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罗松 1436004416942 南昌县14级......

    农业推广试题

    《农业推广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在制定农业推广计划时,其计划对象是( B ) A.推广人员 B.农民 C.推广项目 D.信息 2.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

    农业推广学习题

    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如何才能学好农业推广学? 4.创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5.何为农业创新的采纳?创新采用者共分几种? 6.何为农业创新的......

    农业推广计划书

    农业推广计划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在砚山县的推广计划 2013年6月 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计划 【前言】 应用地膜覆盖栽培,在移栽至团棵阶段出现干旱或易出现间隙......

    农业推广方案

    枣树U坑覆膜滴灌种植法 在农一师地区推广方案 推广组织:新疆AAA农业推广公司 设计人:高源 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时间:2012年11月9日 目录 一、 推广指导思想及背景 二......

    农业推广复习资料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资料 1.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答: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