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15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8]15号 【发布日期】2008-05-14 【生效日期】2008-05-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
(川府发[2008]1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我省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率先跨越,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我省是畜牧业大省,生猪等畜禽产品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我省畜牧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御风险能力较弱。要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迫切需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我省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受资源、环境、市场等约束的问题十分突出。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土地规模、土地质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低,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推进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我省的必然选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消费升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于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采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2010年,基本完成资阳市、遂宁市、眉山市现代畜牧业试点。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畜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0年,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2020年提高到80%以上。“十一五”期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年均分别增长5%以上,2010年分别达到1500万吨、210万吨、1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2020年提高到60%以上。
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通过国家评估和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认可。到2020年,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畜产品加工水平大幅提高。2010年,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0?5∶1。到2020年,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畜产品加工业成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
畜牧业生态安全明显改善。2010年,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牧区草地改良面达到50%。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现清洁生产,草原生态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三、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一)优化区域布局。根据《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生猪、牦牛、肉羊、家禽、家兔五大优势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猪、禽产业,建设多层次增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丘陵地区和川西南山区重点发展优质生猪、肉羊、肉兔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设外向型畜产品生产基地。盆周山区重点发展优质肉牛、羊及奶牛等草食牲畜,建设优质草食牲畜生产基地。川西北高原牧区大力开发生态资源,建设绿色生态的优质牦牛肉、奶生产基地。各地要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根据耕地消纳粪污能力,优化畜牧产业发展布局规划。2010年,全省优势区域畜产品产量达到总产量的50%,2020年提高到70%以上。
(二)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以良种引进、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为切入点,引导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财政贴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高对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的授信额度,对适度规模养殖户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引导相关贷款担保公司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积极开展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政策性保险,逐步扩展畜禽养殖保险范围。各级财政对参加养殖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依法依规解决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养殖用地问题,在新一轮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修编中要结合养殖区域布局将规模化养殖用地纳入规划。规模养殖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格。“金土地”工程、红层找水、沼气池建设、旱山村集雨节灌等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应同步考虑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需求。环保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测,大中型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2008年开始,对符合规划的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圈舍标准化改造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视财力给予一定补贴。
(三)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综合利用、梯级增值的产业格局。整合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培育高成长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引进和新建猪牛羊肉、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畜产品加工总量,大力优化畜产品加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根据畜产品屠宰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水平。到2010年,全省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8家以上,过100亿元的4家以上,国家级名牌产品达5个。省级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国家、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新建、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畜牧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从2008年起,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的贴息力度,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应向畜产品加工业倾斜,省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应优先支持畜产品出口企业,各市(州)、县(市、区)征收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5%可专项用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宣传和名牌申报工作。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在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四川省著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
(四)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订或修订生猪为主的优势畜产品、出口畜产品和特色畜产品质量标准,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溯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出口受控养殖基地,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进口国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建设3-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2010年,全省出口专用备案猪场生产总量占出口生猪屠宰量的比重达50%,畜产品无公害生产比例达90%,2020年分别提高到90%、100%。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的比重,2020年达到50%。各级政府要加大国家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资金配套力度,并保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建设启动资金。清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各环节不合理收费。对畜牧业生产、保险、技术培训、配种和疫病防治业务,免征营业税。
(五)建立完善畜产品物流体系。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在优势畜产品集中产区和集散地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肉食品冷链物流和设立冷鲜肉直销点,引导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预警预报机制,积极争取建立生猪期货交易市场。工商、质监、畜牧、商务等部门要加强市场检疫检测系统建设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和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到2015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乡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各级政府要设立畜产品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拓展京、沪、粤、港、澳等省外市场和俄罗斯、新加坡和中亚、东南亚、欧盟等国际市场。
(六)加快畜牧科技进步。按照超前研究一批、开发转化一批、推广应用一批的原则,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依托大专院校和畜牧科研单位,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研究,组织实施品种培育、科学养殖、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等重大科技攻关。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配套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十一五”期间,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省财政要逐年增加畜牧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专项资金要向畜牧业倾斜。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在资阳市、遂宁市、眉山市实施现代畜牧业科技专项行动。
(七)加强畜牧人才队伍建设。把带动农户的实效作为政府扶持企业的基本依据,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队伍。培育畜牧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畜牧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对畜牧科研、技术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师资培训、技术人员在职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依托“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对广大养殖户普遍开展现代畜牧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保障培训经费。
(八)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六方合作”、“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场(户)”、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对农民组织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开拓市场的积极作用。经登记注册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为畜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经批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直接从事畜禽养殖,其销售符合国家规定的自产畜禽产品以及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保障体系
(一)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尽快制定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和良种推广指导目录,完善种畜禽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制度,改善现有原种场、扩繁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加快构建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完善以县、乡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网络,鼓励围绕生产基地就近建设村级自繁自育商品仔畜养殖场,在城郊奶业生产带和农村奶牛生产片加快推广高产奶牛冻精改良技术。“十一五”期间,生猪三元杂交改良面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牛、羊良种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对引进优良种畜禽、牧草种子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执行国家生猪、奶牛良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逐步扩大生猪良种补贴县范围,并对参加性能测定的种畜场给予适当补贴。
(二)推广优质饲草饲料。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基地产销合作途径,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工业饲料使用率。在农区建立优质饲料原料基地,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青贮、青饲等专用玉米,提高青贮饲料和氨化秸秆利用率。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大力推广老芒麦、披碱草等优质牧草,推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推广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方式,加大牧区草地改良力度。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和牧草收割机械享受农机补贴的政策,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符合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类产业条件的饲料加工企业,所得税可减按15%税率征收。各级政府要将饲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项目规划予以支持,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户利用荒山荒坡种草养畜,鼓励养殖场建立大型青贮池。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三)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将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和公益性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以及日常运转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五、营造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既要贯彻落实好现有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要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切实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融资、风险等突出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认真抓好遂宁、眉山、资阳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的落实,实行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发展现代畜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各级政府应给予表彰激励。省、市、县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用于畜牧业发展的预算要逐年增加,重点用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种质资源保护、良种良法推广、规模化养殖基地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各级政府要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对农业担保机构的生猪、奶牛贷款担保风险要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有条件的地方要整合政府性农业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的经营性资金,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搭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三)依法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畜禽、饲料兽药,收售加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违规使用禁用物品等行为,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草原保护,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体系手段健全、执法规范有力。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协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省委农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农发办)、省人事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厅、省地税局、省环保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畜牧食品局、省国税局等有关部门和金融单位要从自身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协作配合,把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二○○八年五月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25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7-27 【生效日期】2009-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
(川府发[2009]25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抢抓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的新机遇,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制定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发展以对外经贸和国内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必然要求,是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两个加快”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科学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主动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扬长避短、迎难而上,培育主体、打造载体、搭建平台,全省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过去5年,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年均增幅超过30%,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今年以来我省对外经贸主要指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扩大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紧迫感。我省开放合作总体水平不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开放型经济规模尚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开放型经济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联动机制不完善。在我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的竞争格局中,在中央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战略部署下,作为后发省份的四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保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在加快“走出去”步伐、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和订单转移、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蕴含难得机遇。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爬坡上行,以更大的气魄、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扎实的措施着力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3.总体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规划和改革创新,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动力,以“三向拓展、四层推进”为路径,把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克服当前困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长效之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发展对外贸易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中心,以“7+3”产业为重点,内外并举,“三外”联动,贸易投资与产业互动,形成我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相结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4.主要目标。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开放型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跃上新台阶。力争2012年进出口达到450亿美元,其中出口2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15%以上,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9-2012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累计22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来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引进省外国内资金累计17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来川投资的中国500强企业达到260家以上。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跨国经营能力的科工贸企业集团,提升我省经济国际化水平,形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
三、保持对外贸易稳定较快增长
5.壮大企业队伍。对我省优势和潜力产业、企业进行分类梳理、分类培育,加强工贸、农贸、技贸结合,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每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0户,2012年达到5000户。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上台阶”,“一企一策”促进100户出口上千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力争2012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35家。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要将出口指标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入选、培育和考核体系。
6.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欧美和港澳台市场,加大对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等目标市场的开拓力度。每年组织500家以上企业赴境外参展推销,组织1000家以上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重要经贸活动。支持企业通过行业商协会开拓境外市场,设立境外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发展电子商务,优化贸易方式,争取新的客户订单。加强与在华跨国公司对接,融入其全球采购链,建立新的分工体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制原产地证、一般原产地证和区域优惠原产地证规则,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境外关税减免支持。
7.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完善知名品牌培育机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国际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支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设备、光伏产业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2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全省出口的占比分别提高到60%和35%。进一步支持生猪、蚕丝、烟叶、杂交稻种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快建设出口种养殖基地,完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继续扩大纺织、服装、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8.发展加工贸易。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规避贸易风险、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物流成本影响的重要方式,利用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机遇,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各类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进转型升级。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省出口占比提高到40%,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都、绵阳及宜宾、乐山、泸州等市要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临港优势,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9.推进服务贸易。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推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全省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水平。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文化、中医药服务等重点行业服务出口。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部省市共建机制推进成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软件、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等服务外包产业,2012年全省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突破8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出口超过10亿美元。
四、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10.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坚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并举,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重大机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港台、美国、欧盟、日韩、东盟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为重点,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环境新变化、产业调整新格局、产业转移新趋势、投资者整合扩张转移新需求,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联合推动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用、平台共建、项目共促。推进项目信息国际化、招商引资产业化、运作机制多元化和招商队伍专业化,提升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实效。
11.加强产业引导。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目标,发挥我省优势战略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区位等比较优势,以土地、水、电、气等要素差异化配置和财税、金融政策倾斜支持为引导,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承接产业链纵向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项目,把我省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外包中心、物流配送分销中心。利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推出高速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水电等资源开发项目,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在推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基金入川发展。
12.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以市场开放、要素畅流、产业互动、信息共享为目标,全面开放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积极发展服务业,除国家禁入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开放。建立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发挥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在开放合作中的带动作用,与合作区域进行理念、规划、市场、产业、文化、科技、载体、服务和机制的对接,打破地区界限,共筑优势发展平台、形成互动发展合力、共谋区域合作发展,扩大对内开放,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的范围和层次。加快承接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互动和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区域优势,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川滇桂藏合作机制,利用沿边、沿海优势走向南亚和东南亚。利用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机制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推进省内跨区域生产要素集成,促进毗邻市州、区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共享产业链配套,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与港澳台经贸合作,推进CEPA机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我省的落实和发展。
13.抓好重大项目促进和实施。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承接重大产业化项目,每年引进一批总投资3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报告制度,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督办。抓好签约项目履约工作,分产业、分市(州)、分季度、分任务强化促进。推进已来川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企业尽快投资,已投资的企业增资扩产。高度重视保护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14.打造开放合作载体。抓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示范基地建设,选择培育以出口为导向、“三外”联动发展的外向型产业园区,由省政府授牌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快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尽快完成成都综合保税区审批、宜宾出口加工区申报审批、绵阳出口加工区扩区和功能叠加工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入区发展。有条件的市要积极引进加工贸易重大项目,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造基础条件。
15.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强化西博会“共办、共享、共赢”的理念,以推动西部地区共赢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与泛亚地区经贸合作为重点,通过专博结合、展贸结合、贸易与投资结合,把西博会办成西部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博览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交往、投资、经贸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作用,利用驻外经商参处、友城关系、国际机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驻川领馆、国内外商协会组织、外来企业等有效渠道,推动政府和民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无偿援助项目,改善我省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条件。
五、稳步推进企业和劳务“走出去”
16.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坚持分门别类抓企业培育、市场开拓。支持发展潜力大、经营业绩好、产业带动性强的在川央企和省内企业获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发挥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大带小、以强带新,推动行业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巩固路桥、房屋建筑等传统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同时,拓展能源电力、油气化工等新领域。利用国家信用主权放大、信保总限上调、新增对外承包工程买方贷款、对外援助等有利条件,支持企业在商务谈判、立项审批、项目实施等方面建立与项目所在地的公关关系,获取更多项目和大项目。抓好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跟踪服务。鼓励企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省内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物资出口。201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25%;工程项下货物出口达到30亿美元。
17.积极发展境外投资。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支持体系,引导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以贸易为先导、市场为依托、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为重点,鼓励发展境外投资,有效转移省内富余产能。支持具有较强海外经营能力的企业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
18.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按照“严格把关,依法办理,堵疏兼顾”的原则,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大力整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秩序,严格执行招收备案制,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法制和综合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外派劳务基地建设,提高对外劳务合作层次,打造一批发展稳定、工种层次较高的外派劳务基地县和专业基地。2012年全省在境外劳务人员力争达到8万人。
六、保障措施
19.加大政策激励。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投入,有条件的可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扩大规模。省政府将继续对出口上台阶的企业领军人物给予表彰奖励,对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利用信保防范出口风险、境外参展推销、承揽境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管理,优化政策扶持流程,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建立政策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20.强化要素支持。加快土地、技术、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建设,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提供保障,对鼓励类引进项目的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运输等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障。消除地区和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改善金融服务,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对引进转移企业和有市场、有出口订单的中小外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拓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等贸易融资业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争取成都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快速反应、长期应对、联合预警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境外重点目标地区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形势研判,完善“四位一体”、“一体两翼”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效控制和防范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各类风险。加强我省口岸公共安全建设,提高口岸传染病预警、监测能力。
21.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善开放合作条件,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建设,打造设施现代、服务优质、功能多样的出川国际化大通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构建西部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完善外来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抓紧落实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合同章程审批和工商登记等相关权限的下放工作,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放权到授权的市县相关发改、商务、工商等部门。各涉外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加强与我省产品主要出境口岸部门的协作。推行四川货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并在省内实行“多点申报、多点验放”;坚持24小时预约报检报关,实施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落实守法企业便捷通关措施;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进口生产设备开设专门检验服务窗口,对转移项目所需进口二手设备提供快速、优质、便利的入境审批、检验等配套服务,对对外承包工程出境施工器械、配件、自用生活物资免于检验,对采购施工材料实行省内集中申报、集中检验。继续在全省积极推广出口收汇网上核报系统;在成都、南充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行网上出口退税申报。进一步简化出国手续,推进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为企业人员出入境开展对外经贸提供便利。
22.加强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分层次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和选拔一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丰富专业知识、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对经济部门的干部进行开放型经济发展知识培训,每年举办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示范培训班,积极引进具有国际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选拔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熟悉开放型经济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增强领导开放合作工作的能力。
2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破除影响扩大开放合作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要把开放型经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深化战略部署,优化促进体系,强化工作举措,省市县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确保开放型经济强势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坚持每季度召开政府协调会制度。发展改革、商务、招商、外事等部门要切实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经委、国资、农业、科技、信产、中小企业、旅游等产业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开放合作;财政、国土资源、监察、人事、环保、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国税、金融、口岸、贸促、台办、侨办、友协、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商会、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功能,促进本行业对外对内开放。
24.加强目标考核和环境督查。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国内资金等主要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加大考核权重。省政府每季度对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进度情况进行通报,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开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的督导检查,对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没有落实和服务没有到位的进行认真梳理,逐条兑现;组织各类涉外企业对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进行评比,对做得好的部门予以表彰,对损害发展环境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问责。加大舆论宣传,广泛发动,升温、造势、加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典型示范,引导推动,营造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
中国养殖网 2010-4-22 10:14:32 山东畜牧网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实施新一轮农业振兴计划,再创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防疫网络化、服务社会化、产品无害化、农民组织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主要畜产品产量、畜牧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出口创汇连年领先,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畜牧业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中居于突出地位,在劳动就业和农民增收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控制重大人畜共患病中居于关键地位,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居于提升地位。但是,仍然面临应对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的新课题,面临自身矛盾积累、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压力,面临适应新形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任务。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和循环型畜牧业为目标,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和提高畜产品产量、质量、效益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坚持产业化带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由畜牧业大省向强省跨越。
(二)目标任务。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420万吨、800万吨;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35%;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350万吨,产值900亿元;兽药产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牛、羊、兔肉在肉类总产中的比例提高到25%,畜牧养殖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达到6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达到2:1;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额达到20亿美元,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畜禽养殖场户85%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80%参与畜牧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1.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养殖;夯实饲料、兽药、种畜禽生产供应基础;搞好饲养、加工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养殖方式先进、加工带动有力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2.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加强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饲料、兽药、种畜禽、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和信息发布;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3.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教学、推广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技术;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重点搞好技术研发;加强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
4.夯实畜牧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快畜禽良种产业化开发;加强饲养场舍、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改造;加大青粗饲料、蛋白原料等非粮食饲料的开发力度;推广高效、环保、安全饲料和兽药生产技术;建立饲养、加工、市场、服务、监管相融汇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5.健全畜牧业经营组织体系。家庭饲养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社会服务向合作社为主转变。积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指导县乡畜牧兽医站所、社会力量、龙头企业等为农民提供服务。引导城乡和国内外生产要素投向畜牧业。
6.加强畜牧业行政管理体系。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使畜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城乡间均衡有效流动。以畜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制定畜产品产销计划,加大宏观调控。完善畜牧兽医配套法规规章,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良种品牌开发工程。制定全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和良种推广指导目录,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加快构建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扶持10家大型畜牧企业从事地方畜禽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加强濒危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一批风味好、价格高、潜力大的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畜禽品种,打出山东的品牌。建设7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加强省级种公牛站、6个省级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站、150个县级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提升良种制种供种水平,逐步建立种畜禽生产、测定拍卖、推广利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二)实施生态养殖示范工程。选择养殖基础高、产业体系全、组织经营好、综合实力强的畜牧主产县,以规范场区布局、养殖场舍改造、信息化装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备为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5000个畜禽养殖场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开展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行动,逐步形成大中型高标准畜禽养殖场、畜牧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并存互促的养殖格局。进一步抓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基地、沿黄畜牧产业带、山东半岛高端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鲁南生猪产业带等畜牧业重点区域发展布局,落实畜禽养殖场区备案管理制度,扶持推广“干湿分离、粪便制肥;节水养殖、废水回用;沼气净化、沼液施肥;种养结合、设施配套”的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确立现代养殖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施100万亩草场,年出栏200万头肉牛、1000万头生猪、500万只肉羊、8亿只肉禽和存栏50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建设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畜牧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三)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工程。建立畜牧兽医与卫生管理部门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对重大人畜共患病的净化行动。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队伍、资金、技术、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疫苗、耗材、人工、监测及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列入省市县财政预算。大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省建设。完善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基础设施,尽快建成省级和5个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完善市县乡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冷链体系建设。支持建设15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信息平台。加强33个省际间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加强进境种畜禽隔离检疫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防止国外疫病疫情的传入。加快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的国家评估和国际认证。
(四)实施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制定《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严格畜禽饲养场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将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建省级畜牧环境检验检测实验室,扶持4个省级、6个区域性及100个县级饲料、兽药、畜产品、牧草等公益性检验检测实验室改善条件。逐步形成以企业生产检验为基础、省级评估认证检测为龙头、县级日常监管检测为主体、市级仲裁复查检测为补充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支持800个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改造,完成发证工作,做好常规性质量检测,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乳品质量安全。对出口饲养场、供大中城市饲养场,进一步落实备案制度,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畜牧业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五)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引进和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落实140家省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对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给予重点扶持。2015年,全省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6家以上,过50亿元的15家以上,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200个。加强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宣传,创新销售形式,方便城乡居民消费,培养成熟的消费群体。深化与沪杭宁、京津塘地区的产销合作,组织产销对接会、产品订货会。逐步增加长三角地区生猪、家禽及其产品,京津塘地区生猪、牛羊及其产品供应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合作对象从以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转向多方位并举,增强对欧盟、中东和非洲等新型市场的开拓力度,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畜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外向度。支持20个大型畜禽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畜禽拍卖机制。
(六)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大农业良种工程、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依托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单位,整合科研、教学、推广、应用等单位的技术力量,扶持建设1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开展良种培育、畜禽饲养、疫病防治、信息装备和环境净化等科研攻关。围绕畜牧重点产业和领域,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设2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畜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畜牧兽医高端人才培养,培育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对畜牧科研、技术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支持完善省市县乡四级畜牧兽医信息网络建设,搞好软件开发,发展终端用户。定期发布畜牧兽医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支持畜牧兽医推广单位、畜牧合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自然养猪法、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生猪人工授精、动物疫病程序化免疫等先进适用技术。制定实施畜牧从业和服务人员培训计划,把村级动物防疫员、家畜配种员和畜牧合作组织人员列入“阳光工程”培训对象,加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力度。
(七)实施饲料兽药优化升级工程。支持50家饲料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示范项目,加强技术改造,加快联合重组,扩大饲料、兽药等生产企业规模,建立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年产值过100亿元的饲料企业3家,过50亿元的饲料企业5家。支持秸秆、牧草饲料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秸秆饲料,推广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种植,努力实现区域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比重达到10%以上,青贮氨化秸秆4000万吨。加快开发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新型兽药,严格落实兽药生产企业GMP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兽药经营企业GSP认证,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兽药生产经营和养殖环节用药行为。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的兽药企业2家,过亿元的兽药企业10家。
(八)实施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帮助农民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围绕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需求,组织畜禽饲养、饲草饲料生产等合作社,解决家庭经营中生产、加工、销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带头发展合作社;引导县乡畜牧兽医服务部门和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的服务实体、畜产品加工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参与发展合作社。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支持建设1000家畜牧示范合作社。组织畜牧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技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
四、政策保障
(一)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畜禽良种工程、畜禽良种推广、秸秆养畜、饲养场面源污染防治等投资。认真实施国家生猪、奶牛等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项目。加大对肉牛、肉羊养殖场区建设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检疫基础设施、疫病监测预警体系、防疫屏障体系、动物隔离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病监测净化等投入。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检验监测任务,加大对动物疫病、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种畜禽、饲养环境、牧草检验检测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开展正常的检验监测活动。
(二)强化对畜牧业的财税扶持。继续实施奶牛、生猪、肉牛良种补贴,加大对畜牧机械、饲草饲料机械等畜牧业农机具的补贴力度;积极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逐步完善补贴机制。加大畜牧业科技创新、农业良种工程和农业重大科技专项投入,积极支持畜禽新品种培育、畜牧兽医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健全现代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落实强制免疫疫苗经费。为动物疫病、饲料、兽药、畜产品、种畜禽、畜牧环境、牧草的监测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逐步增加畜禽标准化养殖、家畜配种改良站点建设、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秸秆养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畜牧业科研推广和农民培训等专项投入。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以及进口种畜禽、牧草种子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初级畜产品加工优惠扶持政策。清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的不合理税费,减轻养殖场户负担。
(三)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金融、财政、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联络协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扶持畜牧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机制,探索通过资金互助和兴办村镇银行支持畜禽养殖的模式。加强银企对接,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每年举办一次银企合作活动。通过畜牧企业、畜牧合作社建立会员农户信用档案,加强会员信用考核评估管理,并与金融机构对接,扩大信贷额度,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总结能繁母猪、奶牛保险的经验,逐步扩大畜牧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实施办法。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
(四)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畜禽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养殖用地,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鼓励发展不破坏土地耕作层的新型框架式畜舍建筑材料,逐步实现养殖场和农田的轮作使用。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针对畜禽规模养殖的不同兴办主体和建筑性质,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省畜牧兽医局《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08]61号)规定,及时办理养殖用地手续。畜牧生态循环和休闲观光型牧场,其永久性设施用地应依法办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国土资源、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掌握畜禽养殖用地情况,及时化解用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畜牧兽医工作协调和目标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围绕建设畜牧业强省和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要求,制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将规划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畜牧兽医、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科技、国土、检验检疫、质监、卫生、金融、物价、税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内容,明确考核指标和方法,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畜牧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搞好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发布,实现对市场变化、疫病流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有效预警预报,强化宏观调控和风险控制。
(二)加强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建设。深入贯彻200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06〕119号)和2009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鲁发〔2009〕18号),加强市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稳定隶属关系、加强人员编制。健全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充实执法人员,改善执法条件。逐步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统一管理的体制。推行县级畜牧兽医、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为加快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21号 【发布日期】2009-07-08 【生效日期】2009-07-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
(川府发[2009]21号)
现代农业产业是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起来的产业体系。当前,我省农业总体上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抓手和载体。为加快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和林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省政府决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基地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与农业强省的差距较大,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业主大园区的发展格局,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能有效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快基地建设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省农业仍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产业链短,加工率低,竞争力弱。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整体推进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精深加工、创建品牌和市场营销,能有效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基地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我省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经营粗放,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基地建设为载体,聚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能有效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加快基地建设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省提出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任务十分艰巨。种植业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举足轻重,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能有效增加农民经营土地收益和产业延伸增值收益,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奠定经济基础。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展区,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
(二)指导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必须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用市场化手段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产业覆盖面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2.坚持区域合理分工。必须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基地布局到最适区域,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促进优势区壮大规模、提升效益。
3.坚持科技引领。必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构建产业技术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4.坚持产业化经营。必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
5.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强化引导和服务,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基地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一刀切”。
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规划布局
(一)目标任务。通过3-5年努力,我省马铃薯、茶叶、柑桔、蔬菜(食用菌)、烟叶、油菜、中药材、林竹等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000万亩,新增农业产值600亿元;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0%以上,农民从农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到2015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4000万亩,新增农业产值900亿元;建成80个基地强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农民从农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
到2012年,新培育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原料林1000万亩,特色经济林300万亩,建成20个林竹产业强县。到2015年,新培育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原料林1500万亩,特色经济林500万亩,建成30个林竹产业强县。
(二)规划布局。根据各地资源气候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进一步完善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着力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县。产业基地要求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分产业的要求是:马铃薯、茶叶、油菜、水果、蔬菜基地20万亩以上,蚕桑、中药材、烟叶、花卉等基地10万亩以上,食用菌基地1亿平方尺或3亿袋以上,优质稻基地30万亩以上,木竹基地20万亩以上,特色经济林5万亩以上。按照突出重点、分级推进的策略,省上重点打造以下产业:
1.马铃薯。着力建设川西南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平坝丘陵菜用型马铃薯、盆周山区优良种薯等优势区。到2012年,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加工居全国前三位。
2.茶叶。着力建设川西名优绿茶、川南优质早茶、川东北优质富硒茶等优势茶区。到2012年,全省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做大做强川茶品牌。
3.柑桔。着力建设金沙江流域优质早熟脐橙生产区,长江沿岸及主要支流下游甜橙生产加工区、川中柠檬生产加工区。到2012年,全省柑桔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最大的橙汁生产基地。
4.油菜。着力建设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双低”油菜区。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实现食用植物油基本自给。
5.蔬菜(含食用菌)。着力建设攀西早市蔬菜区、川西加工外销蔬菜区、川南早春蔬菜区、川东北特色蔬菜区、川西北高地秋淡蔬菜区。到2012年,全省蔬菜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6.中药材。着力建设成都平原区、丘陵地区、盆边山区和川西北高原四大特色药材道地产区。到201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
7.烟叶。着力建设攀西和川南烤烟区、川东北白肋烟区和川西晒烟区。到2012年,全省烟叶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8.优质水稻。着力建设川西平原和安宁河流域高档优质稻区、川东北特种优质稻区、川南优质再生稻区以及川西平原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区。到2012年,全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五位,巩固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省的地位。
9.林竹。着力建设木竹产业经济区,在19个市(州)建设工业原料竹木基地。大力发展以特色干果、木本油料、木本药材、森林蔬菜等为主的特色鲜明的优质经济林产业带。在21个市(州)培育核桃、花椒、银杏等特色干果林;以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为重点,在10个市(州)培育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林;以成都、川东北经济区为重点,在14个市(州)培育以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等为主的木本药材林;以川东北和攀西经济区为重点,在13个市(州)培育以木耳、银耳、蕨菜、松茸为主的森林蔬菜。到2012年,全省林竹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
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改造完善基地供电网络。基地耕地质量达到四川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田成方、土成型,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旱涝保收。
(二)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棚架、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为重点的产后处理设施,提高基地设施保障水平。加大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到2012年,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万亩,2015年增加到500万亩。
(三)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基地强县要建立1万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园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2-3万亩,推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防治、加工、储运、销售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产业标准体系,加强无公害基地认定和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安全。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基地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优质(专用)率达到70%以上。到2012年,产业基地强县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对基地农产品进行全覆盖监管。
(五)推进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和品种改良工程,分作物、分区域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加大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做到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
(六)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强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农产品无公害达到100%,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和宣传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五、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规划引导力度。各地要按照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县域优势产业带和专业乡镇。产业强县要制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由市(州)组织论证,报省上备案。方案一旦确定,要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年复一年、一任接着一任干,促进优势产业由点状向带状、块状集中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项目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涉农项目整合安排,打捆使用,坚持基地建到哪里,资金项目就安排到哪里。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发资金对其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给予重点支持。
设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规模化设施栽培、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新增的农业投入要积极支持基地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切实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着力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和品种,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农业科技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增加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担保业务,发展会员制担保公司,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业主提供多种信用担保,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步伐,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根据我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险种,提高风险保障能力。探索由财政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农户等多方出资设立风险金,化解市场风险。积极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金融、担保、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四方合作+保险”试点。
(四)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提高基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基地建设项目。规范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
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年终结算时向农民返还流通、加工增值利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推进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科研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
(五)加大“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实施力度。充分发挥“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支持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实施规划、计划的拟定下达要与基地建设规划相衔接,优先在基地建设重点区域、示范区域安排。同时,要根据基地建设需求,设计具体工程项目,在对基地田、水、路、林、房、肥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基地的产业特点,实现工程服务基地建设,扩展工程效益。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验站和技术创新团队。鼓励科研教学单位与科技人员创办、领办、联办示范园区。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
(七)强化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基地农产品生产、保鲜、初加工、精深加工配套的协作体系。各个特色产业都要培育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做到有特色产业就有大龙头带动,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到2012年和2015年,农产品加工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50家和200家。
(八)强化市场拓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辐射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促进超市、农业企业、基地的有效对接,在超市设立特色农产品专销区、专卖点和专柜,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12年和2015年,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达到75个和100个。
(九)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基地强县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3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专业协会等单位创办服务实体,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资、技术、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六、切实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基地所在市、县政府重点做好基地规划编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落实等工作。把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牵头作用,积极作好规划编制、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工作。
省级相关部门重点抓好基地的规划引导、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等工作,建立产业基地强县申报、考评、激励制度。基地强县采取县(市、区)自愿申报、竞争入围、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不搞终身制。省政府每2年认定、授牌一批产业基地强县,并作为省级现代农业试点县。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冀政〔2011〕135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发挥气候条件适宜、饲料资源丰富和环绕京津的产业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重点产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省畜牧业实现稳步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不高,生产管理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不稳,产业链条不长,保障支撑能力较弱。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发展理念,着力改善饲养装备条件,强化科技支撑,健全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一体化经营水平,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
二、明确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思路目标。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扩量、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按照“一种五化”(良种普及、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科学化防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加强基地建设,健全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到“十二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0%;全省主要畜禽品种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肉类产量580万吨、禽蛋产量460万吨、奶类产量1000万吨,分别比2010年提高40%、35%和12倍,在全国位次前移一到两位;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市场机制调控和配置资源。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根据区域资源特点,重点发展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产业,积极发展肉牛、肉羊、肉禽、皮毛产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龙头带动,拓展市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产业链条,争创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科技支撑,提升档次。加快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集成与应用,切实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饲料兽药生产,着力改善产品品质,确保安全发展。
三、大力发展优势畜产品生产
(一)奶牛生产。围绕提质增效,巩固壮大传统生产核心区,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推广纯种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和性控冻精,加快改良步伐,培育高产奶牛群体,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重点扶持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区),引导奶牛小区通过股份制改造、托管、寄养等方式实现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统一销售。规范奶站建设许可、合同收购、网络监控、驻站监管,保证生鲜乳质量。到“十二五”末,全省奶牛存栏280万头,泌乳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吨。
(二)生猪生产。立足保质增量,在粮食主产区加快建设优质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杜长大三元杂交和斯格猪配套系,扩大优种覆盖面。强化技术服务,引导农户发展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在年出栏3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全面实施人工授精,扩大优质种猪改良范围。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推广猪舍环控管理技术、营养优化技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生长速度。支持养殖场建立大型沼气池,推广猪沼肥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自有养殖基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市场供应。到“十二五”末,新建300个万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全省年出栏生猪3900万头。
(三)禽蛋生产。着眼上档升级,按照“设备先进、环境可控、效益较高”的要求,巩固提升京广沿线蛋鸡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大力推广海兰、罗曼、京白939等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发展柴鸡养殖。引导养殖户转变观念,加强基础设施改造,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存栏1至2万只的规模场。普及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湿帘降温、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支持大型养鸡场采用自动捡蛋、清洗打蜡、机械喷码设备。充分发挥养鸡合作组织作用,规范养殖行为,推行统一供雏、统一饲料兽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生产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鸡蛋、功能蛋等特色蛋品,努力扩大高档禽蛋市场份额。鼓励大型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村建立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到“十二五”末,新建存栏5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鸡场200个,全省蛋鸡存栏36亿只。
(四)肉牛、肉羊、肉鸡生产。瞄准市场需求,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推广快速育肥技术,在山区和坝上地区建设肉牛繁育基地,在粮食主产区建设育肥基地,在平原农区和丘陵地区加快发展肉羊生产。推广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三大品种,因地制宜发展和牛及乳肉兼用品种。以平原农区和丘陵地区为重点,发展肉羊生产。推广道赛特、杜波、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加大肉羊改良力度。推广肉牛、肉羊分群、分段饲养模式和全价配合饲料饲喂技术。建设环京津肉鸡生产基地,推广艾维因、罗斯等肉鸡品种。到“十二五”末,新建出栏5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200个,出栏10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500个,出栏5万只以上的肉鸡场200个,全省年出栏肉牛450万头、肉羊2500万只、肉鸡5亿只。
(五)特种动物养殖。发挥传统优势,切实抓好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建设。依托现有养殖基地,引导养殖户发展皮毛动物饲养。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场户适度发展鹿、鸵鸟等特种动物,拓宽农民致富门路。
四、抓好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环节
(一)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引育繁”相结合,采取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省级原种猪场、祖代种禽场和种羊场建设,引进推广优良种畜禽,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提升荷斯坦种牛站建设水平,引进国际顶尖奶牛胚胎,培育优质种公牛。完善配种改良网络,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推进改良站点标准化建设,提高改良效果。加快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全面开展种公猪、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后裔测定工作。建设省级种畜禽管理信息平台,为养殖场户选用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服务。
(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动物疫病检测分离和病原学、血清学监测能力。加快建立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指挥平台和市、县执法监督网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消毒、监测等综合措施,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制度,完善标识佩戴,规范防疫档案,尽快实现全程监管。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精神,确保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按要求建设到位,配备与动物防疫、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监管相适应的人员。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站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搞好培训,规范管理,提高待遇,落实责任,增强一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三)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省、市、县畜产品质检中心(站)建设,完善省为主体、市为骨干、县为基础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全面开展畜产品及投入品检测,提升预警预报水平。整合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全力推进综合执法,搞好人员培训,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监管网络。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实施力度。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规范养殖档案,增强出栏畜禽及产品的可追溯性。搞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促进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生产。强化源头治理,规范投入品使用,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和使用违禁添加物行为。
(四)饲料兽药保障体系。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培育年产10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集团3至5家。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安全、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的饲料和添加剂新产品。严格执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支持生物制品和原料药生产,对新上企业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淘汰不合格企业。加快兽药GSP建设,规范兽药经营行为。以奶牛养殖集中区为重点,扩大苜蓿和饲用玉米种植面积,推广秸秆青贮、微贮、压块技术,提高饲草资源利用率。
五、全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畜牧主导品种,加速建设一批经营规模大、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通过更新改造、链条延伸、开发新上,谋划建设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发挥资源、市场、品牌优势,引进一批战略投资。引导龙头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制度体系。鼓励龙头企业进园入区,实现集聚发展。到“十二五”末,每个市至少建成一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畜牧龙头企业,全省达到30家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的2至3家。
(二)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增强品牌和质量意识,健全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和质量信用体系,开发高终端产品。筛选一批生产势头好、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重点培育,积极帮助申报国家和省知名品牌。支持养殖合作组织申请注册商标,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把品牌做大做响。帮助省内知名企业在京津及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专店、专柜、连锁商场,增设销售网点,提高市场占有率。到“十二五”末,畜牧类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个。
(三)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坚持一手抓规范提高,一手抓扩大规模,加大在项目资金、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示范社。通过典型带动,帮助合作社健全机制,完善功能,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夯实规模养殖基础。指导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农资采购、融资担保等系列服务,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到“十二五”末,畜牧类合作社占到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的1/3以上。
(四)着力强化科技支撑。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协作,建立研发中心,掌握核心科技。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畜牧科技推广机构、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广泛参与的新型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
六、强化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动。各级政府要真正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摆上重要位置,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全面部署,狠抓落实,确保现代畜牧业不断取得新发展。要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督导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查,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责任落实,把畜牧业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头。搞好通报表彰,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畜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养殖、良种补贴、防疫体系建设等扶持政策,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建设成效。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测和饲料兽药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畜牧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企业及饲料加工企业给予扶持。将40%的农业产业化资金、40%左右的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用于畜牧业发展。贫困县安排扶持资金要向畜牧业倾斜。充分发挥政策投入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畜牧项目。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吸引信贷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保险公司要开发适合奶牛、生猪、肉牛生产的保险产品,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
(四)强化发展指导。扎实开展畜禽生产“百场、千村、万户”监测行动,建设省级畜牧业预警信息数据库,搞好养殖、市场信息日常采集、信息传输,加强统计分析,及时掌握生产和市场运行形势。组织专家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定期发布有关信息,指导养殖场户调整养殖结构,合理安排生产。
(五)搞好宣传引导。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普及实用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培育一批现代畜牧业典型,广泛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坚持依法治牧、依法兴牧,促进现代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附:1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2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3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 4饲料兽药保障体系建设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附件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畜禽良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资料,良种繁育体系是将引进、选育、培育的优良畜禽品种进行扩大繁育并安全推广于生产的载体。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由种畜禽场(包括精液、卵子、胚胎等遗传材料)、配种网络和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三部分组成。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有利于放大畜禽优秀遗传基因,提升商品畜禽生产性能,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养殖户收益。
一、建设现状
初步形成了以原种场为核心,繁育场为支撑,配种改良站点为基础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但种畜禽场普遍规模较小、选育水平低,原种猪、祖代鸡等种畜禽主要依赖国外引进,自主培育能力差;生产性能检测能力薄弱,应用于生产的种畜禽质量参差不齐;配种网络不健全,设施陈旧,优良种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建设目标
明确主攻方向,大力推广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和斯格配套系种猪,荷斯坦奶牛,海兰、罗曼、依莎、京白939蛋鸡。引进高代次种畜禽(含牛胚胎、性控精液),提升原种场、祖代场、种公牛站规模及选育水平。到2015年,全省生猪、奶牛、蛋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91%、97%。
完善配种网络,到2015年,牛人工授精覆盖面达到95%,猪、羊人工授精覆盖面达到60%。
建立健全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全面开展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到2015年,达到奶牛20万头、种猪1000头、禽2万套的测定能力。
三、建设内容及投资预算
“十二五”期间,共投资48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7100万元,用于完善配种网络。市、县财政投资15亿元,用于市、县配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担单位自筹224亿元,用于种畜禽场扩建和种畜禽质量测定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一)种畜禽场建设投资15亿元。扩建6个原种猪场、6个祖代鸡场、10个种羊场。利用省级农业产业化等支农整合资金,引进原种及改良技术,提高良种畜禽供种能力。
(二)配种网络建设投资22亿元。改造1个省级种公牛站、完善11个市级精液配送中心、3000个配种站(点)和250个种公猪站建设,实现猪、牛、羊人工授精网络全覆盖。
(三)省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投资11亿元。省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由奶牛、种猪、肉牛、肉羊和种禽五个检测中心组成,完善提升奶牛、种猪检测中心,新建肉牛、肉羊、种禽检测中心,全面开展种畜禽质量监测工作。附件2: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动物防疫体系由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主要负责动物疫情的预防、预警、监测、控制和扑灭等工作。
一、建设现状
省、市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建设到位,尚有26个县没有建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33个县没有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卫生监督手段落后,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二、建设目标 建立与动物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到2015年,实现动物卫生监督数据资源共享,提升科学快速处置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全面监测动物疫病,及时核查处置和扑灭疫情,实现对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有效控制。省级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水平,能够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具备一类动物疫病和新发动物疫病的病原检测分离能力;市级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水平,能够开展血清学和部分病原学监测工作,具备二、三类动物疫病的诊断定性能力;县级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一级水平,能够开展血清学监测工作;乡镇动物防疫站化验室能够开展部分血清学监测和采样、送检工作。
三、建设内容及投资预算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投资3522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1056亿元,市、县投资2466亿元。
(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1省级以上投资2450万元,其中省级兽医实验室,新增、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投资800万元;建立一座大型冷库,配置冷藏车,配置疫病快速诊断车、应急处置指挥车、应急通讯设备、扑杀设备、消毒设备、无害化处理设备投资450万元;建设省级信息平台和数据库投资600万元;为53万名村级防疫员每人配备一台识读器投资600万元。
2市级投资1620万元,用于11个市级兽医实验室,新增、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
3县级投资9300万元,用于180个县(市、区)级兽医实验室新增、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
(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1省级以上投资1750万元,其中建设省级动物卫生信息化平台、开发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软件投资700万元;建设省级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数据中心投资400万元;建立省级动物卫生监督快速反应指挥平台,完善动物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工作手段,配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设备投资650万元。
2市级投资1100万元,用于11个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信息化、执法监督以及快速反应系统配套建设。
3县级投资8400万元,用于180个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执法监督以及快速反应系统配套建设。
(三)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全省共有村级防疫员53万人,按照国家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的要求,在国家补贴基础上省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300元,市、县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0元,用于承担散养户的强制免疫、检疫报检、疫情报告等公益活动的补助。省级每年安排1590万元,四年共计6360万元,市县每年安排1060万元,四年共计4240万元。附件3: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
河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由省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11个市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和49个县级畜产品质检站构成,负责全省畜产品、兽药、饲料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
一、建设现状
省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初步具备了确认检测能力,11个市级畜产品质检中心有9个通过质监部门资格认证;县级质检站有44个可以基本开展工作。省级仍缺乏多产品、多参数、大批量综合检测能力,市、县兽药、饲料、畜产品检测机构分散设置,设备水平低,人员少,缺乏经费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2015年,检测项目覆盖全省主导畜产品、畜牧投入品及畜牧生产环境的质量安全监管、风险预警、风险排查等相关检测需要。随时掌握全省畜产品监测数据,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建立省、市、县畜产品质检机构联动机制,及时应对应急检测、风险排查检测、飞行检测、拉网检测、交叉检测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省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省级以上投资3450万元,购置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飞行质谱联用仪、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等离子光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灵敏、高精度检测设备;构建全省实验室管理系统和畜产品监测信息平台;对实验室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三废”处理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与改造;组织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改建药物耐药性实验室与安全评价实验室。
(二)市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市级投资143亿元,购置流动检测车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购置监督检验、例行检测、应急检测和市场准入检测基本设备。
(三)县级畜产品质检站。49个县投资294亿元,购置流动检测车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酶标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购置监督检验、例行检测、应急检测和市场准入检测常规设备。附件4:
饲料兽药保障体系建设
饲料工业和兽药产业均是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是畜牧业主要投入品,大力发展饲料、兽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对从源头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现状
全省现有饲料生产企业1027家,饲料产量1086万吨,总产值298亿元;兽药生产企业143家,产值34亿元;饲料、兽药生产企业数量及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我省饲料兽药企业区域分布差异大,发展不均衡,饲料企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和沧州两市,兽药企业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和保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科研能力差,绝大多数属于同质低价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到2015年底,全省饲料企业数量保持在800家左右。力争培育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3-5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20-30家。全省饲料总产量1300万吨,饲料工业产值350亿元。兽药生产企业严格按GMP标准生产,经营企业全部达到GSP标准。省内饲料、兽药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执法监督。健全执法队伍,强化基层综合执法。严格行政许可条件,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坚决不予申报、年检或者备案。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对违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规范生产经营秩序。
(二)引导企业整合。引导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整合重组,强强联合。对严重违规企业或者生产条件不达标企业,予以关停并转。加强科技创新,帮助企业上等级,上规模,上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质量监测。健全完善省、市、县饲料兽药质量监测体系,加强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抽检工作,发现不合格产品认真追根溯源。监督企业强化内部质量机构建设,确保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质量。
(四)搞好宣传培训。大力宣传饲料和兽药相关条例及配套法规,教育从业者严格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使用活动。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法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