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

时间:2019-05-14 15: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

第一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07〕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社区服务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与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商业服务互补的社区服务体系日益迫切。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满足居民群众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社区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为建设和谐四川打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着眼于居民的服务需求,从居民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入手,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服务。

2、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

3、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社区服务项目,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4、民主参与、居民自治。培育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意识,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主要任务。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加强基础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使社区服务工作做到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科学、群众更加满意。

三、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基层管理体制

(一)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服务管理和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

导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居务公开,全面深化居民自治工作。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协助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充分发挥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原则上按照300户左右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的要求,通过依法选举、公开招聘等方式鼓励素质好、文化高、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选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02〕4号)规定切实解决好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待遇问题,其生活补贴原则上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聘用人员补助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社区工作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事宜,切实解决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三)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社区民间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要鼓励发展,依法指导,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沟通居民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积极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支持社区居民组建和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健康发展。

(四)加强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搞好社区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对新建社区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开发建设单位将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并同步建设。老城区社区没有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协调,通过新建、购买、租赁或公用房调剂等办法予以解决。由家属委员会改制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用房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由原单位负责解决。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每个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不低于100平方米、公益性服务用房不低于100平方米,保证办公有地方、服务有阵地、活动有场所。

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一)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劳动保障信息共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社会福利和服务岗位,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商业和劳务服务岗位,维护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的社区保洁、保安、绿化、协助交通管理、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兴办劳动密集型社区就业实体,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等就业形式,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制定加强街道、社区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援助“4050人员”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高就业稳定性。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推动政策落实和社区就业工作。

(二)建立健全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发展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老年医疗保健、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社区老年参与社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机制,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照顾;发挥“星光计划”项目在社区的作用和“星光老年之家”的服务功能,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发展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文化、体育和教育等服务,满足其多层次需要;加强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老年人群众组织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社区救助服务体系。建立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责任明确、参与广泛、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网络健全的新型社区救助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城市居民医疗救助、城市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等城市居民分类救助、专项救助制度在社区层面的运作,为城市社区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展社区残疾人事业,为社区残疾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搞好社区优抚工作,为社区优抚对象

提供救助,为退役士兵提供社区安置就业服务;创造条件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建立“爱心超市”、“慈善门诊”等,使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扩充完善。

(四)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计划生育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质的原则,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网络,形成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体系。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大力培养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的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和社区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退出机制。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降低住院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加强医保引导,建立“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和“首诊制”制度,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推进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切实搞好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社区流动人口在生育、节育、保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五)建立健全社区文体、教育服务体系。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强对社区休闲广场、演艺厅、棋苑、网吧等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动社区资源和力量支持和保障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居民科学素质,开展创建科普示范社区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学院、市民学校的作用,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培育群众性体育组织,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配置相应的健身器材,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不断增强居民体质。

(六)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实现以社区治安防控网络为核心、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为基础的社区安全服务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室、治安岗亭建设,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加强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治保会、保安队、治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治安巡逻、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等活动,推广运用物防、技防等科技手段和措施加强社区治安防控工作,提升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加强对社区刑释解教人员、监管对象的安置、帮教和转化工作,建立和实施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开展社区扫黄、禁毒、禁赌和禁止非法传销等工作。建立社区居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建立畅通的民情沟通渠道,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区普法和安全防范宣传、法制教育工作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消防等灾害事故的预警和紧急反应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七)建立健全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完善新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优化老社区商业结构布局,提升社区商业网点的综合配套和服务水平,加快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满足和促进城市社区居民消费。制订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安排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明确社区商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社区商业扶持政策,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连锁经营、信息和网络服务平台进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放心、快捷、安全的家庭服务。发展社区物业管理,理顺社区物业机构、业主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促进物业管理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逐步建立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质量可靠、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染、家政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得到满足。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推动社区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一)建立社区服务工作协调运行和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把社区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组织协调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解决社区必要的工作经费,将社区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内容。教育、科技、公安、司法行政、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人口计生、工商行政管理、环保、体育等部门要针对本部门实际积极开展社区公共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银行、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等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我省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等组织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支持社区服务工作;民政部门作为具体负责社区建设日常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发挥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当好参谋助手。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社区服务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区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按照社区服务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原则明确目标和重点,分步组织实施。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通过新建和改造不断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帮助社区落实开展公共服务的资金、场所和人员,对社区组织开展的互助性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的微利性商业服务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及时制定社区各类服务标准,建立社区服务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进社区服务健康快速发展。

(三)不断探索改进社区服务方式。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工作力量,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不断完善功能,逐步承担起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职能。有关部门可统一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逐步实行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模式,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开展起来并具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落实“费随事转”,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各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业务、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探索通过委托、奖励、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有关公共服务项目交给有实力的民间服务组织去运作,调动民间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社区服务工作不断发展。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25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7-27 【生效日期】2009-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

(川府发[2009]25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抢抓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的新机遇,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制定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发展以对外经贸和国内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必然要求,是我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两个加快”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科学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主动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扬长避短、迎难而上,培育主体、打造载体、搭建平台,全省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过去5年,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年均增幅超过30%,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今年以来我省对外经贸主要指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对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扩大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紧迫感。我省开放合作总体水平不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开放型经济规模尚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开放型经济认识不足,措施不到位,联动机制不完善。在我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的竞争格局中,在中央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的战略部署下,作为后发省份的四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保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在加快“走出去”步伐、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和订单转移、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蕴含难得机遇。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爬坡上行,以更大的气魄、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扎实的措施着力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着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3.总体要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规划和改革创新,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动力,以“三向拓展、四层推进”为路径,把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克服当前困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长效之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发展对外贸易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中心,以“7+3”产业为重点,内外并举,“三外”联动,贸易投资与产业互动,形成我省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相结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4.主要目标。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开放型经济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跃上新台阶。力争2012年进出口达到450亿美元,其中出口25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15%以上,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9-2012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累计220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来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引进省外国内资金累计17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来川投资的中国500强企业达到260家以上。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跨国经营能力的科工贸企业集团,提升我省经济国际化水平,形成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

三、保持对外贸易稳定较快增长

5.壮大企业队伍。对我省优势和潜力产业、企业进行分类梳理、分类培育,加强工贸、农贸、技贸结合,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每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0户,2012年达到5000户。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上台阶”,“一企一策”促进100户出口上千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力争2012年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达到35家。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要将出口指标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入选、培育和考核体系。

6.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欧美和港澳台市场,加大对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等目标市场的开拓力度。每年组织500家以上企业赴境外参展推销,组织1000家以上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内重要经贸活动。支持企业通过行业商协会开拓境外市场,设立境外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发展电子商务,优化贸易方式,争取新的客户订单。加强与在华跨国公司对接,融入其全球采购链,建立新的分工体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制原产地证、一般原产地证和区域优惠原产地证规则,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境外关税减免支持。

7.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完善知名品牌培育机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国际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支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设备、光伏产业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2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全省出口的占比分别提高到60%和35%。进一步支持生猪、蚕丝、烟叶、杂交稻种等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快建设出口种养殖基地,完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继续扩大纺织、服装、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8.发展加工贸易。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规避贸易风险、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物流成本影响的重要方式,利用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机遇,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各类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进转型升级。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省出口占比提高到40%,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都、绵阳及宜宾、乐山、泸州等市要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临港优势,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9.推进服务贸易。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推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全省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水平。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文化、中医药服务等重点行业服务出口。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部省市共建机制推进成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软件、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等服务外包产业,2012年全省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突破8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出口超过10亿美元。

四、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10.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坚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并举,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重大机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港台、美国、欧盟、日韩、东盟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为重点,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环境新变化、产业调整新格局、产业转移新趋势、投资者整合扩张转移新需求,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联合推动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用、平台共建、项目共促。推进项目信息国际化、招商引资产业化、运作机制多元化和招商队伍专业化,提升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实效。

11.加强产业引导。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目标,发挥我省优势战略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区位等比较优势,以土地、水、电、气等要素差异化配置和财税、金融政策倾斜支持为引导,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承接产业链纵向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项目,把我省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外包中心、物流配送分销中心。利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推出高速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水电等资源开发项目,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在推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基金入川发展。

12.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以市场开放、要素畅流、产业互动、信息共享为目标,全面开放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积极发展服务业,除国家禁入领域外,所有领域一律开放。建立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发挥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在开放合作中的带动作用,与合作区域进行理念、规划、市场、产业、文化、科技、载体、服务和机制的对接,打破地区界限,共筑优势发展平台、形成互动发展合力、共谋区域合作发展,扩大对内开放,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的范围和层次。加快承接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互动和要素自由流动,培育区域优势,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川滇桂藏合作机制,利用沿边、沿海优势走向南亚和东南亚。利用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机制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推进省内跨区域生产要素集成,促进毗邻市州、区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共享产业链配套,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与港澳台经贸合作,推进CEPA机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我省的落实和发展。

13.抓好重大项目促进和实施。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等知名企业承接重大产业化项目,每年引进一批总投资3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报告制度,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督办。抓好签约项目履约工作,分产业、分市(州)、分季度、分任务强化促进。推进已来川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的企业尽快投资,已投资的企业增资扩产。高度重视保护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

14.打造开放合作载体。抓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示范基地建设,选择培育以出口为导向、“三外”联动发展的外向型产业园区,由省政府授牌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快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尽快完成成都综合保税区审批、宜宾出口加工区申报审批、绵阳出口加工区扩区和功能叠加工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入区发展。有条件的市要积极引进加工贸易重大项目,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造基础条件。

15.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强化西博会“共办、共享、共赢”的理念,以推动西部地区共赢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与泛亚地区经贸合作为重点,通过专博结合、展贸结合、贸易与投资结合,把西博会办成西部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博览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交往、投资、经贸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作用,利用驻外经商参处、友城关系、国际机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驻川领馆、国内外商协会组织、外来企业等有效渠道,推动政府和民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际无偿援助项目,改善我省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条件。

五、稳步推进企业和劳务“走出去”

16.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坚持分门别类抓企业培育、市场开拓。支持发展潜力大、经营业绩好、产业带动性强的在川央企和省内企业获取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发挥优势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大带小、以强带新,推动行业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巩固路桥、房屋建筑等传统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同时,拓展能源电力、油气化工等新领域。利用国家信用主权放大、信保总限上调、新增对外承包工程买方贷款、对外援助等有利条件,支持企业在商务谈判、立项审批、项目实施等方面建立与项目所在地的公关关系,获取更多项目和大项目。抓好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跟踪服务。鼓励企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省内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物资出口。201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25%;工程项下货物出口达到30亿美元。

17.积极发展境外投资。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支持体系,引导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以贸易为先导、市场为依托、输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为重点,鼓励发展境外投资,有效转移省内富余产能。支持具有较强海外经营能力的企业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

18.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按照“严格把关,依法办理,堵疏兼顾”的原则,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大力整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秩序,严格执行招收备案制,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法制和综合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外派劳务基地建设,提高对外劳务合作层次,打造一批发展稳定、工种层次较高的外派劳务基地县和专业基地。2012年全省在境外劳务人员力争达到8万人。

六、保障措施

19.加大政策激励。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投入,有条件的可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扩大规模。省政府将继续对出口上台阶的企业领军人物给予表彰奖励,对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利用信保防范出口风险、境外参展推销、承揽境外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管理,优化政策扶持流程,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建立政策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20.强化要素支持。加快土地、技术、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建设,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提供保障,对鼓励类引进项目的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运输等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障。消除地区和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改善金融服务,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对引进转移企业和有市场、有出口订单的中小外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拓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等贸易融资业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争取成都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快速反应、长期应对、联合预警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境外重点目标地区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形势研判,完善“四位一体”、“一体两翼”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效控制和防范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各类风险。加强我省口岸公共安全建设,提高口岸传染病预警、监测能力。

21.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善开放合作条件,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建设,打造设施现代、服务优质、功能多样的出川国际化大通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构建西部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完善外来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抓紧落实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合同章程审批和工商登记等相关权限的下放工作,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放权到授权的市县相关发改、商务、工商等部门。各涉外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加强与我省产品主要出境口岸部门的协作。推行四川货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并在省内实行“多点申报、多点验放”;坚持24小时预约报检报关,实施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落实守法企业便捷通关措施;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进口生产设备开设专门检验服务窗口,对转移项目所需进口二手设备提供快速、优质、便利的入境审批、检验等配套服务,对对外承包工程出境施工器械、配件、自用生活物资免于检验,对采购施工材料实行省内集中申报、集中检验。继续在全省积极推广出口收汇网上核报系统;在成都、南充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行网上出口退税申报。进一步简化出国手续,推进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为企业人员出入境开展对外经贸提供便利。

22.加强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分层次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和选拔一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丰富专业知识、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对经济部门的干部进行开放型经济发展知识培训,每年举办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示范培训班,积极引进具有国际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选拔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熟悉开放型经济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增强领导开放合作工作的能力。

2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破除影响扩大开放合作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要把开放型经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深化战略部署,优化促进体系,强化工作举措,省市县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确保开放型经济强势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坚持每季度召开政府协调会制度。发展改革、商务、招商、外事等部门要切实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经委、国资、农业、科技、信产、中小企业、旅游等产业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明确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开放合作;财政、国土资源、监察、人事、环保、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国税、金融、口岸、贸促、台办、侨办、友协、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商会、行业协会要发挥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功能,促进本行业对外对内开放。

24.加强目标考核和环境督查。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国内资金等主要指标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并加大考核权重。省政府每季度对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进度情况进行通报,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开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的督导检查,对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没有落实和服务没有到位的进行认真梳理,逐条兑现;组织各类涉外企业对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进行评比,对做得好的部门予以表彰,对损害发展环境的部门和个人予以问责。加大舆论宣传,广泛发动,升温、造势、加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典型示范,引导推动,营造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失业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府发[1999]3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失业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川

府发[1999]32号)

(川府发[1999]32号)

《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这是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为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衔接好《条例》与省政府1994年的《四川省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41号,以下简称41号令)中的相关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单位及其职工,依照《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其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一)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二)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四)机关中的事业编制人员、劳动合同制工人。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将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的试点工作。

二、失业保险费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和四川省的贯彻实施意见的规定征缴。

三、单位及其职工缴纳失业保障费的标准。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上月工资的1%缴纳。

社会团体按照本单位专职人员上月工资总额的2%缴纳,社会团体专职人员按照本人上月工资的1%缴纳。

机关按照本单位事业编制人员和劳动合同制工人上月工资总额2%缴纳,机关的事业编制人员和劳动合同制工人按照本人上月工资的1%缴纳。

无法核定工资总额的单位,按照单位所在市、地、州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人数计算工资总额;职工工资低于所在市、地、州上职工月平均工资80%的,按照上职工月平均工资80%计算。下岗职工本人按照所在市、地、州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计算缴费基数。

工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的组成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其单位从本

人工资中按月代扣代缴。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在单位自有资金中列支。机关、社会团体缴纳失业保险费按事业编制人员、劳动合同制工人和专职人员的工资来源渠道列支。各级财政部门对机关、社会团体和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在核拨经费时,要考虑这些主其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需要。

四、新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及其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起始时间从《条例》颁布施行之日起计算;新成立单位的缴费时间从成立之日起计算。

五、失业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地区、州的统筹层次,由地区行署、州政府决定。铁路、石油、地质系统在川单位仍由省直接统筹。

六、各市、地、州按当年依法应当征收失业保险基金总额(暂不包括拨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的8%,按季向省就业服务管理局足额缴纳剂金,调剂金用于全省调剂。筹集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失业保险调剂,地方财政补贴。省级调剂金的调剂使用以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具体使用办法由省劳动厅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

采取县级统筹的地区、州是否建立地区、州级调剂金,由地区行署、州政府决定。

七、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应具备的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二)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具体是指:(1)依法宣告破产单位的职工;(2)濒临破产的单位在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3)依法关闭和停产整顿单位被精简的职工;(4)依法被撤销、解散单位的职工;

(5)终止或非本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6)被辞退、除名、开除的职工;(7)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享受失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

【发布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9]21号 【发布日期】2009-07-08 【生效日期】2009-07-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

(川府发[2009]21号)

现代农业产业是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起来的产业体系。当前,我省农业总体上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抓手和载体。为加快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和林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省政府决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基地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我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与农业强省的差距较大,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业主大园区的发展格局,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能有效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快基地建设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我省农业仍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产业链短,加工率低,竞争力弱。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整体推进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精深加工、创建品牌和市场营销,能有效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基地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我省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经营粗放,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基地建设为载体,聚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能有效改变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加快基地建设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省提出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任务十分艰巨。种植业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举足轻重,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能有效增加农民经营土地收益和产业延伸增值收益,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奠定经济基础。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中发展区,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

(二)指导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必须面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用市场化手段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产业覆盖面大、农民增产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2.坚持区域合理分工。必须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基地布局到最适区域,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基地集中,促进优势区壮大规模、提升效益。

3.坚持科技引领。必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良种良法良制配套,构建产业技术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4.坚持产业化经营。必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突出精深加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

5.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强化引导和服务,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基地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一刀切”。

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规划布局

(一)目标任务。通过3-5年努力,我省马铃薯、茶叶、柑桔、蔬菜(食用菌)、烟叶、油菜、中药材、林竹等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具体目标是:到2012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000万亩,新增农业产值600亿元;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0%以上,农民从农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到2015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4000万亩,新增农业产值900亿元;建成80个基地强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0%以上,农民从农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

到2012年,新培育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原料林1000万亩,特色经济林300万亩,建成20个林竹产业强县。到2015年,新培育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原料林1500万亩,特色经济林500万亩,建成30个林竹产业强县。

(二)规划布局。根据各地资源气候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进一步完善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着力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县。产业基地要求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分产业的要求是:马铃薯、茶叶、油菜、水果、蔬菜基地20万亩以上,蚕桑、中药材、烟叶、花卉等基地10万亩以上,食用菌基地1亿平方尺或3亿袋以上,优质稻基地30万亩以上,木竹基地20万亩以上,特色经济林5万亩以上。按照突出重点、分级推进的策略,省上重点打造以下产业:

1.马铃薯。着力建设川西南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平坝丘陵菜用型马铃薯、盆周山区优良种薯等优势区。到2012年,建成马铃薯产业强省,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一位,加工居全国前三位。

2.茶叶。着力建设川西名优绿茶、川南优质早茶、川东北优质富硒茶等优势茶区。到2012年,全省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做大做强川茶品牌。

3.柑桔。着力建设金沙江流域优质早熟脐橙生产区,长江沿岸及主要支流下游甜橙生产加工区、川中柠檬生产加工区。到2012年,全省柑桔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最大的橙汁生产基地。

4.油菜。着力建设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双低”油菜区。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二位,实现食用植物油基本自给。

5.蔬菜(含食用菌)。着力建设攀西早市蔬菜区、川西加工外销蔬菜区、川南早春蔬菜区、川东北特色蔬菜区、川西北高地秋淡蔬菜区。到2012年,全省蔬菜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6.中药材。着力建设成都平原区、丘陵地区、盆边山区和川西北高原四大特色药材道地产区。到201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产量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

7.烟叶。着力建设攀西和川南烤烟区、川东北白肋烟区和川西晒烟区。到2012年,全省烟叶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8.优质水稻。着力建设川西平原和安宁河流域高档优质稻区、川东北特种优质稻区、川南优质再生稻区以及川西平原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区。到2012年,全省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产量和产值进入全国前五位,巩固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省的地位。

9.林竹。着力建设木竹产业经济区,在19个市(州)建设工业原料竹木基地。大力发展以特色干果、木本油料、木本药材、森林蔬菜等为主的特色鲜明的优质经济林产业带。在21个市(州)培育核桃、花椒、银杏等特色干果林;以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为重点,在10个市(州)培育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林;以成都、川东北经济区为重点,在14个市(州)培育以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等为主的木本药材林;以川东北和攀西经济区为重点,在13个市(州)培育以木耳、银耳、蕨菜、松茸为主的森林蔬菜。到2012年,全省林竹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

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改造完善基地供电网络。基地耕地质量达到四川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田成方、土成型,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旱涝保收。

(二)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棚架、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为重点的产后处理设施,提高基地设施保障水平。加大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到2012年,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万亩,2015年增加到500万亩。

(三)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基地强县要建立1万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园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2-3万亩,推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防治、加工、储运、销售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产业标准体系,加强无公害基地认定和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安全。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基地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优质(专用)率达到70%以上。到2012年,产业基地强县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对基地农产品进行全覆盖监管。

(五)推进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和品种改良工程,分作物、分区域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加大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做到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

(六)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强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农产品无公害达到100%,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和宣传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五、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规划引导力度。各地要按照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县域优势产业带和专业乡镇。产业强县要制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由市(州)组织论证,报省上备案。方案一旦确定,要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年复一年、一任接着一任干,促进优势产业由点状向带状、块状集中发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项目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涉农项目整合安排,打捆使用,坚持基地建到哪里,资金项目就安排到哪里。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发资金对其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给予重点支持。

设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规模化设施栽培、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新增的农业投入要积极支持基地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切实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着力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和品种,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农业科技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增加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

鼓励各类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担保业务,发展会员制担保公司,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业主提供多种信用担保,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步伐,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根据我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险种,提高风险保障能力。探索由财政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地农户等多方出资设立风险金,化解市场风险。积极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金融、担保、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四方合作+保险”试点。

(四)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提高基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基地建设项目。规范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

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年终结算时向农民返还流通、加工增值利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推进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科研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基地建设模式。

(五)加大“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实施力度。充分发挥“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支持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金土地工程”和土地整理实施规划、计划的拟定下达要与基地建设规划相衔接,优先在基地建设重点区域、示范区域安排。同时,要根据基地建设需求,设计具体工程项目,在对基地田、水、路、林、房、肥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基地的产业特点,实现工程服务基地建设,扩展工程效益。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与应用试验站和技术创新团队。鼓励科研教学单位与科技人员创办、领办、联办示范园区。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快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

(七)强化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基地农产品生产、保鲜、初加工、精深加工配套的协作体系。各个特色产业都要培育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做到有特色产业就有大龙头带动,形成大龙头带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到2012年和2015年,农产品加工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50家和200家。

(八)强化市场拓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辐射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促进超市、农业企业、基地的有效对接,在超市设立特色农产品专销区、专卖点和专柜,降低流通成本。发展网上销售、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12年和2015年,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别达到75个和100个。

(九)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基地强县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3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专业协会等单位创办服务实体,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资、技术、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六、切实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基地所在市、县政府重点做好基地规划编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落实等工作。把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各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牵头作用,积极作好规划编制、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工作。

省级相关部门重点抓好基地的规划引导、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等工作,建立产业基地强县申报、考评、激励制度。基地强县采取县(市、区)自愿申报、竞争入围、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不搞终身制。省政府每2年认定、授牌一批产业基地强县,并作为省级现代农业试点县。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03〕4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4年1月1日实施。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对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依据《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均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其职工依照《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按劳动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按劳动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三、全省设区的市依照《条例》规定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阿坝州继续实行工伤保险州级统筹。甘孜州、凉山州的统筹层次由州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确定,逐步实行州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中央在川行业单位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其他中央属、省属单位按照属地原则参加所在地工伤保险社会统筹。

四、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依照国家规定提出分类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报统筹地区政府批准后实施。费率浮动的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依照国家规定制订。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和主要经营生产业务及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分别确定用人单位的具体缴费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适用相应的行业差别费率。

用人单位以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缴费基数按照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五、统筹地区应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工伤保险储备金按统筹地区当年实际征收基金总额的5%提取,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还可从结余中提留部份作为储备金。各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储备金累计不应超过当年应征收基金总额的40%。工伤保险储备金主要用于统筹地区重特大事故的工伤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政府垫付。使用工伤保险储备金由经办机构提出意见,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储备金的提留比例可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伤保险制度完善适时调整,具体调整比例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确定。

六、职工工伤认定条件、认定管理机构、申请和认定时效、认定程序、举证责任等,按照《条例》第三章以及劳动保障部《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执行。

我省原执行的职工伤残性质认定中“比照因工”的有关政策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

七、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标准、申请和鉴定时限、鉴定程序等,依照《条例》第四章的规定执行。省、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专门办事机构并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劳动能力鉴定委

员会办事机构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规程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

省、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时负责职工因病(含非因工负伤)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八、工伤职工依照《条例》第五章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其标准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14个月,六级伤残12个月。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人员经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长期治疗的其他工伤人员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6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60个月,六级伤残48个月。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其标准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合并计算,标准为七级伤残36个月,八级伤残26个月,九级伤残16个月,十级伤残10个月。

九、工伤人员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由省劳动保障厅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制订调整办法,各统筹地区及用人单位应按照省制订的调整办法和标准对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时进行调整。保留劳动关系的五、六级伤残人员,伤残津贴随用人单位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按比例调整。

2003年12月31日前领取生活护理费的工残人员经鉴定仍然符合护理条件的,依据其鉴定的生活护理等级,从2004年1月1日起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规定标准计发生活护理费,所需资金按原支付渠道解决。

十、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条例》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方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关待遇;如第三方责任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职工未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十一、用人单位依法破产,依照《条例》的规定进行清算。参加了工伤保险的,还应依照有关法规清算用人单位欠缴的工伤保险费。破产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费用清算标准、支付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财政厅、省经贸委制订。用人单位依法撤消、关闭的,应按规定妥善处理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问题。

十二、2004年1月1日以后我省境内的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发生的职工伤害事故按照属地原则,其工伤性质均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由省、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十三、2003年12月31日前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患职业病的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已经按原有关规定处理了的不再重新处理;2004年1月1日以后应享受的工伤待遇按《条例》的规定执行。2003年12月31日前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患职业病的职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已经作出了工伤认定,相关待遇尚未处理的,一次性伤残待遇和一次性死亡待遇仍按原规定执行,其他待遇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条例》的规定执行。200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患职业病的职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2004年1月1日后完成工伤认定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标准按照《条例》的规定执行。2002年12月31日之前受到事故伤害或确诊患职业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工伤认定。

十四、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因工负伤的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其工伤保险待遇按《条例》和本实施意见的规定执行,工伤保险费的筹集办法和标准由各统筹地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十五、省劳动保障厅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工伤保险事务。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负责全省工伤保险经办工作的综合管理,承担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经办工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省级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承担对市(州)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争议的复查鉴定工作,其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各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除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外的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事机构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具体事务。

财政和审计部门以及工会组织等依照《条例》规定履行监督职责。

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依照《条例》第七章的规定查处。

十六、各市、州政府要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实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做好《条例》实施前的宣传培训工作,为《条例》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抓紧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工作队伍,切实做好《条例》施行的各项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人事、财政、卫生、民政、物价、工商、编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和工会要相互支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确保《条例》在我省顺利贯彻实施。

十七、我省原工伤保险规定与《条例》和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不再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来源:

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