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20:2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

第一篇: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

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

员的排查报告

按照县局工作的要求,结合乡党委的指示精神,更好地做好我们乡的国庆节的维稳工作,消除隐患因素,由司法所为牵头,联合综治办、民政进行了全乡性的大排查。

自接到县局通知后,我们永庆司法所社区矫正小组和安置帮教小组立即召开了此次排查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会议,研究和制定了排查、帮教方案。

就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一项,我们联合派出所、民政办,对矫正服刑人员和释解人员逐一逐户走访。目前,我乡矫正服刑人员当中已解除14人,有4人在10月8日解除,还有4人仍旧接受教育,他们都是农村户口,大多数都在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和养殖业或从事个体经营。

在排查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已解除的服刑人员的生活情况、家庭状况、家庭收入情况以及思想状况,与他们的交谈的过程中得知,他们的生活没有特别困难的,基本上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像石基峰、程金英和刘运海他们生活上虽然困难些,我们当地的民政办也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此次排查我们民政办还为他们每家送去一袋大米,给他们讲惠民政策,鼓励他们勤劳致富,有什么困难通过司法所找民政,千万别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对于将要解除的4名矫正服刑人员,我们结合解除前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和排查,这四名矫正人员有稳定的家庭且家庭和睦,耕地较多,经济稳定,劳动力强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甘心侍弄那几亩耕地,总想找个捷径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稍有不慎就会重新犯罪。雒仁裕参加了今年县局组织的培训,一直想开一个电焊店,苦于没有好的地方,排查中得知这种情况后,司法所协调土地所在去两江的岔道口盘下来一个房子,准备在秋忙之后开业。

还有四名矫正服刑人员,等我们去那三家时,他们已经进行秋收了,看样子他们很高兴,再赶到环山村谢春城的家时,目睹他们家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景,我们许诺回去之后一定 协调民政为他们家办理低保,并协调村委出劳动力帮助抢收庄稼,还给他们家送去了大米。

此次活动维护了永庆的和谐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我乡老百姓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国庆节做出了贡献,也今年的秋收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0月8日

安图县永庆司法所

第二篇: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座谈、走访相关部门、各街镇、社区(村),询问社区服刑人员代表对社区矫正

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形式,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区于2月起,全力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截止9月底,全区共有社区矫正试点街镇8个,无脱漏管、不服从管理和重新犯罪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在区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科,落实工作人员2名。二是8个街镇都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司法所。三是社区(村)针对每名矫正对象分别建立矫正小组,安排2名矫正人员和1名监护人员进行矫正管理。四是各街镇广泛动员和吸收热心矫正工作的社会人员,经过培训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现我区共有社会志愿者119名。

(二)强化队伍机制建设

一是8个街镇专门配备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协管员5名,配合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分级分类培训。今年1月,我区1名司法助理员参加了市司法局举办的为期4个月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证书;区司法局于今年9月,组织全区司法助理员和社区矫正工作者就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人性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每季度各街镇司法所组织辖区社会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培训,全年共培训354人(次)。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大渡口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就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如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全面推广社区矫正工作“13589”重庆模式,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以内。三是试点开展心理测评,目前,建胜司法所和八桥司法所共测评社区服刑人员87名。四是创新矫正人性化管理,八桥司法所选取2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手机定位系统试点管理,拟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做到人性化服务管理。

(四)矫正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是严把“五关”,即严把接收关、请假关、矫正关、教育关、解除关,使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评估、分类和委托制度,制定个案。八桥镇司法所对目前接收的12名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学习情况和心理测评等进行综合分析,分为严管类3名、普管类4名、宽管类5名,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理。三是坚持“日记录、周报到、月学习、月劳动、季总结鉴定”的“五个一制度”。四是制定“身份意识、制度规范、认罪服法、思想道德、法律常识、禁毒拒邪、心理健康和政策前途”的“八个主题教育”。五是实地走访。今年5月,对全区8个街镇33个社区(村)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核查,资料档案齐全,无脱漏管和重新犯罪。

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增强,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定职责与教育管理责任有脱节

1.立法滞后。全市的社区矫正工作经过5年试点现正逐步转入全面推行阶段,工作主体由《刑法》规定的公安机关转变为司法行政机关,目前依据只有两院两部《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和市公检法司等12家部门联合下发的《重庆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工作开展缺少法律支撑,使社区矫正工作在衔接、责权划分等环节上存在困难。

2.工作主体目前不适宜。按照两院两部的通知精神和《重庆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教育的一线工作,是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但现行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未赋予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主体权,与公安机关现有的执法主体权产生法律冲突,容易出现部分社区服刑人员不参加矫正活动、不向司法所报告、对司法所的考核奖惩持无所谓的态度,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工作时处于尴尬和不力的地位。

3.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区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管理工作,由各街镇派出所直接通知辖区司法所接收,各司法所按照“两个要素”(法律文书齐全、人员到位)的要求予以接收。由于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矫正对象已报到登记,而相关法律文书、材料未送达或遗失的现象,司法所因不符合

第三篇: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座谈、走访相关部门、各街镇、社区(村),询问社区服刑人员代表对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形式,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区全力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全区共有社区矫正试点街镇x个,无脱漏管、不服从管理和重新犯罪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在区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科,落实工作人员x名。二是x个街镇都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司法所。三是社区(村)针对每名矫正对象分别建立矫正小组,安排2名矫正人员和1名监护人员进行矫正管理。四是各街镇广泛动员和吸收热心矫正工作的社会人员,经过培训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现我区共有社会志愿者xxx名。

(二)强化队伍机制建设

一是x个街镇专门配备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协管员x名,配合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分级分类培训。我区x名司法助理员参加了市司法局举办的为期x个月的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证书;区司法局组织全区司法助理员和社区矫正工作者就社区矫正的意义和人性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每季度各街镇司法所组织辖区社会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培训,全年共培训xxx人(次)。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xx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就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如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全面推广社区矫正工作“xxxxx”xx模式,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x%以内。三是试点开展心理测评,目前,建胜司法所和八桥司法所共测评社区服刑人员xx名。四是创新矫正人性化管理,八桥司法所选取x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手机定位系统试点管理,拟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做到人性化服务管理。

(四)矫正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是严把“五关”,即严把接收关、请假关、矫正关、教育关、解除关,使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评估、分类和委托制度,制定个案。八桥镇司法所对目前接收的12名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学习情况和心理测评等进行综合分析,分为严管类x名、普管类x名、宽管类x名,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理。三是坚持“日记录、周报到、月学习、月劳动、季总结鉴定”的“五个一制度”。四是制定“身份意识、制度规范、认罪服法、思想道德、法律常识、禁毒拒邪、心理健康和政策前途”的“八个主题教育”。五是实地走访。对全区x个街镇xx个社区(村)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核查,资料档案齐全,无脱漏管和重新犯罪。

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增强,尚处于探索创新阶段的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定职责与教育管理责任有脱节

1.立法滞后。全市的社区矫正工作经过5年试点现正逐步转入全面推行阶段,工作主体由《刑法》规定的公安机关转变为司法行政机关,目前依据只有两院两部《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和市公检法司等12家部门联合下发的《xx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工作开展缺少法律支撑,使社区矫正工作在衔接、责权划分等环节上存在困难。

2.工作主体目前不适宜。按照两院两部的通知精神和《xx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由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教育的一线工作,是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但现行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未赋予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主体权,与公安机关现有的执法主体权产生法律冲突,容易出现部分社区服刑人员不参加矫正活动、不向司法所报告、对司法所的考核奖惩持无所谓的态度,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开展工作时处于尴尬和不力的地位。

3.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区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管理工作,由各街镇派出所直接通知辖区司法所接收,各司法所按照“两个要素”(法律文书齐全、人员到位)的要求予以接收。由于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矫正对象已报到登记,而相关法律文书、材料未送达或遗失的现象,司法所因不符合接收条件不予接,而派出所又认为应当属于司法所管,最后出现两不管的现象。

4.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社区矫正组织特别是负责具体操作的司法所缺少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手段,对那些拒不接受矫正或在矫正中表现不好的社区服刑人员,往往因有责无权,不能及时予以惩戒;而对那些积极配合矫正、表现良好的社区服刑人员,也因程序过于繁琐、规定较原则等因素,实施难度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出奖惩结合的矫正方针。

(二)就业安置难,部门和社会资源有待整合目前,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安置渠道窄、资源少,在我区的xx名社区服刑人员中,有xx名就业、xx名待业。

1.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区矫正对象中的困难人员,目前尚未纳入困难群体进行帮扶,涉及落实低保、住房和社会救济政策以及就业、养老、医疗保险时,主要靠基层司法所与相关部门反复协调,实际落实较难。

2.社会包容度不够。部分居民认为将大量的罪犯放于社区内服刑,给社区内的居住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增加社区内的不安定因素,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开展困难。社会对社区服刑人员存在歧视和排斥,90%的已就业社区服刑人员在参加每月学习请假时,都怕用人单位知道自己是服刑人员后而被解雇,出现学习请假难的问题,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3.安置对象技能差,就业难度大。有的社区服刑人员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例如:目前正在我区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小学文化的xx名、中学文化的xx名、大专以上的xx名、在校读书的xx名,基本上无一技之长,就业相当困难。有的就业愿望不强烈,一味等待政府救济安置。

4.教育管理方式相对陈旧。公益劳动形式单一,教育方式靠谈话、人格感化和念读法律法条等,教育的效果难以抵消社会歧视的负面效应。

(三)专职队伍人员不足,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1.人少事多任务重。司法所承担普法教育、法制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等多项职能,其中仅社区矫正每月就要完成召集学习、思想汇报、组织公益劳动等多项工作,有时还要承担街镇拆迁、安全、综治等临时性任务,司法所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2.专业化程度不高。除了日常监管、掌握动态,司法所还要疏导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心理、指导解决其生活、就业。目前,我区各街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法律专业文凭xx人、其他专业xx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证1人;社区(村)矫正工作者中法律专业占总人数xx%,从知识结构、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不能达到社区矫正工作需要。

三、推进我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把宣传工作中的重点放在利于罪犯改造、降低国家刑罚成本等积极方面,对社区矫正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成功典范等及时进行报道,紧紧抓住社区(村)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画、制作光盘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真正让每位居民(村民)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建议在全区创建公益劳动基地1个,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让人民群众逐步接纳社区服刑人员,相信社区矫正这种管理模式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

(二)总结经验,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出台

针对当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现实情况,建议首先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和两院两部试点工作意见、通知及市级12家部门联合下发的《xx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运行。同时,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总结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试点以来的工作程序、监督管理措施、公益劳动、日常奖罚等方面形成的经验,为将要出台的《社区矫正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完善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沟通衔接

将信息沟通工作贯穿于犯罪嫌疑人审前、审中、判后,建议建立“核查脱漏管理专项行动小组协调联席会”平台,互通各种接收渠道、互补各自没有的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和底数。建议人民法院在判决前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联系沟通;人民检察院介入社区矫正所有环节,对涉及社区矫正的案件严格把关,及时查处社区矫正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紧密合作,保证社区矫正移交衔接关口的顺畅、监督考察关口的严格,对违反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对象,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做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依法监管社区矫正对象,及时将矫正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转为帮教安置对象,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与帮教安置工作之间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政法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

(四)整合资源,探索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措施

建议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整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资源,重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细化分解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例会,研究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心理矫正模式,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心理矫正工作室。建议区民政局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指导基层组织参与矫正工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将帮扶工作延伸到社区服刑人员家庭中的子女就学、亲人就医等困难上,帮助其稳定家庭安心接受改造。各群团组织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政治、法制、文化、技术辅导。建议司法行政机关与人社部门密切配合,将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计划,举办专门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服务工作,适当安置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服务、后勤保障、清洁、绿化等面向公共服务的岗位上就业谋生。

(五)重视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保障机制

建议在各街镇司法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配备2-3名具有扎实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心理学知识的人员。建议财政部门做好财力保障,在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社区矫正临时救助资金,用于无家无业无经济来源社区矫正对象的临时生活救助。建议聘用专职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组成专职社工队伍,并招募一些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充实志愿者队伍和邀请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入到社会志愿者的队伍中,弥补司法所人才资源不足。加强业务指导培训,通过邀请法学、心理学教授讲课、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增强基层工作者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对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的掌握,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能力。

第四篇:额敏县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额敏县社区服刑人员流动管理情况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县于年初起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经过一年的时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截止2011年10底,全县共有社区服刑人员69人,无脱管漏管不服从管理和重新犯罪情况。

二、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流动情况

额敏县社区服刑流动人员主要存在于牧民当中,由于牧民放牧有冬牧场和夏牧场,距离乡(镇)场较远,并在偏远的山区,有时交通不方便,为了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确保矫正安全,加快社区矫正的信息化管理,从8月份开始,除了严格的请销假制度以外,实行了手机已动工定位汇报和利用座机汇报的制度没通过以上两种措施,极大的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及时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在镇、乡、村形

成网络并落实工作人员;二是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司法所。三是村(社区)针对每名矫正对象分别建立矫正小组,安排2名矫正人员和1名监护人员进行矫正管理。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了《额敏县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就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如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全面推广乌苏和博州现场会的工作经验,将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5%以内。三是创新矫正人性化管理,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做到人性化服务管理。

(三)矫正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是严把接收关、请假关、矫正关、教育关、解除关,使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评估、分类和委托制度,制定个案。三是坚持“日记录、周报到、月学习、月劳动、季总结鉴定”的制度。五是实地走访。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核查,资料档案齐全,无脱漏管和重新犯罪。

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程序上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县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管理工作,由各街镇派出所直接通知辖区司法所接收,各司法所按照“两个要素”(法律文书齐全、人员到位)的要求予以接收。由于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矫正对象已报

到登记,而相关法律文书、材料未送达或遗失的现象,司法所因不符合接收条件不予接,而派出所又认为应当属于司法所管,最后出现两不管的现象。

(二)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社区矫正组织特别是负责具体操作的司法所缺少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手段,对那些拒不接受矫正或在矫正中表现不好的社区服刑人员,往往因有责无权,不能及时予以惩戒;

(三)教育管理方式相对陈旧。公益劳动形式单一,教育方式靠谈话、人格感化和念读法律法条等,教育的效果难以抵消社会歧视的负面效应。

(四)人少事多任务重。司法所承担普法教育、法制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等多项职能,其中仅社区矫正每月就要完成召集学习、思想汇报、组织公益劳动等多项工作,司法所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五、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把宣传工作中的重点放在利于罪犯改造、降低国家刑罚成本等积极方面,对社区矫正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成功典范等及时进行报道,真正让每位居民(村民)了解社区矫正工作。

(二)总结经验,推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出台针对当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现实情况,建议首

先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同时,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完善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沟通衔接司法行政机关做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研究,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依法监管社区矫正对象,及时将矫正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转为帮教安置对象,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与帮教安置工作之间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政法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

第五篇:施官司法所社区矫正排查整治情况总结

施官司法所社区矫正排查整治情况总结

为了认真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监督,根据省厅、市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县局的统一指导安排,施官司法所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一次排查整治,此次排查整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识到加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推进,社区服刑人员不断增多,并且矫正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无形中给规范开展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衔接制度、监管方式等原因可能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甚至发生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这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社区稳定的隐患。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已经成为衡量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我所工作人员充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松懈麻痹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监管安全首位意识,切实做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杜绝发生脱管、漏管现象,从而预防和控制重新违法犯罪,确保社区矫正不发生监管安全事故。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

一是做细衔接和入矫工作。我所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衔接工作,尤其是在外县被判刑人员的衔接工作,加强了与辖区内派出所的联系,完善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建立联合执法制度,确保不漏管。深入细致的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背景资料,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为入矫后的管理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认真组织排查整治。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实战大练兵”活动期间,施官司法所开展了一次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集中排查活动,对辖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走访,摸清社区服刑人员底数,做到了“一人一档”、档案齐全,在走访中未发现脱管、漏管的现象,在册社区服刑人员中无重新违法犯罪。

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统一指导安排,我所准备建立定期排查制度,做到每月一排查,重大节日必须排查,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加密排查,全面掌握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并认真做好动态分析,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对策,努力将安全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加强重点人员监管。根据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我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等级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个别矫正对象的管理等级,增加“严格”和“宽松”两个等级比重,充分发挥等级管理的作用。及时掌握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动向,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根据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统一安排,我所目前已对重点监管对象发放社区矫正定位手机2部。

四是加强教育帮扶工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距离,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社区矫正对象由于就业困难、名誉损坏等诸多困难,普遍心理压力大,不愿与别人深入交流。司法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以“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的方式,暖化了矫正对象的心理,缩短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排查整治工作后,有2名社区矫正对象来到我所,主动诉说心理的不良情绪,在我所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教育下,两人的不良情绪得到了良好的疏导,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负面情绪失控产生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完善监管安全工作方案和措施,在此次排查整治工作结束后,我所立即总结经验教训,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不断探索深化监管安全工作的措施。牢固树立“矫正为本、安全为先”的意识,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形成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来安县司法局施官司法所

2011年10月12日

下载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庆乡司法所国庆期间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排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许岭司法所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许岭司法所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刘苗 一. 总体监管情况良好 许岭司法所辖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24名,其中女性一名,年龄结构分布如下:20岁以下2人,20至30岁12人,30至40岁5人......

    北沟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情况(5篇)

    北沟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我北沟司法所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人。缓刑人员2人,保外就医人员1人,假释人员3人。在册人员,现已有2人顺利解......

    司法所矛盾纠纷排查、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在国庆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 , 党委、政府 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统一部署,着力抓好预防、排查和调处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司法所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初探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为了做好社会稳定、综......

    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引入心理矫治

    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引入心理矫治 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积极落实特殊人群精细化管理规定并实现个性矫治的工作要求,JZ司法所积极探索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心理健康教育、......

    发耳乡司法所2011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发耳乡司法所2011年第三季度社区矫正 工作总结我乡司法所为了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县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的决策、决定和工作部署,组织落实社区矫正人员的衔接管控,协调社......

    潭丘乡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自查报告(5篇材料)

    潭丘乡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防止社区矫正人员漏管、脱管、重新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我所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