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岭司法所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许岭司法所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刘苗
一. 总体监管情况良好
许岭司法所辖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24名,其中女性一名,年龄结构分布如下:20岁以下2人,20至30岁12人,30至40岁5人,40岁至50岁3人,50岁以上1人。经过前期的上门走访、集中劳动、谈心谈话及每月的思想汇报等,我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社区服刑人员,结合他们的犯罪行为及心理特点,制定出了一套分类帮教管理的工作方法加强对流动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
第一类是集中学习,加强走访,严密关注社会关系网。
第二类是及时走访,沟通交流,亲情化管理并帮助解决问题。第三类是侧面管理,加强谈心,帮助消除心结。
通过分类管理帮教社区服刑人员,我所在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实现了辖区所有社区服刑人员无一脱管、漏管,今年无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较好的完成了“监管安全年”工作。
二. 监管仍存在缺陷
1.流动性大,监管不力
由于社区服刑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极大地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系数,每次走访都难以做到人人俱到,很多矫正对象的信息情况需要从服刑人员的亲人邻里那里得知,或者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才能联系到服刑人员,这样就降低了司法所对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和成效,很多信息的真实性就难以保证,对服刑的最新情况掌握的也就不够及时。
2.流动服刑人员较为分散,与司法所联系过疏
3.缺乏相应的惩奖机制
流动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要有高度的自觉性,然后,现实情况并非乐观,仍然存在个别矫正对象的思想消极怠慢、行为冲动偏激,自制力不够的情况,为很好的防止脱管漏管的情况我们就应当在定期走访的同时,要求流动服刑人员定期到司法所报道汇报最新情况,为保障这一机制,就必须有一定的奖惩制度来支撑。
三. 对加强对流动服刑人员监管的建议
1.要求服刑人员必须定期到司法所报道,实行月考制,流动服刑人员及时汇报自己的思想生活工作近况。
2.出台一定奖惩措施,加大对流动服刑人员的监管力度,对刻意脱离司法所监管的对象必须严惩,同时对自觉性高,悔改意思强的矫正对象给予一定奖励。
3.对社区服刑人员全面推行手机移动定位管控
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确保矫正安全,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矫正信息、管理、实时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社区矫正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移动定位监管。通过社区矫正网络监管系统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时定位查询,超过活动区域的有越界告警,社区服刑人员和矫正执法人员都会收到越界提示,网络监管系统也会自动记录越界的具体时间、地点,并和社区服刑人员的月考核挂钩。实施社区服刑人员移动定位监管,极大地加强了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控,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
重新犯罪。
第二篇:社区服刑人员流动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服刑人员流动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至2011年11月,全镇社区服刑人员56名,其中4名户籍是外地流动社区服刑人员,占全镇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7%;本地在外流动社区服刑人员8名,占全镇社区服刑人员总数的14%。我们的具体作法:
一、设定三个条件,确保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我镇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现行司法所的体制,对接收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设定了三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同时符合有固定住所地(1年以上)、稳定的经济生活来源打工和明确的监护(担保)人三种条件的非大雁镇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才能列入社区矫正范围,缺一不可。三个条件的设定旨在便于落实社区矫正教育监管措施,保证接收的流动人口罪犯能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规定,有效防止因流动性大而造成脱管现象。
二、把好三个环节,有效落实社区矫正各项制度和措施。我镇在市、旗社区矫正部门的指导下,经过3年来的努力和探索已基本建立了从衔接、报到、改造、教育、帮扶、解矫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全方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们在接收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中要求各地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落实相应措施。
一是把好衔接、报到的“进人”环节。旗人民法院在对判后宜列入我区社区矫正组织监管的非常住户籍罪犯,应在判决前后将有关情况通报住所地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事先未将相关情况通报和经核实不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流动人口罪犯,并将有关材料退回旗社区矫正办公室。在报到登记时,流动人口罪犯须由协助监管(或担保)人陪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是把好教育、改造的“育人”环节。流动人口由于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底,就业层次不高,且来源广泛,成份复杂,人员构成层次化明显,居住以出租房、企业宿舍和建筑工地为主,生活和工作环境较差。他们一旦因犯罪而列入社区矫正对象,往往缺乏对法律约束力的认识,有的甚至会加重对社会的仇视程度,造成心理失衡。这就要求我镇社区矫正管理部门除按规定对他们进行集中教育和组织参加公益劳动外,还要化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他们,化更多的财力去救助他们,用更多的方法去教育感化他们。
三是把好解矫后列入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的 “送人”环节。对矫正期满解矫后应列入帮教人员,其帮教期限为社区矫正期满后3年。这样,既可作为流动人口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偿试,又可巩固和检验社区矫正的工作效果。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管理。
在镇、社区对每一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建立由司法所
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和所在社区(居)委员会或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监管小组,始终将他们控制在视线内,以防脱管。在各社区居委会和有关企业对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成立由帮教志愿者、亲属、担保人和房东(或宿舍负责人)组成的帮教小组,开展日常的教育帮助工作,并用更人性化的改造教育理念搭起“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使他们真正融入到无户籍地域之分的和谐环境中,以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的社会效能。
四、加强本地户籍外出就学务工矫正对象的准假审批。本镇有一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因种种原因外出就学、务工、就医、探亲,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旗采取了请假审批制度。对于确实需要长期外出的的服刑人员,应提出请假申请,由辖区派出所同意后提交旗社区矫正办公室,经旗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外出。初次请假期限不超过半个月,续假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回来后及时到司法所报到销假。请假期间周电话报到不变,月汇报经由网络(QQ、电子邮件)发回。
虽然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对流动人员采取了管理,但是在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异地无法托管社区服刑人员。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尚没有社区服刑人员异地托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外地流动人员只能以电话、网络(QQ、电子邮件)形式由接收服刑人员的司法所监管,无法委托异地司法所监督管理。
二、技术手段不够完善。对于在外流动社区服刑人员,只能通过电话、网络形式管理,没有高科技手段定位其所在位置,增加了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风险。
三、各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进展不统一。我所监管一服刑人员王某某,父母离异,母亲改嫁至黑河,现其想至黑河投奔其母亲,但因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尚未普遍开展,无法委托黑河地区司法所管理。
四、与公检法联系不够紧密。司法所和公检法部门之间信息不畅,对于服刑人员在外流动情况做不到及时沟通。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异地托管相关法律法规。有了规范化的法律法规,服刑人员流动在外可由接收他的司法所委托异地司法所对其监督管理。
二、加大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管的科技手段投入。建议采取GPS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对在外服刑人员进行监管,可随时报告其外出流动情况。
三、对于流动至未开展社区矫正地区的服刑人员,和当地公安部门及时沟通联系,与其共同监管。
四、加强与公检法之间的联系。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流动,建议建立一个平台,公检法司都能够在平台上及时沟通,对于异地流动服刑人员的监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刑法中明
确了社区矫正对象,但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地位。这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对流动人口实施社区矫正,虽然给我镇的社区矫正各部门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压力和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却有效改变了审判和监管部门因外籍人员流动性大,判处缓刑、管制和决定假释等后监督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而与本地籍人员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判和同服刑不能同假释的现象。从而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原则,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并有利于人民法院、监狱和看守所顺利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制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消除刑事审判和刑罚执行的地域差别;有利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加速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进程。
第三篇: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规定
第一条社区服刑人员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第二条社区服刑人员要每月至少一次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和思想情况,接受教育,并书面签到。
第三条社区服刑人员的电话要经常保持畅通,如更换号码要提前向司法所汇报。
第四条社区服刑人员需要迁居的,应当向司法所提交书面申请,并经司法所和派出所同意,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迁居。
第五条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禁止出境;社区服刑人员确因需要暂时离开本县的,应当事先经司法所和派出所批准。
第六条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不得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交往;社区服刑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或者会见其亲属以外的境外人士,须经司法所同意;社区服刑人员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以及其他非法组织的人员。
第七条社区服刑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公益劳动。
社区服刑人员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有一次不主动汇报思想,接受教育,或有一次不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公益劳动,或有一次电话联系不到,给予警告处分;两次给予记过处分;三次建议收监。
第四篇: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委托书
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委托书
(浦社矫)字第()号
(市、县、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兹有社区服刑人员,其户籍所在地(居住地)为南皮县,因
(外出事由),现临时居住于 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拟委托贵单位实施异地委托管理。
妥否,请函复回执。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
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委托书回执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贵办《社区服刑人员异地管理委托书》(()字第()号)已收悉。经我办审核,认为该社区服刑人员(符合,不符合)异地委托管理条件,决定(接收,不接收)该社区服刑人员。特此告知。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管理报到通知书
()字第()号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经研究,同意社区服刑人员 到 市 县(市、区)乡镇(街道)临时居住,并于 年 月 日前报到。请贵单位根据社区矫正矫正工作的有关规定,对其实施异地委托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管理
报到通知书回执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贵办《社区服刑人员异地委托管理报到通知书》(()字第()号)已收悉。社区服刑人员 已于 年 月 日报到。特此告知。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外出保证书
本人申请到异地服刑,保证接受受托地社区矫正机构管理,做到以下几点:
1.按时到受托地派出所、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 3.服从受托地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努力适应社会生活,做守法公民。
保证人: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监督人担保书
本人是社区服刑人员 的监督人,在其外出期间,本人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督促社区服刑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积极、主动接受受托地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2.保持与社区服刑人员的联系,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
3.每月一次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司法所反馈社区服刑人员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反映。
担保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北沟司法所关于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情况
北沟司法所关于开展社区服刑人员
教育工作情况
北沟司法所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和市、区司法局的领导下,按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规定(试行)》,彻底落实社区矫正工作中各项工作环节,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入矫教育
在我北沟司法所监管下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办理报到、接收手续的过程中,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向社区服刑人员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和两高、两部下发的《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并告知社区服刑人员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针对不同刑罚种类的社区服刑人员,强调其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遵守的社区矫正规定,并告知社区服刑人员如在社区服刑期间重新违法犯罪将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禁制令有关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行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行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1、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3、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
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4、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还要继续接受2-3个月的入矫教
育。内容包括社区矫正告知教育和认罪悔罪法纪教育两大部分。入矫教育采取集中或个别教育方式,通过个别谈话与辅导,发放学习资料、电话交流、家庭走访等方式实施。
二、常规教育
入矫教育结束后,社区服刑人员进入常规教育阶段。常
规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教育等。
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常规教育前,由北沟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街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社区矫正小组,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家庭背景、犯罪类型、个性特点、不良心理等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并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个性矫正。
例如,我社区服刑人员刘志明,因犯非法经营罪被法院
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因为该人不是重刑犯,而且悔罪态度较好,社区矫正小组研究决定对其实施普管。同时
侧重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其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后,能做个守法的合格公民。在学习内容上,我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为其选择了“八荣八耻”、《宪法》、《刑法》等学习内容,后因其要找工作而调整改学《劳动法》。
而我辖区的另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李忠秋,因犯抢劫(四
次)、盗窃(七次)罪被吉林舍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由于“腰3、4、5椎体结核伴椎旁脓肿,腰4.5、腰5骶1间盘突出”需要手术而保外就医。经社区矫正小组研究决定对其实施严管,同时针对该人的犯罪类型、个性特点对他侧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靠劳动致富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刑法》,增强该人的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三、心理矫正
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个别谈话教
育,可以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和掌握其心理状态。如果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情绪不稳定或思想可能出现波动的情况,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立即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及时矫正其不良心理,以便以后其积极面对生活。
例如,我司法所在接收李忠秋后,对其心理状态不能明
确掌握,通过个别谈话,对其进行了心理测试。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运用人对颜色的喜恶(如:喜欢红色,代表该人个性坚强,积极豁达。活泼异常,感情丰富,性格外向。喜欢蓝色,代表该人喜欢宁静,镇定自若,无忧无虑,善于控制感情,很有责任心。富有见识,判断力强。胸怀宽广,性格内向。喜欢绿色,代表该人性情平静,善于克制,心绪不易烦乱,很少有焦虑不安或忧愁之感,充满希望和乐观,渴望事事更加美好。典型的性格内向类型。喜欢黑色,代表该人感情忧愁悲伤,人生之路每况愈下,感觉到不能象自已所想的那样去说话和做事,认为自已处境不够好等
等),对李忠秋进行了测试,李忠秋的回答是喜欢白色。问其原因,他说因为白色没有一点污点,很纯洁。从中可以看出他心底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如白色一样纯洁,没有污点。对以前所犯的罪行,很是自责。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将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也与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说过:因为犯了罪,现在在人们面前都有点抬不起头来,觉得很后悔。社区矫正人员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劝解和开导。虽然他犯了罪,但他的人生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没有走。人不能永远生活在过去,应该朝前看。犯了错误,应该及时改正。并鼓励他,在服刑的这段日子里,他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好好改造、并且努力学习,争取提前释放。用这
种方法,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了解到李忠秋心理状态稳定并且李忠秋本人对其所犯的罪刑有悔罪表现,并表示一定好好接受教育、学习法律,以后重新做人。
四、公益劳动
我司法所按照《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规定(试
行)》,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如夏天为北沟街各社区无偿修剪树木;冬天为社区居民无偿扫雪等等。
五、解矫教育
在社区服刑人员即将解除矫正之前,为了进一步增强社
区服刑人员的自律守法意识,巩固教育矫正成果,使社区服刑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采取集中教育或个别教育的方式做好解矫教育工作。解矫内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政策、形势教育;指导社区服刑人员全面总结矫正期间的思想;指明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以上就是我司法所认真学习《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
工作规定(试行)》,彻底落实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还会再接再厉将该项工作做好,为四平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平市铁西区司法局北沟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