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司法现状的解读(二)-----关于公开审判制度
对司法现状的解读
(二)-----关于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在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几大诉讼法中都作了规定,通常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一律公开进行,无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作为一项基本的司法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呈现出认识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内涵不断延伸的特点。初期的公开审判主要指的是庭审的公开,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允许公民旁听或召开公审大会,其他的诉讼活动则高度保密,当事人始终处于配角的地位被动地接受审判的结果;八十年代随着庭审方式改革的进行,公开审判虽仍以庭审公开为主要内容,但其形式已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公开举证、质证、认证,也因此,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承担败诉责任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从此深入人心,公开审判原则已初步指向了程序正义和当事人为自己诉讼行为负责的目标所在;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及公民权利和监督意识的进一步高涨,庭审公开由于其环节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当事人和社会对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渴求,公开审判也逐渐向司法透明公开转身演变,其公开范围从庭审逐步扩大到立案公开、执行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及重大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公开,裁判文书的说理也不断被重视。“阳光司法”成为此时期各地法院工作总结中普遍的关键词。
从公开审判的简略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司法公开实际上是伴随着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的落实不断发展的。这里既有司法改革的主动选择,但更是社会和当事人基于对司法不透明所导致司法不公的强烈不满所推动。从当前的司法地位现状及现代法治社会司法应有的政治地位来讲,选择更进一步的司法公开,应该成为社会和法院共同的追求。因为对于当事人而言,透明的司法意味着可预期、可信赖,而对于法院而言,司法公开如能切实得以推进,或将成为重塑司法公信、发挥司法权对行政权制衡作用及真正落实独立审判原则的契机。最近司法公开问题在全国法院系统又成一个热门话题。最高院于2009年月公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今年10月底再度下发了包含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和工作机制全面公开内容的《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同时公布了100个“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提出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评分值。笔者所在省高院也正紧锣密鼓开展调研,拟出台本省的细化标准。在笔者的印象中,最高院出台的工作措施能引起各地法院如此自觉、主动且迅速响应的并不多见。足见这一问题确实点中了当前司法的要害。但中国的文字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当大家都在讨论同一话题的时候,事实上我们对该话题的内涵的理解却可能有着天壤之别,最终的结果就如基督教一般分成了天主教、东正教等不同的流派。对司法公开的讨论也是如此,最高院出台的司法公开标准对公开的范围、对象和具体内容已经予以了明确,但从司法公开的长远追求目标看,这样的规定显然还是太为形式化,与当事人所期盼的及社会所热血沸腾的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从各地法院的实际情况看,经过近些年的强调与落实,上述标准的绝大部分事实上已经得到执行。一言以蔽之,这一标准并未直指司法公开问题的核心-----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司法公开的对象,毫无疑问不仅包括当事人也包括整个社会,最高院的标准中也是按这样的思路进行安排的,但更加毫无疑问的还有,中国现在的司法公开最最缺乏的是对当事人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尊重及具体机制上的安排,而对于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的当事人来说,监督司法的最终结果可能而且极可能是司法腐败莫须有。这既是当事人的无奈,更是法院的不幸。而解决这一问题,主动权掌握在法院手中。
对于当事人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保障,笔者愚见,当前重在以下环节:一是立案环节。除立案条件、程序、费用、权利义务公开外,还应赋予当事人诉讼程序选择权,包括适用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是否采用陪审制,是否接受案外调解或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等等。二是审理环节。由于信息技术已在法院广泛应用,因此可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与当事人的互动,一方面即时公开案件流转的节点情况,并告知每一程序节点相关的规定及下一步程序,另一方面对当事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权利义务应及时予以必要的法律及后果释明,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及选择。三是庭审环节。在坚持当事人主义的基础上,重点保证弱势当事人的诉讼地位,通过适当的释明引导,确保弱势方当事人能平等参与诉讼。四是裁判文书环节。在强调裁判文书基本格式规范化的前提下,提倡法官心证公开,鼓励法官在说理部分体现个人风格。同时对合议庭的不同意见应在裁判文书中予以体现,这既是裁判结果公开的应有之义,也能使当事人和社会对司法判断这一独特的行为产生更为理性的认识,减少对司法的重重误解。五是司法解释及司法政策类文件环节。从各地法院司法权实际运作情况看,由于法律及司法解释天然的滞后性,不少法院采用了自行出台地方性司法政策或指导性意见来弥补漏洞。但这种司法政策和指导性意见较少直接向当事人公开,从而影响了当事人对司法结果的预期,而当事人对司法结果的可预期性是增强公众法治信心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一环节同样值得关注。
第二篇:新时期公开审判制度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公开审判制度的现状分析
公开审判的原则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独特的社会事实
一,公开审判权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对于公开审判的权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是15世纪对西班牙宗教法庭、英国星座法院和法国国王的秘密逮捕等形式的秘密审判的不信任(例如:在具有普通法传统的英格兰早在15世纪,就有法律专家对当时的秘密起诉、审判感到担忧,提出被告人公开质证起诉人的重要性。在其著作中提到:证人必须在12位值得信任的邻居出息的情况下就有争议的事实作证,避免秘密的、不诚实的起诉)。在1693年苏格兰通过了《议会法案》,其中保障公开审判的部分被看作继1689年革命后宪法的基础部分之一。在美国,宪法的第六修正案也规定了公开审判的原则。
而在我国公开审判权是宪法性原则和权力。《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在最高院颁发的《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中,第一条提到: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审判制度,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在2007年6月,最高院颁布《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最高院再次强调了公开审判的意义,并规定了在贯彻审判公开中应掌握的具体原则,即: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和全面公开。
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各国的法律也都开始沿着自己的本国的国情做了相应的变更,然而,公开审判的争议也渐渐的被忽视,公开审判的随着矛盾中心的转移,逐渐成为各国所倡导的重要审判制度。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法律体制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宪法的角度订立了公开审判制度。但是公开审判制度存在问题是否应该得到重新的审视呢?个人认为,公正审判的制度应该得到合理的修正,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国未来的发展。
二,公开审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
首先,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开审判制度是裁判公正的保障。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司法的权威性的重要方式。其次,从现实意义上看,公开审判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必要措施,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实行审判公开,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扩大办案的效果和影响,教育犯罪分子认罪伏法,教育广大群众积极同犯罪作斗争,预防犯罪,减少犯罪。
但是在公开审判制度的实施中,多数条款并不是真正的、很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款: 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案件,除下列案件外,应当依法一律公开审理: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三)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四)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五)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
(六)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在上述的不公开审判中,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一些国际人权专家认为,公开审判应当保护当事人私生活利益,然而这个利益包括了家庭事务、性犯罪或其他案件。但是在公开审判中,如何保证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呢?在宣判之前过度公开个人信息必定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造成当事人心里的负担,可能造成当事人在法庭中并不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新闻舆论的存在,对我国司法体系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审判者在舆论的导向中能否维持法律的天平公正,是否能不被大众的舆论影响,是否会造成判罚尺度不合理呢?这无疑是对司法人员的严峻挑战!
中国社会的独特的历史环境,给中国人思想中留下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如:无讼是求,在中国当下,人们依旧对诉讼存在着厌弃的心理,对那些处于“官司”中的人更是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不难发现,在中国诉讼并不是被大众认可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反而,大家对诉讼的偏见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公开审判是否会对当事人以后的生活造成更深的影响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从近几年最高院对公开审判的通知中,不难发现最高院一再强调对案件的公开,即“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和全面公开。”但是这样做是否真的就能保证司法权威的树立、是否真的保障法律程序的公正呢?结果可能会并不是一定的。在我国的诉讼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当事人可申请不公开审理。这就可能造成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况且,在民事诉讼里当事人大多情况下并不影响第三方的利益,所以,公开审判制度在保护当事人隐私的范围更应该扩大,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所以,公开审判制度在中国司法体系发展中,是否应该继续全面公开,个人感觉中国当下不适合全面公开审判制度的实施。针对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应制定出具体的细则,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权益。
三,公开审判的历史走向,以及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览公开审判在当下世界各国的发展中,个人认为:中国可以学习德国对公开审判的设定及认识。德国将庭审程序的公开分为:直接的公开——德国法院的组织法的规定对业已完成的诉讼程序进行监督手段的判决。间接的公开——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对程序的报道。在中国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一律公开、并要求全面公开,是否过于笼统的制定公开审判制度,这便不言而喻。所以,公开审判是否应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综合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来制定出适应当下的公开审判制度,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否定的事实,也是司法文明的一种
体现,是我国司法体系更加人性化的新的一种标志。
第三篇: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
《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
作者:郑秦著 页数:256 出版社:长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05
《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上》
作者:张国华,饶鑫贤主编 页数:526 出版社: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
《中国法制史自学精要》
作者:王振安编 页数:206 出版社: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青少年犯罪新论》
作者:董颖著 页数:330 出版社:北京市: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
《中国传统行刑文化研究》
作者:孟祥沛著 页数:265 出版社: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中国传统行刑思想及其表现、中国传统行刑制度研究、中国传统行刑行为研究、中国传统行刑相关人研究、刑讯用刑和监狱行刑、清末行刑制度的改革和中国传统行刑文化的近代转型等。
《中国法律思想史纲》
作者:马作武著 页数:396 出版社: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简介:本书将以秦三代、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及明清之际共五个部分作为古代法律思想史的时期划分,阐述古代法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流的形成以及演变的基本过程。
《天有凶年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
作者:李文海,夏明方编 页数:572 出版社: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
简介:这是一本会议论文集,涉及清代灾荒及其社会影响、清代官方救灾制度与实践、清代基层社会与民间救荒机制、官义合办与中国救荒制度的近代转型、清代救荒观念的变迁。
《中国法律形象的一面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法》
作者:张中秋编 页数:339 出版社: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论中国的法律观;传统中国法律的基本观念;中国法思想的基础;中国早期法治传统比较观等
《法苑谈往》
作者:洪丕谟著 页数:315 出版社: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05
《中国法律之最》
作者:王健安,唐域编写 页数:230 出版社: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11
第四篇:对司法现状的解读(一):关于法官遴选制度
对司法现状的解读
(一)-----关于法官遴选制度
不管对国内司法现状是否满意,司法毕竟仍在现实地承担着它的法定职能。因此对于社会而言,不管你是法学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抑或是一般公民,在排除砸烂公检法的可能性之后,我们都只能希望或致力于司法的进一步改进。而在对现行司法进行批判之前,较为全面而非片面地了解司法的现状是任何一位理性公民发表司法改革意见的基础。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一位基层法官的视角,根据本地法院的实际运行,尽量客观地描述一下司法现状的角角落落,供各位同好批判研究。
如果把司法看作是一座雄伟的大厦,笔者愿意视法官是整个司法大厦的砖石。再好的设计,若缺乏符合质量和与设计要求相匹配的一定数量的基础材料,大厦的合格完工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考察一下现行法官的遴选过程,我想对于研究大厦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会不无裨益。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我国法官的遴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5年前。法院在需要进人时,根据编制情况向劳动人事部门提出要求,人事部门按照国家工作人员招录要求配置给法院。此期间进入法院的多为复员军人、军转干部及从社会招干的其他人员。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法律院校学生也开始逐渐被分配到法院。这些新进人员在从事数年的书记员后可由法院院长直接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从事案件审判工作,再经数年磨练,由法院提名报同级人大任命为审判员。这批非法律院校出身的法官在法院还有一定的比例,从笔者所在法院一线办案人员统计数据看,这一比例达到57%。而且这批非法律院校出身的法官经过多年的磨练和自身的努力,52%的人正担任着一线办案部门的中层正职或副职。在笔者法院目前一线办案部门17个中层正副职岗位中,他们占到了13个。
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2002年。1995年《法官法》通过并实施,根据该法的规定,法院系统开始建立起初任法官考试制度,即规定通过考试者方能提请人大任命为法官。法院系统1995、1997、1999进行了三次考试。由于是内部考试,且考虑到将来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对现有人员的冲击,这几次考试在指导思想上更多倾向于让现有人员有机会实现顺利过渡。因此考试难度与当时的全国律考相比明显差了许多,也导致当时产生了法官素质不如律师的社会评价。但不管怎样,以考试取法官的做法客观上还是将一部分素质明显不过关的人员拦在了法官队伍之外,而这些人在1995年之前按照当时的惯例也是肯定会被任命为法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选任制度的改变和进步正在开始。
第三阶段是2002年之后。首次国家司法考试于2002年3月举行。全国有31万多人实际参加考试,约有24000多人通过考试,合格率大体在7%。自2002年首次实行国家司法考试以来,至今8次考试报名人数达235万人次,实际参考206万人次,有36万余人通过了考试,平均通过率17.5%。全国司法统考给法官队伍的正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一是有效改善了进人关,2002年之后笔者所在法院进人35名,其中4名属政治性安置的军转干部,2名为事业编制的速录员,其余所进人员均为法律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其二是新任法官法律理论及实务操作技能在经历严酷的司法统考后有了一定的保证。我国司法统考虽不以法律本科毕业为前提,但近几年参加司法统考的多以法律专业院校本科生为主体,17.5%的平均通过率使得竞争更为激烈,没有较全面的法律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是难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在笔者法院,本科生经过两三次统考后才通过的就并非特例。
让我们换个视角,看看通过了司法考试的人员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法官。一般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进入法院都是从担任书记员或从事其他辅助性工作开始起步,目的是让他们熟悉司法的运作流程并了解掌握一些处理社会问题的实践经验。司法考试的通过只是产生了担任法官的可能性,让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会受到三种因素影响。一是法院法官员额是否需增加。现在我国对各法院只有全员编制的控制,而无按不同序列对法官员额的限制。因此实务中法官员额是否增加决定权在各法院自己,只要全员编制不突破,理论上非业务部门的人也可能被任命为法官。当然一般情况下法院主要依据通过司考的人是否已工作了一定年限以及业务部门工作量情况来进行抉择。在诉讼爆炸的今天,通过司考的人的工作年限事实上已成为增加法官的主要考量因素。二是法院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对法官素质的特别要求。现在许多法院都将在市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过法律论文作为担任法官的资格条件之一,其目的相信在于提高法官的研究和解决类型化问题的能力,并对法院内日益增多的通过司考的人员进行再次选择。三是人大任命前的资格审查。人大对拟任法官的资格审查是我国法官遴选制度的一道重要程序。其审查内容一般为两项:职业水准和道德、是否审判工作需要。虽然现实中人大的审查还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但笔者相信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司法制度的完善,这一程序将日益显现出制衡的魅力。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对当前我国法官遴选制度作出如下检讨。其一,对法官遴选中的法律理论素养要求还不够高。由于现代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已成为一门庞杂的技术性极强的艺术,而且许多新类型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套用法条就可以得到解决答案,需要法官们运用法律原则及精神方能洞悉玄奥,把握方向。而我国现在司法考试在参加对象上的要求是应当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这一规定本身就将法官职业视为工匠,认为任何人只要掌握法条就可以成为法官,而忽视了大学阶段法学理论的熏陶对法官乃至我国法治长远的影响力。
其二,对法官选任中职业经验的关注还不够。法律解决的不是自然知识而是人类社会关系,因而没有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法律。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对初任法官实践经验的要求是国外司法制度所共同关注的。我国通过司考者虽也会有担任书记员或从事司法辅助工作的数年经历,但这种职业经验的积累并不系统,多靠自身的悟性和自觉。对于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法院(从一些报道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法院法官年人均办案二、三百件已是常事,有的甚至达到上千件),更会选择先上岗再熟悉的赶鸭子上架的模式。这无疑会对办案的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三,对初任法官的品格要求不具操作性。各国对初任法官均要求具有高尚的品格。正如日本大木雅夫所说:“法官非有良知不能表现出正义。••••••对他们的资质不仅要求具有法律知识,而且特别应有广博的教养和廉洁的品质。”我国法官法第九条规定担任法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实务中对这一原则性规定的落实措施是采取传统的政审方式,即由法院人事部门到被考察人家乡、学校进行了解,而且这项工作一般是在法院进人时同步进行。在法官任命时目前并无单独的品格审查程序。从笔者从事司法工作20余年的经历看,尚无法官因品格问题被拒绝提名或任命的例子。显然这已与法官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的现实严重不相适应。
其四法官逐级晋升制度未能建立。国外法治发达国家大都规定初任法官必须在初审法院任职,然后根据其业绩和能力逐级晋升。其原因在于基层案件量大且相对简单,有利于初任法官更好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一旦出现判决问题也能在之后的司法程序中得到解决。其次有利于层级较高法院集中更优秀人才,从而有效掌控辖区内的司法态势。在我国,各法院每年会根据编制情况独自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录工作人员,法官也大多产生于这些所招录人员中。虽然上级法院偶尔会从下级法院选调优秀法官,但这种做法未形成制度,并非常态。我国法院系统也明白逐级晋升制度的好处,但现实中实施这一制度并不容易。首当其冲的是法官异地选调后的住房、家属安置等问题。在缺乏国家相关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凭法院自身力量是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这可能是法官逐级晋升制度在我国难以大规模开展的最实际原因。
第五篇:司法公开
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
事迹材料
公开审判是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推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加强监督制约,始终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院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的精神为指导,结合《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的具体要求,把推行司法公开、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司法规范建设和促进司法公正效率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司法公开、党务公开透明度,规范司法自由裁量权,有效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对此,我院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司法公开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公开意识
组织领导到位。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及督查室,由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为有效推动司法公开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思想认识到位。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将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组织全院干警学习最高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以及《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切实提高全院干警对司法公开工作的认识。
二、围绕三步环节,落实公开内涵
(一)立案信息公开,完善便民举措
1、公开立案流程。我院在立案大厅以公告牌的形式,公开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法律文书样式、诉讼费用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程序和条件、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内容。帮助当事人全面、详细地了解整个立案流程。为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处理情况,我院建立了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内容包括案件的案号、立案日期、案由、当事人姓名或名称、案件承办人和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案件流程等。
2、完善导诉服务。我院在立案大厅设立立案、信访服务窗口,设置导诉台,配备导诉人员,告知诉讼风险、查询案件信息、解答诉讼疑问、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进行信访接待答复等。
3、受理情况及时通知。我院重视及时将案件受理情况告知当事人,急当事人之所急,尽可能为当事人节省时间、降低诉讼成本。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及时将不予受理裁定书、不予受理再审申请通知书、驳回再审申请裁定书、驳回申诉通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依法送达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
(二)审判流程公开,规范庭审运作
1、严格执行公开审判。我院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审理,允许当事人近亲属、媒体记者和公众旁听。本着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庭审报道规则,我院多措并举,致力于消除公众和媒体知情监督的障碍。具体措施是建立案件邀请旁听制度,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有关方面关注的案件,除法律规定不允许公开审理外,一律公开开庭审理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有关方面代表旁听庭审;完善庭审旁听制度,对依法可以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允许旁听,并优先保证当事人近亲属旁听的需要;建立健全新闻媒体旁听和报道庭审制度,确保媒体旁听不受限制我院大法庭还设有媒体席,并设立同步庭审视频室,对那些无法当场旁听的公众,还可以通过庭审视频、直播录播的方式了解到案件审理情况。
2、抓好抓实程序公正。我院重视证据在案件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把握对证据“三性”的审查,所有证据均要求在法庭上公开并质证,对于能够当庭认证的,均予以当庭认证。对于案件的证人及鉴定人,我院严格要求,逐年提高其出庭比率。对于未能在审限内审结的案件,我院均能在法定期限届满前中止诉讼或延长审限,并能及时将该情况告知当事人。对于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我院均向当事人宣布了审委会委员名单,以保证当事人能够行使其申请回避的诉讼权利。
3、重点开展答疑释明。我院要求各业务庭在裁判文书送达时,由承办法官向当事人重点解释经庭审查明的事实、认定的证据、采信证据的理由以及裁判的法律依据,并主动征询当事人对判决有无疑问,对于当事人就判决内容提出的疑问,耐心进行解释,特别是抓住诉讼当事人争议或反复纠缠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说理,努力追求胜败双方都服从和尊重裁判。
(三)执行信息公开,解决“执行难”问题
1、完善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我院在本院网站上,公开了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收费标准、执行风险、执行规范、执行程序等信息。在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中公开了当事人情况、立案信息、被执行财产信息、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法律文书、执行中止情况和理由、结案信息、执行异议信息以及变更、追加被执行人阶段的听证信息等。对选择鉴定、评估、拍卖等机构的过程和结果,全面向当事人公开;对执行款项的收取发放、执行标的物的保管、评估、拍卖、变卖的程序和结果等重点环节和重要事项,及时告知当事人,使执行工作在双方当事人监督下进行。
2、实行重大执行手段告知制度。我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重大措施后,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双方当事人。公开选定评估、拍卖机构的条件、程序,向社会公布选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评估机构、拍卖机构名单。案件执行中委托评估、拍卖的,向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公开评估、拍卖的过程和结果。
3、加大对“老赖”的曝光力度。我院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布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财产状况、执行标的等信息。对于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完成执行行为的,我院均能及时向申请执行人说明原因。
三、强化三类制度,保障公开质量
(一)完善听证制度,保障当事人知情权
我院在开庭审理中,对于审理程序之外的涉及当事人或者案外人重大权益的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并将听证事由、时间地点、听证法官、听证参加人的权利义务予以公告。我院注意在听证工作中扩大听证范围,在审查刑事、行政、执行申诉案件及民商事申请再审案件中普遍推进听证制度,并公开听证事由、时间、地点和听证合议庭成员及承办人信息,扩大听证参加人范围,全面接受听证参加人的监督,依法保障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各级人民法院普遍将听证范围扩大到涉诉信访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机关和组织、律师、专家学者、信访机构领导、信访人的亲友和同事、邻居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听证。
(二)规范文书公开,便宜群众监督
裁判文书是案件处理结果的载体,实行裁判文书公开,有利于接受当事人和群众对案件的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近年来,我院在裁判文书中公开了诉讼过程和程序,充分表述当事人各方的诉辩意见,阐述当事人举证、质证的内容;加强裁判说理,在裁判文书中全面公开证据采信情况及理由,对当事人的请求和主张详细论证支持与否的理由,做到说理公开,当事人胜得明白,输得服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规定,实行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制度,并注意上网文书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对文书中涉及的个人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平衡好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
(三)畅通审务公开,注意与公众的沟通联络 在审务公开方面,我院充分利用法院网站或者其他信息公开平台,公布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并公布重大案件审判情况、法院重要活动部署和规范性文件等信息;积极利用媒体宣传法院工作,并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疏导。
四、建立三项机制,奠定公开基础
(一)考评督查机制。由我院司法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司法公开工作,并按照示范法院的考评标准,严格要求各项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违反司法公开规定,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查处。
(二)举报投诉机制。
我院为保证司法公开工作取得应有效果,确保各项工作按照预先规定开展,在我院网站及立案大厅设立投诉电话、举报投诉邮箱,以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三)物质保障机制。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着力解决立案大厅及审判法庭的设施、技术建设,分配专人管理法院网站,使对网站的更新维护常态化,一系列的资金、技术投入,为司法公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凭借以上一整套措施方案的有序有效运行,使得我院在司法公开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是否符合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要求,敬请上级领导考核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