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

时间:2019-05-13 20: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

第一篇: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

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洗钱、盗劫、逃税、诈骗、行贿、躲避内幕交易检查、藏匿财产、网店刷信用、偷税漏税

卡买卖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为金融诈骗犯罪提供了可能,会影响社会安定,相关执法部门应尽快着手盐城这种违法行为

一、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

网上频现收购个人银行卡广告普通卡100元口令卡220元 U盾卡270元———

“长期收购个人手中闲置的中行、工行、农行等各大银行借记卡,普通卡100元,口令卡220元,U盾卡270元,现金付账,绝不拖欠”、“本人长期收购银行卡 100一张”、“长期出售各大银行全新借记卡(口令卡,电子证书,U盾),随意转账绝无限制”……一段时间以来,这类买卖银行卡的短信和帖子随处可见。是什么原因让本来很私密的银行卡似乎成了“发财”的途径?什么人在收购银行卡?这些银行卡最后被用在了什么地方?出售银行卡会有哪些风险?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收卡中介网上论坛发帖

多留QQ号与有意者联系

记者发现,网上收卡和卖卡的实际是以此为生的中介。他们热衷于在论坛里发布收购信息,多喜欢用QQ号与有意者联系,绝大部分都不会留手机号。记者试图拨打其中两个留了手机号的收卡人,但发现对方都已停机。

一位收卡人告诉记者:“我们只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借记卡,小银行的不要。”另外,还有一些收卡人表示,个人一两张卡的生意也不做,只接大批量的卡,比如学校学生或农民工集体办的卡。

收卡人一般不愿意采取见面交易的方式,多采用支付宝来买卖。具体流程是,卖卡者先将银行卡快递给收卡人,快递费由收卡者支付。收到卡后,先付一半的价钱;然后卖卡者再交出银行卡的密码,经验证后就能拿到剩下的价钱。还有一些收卡人要求提供身份证的复印件和开卡凭单。

收购价80-300元

带身份证和U盾的要价最高

记者调查发现,事实上,中介收闲置银行卡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3年前就有。有意思的是,银行卡收购价格也随着物价上涨而“随行就市”,如三年前一张卡一般50元起价,现在基本是开价80-100元。开通了网银功能、有U盾的银行卡更是可以卖到200元,如果能配上身份证原件还能加100。

除了收卡的,网上还有大批叫卖银行卡的。记者从其中一个买家了解到,带网银证书的银行卡一般要400元,有身份证原件的卡能到500元,工行的最贵要600元。如果买家要指定名字的银行卡,卖家也能办到,但需要“先办特殊证件,时间会长点,最少850元”。这样看来,每张卡一买一卖的差价至少上百元甚至翻倍。卖价高的卡似乎用起来更放心。

倒卖银行卡目的何在 多用来诈骗或地下交易

具体来看,银行卡最终会在六个方面派上用场,大部分都会对卡主构成很大的风险。

最危险的用途莫过于诈骗。此前北京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七旬老太一天之内接到3个诈骗电话,上当后将近10万元打入对方指定的银行卡内。事后警方发现这些卡竟然是犯罪分子找人四处收购来的,专门用于诈骗和提款。

其次就是洗钱。很多人收购别人的银行卡是为了达到“匿名”接受汇款、转账、消费、送礼的目的,以逃避可能的检查。洗钱者将黑钱存入金融机构后,可以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等先进支付工具在多个银行卡账户之间进行多次跨行转账,使监管机构难以追查资金的真正来源。

第三就是逃税。知情人士透露,有些私人企业先买进大量银行卡,然后通过银行的工资发放系统给这些银行卡发工资,也可以是劳务费之类,最后迅速取出,从而在账目上虚构了大量的成本,实现了逃税的目的。

有专家指出,如果银行卡的主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上得到了大量的各类收入,也没有去主动报税,那么可能会被税务机关约谈,同时补缴相应的税款。

第四就是躲避内幕交易检查。使用买来的银行卡开立股票账户,然后进行内幕交易,可以有效回避证监会的监管。这一做法对于使用他人银行卡进行内幕交易的人来说,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银行卡主人挂失银行卡,那么股票账户中的资金将难以取出。

第五种用途是藏匿财产。记者曾看到,有人专门发帖求购银行卡,声明是为了避开老婆存私房钱。但使用买来的银行卡藏匿财产,一旦卡主挂失,买卡人可能会遭受较大的财产损失。

第六个用途是网店刷信用。在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上,新开的店铺需要短时间里建立起良好信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刷信用”。信用炒家需要大量以不同身份证开立的银行卡购买店铺的产品,来逃避网站监控。

倒卖银行卡可能涉嫌销赃

闲卡不用可去银行销户

不难看出,出售个人银行卡表面上卖出的是卡,实际上出让的是自己的身份。最终买卡的人其实是要借用卡主的名义处理一些账务往来。正因为如此,业内人士强调,千万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的闲置银行卡,如果有卡用不着,可以去银行销户。

此外,网上倒卖银行卡的行为,更多可能涉及犯罪分子销赃,应

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和关注。

收购闲置银行卡用途可疑网店制造交易假象

有的网店店主用来制造频繁交易假象 有人为了不露痕迹地送礼行贿 有的成为行骗者账户———许多人闲置在手中的银行卡突然成为“香饽饽”,网上有人专门以这种银行卡为“猎物”进行倒买倒卖,网络倒卖银行卡正成为一股暗流,生意十分红火。然而,这些卖家到底是如何交易的?他们手中的银行卡又是从何而来?此外,是什么人热衷于网上购买银行卡?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这些身份证也都是收上来的,我都不知道他们的主人是谁”,一名卖家这样说服着“担心安全”的记者。而当记者用买来的银行卡和密码在银行试用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卡为有效卡”。

-银行卡最低150元“中行”“邮政”最好卖

记者在百度和谷歌等网站搜索栏输入“出售银行卡”后,搜索结果里发现了大量这样的帖子。依据帖子里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以买家的身份联系到深圳一卖家。

据这名深圳的卖家称,他手头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银行的银联借记卡,普通卡150元,网银口令卡200元,U盾卡400元,不过购买数量大或者是老客户的话则可以有一定的优惠。

这名卖家称一般中国银行卡卖得最好,因为中国银行存取钱排队时间较短,且网点多,比较方便。而邮政银行卡也卖得比较好。

如果需要转移大笔资金,这名卖家推荐记者使用U盾卡,因为U盾卡“最方便、最安全”,可以随时将大笔的资金进行转账,并不需要去银行办理。但是鉴于这种“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办理此卡必须身份证本人持证办理的“风险原因”,U盾卡加上身份证一并卖出则需要近800元。

-办卡身份证别处“收”来

对于记者提到的不希望收到对方卖出的卡后再被对方在银行挂失的“安全原因”,对方声称这种可能性不会存在。这位卖家称自己从事这

样的“生意”已经较长时间,而且他办卡用的身份证是从别处“收”来的,他甚至都不知道身份证的真实主人是什么样,而到银行挂失则需要持卡人亲自办理。

对于记者的“顾虑”,对方表示可以将开卡的身份证一并快递给记者,但是要额外收取250元的费用。他解释说,因为一张身份证可以办理数张银行卡,如果身份证也卖出的话,遇到其他买家需要身份证的话则不能顺利卖出同样一张身份证办的银行卡。

-先寄卡再交钱最后电话告知密码

随后记者表示先买一张普通银行卡。按照对方的要求,记者先将地址发给对方。一天之后,记者收到了卖家快递过来的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在记者收到快递之后,以快递上卖家填写“对方支付”形式,支付了20元快递费。

在告知对方收到快递后,对方发来了一个银行卡账号,并要求记者将买卡费用150元打入对方指定的账户。而在记者支付了这一切后,对方则将快递的卡片密码电话通知了记者。依据对方提供的银行卡、银行卡存折以及对方开户时与银行的交易小票,记者来到一家中国银行,并存进了一笔钱,随后将钱取出,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此卡为有效卡,能正常交易”。

目地

使用他人银行卡送礼行贿不留痕

买卖银行卡违法吗?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卖给记者银行卡的卖家这样回答记者:“这个不存在违法,只不过是方便做违法的事情。”

这些买来的银行卡到底能做什么用?面对记者的疑问,从事该交易的卖主表示,很多人买这种卡主要是用来送礼。有些人因为生意、业务等原因,需要给对方汇钱“送礼”,直接把钱存在卡上送出去比较方便,但直接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办卡,会留下可追查的“交易记录”,所以需要他人的空卡“走账”。

还有些见不得光的生意,需要将大笔钱转账,为了躲避相关部门追查,希望使用他人的卡,“这样,即使查到了转账的卡也无法追查到实际使用这张卡的人,比较安全”。这位卖家表示,自己只管卖卡,买这种卡的人拿卡来做什么事情,他并不管。

另一位在以淘宝信誉团名义在网上发帖的卖家则称,现在很多人流行开网店,但一些新店信誉度不高,很少有人光顾,所以需要增加交易量,提高信誉度。一些网店店主会在开店初期购买大量银行卡,利用

这些卡自己在自家网店进行网上交易,给网店提高信誉度。

风险

卖卡人可能“毫不知情地触犯法律”

根据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

据银行业内相关人士说,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这也使得某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员,只能通过盗用别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进行货币流通,而收购他人银行卡正是他们转移现金的主要方法。

而北京柴傅律师事务所的夏翔律师认为,客户通过银行办理银行卡,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带有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关系,持卡人擅自将持有的银行卡转让,意味着将自己所应承担的合同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转让变更,这对持卡人来说,是一种违约行为,对银行而言,则是无效行为。

如果收卡人用这些购买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卖卡人很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国家法律。

文/《北京青年报》

银行卡买卖成非法交易源头监管空白滋生黑金产业

【 http://finance.newssc.org/】 【2012-08-02 09:00 】 【来源:东方网】

一张闲置的银行卡最低可卖50元,多则几百元,而去银行办一张卡手续费才几元,正因为如此,倒卖闲置银行卡行业逐渐升温,并成为不法分子从中牟利的渠道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好几张银行卡,其中也不乏很少使用的“闲置卡”。而正是这些不被“重用”的银行卡,却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近日以来,犯罪分子“高价收购银行卡”的行为日益猖獗,不少持卡人也“乐此不疲”地将卡卖给收购者。

银行卡里汇集了个人的各种信息,这种买卖银行卡的行为,会给个人的信息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另外,专家提醒,买卖银行卡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莫因贪图便宜触犯了国家法律。

银行卡买卖行为日益猖獗

“高价回收银行卡”、“ 普通卡回收价50元”、“开通网银银行卡200元”……类似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废旧银行卡如今掀起了一场“收购”风暴。

在搜索框中输入“收购银行卡”搜索,上万条关于收购、出售银行卡的信息扑面而来。有人在一些知名社区网站上发帖,明确表示要收购和出售银行卡,并给出自己的QQ号码。而某知名生活类网站上的帖子“长期大量收购银行卡”尤为引人注目,帖子显示,收购价格在40到400不等,收购的卡类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帖人大多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传播信息,比如论坛、分类信息网站、微博等,并提供QQ、邮箱等多种联系方式。收购者比较喜欢国有银行的卡,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在价格方面,不同的卡价钱不一。普通卡每张的价位在50元到100元不等,带U盾的150元到400元不等,带身份证的则价格会更贵些……可见,用途越多个人信息越全面的银行卡收购价格就越贵。

除了在网上可见到收购、出售银行卡的信息,一些收购卡者甚至主动联系购买对象。据媒体报道,一名大学生近日收到一条陌生号码

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是收购各种银行卡,并且开出了70元到400元不等的价格。

人们搁置不用的银行卡,为何却被一些人如此欢迎?他们用这些卡来做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猫腻?在如今因个人信息外泄而引发众多安全问题的社会,银行卡买卖行为日益猖獗,应引起人们重视。

银行卡安全问题警钟长鸣

一张闲置的银行卡最低可以卖50元,多则几百元,而去银行办一张卡手续费才几元钱,网银有的是免费办理,那么,对普通大众来说,卖掉自己的银行卡是否是新的生财之道?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虽然购卡者口口声声称自己买来的卡不会用于非法途径,但据了解,他们正是利用此方式进行不法勾当。有媒体总结,卡贩子会用这些卡进行诈骗、洗钱、逃税、躲避内幕交易、藏匿财产、网店刷信誉等非法犯罪活动。收购银行卡者不仅从中破解原卡主人个人信息,并利用此进行非法交易从中牟利。

而卖卡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法律。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转卖银行卡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的金融

安全,也会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不法分子用买来的银行卡进行非法交易,持卡人自己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实际上,即使不买卖银行卡,银行卡的安全也岌岌可危。

近来,有不少用户遭遇“卡在身上却被盗刷数万元”的悲剧。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一女士2张银行借记卡在身上,却被短时间内消费596万元,警方侦破此案件,发现是犯罪嫌疑人克隆了该女士的银行卡。

克隆银行卡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银行卡复制器”近日在网上公开叫卖,价格8000至12000元不等。卖家宣称银行卡复制器能把银行卡内所有信息全都复制到空白卡上,制成一张可以代替原卡的银行卡,从而盗取卡主人银行卡里的钱。

可见,以通过银行卡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的非法利益链正在逐渐形成职业化群体,用户的账户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谁来保障银行卡的安全?

央行最新发布的《201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9.49亿张,全国人均拥有银行

卡2.2张、信用卡0.21张。银行卡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公众需要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但现实是银行卡被买卖、被复制、遭盗刷的事件日益增多,谁来保障银行卡的安全?

首先,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银行在银行卡的安全保障工作方面还有不少缺陷,但可喜的是,银行已经在努力提升弥补漏洞。为让银行卡更安全,央行近日启动了“金融IC卡宣传月”活动,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将分步发行金融IC卡,到2015年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将普遍发行金融IC卡。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卡主要是以磁条来进行信息存储的,但因磁条的存储量非常小,不能进行很高的加密设计,因此读取信息并不难。而金融IC卡就不同了,它以芯片为介质,芯片卡由于增加了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在使用保护上,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很难被复制和伪造。据了解,按照央行拟定的目标,消费者有望从2015年1月1日起,进入“芯片卡”时代。

其次,银行卡的不安全因素也拷问相关部门的监管力。为何网上甚至知名网站上随处可见买卖银行卡的信息?为何“银行卡复制器”之类明显的犯罪工具可以在网上公开叫卖?网站信息监管明显失职。如果网站能对非法信息进行拦截与处理,就可有效制止此类信息传播,从而将犯罪的种子消除在萌芽状态。相关监管部门如果能及时出击,加大监管力度,也不至于让不法分子将犯罪活动泛滥成灾。

网上高价倒卖银行卡渐猖獗,是民众银行卡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反映,也是整个金融安全的缩影。要消除乱象、保障民众的银行卡安全,还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第二篇:房屋认购合同暗藏陷阱

房屋认购合同暗藏“陷阱”

腾讯房产丹东站发表于2013-9-1

3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购房群体越来越多,于是围绕房产的纠纷也随之增加,其中购房合同的纠纷占据较高比例。房管部门提示,购买商品房要谨慎签合同,看清楚其中的条款,以免产生纠纷。

除房屋纠纷之外,购房者与开发商签房屋合同时,同样有很多猫腻,这两者不论哪个发生在他们身上,同样都会很受伤。

不按时签合同你就违约

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如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返还定金。

省城市民王先生在杏花岭区胜利街某楼盘看中了一套房,与开发商草签了购房协议并交付了5万元定金。根据协议,王先生必须在协议签订的15日内签订正式购房合同,否则就是违约,定金不予退还。但就在准备签正式购房合同前,王先生的父亲突然病重,急需一大笔钱治病。无奈之下,王先生找到开发商要求退房退定金。但开发商却告知,王先生已构成违约,定金不予退还。

买房的时候或许你没有时间细细研究购房合同或购房协议,或者根本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即使你看出了一些问题,售楼人员也总有千百条理由跟你解释,“这是行业惯例,到哪买房合同都是这样写的。”不出问题的时候可能还好,一旦在履行合同中出现纠纷,往往就是这些“惯例”伤害到了消费者的权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楼盘购房协议中都有这样的说明:“本协议签订某日内,认购人未能交纳首付款或与出卖人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的,认购人所付定金不予退还”,或者“购房者须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某日内到某处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若购房者逾期未签订买卖合同,开发商有权将购房者所定的商品房另行销售而无需告知,本协议自动作废,且定金不予退还。”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山西雅德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李志国,他表示,此条款仅对购房者在未能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进行约束,却未对出卖方进行约束,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如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返还定金。如上述情况,开发商不能认定王先生违约,应退还定金。

这就是开发商其中的猫腻:等着你上钩,一旦上了“不按时签合同”的贼船,购房者就被“套牢”了。

延期交房属于“正当理由”

只有遇到特殊原因延误施工,或是由于由于政府行为导致工程施工期延长的,出卖人才可以免予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市民曹女士近日在河西某楼盘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她告诉记者,她买的房子

原本约定今年3月底就要交房的,但是拖到现在仍没有交付。业主们认为开发商已构成违约,并与对方进行了交涉。

但开发商表示,之前签订的合同中有“因设计调整、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未按本合同规定期限将该商品房交付买受人使用的,出卖人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条款。造成交房延期就是由于建筑设计更改,因此不构成违约。

曹女士告诉记者,业主多次找过开发商想和解此事,可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只有一个答案:“别着急,很快就能交房,现在哪个开发商能按时交房的,我们已经很不错了!”

记者了解到,任何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开工之前,均已经规划部门审批,具体到楼高、户型、每个房屋朝向等,如果变更设计,需要再次经过规划审批。

李志国律师称,开发商给的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合理的,除非开发商能够提供规划部门重新审批的文件。而只有遇到中考、高考等特殊原因延误施工,或是由于政府行为(包括政府强制性文件、行政禁令及片区大面积停水、停电等)导致工程施工期延长的,出卖人才可以免予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这一条条看似很“人性化”的条款,实质上就是开发商为了制约业主、方便自己而设定的“霸王条款”。

房屋合同看清楚再签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办理房产证不可或缺的资料,而在全国各地的房产纠纷中,有不少是因为合同约定不清晰所致的。可以说除了房产证,《商品房买卖合同》签约其实也是购房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着一页又一页的条款,百姓该如何签好购房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记者了解到,商品房买卖合同是购房者行使权利的基础,商品房买卖合同非常重要,一份责任清晰、数据明确的合同,能帮助置业者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目前生活中最常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文本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住建部联合制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签合同时根本没注意看,心想这么大的开发商,不会坑人吧,结果还是被坑了。”张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她在长风街附近买了一套108平方米的现房,当初签合同时并没仔细看,就匆忙签了,入住后才发现,房子外面的台子要打扫时必须通过自己家里,她很反感这样的做法,找物业沟通,被告知“合同上写得很清楚,自己回去看看”。张女士回家拿出合同仔细看了才发现,外面的台子属于公摊,不仅要交费而且还要提供“打扫场地”,这让张女士很无语。

购房者要注意六个方面

根据以上几种案例,太原市房管局房产产权登记中心预告登记科科长廉凯杰重点说了房屋纠纷,并从六个方面告知购房者要清清楚楚签合同。

一般商品房买卖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是商品房的基本情况,比如商品房的用途、项目的位置,还有商品房买卖合同附件中包括的平面图。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房屋平面图会以附件的形式呈现。购房者可以要求开

发商在平面图上标明长宽等基本数据,让购房者自己对房子的户型面积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利益而在房屋面积上做文章。

第二个主要是价款,价款主要体现付款的形式、付款的时间,比如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付款,每种付款都要体现付款的时间、数额,再一点提醒就是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一般情况下,开发企业会配合购房者向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但是如果由于购房者的原因,银行的贷款没有获得批准,购房者就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违约风险。建议消费者提前跟开发企业协商:在合同中约定若贷款未被批准,则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付款的方式一定要体现出付款的时间和付款的数额。

第三是合同面积和产权登记面积的差异。如果购房者购买的是期房,合同面积和最后交房的实际面积往往会产生一些差异。提醒购房者在填写建筑面积时,除了要填上总建筑面积外,最好对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也都分别进行标注。对于合同中没有约定的面积误差,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处理。

第四是交房日期和逾期交房的处理。交房日期一般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体现在该商品房实际交付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在签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逾期的违约责任一定要体现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之中。

需要您注意的是,若开发企业逾期交房,开发商违约责任的处理,将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交付之日起第二个工作日,开始计算到实际交房之日。也就是说,对于违约的赔偿也会从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开始计算。

第五是配套设施。也就是购房者最关心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合同中要有详细的约定。

第六点是在开始装修前,有很多要素并不能提前确定,合同中会出现像“如果发生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或者“在装修材料上,选择最好的国外进口材料”等语意含糊的字眼,这些看上去很诱人,但没有实际意义的承诺,往往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为业主们带来麻烦。

一份买卖双方签字画押的购房合同,是房产交易的最有利证据,购房者与商家签订合同之后,合同中约定的所有条款将会受到法律保护。所以您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合同中的条款斟酌再斟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商业计划书的暗藏陷阱

·陷阱一:隐形债务:

在商业计划书里,财务报表是投资方最关注的部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商业计划书里边的“财务分析”属于融资方需要保密的资料。然而,融资方越是把财务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投资方越是大呼上当。其中,隐形债务问题,成为目前投资方比较头疼的一大陷阱。

·陷阱二:团队集体私奔:

一个成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一个比较诱人的商业模式外,创业团队也成为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然而,殊不知,创业团队也是投资方的一个大陷阱。且不说有的创业者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可能这个公司就一两个人。成功融资后“团队集体私奔”现象更是令投资方发指。

·陷阱三:专利保护不力:

大凡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创业团队,还必须有独特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然而,很多商业计划书里边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却让投资者吃了大亏。

·陷阱四:隐瞒市场风险:

一般的商业计划书,还将对创业企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优势做详细介绍。为了增加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市场信心,很多融资方夸大甚至虚构了市场预期,充分利用一些不确定性的市场因素,或者隐瞒一些真实的市场风险,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这些市场风险,就包括了政策风险。

第四篇:商业计划书暗藏陷阱

陷阱分析:

·陷阱一:隐形债务:

在商业计划书里,财务报表是投资方最关注的部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商业计划书里边的“财务分析”属于融资方需要保密的资料。然而,融资方越是把财务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投资方越是大呼上当。其中,隐形债务问题,成为目前投资方比较头疼的一大陷阱。

·陷阱二:团队集体私奔:

一个成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一个比较诱人的商业模式外,创业团队也成为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然而,殊不知,创业团队也是投资方的一个大陷阱。且不说有的创业者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可能这个公司就一两个人。成功融资后“团队集体私奔”现象更是令投资方发指。

·陷阱三:专利保护不力:

大凡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创业团队,还必须有独特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然而,很多商业计划书里边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却让投资者吃了大亏。

·陷阱四:隐瞒市场风险:

一般的商业计划书,还将对创业企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优势做详细介绍。为了增加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市场信心,很多融资方夸大甚至虚构了市场预期,充分利用一些不确定性的市场因素,或者隐瞒一些真实的市场风险,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这些市场风险,就包括了政策风险。

第五篇:商业计划书暗藏四大陷阱

商业计划书暗藏四大陷阱

陷阱一:隐形债务

在商业计划书里,财务报表是投资方最关注的部分之一。毕竟投资方第一敏感的问题就是“我该投多少钱,我能有多少回报”。一般情况下,商业计划书里边的“财务分析”属于融资方需要保密的资料。然而,融资方越是把财务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投资方越是大呼上当。其中,隐形债务问题,成为目前投资方比较头疼的一大陷阱。

“隐形债务防不胜防”,多年从事项目投资分析的潘冬告诉记者,“现在融资方在财务上做假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隐形债务现在令我们最为头疼。”据潘冬介绍,隐形债务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曾经有这样一家软件厂商,为了扶持其在西部的几家区域总代理商,替代理商担保以便代理商从银行贷款。可是过了没多久,有三家代理商跑了。该软件厂商也欠了一屁股的债。后来这家软件厂商在融资的时候,商业计划书上根本没有提到这件事,导致后来的投资方有很大一笔资金被用来返还旧债。另外,还有一个北京的公司兼并了外地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融资方没有在商业计划书中说明这个情况,等到北京公司融资成功后,新股东自然也就背上了这样一个大锅。潘冬告诉记者,融资方一般不会在商业计划书里主动提及“隐形债务”问题,而且即使投资方做了很深入的调查,还是很难查出个水落石出。

陷阱二:团队集体私奔

一个成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一个比较诱人的商业模式外,创业团队也成为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一般的商业计划书,会对团队组成及核心人物大写特写,力图向投资方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个项目,只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做得来。”然而,殊不知,创业团队也是投资方的一个大陷阱。且不说有的创业者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但可能这个公司就一两个人。成功融资后“团队集体私奔”现象更是令投资方发指。

“我根本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负责项目谈判的投资方代表钟力先生久久忘记不了自己曾经的一次失误。钟力是国外一家知名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国的首席代表。2000年春天,在IT业最火热的时候他负责在中国物色好项目。据钟力回忆,一切都很完美,包括商业模式、营销计划、投资效益分析等等,当然了还有当时为之兴奋不已的优秀团队。然而,正式投资之后,这个团队却莫名其妙的“集体私奔”了,并卷走了首期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因为这次事件,钟力被辞了工作,并决定从此不再介入创投业。

陷阱三:专利保护不力

大凡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除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创业团队,还必须有独特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然而,很多商业计划书里边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专利的技术,却让投资者吃了大亏。

据清科创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姜广胜介绍,这其中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种,“竞业禁止”的技术骨干冒险创业。在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研发部门,公司对技术骨干的控制特别严格,一般都会跟技术骨干签订“竞业禁止合同”。按照合同规定,该公司技

术骨干辞职离开该公司后,两年内不得在同行业工作。有很多创业团队里不乏这样的“自由人”。他们往往是原先公司某项技术的开发者。脱离原公司后,自己组织或参与新的团队利用原公司的技术进行融资。在冒着巨大的惩罚风险(按规定,原公司发现后可以对其进行起诉)的同时,也给还蒙在鼓里的投资者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陷阱:一旦被原公司起诉,投资方自然也就白白赔了一大笔投资。

第二种,专利申请期间的冒险创业。有很多技术骨干辞了原公司,带着原公司正在申请专利的新技术加盟到新公司,并对技术进行包装、融资。由于该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就可以一时迷惑投资方而圈到钱。

第三种,类似包装、外形设计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项目,很多时候创业者没有及时进行专利保护。于是,很多同行巧妙地利用了该包装或设计,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做市场推广的时候难度就极其大,这也无疑给投资方带来一定的损失。

姜广胜告诉记者,融资方的这些手段都比较隐秘,一般难于在商业计划书乃至往后的谈判中察觉出来。

陷阱四:隐瞒市场风险

一般的商业计划书,还将对创业企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优势做详细介绍。为了增加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市场信心,很多融资方夸大甚至虚构了市场预期,充分利用一些不确定性的市场因素,或者隐瞒一些真实的市场风险,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这些市场风险,就包括了政策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经常会有一些创业企业,拿着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红头文件、批示以及不算很成熟的商业计划书前来融资。这种企业一般都会宣称自己拥有广泛的政府资源,并得知中央马上就要扩大在哪些方面的投入,马上就要上哪个项目,并拿出一大堆证明文件,由此来证明自己的项目市场潜力巨大。一般的投资方对这样的项目就会比较谨慎,但是也有少数投资方难于挡住这种诱惑,被拉下马

下载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倒卖银行卡背后暗藏六大陷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计划书暗藏多少陷阱?

    陷阱一:隐形债务 在商业计划书里,财务报表是投资方最关注的部分之一。毕竟投资方第一敏感的问题就是“我该投多少钱,我能有多少回报”。一般情况下,商业计划书里边的“财务分析......

    酒店面试中暗藏陷阱大揭秘

    酒店面试中暗藏陷阱大揭秘 很多看似酒店面试官随口问出貌似寻常的问题背后其实都暗藏陷阱。虽然不见得有标准答案,不过至少该知道什么样的回答才不会糊里糊涂地一头栽进去,还......

    财务工作中的六大陷阱

    财务工作的六大陷阱对于自己的付出,人们都期待着相应的回报,而且认为勤奋与天赋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报酬。然而令很多精明与敬业的财务人员沮丧的是,天资与勤奋并没有使他们在......

    购房合同签订的六大陷阱

    购房合同签订的六大陷阱 ·陷阱一· “计价方式与价款提示:合同第五条已经明确了出卖人不再向买受人收取该商品房房价款以外的费用,那么在合同中由开发商填写的内容上,凡是要求......

    拆迁协议背后隐藏的陷阱有哪些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征地拆迁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拆迁协议背后隐藏的陷阱有哪些 拆迁补偿是指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征收决定之前,......

    商品房合同暗藏9大陷阱 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精选五篇)

    商品房合同暗藏9大陷阱 中消协点评霸王条款http:// 2005年09月29日 08:5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针对目前商品房市场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了对商品房买卖......

    “高薪高职”当心暗藏陷阱 做调查和签合同防范(共5篇)

    在对鞍山求职者情况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因涉世不深,成了就业过程中最容易“受伤”的人群。专家提醒,事前调查和签订文字协议是避免就业陷阱的最有效方法,而轻......

    技术点子网站暗藏陷阱以卖专利为名实施诈骗

    几十元买到千万元的专利? IT时报 尤歆飞 “0.8元获得一条专利,便宜又实用”、“400元购一张专利光盘,发财致富不是梦想。”近日在互联网上,转让、出售各类点子和技术的网站再度......